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1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1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a5ce0083c4bb4cf7ecd13b.png)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了解中国结的来源和类型,掌握中国结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增强沟通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中学美术教育是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2学情分析?学生普遍在小学都没接触过美术,没有基础,有待加强。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中国结编织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结的来源及在生活中的装饰意义,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增加教学直观性和趣味性。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导入1.出示中国联通标志,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什么图形。
选用中国结作为中国联通的公司标识是由中国古代吉祥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
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作为现代电信企业的井然有序、迅达畅通以及联通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
2.多媒体展示中国结装饰的生活物品,如扇子、手机、筷子、车饰等,还有身上穿的民族服饰上的结饰,如盘扣、腰带等,它们给我们带来了浓浓的中国气息,是我们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中国情结。
活动2【活动】来源及意义1.师生互动,用最快的速度打一个结。
2.观察比较师生打出的不同结形,有活结、死结、蝴蝶结等不同结形,哪一种更美观,哪一种更实用。
3.结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具有美好意义的。
远古先祖在文字发明之前“结绳记事”、“以绳德厚”;有文字之后,“结”与“吉”同音,它承载着我们对亲友真挚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活动3【讲授】平结的编结法1.平结是一种古老、实用的结形,有高低相等、不相上下之意,又有平稳安定之意,用途广,常用来做手链、项链、门窗等物品。
2.示范,老师带着学生编几个来回。
1)固定中间的两根主绳; 2)在需编结处穿上副绳,并打一结固定,使主绳,左右各有一根副根。
3)右绳与左绳相交后从后面绕过主绳,压住左绳穿出。
湘美七上 5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案设计
![湘美七上 5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ecad9fff00bed5b9f31db9.png)
科目美术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时间年月日课题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剪纸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并学会制作剪纸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剪纸艺术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激励学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剪纸作品的流派、表现手法和装饰手法;欣赏不同题材的剪纸作品,体会中国民间剪纸题材的丰富。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准备教具:剪纸作品若干、剪刀、彩纸、多媒体课件学具:剪刀、彩纸、画笔
教法与
学法
欣赏、分析归纳总结、体验练习、评价。
教材分析
这节课集欣赏、工艺制作于一体,表现内容丰富,工艺制作韵味十足,具有特色。
通过本节课的工艺制作,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其寓意,尝试学习制作剪纸的基本技法,唤起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
初中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cedcd3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4.png)
本课是湘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本单元包括两个专题:一、剪纸二、中国结。
这一单元集欣赏、工艺制作于一体,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寓意,尝试学习制作剪纸与中国结的基本技法。
通过欣赏与制作唤起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爱,让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学生在吸收民族文化精华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有关剪纸和中国结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图形及其寓意,尝试学习制作剪纸的基本技法,知道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且因其形、意而名扬天下,充分体现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使学生感受到浓郁的民族气息,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曾经有人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民间美术是在我们劳动人民社会生活中发生、发展,流传了几千年的美术品种,它存在于劳动群众生活的衣、食、住、行、用各方面,其品种浩繁,你们知道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形式类型。
(年画、风筝、剪纸、编织、地方民间美术作品)几类典型的作品进行介绍,分析其各自特有的造型特征及审美趣味,使学生初步地、较为全面地了解我国民间美术的辉煌成就。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引导,理解学习掌握民间美术基础知识,进行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更快的进入学习状态。
1.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族和装扮呢?谁能说一说呢?(引出剪纸);2.①剪纸的定义( 教具)剪纸是一种镂空的艺术。
主要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画面美丽而喜庆 , 俗称“剪画”或“窗花”在民间,剪纸通常带有祈福祝愿的意思,如年年有余等②剪纸的工具及材料③剪纸的表现手法(寓意法、谐音法)课内探究1:《三多图》中刻画了哪三种植物?象征着哪三多?包含了什么样的祝福?石榴(多子)“子”同“籽”音佛手(多福)“福”近“佛”音寿桃(多寿)④剪纸形式:单色剪纸、套色剪纸和染色剪纸⑤剪纸的流派北方:粗犷豪放、造型简练。
湘教版初一美术上册《喜庆吉祥的民间手工艺—剪纸》教案
![湘教版初一美术上册《喜庆吉祥的民间手工艺—剪纸》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86b16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b8.png)
湘教版初一美术上册《喜庆吉祥的民间手工艺—剪纸》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研究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了解各地区的剪纸特点和风格。
4. 制作各种吉祥图案的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了解各地区的剪纸特点和风格。
三、教学准备1. 湘教版初一美术上册教材。
2. 剪纸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3. 剪刀、纸张等剪纸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 引入:通过展示剪纸作品和图片,介绍剪纸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讲解:讲解剪纸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折纸、剪纸的基本手法等。
3. 演示:示范剪纸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4. 实践:让学生试着剪一些简单的图案,如花朵、动物等。
5. 总结:总结剪纸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第二课时:各地区的剪纸特点和风格1. 引入: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剪纸作品和图片,介绍各地区的剪纸特点和风格。
2. 讲解:讲解不同地区剪纸的特点和风格,如四川的彩色剪纸、山东的窗花等。
3. 比较:比较各地区剪纸的异同点,让学生对剪纸有更深入的了解。
4. 实践:让学生选择一种地区的剪纸风格,自由发挥创作。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第三课时:制作吉祥图案的剪纸作品1. 引入:通过展示各种吉祥图案的剪纸作品和图片,介绍吉祥图案的意义和传统。
2. 讲解:讲解吉祥图案的含义和剪纸技巧,如福字、春联等。
3. 实践:让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吉祥图案,制作剪纸作品。
4. 创作: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创作,尝试结合不同的吉祥图案进行剪纸。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并进行欣赏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剪纸的兴趣很高,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来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在剪纸作品的制作中,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但在比较各地区剪纸风格时,一些学生对特点和风格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湘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材分析1-5课
![湘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材分析1-5课](https://img.taocdn.com/s3/m/4078407731b765ce05081472.png)
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材分析第1课画画你我他本单元依据美术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阶段目标,即学生通过描述、分析、感受、尝试来学习人物形象特征的表象方法而设置。
课题和导语所交代的学习任务包括:尝试描绘人物相貌,让学生通过挂查、扑捉人物头部外形特征,五官表情特征,并以绘画方式进行表现。
强调观察感受并通过归纳描述,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精神状态,以简单概括的表意手法描绘人物肖像。
通过观察的手法和表现方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软化严格的人物造型、比例、结构等相当难度的专业要求。
从而使教学难度适合大多没有专业训练经历的初中学生。
同时,本课宗旨还在于力图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关注身边的新同学,为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第2课卡通故事本课围绕卡通故事展开,分为卡通形象的绘制与卡通故事的绘制两个学习内容,两个学习活动设置各支撑一个课时教学。
本课主要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强化对卡通形象的绘画创作的兴趣,提升对卡通形象以及卡通故事汇编的认识与绘制水平。
教材从激发学生学习入手,选择以P8整个版面呈现了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卡通形象。
教材正文中对“卡通”一词做出解释,因此教师应当适当强化,不能简单忽视,也不宜在概念上纠缠或者随意拓展。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卡通的兴趣,教材设置了“思考·练习”环节。
教材P9上呈现的主体内容是卡通形象的造型手法及其造型的特点的学习,强调了两种极为常见的造型手法:夸张和拟人。
教师在联系环节,应注意多加深入与拓展。
教材P10呈现的核心内容是卡通人像的绘制方法。
五官的不同画法所呈现的几组图片更有意义。
应让学生在活动环节注意观察教材上的五官绘制特点,分析人物表情、情绪,强化学生对五官绘制与人物性格之间密切联系的认知与体会。
P11的核心是通过五官或者形体的夸张体现对象的个性特点。
关于卡通形体的体现技巧在这个版面中才有所强化体现。
在活动环节要指导学生手绘一些以“火柴人”为造型基础的不同动作,以熟练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绘制的要点。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2湘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2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c14e83ad51f01dc381f107.png)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学习传统民间剪纸图案的象征含义,从而认识民间剪纸艺术,并学会制作剪纸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民间剪纸作品、讨论传统剪纸图案寓意、分析南北剪纸作品风格、制作剪纸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特点和魅力,学会从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并加以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民间艺术产生兴趣,使学生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1)学生是山西省汾西县佃坪中学七年级学生;(2)学生对剪纸这个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并不陌生。
但他们仅停留在小学比较简单的几何形图案制作上,在认识上也不全面,因此较精美的剪纸作品展示对他们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对剪纸、折纸的有关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是上好本节课的基础。
(3)七年级学生对于剪纸有一定的好奇心,自我探索意识强烈,但对于剪纸艺术的知识比较缺乏,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4)剪纸的学习材料易得,对学生的绘画基础要求不高容易出成果,采用直观性教学就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3重点难点1.剪纸的表现手法及基本装饰纹样的学习。
2.剪纸作品的制作。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1)设置疑问,引发思考:节的主要庆祝形式有哪些?(配置音频)2)引入课题:《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活动2【讲授】了解新知1)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上述罗列的庆祝春节的主要形式;2) 了解剪纸的概述剪纸是在纸上剪出来的画,就是用剪刀和刻刀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现所要表现的形象。
活动3【活动】问题启发,自主合作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剪纸图片,采用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方式回答并探究以下问题(大屏幕) 问题一: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剪纸图片有什么寓意?问题二: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事物有这样的寓意?问题三:观察其剪纸图片,运用了哪些装饰纹样呢?问题四:如何运用这些装饰纹样剪刻出美观的剪纸图案呢?活动4【讲授】精要讲解1).剪纸图案的寓意:如,鹿寓意禄,运用谐音;2)剪纸的装饰纹样:月牙纹、水滴纹、锯齿纹、云纹等;3)剪刻的正确用法;活动5【测试】归纳总结,畅谈收获 1). 了解剪纸图案的寓意;2). 如何使用搭配剪纸的装饰纹样,使其美观大方;3). 掌握剪刻的正确用法。
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共26张PPT)
![湘美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4b088a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8.png)
说作品中有哪些植物? 分别代表了什么寓意? 尝试为它取一个吉祥 喜庆的名字。
1 慧眼识吉祥
谐音
寓意
民间美术表达吉祥的方法
石 佛 桃榴 手 子——多子福寿
三多图(山东)
谐音 寓意
葫蝙鸡 荷芦蝠( 喜(福吉 合庆福禄)))
谐音
荷(合)
猴(侯)
葫芦 (福禄)
鸡(吉)
白菜 (百财)
第5课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年 级:七年级
学 科:美术(湘美版)
像民间艺术家一样去创作
1 慧眼识吉祥
2 匠心构吉祥 3 巧手剪吉祥
“迎新春 送吉祥”
4 暖心送吉祥
1 慧眼识吉祥
观察与思考(一) 识读作品,说一
说作品中有哪些植物? 分别代表了什么寓意? 尝试为它取一个吉祥 喜庆的名字。
1 慧眼识吉祥
吉祥图案
图形元素 与寓意 吉祥名称
学习任务二:读吉祥图 取吉祥名
识读下列作品中的图形元素,思考其吉祥寓意, 为作品取一个吉祥名。
吉祥图案
图形元素 与寓意
吉祥名称
桃子(长寿) 仙翁(长寿) 仙鹤(长寿)
寿星 (江苏)
鸡(吉祥) 鱼(繁荣)
抓髻娃娃 (陕西)
桃子(长寿) 猴子(侯)
金猴祝寿 (黑龙江)
蝙蝠 (福)
寓意
长寿
富贵
长长 久久
多子
喜庆
十全 富贵
“ 移 花 接 木 ” 大 法
学习任务二:读吉祥图 取吉祥名 识读下列作品中的图形元素,思考其吉祥寓意, 为作品取一个吉祥名。
吉祥图案
图形元素 与寓意 吉祥名称
学习任务二:读吉祥图 取吉祥名 识读下列作品中的图形元素,思考其吉祥寓意, 为作品取一个吉祥名。
第5课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5课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93e4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fc.png)
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湘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
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概念和特点。
2.熟悉民间艺术的样式和表现形式。
3.掌握湖南省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和发展。
4.学习用画笔表现吉祥事物和美好愿望。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老师放映展示湖南省走基层活动的照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来自基层的热情和文化气息。
1. 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10分钟)
•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有哪些特点?
2. 熟悉民间艺术的样式和表现形式(15分钟)
•学习图案、色彩、构图等基本要素。
•跟随老师一起观察并分析民间艺术作品。
3. 掌握湖南省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和发展(20分钟)
•学习湖南省传统民间艺术(布袋戏、木偶戏、龙船等)的历史传承和代表作品。
•跟随老师分析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4. 学习用画笔表现吉祥事物和美好愿望(40分钟)
•跟随老师学习绘画技巧,练习表现不同的民间美术作品。
•绘制自己的“吉祥作品”,寄托美好心愿。
总结(10分钟)
•学生发言分享自己制作的“吉祥作品”,班级内部评比颁奖。
•老师总结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拓展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本》
•《中国民间艺术》
作业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民间美术作品或吉祥图案,并用一段文字说明你的创作灵感来源及寓意。
(字数不少于200字)。
湘版2022新版美术七年级上全册教案
![湘版2022新版美术七年级上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d8081e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e.png)
湘版2022新版美术七年级上全册教案2022新版第1课画画你我他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身边人物(同学之间)面部表情的某些典型特征。
知道脸形和头发构成人物头部的大体轮廓。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画家自画像局部的表现技巧,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学习漫画“省略、夸张、比拟、象征”等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画家“自画像”的意境创作,体会尝试自画像要突出个性特征介绍自我的“名片”要求。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脸形、头发等局部造型体验。
教学难点:意境创设。
教学流程:一、自主学习1、小组同学间相互观察对方的特征2、仔细观察,你的同桌有哪些比较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发型等)。
二、展示交流1、对方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2、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你的同学有哪些较为明显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3、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说说自己的特征(如脸型、五官、性格等)。
三、智慧引领1、引导欣赏:戴逸如、詹同、潘丁丁的(局部自画像)2、教师介绍“头部的形状”:脸形:瓜子脸、国字脸头发(发质特征):卷、柔、硬3、意境分析:彭大立“自画像”,画家刘云泉、贾又福“自画像”作品的创作意境。
4、绘画工具“毛笔”的认识,并简单介绍几种画笔“HB”、“2B”铅笔等。
四、训练拓展作业:模仿画家的创作,用制作“名片”的方式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课后反思2022新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中国画、素描、木刻”等几个画种。
了解、学习人物五官的基本画法。
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大胆的描绘你的同学头像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画、素描、木刻”等几个画种,了解、学习人物五官的基本画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造型表现学习五官的画法。
教学难点:人物肖像画面部表情的刻画。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导入:(1)以激励方式评价上节课作业(2)导语:教材p5上的文字2、学生仔细观察组内同伴,感受他(她)的可爱之处。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f16b78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0.png)
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学习有关民间剪纸艺术的知识,观察感受民间美术的特性,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欣赏能力。
2.通过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运用民间剪纸的表现方法,完成剪纸作品一件,表现节日的喜庆心情。
3.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了解剪纸艺术的表现技法与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如何表现吉祥如意的特点。
教学用具:剪刀、彩纸教学方法:引导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族人民都欢聚一堂来庆祝。
主要有哪些形式呢?我们的兄弟姐妹们主要庆祝方式有下列几种,(点击课件)学生看着图片回答:划旱船、舞龙、贴窗花……二、提出问题:思考:(1)剪纸的基本步骤是哪几步?(2)剪纸的基本类型?(3)剪纸的基本技法?(4)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三、剪纸步骤:分三步:(1)第一步是绘形展示绘形稿,绘出作品的轮廓线。
(2)剪纸的第二步是用剪刀减去大的面积,(点击课件)展示操作步骤图。
(3)剪纸的第三步,细致刻画(用小刀刻细微局部)。
四、常用的剪纸技法:有三种:(1)阳刻剪纸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
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2)阴刻剪纸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3)阴刻、阳刻相结合一幅漂亮、完整的剪纸作品往往是阴刻、阳刻相结合的,它们互相连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五、师:同学们最常见的窗花是年轻人结婚时贴的——莲花,谁知道为什么贴莲花?很久以前,莲花就以其身美、形美、色美、情美被人们欣赏,历代咏诵。
莲出淤泥而不染,被人们誉为“廉洁之士”、是一种高雅的象征,莲蓬是多子多孙的象征,它能寓意多子多孙多福。
莲在结婚时被人们视为吉祥美好与贞洁的象征。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共14张PPT)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487b0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b.png)
特点:入口小, 肚量大
作品展示
通过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剪纸艺术,中国民间剪纸
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现在我们的传统工 艺日渐衰微,很多民间工艺已经失传,通过今天的学 习希望大家在课下多了解我们的民间美术,为民间美 术的传播出一份力,让我们的民间传统薪火相传,生 生不息。
(活动一)
剪纸主要是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多种手段创造 镂空图案的艺术。俗称“剪画”或“窗花”。
你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见到过剪纸呢?
婚丧嫁娶 庆寿贺诞
寓
意 【 长 寿 】
【 蟠 桃 】 【
仙
翁
】
寓 意 手 法
猜一猜:
这幅剪纸作品的寓意?
谐音手法
“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https://img.taocdn.com/s3/m/2766759b33d4b14e8424683d.png)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课程目录与教学计划表
教材课本目录是一本书的纲领,是教与学的路线图。
不管是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还是做复习安排、工作总结,都离不开目录。
目录是一本书的知识框架,要做到心中有书、胸有成竹,就从目录开始吧!
上学期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1课画画你我他
第2课卡通故事
第3课画家笔下的色彩
第4课标志设计
第5课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第6课让图表说话
第7课书法的点画之美
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一)
下学期课程目录教学计划、进度、课时安排
第一课画家乡的风景
第二课黑白世界
第三课画家笔下的质感
第四课扮靓生活的花卉纹样
第五课千姿百态的水
第六课灯饰设计与制作
第七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中国美术作品概览(二)。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说课稿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a83a23a45177232f60a2c8.png)
第5课《吉祥喜庆的民间美术》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第五课《喜庆吉祥的民间艺术》,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的课程,本课设置了民间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表达方式,方法,领悟美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唤起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
教材选择了剪纸、贴春联、窗花、年画,中国结等图片的情景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
2、能力目标:运用民间的表现方法,学会平结的编制。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通过制作、示范等活动表现民间美术的喜庆和吉祥之情,引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通过知识技能的学习,是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一书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时代气息,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传统民间美术的多种表现形式,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完成中国结的基本结型的编制。
难点:有兴趣的表述对中国结的情感体验及中国结的基本结型凭借的编制。
四、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平结和吉祥结的结饰作品及相关的民间艺术,如剪纸、皮影等。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五、教学方法:教授法、演示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相关民间美术相关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考虑到我校初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
科目
美术
年级
七年级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学习有关民间剪纸艺术的知识,观察感受民间美术的特性,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运用民间剪纸的表现方法,完成剪纸作品一件,表现节日的喜庆心情。
特征是它的线条不一定是互连的,而作品的整体是块状的。
(3)阴刻、阳刻相结合
欣赏剪纸作品。
作业:
1、剪出外形,并用纹样装饰。
2、剪一个窗花。
作业展示
拓展:民间艺术的传承
新授部分
剪纸有什么用途?
老师让你们看看高大上的用途
欣赏图片
是不是很美?
大家对剪纸的历史了解多少呢?
剪纸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出土的实物来看,剪纸至少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了。剪纸的出现应该是在了有利条件。
(1)剪纸的基本步骤是哪几步?
(2)剪纸的第二步是用剪刀减去大的面积(点击课件)展示操作步骤图
(3)剪纸的第三步,细致刻画(用小刀刻细微局部)
4、常用的剪纸技法有三种:
(1)阳刻剪纸。
特征是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它的每一条线都是互相连接的,牵一发将动全身。
(2)阴刻剪纸。
阴刻剪纸的特点与阳刻剪纸恰恰相反,就是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时代气息。
教学重点分析
了解剪纸艺术的表现技法与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
能够运用剪刻的技法制作一剪纸。
课前准备
板书设计
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展示剪纸。
老师展示的就是民间美术——剪纸
课题:喜庆吉祥的民间美术
(2)剪纸的基本类型 ?
(3)剪纸的基本技法?
(4)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锯齿纹
月牙纹
圆点纹
柳叶纹
水滴纹
一幅漂亮、完整的剪纸作品往往是阴刻、阳刻相结合的,它们互相连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
5、以提问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纹样”及其用途。
3、剪纸步骤分三步:
(1) 第一步是绘形展示绘形稿,绘出作品的轮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