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

泸州市泸南中学易建洪

一、结构的变化

新标准在保持《标准》(实验稿)的基本体例不变的基础上,在结构上有以下调整。

1.重新撰写“前言”。从五个方面来看其变化

(1)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方面:从数学的学科特点重新定义

(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11版新课标)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数学教育的功能:从学科性及价值的提法作了调整。

(实验稿)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版新课标)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数学课程的性质:新课标对数学课程的性质更具人性化提得更高远。

(实验稿)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011版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4)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对“有价值”“必需的”数学等的提法置疑,从课堂教学建构角度强调理念而有所改变

(实验稿)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

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011版新课标)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数学课程设计思路:从学段划分上没有变化,只是原来的“知识与

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提法变为“知识技能、数学

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将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

术语表述的解释放到了后面的附录1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

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进一步突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完整性,《2011年版标准》将原来分三个学段撰写的实施建议进行了整合,三个学段统一撰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

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作”等术语。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案例增加了详细的说明和解答,并对案例进行统一编号。

二、课程内容的变化

课程内容的变化包括内容结构上的变化和第三学段具体内容的修改。

1.课程内容结构上的变化。四个领域:统计与概率,数与代数的提法没变,其它两项的变化分别是: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综合与实践。

“数与代数”部分内容结构上没有变化: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与几何”的变化为:

“统计与概率”第一学段内容减少,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搜集与整理;第二学段分为“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两部分;第三学段分为“抽样与数据分析”和“事件的概率两部分”。

“综合与实践”在三个学估上统一了提法。进一步明确了“综合与实践”的内涵和要求: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综合与实践”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第三学段具体内容的修改。与前后学段的知识内容的衔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未来的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和水平;对学科本质以及核心思想的体现。

(1)删减的一些主要内容及其分析。能对含有较大数字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与推断;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与梯形有关的内容:掌握梯形的概念和性质;探索并了解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关于影子、视点、盲区等内容,以及对雪花曲线和莫比乌斯带等图形的欣赏等;关于镜面对称的要求;极差、频数折线图等内容。

(2)增加的一些内容及其分析。最简二次根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会按照边长的关系和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了解并证明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及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尺规作图: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一直角边和斜边作直角三角形;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作圆的内接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数据;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以计算中位数、众数。

在第三学段的“数与代数”和“图形与几何”部分,分别以“*”标注的选学内容,列举如下:能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知道给定不共线三点的坐标可以确定一个二次函数;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了解平行线性质定理的证明;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探索并证明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以及弦所对的两条弧;探索并证明切线长定理:过圆外一点所画圆的两条切线的长相等。

(3)在要求上有变化的内容。此外,标准中还有一些是在知识内容的具体要求程度上的变化或要求的精细化,如原来的是“了解”,现在则是“理解”,等等。如在实验稿中的“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修改稿为“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