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分子的振动类型:
能引起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振动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伸缩振 动(用表示 )和弯曲振动(用表示 )。 (1)伸缩振动(stretching) 指原子沿键轴方向往复运动,振动过程只改变键的长度, 不发生键角的变化。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用S表示)和不 对称伸缩振动(用as表示),
H H
v ( cm-1)=1/ (cm)=104/ (μm)
横坐标:波数( v )400~4000 cm-1;表示吸收峰的位置。 纵坐标:透过率(T%),表示吸收强度。T↓,表明吸 收的越好,故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好的吸收带。
(2)将吸收峰以文字形式表示
如上图可表示为:3018cm-1(s),2971cm-1(s),2878cm-1 (s),1606cm-1(m)、1495cm-1(s)、1466cm-1(s)、 1384cm-1(m)、742cm-1(s)。这种方法指出了吸收峰的归属, 带有图谱解析的作用。
一、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1. 电磁波的能量与分子某能级差相等 E红外光 = △E分子振动 2. 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分子振动时其偶极矩(m) 必须发生变化,即△m≠0 。 即并非所有的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只有发生偶极矩 变化(△m≠0 )的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的红外吸收带,这种 振动称为红外活性的,反之( △m=0)则为红外非活性的。 如单原子和同核分子象Ne、He、O2、H2等,CO2的对称伸 缩振动也为红外非活性。
6. IR光谱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分子结构基础研究:应用IR测定分子的键长、键角,以 此推断出分子的立体构型; 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可以知道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 来计算热力学函数等。 化学组成分析:根据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断未 知物结构,依照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含量。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区(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高波长区)
折合质量μ :两振动原子只要有一个的质量↓, μ ↓,(v)↑,红外吸收信号将出现在高波数区。
表3-2 伸缩振动频率
原子质量增大(减小),振动频率降低(增高) 化学键越强,振动频率越高
第三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一、分子的振动类型及振动自由度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
目
第一节 概述
录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四节 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第五节 谱图解析
美国MAGNA550型 (尼高力)
第一节 概述
1、 红外吸收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一样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
红外光的能量(△E=0.05-1.0ev)较紫外光(△E=1-20ev)低,
红外光谱对样品的适用性相当广泛,无论固态、液态或气 态都可进行测定。
3、红外光谱波长覆盖区域:0.76 mm ~ 1000mm
红外光按其波长的不同又划分为三个区段。 (1)近红外:波长在0.76-2.5mm之间(波数12820-4000cm-1) (2) 中红外:波长在2.5-25mm(在4000-400 cm-1) 通常所用的红外光谱是在这一段的(2.5-15mm,即 4000-660
H H
C
C
对称伸缩振动
不对称伸缩振动
(2)弯曲振动(bending or deforming) 指原子垂直于化学键方向的运动。可分为面内和面外两种。 面内弯曲振动又分为剪式振动( )和平面内的摇摆( ); 面外弯曲振动也可分为非平面摇摆( )和扭曲振动( )。
H H
H H
H H
H H
苯甲酰氯的红外光谱
苯甲酰氯C-Cl的伸缩振动在874cm-1,其倍频峰在1730cm-1左右,正好落在 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位置附近,发生费米共振从而倍频峰吸收强度增加。
cm-1)光谱范围,本章内容仅限于中红外光谱。
(3) 远红外:波长在25~1000mm(在400-10 cm-1) 转动光谱出现在远红外区。
4、红外光谱图:当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 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要吸收能量,从原来的振动能级跃迁 到能量较高的振动能级,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 录,就得到红外光谱图。
3、组合频(峰):
组合频是一种频率的红外光同时被两个振动所吸收,即光的 能量用于两种振动能级的跃迁。 倍频、组合频统称为泛频。因为不符合跃迁选律,发 生的几率很小,显示为弱峰。
4、振动偶合 (Vibrational Coupling) 当两个基团相邻,并且振动基频相同或相近时,它们之间发生 较强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吸收频率偏离单个振动基频,一个向高频 方向移动,一个向低频方向移动,此现象称为振动偶合。
各种振动形式能量高低顺序:
不对称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面内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
高 频
低 频
下面以 -CH2- 为例,表示出各种振动形式: 1) 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
不对称伸缩
2)弯曲振动:
面内弯曲
剪式振动
平面摇摆
+
面外弯曲
+
+
-
非平面摇摆
扭曲振动
二、红外光谱中几种常见的振动吸收频率峰
1、基频(峰) 当分子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1)时,产生 的吸收频率称为基频。在红外光谱上产生一条谱带,称为基频 带(峰)。基频峰强度大——红外主要吸收峰 一般不对称伸缩振动比对称伸缩振动的频率要高,弯曲 振动的频率比伸缩振动要低得多。 在红外光谱中,除了基频吸收峰之外,还有倍频、组合频、 振动偶合、费米共振等吸收频率。
例如,酸酐羰基有两个吸收峰是两个羰基振动耦合的结果:
O CH3 CH3 C O C O CH3 CH3 O C O C O
-1 1750 cm
-1 1828 cm
又如:
s
as
-CH3中的C-H伸缩振动偶合:2870 cm-1,2960 cm-1 -CH2中的C-H伸缩振动偶合:2850 cm-1,2930 cm-1 -CH中无振动偶合:2890 cm-1
H
C O
H
O
O
注意:能级的跃迁有一定的选律,当振动量子数变化(△V ) 为±1时,跃迁几率最大。 振动能级是量子化的,可能存在的能级要满足下式: E=(V+1/2)hv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 v为振动频率,V为振动量子数(0、1、 2· · · · · · · ), E是与振动量子数相应的体系能量。 当有红外辐射照射到分子时,若红外辐射的光子所具有的 能量恰好等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能量差(△E)时,则分子将吸 收红外辐射而跃迁至激发态,导致振幅增大。
HI
H2 O 游离 H2 S NH3
3.2
7.8 7.12 4.3 6.5
C=C
C≡C C-O C=O C-Cl C≡N CH3Cl
9.5-9.9
15-17 5.0-5.8 12-13 3.4 16-18
CH3X 4.7-5.0
例题: 由表中查知C=C键的k=9.5 9.9,令其 为9.6,计算波数值
二、分子的振动光谱方程式(分子基团吸收频率的确定)
最简单的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如在理论上搞清楚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光谱,就可把多原子分子看成是双原子的集合而加以讨论。
为了便于讨论,暂忽略分子的转动,并把双原子分子看成是一个谐振 子,即把两个原子看成质量为mA与 mB的两个质点,其间的化学键看成无 质量的弹簧,当分子吸收红外光时,两个原子将在连接的轴线上作振动, 就如谐振子所作的简谐振动。
例如:苯的三个基频为:1485cm-1,1585cm-1和3070cm-1, 前两个基频的组合频为(1485 cm-1 + 1585 cm-1)3070 cm-1,于 是基频(3070 cm-1)和组合频发生费米共振,在3019 cm-1和 3045 cm-1两处观测到两个强度差不多的吸收带。 又如醛基在2850 和2750 cm-1产生两个特征吸收峰,这是由 于C-H(2800 cm-1)和C-H(1390 cm-1)的倍频峰(2780cm-1) 费米共振引起的。
剪 式 振 动
C
平 面 内 的 摇 摆
C
C
非 平 面 摇 摆
CBaidu Nhomakorabea
扭 曲 振 动
面内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
注:箭头表示纸面上的振动,+和-表示向纸面前和后的振动。 以上六种振动形式都有其特定的振动频率。一般前三种形式的振动(两 种伸缩及剪式振动)的频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能量,形成的谱带在较短 的波长(高波数)范围,其它几种振动形式,能量较低,吸收谱带在长 波范围(低波数) 。
当红外光照射分子时不足以引起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跃迁,而 能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故红外吸收光谱又称 为分子振动光谱或振转光谱。
2、红外光谱的特点:特征性强、适用范围广。 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的鉴定和有机物的结构分析具有鲜明的 特征性,构成化合物的原子质量不同、化学键的性质不同、原
子的连接次序和空间位置不同都会造成红外光谱的差别。
势 能
V=2 V=1 V=0 r/A0 双 原 子 分 子 势 能 曲 线
振动能级不止一种激发态。常温下分子处于最低振动能级,此 时叫基态,V=0。
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1,V0V1产生的吸收带较强, 叫基频或基峰。
也有从基态跃迁到第二激发态甚至第三激发态,V0V2或V0V3 的跃迁产生的吸收带依次减弱,叫倍频吸收,用2v1、 2v2等表示。
2、倍频(峰): 分子吸收红外光后,从基态(V=0)跃迁到第二、第三激发态 (V=2,3,4---)等所对应的吸收频率称为第一倍频,第二倍频, 第三倍频----,统称为倍频。倍频带强度很弱,一般只考虑第一 倍频。由于相邻振动能级间的间距近似相等,所以第一倍频的 频率近似为基频的一倍。 例如:酯类化合物的 C=O 伸缩振动的基频在1740 cm-1附近, 在3450cm-1附近可观察到其第一倍频吸收带。
2,4-二甲基戊烷的红外光谱
-CH3的对称弯曲振动频率为1380cm-1,但当两个甲基连在同一个 C原子上,形成异丙基时发生振动偶合,即1380cm-1的吸收峰消 失,出现1387 cm-1和1375 cm-1两个吸收峰。
5、费米(Fermi)共振:
费米共振也是一种振动偶合,只不过它是基频与倍频或组合频之 间发生的振动偶合。当倍频或组合频位于某基频附近(一般只差 几个波数)时,由于发生振动的强偶合,在高于和低于倍频或组 合频及基频的频率处出现两个吸收带,并使倍频或组合频峰的强 度增强,吸收带变宽的现象称为费米(Fermi)共振。
5、红外光谱表示方法:
(1)红外光谱图 红外光谱图以透光率T%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以波长 (mm)或波数 v(cm-1)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位置,现主要以波 数作横坐标。波数是频率的一种表示方法(表示每厘米长的光波 中波的数目)。通过吸收峰的位置、相对强度及峰的形状提供化 合物结构信息,其中以吸收峰的位置最为重要。
表3-1 化学键的力常数
键 H-F 分子 HF k(×105dyn/cm) 9.7 4.8 4.1 键 H-C H-C C-C 分子 CH≡CH k(×105dyn/cm) 5.9 4.5-5.6 CH2=CH2 5.1
H-Cl HCl H-Br HBr
H-I
H-O H-O H-S H-N H-C
双原子分子只有一种振动形式—伸缩振动
由虎克定律来计算振动频率近似值
1 振 2
k
m
1
1
k
2 c m
1307
k
m
式中:k — 化学键的力常数,单位为N.cm-1
m1.m2 m m1 m2
力常数k:与键长、键能有关:键能↑(大),键长↓(短),k↑。
化学 键 C― C C= C C≡ C 键长 (nm) 0.154 0.134 0.116 键能 (KJ mol-1) 347.3 610.9 836.8 力常数 k(N.cm-1) 4.5 9.6 15.6 波数范围 (cm-1) 700~1200 1620~1680 2100~2600
12 12 =6 C=C键折合质量 = 12 + 12
v
1
1
k
2 c m
1307
k
m
9.6 -1 1307 1650cm 6
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
分子振动频率习惯以v (波数)表示:
1
1
k
2 c m
1307
k
m
由此可见:v (v)∝ k,v (v)与μ 成反比。 吸收峰的峰位:化学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的折 合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
能引起偶极矩变化的分子振动形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伸缩振 动(用表示 )和弯曲振动(用表示 )。 (1)伸缩振动(stretching) 指原子沿键轴方向往复运动,振动过程只改变键的长度, 不发生键角的变化。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用S表示)和不 对称伸缩振动(用as表示),
H H
v ( cm-1)=1/ (cm)=104/ (μm)
横坐标:波数( v )400~4000 cm-1;表示吸收峰的位置。 纵坐标:透过率(T%),表示吸收强度。T↓,表明吸 收的越好,故曲线低谷表示是一个好的吸收带。
(2)将吸收峰以文字形式表示
如上图可表示为:3018cm-1(s),2971cm-1(s),2878cm-1 (s),1606cm-1(m)、1495cm-1(s)、1466cm-1(s)、 1384cm-1(m)、742cm-1(s)。这种方法指出了吸收峰的归属, 带有图谱解析的作用。
一、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1. 电磁波的能量与分子某能级差相等 E红外光 = △E分子振动 2. 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分子振动时其偶极矩(m) 必须发生变化,即△m≠0 。 即并非所有的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只有发生偶极矩 变化(△m≠0 )的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的红外吸收带,这种 振动称为红外活性的,反之( △m=0)则为红外非活性的。 如单原子和同核分子象Ne、He、O2、H2等,CO2的对称伸 缩振动也为红外非活性。
6. IR光谱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分子结构基础研究:应用IR测定分子的键长、键角,以 此推断出分子的立体构型; 根据所得的力常数可以知道化学键的强弱,由简正频率 来计算热力学函数等。 化学组成分析:根据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和形状来推断未 知物结构,依照特征吸收峰的强度来测定混合物中各组分 的含量。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区(短波长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高波长区)
折合质量μ :两振动原子只要有一个的质量↓, μ ↓,(v)↑,红外吸收信号将出现在高波数区。
表3-2 伸缩振动频率
原子质量增大(减小),振动频率降低(增高) 化学键越强,振动频率越高
第三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一、分子的振动类型及振动自由度
第三章 红外吸收光谱
目
第一节 概述
录
第二节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四节 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第五节 谱图解析
美国MAGNA550型 (尼高力)
第一节 概述
1、 红外吸收光谱与紫外吸收光谱一样是一种分子吸收光谱。
红外光的能量(△E=0.05-1.0ev)较紫外光(△E=1-20ev)低,
红外光谱对样品的适用性相当广泛,无论固态、液态或气 态都可进行测定。
3、红外光谱波长覆盖区域:0.76 mm ~ 1000mm
红外光按其波长的不同又划分为三个区段。 (1)近红外:波长在0.76-2.5mm之间(波数12820-4000cm-1) (2) 中红外:波长在2.5-25mm(在4000-400 cm-1) 通常所用的红外光谱是在这一段的(2.5-15mm,即 4000-660
H H
C
C
对称伸缩振动
不对称伸缩振动
(2)弯曲振动(bending or deforming) 指原子垂直于化学键方向的运动。可分为面内和面外两种。 面内弯曲振动又分为剪式振动( )和平面内的摇摆( ); 面外弯曲振动也可分为非平面摇摆( )和扭曲振动( )。
H H
H H
H H
H H
苯甲酰氯的红外光谱
苯甲酰氯C-Cl的伸缩振动在874cm-1,其倍频峰在1730cm-1左右,正好落在 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位置附近,发生费米共振从而倍频峰吸收强度增加。
cm-1)光谱范围,本章内容仅限于中红外光谱。
(3) 远红外:波长在25~1000mm(在400-10 cm-1) 转动光谱出现在远红外区。
4、红外光谱图:当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 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要吸收能量,从原来的振动能级跃迁 到能量较高的振动能级,将分子吸收红外光的情况用仪器记 录,就得到红外光谱图。
3、组合频(峰):
组合频是一种频率的红外光同时被两个振动所吸收,即光的 能量用于两种振动能级的跃迁。 倍频、组合频统称为泛频。因为不符合跃迁选律,发 生的几率很小,显示为弱峰。
4、振动偶合 (Vibrational Coupling) 当两个基团相邻,并且振动基频相同或相近时,它们之间发生 较强的相互作用,引起了吸收频率偏离单个振动基频,一个向高频 方向移动,一个向低频方向移动,此现象称为振动偶合。
各种振动形式能量高低顺序:
不对称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振动 面内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
高 频
低 频
下面以 -CH2- 为例,表示出各种振动形式: 1) 伸缩振动:
对称伸缩
不对称伸缩
2)弯曲振动:
面内弯曲
剪式振动
平面摇摆
+
面外弯曲
+
+
-
非平面摇摆
扭曲振动
二、红外光谱中几种常见的振动吸收频率峰
1、基频(峰) 当分子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1)时,产生 的吸收频率称为基频。在红外光谱上产生一条谱带,称为基频 带(峰)。基频峰强度大——红外主要吸收峰 一般不对称伸缩振动比对称伸缩振动的频率要高,弯曲 振动的频率比伸缩振动要低得多。 在红外光谱中,除了基频吸收峰之外,还有倍频、组合频、 振动偶合、费米共振等吸收频率。
例如,酸酐羰基有两个吸收峰是两个羰基振动耦合的结果:
O CH3 CH3 C O C O CH3 CH3 O C O C O
-1 1750 cm
-1 1828 cm
又如:
s
as
-CH3中的C-H伸缩振动偶合:2870 cm-1,2960 cm-1 -CH2中的C-H伸缩振动偶合:2850 cm-1,2930 cm-1 -CH中无振动偶合:2890 cm-1
H
C O
H
O
O
注意:能级的跃迁有一定的选律,当振动量子数变化(△V ) 为±1时,跃迁几率最大。 振动能级是量子化的,可能存在的能级要满足下式: E=(V+1/2)hv 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 v为振动频率,V为振动量子数(0、1、 2· · · · · · · ), E是与振动量子数相应的体系能量。 当有红外辐射照射到分子时,若红外辐射的光子所具有的 能量恰好等于分子振动能级的能量差(△E)时,则分子将吸 收红外辐射而跃迁至激发态,导致振幅增大。
HI
H2 O 游离 H2 S NH3
3.2
7.8 7.12 4.3 6.5
C=C
C≡C C-O C=O C-Cl C≡N CH3Cl
9.5-9.9
15-17 5.0-5.8 12-13 3.4 16-18
CH3X 4.7-5.0
例题: 由表中查知C=C键的k=9.5 9.9,令其 为9.6,计算波数值
二、分子的振动光谱方程式(分子基团吸收频率的确定)
最简单的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如在理论上搞清楚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光谱,就可把多原子分子看成是双原子的集合而加以讨论。
为了便于讨论,暂忽略分子的转动,并把双原子分子看成是一个谐振 子,即把两个原子看成质量为mA与 mB的两个质点,其间的化学键看成无 质量的弹簧,当分子吸收红外光时,两个原子将在连接的轴线上作振动, 就如谐振子所作的简谐振动。
例如:苯的三个基频为:1485cm-1,1585cm-1和3070cm-1, 前两个基频的组合频为(1485 cm-1 + 1585 cm-1)3070 cm-1,于 是基频(3070 cm-1)和组合频发生费米共振,在3019 cm-1和 3045 cm-1两处观测到两个强度差不多的吸收带。 又如醛基在2850 和2750 cm-1产生两个特征吸收峰,这是由 于C-H(2800 cm-1)和C-H(1390 cm-1)的倍频峰(2780cm-1) 费米共振引起的。
剪 式 振 动
C
平 面 内 的 摇 摆
C
C
非 平 面 摇 摆
CBaidu Nhomakorabea
扭 曲 振 动
面内弯曲振动
面外弯曲振动
注:箭头表示纸面上的振动,+和-表示向纸面前和后的振动。 以上六种振动形式都有其特定的振动频率。一般前三种形式的振动(两 种伸缩及剪式振动)的频率较高,具有较高的能量,形成的谱带在较短 的波长(高波数)范围,其它几种振动形式,能量较低,吸收谱带在长 波范围(低波数) 。
当红外光照射分子时不足以引起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跃迁,而 能引起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故红外吸收光谱又称 为分子振动光谱或振转光谱。
2、红外光谱的特点:特征性强、适用范围广。 红外光谱对化合物的鉴定和有机物的结构分析具有鲜明的 特征性,构成化合物的原子质量不同、化学键的性质不同、原
子的连接次序和空间位置不同都会造成红外光谱的差别。
势 能
V=2 V=1 V=0 r/A0 双 原 子 分 子 势 能 曲 线
振动能级不止一种激发态。常温下分子处于最低振动能级,此 时叫基态,V=0。
从基态V0跃迁到第一激发态V=1,V0V1产生的吸收带较强, 叫基频或基峰。
也有从基态跃迁到第二激发态甚至第三激发态,V0V2或V0V3 的跃迁产生的吸收带依次减弱,叫倍频吸收,用2v1、 2v2等表示。
2、倍频(峰): 分子吸收红外光后,从基态(V=0)跃迁到第二、第三激发态 (V=2,3,4---)等所对应的吸收频率称为第一倍频,第二倍频, 第三倍频----,统称为倍频。倍频带强度很弱,一般只考虑第一 倍频。由于相邻振动能级间的间距近似相等,所以第一倍频的 频率近似为基频的一倍。 例如:酯类化合物的 C=O 伸缩振动的基频在1740 cm-1附近, 在3450cm-1附近可观察到其第一倍频吸收带。
2,4-二甲基戊烷的红外光谱
-CH3的对称弯曲振动频率为1380cm-1,但当两个甲基连在同一个 C原子上,形成异丙基时发生振动偶合,即1380cm-1的吸收峰消 失,出现1387 cm-1和1375 cm-1两个吸收峰。
5、费米(Fermi)共振:
费米共振也是一种振动偶合,只不过它是基频与倍频或组合频之 间发生的振动偶合。当倍频或组合频位于某基频附近(一般只差 几个波数)时,由于发生振动的强偶合,在高于和低于倍频或组 合频及基频的频率处出现两个吸收带,并使倍频或组合频峰的强 度增强,吸收带变宽的现象称为费米(Fermi)共振。
5、红外光谱表示方法:
(1)红外光谱图 红外光谱图以透光率T%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以波长 (mm)或波数 v(cm-1)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位置,现主要以波 数作横坐标。波数是频率的一种表示方法(表示每厘米长的光波 中波的数目)。通过吸收峰的位置、相对强度及峰的形状提供化 合物结构信息,其中以吸收峰的位置最为重要。
表3-1 化学键的力常数
键 H-F 分子 HF k(×105dyn/cm) 9.7 4.8 4.1 键 H-C H-C C-C 分子 CH≡CH k(×105dyn/cm) 5.9 4.5-5.6 CH2=CH2 5.1
H-Cl HCl H-Br HBr
H-I
H-O H-O H-S H-N H-C
双原子分子只有一种振动形式—伸缩振动
由虎克定律来计算振动频率近似值
1 振 2
k
m
1
1
k
2 c m
1307
k
m
式中:k — 化学键的力常数,单位为N.cm-1
m1.m2 m m1 m2
力常数k:与键长、键能有关:键能↑(大),键长↓(短),k↑。
化学 键 C― C C= C C≡ C 键长 (nm) 0.154 0.134 0.116 键能 (KJ mol-1) 347.3 610.9 836.8 力常数 k(N.cm-1) 4.5 9.6 15.6 波数范围 (cm-1) 700~1200 1620~1680 2100~2600
12 12 =6 C=C键折合质量 = 12 + 12
v
1
1
k
2 c m
1307
k
m
9.6 -1 1307 1650cm 6
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
分子振动频率习惯以v (波数)表示:
1
1
k
2 c m
1307
k
m
由此可见:v (v)∝ k,v (v)与μ 成反比。 吸收峰的峰位:化学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的折 合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