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燃烧学简答题3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
工程燃烧学复习卷子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第一章1、什么是燃烧?燃烧涉及哪些物理化学过程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涉及物理过程:质量传递、气流运动、组分扩散、能量传递、相变、压力变化等涉及化学过程: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反应程度、燃烧产物的生成与控制等2、燃烧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1)动力工程(2)材料生产、工业供热(3)家庭供热(4)安全与火灾(5)燃烧对环境的污染,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烟尘等前三者是有利的,后两者是不利的3、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4、工业燃烧工程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针对不同燃料的特性提出合理的燃烧方法根据生产工艺的具体要求研究和设计特殊性能的新型燃烧装置研究和设计高效节能型燃烧装置研究低噪声、低污染的燃烧技术为计算机控制的工业燃烧过程提供数学模型5、烟煤可以分为哪些小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粘煤)、弱粘煤、不粘煤、长焰煤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 >=10的前提下以反映粘结性的几个指标(粘结指数. ,胶质层最大厚度Y和奥—阿膨胀度b)对烟煤进行细分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来分类。
当粘结指数. >85时,用Vdaf和Y或用Vdaf和b值来分类。
如按b值和Y值划分类别有矛盾时,以Y值划分的类别为准6、煤的成分表示方法和转换关系应用基(也称收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arCar%+Har%+Oar%+Nar%+Sar%+Aar%+War%=100%干燥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Cd%+Hd%+Od%+Nd%+Sd%+Ad% =100%可燃基(也称干燥无灰基)表示方法,用下角标dafCdaf%+Hdaf%+Odaf%+Ndaf%+Sdaf% =100%7、煤中的水分有哪些工业分析中的水分包括哪些外部水分:不被燃料吸收而是机械地附在燃料表面上的水在大气中自然风干后即可去除内部水分:被煤粒内部毛细孔吸附的水分,在内部均匀分布自然风干不能去除,在105~110oC加热后去除化合水:矿物杂质的矿物结晶水,在200~500oC加热后去除热解水:有机质中的氢和氧在干馏或燃烧后形成的水工业分析的水分包括前两种,称为全水分8、什么叫干馏干馏时如何实现对空气的隔绝•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加热,称为干馏•一般是往加热炉内通入N2等惰性气体来实现对空气的隔绝。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可燃气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______。
A. 光B. 热C. 光和热D. 光、热和声答案:C2.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______。
A. 燃料、氧气、点火源B. 燃料、氧气、温度C. 燃料、温度、点火源D. 氧气、温度、点火源答案:A3.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燃烧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一氧化碳D. 氧气答案:D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种类B. 氧气的浓度C. 燃烧的温度D. 环境的湿度答案:A5. 燃烧的类型可以分为______。
A. 缓慢氧化和快速氧化B. 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C. 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种类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的温度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在燃烧学中,闪点是指______。
A. 可燃液体开始沸腾的温度B. 可燃液体开始自燃的温度C. 可燃液体开始燃烧的温度D. 可燃液体开始蒸发的温度答案:B8. 燃烧的热效应通常用于______。
A. 发电B. 加热C. 制冷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9.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与______有关。
A. 燃料的流动性B. 氧气的供应量C. 环境的气流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燃烧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______。
A. 燃料的纯度B. 氧气的供应量C. 环境的控制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______反应,产生能量。
答案:氧化2.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与______的浓度有关。
答案:氧气3.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稳定性与______的供应量有关。
答案:氧气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燃料的______有关。
答案:种类5. 燃烧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环境的______。
山东大学工程燃烧学考点整理
第一章:可能出的概念题:1.什么是燃烧?燃烧的分类?每种分类的特征?燃烧是指氧化剂与可燃物混合发生的剧烈化学反应,其过程一般伴随传热传质、发光发烟等现象。
燃烧可分为气相燃烧与固相燃烧,气相燃烧又分为预混燃烧与扩散燃烧,气相燃烧中可燃物与氧化剂均为气体,固相燃烧为表面燃烧,无火焰。
预混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已提充分混合,燃烧过程只取决于可燃混合气的化学动力过程,扩散燃烧是可燃物在燃烧时才与氧化剂混合,取决于摻混速度。
此外还可以分为表面燃烧、阴燃、蒸发燃烧、分解燃烧等等2.什么是火焰?火焰的分类有哪些?火焰是指发生燃烧反应的气体所占据的空间区域。
火焰可分为预混火焰与扩散火焰等等3.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达式?简单表述:Q=U+W4.热效应的概念?其中应重点注重的条件有哪些?热效应是指,在定容定压条件下,物质进行反应时不做非体积功,且产物与反应物温度相同,这种情况下反应放出的热量。
重点注意定容定压(体积功=0)、不做非体积功(Wa=0)、产物反应物温度相同(不因为比热容吸收热量)5.生成焓、反应焓、燃烧焓的概念?并注意其中的条件?生产焓是指稳定单质或元素在定压条件下反应生成1mol化合物时的热效应。
反应焓是指某些化合物与化合物或元素在任意温度下进行单位反应产物和反应物的焓差(注意,这些概念末尾的写法都是有说法有讲究的)。
燃烧焓是指1mol化合物完全燃烧时对应的焓差。
注意:因为反应焓与燃烧焓的反应物与产物有可能都是化合物,所以要说焓差,而生成焓的反应物是单质,单质的生产焓为0,故说“热效应”。
*6.拉瓦锡——拉普拉斯定律解释?化学反应的生成焓等于分解焓,符号相反。
*7.盖斯定律描述?无论化学反应是分一步还是多步进行的,其热效应相同。
*8.基尔霍夫定律描述?(写公式)这一定律表明了什么的关系?表明了反应焓随温度的变化规律9.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何为孤立系统熵增原理?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任何影响。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一)1. 什么是燃料的高、低位发热量?两者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热力计算中要用燃料的应用基低位发热量?答:煤的高位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冷却到使其中的水蒸汽凝结成0℃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煤的低位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汽冷却到20℃时放出的热量,不包括水蒸汽潜热的燃料发热量;烟气中的水蒸气尚未冷凝而直接排出,使燃料燃烧后烟气中的水蒸汽潜热无法回收利用2. 什么是标准煤?有何实际意义?答:人为规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29300kJ/kg(即气体燃料29300 kJ/m3)的燃料(P25)能源的种类很多,所含的热量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相互对比和在总量上进行研究,我国规定应用基低位发热量29300kJ/kg(即7000kcal/kg)的燃料为标准煤,也称煤当量。
标准煤实际是不存在的,只是人为的规定。
有何实际意义:提出标准煤的主要目的是把不同燃料划归统一的标准,便于分析、比较热力设备的经济性。
不同的煤具有不同的发热量,有时差别很大。
因此,在相同容量、相同参数的锅炉,在相同运行条件下,不能仅仅依据消耗燃料量的多少,来衡量锅炉运行的经济性。
如果把不同的燃煤都折算为统一的标准煤,那就容易判断:哪一台炉的标准煤耗量低,哪一台锅炉的运行经济性就好。
3. 煤中硫分有几种存在形式?简要说明他们对燃烧性能的影响。
答:3种,有机硫、黄铁矿硫(前两者可燃,称为可燃硫或挥发硫)、硫酸盐硫。
4. 煤的化学成分有几种表示方法?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成分分析基?试推导各种基之间的换算系数。
答:工业分析(工分):灰分、水分、挥发份、固定碳、低位发热量、焦渣特性;5. 何谓煤的元素分析法?煤的可燃元素有哪些?答:元素分析:测定燃料中的碳、氢、氧、氮、硫及水分灰分的含量。
可燃元素:C、H、S6. 什么是燃油的闪点、燃点、着火点?了解它们有何实际意义?答:(二)1. 燃料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以有四种不同的情况:(1)空气消耗系数α=1,完全燃烧;(2)α>1,完全燃烧;(3)α>1,不完全燃烧;(4)α<1,不完全燃烧。
燃烧学考试题
燃烧学考试题一、请解释下面的基本概念1.燃烧: 是指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
4.显光火焰的热损失机理5.烟囱效应:这种垂直的围护物中,由于气体对流对流,促使烟尘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效应,称为“烟囱效应”。
6.引燃:引燃又称为强迫着火或点燃,是指由于从外部能源(如电热线圈、电火花、炽热质点、点火火焰等)得到能量,使混气局部范围受到强烈加热而着火8.燃烧速度:单位容积内,单位时间完全燃烧掉的燃料量9.通风因子:A 为通风口的面积,m 2,H 为通风口自身的高度,m ;基本参数 A成为通风因子10.空气消耗系数:烧所消耗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定义为空气消耗系数将可燃物完全燃烧11.燃烧热: 燃烧反应中可燃物与助燃物作用生成稳定产物时的反应热称为燃烧热12.热值: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14.自燃: 可燃物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称为自燃15.斯蒂芬流:在燃烧问题中,高温气流与其相邻的液体或固体物质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分界面16.火焰传播机理:依靠导热和分子扩散使未燃混合气温度升高,并进入反应区而引起化学反应,导致火焰传播17.粉尘爆炸:可燃物质呈粉状或雾状而飞散在空气中遇火源而发生的爆炸称为粉尘爆炸18.阴燃: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19.闪点: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表面能够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20.可燃液体爆炸温度极限:蒸气爆炸浓度上、下限所对应的液体温度称为可燃液体的爆炸温度上、下限21.反应速率: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24.异相燃烧: 液体或固体燃料和气态氧化剂的燃烧25.理论火焰温度(1)可燃物与空气按化学计量比配比;(2)完全燃烧;(3)绝热等压燃烧;(4)燃烧的初始温度是 298K (25℃)。
在以上规定的条件的基础上计算出的燃烧温度,称为定压绝热火焰温度,或称理论燃烧温度二、简答题2. 为什么说Ar r he ni us定律的结论与分子碰撞理论对化学反应速度的解释是一致的?3. 什么叫链反应?它是怎样分类的?链反应一般可以分为几个阶段?通过在反应过程中交替和重复产生的活性中间体(自由基或自由原子)而使反应持续进行的一类化学反应直链反应:直链反应在链传递过程中每消耗一个自由基的同时又生成一个自由基,直至链终止。
工程燃烧学考试复习资料
工程燃烧学1.要使具有评价能力的普通分子变为具有能量超出一定值的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活化能,其量级在42000~420000kJ/kmol。
2.由反应物经一步反应直接生成产物的反应是简单反应。
3.煤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反应级数约等于2。
4. 悬浮燃烧与层状燃烧相比,煤粉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两者的混合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加快着火,燃烧非常剧烈。
5. 天然气的“干气”主要成分是CH4和C2H6。
6.电厂炉渣不属于城市生活垃圾。
7.拉瓦尔管高压油喷嘴是高压燃油燃烧器。
8.过渡燃烧区(扩散-动力燃烧区)的传质速度相当于化学反应速度。
9. 悬浮燃烧容易实现大型化。
10. 按燃烧过程中控制因素可将火焰分为:预混火焰和扩散火焰。
11. 确保良好雾化质量包括:燃油温度,雾化介质参数,油喷嘴的结构,燃油压力。
12. 煤的主要化学组成中包括碳(C)、氢(H)、氧(O)、氮(N)、硫(S) 。
13. 一般喷嘴的均匀性指数n为2~4,转杯喷嘴为8.14. 离子间进行化学反应,由于不需要破坏旧的连续,活化能趋近于015. H2的氧化反应机理,包括频率因子、温度指数、基元反应的活化能。
16. 湍流火焰的稳定性,主要是脱火问题17. 常用脉动燃烧器包括:四分之一波形脉动燃烧器,也叫施密特型脉动燃烧器,亥尔姆霍茨脉动燃烧器。
18.内燃机运行性能指标包括:冷起动性能、噪声和排气品质。
19. 可逆过程的中∆G与∆S的对应关系为∆S<0,∆G>0。
20. 用氧气或富氧空气助燃,大大减少了产物生成量,因而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温度。
21. 煤的化学组成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2. 为了更好地了解垃圾焚烧过程,将其依次分为干燥、热分解和燃烧三个阶段。
23.燃烧过程的三个步骤是:蒸发、混合、燃烧.24. 链式反应的基本过程:链的激发反应、链的传递、链的断裂。
25. 影响汽油机性能的关键性指标主要是辛烷值和馏程。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的定义是什么?A. 物质在氧气中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B. 物质在液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C. 物质在固态下发生的化学反应D. 物质在无氧气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燃烧的必要条件?A. 可燃物B. 氧气C. 足够的温度D. 足够的压力答案:D3. 燃烧过程中,哪个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A. 点火B. 火焰传播C. 热量释放D. 烟雾生成答案:D4. 以下哪种燃烧属于扩散燃烧?A. 木材燃烧B. 煤燃烧C. 天然气燃烧D. 汽油燃烧答案:C5. 以下哪种燃烧现象属于爆炸?A. 缓慢氧化B. 快速氧化C. 有声有光的快速氧化D. 无声无光的快速氧化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燃烧反应总是放热的。
(对)2.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必须与氧气直接接触。
(错)3. 燃烧速率与温度无关。
(错)4. 燃烧可以发生在任何压力下。
(错)5. 燃烧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对)6. 所有燃烧都是氧化反应。
(对)7. 燃烧过程中,火焰总是可见的。
(错)8. 燃烧过程中,热量的释放是燃烧的必要条件。
(错)9.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浓度越高,燃烧速率越快。
(对)10. 燃烧过程中,氧气的浓度越高,燃烧速率越快。
(对)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
答案: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包括:可燃物、氧气或氧化剂、足够的点火能量。
2. 什么是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请各举一例。
答案:完全燃烧是指可燃物与足够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稳定产物。
例如,甲烷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不完全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反应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碳黑等不稳定产物。
例如,木材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产生烟和碳黑。
3. 描述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答案: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通常包括:点火(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火焰传播(反应迅速扩散)、热量释放(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生成产物(如二氧化碳、水等)。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燃烧学是研究燃烧现象、燃烧过程及其控制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燃烧学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供参考: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的定义是什么?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放热反应B.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吸热反应C. 物质与空气发生的放热反应D. 物质与空气发生的吸热反应答案:A2.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燃料、氧气、点火源B. 燃料、氧气、催化剂C. 燃料、空气、点火源D. 燃料、空气、催化剂答案:A3. 以下哪个不是燃烧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一氧化碳D. 氧气答案:D4. 什么是完全燃烧?A. 燃料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水蒸气C.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 燃料完全转化为水蒸气答案:A5. 什么是不完全燃烧?A. 燃料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B. 燃料部分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水蒸气C. 燃料部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D. 燃料完全转化为一氧化碳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可以分为_和_两个阶段。
答案:预混燃烧阶段;扩散燃烧阶段。
2. 燃烧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_的质量或体积的减少量。
答案:燃料。
3. 热值是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通常分为_和_。
答案:高位热值;低位热值。
4.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常用_表示。
答案:平衡常数。
5. 燃烧过程中,火焰可以分为_、_和_三个区域。
答案:反应区;氧化区;未反应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类型。
答案: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热分解反应。
氧化反应是燃料与氧气结合生成氧化物的过程;还原反应是燃料中的氧化态降低的过程;热分解反应是在高温下燃料分解成更简单物质的过程。
2. 解释什么是燃烧的临界点火温度,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临界点火温度是指燃料开始自持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工程燃烧学》试卷B答案及评分标准
《工程燃烧学》试卷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 选择题(22小题共44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答对得分,答错不得分二、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答:W :在110°C 加热前后测量煤样质量,减少量即为水分量。
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水分百分含量 …2分 V :在850°C 干馏前后测量干燥煤样质量,减少量即为挥发分质量。
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挥发分百分含量 …2分 F :测量燃烧前后焦块质量,减少量即为固定碳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固定碳百分含量 …1分 A :燃烧后剩下的即为灰分,测量其质量,除以煤初始质量即得灰分的百分含量。
…2分2、答:1)辛烷值是衡量汽油在汽缸内抗爆震燃烧能力的一种数字指标,其值高表示抗爆性好。
…2分 2)不对。
…1分 90#汽油指该汽油的抗爆震性能与含异辛烷体积百分数为90%的标准燃料相同。
该标准燃料由异辛烷和正庚烷混合而成 ………2分3、定义:射流在离开喷嘴前先强迫流体作旋转运动,它从喷嘴喷出后便会边旋转边向前运动,这就是旋转射流,简称旋流。
………2分 用旋流数S 来表示旋流强度。
………3分4、答:碳是固体,它的燃烧是固体和气体之间进行的异相化学反应,包括扩散、吸附和化学反应,进行五个连续的步骤: (1)氧气扩散到碳表面;(2)扩散到固体表面的气体(或氧气)须被碳表面所吸附;(3)吸附的气体和碳表面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吸附后的生成物;(4)吸附后的生成物从碳表面上解吸;(5)解吸后的气体生成物扩散离开碳表面。
………3分影响因素:碳的燃烧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反应温度和焦炭的活性;而碳粒的大小、表面特性以及与气流的相对运动等决定了扩散吸附等物理过程的快慢。
………2分 三、 计算题(2小题共16分)评分标准:每小题8分,按正确的计算步骤给分 1、解:(1)理论空气需要量 ………..1分20,301115( 6.85756.1)2210020.940.210.21O L L m ⨯⨯+⨯+⨯===x G s G RΦ=⋅(2)燃烧产物量 ………..3分(3)百分组成 ………..2分(4)燃烧产物密度………..2分 2、解:计算出燃烧产物中各气体成分的量V CO2=0.84×22.4/12=1.568(m 3)V H2O =0.06×22.4/2+0.03×22.4/18=0.709(m 3)V N2=(0.84×22.4/12+0.06×22.4/4)×0.79/0.21=7.163 (m 3)…………..3分假定发热温度为1500 o C ,查得比热 c CO2=2.3636 c H2O =1.8389 c N2=1.4470 ….……(可以是其他的假定温度)….1分 计算)(2.19514470.1163.78389.1709.03636.2568.130000O H O H N N CO CO 0222222C c V c V c V Q c V Q t o =⨯+⨯+⨯=⋅⋅⋅=⋅=’’‘‘‘‘++低产低热….1分再假定发热温度为1900 o C ,查得比热 c CO2=2.4393 c H2O =1.9252 c N2=1.4780 ….……………………………………..….1分 计算-=⨯+++⨯⨯=223CO V 5(6.8 2.322.52 3.7)10 1.95(m )-=⨯++⨯+⨯⨯=223H O V 5(573222.52 3.7)10 5.62(m )-=⨯⨯+⨯⨯=223N V 5 4.710 1.20.7920.9420.09(m )=-⨯⨯=23O V (1.21)0.2120.940.88(m )n =+++2222CO H O N O V V V V V =+++=31.95 5.6220.090.8828.54(m )'=⨯=2 1.95CO 100% 6.83%28.54=⨯=2 5.62H O'100%19.69%28.54'=⨯=220.09N 100%70.39%28.54'=⨯=20.88O 100% 3.08%28.54)(5.19014780.1163.79252.1709.04393.2568.130000O H O H N NCO CO0222222C c V c V c V Q c V Q t o =⨯+⨯+⨯=⋅⋅⋅=⋅=’’‘‘‘‘++低产低热….2分计算得的发热温度与假定温度相吻合,因此这就是实际发热温度。
燃烧简答题
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喷出的液态二氧化碳使火焰熄灭。
请解释其中的灭火原因在一次失火后的现场处理中,消防人员发现有一种易燃物保存了下来。
分析原因,得知该物质中填加了一种阻燃剂。
当火情出现时,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热量,生成的产物覆盖在易燃物质表面。
这些都起到了阻止该物质燃烧的作用1、从燃烧条件分析,这种易燃物没有燃烧的原因.2、推测这种阻燃剂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产物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写出一点就可以火灾能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危害。
发生火灾时,根据可燃物的种类不同,选择的灭火剂也有所不同。
水是常用的灭火剂但有的火灾不能用水灭火。
(1)木材着火可以用水扑灭,当水接触燃烧物时,水吸收热量转化为水蒸气,其体积增大1700倍左右,大量水蒸气笼罩在燃烧物的周围,使火焰熄灭。
说明其灭火原理。
(2)汽油、煤油、柴油燃烧造成的火灾,不能用水来灭火,其原因是什么?据报道,近日一辆行驶在102国道上的运送镁粉的罐车起火.由于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消防官兵用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
(1)镁粉燃烧通常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覆盖沙土灭火的原理是什么?(3)解释镁粉着火不能用水灭火的原因对着一支燃着蜡烛吹气蜡烛熄灭;而同样对着一支点燃的蚊香吹气为何燃烧更旺?请分析原因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一段时间后,发现燃烧的红磷已经熄灭,他立刻将燃烧匙取出,但此时红磷又开始燃烧,该同学很疑惑。
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帮助他解释这一现象。
使用酒精灯时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抹布的主要成分是棉花)扑盖.(1)分析湿抹布灭火的原理(2)在灭火时湿抹布没有燃烧,试分析原因06年安徽国家公园曾发生过一起火灾,在灭火过程中,消防官兵使用了一种新型灭火弹,这种灭火弹是一种无雷管、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以超导材料引燃后,遇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高效灭火剂——碳酸氢钠。
请分析:(1)灭火弹的原理是什么?(2)在灭火过程中还使用了手持式风力灭火机,它能喷出类似12级风的高速气流,将火吹灭。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导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下列哪种物质是可燃物质?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D2.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B. 可燃物、二氧化碳和点火源C. 可燃物、氧气和水D. 可燃物、氮气和点火源答案:A3. 燃烧过程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辐射B. 对流C. 传导D. 所有以上方式答案:D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与什么有关?A. 温度B. 压力C. 可燃物的类型D. 氧气的浓度答案:C5. 什么是闪点?A. 液体可燃物开始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B. 液体可燃物开始沸腾的温度C. 液体可燃物开始蒸发的温度D. 液体可燃物开始自燃的温度答案:A6. 什么是自燃?A. 物质在没有外部点火源的情况下自行燃烧B. 物质在有外部点火源的情况下燃烧C. 物质在高温下燃烧D. 物质在高压下燃烧答案:A7. 燃烧过程中,哪种物质是氧化剂?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A8. 什么是爆炸极限?A.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B.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C.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最低和最高浓度D.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不能发生爆炸的浓度答案:C9. 什么是燃烧速率?A.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物质量B.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热量C.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体积D. 单位时间内燃烧的重量答案:A10. 什么是燃烧效率?A.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热值的比值B.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重量的比值C.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体积的比值D.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燃料价格的比值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燃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物包括哪些?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硫化物答案:B, C, D12.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火焰的温度?A. 可燃物的类型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压力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13.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燃烧速率?A. 可燃物的浓度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温度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14.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燃烧效率?A. 燃料的纯度B. 氧气的供应量C. 燃烧器的设计D. 环境温度答案:A, B, C15. 燃烧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爆炸极限?A. 可燃物的类型B. 氧气的浓度C. 环境压力D. 环境湿度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它涉及到燃料与氧气的结合。
工程燃烧学 复习
1.燃烧热:1mol的燃料和氧化剂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称为燃烧热。
2.绝热燃烧温度:某一等压、绝热燃烧系统,燃烧反应放出的全部热量完全用于提高燃烧产物的温度。
3.阿累尼乌斯揭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4.活化能:使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所需的最小能量。
5.链反应:通过在反应过程中交替和重复产生的活性中间体(自由基或自由原子)而使反应持续进行的一类化学反应。
分为不分支链反应和分支链反应。
6.着火机理分为:1.热着火机理2.链着火机理7.强迫着火(点燃):可燃混合物从外界获得能量而产生着火现象。
8.动力燃烧工况:碳表面化学反应速度远小于氧气向表面的扩散速度。
9.扩散燃烧工况:燃烧速度取决于扩散,反映处于扩散控制区。
10.火焰传播速度:指燃料燃烧的火焰锋面在法线方向上的移动速度。
11.火焰正常传播可分为层流火焰传播和紊流火焰传播两种形式。
12.火焰分为:预混火焰、部分预混火焰、扩散火焰。
13.火焰稳定原理:加钝体,使已燃高温燃烧产物产生回流,作为具有自动补偿能力的持续点火源。
14.雾化原理:通过喷嘴或用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的操作。
15.雾化角:喷嘴出口处的燃料细油滴组成的雾化锥,喷出的雾化气流不断卷吸炉内高温气体并形成扩散的气流边界。
16.灰分对燃烧的影响:①热效应②辐射特性③颗粒尺寸④催化效应⑤障碍效应17.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热力型NOx生成机理(是指燃烧用空气中的氮的高温下氧化而生成的氮氧化物)、快速型NOx生成机理(碳氢系燃料在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情况下,空气中氮在火焰面内急剧生成大量的NOx)、燃料型NOx生成机理(燃料中的氮氧化物燃烧形成的NOx)。
18.燃烧过程脱硫技术: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循环流化床脱硫技术。
19.烟气脱硝技术:干式流程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R);湿式流程有:氧化吸收法。
20.质量作用定律:当温度不变时,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与该瞬时各反应物浓度的乘积成正比。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
A. 可燃物B. 氧气C. 点火源D. 温度2.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可燃物?A. 木材B. 汽油C. 煤D. 水3. 燃烧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燃烧速度的因素?A. 氧气浓度B. 可燃物的颗粒大小C. 环境温度D. 燃烧产物的排放速度4. 燃烧过程中,火焰中心的温度通常比火焰外围的温度____。
A. 高B. 低C. 相同D. 无法确定5. 以下哪种燃烧属于完全燃烧?A. 木材燃烧B. 汽油燃烧C. 煤燃烧D. 氢气燃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燃烧是一种______现象,通常伴随着______的产生。
7.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可燃物 + 氧气→ 燃烧产物 +______。
8. 燃烧过程中,可燃物的氧化反应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______。
9. 燃烧的类型可以分为完全燃烧和______。
10. 燃烧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可燃物消耗的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燃烧的基本原理。
12. 描述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过程。
13. 解释为什么燃烧过程中需要氧气。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假设有1千克木材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计算其释放的热量。
已知木材的热值是4200千卡/千克。
15. 如果在一个封闭容器中进行燃烧,计算氧气的消耗量。
已知容器的体积为1立方米,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为21%。
五、论述题(共30分)16. 论述燃烧过程中的热传递方式及其对燃烧速度的影响。
答案:1. A C D2. D3. D4. A5. D6. 放热光7. 热量8. 次级阶段9. 不完全燃烧10. 质量11. 燃烧的基本原理是可燃物在足够的氧气存在下,通过化学反应释放能量,产生热量和光。
12. 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通常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可燃物中的碳、氢等元素与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物。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
燃烧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是:A. 燃料、氧气、点火源B. 燃料、氧气、温度C. 燃料、温度、点火源D. 氧气、温度、点火源答案:A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燃烧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蒸气C. 一氧化碳D. 氧气答案:D3. 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释放,这个过程称为:A. 氧化还原反应B. 还原反应C. 氧化反应D. 还原氧化反应答案:C4. 燃烧的三个阶段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预热阶段B. 点燃阶段C. 稳定燃烧阶段D. 熄灭阶段答案:D5. 燃烧效率是指:A. 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与燃料总能量的比值B. 燃烧过程中消耗的氧气量C. 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 燃烧产物中水蒸气的浓度答案:A6.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颜色通常是由哪种元素决定的?A. 碳B. 氢C. 氧D. 氮答案:A7. 以下哪种物质是可燃的?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甲烷答案:D8.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主要取决于:A. 燃料的热值B. 燃料的密度C. 燃料的表面张力D. 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D9. 燃烧过程中,以下哪种物质可以作为抑制剂?A. 氧气B. 二氧化碳C. 氮气D. 甲烷答案:B10. 燃烧过程中,以下哪种现象不是火焰传播的典型特征?A. 颜色变化B. 温度升高C. 压力降低D. 能量释放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燃烧过程中,燃料与氧气的化学反应通常产生______和______。
答案:热量、光2. 燃烧过程中,燃料的______是影响燃烧效率的关键因素。
答案:氧化速率3.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______是其传播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答案:温度4.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______和______是影响火焰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答案:形状、颜色5.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______是衡量燃烧效率的重要参数。
答案:高度6. 燃烧过程中,火焰的______是其传播速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完整)工程燃烧学复习要点
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燃烧的定义(氧化学说):燃烧一般是指某些物质在较高的温度下与氧气化合而发生激烈的氧化反应并释放大量热量的现象。
2、化石燃料燃烧的主要污染排放物?烟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其次还有CO,CO2等其他污染物。
3、燃素学说;燃素学说认为火是火是由无数细小且活泼的微粒构成的物质实体,这种火的微粒即可愿意与其他元素结合而形成化合物也可以以游离的方式存在,大量游离的火的微粒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明显的火焰,它弥散于大气之中变给人以热的感觉,由这种火微粒构成的火的元素便是燃素。
第二章燃料1.什么叫燃料?它应具备哪些基本要求?是指在燃烧过程中能释放出大量热量,该热量又能经济、有效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物质作为燃料的条件:(1)能在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热量;(2)能方便且很好的燃烧;(3)自然界蕴藏量丰富,易于开采且价格低廉;(4)燃烧产物对人类、自然界、环境危害小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那些燃料?(煤,石油,天然气)3.燃料分类方法?燃料按物态分类及其典型代表燃料(1 固体燃料(煤炭)2 液体燃料(石油、酒精)2气体燃料(天然气、氢气)4.燃料的组成,固液体燃料的元素组成都有那些? 固体燃料是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
混合物的元素组成为:C、H、O、N、S、A、M 液体燃料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其元素组成亦为:C、H、O、N、S、A、M5.气体燃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有哪些?气体燃料是由若干单一可燃与不可燃气体组成的混合物:CO、H2、CH4、CnHm、CO2、N2、H2O、 O2等。
6.燃料分析有几种,分别是什么?(1)工业分析组成(测定燃料中水分(M)、挥发分(V)灰分(A)和固定碳(FC)等4种组分的含量)。
;(2) 元素分析组成(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燃料中主要化学元素组分碳(C)、氢(H)、氮(N)、硫(S)和氧(O) 以及灰分(A)和水分(M)的含量);(3)成分分析组成(化学分析方法测定气体燃料各组分的体积或质量百分比)7.燃料的可燃与不可燃部分各包含哪些主要成分?可燃成分:(碳(最主要的可燃元素,氢(发热值最高的可燃元素)硫(有机硫、黄铁矿硫:可燃烧释放出热量,合称为可燃硫或挥发硫。
燃烧学题库简答题
1 硫在煤中的几种存在形式?为什么是有害成分?熔点与酸度的关系。
答:三种,1有机硫,来自母体,与煤成化和状态,均匀分布。
2 黄铁矿硫与铁结合在一起,主要成分,硫化铁。
3硫酸盐硫以各种硫酸盐的形式存在杂质中。
有害成分: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危害人体健康和造成大气污染。
在加热炉中造成金属的氧化和脱碳,在锅炉中引起锅炉换热面的腐蚀。
焦炭还能影响生铁和钢的质量。
酸性程度高的灰分,熔点较高。
曼彻斯特的红<benwuxian@> 22:03:422 说明煤灰分的定义,怎样确定灰分的熔点和酸度?答:煤中所含的矿物杂质(碳酸盐粘土矿物及微量稀土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一些固体残留物。
熔点:灰分式样软化到一定程度时的温度作为灰分的熔点。
(三角锥软化到半球)。
酸性成分与碱性成分之比作为灰分的酸度。
3、何为煤的半工业分析、全工业分析。
分析方法及意义?煤的半工业分析是将一定质量的煤加热到110℃使其水分蒸发,以测出水分的含量,再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850℃,并测出挥发分的含量,然后通以空气是固定碳全部燃烧,以测出灰分和固定碳的含量。
全工业分析是在办工业分析的基础上加上煤中S的含量,与煤的发热值的测定的煤的工业分析。
4 集中表述煤的化学组成有几种方法表示。
有什么实际意义,应用成分:C H O N P S灰分A 水分W七种组分所组成,包括全组分在内的成分,习惯上把她叫做应用基,上述各组分在应用基中的质量百分数叫做燃料的应用成分。
干燥成分:不含水分的干燥基中的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燃料的化学成分。
可燃成分:C H O N S五种元素在可燃基中的百分含量来表示燃料的成分。
5 工业炉使用气体燃料与固、液体相比有哪些优点?1,在各种染料中,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最容易控制,也最容易实现自动调节2,气体燃料可以进行高温预热,因此可以利用低热值燃料来获得较高的燃烧温度并有利于节约燃料降低燃烧。
3没有炉灰,固体废弃物。
消防工程师燃烧试题及答案
消防工程师燃烧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A. 可燃物、氧气、点火源B. 可燃物、水、点火源C. 可燃物、氧气、温度D. 可燃物、二氧化碳、点火源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燃烧的类型?A. 闪燃B. 爆炸C. 缓慢氧化D. 核反应答案:D3. 根据燃烧的速率,燃烧可以分为哪两类?A. 快速燃烧和缓慢燃烧B. 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C. 有声燃烧和无声燃烧D. 有色燃烧和无色燃烧答案:A二、判断题1. 所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燃烧。
()答案:正确2. 燃烧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会减少,但能量守恒。
()答案:错误(燃烧过程中,物质的质量不会减少,但能量会转换形式)3. 燃烧的速率与氧气的浓度无关。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闪燃现象?答案:闪燃现象是指可燃液体在低于其闪点的温度下,由于蒸发出的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可燃浓度,在遇到点火源时发生瞬间燃烧的现象。
2. 什么是爆炸极限?答案: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点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和最高浓度。
四、计算题1. 假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浓度为21%,计算在氧气浓度为50%时,燃烧速率与标准大气压下的燃烧速率的比值。
答案:由于燃烧速率与氧气浓度成正比,所以当氧气浓度提高到50%时,燃烧速率将是原来的2.38倍(50%/21%)。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工厂发生火灾,初步判断为可燃液体泄漏引发的闪燃。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案:可能的原因包括:泄漏的可燃液体蒸气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引发闪燃。
预防措施包括:加强设备维护,防止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火灾危险的认识。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消防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类型,掌握燃烧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案例分析来预防和应对火灾事故。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安全稳定贡献力量。
燃烧学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2分/个)1、不属于常用防止脱火的措施的为:DA喉口加装收缩段,但喉口直径不变B加稳焰器C使用冷却装置D利用钝体2、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BA液体燃烧的过程包括雾化、受热蒸发、扩散混合、着火燃烧B油滴燃烧属于预混燃烧C提高燃烧室的温度水平有利于强化油雾燃烧 D异相燃烧是指不同相的物质之间发生的3、碳的()反应是自我促进的,而()反应是自我抑制。
AA氧化/气化 B气化/氧化 C还原/氧化D氧化/还原4、已知燃料成分,下列量可以确定的是:DA着火温度B理论发热温度C理论燃烧温度D实际燃烧温度5、影响碳球燃尽速度的主要因素是:DA碳球表面二氧化碳浓度B碳球燃尽时间C碳球直径D碳球表面氧气浓度分6、涡轮增压装置对汽车发动机的作用不包括:DA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料气体的化学反应速度B能减少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的燃烧C提高汽车发动机的功率D能提高汽车发动机内燃料气体理论发热温度7、能用来描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相似的准则数是:CA普朗特数,雷诺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B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C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舍伍德数D普朗特数,施密特数,努塞尔特数和雷诺数8、依靠传热与传质进行火焰传播的是:CA爆震B爆炸C正常传播D爆燃9、对于影响自燃着火温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A散热系数减少有利于着火B燃料活性强易着火C系统初始温度升高容易着火D产热散热相等有利于着火10、静止空气中球形碳粒燃烧,当温度为900℃时:BA只存在二次反应B一次反应,二次反应并存C只存在一次反应D以上都不对二、辨析题(判断正误,错误的说明理由,5分/个)1、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由几步反应所完成,故可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物浓度关系。
答:错。
复杂反应,所形成的最终产物是由几步反应所完成的,故化学反应方程式并非表示整个化学反应的真实过程,故无法用质量作用定律直接按反应方程判断反应速度与反应物浓度关系2、家用煤球炉在800多摄氏度能稳定燃烧,而大型煤粉炉要在1300℃以上才能稳定燃烧,因此,由细小煤粉反应活性好的理论可以得知:因此家用煤球炉比大型煤粉炉更实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燃烧学简答题3
1.何为火焰稳定性?何谓回火?何谓脱火?工程上如何防止回火和脱火?
答:①火焰稳定性:火焰传播速度与新鲜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度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②回火:预混可燃气体的火焰传播速度UL大于新鲜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率W,火焰前沿位置将向新鲜可燃物的上游方向移动,则火焰向预混气体内部烧去称为回火。
回火不仅仅发生于预混可燃气体的燃烧过程中,在固体燃料如煤粉燃烧过程中,也会发生回火。
在工程上采用小孔或缩口等方法减小喷口直径、均匀喷口流速及冷却喷口等措施防止回火。
具体措施如下:可燃混合气体从烧嘴流出的速度必须大于某一临界速度,后者与煤气成分、预热温度、烧嘴口径及气流性质等有关;当空气或煤气预热时,其出口速度还应该提高;注意保证出口断面上速度的均匀分布,避免使气流受到外界的扰动;对于燃烧能力大的烧嘴,需用气冷或水冷将烧嘴头进行冷却。
③脱火:预混可燃气体的火焰传播速度U L远小于新鲜可燃混合气的流动速率W,火焰前沿位置将向燃烧产物的下游方向移动,则火焰被吹息或吹脱称为脱火。
工程上采用各种形式的气流稳焰器或组织大小适中的高温回流区、合理控制预混气体流速W、各种形式的钝体等综合措施来防止脱火。
具体措施如下:使气体的喷出速度与火焰传播速度相适应;采取措施构成强有力的点火源,如:燃烧通道突扩保证部分高温烟气回流到火焰根部;采用带涡流稳定器或带点火环的
烧;在燃烧器上安装辅助点火烧嘴或者在烧嘴前方设置起点火作用的高温砌体。
2.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的条件?
答:层流预混火焰稳定的条件:法向稳定条件符合余弦定律ϕ
=;切向稳定条件,存在着点火圈。
cos
u
w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