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过秦论总结灭亡的原因
过秦论总结灭亡的原因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创立者秦始皇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
然而,秦朝也因其突出的军事扩张和高压统治方式而备受争议。
本文将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秦朝的灭亡可归结为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第一,高压统治的后果。
秦始皇以集权思维统一国家,追求绝对的权力和控制。
他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使朝廷日益腐败,贪污腐化成风。
同时,将大量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也造成了朝政不顾民生,对百姓实行严酷的控制和压迫,导致社会不稳定。
由此可见,高压统治的后果为秦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二,地位社会地位的悬殊。
秦朝统一了六国,但在统一的过程中,特权阶级的问题凸显。
秦始皇打破了封建的土地制度,实行均田制,使自耕农的劳动收益大幅度提高。
然而,由于富人富而贫者贫,地主阶级过分积累财富,造成社会阶层的分化,民众对中央统治的不满情绪逐渐升级。
第三,统治者的暴政行为。
秦始皇是一个极端的君主,他意图以强力手段来维持国家统一。
这一方面表现在他严格实行的法治制度,例如焚书坑儒,令人不胜其烦;另一方面表现在他对臣民的惩罚和管理方式上,如被纳入秦国的其他六国的贵族、文人和学者都受到严密的关注和限制。
这样的暴政行为终究导致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第四,军事过度扩张。
秦朝统一了六国并实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扩张政策。
然而,这种军事扩张并没有为秦朝带来持久的繁荣和稳定,而是导致疲惫不堪的经济和资源压力。
由于频繁的战争行动,加之修筑长城和兵员投入的巨大开支,使得国家财政压力不堪重负,最终导致秦朝的崩溃。
第五,继承问题和内部纷争。
秦始皇死后,他的继承者秦二世无法有效继续秦朝的统治,加上政治内斗和权力争夺的斗争,最终导致秦朝的内部分裂和灭亡。
太子丹等一系列叛乱和阴谋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结束了秦朝的存在。
综上所述,秦朝灭亡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高压统治的后果、社会地位的悬殊、统治者的暴政行为、军事过度扩张以及继承问题和内部纷争。
过秦论秦国灭亡原因的句子
过秦论秦国灭亡原因的句子
1、秦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弱为天下始。
”
2、《过秦论》一文,中心论点放在全文的最后一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这句文言,翻译过来是,秦始皇不施行仁义,才使攻守之势起了变化,由攻势转为守势。
因此,“仁义不施”是原因,“攻守之势异也”是结果。
这句话是从反面总结出历史教训,来劝谏西汉统治者,如果从正面讲,秦要想使其攻与守的形势不发生相反的变化,就得施行仁义政策。
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是: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
这就是说:不可失掉民心,过分迷信武力。
因此,对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秦帝国的灭亡的原因,归纳为两字“暴政”(残暴)。
秦国速亡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客观上:六国遗民对于秦国的国家认同感没有建立 统一的国家之下危机重重根基不稳
主观上:秦国粗暴对待六国遗民不仅没有完成新政 权建立后急需的民族和解反而在六国遗民的心中埋 下了仇恨的种子
秦国灭亡的原因:
前文提到:秦始皇确立了一套完备的中央 集权制度那为何秦朝还会迅速灭亡其速亡 与其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其三
——秦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1、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乱频仍人 民渴望安宁统一成为历史潮流; 2、各国竞争纷纷变法图强秦国的有效变法极大 地提升了秦国实力历经100多年; 3、几代商鞅变法君主的励精图治繆公、孝公、 惠文王、昭襄王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秦国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4、地理优势 5、民风彪悍骁勇善战名将辈出白起 王翦 6、招贤纳士、知人善用商鞅 张仪 李斯 7、秦王嬴政个人的雄才伟略如远交近攻战略等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远交近攻 的战略
先பைடு நூலகம்:韩赵魏楚燕齐
公元前221年
北至长城
秦
西
到
东
陇
到
西 人口达2000万 东
皇帝
三公
御史 大夫
丞太 相 尉 九卿
奉郎卫廷典宗治少太
常中尉尉客正粟府仆
令
内
史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③建立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 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
秦始皇做着千秋万代的帝王梦然而让 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国仅仅统治了15 年就迅速灭亡成为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 王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称霸天下的 秦国倾覆于一夕之间呢
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秦朝的灭亡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以下将详细讨论秦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首先,秦朝对于百姓的残酷统治是导致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秦始皇采取了严苛的法家政策,在统一天下后,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的实力,并加强对境内各地的控制。
同时,秦朝实行了一系列苛刻的法律制度,如以法治国、重刑峻法以及大规模的劳动力投入,使得百姓生活极为艰难。
这样的统治方式引起了人民的不满,社会治安恶化,民间反抗情绪逐渐上升。
其次,秦朝的统治造成了国家财政的困难。
秦始皇实行了徭役制度,将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如修建长城、兵器制造等,花费巨大。
同时,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度,增加了地方财政开支,造成国家财政紧张。
而秦朝的对外扩张政策,积极进攻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使得军事费用大量增加。
这些因素导致秦朝财政破产,百姓负担加重,社会经济陷入混乱。
第三,秦朝的政治腐败也是导致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秦朝实行了世袭制,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而且皇帝的权威凌驾于一切之上。
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政治制度,使得朝政不透明,缺乏监督和制约,导致了权力滥用和腐败的问题。
高官们追求权力和财富,谋取私利,而忽视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这种腐败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也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最后,秦朝内外交困也是灭亡的原因之一、在对外战争方面,秦朝数次进攻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造成巨大的军事消耗。
同时,秦朝还与赵、楚等强大的诸侯国发生冲突,激化了矛盾。
在内部方面,由于权臣李斯等人的专断行为,引发了一系列军师之争,使得秦朝内部陷入混乱。
这些内外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秦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困境,最终导致了灭亡。
综上所述,秦朝的灭亡是由于残酷统治、财政困难、政治腐败以及内外交困等多重因素所引起的。
秦朝在短短几十年内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由于种种原因的积聚和冲突,最终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灭亡的结局。
然而,秦朝的建立和灭亡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为什么秦朝会灭亡,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秦朝灭亡的原因1,秦国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后,其本身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僵化。
第一,史记陈胜世家中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延误了戍期,法令失期当斩,陈胜吴广遂反。
但是大雨应该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免责或减责事由,但是陈胜吴广却并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
我国学者宁汉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中所规定的后果,一律论处。
2,秦国在伐灭六国之后,国家面临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前可以在一隅行之有效的制度,却不能在全国全面开花。
可以从陈胜吴广的戍边来看。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疆域小,百姓戍边来回旅途短,戍边时间也不长。
但是到了秦朝以后国家太大了,这个制度就会出现问题。
到汉朝就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允许百姓以钱代戍(费300文钱请人代为戍边者称为“过更”,自己戍边称为“践更”)3,秦朝官吏的执法过于粗暴。
秦国是个耕战国家,奖励军功。
统一之后原本应该早日结束的军事管制制度被无限期延长了。
秦朝的地方官吏多为军人(如灭韩的将领叫内史腾,之后即为秦守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执法素质,手段往往粗暴。
比如押送陈胜吴广的那两个尉,“吴广忿圭尉”“尉果笞广”。
也因为这样,在陈胜起义之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经表明态度要依从起义转而伐秦(如吴守令),百姓仍然不原谅他们。
4,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后也不过是一群亡命徒,但是就是这样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后,以数百人之众,就能“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由此可见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5,从陈胜吴广以扶苏和项燕为号召来看(而根本不顾后者的国家正是被前者的父亲所伐灭),显然百姓只是恨那些官吏和苛政,对秦室并无特殊的恶感。
试析秦朝迅速走向灭亡的历史原因(可编辑)
试析秦朝迅速走向灭亡的历史原因(可编辑)* 试析秦朝迅速走向灭亡的历史原因一未能处理好与被灭亡的六国遗民的关系可以先看一个例子:武王伐纣,攻入朝歌之后,对于纣王的尸体,先是射了三箭,然后又割了纣王的头,对纣王宠幸的两个已经自杀了的嬖妾,也是处以这样的惩罚。
但与此同时,对于商朝上层的王公贵族,武王则不吝封赏,命纣王的儿子禄父继续管理殷商的民众,释放了被纣王囚禁的箕子,表扬了商容,祭扫了比干之墓,又“释百姓之囚”,赦免了众多犯人。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武王不仅缓解了与商朝王室贵族的关系,避免了他们发动民众抵抗周朝,也进一步显示了自己在道德上的正义性,淡化了自己夺权的暴力色彩,为周政权赢得了广泛的民心。
秦朝在陆续扫平六国的过程中,在对待六国王公贵族的政策上,则采取了赢者通吃的手段,将他们作为战利品全都俘虏到咸阳,对于他们的家属尤其是妻儿子女更是极尽侮辱,“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在对待六国百姓方面,秦国也是视其为俘虏来的奴隶,派发繁重的劳役。
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是,秦始皇少年时曾和父亲一起作为人质而居住在邯郸,当赵国被攻破后,他作为胜利者又到了邯郸,但却并没有访问故旧,以示友好,而是将那些与他外婆家有仇的人一律斩杀,“皆坑之”。
粗暴对待六国遗民的做法,不仅没有完成新政权建立后急需的“民族和解”,反而在六国遗民的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也可以看一个例子:刘邦的重要谋臣张良,其家族五世相韩,是韩国的贵族遗民,他在秦始皇东游之时,就曾雇请大力士,以铁锤在博浪沙阻击秦始皇车队,他这么做的动机就是“为韩报仇”,乃至于他后来倾心尽力辅助刘邦,为的也正是要灭掉秦朝。
当各路义军风起云涌之时,这种未能妥善处理前朝遗民问题所带来的后果便显现无疑了。
七十岁的范增出山投奔项梁项羽叔侄,提出的第一条建议就是要他们请出楚怀王的后裔,以作为号召的旗帜。
为什么楚怀王的后裔还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就是因为秦朝粗暴对待楚国遗民,反而使得那些遗民怀念起曾经的怀王。
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秦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秦末时期,统治者专制残酷统治、大兴土木,导致劳财伤民,国力渐退,人民徭役沉重引起农民起义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末统治黑暗时期,人民生活非常贫困,在暴秦的统治之下,人们反秦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爆发了浩秦末时期,统治者专制残酷统治、大兴土木,导致劳财伤民,国力渐退,人民徭役沉重引起农民起义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秦末统治黑暗时期,人民生活非常贫困,在暴秦的统治之下,人们反秦的呼声越来越高,最终爆发了浩荡的反秦起义。
秦朝亡于浩浩荡荡的秦末农民起义当中。
直接原因1、社会矛盾产生:秦统一后,百姓渴望社会安宁。
秦朝统治者却忘乎所以,十余年间,不断动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
丁男缺乏,就征发女子承当转输的苦役。
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都要连坐。
秦朝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已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
2、社会矛盾激化:秦朝统治者是大一统的成功者,在长期群雄角逐中积累起来的经历,并不完全合适统一后社会开展的需要。
秦朝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改弦易辙,仍一味重功利、恃酷法,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普天之下民怨沸腾的场面。
3、统治阶级内部:秦始皇死后,少子胡亥受亲信赵高的唆使,伙同城乡里斯,篡改遗诏,夺取妄为,是为秦二世。
秦二世继位后,各地的对抗起义已风起云涌,然而统治者仍忙于宫廷争斗,大肆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历史趣谈秦朝为什么会被灭亡 除了军事因素外的五大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秦朝为什么会被灭亡除了军事因素外的五大原因导语:(一)道德因素在整个历史中,儒家的作者一直最重视道德因素。
贾谊(公元前201前169年)在著名的《过秦论》中也许是第一个这样做的:“秦以(一)道德因素在整个历史中,儒家的作者一直最重视道德因素。
贾谊(公元前201—前169年)在著名的《过秦论》中也许是第一个这样做的:“秦以区区之地,致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陈涉)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何也?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但只是部分地正确。
前面已经提出,由于加进了窜改的文字,《史记》对秦帝国,特别是对秦始皇的描述可能是过于阴暗了。
如果人们对这些窜改和汉代批评家如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的感情用事的谴责不予理睬,或者如果人们把出土的以秦代法律为例子的法家实践与法家理论作一比较,那么就会出现一个远比传统形象更为合理的形象。
这不是说秦政府的施政不残暴和没有剥削:不应忘记有无数罪犯和不幸的人被送往长城和其他地方劳动。
但是复述前面提出的联想是可取的:如果其他国家拥有秦那样的实力,那么它们的所作所为也许与秦的作为不会有多大差别。
也许有些批判秦的人与其说是反对苛政本身,倒不如说是反对秦更有效地推行了苛政,以及受害者既包括没有特权的多数人,也包括了享有特权的少数人。
(二)智能的缺陷道德论者的一个特殊的论点强调,秦之亡不单单是由于道德的弱点,而且还由于主要有关人物的据称是智能的缺陷。
贾谊最全面地应用了这个论点。
他说,秦始皇自满,不愿意纳谏,犯错误后还不准备改正。
生活常识分享。
中国历史故事-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朝到底有几个皇帝?
中国历史故事-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到底有几个皇帝?都说秦王朝二世而亡,但是秦王朝一共有三个皇帝,这种说法是怎么来的呢?秦始皇嬴政征战四方,统一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开拓了我国疆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修筑了著名的军事工程长城,其历史遗迹到现在还保存着。
另外,他还统一了度量衡,改正了币制,整顿了交通,在农业、军事、经济和政治上都是古往今来的开拓者。
本以为这个伟大的帝王创造的国家必定会千秋万代,没想到只经历了短短的三世就灭亡了。
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概括起来一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秦王朝的暴政。
不论是功过千秋的秦始皇,还是顽劣的胡亥,他们都或多或少的对国家的百姓实施了暴政。
秦始皇依照法学治理国家,他颁布的连坐法,让当时多少无辜的人受到牵连。
虽然这一法令很有效果,但它所带来的伤害远比以前的刑法厉害得多。
商鞅不就是因为自己实施的改革变法最后却成为了逼自己到绝境的利器吗?秦始皇嬴政就是这样。
除了法律严苛以外,他还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用青壮年男性,抓他们去修建长城。
就因为修筑长城工时要求短,工作量大,当时全国的青壮年男性几乎有一半被抓走后就再也没能回来。
孟姜女就是因为丈夫被抓去修长城去了,但是却死在了长城脚下,所以孟姜女才会三次哭倒长城。
虽然只是一则民间故事,但是这也说明了当时秦始皇劳民伤财的做法损耗了国力。
另外还有一个皇帝就是胡亥。
胡亥本性就残忍弑杀,赵高推举他做了皇帝之后,他的暴行更加肆无忌惮。
赵高是一个大奸臣,可能是因为太监大都有点心理变态的原因,赵高这个人性格喜怒无常,是个十足十的大坏人。
在他专权的阶段,老百姓谁要是得罪了他,下场就是死。
第二个就是上面也提到过的严酷的刑法。
现在我们也是法治国家,当时的秦始皇就是想将国家打造成一个法治国家。
但是他忽略了一件事就是凡事都得有个度,刑法过于严酷,很多刑法多有不合理之处又不加以改进,这种时候只会产生反抗和起义。
第三个就是连坐制度,人家没有犯法,顶多也就是个包庇罪。
细谈秦国灭亡的原因
细谈秦国灭亡的原因大纲:一、秦国崛起及其统一中国1.1 秦国的背景及先秦时期的政治形势1.2 秦始皇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影响1.3 秦国完成统一中国二、秦国灭亡的原因2.1 秦国内部矛盾的加剧2.2 秦国对外扩张的失败2.3 秦始皇死后政治制度的失控三、秦朝的影响及启示3.1 秦始皇的法治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3.2 秦朝统一中国带来的文化融合3.3 秦国灭亡对后世王朝的启示摘要:秦国灭亡的原因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政治上,秦国自始皇帝时期就实行了强权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而忽视了地方的自治,导致了国家内部矛盾的加剧。
其次,军事上,秦国在征服六国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随之而来的就是打压百姓、加重赋税、奴役民众等问题,引起了民心的不满。
再者,秦国在征战中过分依赖法家和李斯之类的权臣,没有给予重任的总是将才,这也导致了军队的失去灵活性,无法应对复杂的战争局势。
此外,经济上,秦国在秦朝初期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国家经济的脆弱性更加明显。
而文化上,秦国在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使得文化繁荣停滞不前,也未能赢得民心。
社会上,秦国的法律制度过于苛刻,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大,导致了社会动荡。
综上所述,秦国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政治上存在问题,还有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的问题。
当时的秦国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或者是政治权力的局限性导致了无法解决问题。
这也提醒我们,一个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充分认识到各种问题的复杂性,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一、秦国崛起及其统一中国1.1 秦国的背景及先秦时期的政治形势1.2 秦始皇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影响1.3 秦国完成统一中国一、秦国崛起及其统一中国1.1 秦国的背景及先秦时期的政治形势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和河南省一带。
在春秋时期,秦国是一个小国,但在战国时期,秦国经过长期的努力,逐渐发展成为强国。
秦朝灭亡原因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秦朝灭亡的历史背景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始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公元前206年。
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数百年的分裂与混战,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然而,秦朝的统治却极为短暂,仅仅存在了15年。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矛盾,也有外部压力。
二、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1. 严苛的法律制度秦朝实行了一系列严苛的法律制度,如焚书坑儒、连坐制度等。
这些法律制度严重打击了人民的思想自由和人身自由,加剧了社会矛盾。
焚书坑儒使得儒家文化遭受重创,导致文化断层,使得社会道德沦丧;连坐制度使得人们互相猜疑,社会风气败坏。
2. 重税政策秦朝实行重税政策,使得百姓负担沉重。
据《史记》记载,秦朝时期的赋税高达十分之一,农民生活困苦。
此外,秦朝还实行徭役制度,强迫百姓从事劳役,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导致粮食短缺。
3. 军事征伐秦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征伐。
长期的战争使得国家财政空虚,民不聊生。
战争还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削弱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4. 中央集权与地方势力的矛盾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削弱了地方势力。
然而,地方势力并未完全消亡,反而因中央集权而积蓄力量。
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5. 统治者残暴秦始皇、秦二世等统治者残暴无道,不顾民生疾苦。
秦始皇为了修建陵墓,征发大量民工,使得民不聊生;秦二世更是荒淫无度,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6. 农业生产破坏秦朝实行均田制,导致土地兼并严重。
土地兼并使得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农或奴隶,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三、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秦朝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民众的支持。
统治者应当关注民生,减轻百姓负担,才能巩固国家政权。
2. 政治改革要循序渐进。
秦朝的严苛法律制度和重税政策,都是由于改革过于激进而导致的。
政治改革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实际情况,循序渐进。
历史趣谈为何秦朝一统仅15年便迅速灭亡?秦朝灭亡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何秦朝一统仅15年便迅速灭亡?秦朝灭亡的原
因
导语: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始,至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止,秦自诞生至灭亡,只有短短15年,堪称“史上最短命帝国
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称“始皇”始,至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止,秦自诞生至灭亡,只有短短15年,堪称“史上最短命帝国”。
但值得回味的是,从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为起点,秦国一直呈现出逐步壮大的局面,它的兴盛是因为经历了数代经营,建立起了极有效的国家战争机器,但为何统一六国以后,只过了15年秦便灭亡了?
后人将秦亡原因归于“滥修工程、耗费民力”、“徭役赋税重,民不聊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秦王朝修工程的目的是什么?
秦始皇修建一系列大型工程,并不单纯是为了皇族自己享乐。
战国是乱世,结束乱世的王朝除了“打天下”这个建立新政权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以外,还有两个虽然单一但比王朝更迭更复杂的问题——如何对待前朝各国遗留下来的王公贵族、军队等人员的处置,防止死灰复燃?如何对待打江山时的军队?
打江山时所需要的军队数量远远多于守江山时,之前的各国军队若无法妥善安置的话,便极有可能形成新王朝的危机。
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军人还是他国落魄贵族,从连年的征战、从骄奢的过往恢复到普通人的生活,都需要一个过渡。
在秦朝,这个过渡便选择了修建浩大的工程。
秦朝的长城、秦王的陵墓、阿房宫……这些大工程都需要大量
生活常识分享。
秦朝灭亡的原因
秦朝灭亡的原因阅读精选(1):秦王朝灭亡的真实原因秦朝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秦国的法治推行了100多年之后,其本身已经逐步地走向了僵化。
第一,史记陈胜世家中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延误了戍期,法令失期当斩,陈胜吴广遂反。
但是大雨就应是一个相当有力的免责或减责事由,但是陈胜吴广却并不认为有这样的可能性。
我国学者宁汉林就曾指出:秦朝刑律之失,在于不区分情节,只要发生刑律中所规定的后果,一律论处。
2,秦国在伐灭六国之后,国家面临的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前能够在一隅行之有效的制度,却不能在全国全面开花。
能够从陈胜吴广的戍边来看。
春秋战国时代国家疆域小,百姓戍边来回旅途短,戍边时间也不长。
但是到了秦朝以后国家太大了,这个制度就会出现问题。
到汉朝就吸取了秦朝的教训,允许百姓以钱代戍(费300文钱请人代为戍边者称为“过更”,自我戍边称为“践更”)3,秦朝官吏的执法过于粗暴。
秦国是个耕战国家,奖励军功。
统一之后原本就应早日结束的军事管制制度被无限期延长了。
秦朝的地方官吏多为军人(如灭韩的将领叫内史腾,之后即为秦守韩地),他们缺乏应有的执法素质,手段往往粗暴。
比如押送陈胜吴广的那两个尉,“吴广忿圭尉”“尉果笞广”。
也因为这样,在陈胜起义之后,“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甚至有的秦朝官吏已经证明态度要依从起义转而伐秦(如吴守令),百姓仍然不原谅他们。
4,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陈胜吴广在起义之后也但是是一群亡命徒,但是就是这样的亡命徒在起事之后,以数百人之众,就能“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酇﹑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由此可见秦朝政府运作失效和地方武力的缺乏。
5,从陈胜吴广以扶苏和项燕为号召来看(而根本不顾后者的国家正是被前者的父亲所伐灭),显然百姓只是恨那些官吏和苛政,对秦室并无特殊的恶感。
6,秦朝的徭役过于严重,并伴有族群间的歧视。
稍微一观察,我们发现,刘邦、项羽、英布等秦末枭雄,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关东人,而且他们几乎都有在关中服徭役的经历。
论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论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有很多,包括政治、经济、诸侯反抗和民生困顿等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
首先,政治上的原因。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秦始皇采取了强力集权的政治制度,封禁儒家文化,实行法家的“焚书坑儒”政策,压制异见声音,严厉打击异己,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导致社会上的不满情绪逐渐积累。
同时,秦朝实行严苛的法律制度,对于民众的刑罚重,税收高,暴政盛行,使得民众非常痛苦。
这些政治手段让人民对秦朝的统治感到厌倦,从而导致了秦朝最终的崩溃。
其次,经济上的原因也是导致秦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建国初期,秦朝秉持着“发财国家”的理念,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使得国内农业经济繁荣,但在商业方面限制过于严格,导致商业经济发展缓慢,影响了经济的整体发展。
此外,秦朝频繁的征战和修筑大型工程也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资源,加上过度征收赋税,给国家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使得秦朝的财政状况日益恶化,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再者,诸侯反抗也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秦朝统一六国后,诸侯国变成了秦朝的郡县,君主们失去了以往的封地和土地,不再拥有独立统治的权力。
这让原本强大的诸侯国感到不满,许多诸侯开始策划反抗。
其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他们借助秦末的混乱局势,谋取反秦独立的机会,反对秦朝统治。
这次农民起义在秦朝灭亡后进一步演变为楚汉战争,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最后,民生困顿也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之一、秦朝的统治政策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苦难。
不仅税收重,赋役繁重,而且秦朝的修筑工程和征战导致大量男丁被征召,农民失去劳动力,生活困苦。
此外,由于秦朝采取了焚书坑儒的政策,导致了儒家文化的衰落,学术界的空虚,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痛苦和不满情绪。
这些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使得民众的抵触情绪到达顶点,成为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秦朝灭亡有诸多原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诸侯反抗和民生困顿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秦朝的崩溃。
过秦论秦灭亡的原因的句子
过秦论秦灭亡的原因的句子
1.秦王朝短暂而强大的历史是以法家思想和中央集权为核心的,然而这种思想和体制不仅限制了人们的自由和创新,而且也导致了统治者的腐败和失控。
2.秦统治者不顾百姓的疾苦,实行苛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得社会动荡不安。
3.秦朝权利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使其处于大量官员与民众的隔离状态,造成了政治上的孤立,无法解决矛盾,无法平衡社会矛盾,进而导致灭亡。
4.秦朝的经济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和农民阶层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崩溃。
5.秦统治者沉迷于大规模修建城墙和修建统一度量衡的工程,削弱了国家的财政实力和百姓的生产力,使得民生日益贫困。
6.秦人喜欢铸币,铸币量过大,破坏了国家的经济平衡。
7.秦朝的文化思想过于短视,缺乏长远眼光、缺乏包容性和宽容性,使得其他地区的人民和文化不能与之融合。
8.秦朝先后在征战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国家的资源不断外流,财政逐渐瘫痪,最终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9.秦朝的专制统治和残酷手段,使得国家中层和基层官员的斗争不断,导致内部分裂。
10.最终,扶苏之乱突发,暴露了秦朝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危机,使得秦朝迅速崩溃并最终被各路诸侯分割。
秦朝灭亡获得感悟作文
秦朝灭亡获得感悟作文
秦朝的兴衰让我深有感悟。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一个强盛的中央集权国家。
然而,秦朝的繁荣只持续了15年,就在秦二世时期迅速走向衰落,最终被项羽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所推翻。
秦朝之所以迅速没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秦朝的统治方式过于专制残暴。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焚书坑儒"等极端手段,严厉打压不同声音,这无疑加剧了人民对统治阶级的仇恨。
其次,秦朝实行过分苛捐杂税和徭役的政策,沉重的赋役负担加剧了人民的痛苦。
再次,秦朝大兴土木工程建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最后,秦二世昏庸无道,纵容宦官专权,使朝政日益腐败,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秦朝的覆灭深刻地说明,任何一个国家如果统治者过于骄横跋扈,漠视人民利益,必将导致社会动荡,最终酿成国家的覆灭。
一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需要统治者虚心纳谏,体恤民情,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心,国泰民安。
秦朝的教训值得我们警醒。
无论个人还是国家,贪婪、骄横、独裁都是通向覆灭的绝路。
我们要虚心学习,持之以恒地为人民服务,用智慧和勤劳去创造美好生活,用宽容和包容去凝聚人心,用公正和廉洁去赢得尊重,这才是通向繁荣稳定的必由之路。
浅谈秦帝国灭亡的原因
在秦统一中国后的十二年中,这种大 争 精 神 仍 根 植 于 现
实社会,整个社会对已经灭亡的六国并没 有 因 为 和 平 统 一 而
从精神上彻底抛弃.秦国与山东六国 之 间、秦 人 与 六 国 人 之
间,仍存在巨大的矛 盾,天 下 对 秦 帝 国 的 统 一 政 权 并 未 完 全
此间例子为魏惠 王,燕 王 哙 为 证. 这 种 普 遍 现 象,就 是 对 昏
君恶政的毫不容让,这与后世明、清人身 的 严 格 束 缚 和“文 字
狱”形成了鲜明对 比. 整 个 中 国 历 史 上,只 有 这 个 时 期 的 民
众,可以自由迁徙,合则留,不合则 去,危 邦 不 居. 凡 此 种 种,
浅谈秦帝国灭亡的原因
钟桂武
摘 要:秦朝不是因为所谓的“暴政”而灭亡,秦亡的基本 原 因 有 两 个:一 是 未 明 定 继 承 人 所 引 发 的 恶 性 政 变 导 致 上 层 权 力
结构的改变;二是战国时期未泯灭的大争传统致使秦始皇死后整个社会迅速全面动荡而导致秦帝国溃亡.
在这场恶性政变中赵高和李斯是最为关键的赵高和李斯于始皇在位时期为帝国做出了巨大贡献赵高掌内宫大权李斯掌朝政大权都有巨大的权力和社会声望但他们为了谋求最大的个人利益他们扶立了胡亥为帝最终导致了秦帝国中央权力机构的恶变胡亥沉迷于享乐赵高一步步取代李斯操纵了国政秦帝国在胡亥的恶政下迅速地崩溃了
○ 政史地教学与研究
于享乐,赵高一步步 取 代 李 斯 操 纵 了 国 政,秦 帝 国 在 胡 亥 的
恶政下迅速地崩溃了.
第 二 个 原 因,则 是 最 为 人 们 所 忽 略 的,正 如 当 今 社 会 史
观的兴起,是第二个原因提出的大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秦朝灭亡的历史原因摘要:通过对秦朝灭亡历史原因的分析论述,客观的评价历史。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说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论述秦朝灭亡的原因的文章不胜枚举,而其中具体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笔者不才,试从几个方面具体论述。
并就中国、日本、欧美学者的观点分析。
关键词:压迫农民,修建建筑,连年战争,酷刑暴政,宫廷混乱一,秦朝对农民压迫严重,导致农民起义爆发,这是秦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这一点,《汉书》中有一段话如此叙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
汉兴,循而未改。
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足,塞并兼之路。
盐铁皆归于民。
去奴婢,除专杀之威。
”①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第一道命令,便是:“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②。
这就是强迫所有的农民交出他们的武器。
中国古代的农民,本有一次冬季的军事训练,即所谓“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
”但到秦代,“讲武之礼,罢为角觝。
”③这是不允许农民有学习战斗技术的机会。
在秦代的农村中,本有武装游徼的设置,“秦始皇既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置材官。
”④这样看来,秦代的各郡县,除了地方的游徼以外,又有中央派驻各郡县的材官。
这种材官的设置,就是加强对农民的武装镇压。
在秦代,什伍连坐法推广到全国。
所谓“什伍连坐法”,即“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⑤而这就是借此肃清农民中的不稳分子。
可见,秦代的法律对农民压迫是很严重的,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爆发,从而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秦朝走向灭亡。
二,秦代皇帝修筑各种建筑,劳民伤财。
在秦朝不到几十年的时间中,秦始皇和秦二世共建造了包括长城、秦始皇陵兵马俑、各种宫殿在内的多处建筑。
而这些建筑,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人民经过连年战争,理应得到休息之时,秦代的皇帝如此大动干戈,人民怨声载道,人心向背,导致了亡国的结局。
“为了建造阿房宫和郦山的皇陵,残余的贵族和无数的俘虏,从荆楚、巴蜀斩伐木材,运输木材,攀山越岭,颠仆于道路中,丧失他们的生命。
城市的手工业者,都离开了他们的作坊,走到咸阳,走到郦山,走到琅邪,走到遥远的会稽,替皇帝修筑宫殿,建造坟墓,雕刻玩好和巨大的纪功碑。
广大的农民,已经在商人地主土地兼并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的小块土地和田园。
在收缴兵器的命令之下,失去防身的武器;在武装镇压、什伍连坐、严刑峻①《汉书·食货志上》中华书局1999年版949页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1年版170页③《文献通考·兵考》④同上法之下,失去了起码的自由;在苛捐杂税、军事征发之下,失去了一切生存的物质。
现在又在兵役动员、徭役动员的命令之下,走向蒙古沙漠,走向岭南边疆,走向一切指定的地点,去修筑长城,开辟驰道,抵御匈奴和征服南越。
”①长城:建造长城这样一种连绵延伸的防御工事,其后勤供应一定远远大于建造一座金字塔、堤坝或其他固定的纪念性建筑物的后勤供应。
因为随着城的延伸,筑城活动的中心经常变化,供应线也变得更长。
此外,城墙不想正在修建的道路,它本身是很不完善的运输材料的手段。
就长城而言,由于它越过的漫长的山脉和半沙漠地带,以及这些地区稀少的人口和冬季的酷寒气候,条件就变得特别困难。
对蒙恬能够使之在现场进行真正建设的每一个人来说,需要几十人建造工地上的通道和运送物资供应。
死亡的人数也必定是非常巨大,尽管完全缺乏统计数字,并姑且承认大部分城墙用夯实的土建成(这意味着大部分建筑材料就地取得),但以上所述似乎是很合理的假设。
对这个工程和其他同时进行的工程来说,蒙恬的30万人,绝不是夸夸其谈。
我们知道,是蒙恬将军主持修建的长城,而他当时做了什么劝阻始皇的事了吗?没有。
我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评价此事的:“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彊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②可见,司马迁认为蒙恬做事非常不地道,没有想百姓所想,只知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这也导致了秦的灭亡。
宫殿:秦始皇对于宫殿的修建,可谓是下足了本钱。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③“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焉作信宫渭南,已更命信宫为极庙,象天极。
自极朝道通骊山,作甘泉前殿。
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④有多少呢?“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馀。
”⑤从这句描写中,可见宫殿之多,数量之大。
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为了震慑小国,为了收集天下的财色,或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始皇不惜一切代价修建宫殿。
他当然不在乎这些代价,因为这些代价是,无数奴隶的丧命,生态被破坏,人民流离失所……提到宫殿,就不能不提赫赫有名的阿房宫。
《资治通鉴》中有如此的一段话描写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为复道,自阿房度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
”⑥阿房宫的实际大小还有待专家的考证,但就算这个数据有所夸大,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需要动用多少资源才能建造出如此庞大的宫殿?又有多少无辜的百姓为之牺牲?我们不得而知,我也不愿知道……秦始皇死的时候,阿房宫的工程也就搁浅了。
对于此,昏庸无道的二世不但没有纠正错误,还变本加厉,做出更加惨绝人寰的事情。
“复作阿房宫。
尽征材士五万人为屯卫咸阳。
令教射。
狗马禽兽当食者多,度不足,下调郡县,转输菽粟、刍稿,皆令自赍粮食;咸阳三百里内不得食其谷。
”⑦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陵兵马俑在现在看来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是我国的国宝级文化遗产,可在当时,是牺牲了多少人才有的奇迹?建造陵墓使用的劳动力据说达70万人,此①《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65-66页②《史记·蒙恬列传》中华书局1991年版1998页③《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1年版170页④《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1年版172页⑤《资治通鉴·卷七》中华书局2007年版81页⑥同上数为蒙恬同时进行军事征讨、造路和修筑城墙活动所使用的30万人的两倍以上。
还有一大批艺术家从事墓穴内部的装饰工作,可惜他们后来几乎全部都被二世活埋在这大墓穴里,做了秦始皇的殉葬人。
驰道:秦实行“车同轨”,是为了统一中国,当然,这样做的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各个地区的联系更加方便。
但,驰道的修建,又动用了多少劳动力?我们可以从驰道的规模大致推算出来。
“使蒙恬除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千八百里;数年不就。
”①三,连年的战争,人民对此相当不满,秦王不得民心,这为以后秦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从始皇元年到二十六年,秦王多次发兵攻打其他国家,这固然是统一中国必不可少的一步,但大肆发兵必劳民伤财,使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怨声连连,秦王不得民心。
秦朝真正统一是在秦二十六年,这说明在这之前,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
“续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②更不用提秦始皇“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籓篱,卻匈奴七百馀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通过战争动员,刚刚回到田野的农民,要放下锄头,拿起武器,为着商人地主的利益而走向战场。
三十万人北逐匈奴,五十万人南征五岭。
秦二世时,人民服徭役更加严重。
秦二世暴虐无道,比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④,这是太史公对他的评价,从中可见一斑。
四,秦始皇本身脾气暴躁,性格暴虐,生性残忍,多疑,尤其是在年老的时候,更加变本加厉。
实行酷刑,刑罚严重,引发陈涉、吴广的大泽乡起义。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着这样几件故事:“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
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能渡。
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葬此。
”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
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损车骑。
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莫服。
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
”“三十六年,荧惑守心。
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
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
”这几件事都反映出始皇生性多疑,这更使他残暴、好杀。
通过许多人对始皇的评价,我们也可见始皇的暴政。
“缭曰:‘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
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不可与久游。
’”⑤尉缭说这段话固然是有原因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始皇的为人。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⑥而其中,我认为最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就是太史公的评价:“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馀年矣。
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①《资治通鉴·卷七》中华书局2007年版81页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1年版198页③同上④《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1年版201页⑤《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91年版164页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①秦始皇的性格特点完全显露在实行严酷的刑罚上。
始皇在统一全国后,仍然只迷信商鞅、韩非、李斯所倡导、推崇的法家严刑酷法,而不懂得采用儒家的仁义学说;只迷信武力镇压,而不懂得思想教化。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後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②始皇主张“刚毅戾深,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後合五德之数。
於是急法,久者不赦。
”③新政府严刑罚,任狱吏,以制反侧。
“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之刑。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