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

合集下载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

1.试比较中西文化中的宗教精神。

宗教精神西方的理论,中国人没有一个本质上的神,这是儒家思想代表的皇权所决定了的,中国历来是皇权大于神权,不象西方中世纪就出现神权大于王权的,所以你所谓的宗教精神中国就不曾发生过。

只有每一个教的教理,教义。

东方的宗教,比如佛教和中国的道教,这类宗教带有典型的东方特色,因为东方人喜欢求人办事先送礼,所以佛道教的寺院香火比较旺盛,求神保佑的信众都购买大量的香烛元宝以及各类贡品,先上贡,然后磕头拜神,进而提要求。

西方的宗教没有送礼一说,一般就是像西方的交往一样,去了先认错,然后请求谅解,再提出庇佑。

西方人信宗教那是心的归依,而中国人总要的点实际的好处,不管是物质或精神方面的,也可以说中国人根本不信神。

西方宗教中的神是由超人类的终极之神所赋予,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罪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单向的皈依,其宗教态度是膜拜,其价值张力是远离世俗;中国宗教中的神则是由现实中的杰出人物经过修炼而成的,其宗教的原始动力是“畏感“,故而其人神关系是双向的交换,其宗教态度是恭敬,其价值张力是固着世俗。

文中还以此解释了中西宗教中其他一些方面(如对异教的态度、宗教的地位、屋顶选型以及不朽观等)的不同。

摘要中国宗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 强调依靠人自身的努力得到解脱; 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强调神对人的拯救, 把人的活动视为神的意志的体现, 以荣耀神为人生的使命。

第二, 在对人生的关注上, 中国宗教追求现世苦难的解脱和现世幸福的获得, 注重实际; 基督教追求彼岸的幸福, 强调对于现世苦难的忍受、顺从。

第三, 中国宗教具有一种宽容精神; 基督教则具有强烈的独断性、排他性。

2.为什么当代西方会出现“基督教复兴”。

一在转型时期,基督教为信仰者提供终极关怀模式基督教有作为宗教和作为文化的两个层面,宗教是基督教的本质层面,也是她的真正魅力所在。

基督教作为宗教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模式,她针对的是普遍的人性,因此她是没有国界的。

浅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浅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浅析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摘要】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消极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态和行为上。

这些思潮造成了大学生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导致了浮躁、功利主义的风气;大学生的消极行为和人际关系也受到了影响,社交能力下降、孤独感加剧。

在未来,应当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西方社会思潮带来的消极影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我认知,同时注重人文关怀和自我价值的塑造,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消极影响、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态、行为、总结、未来应对措施、人文关怀、自我价值塑造。

1. 引言1.1 介绍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当今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思想潮流和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科技的发展,西方社会的思潮也在不断演变和变化。

这些思潮包括但不限于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

自由主义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个人主义注重个人利益和发展,消费主义追求物质享受和追求。

这些价值观在当代西方社会影响深远,不仅影响着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途径多样,通过媒体、教育、文化输出等渠道不断向外传播。

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进一步加速了西方社会思潮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许多年轻人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接受了其中的一些观念和价值观。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大学生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和后果。

1.2 概述影响我国大学生的情况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中不乏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些思潮不仅影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也对我国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从价值观、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心态以及行为等方面来看,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大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更加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也影响到了我国大学生。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第二版) 马工程课件第8章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第二版) 马工程课件第8章
的主流成分对自然和文学的态度: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艺术美是弥补自 然缺陷的一种努力,只有艺术美才能接近完美,因此美在本质上是人类 精神崇高性的体现。 生态主义绿色诗学认为,勇于清理文学给自然环境留下的累累创伤,检 讨文学话语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色彩,是生态批评的应尽义务。
第二节 自然书写与生态中心思想
第一节 西方生态主义与文学思潮的兴起
生态诗学坚持的基本原则:坚持生态整体原则。地球上所有存在体 缺一不可地相互依存,将包括大地在内的地球上的全部存在视为一 个“生命共同体”,在人类和周围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生 态整体观在认识论和伦理学层面动摇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也为重 购伦理和审美价值体系提供新的可能,让主体间交融关系成为美感 的重要表现和产生美感的必要条件。
美国著名生态主义作家温德尔·贝里的《美国再定居》阐述了绿色农 业文明对于恢复美国理想的活力的重要意义。
生态主义作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不仅是某种情感的表达,而且是在 政治哲学的层面对美国立国精神的重新确认。
生态主义文学批评家马断在《花园里的机器》(1964)中对此作了 明确的呼应:“自从大发现时代以来,人们就一直用田园理想来界 定美国的涵义,时至今日,它仍然影响着国人的想象。”确实,如 果说在前现代社会,田园理想更多表达了象征意义,那么在工业时 代,尤其是生态主义时代,则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西方生态主义与文学思潮的兴起
(二)二者的相异之处: 主要体现在浪漫主义的自然情怀与生态主义文学思潮的自然观之间
存在明显不同。 浪漫主义作家笔下的自然是一个工具性的客体,成为对照和批判机
器社会种种恶疾的样板,文学的真正指向仍然是城市和社会,或者 说,自然并未获得独立自主的存在。生活在现代早期的浪漫主义作 家,很难摆脱人本主义话语的制约。 生态主义文学,则是从认识论上拆解人类的唯一主体地位,在伦理 上主张所有存在体价值平等,敬畏自然。

当代西方社会文化思潮 唯意志主义

当代西方社会文化思潮 唯意志主义

2、反理性主义的认识论 认为理性是意志客观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但他却 极力贬低理性的作用。 首先,他认为理性不是目的,而是满足人欲望的工 具。 理性由意志产生并服从意志。意志是主人, 理性是奴仆。 其次,理性思维只能认识表象世界。要认识作为世 界本质的意志,只能依靠非理性的直觉。
3、悲观主义人生哲学 人生充满着痛苦。“相信幸福就是生命的目的,乃是 最大的谬误”。痛苦对生命来说才是本质的。 把人生比喻成悲剧。每个人都是这场悲剧中的命运注 定的悲剧演员。 人生比喻成一场恶梦。认为夜梦史短梦,人生是长梦。 解除人生痛苦的方法: 哲学、艺术、宗教、自杀、发疯、消灭生殖意志
他论证说,世界上一切存在物都必须和知觉到 这些存在物的人相联系,都是作为这个人的表 象而存在,所以“世界是我的表象”。 ------世界不但依赖于我们这个认识者,而且仅仅存 在于我们的意识之中,没有我们的意识也就没 有我们所意识到的世界。
“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意志:一种无始、无终、盲目的、不可遏止的 欲望冲动。在人的所有欲望中,最基本的求生 存——延续生命。 首先,意志是人的本质。人的躯体是生存意志的 创造物受生存意志的支配。 其次,意志是整个世界的本质,世界的万事万物 都是意志的表现和客观化。 最后,当然意志客观化有等级之分。意志客观化 最低级的表现为最普遍的自然力、、、、意志客 观化最高级的表现就是人。
产生于19世纪初,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 上半叶之间流行)
代表人物:叔本华、尼采 含义:把人的情感、欲望、冲动等非理性因素 的作用过分夸大,并奉为世界和人生本原的 哲学思潮。
一、唯意志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拿破仑发动的战争给西欧带来灾难——叔本 华的生存唯意志主义 俾斯麦的铁血统治、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尼采的权力意志主义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来源:作者:时间:2009-10-30 点击:对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研究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西方思想理论界如何进行文化的研究,以及自然分化出的种种流派;二是当代西方社会在新的背景下所呈现的诸种文化现象。

但在具体的分析研究中,这两者又无法完全分离。

在此,不妨作个模糊处理,将两种情况揉在一起,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和阐释。

一、表现与特征1·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兴起———回归日常生活的努力在西方,狭义的“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是指二十世纪50年代诞生、在60年代以后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英国学者的研究取向与研究成果。

广义的“文化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是指包含了许多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有关文化的种种研究。

英国之外,法国、德国、美国都有基于本国传统且蔚为大观的文化研究。

在研究的范围上,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一个包罗万象、涉及面极广的领域:婚姻、时尚、玩具、身体、身份认同、公民性、全球经济力量、城市贫民、消费、广告、肥皂剧、寡妇殉葬、性别歧视、黑人政治、同性恋、地理政治等无数对象或领域;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各种主义和理论;文学、社会学、媒体与传播研究、语言学和历史学等若干学科和专业。

这里,我们会问为什么要研究文化,或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意义的研究?著名学者T·伊格尔顿的观点可以算作一种回答:在战后的西方,文化首次成为整个物质再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力量,被明确地纳入了它在高度现代主义时期所极为蔑视的商品生产领域。

而且,随着现代性的出现,象征性的宗教领域、艺术等全都渐渐地从政治机构和经济机构中分离出来,艺术被转入了市场。

也就是说,在战后的西方,文化已成为整个物质再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力量。

在经历了现代性的分裂和陌生化之后,文化生产重新加入到一般生产的行列,如今更是完全受制于商品形式。

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

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

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当代西方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不仅在学术界和哲学思考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对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当代西方思潮,并分析其具体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最重要的思潮之一。

它对现代主义的一系列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不确定性、多样性和相对主义的概念。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体现在多个领域,特别是艺术、文化和文学方面。

后现代主义的兴起带来了美学的革新,鼓励艺术家们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以更加自由和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

二、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思潮的反思和批判。

后结构主义认为真理是相对的、语言是不稳定的,并关注个体的身份和权力关系。

后结构主义对社会科学和文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科学领域,后结构主义推动了研究范式的变革,强调了权力关系和认同形成的重要性。

在文学研究方面,后结构主义倡导了对文本的解构和重新解读,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

三、女性主义女性主义是为了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而产生的一种思潮。

在当代西方社会,女性主义对性别意识的唤醒和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女性主义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渗透到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女性主义运动促使社会开始重视女性的独立性和声音,并推动了性别平等的法律和政策的制定。

女性主义还拓展了艺术和文学的视野,呼吁关注女性的体验和价值。

四、环境主义环境主义思潮的兴起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担忧密切相关。

环境主义倡导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当代西方社会的环境主义运动推动了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并激发了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此外,环境主义思潮还影响了文化和艺术领域,启发了艺术家们创作与环境问题相关的作品,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生态问题。

综上所述,当代西方思潮对全球范围内的学术、文化、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和环境主义等思潮的兴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视角,也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今世界的思潮及影响正在加速变化。

从哲学、经济、文化、政治等范畴都可以看到当代西方思潮的作用。

本文将对当代西方思潮进行详细分析,以期望了解当代西方思潮对全球发展的影响。

首先,当代西方思潮的最重要内容是资本主义思想。

它强调市场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自由市场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几乎不可替代。

它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它强调企业的自主性和利润最大化。

在社会上,更多的人放弃社会平等的理念,开始通过市场赚取财富,这就是新资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此外,当代西方思潮强调了自由主义思想。

自由主义政治观念认为,人们有权利自由行使权利,政府不可违背人民意志。

当代西方思潮认为,人们有权自由选择职业、信仰以及生活方式,政府应该遵循民主的原则,并保护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否则政府会被定性为侵犯人权的统治者。

因此,当代西方思潮关注的重点不在于追求统治而是尊重自由,增加参与权,以便建立一个更具民主性的社会。

最后,当代西方思潮重视文化多元性。

文化多元性是人们理解其他文化的发展动力,也是人们接受其他文化的途径。

当代西方思潮强调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并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

在一个社会,文化多元性让人们更加开放、包容,这就是当代西方思潮所强调的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当代西方思潮的主要内容。

当代西方思潮对全球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它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思维方式,促进了社会的进
步,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推广当代西方思潮,可以推动全球国家和地区的进步,它不仅是经济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催化剂。

浅议学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意义(全文)

浅议学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意义(全文)

浅议学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意义[[ XX】G420"当代"通常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有指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所谓"后现代"时期。

社会思潮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并适应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状况和要求,在社会上流传甚广、影响较大的思想潮流。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精神折射。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一、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背景社会思潮是社会文化意识的表现,也是社会的产物,一定的社会思潮,是在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之总和的基础上,从群众的社会心理中自发形成的。

西方社会文明进展的矛盾性是现代西方社会思潮产生的前提。

复杂多变、多维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文化学术背景,是导致西方政治思潮产生、进展和演变的重要因素。

社会思潮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经济生活,在于社会经济进展所引起的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它从一个层面反映社会生活的现状并随之发生变化。

首先,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速进展,给社会生活各方面都以比以往更快得多速度在变化。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

"这种剧烈的变动必将原有的社会生活状态撕裂、重组,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强烈震撼,各种思潮正是这种精神震撼的表现。

其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矛盾重重,当社会矛盾运动到达某种猛烈的程度,超出人们的普遍承受能力会诱发原有社会心理的分裂,由此重新组合形成一定范围内人们的共同的心理趋向时并有条件得以广泛传播,往往演变成新的思潮。

二、西方思潮的主要流派(一)政治思潮1、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从17世纪一直连续到当代,历经三百多年时间,其进展历程被分为传统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即新自由主义。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评析当代西方文学思潮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在这个时代,文学作品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形式和主题,而是涌现出各种新的文体和写作方式。

本文将从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角度对当代西方文学思潮进行评析。

首先,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潮。

后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碎片化、多声部、模糊不清的叙事方式呈现,突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强调文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复杂的文本结构和模糊的主题,挑战读者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例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威廉·布鲁赫的《城市》等作品都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点。

其次,女性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学中的重要思潮之一。

女性主义文学作品探讨了女性在社会、家庭和个人层面上的权利和角色。

这些作品揭示了性别不平等的问题,并探讨了女性在男性主导的文化中的生存与自我实现的方法。

例如,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使女的故事》、弗吉尼亚·伍尔芙的《至灯自鸣》等作品都是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

第三,后殖民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学中的另一个重要思潮。

后殖民主义文学作品关注了殖民主义对于原住民和后来者造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

这些作品通过重新审视和重构历史,表达了对旧权力体系的批判和对被压迫者的声援。

例如,奥尔兰多·弗斯的《宽容》、阿赫迈德·萨义德的《国度与生死》等作品都是后殖民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尽管当代西方文学思潮多种多样,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关注个人的内在世界和情感体验。

当代西方文学作品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追求表达个体的独特视角和情感体验。

这也是当代西方文学与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区别。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多样性。

它们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思想内涵吸引了广大读者,并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西方文学思潮的出现不仅充实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思考的视角。

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的反理性主义思潮述评

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的反理性主义思潮述评

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的反理性主义思潮述评
反理性主义思潮是一种以反对传统的理性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哲学思潮,它具有
强烈的反传统性,质疑理性精神的完整性,以及单一的绝对真理的存在性。

它主张,唯有重返幻想和情感,才能得到全面、更为真实的洞见,从而重建多种有充分发挥空间的意识形态,超越单一的理性范式。

反理性主义思潮在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和应用。

随着西方
哲学上对理性主义思潮的批判,以及当代文艺家和学者所反映的对理性的怀疑和质疑,反理性主义思潮成为20世纪末和21世纪西方哲学和文艺作品的一种重要特色。

在艺术、文学作品中,“反理性主义”的反思性的概念与表现手法被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所广泛采用。

一方面拉开了破除理性主义思想古常路的思路,强调对前时代知识继承的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它在质疑工业文明以及传统观念、僵化思想、时代限制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推动了思想上的积极变革,引发了文学、艺术创作上的革命性变化。

反理性主义思潮对当今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根本上重塑了当今西方
文化。

反理性视角拓宽了当今的视角,它极大地激发了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造力及其具体的社会思想内容,正是因为它,当今艺术和文学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思想视角也变得更加开放、充满活力,从而促使当今社会发展步入一个新高潮。

总之,反理性主义思潮对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中的特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
推进革新使现代西方哲学和文艺不断发展,众多反理性主义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也因此被诞生,为当今文化的多元性和创新性贡献了丰沛的内容。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近几十年来,西方思潮开始产生了重大变化并在各领域取得了成就。

西方当代思潮既受到公众的欢迎,又受到学者的关注,可以说正在影响着全世界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本文旨在评析西方当代思潮的演变及其主要特征。

首先,西方当代思潮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个体自由,重视社会变革和改善社会状况。

个体自由对西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自由不仅是改革、发展社会事业的基石,而且也是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

社会的变革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例如解决贫富不公、参与全球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等。

社会改善更多地强调了提高公众的生活水平,实现公正平等的社会状况,以及加强政治民主和法治。

其次,西方当代思潮强调建立一个有责任感的社会。

责任感意味着不同群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家庭等,都应承担自己的责任,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在西方国家,政府的责任更多地是服务人民的,因为他们应该为国民的福祉负责,并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企业也有责任,除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外,还要为员工及当地社会创造更多就业和社会保障机会,为健康的社会生活做出贡献。

个人也有责任,尤其是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再者,西方当代思潮强调探索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宣扬以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表达,增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通过受公众的认可来促进全球形势的理解和发展,以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西方国家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既研究多元文化的发展,又推动文化多样性的推广,使全球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最后,西方当代思潮强调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和平发展。

经济全球化不仅能带来发展机遇,还能促进各国间贸易和投资,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世界和平发展则注重国际关系的管理,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对话、互信和对话在国际事务中实现共赢,减少国际矛盾、反对恐怖主义、维护地区安全等。

综上所述,西方当代思潮的发展给全球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它探索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以尊重和平、个体自由和文化多样性为基础,强调联合国国家建立社会责任,推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和平发展。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施德林等新维斯特派思想家和当代学者在西方社会学中提出了“新政治文化”(NPC)的概念,它认为社会中存在着一种新的政治文化,由社会的日常活动和经验形成的,不能受传统政治文化的概念和当代政治权力结构的控制,只能从行动和体验着手,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流动。

这种概念的出现使当代西方社会学家意识到,他们原来以为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结构,其实是一个多元的、多形极变的社会史苑,同时也凸显出了社会运动的重要性。

施德林一行人给西方社会学家指出了社会改革的另一条道路,即从新政治文化出发,这条道路更重视人民的参与,认为人民的参与可以实现社会的进步。

他们倡导以社会经验为基础的社会改革,根据社会的日常生活形式建立一个新的政治文化,实现更加公平、正义和民主的社会。

它也反映了一种社会认知的转变,即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社会运动视为社会结构重塑、社会转型和新政治文化产生的重要触发器和决定因素。

施德林等人提出的这种新政治文化构想,影响了许多当代学者和社会改革家的研究和实践,他们在社会改革的实践中注重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把改革的核心放在增强人民社会参与意识和人民自治的精神上。

比如英国学者唐纳德查普曼,他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概念就受到了施德林的思想影响,他认为由民众参与产生的新政治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对政治的自主。

由于当代西方社会经历了社会变革的重大变化和挑战,新政治文化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例如在欧洲,由于欧盟的影响,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新政治文化理论在促进欧洲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有几个关键的问题:一是政治制度如何实现民主;二是欧洲社会如何完善社会结构;三是人民的参与意识如何提升;四是如何将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五是如何处理社会不均衡问题。

新政治文化理论也受到了美国政治和社会改革家的重视,他们积极探索新政治文化的实践方法。

如美国哲学家霍布斯,他认为民主的核心在于政治参与,他主张政府应把民众的主动参与作为政治改革的核心,增进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以保持民主政治的有效性。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摘要】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思想观念方面,西方思潮为大学生注入了自由、平等、多元化的理念,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求知欲。

在生活方式上,西方思潮促使大学生更加尊重个人价值观,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

在学习方法方面,西方思潮倡导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观念,塑造了大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特点。

在职业选择方面,西方思潮鼓励大学生追求理想职业,并注重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平衡。

西方思潮也在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使他们更加独立自主、积极向上。

西方思潮通过多方面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将持续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教育提供了宝贵启示。

【关键词】西方思潮, 当代大学生, 影响, 思想观念, 生活方式, 学习方法, 职业选择, 人生观, 总结, 未来发展, 教育启示1. 引言1.1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加剧,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逐渐渗透到了各个角落,也深刻地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学习方法、职业选择以及人生观塑造。

西方思潮强调个人主义、自由、平等、创新等价值,这些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大学生们从中汲取灵感,拓展视野,提升个人能力,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和困惑。

西方思潮的影响推动了当代大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塑造了他们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人生态度。

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当代大学生,使他们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地立足和发展。

2. 正文2.1 西方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影响西方思潮的理性主义思想影响了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理性主义倡导利用理性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强调客观真相和科学方法。

这使得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思考和分析,对于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西方思潮的个人主义思想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鼓励个人追求自身的价值和利益。

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思潮

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思潮

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思潮近代欧洲是一个多元化和充满创造力的时期,其中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思潮。

本文将探讨近代欧洲的文学艺术与文化思潮,并分析其对欧洲以及全球文化的影响。

一、浪漫主义风潮浪漫主义是近代欧洲文学艺术的一股重要思潮。

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浪漫主义以其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和对自然的崇拜而迅速兴起。

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多是富有热情、幻想和强烈情感的,如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家歌德的《浮士德》和英国诗人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德的朝圣》。

浪漫主义的艺术作品也表现出对自然和幻想的热爱,如卢梭的自然主义画作和福楼拜的浪漫主义音乐。

浪漫主义对近代欧洲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鼓励个体表达情感和自由思想,挑战当时社会的束缚。

这种思潮推动了现代文学和艺术发展的进程,为后来的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现实主义运动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期欧洲文学艺术的显著特点。

现实主义强调对社会现实和人类生活的真实描绘,试图通过文学和艺术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代表作品包括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

现实主义的兴起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真实和现实的追求。

它对后来的文学和艺术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如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现实主义作品的揭示性和批判性特点引导了后来一系列文化和社会的变革。

三、印象主义的涌现印象主义是近代欧洲艺术领域的一股革命性思潮。

19世纪末,印象主义艺术家们开始以观察和再现光线、色彩和印象为目标,并放弃了传统的绘画技巧和主题。

代表艺术家包括莫奈、雷诺阿和达加等人。

印象主义的涌现标志着对艺术形式和传统规范的突破。

印象主义作品以鲜明的色彩和流畅的笔触展现了对现实的个人体验和情感反应。

这种革命性的风格对后来的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

四、存在主义的崛起存在主义是20世纪欧洲文化思潮的一部分。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存在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揭示了人类存在的困境和无常性。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西方思潮正在影响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它们也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

中国人类学家胡适曾经说过:“生活在西方,为西方思潮所改变,并以西方思潮作为文化传承,这是中国无法回避的现实”。

当代西方思潮评析,既要把握西方思潮发展的大趋势,也要兼顾中国特色。

西方思潮源起于20世纪上半叶,当下有许多具体的派别,如社会发展理论、行动政策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行政学理论等等,一个比较中立的总结来说,西方思潮就是人类的学术研究以及政治实践中普遍共同采用的一组理论和原则。

首先,当今的西方思潮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单一的古典时代到多元的当代时代的变迁。

从古典时代开始,西方思潮就在改造复杂的社会秩序,提出了个体主义、民主、自由、人权、责任等新理念,这些理念也影响了当代西方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生活,正是这些思潮改变了西方的价值观念,使其特有的制度、文化和价值观得以保存。

其次,西方思潮对当今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方思潮在中国不仅仅被转化为政治观念、政治结构,也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活力。

例如,西方民主理念是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基础,也为中国政治得以稳定提供了大量参考;社会发展理论则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新古典主义理论则为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根本的指导;建构主义理论则为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环境而提供了依据;行政学理论则促进了政府的效能。

最后,西方思潮的发展对中国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双面性”。

一方面,西方思潮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带来了强大的活力;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中国应该在接受西方思潮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吸收西方思潮的同时,要求西方思潮必须经过中国特色的改造和涵养,使它更好地适应中国社会实践,进而满足中国国情和当下社会实际的需要。

总而言之,当代西方思潮的发展已经大大影响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尤其是在中国,西方思潮的发展更是深刻地影响着中国。

当代西方文化发展思潮趋势及派别

当代西方文化发展思潮趋势及派别

当代西方文化发展思潮趋势及派别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西方的文化思潮涌动,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化,映在的领域内,又出现了一些派别,关于西方文化思潮发展趋势特征及其派别,下文将分述。

(1)发展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和空前的灾难。

战后,面对废墟和混乱,西方传统的思想文化面临崩溃和严峻挑战。

在反思、探索的氛围中,西方文化思潮出现了一次较大的发展和演变。

这个时期,社会文化思潮的最主要的趋势就是力图在痛苦的反思中,批判过去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等,寻求使西方社会摆脱精神苦闷的新价值观、新人生观、新社会观等。

所以,新思潮在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语言学、科学学、情报学、未来学、管理学等领域中层出不穷。

这个时期,新思潮既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成为社会大众的精神新寄托和渴望,同时,也是思想家、历史学家、艺术家以及经济学家的时尚。

客观上看,新的文化思潮恰好是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尽管也存在着变形的反映,但不是它的主流特征。

(2)主要派别①哲学领域在哲学领域出现的派别主要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法兰克福学派、西方马克思主义等a.存在主义是二战后在法国盛行并传播和影响到整个西方世界的一个重要哲学流派。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和法国哲学家萨特。

存在主义是从人存在的前提出发,揭示和探寻主观与客观即人与环境的矛盾以及在这种矛盾中的人的自由本质属性。

b.结构主义与存在主义不同,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流派,它是一种包括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学理论等在内的思潮,基本特征是用结构主义这样一种方法论来表述不同领域内的问题。

c.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思想流派,而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思潮概念。

20年代在西欧国家中,一些马克思主义者试图重新阐释马克思主义,寻求新的发展道路,以求有别于苏联,并能适应西欧的具体环境,因而形成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

研一人文学科解读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

研一人文学科解读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

研一人文学科解读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在研究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对于研究人文学科的研究生而言,对其进行解读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的关键概念、影响因素以及研究方法。

一、关键概念1. 文化多元性当代西方文化的一个核心特点是多元性。

由于全球化的进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社区和个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导致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更加丰富多样。

这种文化多元性的特点使得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在思想、艺术和审美观念上呈现出突破传统边界的趋势。

2.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的一个重要方向。

后现代主义质疑现代主义的理性中心主义,突出对个体体验、语言游戏和多样性的关注。

文学中出现了自由联想、模糊边界和故事解构的手法,表达出对权威和传统的怀疑态度,以及对语言和符号的异化处理。

3. 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关注殖民主义历史对文化和社会形态的持续影响。

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中的后殖民主义批判式反思来自欧洲扩张以及殖民地遗留下来的种族、性别和文化问题,探讨了殖民主义的后果以及如何消除或改变这些后果。

二、影响因素1. 全球化全球化是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全球化将不同文化、思想和艺术形式纳入同一平台,提供了跨文化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这种跨文化的接触和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文化多元性的产生和发展。

2. 技术创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传播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格局,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信息互通更加容易。

技术创新对于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的形成和演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社会变革当代社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这些变革对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性别平等、种族平等和人权意识的提高,推动了文学与文化的多元发展和批判性的反思。

社会变革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当代西方文化与文学思潮的多样性与变革。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研究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研究



(三)生本能与死本能
生: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食 性(爱)
死: 回到起源
强迫重复 攻击性:侵犯 自杀 冒险

洛伦兹:攻击与人性 生本能与死本能的统一
文明:防止攻击性的系统仪式

莫里斯:裸猿 动物性仍控制着精神性 敬礼 猎杀 进食
荣格:个体无法与无意识作战 理性摧毁了自然 自然寻求复仇 求助于更高力量

战胜乌托邦的正是乌托邦精神
(二)大卫· 哈维的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空间理论 多种乌托邦: dystopia heterotopia privatopia

1、能指与所指 欲望所处的政治变革力量

2、退步乌托邦:畏缩 消极 迪斯尼乐园 商品拜物教文化

空间形态控制时间 永恒回归 周期性的仪式 消解前进

第三讲 从探测深渊到攀登高峰
——当代心理学两种倾向
人性与动物性



精神性与生物性 心理与生理 理性与感性 人是否是自己的主人




对自我的恐惧
“吾有大患,患有吾身” 消除欲望 消除痛苦 对自我的控制 治 三毒:贪、嗔、痴 戒、定、慧 无常 无我 断尽欲望 末日审判 进入天堂

(二)基督教文化的正面蕴涵
爱的精神 谦卑精神 普世精神 超越精神 先知精神 拯救精神 禁欲精神 神秘精神 律法精神

(一)、回应人本主义 布洛克(Alan Bullock)
人性完善的质疑 人本主义与神学的互补
当下利益为核心:策划、计算、占有 神圣性被压抑 超越所是,才能成 其所是 人文学科缺失了人文关怀: 学术化 学问 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西方文化思潮评析来源:作者:时间:2009-10-30 点击:对当代西方文化思潮的研究应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西方思想理论界如何进行文化的研究,以及自然分化出的种种流派;二是当代西方社会在新的背景下所呈现的诸种文化现象。

但在具体的分析研究中,这两者又无法完全分离。

在此,不妨作个模糊处理,将两种情况揉在一起,从总体上加以分析和阐释。

一、表现与特征1·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兴起———回归日常生活的努力在西方,狭义的“文化研究”(culturalstudies)是指二十世纪50年代诞生、在60年代以后以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为代表的英国学者的研究取向与研究成果。

广义的“文化研究”(the study of culture)是指包含了许多传统、理论和方法的有关文化的种种研究。

英国之外,法国、德国、美国都有基于本国传统且蔚为大观的文化研究。

在研究的范围上,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是一个包罗万象、涉及面极广的领域:婚姻、时尚、玩具、身体、身份认同、公民性、全球经济力量、城市贫民、消费、广告、肥皂剧、寡妇殉葬、性别歧视、黑人政治、同性恋、地理政治等无数对象或领域;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女性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各种主义和理论;文学、社会学、媒体与传播研究、语言学和历史学等若干学科和专业。

这里,我们会问为什么要研究文化,或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意义的研究?著名学者T·伊格尔顿的观点可以算作一种回答:在战后的西方,文化首次成为整个物质再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力量,被明确地纳入了它在高度现代主义时期所极为蔑视的商品生产领域。

而且,随着现代性的出现,象征性的宗教领域、艺术等全都渐渐地从政治机构和经济机构中分离出来,艺术被转入了市场。

也就是说,在战后的西方,文化已成为整个物质再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力量。

在经历了现代性的分裂和陌生化之后,文化生产重新加入到一般生产的行列,如今更是完全受制于商品形式。

艺术品成为控制力量的载体,这与其说是因为它以前现代的形式与官方的意识形态机构联系起来,不如说是因为艺术品模仿了商品形式的命运,正如特奥多·阿多诺曾指出的,商品形式本身就是意识形态。

以研究的取向和目的而言,此时许多的西方学者敏锐观察到整个社会在阶级结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和价值选择等方面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企图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特色透视人们的政治意愿、价值选择和信仰态度。

换句话说,文化研究之所以被高度重视,伊格尔顿认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文化已经成为新的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这包含着就“文化”这个术语本身的意义展开的斗争,即审美意义上的文化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之间的斗争:作为艺术,文化不一定与这些性革命、种族斗代写论文争以及相关的运动有多大的干系,但是,作为语言、价值、习俗、生活方式、同一性和忠诚,文化却与之干系重大。

比如,在英国学者斯图尔特·霍尔等人撰写的《仪式抵抗:战后英国的青年亚文化》(1976年)一书中,学者克拉克就专文考察一批工人家庭出身的青少年一度流行的“光头仔”形象。

他发现,在其追求离经叛道的粗野的生活风格背后,这些青少年以“反文化”的方式实践着重塑工人阶级社群的意愿。

约翰·费斯克在《牛仔裤:一种理解美国大众文化的视角》中,以大量篇幅深入分析了作为符号的牛仔裤的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的含义。

会以如此严肃的态度就光头仔和牛仔裤这类现象进行分析并形成相应力作,在它其他学科似乎还难觅踪迹。

在这个意义上,文化研究的兴起,其背景和依据就是现代社会中权力、经济、日常生活之间严密缠绕和内在渗透的关联。

当今西方学者注重文化研究的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克服单一学科研究的局限性,抗议严格学科界限下的“霸权主义”。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随着学科体制的建立,人类实践与社会生活实际上被高度抽象和严格剪裁而被清洗、置换得面目全非,许多重要的问题丧失在僵化的学科分界线的缝隙里。

F·詹姆逊在解释文化时就说:“文化应该是个整体,是互为联系的有机体。

我从来不屑于学院式的分门别类,因为这是旧体系的做法”[1]。

因此,当代西方文化研究应看作是回归日常实践、重构社会生活的努力,它肯定人类生活本身就是引人入胜的,一切都可以也应当成为研究的对象。

2·当代西方文化的“显学”———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应视为西方五、六十年代以来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

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

而且后现代主义又依循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你不能把后现代主义看作一种确定的、明晰的哲学和文化思潮,“怎么都行”(费耶阿本德语)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和诉求。

后现代文化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也有人称其为晚期发达资本主义文化或后资本主义文化。

二次大战后,受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1959年美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丹尼尔·贝尔第一次用“后工业社会”(Post-industrialSociety)来表示这个新型的工业化社会。

明确地说,后现代主义开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美国, 70年代盛行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至今仍风靡整个西方社会,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之一。

后现代主义的潮流不仅影响到当代的哲学、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领域,也影响到当代的小说、诗歌、戏剧、音乐、美术等文艺领域,而且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

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化危机(利奥塔德)。

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转换并规制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

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

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

从此,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商品秉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文化被贴上了商品的标签,复制、消费和平面感成为后现代文化的代码。

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它一出现,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反叛和撕裂。

从总体上,后现代主义更强调认识上的动态性、发展性,反对绝对的真理体系,但又过分渲染差异,有着极端化的明显倾向。

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在后现代主义旗帜下汇集着形形色色的流派、理论和假说。

后现代主义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

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呈现出解构理性、反对本质主义、无深度、消解并躲避崇高、零度叙事、表象拼贴、与大众文化和流的鲜明特点;在后现代眼里,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事物是多样的、不稳定的;后现代主义追求边缘,因而无中心;追求变化,因而漂移不定。

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时间的连续性被打破了:在他们面前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在场,只有当下的世界。

后现代主义往往从别处借来的观念和意象并加以折衷调和,戏说严肃的话题。

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所组成的。

所以,后现代是多元主义的艺术,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2]。

3·当代西方主导性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在后现代主义的裹挟、推动下,当代西方社会同时有了大众文化思潮的兴起和流行。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原本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两大潮流,二者既相互冲突又相互融合。

但是,受后现代主义推动的大众文化的强劲势头和广泛影响,精英文化的势力日渐式微。

不过这里的大众文化与我们通常理解的人民大众的文化不能完全等同。

大众文化这个概念是特指新的时代环境下,文化的内涵特别是文化的功能发生的重大转变。

正像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诸多理论家所指出的,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所作的批判性分析那样:大众文化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文化模式,具有操纵大众的思想和心理的作用。

它缺乏批判和否定的向度,而是对当代社会的肯定性的文化。

从表面上看,大众文化弱化了意识形态性质的宣传教化作用,但在实质上却堕落为维护现有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工具。

当人们沉溺在各种流行的大众文化时,却丧失了个人的独立、自由的意识和批判的革命的精神,从而支持、稳固了现存统治的继续。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多数成员看来,大众文化与技术理性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统治形式。

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和齐一性不仅消解了艺术的自由创造本质和个性化特征,而且通过迎合市场消费的需要、迎合在机械劳动中疲惫的人们的需求,通过提供越来越多的承诺和越来越好的无限的娱乐消遣,消解了人们内在的超越和反抗维度,使人们失去思想和深度,在平面化的文化模式中逃避现实,沉溺于无思想的享乐,进而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

这便是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内在欺骗性,正是通过这种欺骗性,资产阶级实现着对大众、对被统治阶级的操纵与控制,这便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统治功能[3]。

大众文化的出现,使文化不再仅仅是知识精英所独占的领域,而且也改变了传统文化那种突出的意识形态性质的宣传教育职能,使文化不再成为远离市场、远离经济的曲高和寡的高雅领域。

在大众文化中,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大大地弱化了,而其娱乐功能、消闲功能、商业功能却大大地强化了。

特别重要的是,大众文化导致了文化工业的出现,使文化成为经济领域的一种产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文化产业,文化走上了商品化、产业化的道路。

人类能够像制造工业产品那样,规模化地生产出大众所需求的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各种流行音乐、卡通片、电视连续剧充斥市场,供普通大众消费。

资本家通过制造销售高技术的文化产品,从大众的文化消费中取得可观的利润,文化与资本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文化的资本化。

二、分析与评价无论是对当代西方兴起的文化研究,还是对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等形态的分析,都离不开对其中社会背景、本质特征、思想资源的探究,尤其这些文化现象对现代社会特别是我国社会产生的各种影响,都需要作一定深入的考察。

1·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和全球化是当今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在谈论任何社会现象时,我们都不能忽视了“语境”的意义,而“语境”又是时间、空间以及各种条件的总括。

伊格尔顿认为:后现代主义者温柔地告别了作为非功利的和谐的文化观念,或者说它相信如此;但是,正因为如此,人们有理由怀疑文化是早熟的和抽象的。

因为虽然后现代主义抛弃了认识论的基础、形而上学的根据、绝对肯定的真理、无懈可击的权威,以及其他的一切[4],而非功利文化时代的结束却是以生产力的高度提升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基础和前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