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的合成开题报告
《2024年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范文
《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叶酸作为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的药物载体,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纳米药物设计中。
pH敏感的聚乙二醇(PEG)-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是一种新型的纳米药物载体,它能够在肿瘤组织中形成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有效药物载荷的纳米胶束,并通过控制pH环境来实现药物的精准释放。
本实验以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制备工艺及其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抗肿瘤作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叶酸、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肿瘤细胞株等。
2. 制备方法(1)制备叶酸修饰的PEG-壳聚糖共聚物:将叶酸与PEG-壳聚糖共聚物进行化学修饰,得到叶酸修饰的PEG-壳聚糖共聚物。
(2)制备叶酸修饰的纳米胶束:将叶酸修饰的PEG-壳聚糖共聚物与硬脂酸进行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
(3)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将药物与叶酸修饰的纳米胶束混合,制备载药纳米胶束。
3. 实验方法(1)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纳米胶束的形态和大小;(2)体外细胞实验:将载药纳米胶束与肿瘤细胞共培养,观察其抗肿瘤作用及药物释放情况;(3)MTT法测定细胞活力;(4)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等。
三、结果1. 纳米胶束的形态和大小TEM观察结果显示,制备的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形态规整,大小均匀,粒径约为XX nm。
2. 体外抗肿瘤作用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载药纳米胶束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MTT 法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
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载药纳米胶束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死亡。
3. 药物释放情况在pH敏感的环境下,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能够实现在肿瘤组织中的精准药物释放。
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表征
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表征文章标题:《深度探究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表征》一、引言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作为一种新型的载体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转染和基因治疗领域。
本文将深度探究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技术,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载体材料的特性和应用。
二、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的制备1. 壳聚糖的选择与预处理在制备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时,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壳聚糖原料,并进行预处理,如脱乙酰化处理、碱水解处理等,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
2. PEG化修饰将经过预处理的壳聚糖与聚乙二醇(PEG)进行共价结合或物理混合,形成peg化壳聚糖,通过调节PEG的分子量和壳聚糖与PEG的摩尔比,可以控制基因载体的粒径和稳定性。
3. 表面修饰利用化学交联或其他表面修饰技术,改善peg化壳聚糖的荷电性和靶向性,提高其在细胞内的基因递送效率。
三、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的表征1. 粒径和分布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peg化壳聚糖基因载体的粒径和分布进行表征,以评估其在基因递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渗透性。
2. 荷电性通过电泳方法测定peg化壳聚糖基因载体的电荷密度,并利用zeta电位仪测定其在不同pH值下的表面电位,以评估其在体内外环境中的稳定性和荷电性。
3. 体外释放动力学借助离心管超滤、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peg化壳聚糖基因载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基因释放动力学进行表征,以评估其在基因递送过程中的缓释效果和递送效率。
四、个人观点与展望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生物医用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深入探究其在肿瘤治疗、基因编辑和干细胞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更加高效和安全的基因递送系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五、总结本文从基因载体peg化壳聚糖的制备和表征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介绍了其制备方法、表征技术及应用前景。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研究开题报告
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研究-开题报告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研究摘要:壳聚糖是性能优良的天然黏膜黏着剂,常用于多肽类药物的黏膜给药。
壳聚糖微球除具有壳聚糖本身特点外,在性能上又有新的改善,利用壳聚糖制成的微球可以延长药物在吸收位置的保留时间,达到控释目的。
实验以戊二醛,多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微球,通过单因素法考察微球制备工艺。
关键词:微球,壳聚糖,戊二醛,多聚磷酸钠1 研究背景1.1 微球微球是近年来发展的新剂型,它是以清蛋白、明胶、聚乳酸等材料制成的球状载体给药系统,微球中的药物分散或包埋在材料中而形成球状实体,微球直径大小一般为0.3~100μm。
不同粒径范围的微球针对性地作用于不同的靶组织。
这类剂型的开发,对于发展缓控释和靶向给药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球的特点药物制备成微球后可达到下述目的:掩盖药物不良气味及口味,如鱼肝油、生物碱类等;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如易氧化的β-胡萝卜素、对水气敏感的阿司匹林等;使液态药物固体化便于应用与储存,如油类、香料、脂溶性维生素等;对缓释或控释药物,可采用惰性基质、薄膜、可生物降解材料、亲水性凝胶等制成微球或微囊,可使药物控释或缓释;使药物浓集于靶区,如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或细胞毒素药物(抗癌药)制成微球或微囊的靶向制剂,可将药物浓集于肝或肺等靶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除药物外,可将活细胞或生物活性物质包囊,如胰岛、血红蛋白等包囊,在体内生物活性高,而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1]。
各种微球的制备研究.1 清蛋白微球清蛋白微球制剂是人或动物血清清蛋白与药物一起制成的一种球状制剂。
清蛋白是体内的生物降解物质,注入肌体后,在肌体的作用下逐渐降解后清除,性能稳定、无毒、无抗原性,因此清蛋白微球制剂是理想的控缓释靶向制剂之一。
其制备方法有:热变性法;化学交联法(即用化学交联剂同清蛋白发生交联反应使之变性);聚合物分散法和界面缩聚法等。
.2 聚乳酸、聚乳酸乙醇酸微球聚乳酸(PLA)是一种无毒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PEG接枝壳聚糖的设计合成及其凝胶化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
PEG接枝壳聚糖的设计合成及其凝胶化行为研究的开题报告(以下为机器翻译,仅供参考)题目:PEG接枝壳聚糖的设计合成及其凝胶化行为研究研究背景和意义: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药物传递剂、生物相容性材料和组织工程等领域。
然而,壳聚糖的应用受到其生物相容性和可溶性方面的限制。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壳聚糖与聚乙二醇(PEG)接枝,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和可溶性。
然而,当前的PEG接枝壳聚糖合成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备工艺复杂、产率低和产品品质不稳定。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具有高效和可重复性的PEG接枝壳聚糖合成方法。
研究内容:本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设计和合成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通过化学反应将PEG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制备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
2.表征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质:使用FTIR、NMR、GPC、DSC等方法对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
3.研究PEG接枝壳聚糖在水中的凝胶化行为:通过调节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的组成和浓度,探究PEG接枝壳聚糖在水中的凝胶化行为和凝胶化机制。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化学合成:使用化学反应将PEG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制备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
2.结构表征:使用FTIR、NMR、GPC、DSC等方法对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
3.凝胶化研究:通过调节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的组成和浓度,探究PEG接枝壳聚糖在水中的凝胶化行为和凝胶化机制。
技术路线如下:PEG合成→PEG接枝到壳聚糖上→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表征(FTIR、NMR、GPC、DSC)→PEG接枝壳聚糖凝胶化研究。
预期成果:1.开发一种高效、可重复的PEG接枝壳聚糖合成方法。
2.对PEG接枝壳聚糖的结构和性质进行详细的表征和分析。
3.研究PEG接枝壳聚糖在水中的凝胶化行为,探究其凝胶化机制。
壳聚糖_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第37卷第2期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V ol.37N o.2 2005年3月JOURNA L OF SICHUAN UNIVERSITY(E NGINEERING SCIE NCE E DITION)M ar.2005文章编号:100923087(2005)022*******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孙毅毅,侯世祥,陈 彤,何 军,袁子雁(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摘 要:用1,1’羰基二咪唑活化MPEG法制备活化MPEG,再用活化MPEG与壳聚糖上的伯氨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
用FT-IR、1H-NMR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用重量法、间接法及1H -NMR测定了接枝率约为11%,符合经典隐形纳米粒材料的PEG含量。
用X-射线衍射及DSC证明了聚合物的结晶度有所增强,有望作为隐形纳米粒的载体材料使用。
为长循环及实体瘤给药系统研究提供新的载体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壳聚糖;单甲氧基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隐形纳米粒;载体材料中图分类号:T Q322.9文献标识码:ASynthesis and Ch aracterization o f G raft C opolym er o f Chitosan and P olyethylene G lycolSUN Yi2yi,HOU Shi2xiang,CHEN Tong,HE Jun,YUAN Zi2yan(W est China School of Pharmacy,S ichuan Univ.,Chengdu610041,China)Abstract:MPEG was m odified with1,1’-carbonyldiimidazole,then the activated MPEG reacted with primary amino groups of chitosan.Synthesize the graft copolymer of chitosan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in tw o steps.The structure of the copolymer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1H-NMR.The graft rate was determined to be11%with gravimetry method,indirect method and 1H-NMR.It agrees with the PEG content of classical stealth nanoparticles materials. The X2ray diffraction and DSC analyses proved that the crystallinity of the copolymer increased.It is a promising material for the stealth nanoparticles.It is a potential new carrier for the drug delivery systems of long2circulation and s olid carci2 noma.K ey w ords:chitosan;MPEG;graft copolymer;stealth nanoparticles;carrier material 药剂学范畴的纳米粒(nanoparticles,NP),是指粒径大小介于10~1000nm的固态胶体粒子。
壳聚糖衍生物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混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衍生物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混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壳聚糖衍生物是一种天然的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好、降解性能优良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度的可调节性,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将两种材料进行混合,可能会形成一种新型的材料,具有综合性能优异的特点,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
2.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利用壳聚糖衍生物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两种材料,制备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混合材料。
通过调节壳聚糖衍生物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的配比,以及制备工艺条件,探究制备出的材料的物化性质、形貌结构、生物相容性等性能特点。
3. 研究方法(1)材料制备:将壳聚糖衍生物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按不同比例混合均匀,利用紫外线交联技术制备材料。
(2)性能测试:利用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拉力试验机等测试仪器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3)生物相容性测试: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证明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4. 预期成果(1)成功制备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混合材料;(2)研究得到该材料的物化性质、形貌结构、生物相容性等性能特点;(3)为进一步研究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混合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5. 研究难点(1)壳聚糖衍生物和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的配比对最终材料性能的影响;(2)材料的紫外线交联技术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控制。
6. 研究应用本研究成功制备的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混合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可以应用于生物药物的载体、组织工程、生物传感器等领域中,为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材料选择。
水溶性的PEI化壳聚糖的合成
水溶性的PEI化壳聚糖的合成陶凤【摘要】壳聚糖是天然聚多糖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具有生物兼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
作为天然阳离子聚合物,壳聚糖具有正电性和特殊性能,因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广泛用作药物和基因载体。
但是其水溶性不好,单纯壳聚糖转染效率也不高,这就大大限制其应用范围。
为了提高壳聚糖的溶解性和转染效率,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极其必要。
聚乙二醇能够有效提高水溶性,当其与药物相连时能增大分子量,减少肾消除延长半衰期,增加药物稳定性,并且PEG链包裹在药物表面,能够遮蔽药物的抗原,降低药物的免疫原性。
我们通过合成了O-聚乙二醇单甲醚-N-马来酸酐-聚乙烯亚胺壳聚糖衍生物。
合成的最终产物,不仅提高壳聚糖的水溶性和稳定性,提高转染效率,而且由于引入大量的活性氨基,则便于壳聚糖的进一步修饰。
反应合成的中间体和最终产物都通过1HNMR和FTIR表征。
【期刊名称】《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2页(P48-48,49)【关键词】壳聚糖;基因载体;改性;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作者】陶凤【作者单位】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泸州 646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6壳聚糖是天然聚多糖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具有生物兼容性、生物降解性、无毒性。
作为天然阳离子聚合物,壳聚糖具有正电性和特殊性能,因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可广泛用作药物和基因载体。
但是其水溶性不好,则大大限制其应用范围。
为此本课题通过对壳聚糖的修饰,旨在提高其水溶性。
与此同时,壳聚糖作为基因载体,其转染效率也不太理想。
为此我们也通过对壳聚糖的修饰,提高含氮量来提高转染效率。
所以,通过修饰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水溶性好,转染效率高,稳定性好,免疫原性低,可作为更加理想的基因载体使用。
在水溶性的PEI化壳聚糖的合成实验中主要使用的是分子量2000的聚乙二醇单甲醚,当聚乙二醇与药物相连时,能够增大药物的分子量,减少肾消除延长半衰期,增加药物稳定性,并且PEG链包裹在药物表面,能够遮蔽药物的抗原,降低药物的免疫原性。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的合成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的合成朱坤明;王建伟;黄娟【摘要】对壳聚糖C(6)-OH进行聚乙二醇醚化接枝,制备聚乙二醇化壳聚糖衍生物,以提高其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载体对病理部位的选择性.实验中,壳聚糖C(2)-NH2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分别用邻苯二甲酸酐保护氨基和利用Arbuzov重排实现聚乙二醇单甲醚碘化,而后C(6)-OH与碘代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I)醚化、脱保护,得到6-O-聚乙二醇单甲醚壳聚糖(CS-MPEG).通过FTIR和1H NMR,确证了最终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计算得MPEG接枝率为78%.【期刊名称】《浙江化工》【年(卷),期】2017(048)009【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壳聚糖;聚乙二醇;药物载体【作者】朱坤明;王建伟;黄娟【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4;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4;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3【正文语种】中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MPEG)是一类线性、不带电荷、无毒性、无抗原性、免疫原性、生物相容性好、溶解性好的高分子,既能溶于水溶液中也能溶于有机溶剂中,是少数被FDA许可用于食品医药的材料之一[1-2]。
MPEG兼具亲水性与柔韧性,是改善大分子水溶性的常用材料[3],广泛应用于高聚物的接枝改性。
目前已有在壳聚糖上接枝不同分子量MPEG的报道[4]。
MPEG是一种两亲性生物材料,经过MPEG修饰后的壳聚糖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够维持壳聚糖原有的分子结构和长度,并且在壳聚糖侧链也能进行各种化学修饰或反应[1],MPEG改善了壳聚糖及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增加了生物相容性,MPEG化壳聚糖在多肽药物、基因药物传输以及生物功能材料上具有广泛的应用[5]。
MPEG修饰壳聚糖的改性方法主要有接枝、交联、嵌段共聚[8]。
MPEG修饰壳聚糖能发生在氨基上[6-8],也能在 C-6 的羟基上[1,7]。
N_辛基_O_聚乙二醇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与表征
本文合成了一种可以化学交联的 N 2辛基 2O 2聚 乙二醇壳聚糖 。引入的亲水聚乙二醇链段具有无 毒 ,亲水性好 ,柔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 [ 18 ] ,还可 以有效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 。此外 ,通过控制改性 剂的用量可以对 N 2位进行部分取代 ,然后利用邻苯 二甲酸酐保护壳聚糖分子中剩余的氨基 ,不仅避免 了在 N 2位上引入聚乙二醇链段 ,且通过去保护反应 使这部分 —NH2 得以保留在产物分子中 ,对制备两 亲性壳聚糖空心微球至关重要 ,有利于拓宽该类壳 聚糖衍生物的实际应用领域 。
芳基 [ 1 ]等 ;亲水基团包括羧甲基 [ 6 - 8 ] 、硫酸酯基 [ 5 ] 、磷 酸酯基 [ 9 - 10 ] 、季铵盐 [ 11 - 12 ] 、聚乙二醇 [ 1, 13 - 14 ] 等 。应 用于制备具有药物载体价值的两亲性壳聚糖空心微 球 ,对壳聚糖的两亲性改性必须考虑引入基团特别是 亲水基团的无毒性和生物相容性 ,因为亲水基团位于 核 - 壳结构的最外层 ,直接与人体接触 。其次 ,制备
邻苯 二 甲 酰 基 取 代 度 /% = ({[ n ( C) /n (N ) ]NONPC - [ n (C) / n (N ) ]NOC } /8) ×100;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聚乙二醇改性壳聚糖薄膜结构与性质的研究
c ae hnP O l 0 w ) a d1 ( t % .P l m corp yso e a P O i sh r c t nbed e r sdw e E s e1 ( t% n 5 w ) a o r irgah hw dtt E p ee  ̄s l ln a h s ai i e E 0 w ) fms hnP O i2 ( t% . l w s
Ab t a t A e is o o o i d h ts n EO b e d w r r p r d b a t h du o s h e s r c : s r f mp st f mso c i a /P ln e e p e a e y c smg t e s t n .T e r- e c e f o i s i I id c t a ee ae n ts o g it rc in b t e n t e P n ht s .I d i o AF iv s ut o FF R i ae t tt r l o t n ea t e w e EO a d c i a sf n h h r n o h on n a dt n, M n e - i t ai n p o e me r n u fc e b e d s se w u d b r o r e w t d i o leh ln lc 1 i t r v mb a e s ra e o t ln y tm o l e mo e c a s i a d t n o p y ty e e gy o. g o f h h i f o
Ke r s b e d f ms c i s n; EO;me h ia r p ris y wo d : ln d ; h t a P o c a c lp o e t ;mir sr c u e n e co t t r u
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的开题报告
壳聚糖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壳聚糖是一种从海洋和甲壳类动物中提取的聚糖化合物,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性等特点,是一种非常适合作为环保型高分子材料的原材料。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的胺基与羟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的壳聚糖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絮凝性能。
因此,壳聚糖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如纺织、化妆品、药品等。
在食品工业中,壳聚糖衍生物常常被用作絮凝剂,主要用于果汁、葡萄酒、啤酒等饮料的澄清和过滤。
壳聚糖衍生物的絮凝机理是通过它与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形成复合物,然后以重力沉淀或通过过滤移除它们。
相比传统的合成絮凝剂,壳聚糖衍生物具有更好的降解性能,更加安全环保。
因此,研究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1.制备壳聚糖衍生物该部分涉及对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反应条件的优化及产物的分离纯化。
2.评估壳聚糖衍生物的絮凝性能该部分主要通过实验评估不同壳聚糖衍生物的絮凝性能,并与传统的合成絮凝剂进行比较。
3.应用壳聚糖衍生物于食品工业该部分将首先探讨壳聚糖衍生物在果汁、葡萄酒等饮料的澄清和过滤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
三、研究方法1.制备壳聚糖衍生物的方法主要是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试剂比例等,同时结合纯化方法进行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2.评估壳聚糖衍生物的絮凝性能,该部分主要采用悬浮液试验法进行评估。
3.应用壳聚糖衍生物于食品工业,先进行小规模实验,然后通过实验室规模工业设计,研究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四、研究预期成果该研究预期将能够开发出一种安全环保型的壳聚糖絮凝剂,并验证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相关的研究成果将为食品工业提供一种新型的高效、环保的澄清和过滤剂,同时也能推动壳聚糖衍生物的更广泛应用。
基于点击化学反应的聚乙二醇壳聚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室温后, 加入蒸馏水 20 mL。用二氯甲烷萃取 3 次( 10 mL × 3) , 合并有机层再用冰水洗涤 3 次( 10 mL × 3 ) , 浓缩后用冷 N3 乙醚沉淀可得到白色固体粉末叠氮基聚乙二醇 mPEG3. 2 g( 80 % ) , IR( KBr, 2 866, 2 105, 1 110 cm - 1 。 υ) : 3 412,
2. 2
炔基化壳聚糖的合成
壳聚糖( CS) 2 g ( 0. 012 4 mol ) 加入 100 mL 三颈瓶中,
25 ℃ 水浴搅拌 30 min 后加入 再向其中加入异丙醇 40 mL, 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 剧烈搅拌 30 min 后, 再滴加溴 丙炔 4. 48 g( 0. 020 7 mol) 。于 70 ℃ 下反应 4 h。用稀盐酸 调节 pH 至 7 。丙酮沉淀后抽滤得到滤饼, 乙醇反复洗涤沉 淀至洗出液中经 TLC 检测无溴丙炔残余。于 35 ℃ 下真空 O干燥 24 h, 最终得到浅黄色粉末 N, 炔基化壳聚糖( alkynyl chitosan, AC ) 。 使 用 不 同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的 壳 聚 糖 ( 7WCS, 5WCS, 5KCS) 为原料, 同法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 O5WAC, 5KAC ) 。 使用不 量的 N, 炔基化壳聚糖 ( 7WAC, 5WOC, 5KOC) 为 辛基壳聚糖( 7WOC, 同相对分子质量的 NN, O原料, 同法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 N辛基炔基 5WOAC, 5KOAC) 。 化壳聚糖( 7WOAC, N, O由于 N辛基炔基化壳聚糖( OAC ) 水溶性太差, 9]对其进行琥 不利于后续点击反应进行, 因此参照文献[ 珀酰化修饰以增加水溶性, 得到浅黄色絮状固体 N辛基N, ON炔基化琥珀酰化壳聚糖 ( OASC ) 。 使用不同相对 N, O分子质量的 N辛基炔基化壳聚糖为原料 ( 7WOAC, 5WOAC, 5KOAC) , 同法可得到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 N辛 N, ON5WOASC, 基炔基 化琥 珀 酰 化 壳 聚 糖 ( 7WOASC, 5KOASC) 。 7W N, O炔基化壳聚糖( 7WAC) 1 079 , 655 cm - 1 。 5W N, O炔基化壳聚糖( 5WAC) 1 107 , 650 cm - 1 。 5K N, O炔基化壳聚糖( 5KAC ) 1 091 , 646 cm - 1 。 浅黄色粉末 1. 26 g ( 63% ) , IR ( KBr, 2 934 , 2 130 , 1 620 , 1 375 , ν ) : 3 430 , 浅黄色粉末 1. 42 g ( 71% ) , IR ( KBr, 2 923 , 2 116 , 1 639 , 1 385 , ν ) : 3 448 , 浅黄色粉末 1. 63 g ( 81% ) , IR ( KBr, 2 880 , 2 118 , 1 632 , 1 384 , ν ) : 3 425 ,
壳聚糖开题报告
壳聚糖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开题报告学生:余珊珊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朱超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 前言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衍生物,是一种带正电荷的直链多糖,具有生物黏附性和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等优点。
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文献报道用壳聚糖修饰脂质体、微球、微囊等递药系统。
同时,壳聚糖可与一定量的多价阴离子反应,形成壳聚糖分子的交联,这一性质可应用于壳聚糖微球的制备。
本文概述国内外制备多孔壳聚糖微球的若干主要方法。
由于一O…H—O一型和一O…H—N一型氢键的作用,使大分子间存在着有序结构,有类同于葡聚糖胺的结构特性,在其大分子结构中含有丰富的羟基和胺基,这些活性基团可以和其它物质的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壳聚糖的衍生物,而且壳聚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无毒副作用,作为药物的载体有极大的优越性。
另外,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医药、食品、环保、轻工、农业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 壳聚糖简介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带阳离子的天然活性多糖,化学名为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分子式如下:物理性质:纯壳聚糖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无味、无臭、无毒性,略带珍珠光泽。
在壳聚糖分子中由于存在大量的-NH2基和-OH基,能溶解在甲酸、乙酸、盐酸、环烷酸和苯甲酸等稀酸,从而可制成均匀的壳聚糖溶液。
在酸性水溶液中,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羟基等极性基团与水分子相互作用而水合。
水合后壳聚糖分子逐渐膨胀,且随水合作用的程度壳聚糖分子的形状发生变化。
完全水合的壳聚糖可形成球状分子。
分子形状随溶液的PH 值变化而发生变化。
PH值的不同使氨基(-NH2)的电荷状态发生改变,PH值低时,壳聚糖从链状向球状分子变化,粘度减少;PH值高可使壳聚糖从球状向链状分子变化,粘度加大。
聚糖原料由于分子量较高,粘均分子量达到116万,在醋酸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小于2% ,同时过大的分子量导致了壳聚糖醋酸溶液的粘度较高,1 %壳聚糖醋酸水溶液的粘度达到200 mPa·S以上。
《2024年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范文
《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药物载体,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旨在研究该纳米胶束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体外抗肿瘤作用方面的应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研究所用材料包括:叶酸、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等。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国内知名化学试剂供应商。
2. 方法(1)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的制备首先,将叶酸与聚乙二醇进行化学连接,形成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
然后,将壳聚糖与硬脂酸进行共价连接,形成壳聚糖-硬脂酸共聚物。
最后,将叶酸修饰的聚乙二醇与壳聚糖-硬脂酸共聚物进行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
(2)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作为实验对象,通过MTT法检测纳米胶束对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研究纳米胶束对癌细胞的凋亡、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1. 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的制备结果通过自组装法成功制备了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
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纳米胶束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约为XX nm。
动态光散射实验表明,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pH值发生变化时,其粒径和电位会发生变化,表现出pH敏感性。
2. 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对乳腺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纳米胶束能够诱导癌细胞发生凋亡,并影响其细胞周期等生物学行为。
此外,叶酸的存在使得纳米胶束具有更好的靶向性,能够更有效地作用于癌细胞。
讨论:本研究制备的叶酸修饰的pH敏感聚乙二醇-壳聚糖-硬脂酸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乙二醇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乙二醇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乙二醇壳聚糖的制备简介乙二醇壳聚糖是一种具有很强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乙二醇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方法一:酸碱中和法1.准备所需原材料:壳聚糖、乙二醇、酸和碱。
2.将壳聚糖溶解于适量的水中,搅拌至均匀。
3.加入适量的酸,调节溶液pH值,使其接近壳聚糖的等电点。
4.慢慢加入乙二醇,继续搅拌至乙二醇完全溶解。
5.调整溶液的pH值,使其接近壳聚糖-乙二醇的共沉淀点。
6.加入适量的碱,进行中和反应。
7.过滤得到沉淀物,经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乙二醇壳聚糖。
方法二:化学修饰法1.准备所需原材料:壳聚糖、乙二醇、活化剂、反应溶剂等。
2.将壳聚糖溶解于适量的反应溶剂中,搅拌至均匀。
3.加入适量的活化剂,使其与壳聚糖反应生成活性官能团。
4.加入乙二醇,反应一段时间,使乙二醇与壳聚糖的官能团发生反应。
5.过滤得到反应物,经清洗、干燥后即可得到乙二醇壳聚糖。
方法三:酶催化法1.准备所需原材料:壳聚糖、乙二醇、酶。
2.将壳聚糖溶解于适量的缓冲液中,搅拌至均匀。
3.加入适量的酶,使其与壳聚糖发生酶催化反应。
4.加入乙二醇,继续搅拌反应。
5.控制反应时间,使乙二醇与壳聚糖充分反应。
6.过滤得到反应物,经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乙二醇壳聚糖。
方法四:微波辐射法1.准备所需原材料:壳聚糖、乙二醇。
2.将壳聚糖和乙二醇按一定比例混合。
3.将混合物置于微波辐射设备中,设定适当的辐射功率和时间。
4.开始微波辐射反应,反应过程中注意监控温度。
5.反应结束后,冷却、过滤得到反应物。
6.通过洗涤、干燥等工艺步骤,即可得到乙二醇壳聚糖。
结论乙二醇壳聚糖是一种生物可降解的材料,通过酸碱中和法、化学修饰法、酶催化法和微波辐射法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制备得到。
这些制备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
乙二醇壳聚糖的制备方法的研究和改进,将为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的合成-开题报告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制备、评价及应用的研究摘要:壳聚糖(Cs)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性、组织黏附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S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因此,对CS进行化学接枝改性是CS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聚乙二醇(PEG)化壳聚糖是一类新型功能性聚合物,较未修饰的壳聚糖而言,PEG化壳聚糖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均明提高,同时聚合物的细胞毒性降低,生物相容性得以改善。
关键词:壳聚糖,接枝共聚物,聚乙二醇1研究背景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功能性材料,然而由于其分子结构结晶性较高,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和水,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1]。
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既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又能赋予壳聚糖一些新的性能,常见方法有酰化、羧甲基化、巯基化、季胺化以及聚乙二醇(PEG)接枝等。
Harris等[2]于1984年首先采用还原氨基化反应将PEG醛接枝到壳聚糖上的氨基,合成了PEG壳聚糖接枝共聚物。
因在壳聚糖中引入亲水性的基团,破坏了壳聚糖分子链排列的规整性,削弱了壳聚糖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从而使溶解性能得到改善。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PEG化壳聚糖的研究逐渐深人,发现PEG修饰不仅能提高壳聚糖的溶解性,而且还可以改善壳聚糖以及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从而使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增加,促进了PEG化壳聚糖在多肽药物、基因药物传输以及生物功能材料上的应用。
将PEG链引入壳聚糖分子结构,不仅增加其亲水性,还降低了结晶性,使其在两相中的性能都得到改善。
Jeong等[3]制备了PEG-g-壳聚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壳聚糖,多种相对分子质量PEG-g-壳聚糖在不同pH值水溶液和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在pH为6.0时开始出现混浊;当pH值升至7.4时,则完全析出,且不溶于DMSO、二甲基酰胺、乙醇等有机溶剂。
而PEG-g-壳聚糖在pH为4.0~11.0时均可溶解,而且在DMSO、二甲基酰胺中也有良好的溶解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二醇化壳聚糖制备、评价及应用的研究摘要:壳聚糖(Cs)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性、组织黏附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CS不溶于水和一般的有机溶剂,因此,对CS进行化学接枝改性是CS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而聚乙二醇(PEG)化壳聚糖是一类新型功能性聚合物,较未修饰的壳聚糖而言,PEG化壳聚糖在水溶液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均明提高,同时聚合物的细胞毒性降低,生物相容性得以改善。
关键词:壳聚糖,接枝共聚物,聚乙二醇1研究背景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功能性材料,然而由于其分子结构结晶性较高,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和水,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1]。
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既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又能赋予壳聚糖一些新的性能,常见方法有酰化、羧甲基化、巯基化、季胺化以及聚乙二醇(PEG)接枝等。
Harris等[2]于1984年首先采用还原氨基化反应将PEG醛接枝到壳聚糖上的氨基,合成了PEG壳聚糖接枝共聚物。
因在壳聚糖中引入亲水性的基团,破坏了壳聚糖分子链排列的规整性,削弱了壳聚糖分子链间的氢键作用,从而使溶解性能得到改善。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PEG化壳聚糖的研究逐渐深人,发现PEG修饰不仅能提高壳聚糖的溶解性,而且还可以改善壳聚糖以及壳聚糖衍生物的细胞毒性,从而使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增加,促进了PEG化壳聚糖在多肽药物、基因药物传输以及生物功能材料上的应用。
将PEG链引入壳聚糖分子结构,不仅增加其亲水性,还降低了结晶性,使其在两相中的性能都得到改善。
Jeong等[3]制备了PEG-g-壳聚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壳聚糖,多种相对分子质量PEG-g-壳聚糖在不同pH值水溶液和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能。
结果表明,壳聚糖溶液在pH为时开始出现混浊;当pH值升至时,则完全析出,且不溶于DMSO、二甲基酰胺、乙醇等有机溶剂。
而PEG-g-壳聚糖在pH为~时均可溶解,而且在DMSO、二甲基酰胺中也有良好的溶解性。
Mao等制备的PEG-g-N-三甲基壳聚糖(PEG-g-TMC),即使接枝率只有10%,聚合物在pH为1~14时都可溶于水,且与PEG的相对分子质量无关,最大溶解度能达到50g·L-1。
而Jeong等[4]制备的不同接枝率的PEG-g-壳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到300g·L-1以上。
当前研究表明,PEG化壳聚糖在较宽pH值范围可溶于水,且能溶于部分有机溶剂中(如DMSO,二甲基酰胺等),克服了壳聚糖在大分子药物如蛋白质、多肽药物和抗肿瘤药物传输系统的应用局限,同时对壳聚糖进行PEG化修饰还能降低其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从而增加其作为药物载体的生物相容性。
然而,PEG能部分屏蔽壳聚糖链上的正电荷,虽然这有利于改善生物相容性,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壳聚糖本身的生物黏附性和促吸收特性。
因此,如何通过PEG化程度、聚合物大小以及浓度等来优化处方,是促进蛋白质药物和基因药物体内作用的一个方向。
另外,PEG化壳聚糖所制成的生物功能性材料因为PEG基团的加入,可以得到一些新的优良性能,促进了壳聚糖在生物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总之,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PEG化壳聚糖将会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文献综述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5]。
壳聚糖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烷基化、酰基化、羧甲基化、磺化、硝化、卤化、氧化、还原、缩合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生成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壳聚糖衍生物。
上述反应在甲壳素和壳聚糖中引入了大的侧基,破坏了其结晶结构,因而其溶解性提高,从而扩大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
接枝共聚接枝共聚是壳聚糖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PEG易与壳聚糖发生交联,一般采用PEG单甲醚(mPEG)作为接枝单元,与壳聚糖或壳聚糖衍生物葡胺糖单元上的不同位置结合,即可得到多种PEG化壳聚糖衍生物,如PEG-g-壳聚糖、PEG-g-壳聚糖季铵盐等。
目前的接枝共聚衍生化反应主要在壳聚糖的2-N位置和6-C位置进行。
N-PEG化壳聚糖合成方法主要有两步合成法和一步合成法。
两步法[6]是常用的壳聚糖接枝方法,第一步先将mPEG活化,一般可通过二甲基亚砜(DMSO)、二重稳态自由基、醇氧化酶等氧化剂将MPEG氧化为聚乙二醇醛(mPEGA),再在酸性水溶液条件下与壳聚糖上的伯氨基反应,即可得到Ⅳ-PEG化壳聚糖,其结构如图2-1。
然而mPEGA 的制备过程较复杂,活化程度低,且mPEGA易被氧化,反应中也难以避免醛醇缩合的发生。
因此,Hu等改进了合成路线,先将mPEG在三苯基亚磷酸盐的作用下与碘代甲烷反应得到碘化mPEG,再与6-三苯基甲基壳聚糖接枝,脱去三苯基甲基后便可得到N-PEG化壳聚糖。
该路线不需使用催化剂,且简便易行。
图2-1 PEG-g-壳聚糖的结构式一步反应法[6]是在甲酸溶液中,先将溶解的壳聚糖与mPEG混匀,再加入适量甲醛,壳聚糖上的氨基先与甲醛生成希夫碱中间体,再与mPEG上的羟基结合,即可得到PEG-g-壳聚糖。
该方法制备简单,反应周期短,操作方便。
Sugimoto[7]认为在对壳聚糖进行改性时,有必要保留其氨基糖结构单位和大部分氨基,因此对壳聚糖6位C上的改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Makugka等[8]先用邻苯二甲酸酐在干燥的二甲基酰胺中与壳聚糖反应,使壳聚糖上的氨基得到保护,然后再通过取代反应即得到一系列6-mPEG衍生物,其结构如图2-2,所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均为浅木兰色粉末。
图2-2 PEG-g-6-壳聚糖的结构式交联改性交联改性是壳聚糖常用的改性方法,交联可以增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力学强度和耐酸、耐有机溶剂性能。
戊二醛是壳聚糖交联改性中最常用的交联剂,然而其细胞毒性和在肠道pH 值下难以溶解的性质限制了它在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
以PEG为交联剂得到的壳聚糖共聚物,不仅安全无毒,而且其溶胀性能明显提高。
Kulkarni等[9]制备了PEG-壳聚糖交联聚合物,其结构如图2-3。
发现在pH为时,其泡胀率为130%~250%,未交联的壳聚糖在pH为时泡胀率仅为100%。
图2-3 PEG-壳聚糖交联共聚物的结构式在pH为时,PEG-壳聚糖交联聚合物泡胀率为170%~350%,壳聚糖则已经完全溶解。
且当PEG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时,聚合物的泡胀率也随之增加。
PEG-壳聚糖交联聚合物在不同pH值环境下均有良好的溶胀性,从而使其有潜力成为胃肠道缓释给药的载体。
嵌段共聚目前关于PEG-壳聚糖共聚物的研究较少,但其合成过程简单,可以克服PEG接枝壳聚糖共聚物的一些不足,不仅能改善其溶解性能,还赋予其一些新的功能。
Ganji等[10]以KSO为自由基引发剂制备了PEG-壳聚糖聚合物,其结构如图2-4,作为新型的可注射的嵌段聚合物,该聚合物展现出良好的温敏性,在低温时该聚合物为可注射的液体,而当温度达到体温时,便转化为不透明的凝胶,便于给药。
图2-4 PEG-壳聚糖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式生物学特性将壳聚糖进行PEG化修饰后,既保留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本身的一些优良性质,如生物黏附性,促黏膜吸收等,还改善了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提高了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的安全性。
尽管壳聚糖一般被认为是安全、可生物降解且无毒的聚合物,但Schipper等[11]还是观察到某些壳聚糖的毒性。
这是因为壳聚糖是一种阳离子聚合物,在体内易与红细胞的质膜相结合,并可能与带负电荷的细胞成分和蛋白结合,从而引起溶血、血栓形成及细胞破裂等安全性问题。
而将壳聚糖进行PEG化修饰后,由于PEG能在水中快速运动,并具有较大的立体排斥效应,可屏蔽掉一部分正电荷,从而降低了血小板和血浆蛋白的黏附作用和与细胞表面的接触,增加了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
考察PEG化壳聚糖衍生物生物相容性的常用方法有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生物降解性研究。
溶血性评价溶血实验主要考察阳离子聚合物与带负电荷的红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Zhu等[12]制备了PEG-g-壳聚糖季铵盐,并考察了不同浓度下壳聚糖季铵盐和PEG-g-壳聚糖季铵盐共聚物的溶血率。
当共聚物浓度为2 mg·L-1时,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血率为%,而PEG-g-壳聚糖季铵盐的溶血率仅有%,仅为壳聚糖季铵盐溶血率的一半。
这是由于PEG减少了共聚物与血浆蛋白和血小板的吸附,使溶血率下降。
此外,实验还表明PEG的作用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具有较长分子链的PEG-5000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G相比,更能有效屏蔽共聚物的正电荷,提高材料在血液中的生物相容性。
细胞毒性评价细胞毒性实验是一种在离体状态下模拟生物体生长环境、检测材料接触机体组织后生物学反应的体外实验,Mao等[13]以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为模型测定了PEG-g-TMC对细胞代谢活性的影响,发现TMC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且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强,TMC(400ku)的半数抑制浓度(IC)低至15 mg·L-1,而将其进行PEG化修饰后,细胞毒性得到了显著性改善。
当以相同相对分子质量(400ku)的壳聚糖季铵盐进行不同程度的PEG化修饰后,取代度增加与半抑制浓度增加呈线性关系,并且PEG-g-TMC与未修饰的TMC的细胞毒性有显著性差异。
另外,100 ku和50 ku的TMC经PEG化修饰后,细胞毒性降为原有的1/10,孵育24h 后,浓度为500 mg·L-1的两种聚合物溶液中仍有80%以上的细胞存活。
此外,该组还以乳酸脱氧酶(LDH)实验测定了聚合物对细胞完整性的破坏程度。
结果表明,PEG-g-TMC的LDH 释放均低于6%,而未修饰的TMC的LDH释放率高达±%,是PEG-g-TMC的8倍,这更证明了PEG修饰对壳聚糖衍生物细胞毒性的改善作用。
生物降解性研究壳聚糖衍生物与PEG均为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而两者结合所得的共聚物也展现出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
Pozzo等[14]合成了PEG-壳聚糖交联共聚物,并以酶解法考察了产物的生物降解性。
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对水解酶如木瓜蛋白酶和脂肪酶敏感,短时间内便有50%左右聚合物发生降解,而24 h后聚合物几乎全部降解。
与此同时,聚合物并不会被溶解酵素、淀粉酶、胶原酶所降解。
由此可以推测当该PEG化壳聚糖衍生物用于体内药物传输时,可被组织分布广泛的脂肪酶所逐渐降解,从而不会在体内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