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圆的条件》 (第1课时) 教案 探究版

合集下载

第5单元 圆 第1 课时 圆的认识(教案)

第5单元 圆 第1 课时 圆的认识(教案)

项目部会议制度一、目的为统一会议管理模式,规范项目部各项会议及各类培训流程,缩短会议时间,减少会议数量,提高会议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会议由各部门负责人牵头,项目部办公室统一通知参会人员进行会议讨论,或对员工进行各类培训工作。

三、会议分类(1)固定例会:月/周项目部工作汇报例会、月/周安全培训例会。

①周会召开时间:每周二下午15:00,特殊原因需要延期召开的由办公室提前通知。

②月会召开时间:由办公室统一安排时间,提前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③周例会内容:各部门汇报上周工作任务完成状况,着重介绍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下周的工作安排。

④月例会内容:部门负责人汇报月度的工作状况、工作任务的执行情况,全体与会人员就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发言。

(2)不固定会议:专题会议、培训会议、临时处理突发事件的会议等。

①由各部门负责人提前一天向办公室申请,由办公室通知参会人员准时参会。

四、会议管理责任部门(1)会议室由办公室管理,负责会议室的使用和卫生等管理工作。

(2)需要使用会议室需提前一天与办公室申请,并做好申请登记,以便办公室统筹安排。

(3)会议一经确定,与会人员应预先做好各项工作安排,原则上不可请假缺席或迟到,遇特殊情况须提前向项目经理或会议牵头人请假,获得批准后方可指派专人代为参加,会后应主动询问会议内容及交办事项,确保会议布置的各项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4)会议资料由办公室负责记录、整理、存档、分发。

五、参会者要求(1)会前了解会议主题,做出建议准备,提出本部门问题。

(2)会中发言,要求思路明确言简意赅,直奔主题。

(3)做好会议记录,项目部重要决议及本部门具体工作指示。

六、会议要求(1)会议原则:议题明确,决议明确,有记录,有落实,有反馈,高效务实。

(2)会议记录:要求有明确的会议时间,内容及决议等。

(3)保密规定:会议中涉及项目保密信息,应事先限定参会人员,要求参会人员严禁对外传播会议内容及公司保密信息。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 (省一等奖)2022年人教版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公开课教案 (省一等奖)2022年人教版

24.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教学内容1.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那么有:点P在圆外⇔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内⇔d<r.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3.三角形外接圆及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4.反证法的证明思路.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那么有:点P在圆外⇔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内⇔d<r及其运用.2.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并掌握它的运用.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4.了解反证法的证明思想.复习圆的两种定理和形成过程,并经历探究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能作圆的结论及作图方法,给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接下去从这三点到圆心的距离逐渐引入点P•到圆心距离与点和圆位置关系的结论并运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难点、关键1.•重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结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其它们的运用.2.难点:讲授反证法的证明思路.3.关键:由一点、二点、三点、•四点作圆开始导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问题.1.圆的两种定义是什么?2.你能至少举例两个说明圆是如何形成的?3.圆形成后圆上这些点到圆心的距离如何?4.如果在圆外有一点呢?圆内呢?请你画图想一想.老师点评:〔1〕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组成的图形.〔2〕圆规:一个定点,一个定长画圆.〔3〕都等于半径.〔4〕经过画图可知,圆外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圆内的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二、探索新知由上面的画图以及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为OP=d那么有:点P在圆外⇒d>r点P在圆上⇒d=r点P在圆内⇒d<r反过来,也十清楚显,如果d>r⇒点P在圆外;如果d=r⇒点P在圆上;如果d<r⇒点P在圆内.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个结论的出现,对于我们今后解题、判定点P是否在圆外、圆上、圆内提供了依据.下面,我们接下去研究确定圆的条件:〔学生活动〕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二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经过二点、三点呢?请同学们按下面要求作圆.〔1〕作圆,使该圆经过点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2〕作圆,使该圆经过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作圆,使该圆经过点A、B、C三点〔其中A、B、C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老师在黑板上演示:〔1〕无数多个圆,如图1所示.〔2〕连结A、B,作AB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A、B的距离都相等,都满足条件,作出无数个.其圆心分布在AB的中垂线上,与线段AB互相垂直,如图2所示.lBA(1) (2) (3)〔3〕作法:①连接AB、BC;②分别作线段AB、BC的中垂线DE和FG,DE与FG相交于点O;③以O为圆心,以OA为半径作圆,⊙O就是所要求作的圆,如图3所示.在上面的作图过程中,因为直线DE与FG只有一个交点O,并且点O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中垂线上的任一点到两边的距离相等〕,所以经过A、B、C三点可以作一个圆,并且只能作一个圆.也就是,经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外心.下面我们来证明:经过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作出一个圆.证明:如图,假设过同一直线L上的A、B、C三点可以作一个圆,设这个圆的圆心为P,那么点P既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1,又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L2,•即点P为L1与L2点,而L1⊥L,L2Alm BAC ED OF ⊥L ,这与我们以前所学的“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垂直〞矛盾. 所以,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上面的证明方法与我们前面所学的证明方法思路不同,它不是直接从命题的得出结论,而是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可以作一个圆〕,由此经过推理得出矛盾,由矛盾断定所作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反证法. 在某些情景下,反证法是很有效的证明方法.例1.某地出土一明代残破圆形瓷盘,如以下图.为复制该瓷盘确定其圆心和半径,请在图中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瓷盘的圆心.分析:圆心是一个点,一个点可以由两条直线交点而成,因此,只要在残缺的圆盘上任取两条线段,作线段的中垂线,交点就是我们所求的圆心. 作法:〔1〕在残缺的圆盘上任取三点连结成两条线段; 〔2〕作两线段的中垂线,相交于一点. 那么O 就为所求的圆心. 三、稳固练习教材P100 练习1、2、3、4. 四、应用拓展例2.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 ,AD=BC ,AB=48cm ,CD=30cm ,高27cm ,求作一个圆经过A 、B 、C 、D 四点,写出作法并求出这圆的半径〔比例尺1:10〕分析:要求作一个圆经过A 、B 、C 、D 四个点,应该先选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然后证明第四点也在圆上即可.要求半径就是求OC 或OA 或OB ,因此,•要在直角三角形中进行,不妨设在Rt △EOC 中,设OF=x ,那么OE=27-x 由OC=OB 便可列出,•这种方法是几何代数解. 作法分别作DC 、AD 的中垂线L 、m ,那么交点O 为所求△ADC 的外接圆圆心. ∵ABCD 为等腰梯形,L 为其对称轴 ∵OB=OA ,∴点B 也在⊙O 上 ∴⊙O 为等腰梯形ABCD 的外接圆 设OE=x ,那么OF=27-x ,∵OC=OB222215(27)24x x +=-+ 解得:x=20∴221520+=25,即半径为25m .五、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O 的半径为r ,点P 到圆心的距离为d ,那么;;.P d r P d r P d r ⇔>⎧⎪⇔=⎨⎪⇔<⎩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 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3.三角形外接圆和三角形外心的概念.4.反证法的证明思想.5.以上内容的应用.六、布置作业1.教材P110 复习稳固 1、2、3.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以下说法:①三点确定一个圆;②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③圆有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④三角形的外心是各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⑤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⑥等腰三角形的外心一定在这个三角形内,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 B.2 C.3 D.42.如图,Rt△ABC,∠C=90°,AC=3cm,BC=4cm,那么它的外心与顶点C的距离为〔〕.A.2.5 B.2.5cm C.3cm D.4cmB ACBACDO3.如图,△ABC内接于⊙O,AB是直径,BC=4,AC=3,CD平分∠ACB,那么弦AD长为〔〕A.522 B.52C.2 D.3二、填空题.1.经过一点P可以作_______个圆;经过两点P、Q可以作________•个圆,•圆心在_________上;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作________个圆,•圆心是________的交点. 2.边长为a的等边三角形外接圆半径为_______,圆心到边的距离为________.3.直角三角形的外心是______的中点,锐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______,钝角三角形外心在三角形_________.三、综合提高题.1.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D是AB上一点,连结BD,并延长至E,连结AD,•假设AB=AC,∠ADE=65°,试求∠BOC的度数.B AC O2.如图,通过防治“非典〞,人们增强了卫生意识,大街随地乱扔生活垃圾的人少了,人们自觉地将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桶中,如图24-49所示,A、B、C•为市内的三个住宅小区,环保公司要建一垃圾回收站,为方便起见,•要使得回收站建在三个小区都相等的某处,请问如果你是工程师,你将如何选址.BAC3.△ABC 中,AB=1,AC 、BC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m+5〕x 2-〔2m-5〕x+12=0两个根,外接圆O 的面积为4π,求m 的值.答案:一、1.B 2.B 3.A二、1.无数,无数,线段PQ 的垂直平分线,一个,三边中垂线 2.33 a 36a 3.斜边 内 外 三、1.100°2.连结AB 、BC ,作线段AB 、BC 的中垂线,两条中垂线的交点即为垃圾回收站所在的位置. 3.∵πR 2=4π,∴R=12,∵AB=1,∴AB 为⊙O 直径,∴AC 2+BC 2=1,即〔AC+BC 〕2-2AC ·BC=1, ∴〔255m m -+〕2-•2·125m +=1,m 2-18m-40=0,∴m=20或m=-2, 当m=-2时,△<0〔舍去〕, ∴m=20.[教学反思]学生对展开图通过各种途径有了一些了解,但仍不能把平面与立体很好的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数学生不愿意自己探索,都要寻求帮助。

(说课稿)确定圆的条件

(说课稿)确定圆的条件

(说课稿)确定圆的条件今天我要为大伙儿说课的课题是《确定圆的条件》,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进行课时说课,第一,我对本课教材进行简单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位于(北师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五节,是学过的《圆的初步认识》和刚学过的《圆的对称性》相关知识的连续学习,同时也为后面深入学习圆的内接四边形等圆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本课要紧研究内容是“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个点作圆”,其广泛用于数学作图,图案设计,建筑造型,工艺品制作等众多领域,关于培养学生作图技能和探究问题能力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照以上我对教材的明白得我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为:把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这也是本课的要紧学习目标之一.二、学情分析学生前面差不多学习了圆的相关概念,明白确定圆的两个要素是圆心和半径.另外学生还学习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判定及画法,这些知识储备都为本课的顺利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明白作一个符合规定的圆需要找到圆心和半径,而圆心的分布规律是隐藏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思维障碍;另一方面,圆心是在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学生有可能建立不了圆与垂直平分线两者之间的联系,依照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难点为:确定圆的条件的思维过程.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我对教材和学生的认识,我从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设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究过程;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等概念.[来源:Z.xx.k ]2.技能目标把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3.情感目标树立探究数学问题的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问题的解决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把握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的方法.难点:确定圆的条件的思维过程.下面介绍我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我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采纳由生活中问题导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方式;在活动方式上采纳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集中展现、归纳总结来关心学生明白得;在能力培养上,充分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刻和空间,引导学生反思,以上三点三管齐下,力求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关于难点的突破,我采取如下措施:1、利用学案提早设计好复习题,力争课前扫清与本课相关的知识障碍;2、设计好探究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到终止思维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有利于灵活、高效的解决问题;3、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展现,动手操作会更有利于发觉规律;展现过程中,学生会在思维碰撞中找到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4、降低思维门槛,要解决过三个点作圆的问题,先解决过一个点、过两个点作圆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探究确定圆的条件,最终落脚点是三个点作圆问题.五、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共设计了如下十一个环节.环节一:创设情境教师:同学们!我们都有爱美之心,都喜爱照镜子,老师也爱美,每次出门前都要照照镜子,一天我的圆形镜子碎成四块,我想带其中一块到玻璃店修复它,应该带那一块去呢?课件演示:破镜如何重圆?有一天家里的圆形玻璃镜子打碎了,其中四块碎片如图所示,为配到与原先大小一样的圆形镜片,带到商店去的一块镜子碎片应该是哪一块?设计说明:我的设计意图是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摸索,激发学生求知欲,又为新知识的应用埋下伏笔,能专门自然的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环节二:认定目标课件展现:学习目标:[来源:学_科_网Z_X_X_K][来源:学,科,网Z,X, X,K]1.经历探究过程,明白得“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2.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3.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作圆.设计说明:学习目标是给学生看的,本着简洁、通俗易明白的目的设计本课学习目标.让学生一起读一读,让学生对本课学什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真正落实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回扣目标是在课堂小结处.环节三:复习巩固课件演示:课前延伸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相关知识(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3)作图:在图1中,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2.圆的相关知识(1)平面内的点与圆有种位置关系.分别是.(2)确定一个圆的两个要素是和;它们分别决定圆的和.设计说明:第1题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因为作一个圆,必需先找到圆心,探究二、三都需要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找圆心,没有那个知识储备,学生全然找不到圆心,本课也就无法顺利进行;第2题复习圆的相关知识,复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为通过点作圆做好铺垫,因为通过点的意思确实是点在圆上.重点强调确定一个圆的两个要素是圆心和半径,作圆问题离不开这两个先决条件.[来源:1ZXXK]环节四:自主探究教师:本节课我们学习确定圆的条件,先从最简单条件开始研究,请看问题探究一.课件演示:探究一:如图2,通过一点A作圆,你能作出多少个圆?A A B图2 图3设计说明:我开门见山点明要研究目标,告诉学生从最简单的条件开始探究,为两个点及多个点探究埋下伏笔,也符合学生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重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学会画圆,明白圆心、半径都不确定,因此通过一点可作许多个圆,既不能确定一个圆.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统一答案后进入探究环节.教师:同学们!通过一点不能确定圆,通过两点能否确定一个圆呢?请看问题探究二.课件演示:探究二:如图3,通过两点A、B作圆,你能作出多少个圆?这些圆的圆心在哪里?设计说明:一个点不能确定圆,自然过渡到两个点问题,关键是是让学生在探究中发觉圆心分布规律,即在AB两点的垂直平分线上.我想放手学生先独立操作,遇到问题小组交流,最后让学生展现,在探究活动中悟出新知.教师:同学们!通过两点不能确定圆,通过三点能否确定一个圆呢?请看问题探究三.课件演示:探究三:通过任意三点A、B、C能做出一个圆吗?假如能,如何样作出过这三点的圆?通过这三点的圆的圆心在哪里?通过这三个点能够作出多少个圆?请在下面空白处作出图形.设计说明:由两个点过渡到三个点顺理成章,我改变课本原先设计,课本是直截了当提出过不在同一直线三个点作圆,我觉如此设计限制了学生思维,而我的设计是把“不在同一直线”那个条件去掉,假如学生没想到三点共线这种情形,再加以适当引导成效会更好.对那个问题的探究,我想给学生充分的时刻和空间,因为这是本课最重点内容,此处处理的是否得当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学生展现时我还要适时追问,圆心如何找到的?过这三个点还能作一个不同的圆吗?过任意三个点能作一个圆?追问促使学生摸索,从而明确过不在同一直线三个点只能作一个圆,得出本课核心问题确定圆的条件,得出结论以后,留出时刻让学生记一记,对重点内容的强化经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环节五:知识应用课件演示:破镜重圆:利用刚学过知识解决创设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带到商店去的一块镜子碎片应该是哪一块?尝试在这一块残缺镜片上破镜重圆.设计说明:此环节是对上课一开始设置悬念的回扣,也是对新学知识的即时应用,赶忙用有两个好处,一是检验学生学习状况,二是让学生产生一种利用新知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环节六:自学领会我会分析黑板上学生三个点作圆图形,并用不同颜色笔标记图中的三角形.教师:这三个点连起来之后就组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和圆也有了专门的位置关系,它们又分别称作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117页,找出相应概念!设计说明:因为三角形和圆具备了新的位置关系,从而产生新的概念,概念相对简单,因此安排学生自学,这也是放手学生的的重要表达.学生自学完以后,要对学生学习情形及时反馈,追问“内”,“外”和“接”的含义,为进一步拓展圆内接四边形及圆内接多边形等内容做好铺垫.赶忙跟上练习反馈学习情形!请尝试做出以下练习.课件演示:跟踪练习:1.填空:(1)△ABC是⊙O的三角形;(2)⊙O 是△ABC的圆;(3)点O是△ABC的.2.知识拓展:摸索:什么是圆的内接四边形?设计说明:第1题专门简单,要紧是即时反馈学生对概念的明白得,另一方面看看学生能否学会知识迁移,把数学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设计第2题要紧是拓展新学内容,让学生真正明确“内”,“外”和“接”的含义,也进一步为学生设置悬念,延伸本课与后续学习内容的联系.教师:今后学习中,除了学习圆内接四边形,还要学习圆内接五边形、多边形等内容,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来源:学§科§网]设计说明:通过课件展现几个圆内接多边形,利用图形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深刻明确所学概念.学案上没有设计这组图形,要紧缘故是文字叙述更容易引导学生摸索,直截了当出示图形反而让学生对知识学习停留在表面想象,不利于认识问题的本质.环节七:学以致用课件演示:已知:△ABC,求作⊙O,使它通过A、B、C三点,并观看外心与三角形位置.(注:小组分工,每人选一种类型的三角形作出图形,作完后小组交流分享!)交流发觉:(1)三角形外心与三角形位置关系是:.(2)三角形外心还有哪些性质:.设计说明:本设计抓住学生刚学会三角形外接圆概念想尽快应用的心理,顺理成章过渡,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形外接圆定义;另一方面,学生能利用本课学习的三点作圆来解决那个问题,因此本设计是对前面两块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也含有反馈学生前段学习情形的意义.设计三种类型三角形,是为了让学生通过画图体会三角形外心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操作展现中,学会分类分析问题,提炼数学观点,形成数学能力.环节八:课堂小结总结你的收成:知识……方法……感悟……设计说明:本设计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改变原先学生只总结知识,而忽视能力和方法的学习适应.为了更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知识结构,我还设计了规范的板书,板书实际是重要内容和思维主线的最好表达.环节九:当堂检测课件演示:自我检测1.判定:(1)三点确定一个圆.()(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同时只有一个外接圆. ()(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同时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4)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5)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2.Rt△ABC中,∠C=900,AC=6cm,BC=8cm,则其外接圆的半径为.设计说明:设计这组测验为了反馈学生学习情形,第1题较简单,也是为了让提高学生学习士气,体会到成功的欢乐;第2题略微有点挑战性,利用直角三角形外心位置规律解答,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可们采纳抢答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抢答,师生共同反馈答题情形,教师最后出示正确答案并做总结性评判.环节十:布置作业课件演示:拓展延伸1.摸索:通过4个(或4个以上的)点是不是一定能作圆?2.作业:设计说明:设计第1题的缘故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学生在探究完三个点作圆以后,确信有一个思维连续,不在同一直线上三个点确定一个圆,四个点又会如何样?四个点又分共线和不共线两种情形,不共线的四点作圆问题又能用三点确定一个圆去说明,本题既应用了新学知识,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广泛地摸索空间.第2题,要紧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学知识,规范解题步骤. 在作业设计时,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把握知识形成能力为要紧目的.环节十一:完美收官课件展现:教师:同学们!是圆让我们相识,一块共同学习是我们的缘分,愿我们的友谊源远流长,愿我们学过的知识象三角形一样的稳固,愿我的生活想圆一样的完美!设计说明:这是本课亮点之一,因为本课所学重点知识都凝聚在那个图形中,出示本图是对本课内容的进一步小结,又是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和鼓舞,让学生在激情与诗意中满载而归!以上教学过程在内容出现上采纳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拓展的模式”,也是我校2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延伸和应用.整体设计思路是:在学生熟悉的实际背景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状态下进入探究活动.以“作出符合条件的圆”为主线,设置三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究过程,三个问题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从而让其发觉结论,并过渡到三角形外接圆、外心等概念的学习.学了新知识赶忙解决开始提出的“破镜重圆”问题,然后进一步应用新知解决其它相关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进而学以致用,体会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性.以上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一些设想,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判指正!感谢大伙儿!。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教学设计2. 再画几个填圆心的位置不同而半径相同的圆3. 通过画圆反思圆心和半径的作用 同而半径相同的圆。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活动意图说明:引导学生思考:改变圆的位置,实际上是改变圆心的位置;变化圆的大小,实际上是变化圆的半径,使学生在理解概念之后,能够灵活运用。

环节五:巩固练习(指向目标1、2、3) 一、细心填写: 1、圆是平面上的一种( )图形,将一张圆形纸片至少对折( )次可以得到这个圆的圆心。

2、在同一个圆或相等的圆中,所有的半径长度都( );所有的直径长度都( )。

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 )。

3、画一个直径4厘米的圆,那么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 )厘米。

4、( )决定圆的大小;( )决定圆的位置。

5、在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 )厘米。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3.在学生展示汇报时,有困难的地方及时指导。

活动意图说明: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圆的认知,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业设计】1.P3 1、2、3题完成在数学书上,第1题与同桌相互说一说2.判断圆有无数条直径,无数条半径,直径是半径的2倍。

( ) 【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教后反思】第一单元圆《圆的认识(一)》学习任务单(作业设计)直径(d )无数条 圆心(O )决定圆的位置半径(r )无数条 半径(r )决定圆的大小学习内容圆的认识(一)(第1课时)学习目标1.学生认识圆,知道并能说出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学生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学生拥有用圆规画圆的作图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等思维能力。

3.学生的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提升,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学习资源多媒体课件,圆规,圆形纸片随堂记录学习过程环节一:问题情景导入2.一些小朋友像图中这样站立进行套圈游戏,比谁能套中小旗。

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3.5确定圆的条件(教案)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确定圆的条件的理解存在一些困难。在导入新课环节,当我问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确定圆的情况时,大部分同学能够联想到一些实际例子,但只有少数同学能够准确描述如何确定圆心和半径。这让我意识到,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确定圆的条件。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然而,我也注意到,对于圆的方程推导这个难点,部分同学仍然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逐步引导,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习确定圆的条件,使学生能够直观想象出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提高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2.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方法,从圆的定义出发,推导出确定圆的条件,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
3.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解决实际例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确定圆的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难点解释:学生需要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信息,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举例:提供实际问题背景,指导学生如何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数学关系式。
(3)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
-难点解释:在推导圆的方程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理解每一步的推导依据。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下册数学:5.5-探究确定圆的条件-课件(共15张PPT)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下册数学:5.5-探究确定圆的条件-课件(共15张PPT)

2.在ΔABC 中,AB=6cm,BC=8cm,AC=10cm, 则ΔABC的外心在___A_C____上,外接圆的半径长 是___5____.
3.已知:如图,O为△ABC的外心,∠A=50°, 求∠BOC的度数.
A
造圆
●O
B
C
感悟篇
请你选择下面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谈本 节课的体会:
知识、思想、方法 困惑、收获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五节
确定圆的条件
请你还原出这个破损的圆形镜片所在的圆.
学习目标1
经历确定圆的条件的探究过程,掌握 作图方法,并能归纳出确定圆的条件.
温故篇
确定直线的条件
●A
●A

●B
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探索篇
探究1 经过一个点A能否确定一个圆?
探究2 经过两个点A、B能否确定一个圆? 探究3 经过三个点A、B、C能否确定一个圆?
请自学课本26页最后一段
找出圆内接三角形:
A
一个三角形有A几个外接圆?

一个
一个A圆也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B●
C ● B外接圆无的C数圆个B心
C
外心
定义: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外心
性质: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相等
操作篇 做出三角形的外心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操作篇 外心的位置
形状 位置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 斜边中点
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外
评价练习2
1.某市在一块空地新建了三个居民小区,它们分别 为A、B、C,且三个小区不在同一 直线上,要想规 划一所中学,使这 所中学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 请问你怎么确定这所中学建在哪个位置?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教案第24章圆24.2圆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下)教案第24章圆24.2圆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

第24章圆24.2 圆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圆的定义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教学目标教学反思1.认识圆,理解圆的本质属性.2.理解弦、弧、直径、半圆、优弧、劣弧、同心圆、等圆、等弧等与圆有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3.会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并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解题.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圆,理解圆的本质属性.难点:理解弦、弧、半圆、优弧、劣弧、同心圆、等圆、等弧等与圆有关的概念,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情境:观察下列图片,从图片中找出共同的图形.教师追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圆形吗?师生活动: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圆形,教师适当引导.思考: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 做成三角形、正方形可以吗?师生活动:如果把车轮做成圆形,车轴安装在圆心上,当车轮在地面滚动的时候,车轴离开地面的距离总是等于车轮半径长.因此车厢里坐的人都将平稳地被车子拉着走.假设车轮是个破的,已经不成圆形了,轮缘上高一块低一块的,也就是说从轮缘到轮子圆心的距离不相等,那么这种车子行驶起来一定很颠簸.同样道理,如果车轮设计成三角形或是正方形,因为其中心点到周边各点的距离不等长,所以行驶起来也一定会很颠簸!探究新知1.圆的定义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画一个圆吗?你有哪些方法?师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圆规演示画圆的过程,总结圆的定义.1.定好半径长(即圆规两脚间的距离);2.固定圆心(即把有针尖的脚固定在一点);教学反思3.旋转一圈(使铅笔在纸上画出封闭曲线);4.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归纳总结】圆的旋转定义: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P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P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问题情境:1.以1 cm为半径能画几个圆,以点O为圆心能画几个圆?2.如何画一个确定的圆?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教师追问:从画圆的过程可以看出什么呢?【归纳总结】①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半径.②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归纳总结】圆的集合定义:平面内到定点(圆心O )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r)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探究:确定一个圆的要素.教师提问:当圆的圆心确定时,这个圆唯一确定吗?当圆的半径确定时,这个圆唯一确定吗?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举出反例,思考确定圆的要素,教师引导.①②【解】如图①,圆心相同,半径不同,能画出无数个同心圆;如图②,半径相同,圆心不同,能画出无数个等圆.【归纳总结】确定一个圆的要素一是圆心,圆心确定其位置;二是半径,半径确定其大小.圆的基本性质:同圆的半径相等.【新知应用】例1 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求证:A ,B ,C ,D 四个点在以点O 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引导)要使A ,B ,C ,D 四个点在以点O 为圆心的同一圆上,结合圆的集合性定义,点A ,B ,C ,D 与点O 的距离有什么关系?【证明】∵ 四边形ABCD 为矩形, ∴ OA =OC =12AC ,OB =OD =12BD ,AC =BD ,∴ OA =OB =OC =OD ,∴ A ,B ,C ,D 四个点在以点O 为圆心,OA 为半径的圆上.【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由圆的集合性定义可知,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 )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 ). 2.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为O ,半径为r 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r 的点的集合.请你用集合的语言描述下面的两个概念:(1)圆的内部是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圆的半径r 的所有点的集合; (2)圆的外部是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r 的所有点的集合. 【新知讲解】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1.点P 在圆上⇔OP =r (如图①). 2.点P 在圆内⇔OP <r (如图②). 3.点③练一练:1.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 cm ,以A 为圆心,3cm 长为半径作⊙A ,则点A 在⊙A ,点B 在⊙A ,点C 在⊙A ,点D 在⊙A .2.一点和⊙O 上的最近点距离为4 cm ,最远距离为10 cm ,则这个圆的半径是 cm.3.与圆有关的概念 (1)弦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如图中的AB )叫做弦.图中的弦还有 .经过圆心的弦(如图中的AC )叫做直径.注意:①弦和直径都是线段.②直径是弦,是经过圆心的特殊弦,是圆中最长的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 (2)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 ,B 为端点的弧记作AB ,读作“圆弧AB ”或“弧AB ”. (3)半圆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教学反思(4)劣弧与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如图中的AC .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如图中的ABC .(5)等圆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等圆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圆. (6)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 3.概念辨析(1)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长度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长度相等的弧才是等弧.(2)直径是弦吗?弦是直径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只有在弦经过圆心时,这条弦才叫直径,因此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3)半圆是弧吗?弧是半圆吗?师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只有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的两条弧才是半圆.【新知应用】例2 下列说法:①弧分为优弧和劣弧;②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③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④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⑤半径是弦.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师生活动:(引发学生思考)优弧、劣弧、等圆、直径、等弧的定义分别是什么?圆上的弧可以分为哪几类?【答案】②【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由圆的有关概念可知,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是弦;过圆心的弦是直径;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是等弧;圆上的弧分为优弧、半圆、劣弧.例3 如图.(1)请写出以点B 为端点的劣弧及优弧; (2)请写出以点B 为端点的弦及直径; (3)请任选一条弦,写出这条弦所对的弧.师生活动:发对优弧、劣弧概念的思考.【解】(1)劣弧:BD ,BF ,BC ,BE .优弧:BFE ,BFC ,BCD ,BCF .(2)弦BD , AB , BE .其中弦AB 又是直径.(3)答案不唯一.如:弦DF ,它所对的弧是DF 和DEF . 【归纳总结】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不要遗漏.【拓展延伸】 例4 下列说法:①经过点P 的圆有无数个;②以点P 为圆心的圆有无数个;③半径为3 cm ,且经过点P 的圆有无数个;④以点P 为圆心,以3 cm 为半径的圆有无数个.其中错误的有(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师生活动:(引发学生思考)结合圆的定义分析怎样确定一个圆?确定一个圆的条件有哪些?【答案】A教学反思【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确定一个圆需要两个要素:一是圆心,确定圆的位置;二是半径,确定圆的大小.两者缺一不可.例5A,B是半径为5的⊙O上两个不同的点,则弦AB的取值范围是()A.AB>0B.0<AB<5C.0<AB<10D.0<AB≤10师生活动:(引发学生思考)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是弦,求弦AB的取值范围,就要知道连接圆上任意两点构成的最长线段和最短线段分别是什么.【答案】D【归纳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圆上最长的弦是直径,则圆上不同两点构成的弦长大于0且小于等于直径长.课堂练习1.填空:(1)______是圆中最长的弦,它是______的2倍.(2)如图所示,图中有条直径,条非直径的弦.2.一点和⊙O上的点最近距离为6 cm,最远距离为12 cm,则这个圆的半径是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弦是直径. ()(2)过圆心的线段是直径. ()(3)半圆是弧. ()(4)过圆心的直线是直径. ()(5)直径是最长的弦. ()(6)半圆是最长的弧. ()(7)长度相等的弧是等弧. ()(8)同心圆也是等圆. ()4.给出下列说法:①直径是弦;②优弧是半圆;③半径是圆的组成部分;④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圆中,大的半圆的弧长小于小的半圆的周长.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5.如图,点A,B,C,E在⊙O上,点A,O,D与点B,O,C分别在同一直线上,图中有几条弦?分别是哪些?第5题图6.如图,点A,N在半圆O上,四边形ABOC和四边形DNMO均为矩形,求证:BC=MD.参考答案1.(1)直径半径(2)两三2.9 cm或3 cm3.(1)×(2)×(3)√(4)×(5)√(6)×(7)×(8)×4.①5.解:图中有3条弦,分别是弦AB,BC,CE.6.证明:如图,连接ON,OA.∵点A,N在半圆O上,∴ON=OA.∵四边形ABOC和四边形DNMO均为矩形,∴ON=MD,OA=BC,∴BC=MD. 教学反思第6题答图课堂小结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总结,教师补充概括. ⎧⎧⎪⎪⎨⎪⎩⎪⎪⎧⎪⎪⎪⎧⎪⎪⎨⎪⎪⎨⎪⎪⎨⎪⎪⎩⎪⎪⎪⎪⎪⎪⎪⎪⎩⎩圆的旋转定义圆的定义圆的集合定义弦—直径劣弧圆弧半圆圆的有关概念优弧等圆等弧 布置作业教材第14页练习板书设计24.2 圆的基本性质第1课时 圆的定义及与圆有关的概念1.圆的定义(1)圆的旋转定义 (2)圆的集合定义2.与圆有关的概念:弦;直径;弧;半圆;等圆;等弧.3.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P 在圆上⇔OP =r ; 点P 在圆内⇔OP <r ; 点P 在圆外⇔OP >r. 教学反思。

九年级数学上册《确定圆的条件》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确定圆的条件》教案、教学设计
2.选做题(拓展提高):
(1)已知圆心坐标为(3,-4),半径为5cm,求圆的方程。
(2)已知圆上三个点A(1,2)、B(3,-2)、C(-1,6),求圆的方程。
3.思考题:
(1)为什么确定圆需要三个条件?两个条件或四个条件可以吗?
(2)在实际生活中,你能举出圆的三个确定条件的应用实例吗?
4.小组合作任务:
4.小组合作任务要求组内成员积极参与,共同完成任务,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通过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2)如何通过两个点和一条直线确定一个圆?
(3)如何通过一个点和一条直线确定一个圆?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发现确定圆的条件,并学会推导圆的方程。
(3)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强调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4)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教师通过几何画板或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发现确定圆的三个条件:圆心、半径、直径。
2.教师详细讲解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半径是直径的一半,圆心在圆上等。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计算、推理等方法,推导出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4.教师强调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明白方程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一)导入新课,500字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及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2.经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探究过程,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3.能利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生活中的活动紧密相连,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难点利用点和圆位置的关系的判断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知识回顾1.圆的定义:(1)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 旋转一周,另一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2)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如图,点A在直线l上,点B在直线l外.【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题目,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复习圆的定义和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巩固基础,为本节课探究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做好准备.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我国射击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屡获金牌,为祖国赢得荣誉.如图是射击靶的示意图,它是由许多同心圆(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圆)构成的,你知道击中靶上不同位置的成绩是如何计算的吗?【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引导: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研究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设计意图】引入一个射击问题,从奥运会射击比赛出发,让学生观察射击时弹着点在靶上的不同位置,引出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在同一张纸面上任意画一个⊙O和一些点,这些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师生活动】学生先自己动手画图,教师再展示动画,最后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答案】点和圆有3种位置关系: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如图,点C,D,G在⊙O外;点A,E在⊙O上;点B,F在⊙O内.【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图形,获得点和圆的位置关系.【问题】如图,设⊙O半径为r,点A,点B,点C到圆心O的距离与半径r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先自己动手连接OA,OB,OC,再通过测量得出OA,OB,OC与r 的关系,最后教师进行展示.【答案】连接OA,OB,OC,如图,点C在⊙O外⇒OC>r;点A在⊙O上⇒OA=r;点B在⊙O内⇒OB<r.【思考】反过来,已知点到圆心的距离和圆的半径,能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展示动画,学生结合动画得出答案.【答案】点C在⊙O外⇐OC>r;点A在⊙O上⇐OA=r;点B在⊙O内⇐OB<r.【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度量获得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初步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互相对应.【思考】结合下面的动图,总结你的发现.【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动图,学生观察动图,小组交流、总结.【新知】设⊙O的半径为r,点P到圆心的距离OP=d,则有:点P在⊙O外⇔d>r;点P在⊙O上⇔d=r;点P在⊙O内⇔d<r.【归纳】符号⇔读作“等价于”,它表示从符号“⇔”的左端可以推出右端,从符号“⇔”的右端也可以推出左端.【设计意图】借助动图,形象地展示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数量关系互相对应:由位置关系可以确定数量关系,同样由数量关系可以确定位置关系.【练习】已知⊙O的面积为25π.(1)若PO=5.5,则点P在_________;(2)若PO=4,则点P在_________;(3)若PO=_________,则点P在圆上;(4)若点P不在圆外,则PO_________.【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让一名学生进行板书作答.【答案】圆外圆内5≤5【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初步掌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问题】一个圆把平面上的点分成三类,即圆上的点、圆内的点、圆外的点.你能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圆上的点、圆内的点、圆外的点吗?【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圆的集合性定义进行总结.【答案】根据圆的定义可知,圆上的点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类比圆的定义可知,圆的内部的点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小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圆的外部的点可以看作是到定点的距离大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练习】画出由所有到已知点O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 cm的点组成的图形.【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一名学生板书作答.【答案】如图.【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圆上的点、圆内的点、圆外的点,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问题】如图是射击靶的示意图,你知道击中靶上不同位置的成绩是如何计算的吗?【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答案】射击靶图上,有一组以靶心为圆心的大小不同的圆,它们把靶图由内到外分成几个区域,这些区域用由高到低的环数来表示,射击成绩用弹着点位置对应的环数表示.弹着点与靶心的距离决定了它在哪个圆内,弹着点离靶心越近,它所在的区域就越靠内,对应的环数也就越高,射击成绩越好.【设计意图】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让学生感受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与生活中的活动紧密相连,帮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典例精讲【例题】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AC=3,BC=4,若以C为圆心,3为半径作⊙C,判断点A,B,D与⊙C的位置关系.【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答,一名学生板书,教师给予指导.【答案】解:由题意,知⊙C的半径r=3.∵AC=3=r,∴点A在⊙C上.∵BC=4>r,∴点B在⊙C外.在Rt△ABC中,∠ACB=90°,由勾股定理,得AB=5.又∵CD⊥AB,∴S△ABC=12AB·CD=12AC·BC.∴CD=2.4<r.∴点D在⊙C内.【归纳】判断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策略判断一个点和圆的位置关系时,首先要知道,点到圆心的距离,然后将这个距离与圆的半径进行比较:(1)若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则点在圆外;(2)若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则点在圆上;(3)若点到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则点在圆内.【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应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对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的掌握.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点P在⊙O外⇔d>r;点P在⊙O上⇔d=r;点P在⊙O内⇔d<r.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95页练习第1~2题.。

确定圆的条件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确定圆的条件  (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3.5确定圆的条件教学设计(1)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有怎样的性质?(2)怎样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多媒体出示垂直平分线的画法(3)构成圆的基本要素有哪些?车间工人要将一个如图所示的破损的圆盘复原,确定它的尺寸(圆盘的大小),你有办法吗?思考:那么过几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呢?探究2 过两点作圆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作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探究3 过三点作圆问题1:经过同一直线上的A,B,C三点能作圆吗?问题2: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C(A,B,C 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是如何作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归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讨论:如果三个点在同一直线时可以作圆吗?为什么?当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因为到A,B 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到B,C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所以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平行,没有交点,故没有一点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不存在圆心,从而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当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满足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就是所作圆的圆心.OA或OB或OC是半径.因为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只有一个,所以只有一个圆心,半径也唯一确定,所以只能作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圆。

试一试:已知△ABC,用直尺与圆规作出过A、B、C三点的圆.由上可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这个三角形叫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分别作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并说明它们外心的位置情况.1.以已知点O为圆心、线段a为半径作圆,可以作( )A.1个圆B.2个圆C.3个圆D.无数个圆2.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直径是弦,弦是直径B.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C.经过圆心的每一条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D.三点确定一个圆3.三角形的外心具有的性质是()A.到三边的距离相等.B.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C.外心在三角形的外.D.外心在三角形内.4.如图,△ABC内接于⊙O,若∠OAB=20°,则∠C 的度数是________.5.如图,△ABC的高AD、BE相交于点H,延长AD 交△ABC的外接圆于点G,连接BG.求证:HD=GD.。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圆:1.圆的认识:第1课时 圆的认识(1)》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圆:1.圆的认识:第1课时 圆的认识(1)》教案

5 圆【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4.使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历史知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1.认识圆和轴对称图形。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3.理解圆周率“π”,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会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教学指导】1.加强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教材里安排了很多活动让学生探究圆的基本特征,故实际教学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画一画、剪一剪、围一围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基本特征,探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

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当学生画好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对折,从而导出圆心、半径和直径等概念,再通过测量来发现半径、直径的特点及相互关系;探究圆的周长时,则可让学生采用围一围、滚一滚的方法先测出周长,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探究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探究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利用书中的附页或备好的工具,引导学生动手剪切、拼贴,从而“化圆为方”,得出圆面积的计算方法。

实际教学时,教师不应把学生的动手操作简单地作为活动目的,而应合理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和发现圆的有关特性。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体现“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转化思想。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和以前学的直线图形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在研究方法上,联系又很紧密,故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合理应用转化思想,将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来研究。

如在研究圆的面积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研究多边形的面积时,主要采用了割补、拼组等方法,将多边形的面积转化成更熟悉和更简单的图形来解决,那么,这里是否也可以仿此思路把圆的面积采用割补等方式转化成熟悉的图形来计算呢?教学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转化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日常问题以及在科学研究中,人们常常就是把复杂转化为简单、未知转化为已知、抽象转化为具体等方式来处理的。

苏教版数学 九年级上2-3《确定圆的条件》课件(共21张PPT)

苏教版数学 九年级上2-3《确定圆的条件》课件(共21张PPT)

情景创设
一位考古学家在长沙马王堆汉墓挖掘 时,发现一圆盘碎片,你能帮助考古学家 画出这个破损圆盘所在的整圆吗?
要确定一个圆必须 满足几个条件?
探 索
经过一个点A能画圆吗?怎样画? 能画几个?
A
你怎样画这个圆?
点 能 作经 无过 数一 个个 圆已 知
探 索
经过两个点A、B能画圆吗?怎 样画?能画几个?
2.3 确定圆的条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经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的探索过程 2.了解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 外接三角形的概念 3.会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回 顾
1、过一点可以作几条直线? 2、过几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过几点可以确定一个圆呢?
经过两个已知点 A、B能作无数个圆
经过两个已 知点A、B所作的 圆的圆心在怎样的 一条直线上?
它们的圆心都在线段AB 的中垂线上。
A
B
探 索
经过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点A, B,C能画圆吗?怎样画?能画几个? A N E O M F C
假设经过A、B、C三点 的⊙O存在 O在哪里?它应该满足 什么条件?
练 习
2、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无数个圆.
C.弦是圆的一部分.
B.过两点有无数个圆.
D.过同一直线上三点不能画圆.
3、三角形的外心具有的性质是
A.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B.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C.外心在三角形的外.
D.外心在三角形内.
注 意
(1)只有确定了圆心和圆的半径,这个圆的位 置和大小才唯一确定。
那怎样作出点O呢?
B
尝 试

苏教九年级数学上册《确定圆的条件1》课件

苏教九年级数学上册《确定圆的条件1》课件

C
2、
A D
3、
B
B
C
A
D C
4、 B
所以经过四点不一定能作圆。
A D
C
1、作直四线、小过结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过两个点-----确定一条直线 2、作圆 过一个点-----可以作无数个圆
过两个点-----可以作无数个圆 过三个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作圆
B
A
O C
2、判断题:
(1)经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圆;
()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
一个外接圆;
()
(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
内接三角形;
()
(4)三角形外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 )
三、思考题:
经过四个点是不是一定能作圆?
1、 A
B
C
D
分类
D
A
B
∴经过点A,B,C三点可以作一 个圆,并且只能作一个圆.
●B
┏ ●O
●C
D
老师期望:
G
将这个结论及其证明作为一种模型对待.
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由定理可知:经过三角形三 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 经过 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做三角 形的外接圆。
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 B 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 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A
O C
问题:一个三角形有几个外接圆?一个圆有 几个内接三角形?
答案:一个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外接圆。一 个圆有无数个内接三角形。
如何解决“破镜重圆”的问
题:
(找圆心)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第1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第1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第1课时)》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第1课时)》主要包括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基础知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圆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圆的性质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圆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图形的认识和简单的几何运算能力。

但针对圆这一概念,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对其本质特征和数学定义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圆的认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方式,掌握圆的基本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心和半径的概念,会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圆心和半径的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2.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以及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索圆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和计算,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圆的模型、图片等教具,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圆。

2.准备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硬币、轮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圆。

提问:你们对这些圆有什么特点的认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引出圆的定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圆的模型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圆的特点。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确定圆的条件》教案设计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确定圆的条件》教案设计
8.对于三角形的外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B.它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连线平分三内角
C.它到任一顶点的距离等于这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D.以它为圆心,它到三角形一顶点的距离为半径作圆,必通过另外两个顶点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直线上两点和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B.任意一个圆都有无数个内接三角形
探究二:过两点作圆.
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作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处理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画图,两分钟后教师实物投影并请学生说明原因:已知点A、B都在圆上,它们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因此圆心到A、B的距离 相等.根据前面学到过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则圆心应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都能满足到A、B两点 的距离相等,所以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取一点都可以作为圆心,这点到A的距离即为半径.圆就确定下来了.由于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有无数点,有无数个圆心,作出的 圆有无数个.如图(2).
【例1】下面四个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①经过三点一定可以做圆;
②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而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③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而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④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A.4个B.3个C.2个D.1个
【例2】在△ABC中,BC=24cm,外心O到BC的距离为6cm,求△ABC的外接圆半径.
(1)点P在⊙O外 ______;(2)点P在⊙O上 ______;(3)点P在⊙O内 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有关性质(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的有关性质(第1课时)》示范教学设计

圆的有关性质(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理解圆的定义,感受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普遍性.2.理解弦、直径、弧、优弧、半圆、劣弧、等圆、等弧的概念,能够在图形中识别弦和弧.3.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灵活运用圆的有关概念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圆的定义的形成过程;理解与圆有关的概念.教学难点圆的集合性定义.教学准备准备直尺和圆规.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圆是常见的图形,生活中的许多物体都给我们以圆的形象.你能发现下面图片中的圆形吗?【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图片,学生指出图片中的圆形.【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列举生活中的圆,让学生体会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圆的有关性质”.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我们在小学已经对圆有了初步认识.请仿照图中方法,在纸上画一个半径为3 cm的圆.观察画圆的过程,你能说出圆是如何画出来的吗?【师生活动】学生先自己画图,教师演示画圆的动态过程;然后学生小组讨论圆的形成过程,教师进行总结.【新知】在一个平面内,线段OA绕它固定的一个端点O旋转一周,另一端点A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其固定的端点O叫做圆心,线段OA叫做半径.以点O为圆心的圆,记作⊙O,读作“圆O”.【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中发现圆的形成过程,得出圆的描述性定义.【问题】量一量,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有什么特点?反过来,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又有什么特点?【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思考答案,教师进行演示,师生一起总结.【新知】(1)圆上各点到定点(圆心O)的距离都等于定长(半径r);(2)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都在同一个圆上.因此,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可以看成是所有到定点O的距离等于定长r的点的集合.【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操作中得出圆的集合性定义.让学生认识到,把一个图形看成满足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必须符合:(1)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某个条件;(2)满足这个条件的每一个点,都在这个图形上.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思考】(1)以2 cm为半径能画几个圆?(2)在同一个平面内,以点O为圆心能画几个圆?(3)在同一个平面内,以点O为圆心、以2 cm为半径,能画几个圆?(4)确定一个圆需要哪几个要素?【师生活动】学生先自己画图,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演示,师生一起总结.【归纳】确定圆的两个要素:圆心和半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到只有圆心和半径都确定,才能确定一个圆.【新知】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如图,AB,AC是弦,AB是直径.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以A,B为端点的弧记作AB,读作“圆弧AB”或“弧AB”.圆的任意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把圆分成两条弧,每一条弧都叫做半圆.【思考】直径与弦有什么关系?半圆与弧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直径一定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弦包括直径,直径是特殊的弦.半圆一定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弦与直径、弧与半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新知】大于半圆的弧(用三个点表示,如图中的ABC)叫做优弧;小于半圆的弧(如图中的AC)叫做劣弧.【思考】图中还有其他的优弧或劣弧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优弧BAC,劣弧BC.【设计意图】巩固新学习的优弧和劣弧的概念.【问题】仔细观察下面的动图,想一想什么情况下两个圆能够完全重合?【师生活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进行延伸、总结.【新知】能够重合的两个圆叫做等圆.容易看出:半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反过来,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叫做等弧.如图,AB,CD,EF是等弧.【设计意图】借助动图和动画,形象地展示等圆和等弧的特点,让学生对等圆和等弧的理解更深一层.二、典例精讲【例1】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求证:A,B,C,D四个点在以点O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小组讨论,尝试进行解答,教师给予帮助.【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O=OC=12AC,OB=OD=12BD.又∵AC=BD,∴OA=OB=OC=OD.∴A,B,C,D四个点在以点O为圆心的同一个圆上(如图).【归纳】巧用圆的特性,判断多点共圆.判断多点是否在同一个圆上的问题,实质上是寻找一个定点,判断这些点到定点的距离是否相等,若存在这样的定点,则这些点在同一个圆上;若不存在这样的定点,则这些点就不在同一个圆上.【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圆的定义的理解和掌握.【例2】写出图中⊙O的直径、弦、优弧、劣弧.【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答案】解:直径AC;弦AB,BC,AC;优弧BCA,BAC;劣弧AB,BC.【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在图形中识别弦和弧的能力.【例3】有以下结论:①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②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③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这两条弧不可能是等弧.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0个【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出示答案.【答案】A【解析】直径相等即半径相等,所以①正确;等弧是指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长度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所以②错误;直径把圆分成的两个半圆就是等弧,所以③错误.【提醒】(1)直径是圆中最长的弦,而弦不一定是直径.(2)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半圆.(3)弧包括优弧、劣弧和半圆.(4)等圆只和半径的大小有关,和圆心的位置无关.(5)等弧的长度一定相等,但长度相等的弧不一定是等弧.【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圆的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圆的描述性定义二、圆的集合性定义三、圆的相关概念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第1~3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示范课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示范课教案

第一单元圆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教材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圆与这些图形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图形。

虽然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是他们仅仅感知了圆这个图形的形状特征,并不认识圆内在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圆的结构特征。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圆,本课时设计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几个层层递进的认识活动:首先围绕套圈游戏公平性问题的探究产生圆,体会圆的优越性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究如何1/ 11画圆,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在画圆的基础上,清晰组成圆的要素、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然后结合“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进一步认识圆区别于其他图形的本质特征。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圆的结构特征。

2.在画圆的过程中,理解同圆中半径、直径以及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3.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认识圆,在操作观察中掌握圆的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直径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

2/ 11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套圈游戏吗?下面三种套圈方式,哪种方式更公平?什么是公平呢?课堂活动一:想一想,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一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线和点。

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二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正方形和点。

3/ 11师:我们来看一下第三种套圈游戏,将人物和小旗抽象成圆和点。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家与小旗的距离相等,所以就公平。

小结:小朋友们站成圆形进行套圈游戏,这样才是最公平的。

圆上的每一个点到小旗(定点)的距离都是一样的。

课堂活动二:活动1 :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画一个圆。

活动2:认一认圆的各部分名称。

活动3:探究同一个圆中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师:要想研究圆,我们首先得有一个圆,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一个圆?4/ 11小结:用手指画圆的过程中,固定点和距离是不变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 1 课时 圆的认识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 1 课时 圆的认识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 1 课时圆的认识》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圆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圆的概念,了解圆的性质,能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认识和理解圆的性质,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圆的概念,认识圆的性质。

2.引导学生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和理解圆的性质。

2.采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圆形的物品,如硬币、圆桌、圆形的玩具等,用于引导学生认识圆。

2.准备一些关于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的PPT,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圆形的物品,引导学生认识圆。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圆的特点,从而引出圆的概念和性质。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讲解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圆的性质和计算方法的练习题。

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关于圆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圆的条件》(第1课时)教案探究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明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外接圆和外心的定义.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的探索过程.
情感、态度
经历具体实例的抽象概括过程,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确定圆的条件”及应用方向.
难点:利用“确定圆的条件”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我们知道经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作一条直线,那么,经过一点能作几个圆呢?经过两点、三点……呢?本节课我们将进行有关探索.
设计意图:与作直线类比,引出确定圆的条件问题.
(二)探究新知
想一想我们知道圆的定义是: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即为圆心,定长即为半径,根据圆的定义大家觉得作圆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最后得出答案.
答:由圆的定义可知,作圆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圆心和半径的问题,因此作圆的关键就是确定圆心的位置和半径的大小.确定了圆心和半径,圆就随之确定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索确定圆的条件.
做一做(1)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2)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其圆心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3)作圆,使它经过已知点A,B,C(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你是如何做的?你能作出几个这样的圆?
师生活动:教师出示问题,分析,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答:(1)因为作圆实质上就是确定圆心和半径,要经过已知点A作圆,只要圆心确定下来,半径就随之确定下来.所以以点A以外的任意一点为圆心,以这一点与点A所连的线段为半径就可以作一个圆.由于圆心是任意的,因此这样的圆有无数个,如下图所示.
(2)已知点A,B都在圆上,它们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因此圆心到A,B的距离相等.根据以前学过的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心应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在线段AB垂直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都能满足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所以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任取一点都可以作为圆心,这点到点A的距离即为半径,这样圆就确定下来了.由于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有无数个点,因此有无数个圆心,作出的圆也有无数个,如下图所示.
(3)要作一个圆经过A,B,C三点,就是要确定一个点作为圆心,使它到这三点的距离相等.因为到A,B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到B,C两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这两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满足到A,B,C三点的距离相等,就是所作圆的圆心.
作法:①连接AB,BC.
②分别作线段AB,BC的垂直平分线DE和FG,DE与FG相交于点O.
③以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圆,⊙O就是所要求作的圆.
在上面的作圆过程中,因为直线DE和FG只有一个交点O,并且点O到A,B,C三个点的距离相等,所以经过A,B,C三个点可以作一个圆,并且只能作一个圆.结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设计意图:由易到难让学生经历作圆的过程,从中探索确定圆的条件.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三)典例精析
例△ABC的外角∠BAM的平分线与它的外接圆相交于点E,连接BE,CE.试判断BE 与CE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解:BE=CE.理由如下:
∵∠EAM是圆内接四边形AEBC的外角,
∴EAM=∠EBC.
∵∠ECB=∠EAB,∠EAM=∠EAB,
∴∠ECB=∠EBC.
∴EB=EC.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四)课堂练习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的坐标分别为(1,4),(5,4),(1,-2),则△ABC外接圆的圆心坐标是().
A.(2,3)B.(3,2)
C.(1,3)D.(3,1)
师生活动:教师先找几名学生板演,然后讲解出现的问题.
答案:D.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题的学习,加深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1.三角形的外接圆及其相关概念
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确定一个圆,这个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2.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使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六)布置作业
1.已知下面的三个三角形,分别作出它们的外接圆.它们外心的位置有怎样的特点?
2.已知AB=4 cm,以3 cm长为半径作圆,使它经过点A和点B,这样的圆能作出几个?
参考答案
1.作图略;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上,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的外部.
2.这样的圆能作出2个.
四、课堂检测设计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过一点有无数多个圆
B.过两点有无数多个圆
C.过三点只能确定一个圆
D.过直线上两点和直线外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圆
2.三角形的外心具有的性质是().
A.到三边的距离相等B.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C.外心在三角形外D.外心在三角形内
3.小明不慎把家里的圆形玻璃打碎了,其中四块碎片如图所示,为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小明带到商店去的一块玻璃碎片应该是().
A.第①块B.第②块
C.第③块D.第④块
4.小明家的房前有一块矩形的空地,空地上有三棵树A,B,C,小明想建一个圆形花坛,使三棵树都在花坛的边上.
(1)请你帮小明把花坛的位置画出来(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若在△ABC中,AB=8m,AC=6m,∠BAC=90°,试求小明家圆形花坛的面积.参考答案
1.C.
2.B.3.B.
4.解:(1)如图所示,⊙O即为所求作的花坛的位置.
(2)∵∠BAC=90°,AB=8 m,AC=6 m,∴BC=10 m.∴△ABC外接圆的半径为5 m.
∴小明家圆形花坛的面积为25π 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