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案例
【课前系统】
一、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本案例以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为指导,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历史科学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2、教材分析:本案例反映的内容主要是中国科技发展演变的过程。科技进步反映人类社会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文明进程,是从迷信到理性的精神升华,中国的科技成果和思想体现了人类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形成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3、学情分析:该内容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调动学习积极性成为这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图片产生感性认识,置换时空,感受历史的变迁,增进对历史教材的有效了解。在课堂上以讨论参观内容的形式,把本课学习内容融入师生对话中。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中国古代科技进步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发展演变的过程。分析其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②对比中国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发挥的作用,思考其不同的原因,并从中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后逐渐滞后的原因。
③列举新中国“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等科技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深入体验、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材料解释相关现象。
②结合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思考: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地位和后来滞后的原因以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对祖国历史与科技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②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用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科技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和进步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到制约作用;科技发展的双重性问题。
五、教学准备:
1.用大量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开展多媒体教学。
2.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提供资料来源等,还有相关网址,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相结合。
【课中系统】
1.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
我国科技发展经过怎样的历程?
学生活动1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世界领先;明朝中期以后,中国古代科技开始停滞。
近代中国,中国科技事业更是远远落后与世界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设计意图1
复习回顾,整体把握导入新课(展示标题)。
教师活动2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英国学者李约瑟
西欧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通过上面三段话同学们感受到什么?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做出的突出贡献最当之无愧的应当是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跟着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节奏,一同感受中国科技成就与发展。
学生活动2
根据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名谚,感受到中国古代科技发明领先世界。设计意图2
跟着奥运的脚步一同感受科技的进步,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幕:文明的载体---纸的发明
教师活动1
情境创设: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四大发明之造纸术,展示“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