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4 神奇的纸》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4神奇的纸》教学设计4.思考:在不增加其他材料的情况下,让普通纸也能装下饮料。
不可以把它变成神奇的纸(板书:神奇的),让它能支撑重物、不容易破呢?4.师:孩子们真爱思考,那如果在没有其他材料的情况下,你还有办法吗?活动意图说明:先让孩子们先回顾关于纸的知识,逐渐深化探讨纸的其他“神奇”作用,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环节二:探索(指向目标1、3)学生活动2:加工改造纸1.实验:纸的承重量。
2.观察折叠后纸的形状变化。
3.看一看、说一说:瓦楞纸有哪些作用?4. 活动:探究瓦楞纸的性能。
教师活动21.师:其他小朋友听到他说的方法了吗,我们就用他的方法来试试。
实验方法: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领一张纸,当作纸袋的底,用自己的方法改造这张纸,并测试它能不能承受字典的重量。
测试的方法:播放视频。
(取两本字典放在桌上,相隔15cm 的距离,将白纸放在两本字典上,接着将饮料放在纸的中间,观察纸能否支撑得住物体)2.分组实验,教师巡视。
3.师:请仔细看一看,我手中折好的纸(示范从不同角度观看),这张白纸经过折叠后变成了这样(板书“WWW”),与原来的白纸(指着“一”)相比有了哪些新的变化?4.小结: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出来的纸就叫瓦楞纸。
它比普通的纸能支撑更重的物体。
(板书:能支撑)5.师:哎孩子们,其实瓦楞纸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6.师:请你猜测一下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到瓦楞纸呢?7.结论:瓦楞纸能防止撞击;瓦楞状纸能不烫手;杯子里可以装热饮。
8.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通过做实验来试试吧!方法:①将白纸与瓦楞状纸分别平放在桌面上,用手轻轻按一按,认真体验手的感觉。
5. 填一填:根据实验填写活动记录表。
②将两本字典隔开一定距离放好,把普通纸放在两字典间隙上,放上重物;取下普通纸换上瓦楞纸继续实验,观察能不能支撑。
③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对比有什么区别。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优秀课件(1)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主要围绕“神奇的纸”这一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第三章第三节《纸的神奇变化》,详细内容涉及纸的来源、种类、性质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的来源、种类和性质,认识到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探究纸的性质和变化过程。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用纸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的性质和变化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纸的来源、种类和性质的认识,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实验器材(剪刀、胶水、彩笔等)。
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白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引发学生对纸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
实践情景引入: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白纸,思考纸是如何来的,它有哪些神奇之处?2. 知识讲解:(1)纸的来源:介绍纸是由树木等植物纤维制成的。
(2)纸的种类:展示不同种类的纸,让学生了解纸的多样性。
(3)纸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纸的吸水性、透光性、韧性等。
3. 例题讲解:以一道有关纸的性质的题目为例,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纸的性质,并完成相应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纸的来源:植物纤维2. 纸的种类:白纸、彩纸、砂纸、皱纹纸等3. 纸的性质:吸水性、透光性、韧性等4. 环保意识: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你生活中常见的纸,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2)实验:将白纸剪成不同形状,观察其吸水性和透光性的变化。
2. 答案:(1)例:卫生纸、报纸、作业本纸。
卫生纸:用于日常生活擦拭;报纸:用于阅读、包装等;作业本纸:用于书写、画画等。
(2)实验结果:剪成不同形状的白纸吸水性和透光性有所变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纸的神奇之处。
2024年小学科学《神奇的纸》课件1
2024年小学科学《神奇的纸》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教材第五册第三章《多样的材料》,详细内容为《神奇的纸》。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探究纸张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张的制作原理及过程,认识到纸张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探究纸张的特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纸张的制作过程及特性。
重点:了解纸张的制作原理,掌握纸张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纸张样品。
学具:实验报告单、纸张、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神奇的纸张,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神奇的纸张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2. 知识讲解:(1)介绍纸张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古法造纸的基本原理。
(2)讲解纸张的特性,如吸水性、强度、柔软度等。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纸张的特性。
4.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纸张在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制作纸张,观察不同材料的纸张特性。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制作过程纸张特性环保意识2. 纸张的制作原料:树皮、麻、竹等工艺:浸泡、煮烂、捣碎、抄造、晾干3. 纸张的特性吸水性强度柔软度七、作业设计(1)纸张的制作过程;(2)纸张的特性;(3)节约用纸的措施。
2. 答案: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纸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纸张的其他用途,发现生活中的纸张创新应用,培养创新意识。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从小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
第4课 《神奇的纸》教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
教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神奇的纸》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
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聚焦,通过折和对比观察发现普通纸和瓦楞纸的不同,引出本课的探究活动。
第二部分——探究一:纸的承重能力。
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造后性能发生变化,得出瓦楞纸比普通纸的承重能力强。
第三部分——探究二:纸的隔热能力。
通过对比实验得出接触面小隔热效果就好,瓦楞纸的隔热能力比普通纸强。
第四部分——拓展,多方法的改造纸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对其他材料的思考。
【学生分析】二年级学生对于纸已非常熟悉,但却很少有学生对纸进行过更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即对纸的认识较为单一。
在动手能力方面,与一年级相比已有明显进步,但在折纸方面还略显不足,需要教师进行示范或观看微视频后才能折出符合实验要求的瓦楞状纸。
基于低学段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的原因,设置了两个探究活动,且步步引导提升小组探究活动的效果。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加工、改造材料的兴趣。
2.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材料。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材料会随着人类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对比感受两种形状的纸的差异。
【教学难点】引领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两种形状纸的特点。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报纸、温变卡纸、热水、杯子等。
教师准备:杯套、瓦楞纸、荧光纸教学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基于观察,交流纸的特点。
2024年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
2024年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教材第五单元《材料的世界》中的第二章《纸的奥秘》。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纸的发明与历史、纸的制作工艺、纸的种类与特性、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环保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纸的发明、制作工艺、种类及特性,认识到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纸的性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的制作工艺、种类与特性的理解。
教学重点:纸的环保意义及节约用纸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样品(不同种类的纸)、显微镜、天平、尺子等。
学具:记录本、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纸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纸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纸的发明与历史:介绍蔡伦发明纸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纸的起源。
(2)纸的制作工艺:讲解纸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打浆、抄造、压榨、干燥等。
(3)纸的种类与特性:展示不同种类的纸,让学生观察、触摸,了解其特点。
3. 实践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探究不同种类纸的吸水性、强度、透气性等特性。
(2)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原因。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纸的特性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关于纸的选择题、填空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发明与历史2. 纸的制作工艺3. 纸的种类与特性4. 纸的环保意义与节约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纸的制作工艺及其环保意义。
答案:纸的制作工艺包括原料、打浆、抄造、压榨、干燥等环节。
纸的环保意义在于减少树木砍伐,保护森林资源,同时节约用纸有利于减少垃圾产生,保护环境。
2. 作业题目:列举三种节约用纸的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答案:双面打印、使用草稿纸、减少不必要的打印。
原理:双面打印可以减少用纸量;使用草稿纸可以充分利用废纸;减少不必要的打印可以降低纸张浪费。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优质课件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纸》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内容来自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神奇纸》。
具体章节为第11课《纸神奇》。
我们将详细探讨纸制作过程,解不同类型纸张以及它们特点,同时探讨纸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用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和掌握纸制作过程,认识不同类型纸张。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兴趣。
3. 通过对纸张研究,教育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制作过程,尤其是原料选择和处理。
教学重点:纸张特点和用途,以及动手制作简单纸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实物展示纸张、显微镜、视频资料。
2. 学具:白纸、彩纸、手工纸、剪刀、胶水、盆、搅拌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通过展示各种常见纸张,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纸是怎来?它们有什神奇之处?”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纸制作过程,包括原料选择、碎浆、筛选、压制、烘干等步骤。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手工纸为例,讲解纸张特点和用途,让学生解不同类型纸张有着不同用途。
4.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不同纸张和工具,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纸张,观察其特点。
5. 随堂练习(5分钟)a. 纸是如何制作?b. 请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纸张。
c. 为什要珍惜纸张资源?六、板书设计1. 纸制作过程:原料→ 碎浆→ 筛选→ 压制→ 烘干2. 不同类型纸张及其用途3. 做实验,观察纸张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你以今天学到知识,制作一张小纸条,记录下今天收获。
b.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纸用途,并思考如何节约用纸。
2. 答案:a.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行发挥。
b. 学生可以从节约用纸角度思考,例如:双面打印、用废纸制作手工艺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动手实践环节表现出色。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4《神奇的纸》教案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2.4《神奇的纸》教案一. 教材分析《神奇的纸》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探究纸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操作和表达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纸的来源、纸的特性、纸的用途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纸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纸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纸已经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纸的来源、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纸的来源、性质和用途,学会正确使用纸,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他们对纸的珍惜和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纸的来源、性质和用途。
2.难点:纸的性质的探究和正确使用纸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纸的性质。
3.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纸的各种材料,如报纸、杂志、复印纸等,以及相关课件和教学图片。
2.学生准备:带齐学习用品,如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纸是从哪里来的吗?纸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纸的材料,如报纸、杂志、复印纸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纸的来源、性质和用途。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纸的性质的探究,如纸的承受力、湿度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互相交流。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纸的性质和用途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
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第八册第三章《物体的抗弯曲能力》,围绕“神奇的纸”这一主题,深入学习纸张的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详细内容涉及第三章第二、三节,重点探讨纸张的厚度、强度与折叠次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增强纸张的承载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纸张厚度、强度与折叠次数之间的关系,掌握通过改变形状增强纸张承载力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
3. 情感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纸张强度与折叠次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纸张形状与承载能力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掌握增强纸张承载力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神奇的纸样品、直尺、剪刀、胶带、重物(如书本)、演示用PPT。
2. 学具:每人一张A4纸、直尺、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不同类型的纸制品,如纸桥、纸飞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纸的神奇之处。
2. 新课导入(10分钟):通过PPT讲解纸张的厚度、强度与折叠次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增强纸张的承载力。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纸桥为例,讲解如何通过改变形状和结构增强纸张的承载能力。
4. 动手实践(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一张A4纸设计并制作一个能够承载一定重量的纸结构。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展示作品,分享设计思路,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纸张厚度、强度与折叠次数的关系2. 增强纸张承载力的方法改变形状增加结构稳定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能够承载更多重物的纸结构,并说明设计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纸张性质与结构设计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纸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拓宽知识视野。
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
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第五册第九单元《神奇的纸》章节。
教学内容详细涵盖了纸张的制作原理、种类及特性,重点探讨纸张的科学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掌握不同种类纸张的特性,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纸张的制作原理、种类及特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纸张样品、实验器材等。
学具:剪刀、胶水、彩笔、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不同种类的纸张,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纸张的特点及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纸张的制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纸张的发展历史。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纸张制作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纸张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 例题讲解:分析不同种类纸张的特性,讲解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纸张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纸张的制作原理2. 纸张的种类及特性3. 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种生活中常见的纸张,并分析它们的特性及用途。
答案:例如:报纸、复印纸、卫生纸。
报纸主要用于传播新闻信息,复印纸适用于打印、书写,卫生纸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清洁。
2. 作业题目:为什么有些纸张容易撕破,而有些纸张却很坚韧?答案:纸张的坚韧程度与其制作原料、加工工艺有关。
木浆纸较棉浆纸更容易撕破,经过加工处理的纸张(如牛皮纸)则较为坚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纸张的制作原理、种类及特性。
教科版(2023秋) 二年级上册 2.4 神奇的纸 说课课件(共28张PPT)(附反思、板书)
教科版(2023秋)二年级上册 2.4 神奇的纸说课课件(共28张PPT)(附反思、板书)(共28张PPT)《神奇的纸》说课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神奇的纸》。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4课。
本课教学以纸为载体,通过改造一张纸,比较和体验纸改造前后性能的变化,交流纸的这种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等,激发学生继续改造材料、发现材料性能的探究欲望。
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发一一聚焦,承接第3课的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原有认知经验说说普通纸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有什么办法让纸具有更多的本领。
第二部分一探索,用“折叠”这种改造方法,引领学生用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纸被改造后性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其中比较观察又分三步,即按一按(比较弹力)、放一放(比较承载力)、摸研讨,纸改造后性能的变化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摸(比较隔热能力)。
第三部分-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在一张纸上刷食用油,然后探究这张纸具有的全新功能。
二、说学情二年级孩子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注意力范围狭窄,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会长一些。
纸是学生们非常熟悉喜欢的一种材料,学生用纸画画折折,对纸的基本用途有一定了解,但从未研究过纸的特点和本领,并且几乎不知道通过改造加工纸能有神奇的本领。
此外,虽然有前几节课的探究活动的铺垫,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仍处在发展中的,需要一定的指导。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材料经过加工、改造、优化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2.材料性能改变或优化后可以用来制作符合一定功能需要的物品。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
2.在教师指导下,能用语言描述纸在折叠前后的变化。
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精品课件1
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精品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纸》的第一课时《神奇的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和基本原理;探究纸张的强度与纸张折叠次数的关系;研究不同材质纸张的性能差异。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纸张的制作过程,掌握纸张强度的测试方法,并能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纸张性能。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实践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纸张科学的兴趣,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纸张的制作过程、纸张强度的测试方法、纸张性能的研究。
难点:纸张强度与折叠次数的关系、不同材质纸张性能的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纸张、剪刀、直尺、胶带、天平等)。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不同材质的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各种纸张制品,引发学生对纸张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为什么纸这么神奇?”2. 新课导入:讲解纸张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纸张的基本原理。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纸张强度测试实验,观察折叠次数与纸张强度的关系。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验数据,解释纸张强度与折叠次数的关系。
5. 随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完成一个纸张性能研究的实验。
六、板书设计1. 纸张的制作过程2. 纸张强度与折叠次数的关系3. 不同材质纸张性能的差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研究不同材质纸张的强度,分析原因。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比较不同材质纸张的强度,结合纸张的纤维结构和制作工艺,分析其原因。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节约用纸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方案如:双面打印、使用电子文件代替纸质文件等。
理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纸张的制作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2024年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
2024年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教材第五单元《材料的世界》中的第二章《纸的奥秘》,详细内容涉及纸的起源、制作工艺、种类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的起源、制作过程和种类,认识到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习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用纸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纸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及性质。
难点: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验器材、纸张样品。
学具:实验报告册、记录本、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纸张,让学生观察、触摸,引发学生对纸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讲解纸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道关于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与纸的性质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验操作(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纸的吸水性、透气性、抗拉强度等性质,并记录实验结果。
6. 结果分享与讨论(10分钟)7. 环保教育(5分钟)结合纸的浪费现象,引导学生树立节约用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纸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2. 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环保教育: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究不同种类的纸张在吸水性、透气性、抗拉强度等方面的差异。
2. 答案: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各种纸张的性质,得出结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纸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研究纸张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过程2. 环保教育的融入3. 作业设计一、实验操作过程1. 实验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实验。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优秀精彩课件
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神奇的纸》优秀精彩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材料》第三节《神奇的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纸的来源、制作过程、种类、性质以及纸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种类,认识到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纸的性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的性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纸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种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神奇的纸课件、实验器材(纸、水、玻璃杯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神奇的纸课件,引发学生对纸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课主题。
过程:观看课件,思考纸的神奇之处。
2. 教学新课(1)纸的来源:讲解纸是由树木等原材料制作而成,让学生了解纸的来源。
过程:讲解、提问、回答。
(2)纸的制作过程:介绍纸的制作过程,包括原料处理、打浆、抄造、干燥等。
过程:观看课件,了解纸的制作过程。
(3)纸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纸,如打印纸、绘画纸、卫生纸等。
过程:展示不同种类的纸,让学生观察、识别。
(4)纸的性质: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纸的吸水性、强度等性质。
3.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利用纸的性质进行创意设计。
过程:讲解、示范、学生尝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利用纸和学具进行创意设计。
过程: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纸来源:树木等原材料制作过程:原料处理、打浆、抄造、干燥种类:打印纸、绘画纸、卫生纸等性质:吸水性、强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纸制作一个创意作品,并描述其制作过程和用途。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纸的性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学生对纸的环保意识教育。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纸 侧面形状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普通纸
瓦楞状纸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探究新知
分别在桌面上按压普通白纸和瓦 楞状纸,说说你的感受。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探究新知
如图所示将一块橡皮分别放在瓦 楞状纸和普通纸的中间观察现象。
若将橡皮换成笔袋会有什么现象 呢?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探究新知
分别隔着普通白纸和瓦楞状纸摸 一杯热水,你有什么感觉?。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讨论交流
折叠前后纸有什么变化?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讨论交流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拓展延伸
1. 在一张纸上刷上食用油,做成一张油纸。
2.分别往普通纸和油纸上不断滴水,仔细观察现象。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教科版《神奇的纸》精品教学课件1 1、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 不主宰 自己, 永远是 一个奴 隶。 2、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 在的地 方,痛 苦也成 欢乐。 3、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 了质疑 和嘲笑 ,但那 又怎样 ,哪怕 遍体鳞 伤也要 活的漂 亮。 4、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 个生活 的舞者 。 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6、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获得 热量就 多。 7、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影子长度的 变化
下面的物品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
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
教科版科学《神奇的纸》精品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纸张的魔力》中的《神奇的纸》。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纸张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探索纸张的承重能力,以及纸张吸水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纸张的基本结构和性质,认识到纸张的神奇之处。
2. 学会通过实验方法,探究纸张的承重能力和吸水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纸张承重能力和吸水能力的实验操作。
教学重点:纸张的基本结构和性质,以及通过实验探究纸张的神奇之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纸张、剪刀、胶水、尺子、杯子、水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器材,包括不同类型的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纸张制品,引发学生对纸张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一:展示PPT,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纸张制品,思考纸张的用途和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纸张的基本结构和性质。
过程一:讲解纸张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纸张的来源。
过程二:展示纸张的微观结构,引导学生认识纸张的组成。
3. 探索纸张的承重能力。
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纸张的承重能力。
过程二: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
过程三: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假设。
4. 探索纸张的吸水能力。
过程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纸张为什么能吸水。
过程二: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设。
过程三:学生进行实验,验证假设。
六、板书设计1. 纸张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 纸张的承重能力3. 纸张的吸水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纸张制品,思考其制作原理和特点。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纸张制品的用途、制作原理和特点。
2.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利用纸张的特性的小制作。
答案:根据自己的设计,描述制作过程、原理和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到纸张的神奇之处,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神奇的纸教材解读
神奇科学,一起同行——“神奇的纸”教材解读一二年年级教材的编写都是采用大单元的形式来呈现课程的概念框架和活动框架。
如我们二年级上册就有两个大单元“我们的地球家园”和“材料”单元。
本册的两个单元指向的是“物质”概念。
在“材料”单元中教材呈现了六节课,第一节课“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凸显人工世界的材料性,从材料的视角来认识我们周围的生活世界;第二课“不同材料的餐具”是认识材料性能是各异的,教给学生辨识材料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第三课“书的历史”是从纵向的角度来考察一个物体材料的演变;第四课“神奇的纸”则是从横向的角度考察一种材料性能的变化;第五课“椅子不简单”是从一个小样本的整体角度感受物品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第六课“做一顶帽子”它是一节综合性的课,集会材料、设计、工具、还给学生建立起人工世界的概念。
教材在单元的每节课编排四个板块(聚焦、探索、研讨、拓展)来进行教学设计。
接下来我结合孙老师的课,谈谈我对“神奇的纸”这课的教材解读。
“神奇的纸”这节课以纸为具体例子,让学生横向考察一种材料性能的变化,知道一种材料经过加工改造可以延伸出原本没有的性能。
课本安排了对普通纸张的简单改造活动,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普通纸折叠成瓦楞形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承载力、隔热方面的变化,学生发现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能运用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他们会产生继续改造材料的欲望。
聚焦板块:首先是观察一张普通的纸,描绘它的特点,并说说它的用途,然后想办法让它具有更多神奇的本领,指向为改变功能而加工材料,也就是基于需求对材料性能进行加工改造。
探索板块“叠一叠”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不过对于没有经过训练的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孙老师在这块在这里采用了先让学生观看操作的视频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就能较好的完成任务了。
将纸叠成瓦楞狀以后,在对比观察后,学生用“按一按”、“放一放”、“摸一摸”的方法对比纸形状改变后前后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两个盒子,相 隔15cm的距离,将白 纸放在两个盒子上, 接着将钩码放在纸的 中间,比一比谁的纸 张能承受最多的钩码。
比赛规则
• 1、只能用一张纸。
• 2、两个盒子一定要相隔15cm。
• 3、钩码只能放在纸的中间,不能放到 盒子上。
123
计时 开始
探索
纸的新特点
7.依据画面提示,对学生进行热爱祖 国、热 爱学习 、遵守 纪律、 团结友 爱等方 面的入 学常规 教育和 良好学 习习惯 的养成 教育。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研讨
这些物品为什么要用瓦楞状的纸?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探索
瓦楞纸有什么新功能?
按一按
将白纸与瓦楞纸 分别平放在桌面上, 用手轻轻按一按, 认真体验手的感觉。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拓展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
1、有计划地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对 新教师 实施跟 踪听课 ,做好 教学常 规工作 的指导 和调研 。
•
2、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扩大教师 的视野 ,抓住 到市、 镇各园 的听课 机会, 学习别 人的长 处,逐 步提高 自己的 教育教 学水平 。
•
5 、幼儿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 幼儿得 到快乐 体验。 如,各 班主题 活动展 示、亲 子活动 、庆十 一、迎 中秋等 系列活 动。
•
6.观察图画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 校生活 、自己 的国家 、民族 、,感 受教师 的亲切 ,同学 的友爱 ,语文 学习的 快乐。 校园生 活的丰 富多彩 。
•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研讨
折叠前后,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研讨
纸发生的变化(新功能)
• 能回弹 • 不烫手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拓展
能够防水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 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或纸的宽度发生了变化
探索
léng
我们将这种形状称之为瓦楞状,折叠 •出来的纸叫做瓦楞纸。
功能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
神奇的纸
主讲教师:邵武市昭阳中心小学 张丽云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探索
瓦楞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
3 、创设体现班级特色的主题环境。 在主题 环境的 设置和 提供上 ,我们 应本着 以幼儿 为主体 的宗旨 ,鼓励 幼儿大 胆参与 到环境 创设中 ,要重 视环境 随教学 内容的 变化而 随时调 整,让 环境体 现幼儿 的学习 过程, 使环境 始终起 到引导 幼儿发 展的作 用。
•
4 、创设普通话语言环境,一日活动 中利用 多种鼓 励手段 ,激发 幼儿用 普通话 表达意 愿及培 养良好 的倾听 习惯。水 杯感受冷热程度; 换用瓦楞纸,再 次感受。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教科版】神奇的纸课文分析1
探索
注意事项
• 1、分工合作。 • 2、仔细观察,及时记录。 • 3、轻声交流。 • 4、在“摸一摸”环节,不要打翻水杯,小
心热水烫手。 • 5、实验完成,整理好实验材料,端正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