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魅力相家庄小学作者刘辉当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向我们涌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深深感受到了压力。
这一压力迫使我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不断地努力学习,更新头脑,大胆创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对数学感兴趣呢?”“如何让孩子们燃起数学学习的热情?让孩子们喜欢数学?”一。
增加数学故事,让学生在“听数学”中亲近数学人类有数的概念,与人类开始用火一样古老,大约在三十万年前就有了。
但是有文字记载的数学到公元前3400年左右才出现。
至于数字的四则运算则更晚,在我国,《九章算术》是古代数学最重要的著作,是从先秦到西汉中叶的众多学者不断修改、补充而成的一部数学著作,成书年代至迟在公元前一世纪。
多了解数学的历史对我们现行的数学教育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一些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数学,很大程度上是觉得数学枯燥、抽象,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有趣的情节、吸引眼球的故事,有的只是重复的做题,我们的一些数学教学也确实留给孩子们这样的印象。
我给孩子们讲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现代数学家苏步青的故事,国外数学家欧几里得等的故事。
例如在学习《一吨有多重》的时候,先引入“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们都争先恐后的给大家讲故事,从故事中,学生们不但深切体会到了吨的重量,而且也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
古人云:读史使人明智。
数学故事引人课堂,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发现数字背后有那么悠久的历史,那么有趣的故事,数字仿佛是一个个生动的灵魂,孩子们逐渐发现数学的别样风味。
二。
体验数学文化,让学生在“读数学”中感悟数学文化引导孩子们读数学,我主要让他们读数学课本及小学生数学报。
数学书—读出浓缩精华。
读数学,首先要引导孩子们去读数学课本,数学课本是许多专家学者智慈的结晶,包含着许多文化意班与人文关怀,只是我们平时过多关注了知识的体系而忽略了它背后的人文价值。
让数学课堂充满无穷魅力论文
让数学课堂充满无穷魅力“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这句话如果用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今天的课堂教学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因为这其中的深刻道理足以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少讲,学生的多讲、多做的重要性。
一、构造平等、互动、生成的氛围现代教育观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沟通”,是师生以教学资源为中介的相互影响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的过程。
那种教师权威式的讲解与“独白式”的教学不可能产生有效的互动,有效的互动需要宽松的外部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作支持。
因此,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是有效互动的基础。
平等的对话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合作,意味着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对学生而言,对话意味着心灵的敞开、主体的凸显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对话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
上课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我们一起来看张齐华老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中精彩的对话片段。
在学生理解了轴对称图形后,教师出示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选一个说一说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当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出现争执时,张老师充满期待地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道理。
在学生各自表述了意见后,张老师没有给予肯定与否定,而是径直走到一个学生的身边说:“老师想跟你握握手,跟你握手并不表示我赞同你的观点,而是你在课堂上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如果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那是多么单调!”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争辩更趋激烈。
在结论渐趋明显时,张老师对出现错误的学生说:“你认为你的观点怎么样呢?”当学生说出如果这个平行四边形不能裁剪,就不是轴对称图形时,张老师恳切地说:“你的退让,让我们进一步接近了真理。
”以上对话气氛是和谐的,场面是热烈的。
正因为有了这种平等的对话,我们看到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的轨迹。
让数学回归生活展现自身魅力的论文
让数学回归生活展现自身魅力的论文让数学回归生活展现自身魅力的论文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虽然有人会觉得数学很枯燥,但是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地对数学进行钻研,就能体会到数学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生活现实化,并鼓励学生自编习题。
这样,学生就能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感悟和认识,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进而爱上数学,爱上数学学习。
有人曾经说过:“只有教数学的人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地吸引,学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而深深地打动。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爱上数学,并对数学抱有一种长期的浓厚兴趣,我们必须要努力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受年龄限制,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并不长,如果教师采取简单直白的讲解,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数学极为枯燥,丧失学习兴趣。
而由于生活能够给学生带来很多乐趣,使他们觉得轻松、自在,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创造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此,只要教师努力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我们的数学教育就会散发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投入其中,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满满的生机和活力。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很多人对于数学的认识就是“计算”,学生也觉得数学就是做题。
但是经过了新教材的熟悉和使用,笔者对数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其实,从数学本身来讲,它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符号”,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和应用,目的是要将数与形的规律挖掘出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生活是数学的根源在现实世界中,数学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如果脱离了生活,数学就会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魅力。
同时,人类的生活是与数学无法分割的,否则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
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笔者就经常督促学生写一些数学日记或周记,让他们记录下在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问题。
打造趣味课堂__体验数学魅力(小学数学论文)
打造趣味课堂体验数学魅力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和理论研究者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更多的一线工作者认识到只有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过程,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又由于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视角去看待数学,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多维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对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就强调了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
只有“乐之”,才能“乐学”。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
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
为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严重影响数学的教学质量。
我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课堂教学的情境引入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作为一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可以开启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为一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
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这个道理显得尤为必要。
1、故事化情境导入新课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新鲜事物,喜欢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
现在的数学教材都设计了很多故事化的情境图,教师要善于利用,把握其中的数学故事。
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论文
让学生感受数学魅力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
很多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就是计算,数学就是测量,数学抽象,难以理解,数学枯燥无味”,现在随着数学自身的发展,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数学是一种工具,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是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数学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究竟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呢?下面我就此谈以下几点看法:一、利用数学美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体系的结构和方法美,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数学结构的统一,比比皆是。
减法统一于加法,除法统一于乘法……。
教学中,经常进行小结,可以命名“学生捕捉到数学的美点,欣赏到数学的结构的和谐美。
”数学思维的灵活和巧妙性,使问题变得简洁明快。
在例题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一定的方法、技巧外,还应把怎样去思考和为什么要这样思考的道理以及中出现的曲折途径、演变过程展示给学生,揭示出被掩盖着的知识联系和思维环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去分析、思考、得到一题多解,有时甚至会得到出人意料的妙解。
让学生领悟到数学的方法美。
二、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领会。
古往今来,许多发明家之所以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更是与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有关。
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自身的情感、修养、品质,会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论文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新教材,最初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串联起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
一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能运用某种形式里再恰当地采用某种情趣方法,就是一个教师创造性的体现。
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能让每堂课“闪亮”登场呢?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在参加工作的几年中,有些许体会。
一、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精神实质。
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重视钻研教材,把握住新知的生长点和重、难点,关注教材的深、广度和教材的关键处,对教材的一字一句、前后顺序、每道例题、习题都要深入研究。
由于低年级的数学课本知识比较浅显,其中有很多知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就已经接触过,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拓展知识的外沿,挖掘知识的内涵,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翻新,让学生在每一节数学课上可以有“新”的知识和“新”的收获。
例如:教学认数0到10,对于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会认读,会数数、会书写。
因此,在教学中,我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介绍古代的结绳记数的方法;阿拉伯数字的演变; 0的多种含义;数数的多种方法,即可以一个一个数,可以两个两个数,还可以五个五个数。
新知识的加入,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贴近生活,让数学内容更富有魅力。
心理学表明,“当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
对于低年级的儿童来说,如果学到的数学知识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能有所帮助,他们才会更有兴趣。
所以数学课堂教学要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学有所用,用能得益。
如教学《时、分的认识》这一课的最后,播放了一段录相,这段录相记录的是本班一个学生一天的生活,并在起床、上学、中餐、放学等地方插入了钟面。
孩子们在轻快的乐曲声中,边看录相边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帮这个学生记录一天的作息时间,兴致极高。
数学课堂上生成精彩论文
数学课堂上生成的精彩一直以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以取得课堂教学的精彩”是数学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
一节课中我们一般都是通过教师“预设”(备课时的设想)去促进“生成”。
而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课堂教学过程是有情感、有思想的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对话,使师生的交流与活动转化为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和谐统一的过程。
在“目标——过程——结果”中除了预设的精彩,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还会萌生无法预料的生成性精彩。
下面列举我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几个事例,叙说一二。
教学片断一: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及等边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之后,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积极自主探究归纳如何应用等边三角形定理的性质。
教师先引导学生一起复习学过的有关定义及定理,然后给出例题:已知:如图和都为等边三角形,ae及cd交于点h,bd交ac于点m,则线段ae与bd有怎样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首先让学生先猜想——讨论——求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从不同的视角入手得出了诸多结果。
同学a展示是等边三角形,∵ac=bc,dc=ce,∠acb=∠dce=60°∴∠bcd=∠ace∴△bcd≌△ace∴ae=bd这时,同学b举手:老师我还发现ch=cm,ah=bm,而这一结论学生能够得出,预先并未设置和想到,我马上意识到学生的能力不可估量,于是立即让其展示。
同学b展示:∵△bcd≌△ace ∴∠eac=∠dbc∠acb=∠acd=60°,ac=bc∴△ach≌△bcm∴cm=ch,ah=bmb同学展示完毕,全班响起了掌声。
这个展示让学生们兴奋起来。
c同学:老师我还发现△cmh是等边三角形d同学:老师我还发现我聆听着学生准确、有序地回答,欣赏着学生因思考而闪烁的智慧目光,禁不住为他们鼓掌喝彩。
反思:在师生互动的课堂中,非预设生成的出现是必然的,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来参与课堂,如果学生有了有价值的生成,教师应及时引导,鼓励,“推波助澜”引导学生再次探究拓展思维。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摘要]数学是一门严禁、逻辑性很高的学科。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和法则比较枯燥,只是简单的说教、机械的传递,必定使知识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学习兴趣减退,使教学效果低下。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课堂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能唤起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又有助于教师满腔热情地激励学生,发掘学生学习的内在潜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情境课堂教学自主学习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它的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前提,以解决问题为探索场景,以体验、感悟为主线,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法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数学学习方式,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变化,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具体与抽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把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运用基本的思维技巧,努力去获取成功。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几点肤浅的看法。
1.激发兴趣,营造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的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数学课堂变的生动、轻松起来。
如教学“求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时,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师生对抗赛。
由学生任意报两个有理数,看谁最快地说出数轴上它们之间的距离。
课堂上,立刻活跃起来。
学生才算出一两道题时,我已判断完毕。
学生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如此神速?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奥秘?”使得学生们带着渴求的心理去探索其中的奥妙,当学生刚得出结论而高兴时,我又提出了有关“已知两点间距离和其中一点表示的数求另一数”。
一个学生说“只要用距离减去这个数”。
另一个学生说:“可以用距离减去这个数也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距离”。
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学课堂之美论文
数学课堂之美论⽂ 数学拥有⾮凡的美,⽽数学之美不像⾃然⽣长的鲜花那么显⽽易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师的耐⼼引导,学⽣才能够发现。
下⾯店铺给你分享数学课堂之美论⽂,欢迎阅读。
数学课堂之美论⽂篇⼀ 长期以来,⼈们在数学教学中只致⼒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逻辑思维的教学与研究,⽽不善于发掘数学本⾝所特有的美,不注意⽤数学美来感染诱发学⽣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重视引导学⽣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更谈不上引导学⽣创造数学美,以致使⼀些学⽣感到数学抽象枯燥,失去学好的信⼼。
那么什么是数学美?在⼩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呢?这是⼀个值得我们每⼀位⼩学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从以下⼏个⽅⾯进⾏了⼩学数学教学中美育渗透途径的研究。
⼀、在教材中感悟美 ⼈们常说数学是万花筒,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在数学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现⾏的数学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特点与⼉童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素质等⽅⾯关系,把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数的神奇美、数的和谐美和概括美、猜想美、浓浓的时代⽣活⽓息美、开放灵活美等融⼊在⾥⾯。
我认为,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美育因素,让学⽣感知数学美的存在,是激发学⽣情感,陶冶学⽣⼼灵的有效途径。
如在许多⼏何图形中就充满着⽆穷⽆尽的美,闪烁着美的风采。
在教学《长⽅形、正⽅形、圆》时,我⼀⾛进教室,教室⾥所有学⽣的⽬光都聚集于我的胸前。
“哇”有的学⽣忘乎所以地叫了来:“王⽼师,你今天真漂亮!”我就问:“为什么,今天⽼师看起来这么漂亮呢?”学⽣马上叫起来:“⽼师的⾐服上贴了各种各样的粘纸,有长⽅形、正⽅形和圆形的。
”学⽣被我这⼀举动⼀下⼦吸引住了,所以在接下去的学习中他们学得特别带劲。
离下课还有近五分钟时,我布置了⼀个节⽬:“请⼩朋友们把发下来的卡⽚制作成⼀张明信⽚,正⾯⽤长⽅形、正⽅形、圆形粘纸进⾏组合拼贴,设计⼀幅美丽的图画,然后送给你最好是朋友。
”学⽣特别兴奋,直到下课都不愿停⼿。
数学课堂数学魅力同行论文
数学课堂与数学魅力同行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的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
在教师给刚入学的学生讲到数学美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不能把数学与美联系在一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数学美育教学的欠缺。
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应中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美育功能,使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数学素质同为一体,形成学生所要具备的数学素质。
一、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唤起表象,全面理解题意。
人们常说:”成功的教学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
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
事实上,数学中有大量的美学内容。
1、利用电教手段的欣赏美。
小学生对应用题所涉及的某些词语,概念不理解或应用题的数学语言和日常生活有一定差距,他们就容易产生解题的心理障碍,影响解应用题的兴趣和解应用题的正确性。
例如: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向学校走来(图略),张华每分钟走65米,李诚每分钟走70米,经过4分钟,他们同时到校,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此题是相遇问题,比较抽象,教师在上课时,可制作活动幻灯片:两个同学从两边同时出发,面对面行走,到中途碰头,让学生理解“相遇”、“相向而行”的含义,扫除文字障碍。
然后再抽拉幻灯片:使两个同学同时出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张华和李诚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学校走来(相向而行),经过1分钟,看他们到了哪里,又经过1分钟,看他们又到哪里,最后经过4分钟,他们同时到校(相遇)。
通过幻灯演示,学生明显地观察到: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他们所走的路程和,学生很快就把此题解答出来。
由于数学教师在通过讲解、剖析、演示、图形、图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使数学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赋予数学内容以美的生命、美的内涵,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连贯性和严密的推理性,注意力高度集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论文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摘要:教学的有效性对落实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根据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与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谈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北师大版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87—01教学的有效性对落实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教学效果,就应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善用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本文根据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与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谈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熟悉了解教材,做好课前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就要求教师要建立教师、学生与教材见的和谐关系,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就需要对教材有着充分的熟悉与了解。
只有明确了教材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完全把握教学内容才能做出良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达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一定要熟悉了解教材,做好课前设计。
但光做好这些还是不够的,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有着较好的把握,使其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状况进行更符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设计,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注重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的数学体验与学习,教学内容的编排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并组织一些有效的活动和形式接触数学的相关知识等等。
让数学课堂绽放独特魅力论文
让数学课堂绽放独特魅力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课堂回归生活,让课堂绽放独特魅力。
什么样的课堂绽放独特魅力呢?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巧设开头、巧设障碍、主动探索和巧设练习等途径,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让数学课堂绽放独特魅力。
我在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联系生活,让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接受。
在教学中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
联系生活,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这一课时,通过发现身边的事物有规律、创造生活中的规律、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等感受到我们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老师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栽树作为引入,创设了作为投资者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而得出必须知道总棵数,并通过计算得出选择哪家公司效益更好,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习了百分数的写法、读法和意义;师生展示课前收集的百分数信息;以及感受百分数的优越性;填百分数;男女生比赛;最后以学生学习愉快占百分之几、紧张占百分之几、遗憾占百分之几作为整节课的结尾,整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感觉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
二、巧设开头,让课堂充满人文的气息。
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设计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时,我以语文科《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古诗引入。
一座庐山,为什么诗人看到的却是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景色呢?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庐山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景色。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摘要:数学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学科,让学生真正理解、体会数学的奥妙与乐趣,就需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本文阐述了优化目标,诱发个性张扬欲望;优化教学手段,插上想象的翅膀;优化教学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全面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教学情境;提高;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课堂是一个教学互动、师生共同发展的成长历程,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生命,也是当今课改追求的目标。
那么,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里让我们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1、优化目标——诱发个性张扬欲望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
课堂要选取现实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
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要为每个孩子制定分层目标。
人人达到的基础教学目标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立足发挥他们的潜力的提高性教学目标。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创设这样的情境:“小红、小明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教学时,要求b组学生能初步用折纸的方法把圆平均分,能根据线段图正确列式;而a组学生则要求他们初步用折纸的方法把圆平均分,并且会画把圆平均分,并能正确列式。
得出二分之一的结论。
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知道怎样表示,引出教学内容,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这样有利于保持和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让所有学生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了应有的发展。
避免差生跟不上,优生浪费时间的不良现象。
学困生达不到目标,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作为一名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
让数学课堂多些精彩期待论文
让数学课堂多些精彩的期待[摘要]《中庸》有言:“致广大而尽精微。
”教师对教学细节处理的得当,定会使课堂变得灵动而精彩。
本文试图从“精心预设,预约生成”、“捕捉点化,精彩生成”两个层面阐述如何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充盈着生命的个性与张力。
[关键词]预设生成课堂教学面向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个性的差异决定了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叶澜教授也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
而这精彩的生成,有的在我们预设之中,有的在我们的意料之外。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学生、学情和生成,使学生的个性彰显,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共同演绎学生成长的片断。
一、全程预设,留有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准确的了解,作为生成的起点,对教学的展开和推进有促进作用。
我们的教师主阵地在课堂,所以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必须精心的准备和进行准确的把握,使教学能有序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
1、预设生动情境。
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变化,体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意图,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但我们不提倡“花枝招展”式的情境:几只小动物蹦蹦跳跳出场,小蝴蝶也来问候之类的情境,学生更多的关注在了非数学本质上,虽然课堂显得生动热闹,但是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无多大帮助,且极大的冲淡了主题,因此情境的创设必须做到“生活味”和“数学味”相结合。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论文]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受益终身。
分析了自主学习的独特魅力,指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策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可见,自主探索是人与生俱来的。
事实也告诉我们:只有拥有能动的、自觉的学习习惯,才能成为富有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广大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着力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品质地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自主学习的独特魅力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活动的创设,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学习的创新者,把学生真正推向主体地位,凸显数学课堂的独特魅力。
1.自主学习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体验。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应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自主学习方式能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学有所得。
另外,学生在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发展,自卑感和紧张感逐渐消除,这对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主学习不仅在课堂,课堂学习结束,大部分学生能走到现实生活当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学习内容、难易程度。
学习生活数学感受数学魅力5篇
学习生活数学感受数学魅力5篇第一篇:学习生活数学感受数学魅力学习生活数学感受数学魅力【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数学课程目标中也提到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创造条件在实践中做数学,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样孩子们才会真正进入学习数学的角色,才会感受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才会学懂数学。
【关键词】数学;生活;应用;实践【Abstract】The mathematics curriculum standards clearly states that “students' mathematics learning content should be realistic,meaningful and challenging”.Mathematics curriculum objectives also mentioned that should help students initially learn how to use the mathematical way of thinking to observe,analyze social reality,to solve problems in daily life and other subjects,an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applied mathematics."Therefore,in teaching mathematics,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For students to create a life of learning scenarios,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in practice,do the math,teach students to observe life,the vision of mathematics and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solve problems in life.So that the children will truly enter into the role of learning mathematics,will feel and experience the charm and value of mathematics,will learn math.【Key words】Mathematics; Life;Application; Practice《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增强数学教学魅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论文
增强数学教学魅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目前,许多现象表明,不少中学生对数学不是“喜欢”、“乐学”,而是有“畏惧”、“厌学”情绪。
这种现象如不克服,势必影响学习质量的提高,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想象呢?途径之一就是增强数学教学的魅力,变苦学为乐学。
著名教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成效的工作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天条件。
”当对某件兴趣时,就会很投入、很充实、不怕苦、不怕难、而且做了之后,印象特别深刻。
1、增强数学教学美魅力,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也认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题,其学习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成效受学生学习的策略。
冬季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制约。
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主意的倾向。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他们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可靠的保证。
数学是抽象性和概括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时极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从而削弱乃至丧失学习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必要。
更使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要增强数学教学的魅力。
2、增强数学教学魅力,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初中教学和初中物理、化学等学科比较,理论教学中有大量的实验,内容较接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因而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和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比较,这些学科有很多的教学插图,很容易穿插些小故事,并运用丰富多彩的语调等手法,引起学生在感情上的共鸣,提高教学效果;而数学这门学科学生往往感觉到是一些枯燥的数字演算和图形转变。
如果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照本宣科,势必索然寡味,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那么,如何才能使数学课生动有趣、魅力无穷,是全体学生都乐学呢?根据自己在西藏中学的教学实践和初步调查,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魅力数学课堂之我见论文
魅力数学课堂之我见一、把自己当成学生,孩子就会和你打成一片和班里的孩子相处久了,感情也日渐加深,我常常把这种感情带到课堂上,不自觉的也把自己扮成了学生的角色,和他们一起探讨、一起学习。
当遇到学生容易错的题时,我不是直接对他们说,这种方法是错的,那种方法是对的,而是先让一些学生说说他们的看法,之后我会说:“我认为咱们大家讨论一下还是比较好的!”讲授新课时,有时我会发现个别学生会紧锁眉头,表情疑惑,这时,我会说:“某某同学,你感觉哪不太理解?有什么问题吗?其他同学还有什么问题?”当遇到模棱两可的题时,学生把握不准方法,这时我会说:“这可怎么办,我也搞不清哪种方法对了,咱们一起讨论讨论吧?”此时学生会高兴的答到:“好吧!”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数学教学,审视数学课堂,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你这样一个“大”学生,自然也会喜欢上数学。
二、通过设置“疑问”来制造悬念,调动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使学生生“疑”,教师就要不失时机地激“疑”。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先出示题:小亮今年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对问题产生了“疑”,心理产生了悬念。
这种疑问形成悬念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随即我又说: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
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
三、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我用课件展示了漂亮的水立方图片,向学生问道:“你们知识这个建筑为什么叫水立方吗?怎样计算它的体积?想知道答案吗?”“想……”学生大声喊道,“学过这节课你就会知道了”。
学生就这样充满着好奇带着疑问进入了课堂。
当课堂进行到介绍常见的体积单位后,我向学生娓娓道来:由于水立方的外表图案类似水分子的图案,有着淡蓝色海水的颜色,这个建筑又有它自己的体积,而“立方”这个词则是体积的代表,因而取名为“立方”。
小学教学论文《感受数学魅力 让每堂课“闪亮”登场》
小学教学论文《感受数学魅力让每堂课“闪亮”登场》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
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般说来,课堂教学离不开读、议、讲、练、看、问这些活动形式,而灵活选择某种形式进行教学,在某种形式里又恰当地采用某种情趣方法,就是一个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体现,那么,在数学课堂中,有哪些方法能让每堂课“闪亮”登场呢?1.史料知识法“数学史不愧是出色的教育指南”.为了使课堂更有情趣,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入一些相关史实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时,可向学生介绍著名数学家阿基米德的一些趣事,还有他墓碑上的圆柱容球原理等等。
从古埃及的土地丈量到几何学的形成,从终生勤奋的欧拉到才华横溢的高斯,从黄金分割到优选法.一个个历史镜头会让学生深深地沉浸在古人的奋斗情境中,它必将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同时,学生们也会从数学家的成功与失败中得到不少启迪,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极大热情.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得多读点数学史,上课时信手拈来,学生也会对你佩服有加.2.趣味故事法数学知识点多,与一些知识点相关的故事也不少,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如在讲“圆周率”时引进“陈景润谐音巧背圆周率”的故事;在讲数的简便计算时引用“数学王子高斯速算1+2+3+……100=?”的故事;在讲到近似数时引用华罗庚教授关于“用0.84元钱买一斤酒(每斤0.84元)和一个饼(每个0.04元)”的故事.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新班上课或一节课的中途,充分利用故事来增强课堂情趣是许多有经验老师的一大法宝.3.设置悬念法悬念是一种心理机制,它对大脑皮层具有强烈而持续的刺激作用,使人一时猜不透想不通,又丢不开放不下,尤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加深.在数学课堂中,恰当设置悬念,对提高课堂效益、增强课堂情趣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设置悬念要适时适度,有的设置于课的引入较好,有的设置于结尾较好,太“悬”易伤学生的积极性,不“悬”又不足以吊胃口.4.巧妙设疑法疑能引思,思则生趣,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设疑激思,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在“圆的认识”的新课引入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故意把圆心搞“丢”了,发动学生把圆心找出来.但怎么找呢?通过实验,学生发现通过折一折,两直线与圆的交点的连线就是直径.这样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教师然后启发学生用严密的推理来说明这个道理.于是,顺利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了课本问题上,学生思维活跃、探讨积极,课堂情趣浓.5.惊异欣喜法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矛盾是动机的根源”.课堂上,教师创设认知不协调的问题情境,以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动机,通过探索,除剧烈矛盾,获得积极的心理满足.如在讲总复习《数的整除》这一内容时,可让每一个学生创作关于数字“1”的广告,要求广告词要是《数的整除》这一单元的概念,学生创造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关于“1”的广告,如:“嘿!同学们好呀!我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阿拉伯数字“1”,不是吹牛,在数的王国里,我就像是孙悟空的金箍棒儿,神通广大,因为我能整除所有的整数;我又特别有自己的个性,我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和偶数也没啥交情,我的约数只有我自己一个,我就是我的最小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数学魅力,预约精彩课堂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对落实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本文根据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与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谈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并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北师大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87—01
教学的有效性对落实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综合素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那么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以提高教学效果,就应与时俱进,转变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的教学艺术,善用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
本文根据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的内容与特点进行相应的分析,谈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熟悉了解教材,做好课前设计
实施有效的教学,就要求教师要建立教师、学生与教材见的和谐关系,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就需要对教材有着充分的熟悉与了解。
只有明确了教材的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完全把握
教学内容才能做出良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实施,从而达成教学任务。
因此,教师一定要熟悉了解教材,做好课前设计。
但光做好这些还是不够的,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有着较好的把握,使其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状况进行更符合他们学习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设计,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注重生活化、活动化、问题化的数学体验与学习,教学内容的编排也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多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并组织一些有效的活动和形式接触数学的相关知识等等。
总之,我们在课程的准备中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促进教学目标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和谐统一,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无限的动力与支撑。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巧设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而数学作为一门与生活实际、世界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生产和生活世界无处不体现着数学的应用,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素材可以与我们的数学教学联系起来。
那么针对
这一特点,我们可以进行教学联系生活的教学情境设计,以满足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升学习热情,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北师大的这版小学数学教材就充分的展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
打开课本,映入眼帘的就是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境图,知识点巧妙的蕴藏其中,那么我们可以对其中的情境进行充实并重新表现出来,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内容或是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提升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在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与数学知识相互作用的奇妙,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的有效性。
三、打造智慧课堂,设置有效问答
教学活动中的问答环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通过学生问题的回答,查看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可以说,有效的问答环节是有效教学比不可少的环节。
而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情感变化。
难度设计也要合理安排,注意让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又不会打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探索到答案的乐趣。
而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也很注重问题化的数学教学、和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的培养。
并提出了“学启于思,思启于问”的教学
观点,提出教师应在教学中诱发学生的猜想,让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独立思考,以得到问题解决的办法。
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上,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启发性强的问题,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思考的课堂氛围。
若学生的思考出现停滞,教师则要进行巧妙的点拨,给学生继续思考的空间。
而在最后总结时,不要只注重给出答案,倾向于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养成。
对问答环节进行有效的设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能力,还可以为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极其重要的。
实现小学教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要认真落实新课标的要求,改变旧有的教学观念,注重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灵活使用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并且多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审视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完善日后的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徐义亮.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探析[j]. 学周刊. 2012(09)
[2] 张惠,韩冬云.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选择[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3)
[3] 屈凡双.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 学周刊.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