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国动漫产业链
中国动漫IP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动漫IP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作为全球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动漫IP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动漫IP的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不仅限于漫画和动画,还涉及游戏、衍生品、影视等多个领域。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动漫IP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针对中国动漫IP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1. 动漫IP作品种类和质量不断提升近年来,中国动漫IP作品种类不断增加,涉及到二次元、三次元等多个领域。
从内容上来看,中国动漫IP作品也在不断提升质量,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
例如《全职高手》《斗破苍穹》《镇魂街》等作品的IP价值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在海外市场得到了认可,为中国动漫IP产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2. 动漫IP产业链不断完善中国动漫IP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包括原创、开发、发行、衍生品开发等多个环节。
在这个产业链中,不仅包括了动漫公司、影视公司等传统机构,还有了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游戏公司等参与者。
这些参与者的不断增加,使得动漫IP产业链更加完善,也为动漫IP的开发和发行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渠道。
3. 动漫IP在跨界合作方面有所突破中国动漫IP产业在跨界合作方面有了不少突破,尤其是与游戏、影视、文学等领域的合作。
腾讯动漫与腾讯游戏合作推出了多款二次元游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也与动漫IP合作推出了众多热门动画。
这些跨界合作为动漫IP的传播、推广和变现开辟了新的路径,也进一步促进了动漫IP的产业化进程。
4. 动漫IP的转化率和商业化水平有所提升随着动漫IP作品质量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动漫IP的转化率和商业化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不少动漫IP作品不仅在漫画和动画领域取得成功,还涉足游戏、影视、文学等领域,实现了全方位的布局和变现。
《全职高手》《斗破苍穹》等作品都在游戏、影视、文学等领域取得了成功,成为IP变现的典范之作。
2023年中国动漫行业现状分析:正处于从幼稚期向成长期转变的过渡阶段

02
作品类型及受众群体特点
ChatPPT Generation
《中国电影》评介
中国动漫行业现状
1. 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国动漫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达到238亿元人民币,与2018年相比增长9.6%。 在线动漫表现尤为突出,2019年中国在线动漫用户规模达到4.97亿人,同比增长13.6%。 中国动漫市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动漫市场,仅次于日本。
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各大在线视频平台成为 动漫IP推广的主要渠道之一。截至202年,国 内各大在线视频平台付费会员总数达到xxxx 万,覆盖范围广泛。
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动漫IP开始和其他行业展 开合作,例如与服装、食品、饮料、玩具等品 牌跨界合作。仅2019年,中国动漫IP跨界授 权合作金额已超过xxxx万元。
二是消费者需求多样化。中国动漫作品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观众,因此衍生品市场也需要多样化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动漫周边商品、游戏、影音制品还是虚拟形象授权等,都是在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推动着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 的发展。
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多样化
总结而言,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潜力巨大。不仅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多样化。这为动漫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相关的创作者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从经济数据来看,中国少儿市场在动漫领域的消费规模快速增长。据统计,2019年,中国少儿动漫市场规模已达到逾300亿元人民 币。而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少儿动漫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元人民币。这一巨大的市场规模为动漫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 机遇。
3.少儿动漫IP价值飙升,授权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新常态下我国二次元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基于动漫产业的发展

二、我国二次元文化产业的发展 现状
1、市场整体规模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 动漫产业总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比2017年增长近40%。此外,中国动漫 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成为全球最大的动漫消费市场之一。
2、地区分布
2、地区分布
中国动漫产业呈现出地区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其中,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 市成为动漫产业的主要聚集地,而其他地区则相对滞后。以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为例,这些城市不仅拥有大量的动漫企业,而且在原创内容和人才方面具有 明显优势。
谢谢观看
3、用户层面
3、用户层面
广大动漫用户也应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一方面,用户可以积极和支持优秀 的原创作品,提高国产动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通过反馈 和建议,促进作品质量的提升和改进。同时,用户在消费过程中应注重版权保护, 支持正版动漫产品,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3、用户层面
结论 总体来看,中国动漫产业在市场规模、地区分布和企业竞争等方面取得了显 著进展,但也存在内容创意不足、人才短缺和审批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政府、 企业和用户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动漫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创意性和广阔的市场前 景。中国动漫产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动漫市场的重要力量。然而, 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和挑战,中国动漫产业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次演示将分析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24年上海动漫市场发展现状

上海动漫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动漫产业是一种以动画、漫画、游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动漫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
上海作为中国动漫产业的核心城市之一,动漫市场发展迅速。
本文将介绍上海动漫市场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上海动漫市场概述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动漫产业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
动漫产业链在上海逐渐形成,包括动画制作、漫画出版、游戏开发等环节。
上海动漫市场以其独特的特色和多元化的内容吸引了大批的观众和消费者。
上海动漫市场的发展历程上海的动漫市场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那个时候上海开始引进外国漫画作品并进行翻译和出版。
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上海的动漫市场开始逐渐崛起。
2002年,中国第一部原创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在上海首映,标志着上海动漫市场的崭新起点。
此后,上海动漫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完善,各类动漫展览和活动层出不穷。
上海动漫市场的现状产业规模扩大随着近些年来观众对动漫的需求增加,上海动漫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
众多动漫企业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或总部,各种动漫作品层出不穷,为市场增加了新鲜的内容。
市场细分化上海动漫市场的观众群体逐渐细分化,各类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对于动漫的需求和口味也不同。
因此,动漫作品的类型和风格也趋向多元化,以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
衍生品市场繁荣动漫衍生品市场在上海非常繁荣。
动漫人物形象的授权、周边产品的销售等带动了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动漫衍生品,为市场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上海动漫市场面临的挑战市场竞争激烈上海动漫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
许多国内外动漫公司都看中了上海这个市场的潜力,并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布局。
因此,上海的本土动漫企业需要加强自身实力,提高作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创作人才缺乏动漫是一个需要创作人才的产业,然而上海动漫市场的人才储备相对不足。
虽然上海有一些优秀的动漫院校,但仍然无法满足市场对于创作人才的需求。
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论文)

中国动画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中国动画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动漫产业是文化和科技相结合的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
而动漫产业链则涵盖了动画、漫画、游戏、玩具制造业、版权业等诸多行业。
在中国 13亿人口中,14岁以下的儿童就有3亿多,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固定的动漫产业消费群体。
而这样的市场我国处在动漫产业链条上的企业却没有好好的利用。
纵观我国整个动漫产业,存在原创能力不足、赢利模式尚未成型等缺陷,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动漫产业要想更快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原创动漫形象提升动漫产业的品牌价值,来实现衍生产品的深度开发,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链模式。
我国动漫产业现状之一:动漫作品原创力不足。
一份有关动漫的调查显示,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动漫作品中,日本、韩国动漫作品占60%,欧美动漫作品占 29%,中国内地和港台地区原创动漫作品所占的比例仅有11%。
虽然在2009年我国动画产品的产量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是能够达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作品却非常少。
目前我国本土的大多数动画制作公司是仍然以承担动画外包的业务,为日、韩、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动画片做加工为主。
我国动漫产业现状之二:赢利模式尚未成型。
以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喜羊羊”在市场上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功,但因为在动画片初期出售了版权,使得之后不管是电视台的播出还是冠名授权,所产生的利润和原作者没有任何的关系。
对于动画公司来说,这样的损失太大了。
这也正说明了一点,就是我国动漫产业链条上动画片的盈利模式并没有建立起来。
我国动漫产业现状之三:有待突破的瓶颈我国的动漫产业近年来飞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侵权行为也在慢慢孳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中国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动漫企业发展和生存的一个瓶颈。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认为,导致动漫企业盈利能力差的原因,一是动漫作品版权授权盈利模式不成熟,二是动漫市场侵权和盗版猖獗衍生品市场受限。
《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文化部•【公布日期】2008.01.01•【分类】法律问答正文《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2008年)动漫产品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未成年人喜爱的文化产品,发展动漫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很快,国产动漫产品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一批动漫企业和动漫品牌崭露头角,中国动漫“走出去”步伐加快。
国家对动漫产业发展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6]32号),成立了由文化部牵头、十部委组成的的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并由中央财政设立了扶持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2006年以来,文化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2号)的精神,针对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总体工作部署,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和反复征求意见,不断充实完善,2008年8月13日,文化部发布了《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市发[2008]33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文化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和具体措施,全面阐述了文化部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政策主张。
一、明确发展思路,完善产业链条尽快提高原创动漫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产业链条不完整,业态单一,严重制约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对此,《意见》指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旺盛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在原创能力、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产业链整合、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用5至10年时间实现跻身世界动漫大国和强国行列的目标任重道远。
中 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在当今的文化产业领域,动漫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迅速崛起。
中国动漫产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全球动漫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中国动漫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当前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在产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国内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动漫作品,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等,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
同时,动漫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涵盖了创作、制作、发行、播出、衍生品开发等多个环节。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动漫产业仍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在创意和内容方面,缺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作品,部分作品存在抄袭、模仿等问题。
其次,在技术水平上,与欧美、日本等动漫强国相比,还有待提高。
再者,动漫人才的短缺也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高端创意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创新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提高作品的竞争力。
创新能够为动漫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通过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消费者,从而推动产业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创新还有助于提升中国动漫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具有独特创意和高品质的动漫作品能够打破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声誉,增强中国动漫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途径1、加强创意和内容创新鼓励原创是动漫产业创新的源头。
创作者应深入挖掘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动漫形象和故事。
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和时代热点,贴近观众的生活和情感,创作出能够引起共鸣的作品。
此外,拓展题材的多样性也是创新的重要方向。
除了常见的神话、童话等题材,还可以涉足科幻、历史、教育等领域,满足不同年龄段和兴趣爱好观众的需求。
动漫行业的发展方向与建议

动漫行业的发展方向与建议一、背景介绍动漫(Animation)是指以卡通形式表现出来的影片或影院创作。
动漫产业自20世纪初开始兴起,并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文化娱乐形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动漫行业正在经历蓬勃发展。
二、目前面临的挑战1. 内容创作过度依赖源材料:现今很多动漫都借鉴了原作小说、游戏等内容,缺少独立性和创新。
2. 产业链不完善:包括从故事编剧、角色设计到制作筹备再到营销推广等环节。
3. 市场碎片化:由于观众群体差异大,市场更趋于分散。
三、发展方向1. 加强内容原创能力为了使中国国产动画更具竞争力,必须加强内容原创能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培训计划: 提供专门针对编剧、导演和美术师等相关人才进行全面培训的计划。
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设立奖励制度: 建立一系列激励机制,奖励优秀动漫原创作品,并鼓励更多有才华、充满想象力的作家进行原创。
2. 提升动画技术水平技术是动漫行业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此,需要加强以下方面:(1)投入研发:增加对数字化动画技术、特效制作等领域的投资与研发,推进国内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推广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合作交流,在经验和资源共享上实现互利共赢。
3. 引入新媒体传播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传播和推广动漫内容,吸引更多观众。
具体措施如下:(1)拓宽渠道:通过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等途径向观众提供海量精彩内容。
(2)建立社交媒体运营团队:依托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建立自己的官方账号,与观众保持良好的互动。
四、建议1. 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出台更多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在动漫行业进行长期投资,并提供相关培训机会。
2. 建立协作平台:促进各个环节之间的合作,加强对制片商、编剧师等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指导。
3. 注重内容品质:应遵循市场需求,在创作过程中坚守初心并追求高品质的动漫内容。
4. 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和交流活动,与其他国家分享经验,开拓海外市场。
中 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在当今的文化产业领域,动漫产业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逐渐崭露头角。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底蕴和庞大消费市场的国家,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要实现中国动漫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努力。
一、加强内容创作,打造优质IP内容是动漫产业的核心。
一个成功的动漫作品,首先要有吸引人的故事、鲜明的角色形象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目前,中国动漫市场上存在着内容同质化、创意不足等问题。
为了打造优质的动漫内容,创作者们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故事和角色。
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漫电影,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蓝本,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编,塑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哪吒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和情感,引起观众的共鸣。
此外,还应注重培养优秀的动漫编剧和创意人才,为内容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提升制作水平,注重技术创新精良的制作是动漫作品成功的重要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动漫制作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中国动漫产业需要加大在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投入,提高动漫作品的画面质量、音效效果和动作流畅度。
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制作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的制作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强自主创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漫制作技术。
例如,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兴技术,为观众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同时,要注重细节处理,提高作品的品质和观赏性。
三、完善产业链上游,培育动漫人才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
要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必须加强动漫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目前,中国动漫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创意、编剧、导演、制作等核心领域。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优化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时,企业要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通过内部培训、项目合作等方式,提升人才的专业素养。
中日动画发展史

中国动画片的发展经历了5个时期:1、1922-1945年—萌芽时期;2、1946-1965年—发展时期;3、1966-1976年—枯萎时期;4、1976-1989年—恢复时期;5、1990至今—动漫产业链完善期。
1922-1945年—萌芽时期1941年,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拍摄的动画影片《铁扇公主》,这是公认的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
万氏三兄弟因而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
在此之前,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撰制了动画片《过年》。
这两部动画片虽然早于《铁扇公主》,但它们没有产生影响。
1946-1965年—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家政局相对稳定,政策相对宽松,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中国动画片进入快速的发展时期。
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在艺术和技术上达到空前的高度,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动画学派。
建国初期,中国动画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采用适合儿童的故事脚本,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在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动画片《乌鸦为ff一么是黑的》(1955);在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
1956—1966年,中国动画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流。
题材多样,技术创新,民族特色明显,乃这一时期中国动画片的一大特点。
另外,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57年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具备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
震惊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集1961年、下集1964年)诞生在这一时期,《大闹天宫》在中国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其艺术水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外,这一时期的中国动画人,对新材料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摄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问世,1963年,随即推出水墨动画片《牧笛》。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首先,中国动漫市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达到30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
这一数据在全球范围内位居前列,说明中国动漫市场的潜力和实力。
其次,中国动漫作品数量大幅增加。
随着国内动漫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动漫作品涌现出来。
从2024年至2024年,国内影视动画制作备案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24年备案数量超过2200部。
这一现象表明中国动漫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中国动漫作品品质不断提升。
过去,中国动漫作品在故事情节、画面质量等方面相对较弱,无法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动漫作品相媲美。
然而,随着国内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涌入这一领域,动漫作品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例如,中国动漫电影《大鱼海棠》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成功,并获得了多个国际奖项。
第四,中国动漫产业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除了动画制作,中国动漫产业还涵盖了漫画出版、动漫周边产品、动漫游戏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动漫周边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为中国动漫产业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然而,中国动漫产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整个产业链薄弱的环节仍然比较多,例如创作能力、技术水平、版权保护等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另外,中国动漫作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对较低,很难与国外一些知名动漫品牌竞争。
总之,中国动漫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作品数量和品质也在不断提高。
然而,仍然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面临一些挑战。
通过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产业链建设,中国动漫产业有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对发展动漫产业有哪些政策

近年来我国对发展动漫产业有哪些政策从2002年至2004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影视动画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
文件指出,要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逐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鼓励境内外合作制作动画片,对动画制作业实行减免税优惠,要求各电视台播出中国动画片比例不得少于70%,播出进口动画片的比例不得超过30%”。
1、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电视台播出进口动画片不得超过40%;2005年9月13日,广电总局再次通知,禁止以栏目形式、以所谓介绍境外动画片为由,播出未经审查的境外动画片。
2、2004年11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和商务部关于《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总局44号令)正式实施。
2004年12月31日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的通知》,决定自2005年1月1日起实行优秀国产动画片推荐播出办法。
3、2004年-2005年,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命名北京、上海、长沙、广州、武汉、深圳、大连、苏州、无锡等19个国家动画产业及研究基地。
4、2005年9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中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文件中明确指出,对从事动画、漫画创作、出版和生产以及动画片制作、发行的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
5、2005年5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
为了扶持国产动画片,除了鼓励各级电视台增加动画播出时段、开办动画专栏外,还鼓励各级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优秀国产动画片。
2023年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互联网+动漫”已成主流

04
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动漫走向世界
Enhanc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Chinese Animation Goes Global
互联网+ 动漫 带来变革
“互联网+动漫”带来的变革
“互联网+动漫”带来的变革
互联网+动漫:数字内容付费式兴 起品牌影响力 粉丝经济 在线平台
2.动画人才培养:教育、培训、人才开发
人才培养:提升动画制作技术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动画设计师、编剧、音效 师等。因此,加强相关教育和培训,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是提升动画制作技术的关 键。
技术推动动漫产业发展
01 中国动漫IP衍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IP(知识产权)是动漫产业链的核心,其衍生品市场规 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动漫衍生品 市场规模达到520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增长15%。 这一增长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以及“互联网+动 漫”模式的兴起。
衍生产品多样化
01 中国动漫衍生产品种类繁多
02
动漫衍生产品销售呈现强劲增长 态势
03
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蓬勃发展,推 动产业链创新
动漫周边产品丰富多样:根据中国动漫行业协会 的数据显示,截至202年,中国动漫周边市场规 模已达到500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动漫人物模 型、周边衣物、玩具、文具等多种产品。
内容创作创新型
1.互联网+动漫崛起,内容创作创新型:更多内容
主题: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分析:“互联网+动漫”已成主流
内容创作创新型:更多内容
根据数据统计,互联网+动漫模式的兴起为中国动漫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变革。以下是一些具体数 据,展示了“互联网+动漫”在内容创作创新上的重要作用:
中 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经济增长、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中国动漫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呢?首先,要注重内容创新。
内容是动漫的核心,只有拥有独特、新颖、有深度的内容,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艺术等元素与现代动漫创作手法相结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作品。
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就对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创新改编,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另一方面,要关注现实生活,反映社会热点和人民群众的关切,创作出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同时,要鼓励创作者发挥想象力,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开拓新的题材和类型,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观众的需求。
其次,提升动漫制作技术水平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动漫制作技术也在日新月异。
中国动漫产业要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引进先进的制作设备和软件,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在画面质量、特效呈现、音效设计等方面不断追求卓越,提高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
例如,采用 3D 建模、动作捕捉、虚拟现实等技术,为观众带来更加逼真、震撼的视觉体验。
此外,要加强与国际动漫制作团队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制作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的制作水平。
再者,人才培养是推动中国动漫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要建立健全动漫人才培养体系,加强高校动漫专业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动漫培训,为行业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
不仅要培养动漫创作、制作方面的人才,还要注重培养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版权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打造一支全方位、高素质的动漫人才队伍。
此外,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作空间,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动漫产业。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发展动漫产业是中国今后产业调整的趋势,但现在动漫产业中存在的问题颇多,产业链不完善、文化资源驾驭能力缺乏以及地区间动漫资源割裂等问题都阻碍着产业发展的进程,所以为了实现动漫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难题,使动漫产业真正成为中国21世纪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
标签:动漫产业;问题;对策1 动漫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动漫产业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是高投入、高利润和高风险性。
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前期的动漫形象创意和塑造投入需求大,这些产业链源头行业的发展影响着市场的占有率,好的创意和动漫形象塑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持续冲击力,能锁住消费者眼球而获得高额利润;反之就会丧失市场,前期投入功亏一篑,构成巨大的经营风险。
二是与科技结合紧密,对人才需求量大质高。
动漫是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动漫作品的创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同时对于既懂艺术又有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需求量大,除了前期的创作和技术人才外,还需要后期衍生产品生产销售中的营销策划人才及其他相关行业人才。
三是衍生产品多,营销周期长。
动漫产业的衍生产品很多,使得整个产业链的营销周期拉长,获得丰厚的利润。
2 动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有业无产,产业链不完善好的创意是一部动漫成功的很关键一步。
但在如今狭隘的动漫观念下,中国的动漫作品基本无创意可言,或者沿用以前的老套路,都是些说教的动漫题材,或者只是一味的模仿外国,毫无自己的东西。
在创意阶段中最欠缺的是好的动漫脚本和鲜明的动漫形象。
美国、日本和韩国非常注重动漫形象的塑造,他们刻画出来的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被广大观众喜爱且具有很好的口碑。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一、中国动漫产业的概述在动漫这个领域,美国、日本是领先的两个制作国家。
我国动漫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和科技支持等因素,中国动漫产业逐渐壮大。
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1.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中国动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全年票房高达650亿,同比增长了7.67%。
这表明中国动漫市场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消费者对于动漫的支持也越来越大。
2.产业链不断完善随着动漫市场的不断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除了动画、漫画、游戏、周边产品等传统领域以外,开始涉足文学、影视、主题乐园等领域,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3.创作水平与技术不断提升中国动漫产业在技术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制作水平方面有所提高。
不断引进国外优秀作品,在与国外作品的交流中增强了制作水平和技术实力。
三、中国动漫产业的趋势1.原创力的提升实现产业创新和提升的关键,首先需要推动原创力的提升。
虽然中国动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尚缺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作品,这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2.多元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多元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在传统领域的基础上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推动产业的全面发展。
其中,文学领域是值得关注的方向,尤其是网络文学与动漫的结合。
3.创新技术的应用伴随着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将有更多的技术在动漫产业中得到应用。
如在游戏领域,应用更多虚实结合的技术,推动更互动性的游戏体验;在电影领域应用更好的3D、特效等技术。
四、结论综上所述,中国动漫产业逐渐壮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产业链不断完善,创作水平与技术实力不断提高。
未来,中国动漫产业需要提升原创力,多元发展,应用更多的创新技术。
相信在政府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中国动漫产业将有更好的发展趋势。
2024中国动漫产业分析报告整理

2024中国动漫产业分析报告整理2024年中国动漫产业呈现了一系列有趣的趋势和发展。
本报告将对2024年中国动漫产业进行整理和分析。
首先,2024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增加,动漫产业迎来了巨大的机遇。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动漫市场总体规模达到了千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15%以上。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动漫作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以及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其次,2024年中国动漫作品创作多样化。
在创作方面,2024年中国动漫产业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2D动画作品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但3D动漫、网络动漫以及手绘动漫等新兴形式也逐渐兴起。
这些不同形式的动漫作品在内容、风格和受众方面有所区别,满足了不同人群对动漫作品的不同需求。
此外,2024年也出现了一系列优秀的原创动漫作品,其中一些作品在国内外取得了重大的影响和认可。
第三,网络动漫的崛起和壮大。
2024年中国网络动漫产业经历了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国动漫产业的一大亮点。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网络动漫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迅速受到了青少年和年轻人的追捧。
许多网络动漫平台如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等纷纷发布了大量优质的动漫作品,并且通过付费和广告等方式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网络动漫产业的崛起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游戏、周边产品和衍生品等。
第四,中国动漫品牌的国际化发展。
2024年,中国动漫品牌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一些优秀的中国动漫作品在国际动漫展览和奖项评选中获得了高度评价,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动漫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与此同时,中国动漫企业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口动漫作品及相关产品。
这种国际化发展为中国动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动漫产业呈现了一系列有趣的趋势和发展。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动漫作品创作多样化,网络动漫崛起和壮大,以及中国动漫品牌的国际化发展,都为中国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动漫产业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动漫产业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较快,但面临的问题仍然较多,可以从转变政府扶持方法、积极发展动漫园区、推动动漫企业并购或联盟发展等方面促进产业链的完善。
关键词:动漫产业链;现状;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6-0250-01完善动漫产业链条,是推动动漫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提升我国动漫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但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还不尽如人意,需从多个方面努力来推动其完善。
一、我国动漫产业链发展的基本现状总体来看,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较快,领军企业不断壮大,动漫产业链条的支撑和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1、动漫产业发展较快,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依据艺恩咨询的统计显示,中国动漫片产量在2007年突破10万分钟后,在2009年达到17.1816万分钟,相比于比2000年的0.4689万分钟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2000-2009年年均增长率达到49.20%。
在这种总量上升的同时,动漫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的提升,出现了一些为观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如《美猴王》、《三国演义》、《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并且其中部分产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2、领军企业不断壮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动漫产业的企业小而散的局面有所改观,根据工商总局对企业登记的信息检索,2009年全国与动漫有关的企业达5000多家,经营项目中兼营动漫的也有5000家,相比较而言企业的整体实力有所提升,截止到2011年6月19日,在a股上市的传媒娱乐类企业数量达到18家,这些企业基本属于动漫产业或与之相关,其中浙江的中南集团、奥飞动漫等企业表现抢眼,有望成为我国动漫领域的领军企业。
此外,与动漫有关的图书、音像、玩具、文具、食品、服饰甚至手机桌面等动漫衍生产品也不断增多,2009年,动漫期刊达到50余种,2011年6月在当当网中输入“动漫”,出售的图书音像达到526个。
国际数字动漫产业现状 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四、结论
此外,增加切削角度可以提高切削质量,但过大的切削角度也会导致土屑夹 带损失增加。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桩基,其切削效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为 盾构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参考内容二
内容摘要
动漫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日本 和美国,动漫产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了各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本 次演示将比较日美动漫产业的营销战略,并探讨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启示。
2、营销策略
此外,我国动漫产业应该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通过版权输出和合作制片等 方式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提升我国动漫作品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 时,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动漫展览、举办国内动漫展等活动,加强与国际同行的 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
三、结论
三、结论
通过比较日美动漫产业的营销战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动漫产业的特点 和优势。对于我国动漫产业来说,应该在学习借鉴日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 实际情况进行变革和优化。在内容创作方面,要注重创新和个性化,打造具有辨 识度和吸引力的作品;在营销策略方面,要注重多渠道营销和品牌建设,以及海 外市场的开拓和合作。只有这样,我国动漫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 出,走向世界舞台并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试验结果
通过对比不同切削参数和不同桩基材料,得出以下结论: 1、切削效率随着盾构刀盘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旋转速度过快时,会 导致土屑夹带损失增加。
三、试验结果
2、切削效率随着切削力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切削力过大时,会导致盾构刀盘 磨损加剧。
3、切削质量随着切削角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切削角度过大时,会导致土屑 夹带损失增加。
2、营销策略
此外,日本动漫产业还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通过版权输出和合作制片等方 式与海外企业进行合作。而美国动漫产业则更注重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独立发 展,以及通过数字化和在线平台进行营销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善中国动漫产业链1 动漫产业的概念及特征动漫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新品种等动漫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
动漫产业具有以下三大特点:一是高投入、高利润和高风险性。
作为一种资本密集型产业,其前期的动漫形象创意和塑造投入需求大,这些产业链源头行业的发展影响着市场的占有率,好的创意和动漫形象塑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持续冲击力,能锁住消费者眼球而获得高额利润;反之就会丧失市场,前期投入功亏一篑,构成巨大的经营风险。
二是与科技结合紧密,对人才需求量大质高。
动漫是网络和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动漫作品的创作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撑,同时对于既懂艺术又有技术的综合性人才需求量大,除了前期的创作和技术人才外,还需要后期衍生产品生产销售中的营销策划人才及其他相关行业人才。
三是衍生产品多,营销周期长。
动漫产业的衍生产品很多,使得整个产业链的营销周期拉长,获得丰厚的利润。
2 动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有业无产,产业链不完善好的创意是一部动漫成功的很关键一步。
但在如今狭隘的动漫观念下,中国的动漫作品基本无创意可言,或者沿用以前的老套路,都是些说教的动漫题材,或者只是一味的模仿外国,毫无自己的东西。
在创意阶段中最欠缺的是好的动漫脚本和鲜明的动漫形象。
美国、日本和韩国非常注重动漫形象的塑造,他们刻画出来的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被广大观众喜爱且具有很好的口碑。
而中国至今为止耳熟能详且受好评的动漫形象几乎没有,动漫形象的缺失在产业链中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中国现在所谓的“动漫制作”主要还是承接国外的一些来料加工。
虽然这在我国动漫发展初期能培养大量人才,但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中国动漫的可持续发展的,因为一味地接受国外的来料加工,势必会影响中国的原创能力及发展后劲。
中国动漫人才面临数量短缺质量亟待提高的问题,虽然各大高校都纷纷设立动漫专业,但培养出来的人不及现在动漫的发展速度。
现在最缺的是动漫制作的综合性人才,中期绘制加工的人才正在迅速膨胀,但既有原创能力又懂绘制技术的人才却很少,这就影响到动漫的质量,懂技术的人若不能很好地理解脚本就很难绘制出维美传神的画面。
现在虽然提倡让民营资金进入动漫市场,但一方面高门槛把民营资本拒之门外,另一方面由于动漫高风险使得民营资本不敢进入,很多企业都持观望态度。
动漫市场的正常商业运作是制作人制作、代理商销售、影视系统播放、企业购买产品形象并开发衍生产品、商家销售产品。
而目前中国动漫却尚未进入投资与回报的良性循环轨道,特别是在动漫播出后,相应的动漫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及衍生产品并没有及时跟上,出现断裂和缺失现象严重。
动漫产业中真正盈利的环节就在衍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上,衍生产品的得当开发不仅能延长盈利时间,而且对于动漫的进一步创作和制作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实现产业链的良性循环。
中国在动漫衍生品的开发投入程度还远远不够,开发的衍生品往往如昙花一谢,没有什么生命力。
2.2 文化资源的驾驭能力缺乏竞争力中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主要以历史文献、文物遗存、民间传说等形式流传,这都是动漫业资源开发可利用的基本素材。
但中国在利用这些传统文化时,只是单纯地把神化、传说、历史故事等做成古装的、历史的动画,而文化精髓却丝毫没有融入其中。
相反,国外的动漫大国却能利用中国的历史文化并结合自己的民族精神创造出大量的优秀作品,美国和日本的一部分动漫和游戏作品取材于中国文化,如美国迪士尼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木兰诗》为基础推出的动画大片《花木兰》,日本根据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改编的《三国志》都风靡全球。
很多起源于中国的文化经外国艺术家的挖掘和包装后重获生机,散发异彩光芒。
围棋是中国古老的艺术,棋道更是蕴涵着几千年的中华文明,日本却能用中国的文化艺术锻造出《棋魂》这样激励人心的动漫着实让人叹服。
现在中国的很多动漫作品都竞相模仿美国、日本的一些因素,但若真想获得发展,中国动漫必须挖掘自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特色。
中国并不缺文化资源,缺少的是我们对文化资源的驾驭能力。
同样是中国的文化资源,美国能在动漫作品中体现出美国的那种乐观向上、幽默、英雄主义、温情脉脉等特点,日本则能在作品中贯穿坚忍不拔、永不言弃的精神,而中国却什么都体现不了。
2.3 地区间动漫资源割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诸多扶持政策,各个城市都打出了发展动漫产业的黄牌,在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城市都把发展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今后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稍好的城市都在哄抢“动漫之都”的头衔,但这些城市中真正具备发展动漫产业所需的动漫创意人才、创作生产能力、市场开拓和传播条件的不多,由于地区行政分割造成资源流动受阻,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比较普遍,众多城市发展动漫产业都是依靠政府推手圈地建设动漫产业园。
在动漫产业链中,各个地区往往都只发展前端产业,而对于后期的衍生产品开发生产却很欠缺,事实上动漫产业的衍生产品发展空间比动漫产品本身更大,所以地区之间在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上仍需进一步磨合。
3 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3.1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动漫原创能力中国动漫人才的缺失已经制约着动漫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兼通艺术与技术的综合性人才的短缺,拥有创新思维、人文素养、科技意识等综合能力的人才是动漫产业的宝贵财富,所以从现在开始我国就必须充分重视动漫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从覆盖广度到核心质量,全面提高动漫人才的整体水平。
一方面积极鼓励并引导社会办学机构开设动漫专业培训,从面上扩充人才数量,同时,加大高等院校对专业人才,尤其是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另一方面从人才储备讲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青少年观看动漫作品,潜移默化地吸收动漫的语言和素材形态,从而形成一定的动画鉴赏力,这能为以后的动漫人才培养发展做好充分的战略储备。
除了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设计人才外,还要培养制作的管理人才及后期的营销人才。
3.2 细化消费群体,实行动漫分级定位中国动漫市场的受众和消费群体应为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年龄阶层。
动漫并非只是幼教宣传片,它也应当有相应的成年人市场。
通过动漫分级制度,动漫企业可以依照此制度,创作、安排恰当的情节和信息在作品中,宣传以及销售动漫产品也更为有的放矢,不仅不会给未成年人负面影响,反而扩大了动漫产品的市场和销路,满足了不同年龄层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日本为了吸引读者群就把漫画分成儿童漫画、少年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女性漫画和成人漫画六大类,所以中国的动漫也可以进行类似分类,可根据年龄段来实行分级定位,如十岁之前主要以教育为主题的动漫,培养孩子扬善抑恶的正义感,十至二十岁主要以励志型为主题的动漫,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十至三十五岁主要以反思现实为主题的动漫,而三十五岁后的动漫主要就是为了娱乐和放松身心。
因此,新经济下的动漫产品必须适应信息艺术受众的多元化需求,充分体现情感共鸣与人性关怀,才能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完善产业链,实行地区错位发展完善产业链是指实现前期创造,中期制作和后期营销的连贯发展,在现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跨行业合作,打造一条由低到高的有序合理的生产流水线,尽量整合行政资源,打破条块割文的“动漫分级”,对市场充分调研,着力塑造一两个具有广泛接受度的动漫形象并通过漫画连载的方式将其再次置身于市场之中接受检验。
在产业链中实现“产官学研”相互融合,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保障,学术和研究机构提供信息支持,企业和研究机构通力合作,谋求经营动漫产业链上中下游各环节渠道的发展。
对于主要盈利环境的衍生产品开发生产中,强化其商业化运作,从人们对动漫产品的消费需求出发,制作和传播适合于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泛年龄层次偏好的动漫作品,开发包括服装、文具、游戏、玩具在内的动漫衍生产品。
通过实施外包战略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动漫产业链下游的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能力。
动漫产业的原创、研发、制作成本较高,对大市场有更强依赖程度,加强区域协作使商品、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互动,形成利益共享的共生型运行机制。
3.4 加大资金投入,提倡民间资本进入对于尚处在“初级阶段”的中国动漫产业而言,要真正实现其“跨越式”发展,仅仅凭借自身发展或是政策支持,显然是不够的,必须有资金的支持。
就我国目前而言,较为可行的做法是政府引致投资、社会多元化控股,积极吸收民营资本、境外资本和金融资本介入,让商人、企业家和金融家参与,跨行业、跨地区地整合我国动漫产业资源,从而形成以资本为主线的动漫产业链。
中国的民间资本在制造业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已经凸现,相信在动漫产业中也能产生同样巨大的作用。
3.5 净化产品市场,提高文化驾驭能力对于盗版猖獗的国内动漫市场,我国政府应尽快构建严密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加强动漫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动漫作品的版权保护,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净化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保护、财政补助、税收优惠等多种手段支持起步时期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只有自上而下的立法,才能更深程度、更广范围、更合理地保护动漫创作单位的利益,才能保证动漫产业在健康有序的环境中经营发展。
对于文化资源的驾驭能力,中国动漫从业者只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寻找到传统文化与当今动漫作品的接口点,创造出令人叹服的动漫作品。
参考文献[1] 章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11).[2] 李子蓉.美、日、韩动漫产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