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
四川地理环境概况籍田中学地理组高正春一.四川省地形概况四川省位于我国西部,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秦巴山地、四川盆地几大地貌单元,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最高点是西部的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
地形复杂多样。
以龙门山-大凉山一线为界,东部为四川盆地及盆缘山地,西部为川西高山高原及川西南山地。
(一)四川盆地底部地区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7万平方公里,海拔300-700米,四周为海拔1000-4000米的山地所环抱。
盆地底部龙泉山以西为川西平原区,由成都平原、眉山-峨眉平原组成。
其中,成都平原面积达6200平方公里,是我省最大的平原。
龙泉山以东地区为盆地丘陵地貌区。
该区地貌条件差异较大,据此又可分为川中方山丘陵、川东平行岭谷区两个地貌亚区。
华蓥山主峰海拔1704米,是盆地内最高峰。
(二)四川盆地边缘地区本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
其中,又以海拔1500-3000米的中低山地为主,占山地面积的96%左右。
该区主要的山脉有:北东缘的米仓山、大巴山;东南缘的大娄山、七曜山、巫山;西北缘、西南缘的龙门山、邛崃山、大相岭等。
盆地西南缘的佛教名山峨眉山以及西北缘的道教名山青城山均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区内最高峰为西部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
该区丘陵和平原较少,零星分布山地之间,平原在当地俗称为坝子。
比较有名的有广元坝子、天全坝子等,是当地的农业中心。
(三)川西南山地区川西南山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系中段,地貌类型为中山峡谷。
全区94%的面积为山地,且多为南北走向,两山夹一谷。
山地海拔多在3000米左右,个别山峰超过了4000米。
主要山脉有小凉山、大凉山、小相岭、锦屏山。
最高峰为石棉、九龙与康定三县交界处的无名山峰,海拔高达5793米。
本区东部的大凉山山地为山原地貌。
山原顶部海拔为3500-4000米,北部为大风顶,南部为黄茅埂。
本区中部的安宁河谷为平原,面积约960平方公里,是我省第二大平原。
土壤类型及分布
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说起咱们四川的土壤类型,那可真叫一个丰富多样,跟咱这儿的地势地貌那是紧密相连的。
四川盆地里头,主要是紫色土,这土啊,颜色紫红紫红的,看着就喜庆,肥力还巴适得很,种出来的水稻、小麦,颗粒饱满,香得很嘞!特别是成都平原那片,紫色土一铺开,绿油油的庄稼就跟画儿一样。
再往川西高原走,嘿,那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高寒地区,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多得很,草长得高,羊儿牛儿吃得欢。
这土啊,虽然不咋肥,但胜在面积大,放牧那是再好不过了。
到了冬天,雪一盖,白茫茫一片,美得很。
还有啊,咱们四川的山地丘陵地带,黄壤、黄棕壤也不少。
这些土啊,粘性大,保水性能好,适合种些茶树、柑橘之类的经济作物。
你看雅安那片的茶园,绿油油的一片,采茶的姑娘们唱着山歌,茶香四溢,那叫一个安逸。
总的来说,四川的土壤类型多,分布也广,各有各的妙处。
咱们老百姓啊,就根据这些土的特性,种上合适的庄稼,过上了好日子。
所以说,这土啊,可是咱们四川的宝贝疙瘩呢!。
四川省土壤类型
四川省的土壤类型、土壤利用、存在问题、解决方法土壤类型:紫色土、黄壤、红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高山草甸土、沼泽土、高山寒漠土、水稻土。
土壤利用:1.紫色土(18.4%):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8%,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丘陵区和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及盆地边缘山地。
其中,石灰性紫色土矿质养分中含丰富的磷、钾,透水性、保水、保肥性能良好开辟成耕地后多属中、上等土壤,是四川省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也是四川粮、棉、麻、油、柑桔、蚕桑等生产基地。
2.黄壤(9.13%):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边缘500~1300米的低山地带。
黄壤质地一般中壤至重壤,有机质养分含量比红壤稍高,但缺磷。
宜农、林等综合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适种稻、麦、玉米、黄豆等粮食作物和茶叶、油茶等经济林木及马尾松、杉木等用材林还可种植果树、培育药用植物。
3.红壤:集中分布于川西南的西昌地区。
土壤呈酸性,土质粘重,有机质含量较低,一般为2%~3%,但红壤地区水热条件好,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多,如水稻、油菜茶叶、油茶、花生、柑桔等。
4.山地黄棕壤: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盆边山地及西部横断山系海拔1300~2100米处,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质地中壤—重壤,呈酸性反应,pH值5.0~5.7。
在凹坡、背风、土层厚的地方多垦为农田,种植中稻、小麦、玉米、洋芋等粮食作物,坡地多垦为茶园、果园或为杂林生长场所,另外还可作为漆树生产基地。
5.山地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2500米的山体中部,土壤中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垠呈酸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生产潜力大,所在地区气候温凉湿润,宜于林木生长。
6.山地暗棕壤:主要分布在盆西海拔2700~3200米的山体中、上部。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积累多,轻壤质地,pH值4.7~5.3,能生长优良针叶林树种,如云杉、麦吊杉、冷杉、高山松等,是生然林生产基地。
7.高山草甸土:主要分布于川西北高原海拔3200~1700米,宜发展牧业,同时也是四川省珍贵药材虫草生产基地。
四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
三、成土过程
主要为富铝化过程,与红壤相比,富 铝化过程较弱,处于初期阶段。
粘化过程(淋溶粘化),熟化过程 (耕作土壤)
四、基本性质
1、形态特征: (1)黄色、棕黄色:Fe水化成含水氧化铁→黄色 (2)剖面层次分化明显:淋溶层→ 淀积层
2、颗粒组成:<0.002mm → 13.15~32.55%,质地
17%,红壤占1%,其它占2%。
3、水文 4、气候
三、形成过程特点
1、淋溶作用
盐基、SiO2与铁锰一样在淋溶过程中被淋失。
2、水耕熟化
通过灌溉、施肥等给土壤带来矿物质和有机物 质,补充植物吸收和淋溶的损失。
四、基本理化性质
1、气体交换
水层阻碍气体交换。浅水灌溉、排水晒田,以水 调气促根。
2、氧化还原状况
紫色土CEC平均为16.52~22.24 cmol/kg,高于黄、红壤。
6、CaCO3及pH
盆地中部紫色土CaCO3含量高,盆东偏低,盆周较少,川 西南山地微弱。 pH:酸性、中性、微碱性
7、养分含量(N贫、P富、K丰)
五、紫色土的生产问题 1、抗旱力弱,生产不稳定
(1)气候: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2)水利设施差:能灌耕地,川中丘陵区24.5%,全国为45.4%, 川渝为43.3%。 (3)土层浅薄,紫色土地区<20cm的区域占旱耕地30%以上。
1、水平分布 北纬29.5°以南的川西南地区。
东至大相岭(汉源),南至金沙江河谷,西至九龙、稻城南部河谷, 涪江、嘉陵江四五级阶地零星分布(秀山)
2、垂直分布 360~2200m内都有分布
二、成土条件 1、气候
红壤为中亚热带地带性土壤。≥10℃积温5000(5300)-6000 (6500)℃
四川省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
四川省主要土壤类型及分布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二〇一八年十二月目 录一、四川省主要土壤类型 (1)二、土壤的主要成因特点 (2)三、主要土壤特征 (7)1、紫色土 (7)2、水稻土 (9)3、黄壤 (10)4、红壤、赤红壤和燥红壤 (11)5、石灰(岩)土 (12)6、黄棕壤和黄褐土 (13)7、棕壤 (15)8、褐土 (16)四、珍惜土壤资源,呵护美丽国土 (26)一、四川省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是指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它是地球陆地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自然物质。
不用于自然界其他物质最本质的特征是,土壤具有肥力。
中国土地广阔,自然条件复杂,历史悠久,形成的土壤类型繁多,利用情况多样。
中国陆地面积约为世界陆地面积的6.4%,亚洲大陆面积的22.1%。
全部国土从北到南横跨不同的热量带,其土壤资源具有3大特点:(1)土壤类型多,资源丰富。
中国主要土壤发生类型可概括为红壤、棕壤、褐土、黑土、栗钙土、漠土、潮土(包括砂姜黑土)、灌淤土、水稻土、湿土(草甸、沼泽土)、盐碱土、岩性土和高山土等13系列。
可分46个土类、130多个亚类,各自具有不同的生产力和发展农、林、牧的适宜性。
(2)山地土壤资源多。
各种高山和山地丘陵的土壤资源占国土面积的65%以上,多宜于发展各种经济林木。
(3)耕地面积小。
中国现有耕地约1.7hm2,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概况而言,全国可供农、林、牧生产的用地总量约占整个国土面积的60%。
四川位于中国的西南部,介于东经97°21′~108°33′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余千米,南北宽900余千米,面积48.6万平方千米。
其地处长江上游,省境西与青藏高原相连,北是足轻区域是秦岭大巴四川是农轻重。
因此域农业并带在土壤学巴山地,农业大省,此,了解四带动西部图二、学中,将2012年23315.7南接云贵图1-1 四在西部大四川省农部产业发展1-2 2012土壤影响土壤2013年20143387.133201贵高原,东四川省在中大开发战略业赖以生展具有重要-2017年的主要壤形成的各4年2015年74.93442.812‐2017年粮(单位:万东邻长江中中国的位置略和全国生存的土壤要意义。
简述四川土壤
低产水稻土的特点及改良
盐碱、毒害与酸性改良: 盐碱和工业废水的影响,主要是在排水的 基础上,加大灌溉量以对盐碱、毒害进行 冲洗。 酸度改良:主要是一些土壤酸度过大的水 稻土应当适量施用石灰。
黄壤概念特点及剖面展示
黄壤(Yellow Soil)是热 带、亚热带地区常湿润条 件下,含多量针铁矿的酸 性黄色铁铝质土壤。黄壤 亚类具土类典型特征;漂 洗黄壤亚类为具侧向漂洗 层的黄壤,A-E-B-C构型; 黄壤性土亚类为具A-(B) -C构型的弱发育土壤。 多见于原生植被保存较少, 次生栎类灌丛和稀疏马尾 松、杉木混交林较多的山 地,有机质含量随自然植 被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土壤学 ——简述四川土壤
四川土壤的主要形成特点
【1】母质起重要作用(紫色岩) 【2】人为因素在土壤形成中起着 特别重要作用 【3】土壤形成条件多样性,造成 成土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4】东、西土壤明显分异
四川省土壤类型
紫色土剖面
紫色土概念
紫色土(Purple Soil)是发育于亚热 带地区石灰性紫色砂页岩母质土壤。 全剖面呈均一的紫色或紫红色,层次 不明显。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亚热带地 区,以四川盆地为主。紫色土是在频 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其过程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 、石灰开始淋溶。
酸性紫色土主要分 布成都、乐山地区。 土壤有机质、全氮 含量相对较高,磷、 钾稍低。土壤呈酸 性,pH小于5.5, 盐基饱和度较低。
中性紫色土
中性紫色土主要分 布成都市区、乐山 及泸州一代。土层 约30至60cm,碳酸 钙含量小于30g/kg, pH值约为7.5,肥力 水平较高,但有机 质、氮、磷稍显不 足。
黄壤的利用
黄壤的利用以多种经营为宜。分布于中山山脊和分水 岭地区的表潜黄壤和灰化黄壤,因处于海拔高、坡度 陡、土层薄的地段,种植农作物或经济林木均不适宜 ;在其所在的原始林地宜以护林和采集、培育药用植 物为主。对分布于高原丘陵地区的黄壤,尤其是老红 色风化壳或砂页岩发育的黄壤,如所处地形坡度较小 、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的则可发展农业和农、 林综合 利用。丘陵下部缓坡和谷地可种水稻、玉米和麦类; 丘陵中、上部可以发展果树、茶和油菜等经济作物和 薪炭林。已耕种的黄壤为防治土壤侵蚀,宜进行以山 、水、田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多施有机 肥料和种植绿肥,并适量施用石灰和磷肥。
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褐土景观及土壤剖面 土体构型: A – Bt – BCa – C 或:A – B – BCa – C 或;A – Bt –– C
褐土景观及土壤剖面
土体构型: A – Bt – BCa – C
暗棕壤及其分布
暗棕壤的面积为405.14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8.2%。 暗棕壤是四川省重要的林地土壤资源。植被为针阔混交林,即铁杉、槭树、华树林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西缘山地迎风坡地形雨区、川西北高山峡谷和山原区、川西南山地区。
黄 壤 分布 、面积及特点
占95.6%
面积仅1.97万公顷,占 黄壤总面积的0.4%,大 部分为非耕地。
漂洗黄壤
成土母质为第四系更新统沉积物,质地粘重滞水,它主要 分布于盆西台地或高阶地。 土壤发生白膳化,铁、锰还原性淋失,形成漂洗层(E)。 大部分白膳泥耕地现已改造培育为水稻土(白膳泥田)。
占65%
占22%
暗棕壤景观及土壤剖面
土体构型: A0 – A – B - C型
暗棕壤、白浆化暗棕壤、暗棕壤性土
暗棕壤亚类
棕色针叶林土及其分布
赤红壤
红壤 是西南山地河谷区的主要地带性土壤,面积为110.99万公顷, 仅占全省土壤面积的2.2%。红壤耕地约10.87万公顷,不及全省耕地的1%。 燥红土(分布海拔700-1300米)和赤红壤(攀枝花) 的面积小。
这3类土壤都具有的脱硅富 铝化特征,以赤红壤和红壤最为 明显,其粘粒硅铝率为1.8~2.2, 粘粒矿物以高岭石和三水铝石为 主。
亚类:63个。
土属:137个。
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在四川省的土地总面积中,除去江河水面、裸岩和冰川雪地等的土壤后,其总面积为4952.08万公顷,占87.3%。
紫色土及其分布
四川省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碳、氮含量及变化特征
Environmental Science196《华东科技》四川省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碳、氮含量及变化特征李 庆,冷 雪(四川省眉山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四川 眉山 620020)摘要: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这里地形复杂、以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为主构成,地貌差异非常之大,区域性气候差异显著。
由于四川盆地常年雨水充沛、温暖湿润,所以这里植被多样,森林资源与土壤类型颇为丰富。
本文中就简单探讨了四川省的主要森林土壤类型物理性质,并着重探讨了四川省主要森林土壤类型中的碳、氮含量及差异性变化特征,为其建立动态模型。
关键词:森林土壤;碳氮含量;物理性质;差异性;变化特征;动态模型由于四川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纬向、经向、垂直方向“三向地带性”特征,所以它对全球性气候变化颇为敏感。
在相关学者大量收集四川省森林土壤类型分布图,分析其物理性质与容重,了解四川省DEM 模型空间分析源数据后,基本能够明确该省在森林土壤类型中的碳、氮含量及其相关变化特征。
1 四川省各地区森林土壤类型与物理性质 1.1 土壤类型 四川省由于拥有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所以它的森林资源丰富,土壤类型也相当多元,其中主要包含了紫色土、山地棕色森林土、黄壤、红壤、山地褐色土、山地草甸土、潮土、高山寒漠土等等土壤类型。
受到气候环境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四川省森林土壤中碳、氮含量非常之高,利用凯式定氮法、外加热法能够测量出土壤中的氮含量与全碳密度,再利用SPSS 与EXCEL 软件对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1]。
1.2 物理性质 由于四川省地形特殊,所以其四川盆地中的森林物理性质也表现特殊,其土壤容重是明显大于川西高原土壤容重的,其中盆地内森林土壤的平均容重普遍大于1.35g·cm -3,盆地周边山地平均容重只有 1.1g·cm -3,这一数据表明了森林土壤容重本身是与土壤深度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当土壤深度越大时,其物理容重也就越大,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四川省各地土壤的层次间容重范围在1.281g·cm -3,-1.615g·cm -3,这又说明了四川省境内的土壤深度较大,土壤相对紧实。
四川的所有土壤
四川的所有⼟壤四川的所有⼟壤按照全国划分标准四川主要⼟壤类型划分为8个⼟纲,25个⼟类,63个亚类、137个⼟属。
其中⼟纲包括铁铝⼟、淋溶⼟、半淋溶⼟、初育⼟、半⽔成⼟、⽔成⼟、⼈为⼟和⾼⼭⼟⼟类包括⾚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黄褐⼟、棕壤、暗棕壤、棕⾊针叶林⼟、燥红⼟、褐⼟、紫⾊⼟、⽯灰(岩)⼟、新积⼟、风沙⼟、粗⾻⼟、⽯质⼟、潮⼟、草甸⼟、⼭地草甸⼟、沼泽⼟、泥炭⼟、⽔稻⼟、亚⾼⼭草甸⼟、⾼⼭草甸⼟和⾼⼭寒漠⼟。
1、⾚红壤、⾚红壤包括⾚红壤、⾚红壤性⼟,⾚红壤全省有55.00万亩,占⼟壤总⾯积的0.07%。
其中耕地3.97万亩,占耕地总⾯积的0.02%。
主要分布于⽶易、盐边境内的雅砻江、安宁河、三源河等河⾕地带,德昌县永郎乡、会理县六甸乡也有少量分布。
2、红壤红壤包括黄红壤、⼭原红壤、红壤性⼟,红壤全省有⼟664.87万亩,占⼟壤总⾯积的 2.24%。
其中耕地163.46万亩,占耕地总⾯积的0.98%。
分布于北纬29.5。
以南的川西南地区,在秀⼭盆地、涪江、嘉陵江沿岸的四、五级阶地,川西台地也有零星分布。
在海拔360⽶⾄2200⽶的⾼度范围内也有。
(⼗三)⾚红壤全省有55.00万亩,占⼟壤总⾯积的0.07%。
其中耕地3.97万亩,占耕地总⾯积的0.02%。
主要分布于⽶易、盐边境内的雅砻江、安宁河、三源河等河⾕地带,德昌县永郎乡、会理县六甸乡也有少量分布。
3、黄壤黄壤包括黄壤、漂⽩性黄壤、黄壤性⼟。
黄壤全省有6782.51万亩,占⼟壤总⾯积的9.13%。
其中耕地1548.85万亩,占耕地总⾯积的9.27万亩。
主要分布于东部盆地边缘的中低地区,除渡⼝市和⽢孜州外,其余市地州均有分布,以涪陵地区分布⾯积最⼤。
其⼤部分作为基带⼟壤分布在盆边⼭地的下部,⽽盆地底部⼟壤由于以紫⾊⼟和⽔稻⼟为主,黄壤较少。
其中黄壤⾯积为340.08万公顷,占黄壤总⾯积的75%,其中耕地⾯积65.14万公顷,占黄壤耕地的63%。
四川 栽植土 标准
四川栽植土标准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有丘陵、山地和高原地区等不同类型的土壤。
因此,在四川进行栽植土的选择和标准制定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和适宜的植物种类。
一、四川栽植土的一般要求1.土壤pH值:四川大部分地区的土壤pH值偏酸性,一般在5.5-6.8之间,因此,适宜栽植土的pH值要在6.0左右。
2.土壤结构:四川土壤中沙壤和黏壤占大部分,沙壤疏松透气性好,黏壤保水性能好,因此在栽植土配比中要根据具体植物需求和土壤类型合理调配。
二、四川栽植土的配制方法1.土壤改良剂的选择:在栽植土中添加有机肥料、复合肥、有机改良剂等,以提供丰富的养分,并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固水性能。
2.土壤调配比例:根据具体栽培植物的需求和土壤类型,可参考以下配比参考:- 普通花卉:沙质土壤(60%)、腐叶土(30%)、珍珠岩(10%)。
- 蔬菜:沙质土壤(40%)、腐叶土(30%)、腐熟鸡粪(20%)、珍珠岩(10%)。
- 果树:沙质土壤(50%)、腐叶土(30%)、腐熟牛粪(10%)、珍珠岩(10%)。
三、四川栽植土的保养措施1.定期施肥:每年应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养分需求,适时施用有机肥料和复合肥料,补充土壤养分。
2.保持适宜湿度:四川气候湿润,但也存在干旱区域。
栽植土要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可通过浇水和覆盖基质保持土壤水分。
3.预防病虫害: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保护植物的生长。
四、四川栽植土的适用植物1.花卉:四川气候适宜花卉的生长,适合栽植各类花卉,如玫瑰、牡丹等。
2.蔬菜:四川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产区,适宜栽植各类蔬菜,如番茄、辣椒等。
3.果树:四川是中国重要的水果产区,适宜栽植各类果树,如苹果、葡萄等。
总结:四川栽植土的标准主要包括土壤的pH值、土壤结构的调配、土壤改良剂的选择和栽植土的配制方法等。
栽植土的保养措施包括定期施肥、保持适宜湿度和预防病虫害等。
四川盆地主要农耕土壤
(耕作土壤)
四、基本性质
1、形态特征: (1)黄色、棕黄色:Fe水化成含水氧化铁→黄色 (2)剖面层次分化明显:淋溶层→ 淀积层 2、颗粒组成:<0.002mm → 13.15~32.55%,质地
以粘土为主,粘土占44.1%, 耕性差,湿时粘犁,干时坚硬 犁不动,耕作质量较差。
3、保肥能力:中等偏低(CEC 10~20)
2、发育进程慢,土壤年龄轻,土壤特点与母质 相近(矿物组成、化学组成)
(1)侵蚀严重 风化成土→侵蚀→风化成土→侵蚀 (2)矿质颗粒抗化学风化、物理风化强烈 (3)母岩富含盐基物质 K、Ca含量可达1~10%。
3、稳定的紫色
与岩石中结晶态铁的氧化物有关,含量
由少→多,颜色由黄→红→紫。
四、主要性质 1、形态 通体紫色,层次分化不明显,A-C
(粘粒多,胶体品质差)。
五、利用改良
1、发挥优势,因土种植: 光照好,气温高,
全年日照时数 西昌 攀枝花 米易 雅安 成都 简阳 内江 2436.9 2683.3 2358.5 1005.0 1239.2 1206.5 1286.3
天然温室
优势: (1)甘蔗(产量高) (吨/亩);
地区 全国 福建 广东 川渝 简阳 内江 凉山 产量 3.57 4.81 4.04 2.89 3.04 2.23 4.86糖含量(%) 12.24 11.73 11.78 11.96 11.42 12.59
夹关组 鲜红色 城墙岩群 黄红紫色 蓬莱镇组 棕紫色 遂宁组 红棕紫色 沙溪庙组 自流井组 灰棕紫色 暗紫色
2、石砾含量高,以壤土为主
3、结构水稳性差,雨打易散
4、保水性能差、失水快
5、粘土矿物
以水云母、蒙脱石、绿泥石为主,也有少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气候和土地概况
公共基础知识地理常识:四川省气候和土地概况
一、气候
四川位于亚热带范围内,气候复杂多样。
东部盆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
西部高原从南部山地到北部高原,由亚热带演变到亚寒带,垂直方向上有亚热带到永冻带的各种气候类型。
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有利于全面发展四川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
东部盆地全年日照 900‐1600 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
西部高原则属全国光能丰富区之列。
四川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 16'C以上,年平均降水量 1000‐1400 毫米。
二、土地
四川地域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垂直分布明显。
平原、丘陵主要为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等,是全省农作物主要产区。
高原、山地依海拔高度分别分布不同土壤,其中多数有利于不同作物的生长。
四川大部分地方为紫色土,系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风化而成。
该土壤内富含钾、磷、钙、镁、铁、锰等元素,土质风化度低,土壤发育浅,肥力高。
四川湿地资源极其丰富,主要类型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和沼泽化草甸湿地及库塘四大类。
全省单个面积大于 100 km2 的湿地共有 516 个,全省现有湿地面积 961680 公顷,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1.99%。
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02
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紫色土
01
02
03
04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丘陵地 区,是四川分布面积最广的土
壤类型。
形成原因
由侏罗纪和白垩纪的紫色砂页 岩和泥岩风化而成。
特点
土层深厚,富含钙、磷、钾等 营养元素,但质地粘重,透水
性差,易受旱涝影响。
利用方式
适宜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 作物,也可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水稻土
分布区域
形成原因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 丘陵地区的水稻种植区。
长期淹水耕作,在干湿 交替和氧化还原交替作
用下形成。
特点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 高,保水保肥能力强, 质地适中,呈酸性至中
性反应。
利用方式
适宜种植水稻、小麦、 玉米等作物,也可发展
渔业和畜牧业。
黄壤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边缘的丘 陵和山地地区。
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 引言 • 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 土壤质量与环境影响 • 四川土壤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研究四川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因素,对 于了解该地区土壤资源状况、指导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 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强,土壤质量与生 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研究四川主要土壤类型对于维护区域 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形成原因
由黄壤母质发育而成,气候湿 润,降水丰富。
特点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 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质地适 中。
利用方式
适宜种植茶叶、果树、药材等 经济作物,也可发展林业和畜
四川紫色土标准物质
四川紫色土标准物质紫色土是四川省特有的土壤类型之一,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分布,成为土壤科学和农业研究的重要对象。
为了研究和评价紫色土的特性和性质,需要标准物质作为参照。
本文将介绍四川紫色土标准物质的相关内容。
紫色土是指颜色呈紫色或灰紫色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和四川盆山地区。
这种土壤在四川省占有很大的比例,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紫色土的颜色来源于土壤中的矿物质,主要是铁的氧化物和氧化锰。
紫色土的形成与长期的风化作用和土壤中的湿润程度有关。
紫色土的特点是肥力较高,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为了对紫色土进行研究和评价,科研人员需要一些标准物质作为参照。
标准物质是具有确定的化学成分和特性的物质,可以用于进行比较和分析。
对于紫色土的标准物质,可以从紫色土中提取并经过处理得到。
这些标准物质可以用于分析紫色土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等方面的特性。
紫色土的标准物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化学成分分析:紫色土的化学成分分析是了解其肥力和适用范围的重要手段。
标准物质可以包括紫色土中的主要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
通过分析这些元素的含量,可以了解紫色土的肥力和养分供应情况,为农作物的施肥和土壤改良提供依据。
2. 理化性质测试:紫色土的理化性质包括土壤的质地、容重、保水性能等方面的特性。
标准物质可以用于测定紫色土的这些性质,以便评价土壤的质量和适用性。
例如,标准物质可以用于测定紫色土的含水量、孔隙度、通气性和保水性能等,从而了解土壤的水分保持能力和通气性能。
3. 微生物组成研究: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标准物质可以用于研究紫色土中微生物的组成和丰度。
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可以了解紫色土中微生物的功能和作用,为土壤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依据。
总之,四川紫色土标准物质是研究和评价紫色土特性和性质的重要工具。
标准物质可以用于分析紫色土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组成等方面的特性。
四川土壤资源特征及合理利用
.
从 青藏 高 原 的 高 山 草 匀 土 列 成 都 平 原 的
,
…
2
…
、
.
13 80
15 0 0
.
水 稻土
。
、
难 利 用 或 不 可 利 用 的 土 地 而积 大
、
。
汉
色土 共 有 1 9 个土 关
妈 个亚 类
,
:
鸳全 国土 类 的
3 8 2%
.
理 4
.
4%
;
沙 漠地
沼泽地
、
裸岩石
砾石
一
、
荒 山 与城
,
。
。
「
} 四 川 人 均水 平 } 我 国 人 均 水平
世 界人 均 水 平 (亩 )
堪5 3 0 4 65
. .
件复 杂 土 壤 资 源 极 为 丰 富 由 于 地 处 地 带
, ,
,
}
国 草 土 林 补 原 地
(亩 )
曰 月 n ` 一 o 9 ,
一
资 源 开发 与 保护 杂志
·
19 3 5年
第
1
卷
第 1期
9
。
四 川 土 壤 资源 特 征 及 合 理 利 用
中国科 学 院 成 都土 壤 研 究 室
李 仲明
四 川地域 辽阔
,
土 壤 资源 十 分 丰富
。
。
,
为
,
约 占全 省 总 面 积 3 1 % 土
、
,
主 要 土 壤 有 山 地 草甸
,
人 类生 存 作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
川 西 南 山地 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 壤 分 布 、 面 积 及 特 点
漂洗黄壤
面积仅1.97万公顷,占 万公顷, 面积仅 万公顷 黄壤总面积的0.4%, %,大 黄壤总面积的 %,大 部分为非耕地。 部分为非耕地。 占95.6% %
成土母质为第四系更新统沉积物,质地粘重滞水,它主要 质地粘重滞水, 分布于盆西台地或高阶地。 分布于盆西台地或高阶地。 土壤发生白膳化,铁、锰还原性淋失,形成漂洗层(E)。 锰还原性淋失, 漂洗层( 大部分白膳泥耕地现已改造培育为水稻土(白膳泥田)。 大部分白膳泥耕地现已改造培育为水稻土(白膳泥田)。
紫色土及其分布
紫色土景观及土壤剖面
土体构型: 一般: 土体构型: 一般: A-AC-C 平缓地段: 平缓地段:A-B-C
紫色土分布、 紫色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全省紫色土面积为911.33 万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 18.4%。耕种紫色土面积 18.4% 为406.09万公顷,占紫色 土总面积的44.6%,占全 省耕地土壤的36.4%,仅 省耕地土壤的36.4%, 36.4 次于水稻土而居第二位。
占10% %
占90%
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内、 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内、以四川 盆地和川东平行岭谷最为集中
四川紫色土的母质主 要为侏罗系和白垩系紫色 岩层,以泥(页)岩和砂 岩为主,一般都含有数量 不等的碳酸钙。
紫色土分布、 紫色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四川是我国紫色土分 布最集中的地区,全省紫 色土面积为911.33万公顷, 占土壤总面积的18.4%。 耕种紫色土面积为406.09 万公顷,占紫色土总面积 的44.6%,占全省耕地土 壤的36.4%,是全省仅次 于水稻土而居第二位的耕 地土壤。
渗育水稻土
漂洗水稻土
水稻土
潴育水稻土 脱育水稻土
潜育水稻土
水稻土分布、 水稻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淹育水稻土
渗育水稻土
漂洗水稻土
水稻土
潴育水稻土 脱育水稻土
面积为38.00万公顷,占水稻土 万公顷, 面积为 万公顷 面积的8.3%,分布在丘陵槽谷、 %,分布在丘陵槽谷 面积的 %,分布在丘陵槽谷、 台地和河谷平坝的低洼地, 台地和河谷平坝的低洼地,地 下水位高。 下水位高。 A-Ap-G或A-(Ap)或 G
黄 壤 分 布 、 面 积 及 特 点
黄壤性土
面积为110.12万公顷, 面积为 万公顷, 万公顷 占黄壤总面积的24.4%, 占黄壤总面积的 %, 其中耕地面积37.80万公 其中耕地面积 万公 占黄壤耕地的37%。 顷,占黄壤耕地的 %。 占95.6% %
它主要分布在四川盆边山地,母质有砂岩、页岩和花岗岩等的风化物。 它主要分布在四川盆边山地,母质有砂岩、页岩和花岗岩等的风化物。
四川主要土壤类型
土纲:8个,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初育土、 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初育土、 土纲:
半水成土、水成土、人为土和高山土。 半水成土、水成土、人为土和高山土。
土类:25 个 , 赤红壤 、 红壤 、 黄壤 、 黄棕壤 、 黄褐 土类 : 25个 赤红壤、 红壤、 黄壤、 黄棕壤、
的紫色岩母质形成的初育 土。四川紫色土的母质主
要是侏罗系和白垩系紫色 岩层,以泥(页)岩和砂 岩为主,大多为钙质胶结, 一般都含有数量不等的碳 酸钙。
是四川省棉花,蚕桑的主产地,宜种花生、豆类等
水稻土及其分布
水稻土景观及土壤剖面
水稻土中的鳝血斑块
水稻土分布、 水稻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水稻土是四川省最主 要的耕地土壤类型, 面积为460.10 460.10万公顷, 460.10 占耕地土壤总面积的 41.3%。 占0.15% %
渗育水稻土
水稻土
潴育水稻土
潜育水稻土
黄壤及其分布
黄壤的景观及剖面
土体构型: 土体构型: A0-A-B-C型 型
黄 壤 分 布 、 面 积 及 特 点
占95.6% %
面积为452.17万公 万公 面积为 顷,占土壤总面积 %,耕种黄 的9.13%,耕种黄 %, 壤面积为103.26万 壤面积为 万 公顷, 公顷,占全省耕地 土壤的9.3%, %,居 土壤的 %,居 第三位。 第三位。
土、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燥红土、褐土、 棕壤、暗棕壤、棕色针叶林土、燥红土、褐土、 紫色土、石灰( 紫色土、石灰(岩)土、新积土、风沙土、粗骨土、 新积土、风沙土、粗骨土、 石质土、潮土、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沼泽土、 石质土、潮土、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沼泽土、泥 炭土、水稻土、亚高山草甸土、 炭土、水稻土、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 寒漠土。 寒漠土。
面积(万公顷) 面积(万公顷)
911.33 460.10 452.17 120.62 181.93 207.43 370.16 479.68 1228.94 79.94 33.26
与土壤总面积之比(%) 与土壤总面积之比(%)
18.40 9.29 9.13 2.44 3.70 5.67 7.47 9.69 24.82 1.61 0.67
四川土壤的主要形成特点
(1)母质起着突出的作用(紫色岩); 母质起着突出的作用(紫色岩) (2)人为因素在土壤形成中起着特别 重要的作用(水稻土) 重要的作用(水稻土); (3)土壤形成条件多样性,造成成土 土壤形成条件多样性, 过程和土壤类型的多样性 ; (4)东、西部土壤明显分异。 西部土壤明显分异。
黄 壤 分 布 、 面 积 及 特 点
黄壤(亚类) 黄壤(亚类)
面积为340.08万公顷, 万公顷, 面积为 万公顷 占黄壤总面积的75%, 占黄壤总面积的 %, 其中耕地面积65.14万 其中耕地面积 万 公顷, 公顷,占黄壤耕地的 63%。 %。
占95.6% %
按其成土母质,黄壤可分为: ,占50%; (1)砂岩和页岩(或泥岩)风化物发育的黄壤,称砂泥黄土,占50%; 砂岩和页岩(或泥岩)风化物发育的黄壤, (2)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黄壤,称矿子黄泥土,占35%; 石灰岩风化物发育的黄壤, ,占35%; (3)第四系更新统沉积物发育的黄壤,称老冲积黄泥土,占15%。 第四系更新统沉积物发育的黄壤, ,占15%。
母质或起源土壤:
冲积母质和潮土占14% 14% 14 紫色土占66% 66% 66 黄壤占17% 17% 17 红壤占1% 1 其他母质占2% 2 占3% %
近97% %
水稻土分布、 水稻土分布、面积及特点淹育水源自土渗育水稻土漂洗水稻土
水稻土
潴育水稻土 脱育水稻土
潜育水稻土
水稻土分布、 水稻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面积40.79万公顷,占水稻土 万公顷, 面积 万公顷 面积的8.9%,分布于丘陵和 %,分布 面积的 %,分布于丘陵和 低山坡地,多为望天田。 低山坡地,多为望天田。 A-Ap-C或A-(Ap)-C 或
淹育水稻土
渗育水稻土
漂洗水稻土
水稻土
潴育水稻土 脱育水稻土
潜育水稻土
水稻土分布、 水稻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淹育水稻土
面积88.75万公 面积 万公 顷,占水稻土 面积的19.3%。 面积的 %。 主要分布在丘 主要分布在丘 陵槽谷平坝和 河谷平原受季 节性地下水浸 节性地下水浸 的部位, 润的部位,部 分为具有季节 性滞水的台地, 性滞水的台地, 种稻历史悠久。 种稻历史悠久。
A-Ap-(P)-W-(G)C
亚类:63个 亚类:63个。 土属:137个 土属:137个。
在四川省的土地总面积中,除去江河水面、裸岩和 冰川雪地等的土壤 土壤后,其总面积为4952.08 4952.08万公顷,占 土壤 4952.08 87.3%。
主要土类
紫色土 水稻土 黄壤 红壤、 红壤、赤红壤和燥红土 石灰( 石灰(岩)土 黄棕壤和黄褐土 棕壤和褐土 暗棕壤和棕色针叶林土 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 沼泽土和泥炭土 潮土和新积土
紫色土是由特殊性质
中性紫色土: 中性紫色土:
面积279.28万公顷,占紫色土总面积的31%。 面积279.28万公顷,占紫色土总面积的31%。 279.28万公顷 31 具有明显的淋溶脱钙特征,不含或仅含少量碳酸钙, 不含或仅含少量碳酸钙, 不含或仅含少量碳酸钙 pH6.5~7.5; pH6.5~7.5; 质地大多比较适中,一般肥力较高; 质地大多比较适中,一般肥力较高; 作物宜种度广,盛产甘蔗,柑桔的主要产地之一。
潜育水稻土
水稻土分布、 水稻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淹育水稻土
渗育水稻土
漂洗水稻土
面积为4.81万 万 面积为 公顷, 公顷,仅占水 稻土面积的1 稻土面积的 %左右 A-Ap-GW- G
水稻土
潴育水稻土
脱育水稻土
潜育水稻土
水稻土分布、 水稻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淹育水稻土
面积为8.64万 万 面积为 公顷,占水稻 公顷, 土面积的1.9 土面积的 %,群众习称 %,群众习称 白鳝泥田。 白鳝泥田。 漂洗水稻土 主要分步在台 地和丘陵坡麓 平缓的地段, 平缓的地段, 以及河谷平原 的高阶地, 的高阶地,由 土体上层滞水 引起的还原离 脱育水稻土 铁离猛作用所 形成。 形成。 A-Ap-(P)-E-C
自然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的次生林,加上所处地形较陡, 自然植被多为常绿阔叶林破坏后的次生林,加上所处地形较陡,水土流 失较重,土壤剖面发育较弱, 层分化不甚明显 层分化不甚明显。 失较重,土壤剖面发育较弱,B层分化不甚明显。
红壤、赤红壤和燥红土 及其分布
红壤的景观及剖面
土体构型: 土体构型:A0 - A-B-C(Cpl)
要是侏罗系和白垩系紫色 岩层,以泥(页)岩和砂 岩为主,大多为钙质胶结, 一般都含有数量不等的碳 酸钙。
紫色土分布、 紫色土分布、面积及特点
四川是我国紫色土分 布最集中的地区,全省紫 色土面积为911.33万公顷, 占土壤总面积的18.4%。 耕种紫色土面积为406.09 万公顷,占紫色土总面积 的44.6%,占全省耕地土 壤的36.4%,是全省仅次 于水稻土而居第二位的耕 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