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递质有哪些(最新知识点)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中枢乙酰胆碱的功能
中枢乙酰胆碱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 节:脑干的上行激活系统含有胆碱能纤维;
老年性痴呆症:基底核胆碱能神经元减少,用 中枢拟胆碱药治疗。
帕金森病与亨廷顿舞蹈病:Ach与多巴胺平衡 失调
• 5-HT转运体是抗抑郁药的主要作用靶点,抗 抑郁药的治疗机制就是抑制5-HT、DA、NE 的再摄取。
七、组胺(histamine)
• 组胺可能参与饮水、摄食、体温调节、 觉醒和激素分泌的调节。临床上影响组 胺作用的药物用途有限,其中枢作用往 往是副作用的基础。
八、神经肽 neuropeptides
• NE受体分为型和 型。 受体激动可使体温 降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而使血压下降;抑制 饱食中枢而使摄食过度。 型受体激动的效应 恰好与前者相反
• 脑内NE减少,可表现出精神抑郁(抗抑郁药 的作用点);反之,过量可表现出狂躁。
五、多巴胺(DA)
• 多巴胺(DA):多巴胺遍及全脑,但以 黑质及纹状体中含量最高。脑内多巴胺 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锥体外系的一 个重要递质。
脑内乙酰胆碱受体
绝大部分脑内胆碱能受体为M型,属 G蛋白耦联受体。 M1,3,5-----PLC-----IP3,DAG M2,4 ------AC-------cAMP
N型受体:配体门控受体离子通道。
M受体:
绝大部分脑内胆碱能受 体为M型,已发现5种不同 亚型(M1-M5)
N 受体:
配体门控受体离子通道
EAA receptors:
Na+ Glut
AMPA NMDA mGluR
Na+
神经科学中的神经递质和神经元知识点
神经科学中的神经递质和神经元知识点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在神经科学领域中,神经递质和神经元是两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两个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神经科学的基本原理。
一、神经递质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一种化学物质,可以在神经元间传递信息。
它们起到了神经元间信号传递的媒介作用。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神经递质及其功能:1.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简称ACh):AC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接头和中枢神经系统中起到重要作用。
它在运动控制、记忆和学习等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2. 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一种控制情绪、记忆和运动的神经递质。
它参与了奖赏和快乐等感受的产生,不足或过剩都会对行为和情绪产生重要影响。
3. 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简称GABA):GABA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控制神经元的兴奋性。
它对于调节情绪、焦虑和抑郁等方面至关重要。
4. 谷氨酸(Glutamate):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学习和记忆以及神经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神经元神经元(Neuron)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细胞体(cell body)和多个突触(synapse)。
以下是神经元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1. 细胞体:也称为胞体或体细胞,是神经元的主要结构,其中包含细胞核和细胞质。
2. 树突:树突是神经元的延伸,用于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号。
3. 轴突:轴突是神经元的延伸,负责将信息从细胞体传递到其他神经元。
4. 突触:突触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连接点。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5. 神经膜:神经膜是神经元的外部边界,控制着离子和分子的运输,维持神经元内外不同的电位。
三、神经递质和神经元的交互作用神经递质和神经元之间的交互作用是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基础。
神经调节知识点总结填空
神经调节知识点总结填空一、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
2. 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传导和传递神经信号。
3.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相互连接,传递神经信号。
4. 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是神经信号传导的基础,包括静息膜电位和动作电位。
二、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1.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2.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和GABA等。
3. 神经递质的作用包括兴奋性和抑制性调节,影响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信号传导。
三、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脊髓,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神经信号。
2. 大脑包括大脑皮层、丘脑、基底神经节、脑干和小脑等部分,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3.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感知、认知、情绪调节、运动控制等。
四、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神经节,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控制机体的生理活动。
2. 脊神经负责传递感觉和运动神经信号,脑神经负责控制头颅和颈部的运动和感觉。
3. 外周神经系统的功能包括感觉传导、运动控制和自主神经调节。
五、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调节1.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起到平衡调节的作用。
2. 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应激状态下的兴奋反应,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瞳孔扩张等。
3. 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平静状态下的抑制反应,包括心率减慢、血压降低、消化功能增加等。
六、神经调节在生理和病理中的作用1. 神经调节在机体的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代谢等方面。
2. 神经调节在病理状态下可能出现失调,导致各种疾病和症状,如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3. 通过神经调节的调整和调理可以改善疾病症状,促进康复和健康。
七、神经调节的调理方法和途径1. 药物调节是通过使用药物干预神经系统的活动,如镇静剂、兴奋剂、抗抑郁药等。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大题(含答案)神经病学部分
生理学名词解释及大题(含答案)神经病学部分1. 脑电觉醒:人的觉醒状态是由于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系统释放介质引起的电刺激维持的,脑电这种唤醒作用称为脑电觉醒。
2. 递质共存:指一个神经元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递质(包括调质)的现象。
3. 条件反射:出生后通过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它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4. non-synaptic chemical transmission:非突触性化学传递,指递质通过轴突末梢的曲张体释放通过弥散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同于经典的突触,所以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5. α-僵直:由于高位中枢的下行性作用,直接或间接通过脊髓中间神经元提高a运动神经元的活动,从而导致肌紧张加强出现的僵直。
6. mixed synapse:混合性突触,指化学性突触和电突触共存在于一个突触中。
7. muscle spindle :肌梭,是一种感受肌肉长度变化或感受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感受装置。
8. 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是中枢抑制的一种,是通过轴突一轴突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突触传递的抑制。
例如,兴奋性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与神经元B构成兴奋性突触的同时,A轴突末梢由于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C构成轴突—轴突突触。
C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神经元B的活动,但轴突末梢C所释放的递质使轴突末梢A去极化,从而使A兴奋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少,末梢释放的递质减少,使与它构成突触的B的突触后膜产生的EPSP减少,导致发生抑制效应。
9. 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由三个亚单位组成的蛋白质,其结构与胰岛素相似,它是神经元生成的营养性因子。
10. spinal shock:脊休克: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在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
主要表现为:在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低甚至消失,血压下降,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不出现,直肠和膀胱中粪尿积聚。
11. IPSP: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由抑制性突触兴奋引起的突触后神经元膜发生的超极化膜电位变化。
中枢神经知识点总结
中枢神经知识点总结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系统,它由大脑和脊髓组成,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信号传递来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控制着人体的行为、思维、感觉、运动等各种生理活动。
它的功能十分重要,对人体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一、神经元和突触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它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细胞类型。
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传递神经信号的作用,它通过突触与其他神经元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神经元通过电生理和化学信号传导来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
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它通过突触前后膜之间的神经递质传递来实现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二、脑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体智力和情感的中枢,负责思维、感觉、意识等高级功能。
大脑由两个半球组成,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脑皮层是大脑最外层的一层灰质,它负责感觉、运动、语言、思维等功能。
而丘脑、丘脑、杏仁核等部分则负责情绪、记忆、运动协调等功能。
三、脊髓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脊柱内,负责传递大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信息。
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其中灰质负责信息的处理,白质负责信息的传递。
脊髓还通过神经突触与周围神经系统连接,实现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和感觉。
四、运动和感觉中枢神经系统负责人体的运动和感觉活动,它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和处理来实现人体各部分的协调。
大脑负责意志运动和自主运动,脑干和脊髓负责反射运动和调节运动。
而感觉信息则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等部分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五、脑脊液脑脊液是围绕在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的一种液体,它由脉络丛分泌而成,负责保护和营养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脑脊液循环还可以通过脑脊液脑室、脑膜下腔和脊髓管等部位进行。
总之,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内控制和协调各种生理活动的重要系统,它通过神经元和突触之间的信号传递来实现信息的处理和传递,控制着人体的行为、思维、感觉、运动等各种生理活动。
第三章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第三章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第一节中枢神经递质的概念在化学传递中,虽然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只相隔20 nm左右,但由于神经元的突触后膜缺乏电的兴奋性,因此突触前膜的电变化不能直接传导至突触后膜,必须通过化学物质的媒介,才能将信息传递至突触后的细胞,这种起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
神经递质主要在神经元中合成,并贮存于突触体内,在冲动传递过程中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或靶细胞,从而产生生理效应。
随着脑内化学传递过程的深入研究,了解到脑内许多结构含有多种不同的神经递质或神经激素。
同一种神经递质在不同的神经核团中又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不同神经递质之间又可以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目前已知在同一个神经元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
由此不难看出这将给研究中枢神经递质带来一定的复杂性。
中枢神经递质研究的历史只有短短20多年,但是它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已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应用左旋多巴胺(L-dopa)能改善帕金森病,在理论方面,它对阐明人类脑的高级功能,如学习与记忆,睡眠与觉醒以及行为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有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老年痴呆症,就是提高中枢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平。
一、中枢神经递质神经系统内存在着许多化学物质,但作为神经递质必须具备下列几个条件:1、生物合成这是最重要的标准。
在神经元内有专一的合成递质的酶系统,如胆碱能神经末梢有胆碱乙酰化酶(ChAc),肾上腺能神经末梢存在着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脱羧酶(AADC)和多巴胺β-羟化酶(DβH)等。
2、囊泡贮存神经递质通常贮存于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囊泡中,这可防止被胞浆内其他酶所破坏。
3、释放神经冲动到来时,神经末梢内合成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出来,进入突触间隙。
4、作用于受体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在突触后膜或突触前膜的受体上。
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可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5、灭活神经递质在发挥生理效应后通过灭活机制迅速终止生理效应,以保持突触传递的灵活性。
中枢神经递质
第二节中枢神经递质二、神经递质的分类1.胆碱类:乙酰胆碱2.单胺类:儿茶酚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3.吲哚类:5-羟色胺4.氨基酸类: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门冬氨酸抑制性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5.神经肽类:下丘脑释放激素类、神经垂体激素类、阿片肽类、垂体肽类、脑肠肽类、其它肽类6.气体类: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三、一些主要中枢神经递质神经通路、受体的特点、以及代谢(一)多巴胺(DA)(二)去甲肾上腺素(NE)(三)5-羟色胺(5-HT)(四)乙酰胆碱(ACh)(五)氨基酸类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1.中枢神经系统中氨基酸神经元占70%~80%,γ-氨基丁酸(GABA)和甘氨酸是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结构上氨基和羧基分别位于碳链两端,中性氨基酸有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则是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结构上有两个羧基和一个氨基的酸性氨基酸都具有中枢兴奋作用。
在绝大多数脑区都大量存在着抑制性氨基酸和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突触。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脑组织中的含量通常是单胺类神经递质的1000倍左右,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以每克脑组织毫微克计,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含量是以每克组织微克计。
GABA在中枢的含量非常高,其浓度有区域的差异性,其中在黑质含量最高,其次为苍白球、下丘脑、四叠体、纹状体和舌下神经核。
GABA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广泛分布,其中少部分为基本神经元,从一个脑区发出投射到另一个神经元,大部分为中间神经元,向附近的神经元扩散其抑制作用。
2.GABA受体 GABA受体有两种亚型,GABA-A和GABA-B。
GABA-B 受体与钾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相偶联,对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有抑制作用,中枢肌肉松弛剂氯苯氨丁酸为GABA-B受体的特异性激动剂。
GABA-A受体与苯二氮卓(BZ)受体的关系极为密切,又含有GABA-A受体两个β亚单位和含有BZ受体的α亚单位和一个氯离子通道共同构成超大分子糖蛋白复合物,GABA,BZ和氯离子与这个复合物相互作用发挥其生理效应。
中枢神经递质的分布与作用
中枢神经递质的分布与作用
中枢神经递质是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用于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它们广泛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中,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干、小脑等区域。
不同的递质在不同的脑区具有不同的作用,一些常见的中枢神经递质和它们的主要作用如下:
多巴胺:参与调节情绪、动机、奖赏和注意力等方面的功能。
谷氨酸:是大脑中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了学习、记忆、运动协调等方面的功能。
γ-氨基丁酸(GABA):是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了情绪、焦虑、睡眠等方面的功能。
乙酰胆碱:参与了认知、学习、记忆、运动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血清素:参与了情绪调节、睡眠、饮食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参与了应激反应、心理兴奋和警觉等方面的功能。
胆碱酸:参与了运动控制和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总之,中枢神经递质在大脑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分布和作用对于我们的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神经递质知识点总结高中
神经递质知识点总结高中神经递质是一种能够将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给另一神经细胞或靶细胞的化学物质。
它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节人们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
神经递质能够影响人们的睡眠、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常见的神经递质进行系统地介绍和总结。
1. 神经递质的种类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
这些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对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大脑的中脑和大脑边缘系统中。
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动机和奖励行为。
多巴胺不足会导致抑郁、焦虑和运动障碍等症状,而多巴胺过多则会导致多动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3.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交感神经系统中。
它能够调节人们的心率、血压和血糖等生理功能,对应激反应和情感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不足会导致抑郁和焦虑症状,而过多则会导致紧张焦虑和心律失常等问题。
4.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是一种由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交感神经系统中。
它能够调节人们的心率、血压和呼吸等生理功能,对应激反应和情感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上腺素不足会导致疲劳和抑郁症状,而过多则会导致紧张焦虑和心律失常等问题。
5.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接头中。
它能够调节人们的学习记忆、注意力和运动协调等功能。
乙酰胆碱不足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运动障碍症状,而过多则会导致神经肌肉病和抽搐等问题。
6. 谷氨酸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它能够调节人们的情绪、学习记忆和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性传递。
谷氨酸不足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失调症状,而过多则会导致神经元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问题。
7. 谷氨酸谷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
1.神经元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经典的神经突触EPSP:电-化学-电传递过程,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Na内流,使后膜去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Cl-内流,使后膜超极化。
2.神经递质和受体:
神经递质:中枢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外周递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
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和谷氨酸;
抑制性递质:r-氨基丁酸和甘氨酸。
3.中枢兴奋的特征:⑴单向传布;⑵突触延搁;⑶总和,兴奋的总和包括时间性总和和空间性总和;⑷兴奋节律的改变;⑸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突触传递产生疲劳的可能性与递质的耗竭有关。
神经递质有关的知识总结
神经递质有关的知识总结学⽣的问题:浙科版教材上没有出现神经递质的术语,但在参考书中经常出现,有学⽣问到什么是神经递质,它们属于哪⼀类物质?以下为整理的有关资料。
⼀、定义神经末梢分泌的化学组分,如⼄酰胆碱等,可使神经脉冲越过突触⽽传导。
在化学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简称递质。
随着神经⽣物学的发展,陆续在神经系统中发现了⼤量神经活性物质。
⼆、递质的种类1、⼄酰胆碱最早被鉴定的递质。
脊椎动物⾻骼肌神经肌⾁接头、某些低等动物如软体、环节和扁形动物等的运动肌接头等,都是以⼄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
脊椎动物副交感神经与效应器之间的递质也是⼄酰胆碱,但有的是兴奋性的(如在消化道),有的是抑制性的(如在⼼肌)。
中国⽣理学家张锡钧和J.H.加德姆(1932)所开发的以蛙腹直肌标本定量测定⼄酰胆碱的⽅法,对⼄酰胆碱的研究起了重要作⽤,⾄今仍有应⽤价值。
2、⼉茶酚胺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Ad)、肾上腺素(Ad)和多巴胺(DA)。
交感神经节细胞与效应器之间的接头是以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
3、5-羟⾊胺(5-HT)5-羟⾊胺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脑桥的中缝核群中,⼀般是抑制性的,但也有兴奋性的。
中国⼀些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针刺镇痛中5-羟⾊胺起着重要作⽤。
4、氨基酸递质被确定为递质的有⾕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和⽢氨酸(Gly)。
⾕氨酸是甲壳类神经肌⾁接头的递质。
γ氨基丁酸⾸先是在螯虾螯肢开肌与抑制性神经纤维所形成的接头处发现的递质。
后来证明γ-氨基丁酸也是中枢的抑制递质。
以⽢氨酸为递质的突触主要分布在脊髓中,也是抑制性递质。
5、多肽类神经活性物质近年来发现多种分⼦较⼩的肽具有神经活性,神经元中含有⼀些⼩肽,虽然还不能肯定它们是递质。
如在消化道中存在的胰岛素、胰⾼⾎糖素和胆囊收缩素等都被证明也含于中枢神经元中。
三、递质的⽣理作⽤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突触传递最重要的⽅式是神经化学传递。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即与相应的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产⽣突触去极化电位或超极化电位,导致突触后神经兴奋性升⾼或降低。
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功能
神经递质的种类与功能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有多种种类,并且在神经系统中担当着不同的功能。
一、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乙酰胆碱是最早被发现的神经递质之一,主要存在于运动神经元和毁损性神经元中。
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通过参与认知与记忆等功能发挥作用。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神经肌肉递质能够被释放并引起肌肉收缩。
缺乏乙酰胆碱会导致肌无力、认知障碍等一系列疾病。
二、多巴胺(Dopamine)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可以在大脑中设置和调节许多不同的功能。
通常与奖励、快乐和满足感有关,并在向运动神经元发出信号时扮演重要角色。
多巴胺异常释放或吸收是许多心理疾病的根源,如巴金森氏症、躁郁症等。
三、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涉及自主神经系统,作用包括提高心率和收缩血管等。
这种神经递质也负责情绪,如焦虑、抑郁等情绪与思考的正常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的异常释放或吸收可能导致焦虑症或抑郁症等神经系统疾病。
四、谷氨酸(Glutamate)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存在于大脑的各个部分,并在发挥多种功能方面发挥作用。
如记忆、学习、认知和神经可塑性的形成上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正常情形下,谷氨酸释放是在一定的平衡状态下进行的。
然而,过多的谷氨酸释放会导致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疾病。
五、谷神经酰胺(GABA)谷神经酰胺是神经系统神经递质中的一种抑制性物质,可以减缓神经元的活动。
主要通过GABA A 和 GABA B 受体来发挥作用,平衡神经元间信号传输。
缺乏谷氨酸可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疾患。
六、血清素(Serotonin)血清素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种组织中,对心情、情绪、食欲等功能起着调节作用。
血清素抑制性神经递质,可以减缓神经元的活动。
血清素的数量不足可以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七、肽类(Peptides)肽类是一种神经递质,它们通常通过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调节愉悦感、疼痛和荷尔蒙分泌等。
第十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的功能障碍有关。
5. 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
功能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觉醒,情感, 精神活动有关。
二、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CNS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兴奋和抑制 凡能使兴奋性递质增多或激动兴奋性受体的药
物可产生兴奋效应。(称中枢兴奋药) 凡能使抑制性递质增多或激动抑制性受体的药
物可产生抑制效应。(称中枢抑制药)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影响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前机制)
2.激活和拮抗受体 (突触后机制)
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基本作用
1.影响递质的合成、储存、释放和灭活。 (突触前机制)
2.激活和拮抗受体 (突触后机制)
谢谢!
导致帕金森病。
2.γ-氨基丁酸(GABA)
是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对应的受体为GABA受体,其亚型为
GABAA.B.C. 脑内以GABAA为主。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能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 即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例如:BZ和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加强中枢 GABA系统的功能。产生镇静,抗焦虑, 抗惊厥的作用。
一、中枢神经递质主要生理功能
1.乙酰胆碱(Ach)
是第一个被证实的脑内神经递质 对应的受体为M受体,其能
功能:涉及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 例如:学习,记忆能能障碍是阿多茨海默病的
主要症状 多巴胺系统功能底下而Ach系统功能增强,可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能产生突触前或突触后抑制效应 即能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例如:BZ和巴比妥类药物通过加强中枢 GABA系统的功能。产生镇静,抗焦虑, 抗惊厥的作用。
中枢神经递质
中枢神经递质
在中枢存在着大量的中间神经原通过末梢释放 化学物质而实现。中枢构筑复杂,每个神经原 又在机能上被更复杂的整合,由于这两方面的 原因,有关中枢transmitter 知识知之甚少,大 体分为三类: 胰酰胆碱 单胺类 氨基酸
中枢神经递质—NA递质系统
脑中主要集中分布在下丘脑、第四脑室极后区及边缘 叶的杏仁核、海马。但NA能神经分布广泛。
M-receptor 兴奋
心脏 ↓ 滑肌收缩 ↑ N-receptor兴奋 腺体分泌↑
自主神经节↑ 终板兴奋↑
副交感神节后纤维(Ach):有利于机体进行休整和积蓄能量——与NA 相反 副交感神节前纤维兴奋 可引起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
与Ach有关的药理
直接作用与受体 :药物受体可以 直接结合产生agonist blocker。 1. 激动药(agonist):药物与受 体结合能产生类似作用 2. 拮抗药(antagonist blocker): 与Ach相反。
中枢神经递质Ach递质---的消失 transmitter的消失 Ach 在后膜部位 , 被 胆 碱 酯酶水解。一般在数秒钟内 被水解而失效。
中枢神经递质Ach受体分布
心脏 Ach 支气管平滑肌
副交感神经
神经节 N1
效应 器
胃肠平滑肌
膀胱逼尿肌
瞳孔括约肌
收 缩
消化腺分泌
中枢神经递质Ach受体分布
(一) 分布 α 心肌 α:扩瞳肌 心脏 心肌 眼 β 窦房结 β:睫状肌 窦房传导束
中枢神经递质—NA递质系统
血管
β2: 冠状、骨骼腹腔内脏血管 脑血管 α 腹腔内脏血管 皮肤黏膜血管 骨骼肌血管 β2 胃肠平滑肌 β2 糖酵解
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作用
神经递质的种类及其作用神经递质,是一种化学物质,由神经元释放,通过神经突触作用于另一神经元、肌肉、腺体或血管。
神经递质的种类众多,每种都有不同的作用。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常见的神经递质及其作用。
1. 乙酰胆碱乙酰胆碱是最早被发现的神经递质之一,是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唯一的兴奋性神经递质。
它通过神经突触作用于肌肉,导致肌肉收缩。
此外,乙酰胆碱还参与调节学习、记忆和注意力,是神经系统中重要的调节分子。
2. 多巴胺多巴胺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脑下垂体和大脑皮质。
它与愉悦感和满足感有关,是引起物质依赖的原因之一。
此外,多巴胺还参与肌肉调节和运动控制。
3. 谷氨酸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参与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它通过兴奋NMDA受体,使神经元受到激活,对于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 γ-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调节神经元的抑制性作用。
它通过兴奋GABA受体,抑制神经元的活动,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
γ-氨基丁酸的不足与抑郁和焦虑等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5. 血清素血清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它通过作用于神经元和负责情绪和认知的大脑皮层而发挥作用。
血清素的不足与抑郁症和其他情绪障碍有关,增加血清素水平可能会改善抑郁症状。
6.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和荷尔蒙,参与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调节心率、血压、血糖和内分泌等生理功能。
去甲肾上腺素与应激反应有关,当我们处于压力和紧张的状态下,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会增加。
总之,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与调节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心理生理功能。
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环境下发挥不同的作用,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大脑的复杂性。
同时,神经递质的不足或失衡也可能会导致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因此对神经递质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中枢神经递质有哪些
一、中枢神经递质有哪些?有何功能?与疾病有关?之宇文皓月创作(一)乙酰胆碱;生物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氨基酸类(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门冬氨酸、谷氨酸);肽类(神经肽);气体分子(NO)。
(二)功能和相关病症A.乙酰胆碱a.功能:1、镇痛和针刺镇痛2、觉醒与睡眠3、学习和记忆4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中枢活动5、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6、介入相互作用b、相关病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植物神经紊乱、焦虑症、精神障碍、躁狂症。
B.生物胺类1、多巴胺(DA)a功能:调节肌紧张、躯体运动、情绪、精神活动以及内分泌活动有密切关系,对大脑的整体兴奋作用、对胃肠功能的调节、在药物依赖中的作用。
b.相关病症: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精神障碍、躁狂症。
2.去甲肾上腺素(NE)a.功能:调节心血管功能。
脑循环的调节、学习记忆、精神活动、觉醒和睡眠、体温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b.相关病症:精神分裂、失眠症、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躁狂症、恐惧症、老年健忘症。
3.肾上腺素功能:介入血压与呼吸的调控相关病症;4.5-羟色胺(5-HT)功能:发生镇痛作用、调节睡眠、调节体温、调节性活动、维持精神稳定、对皮层诱发电位有抑制作用、神经内分泌。
相关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心理障碍。
5、组胺功能:影响睡眠、影响荷尔蒙的分泌、调节体温、影响食欲、影响记忆力形成.、肠道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
相关病症:失眠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障碍。
C.氨基酸类1.γ-氨基丁酸(GABA)功能:GABA是抑制性递质,维持脑内兴奋抑制的平衡,功能低下会导致脑内抑制功能缺乏,引起头痛、焦虑、紧张不安、浮躁易怒等情况。
相关病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症、焦虑症、神经官能症、躁狂症、恐惧症、精神障碍。
2.甘氨酸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
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及作用
各种神经递质的分布及作用,这些递质缺失或过量会引发什么疾病?治疗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一)外周神经递质胆碱能:(1)毒蕈碱型:分布: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一少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的细胞膜上。
产生的效应:M样作用,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膀胱逼尿肌的收缩,瞳孔括约肌的收缩,心脏活动的抑制;消化腺、汗腺的分泌活动增强;骨骼肌血管的舒张。
(2)烟碱型:分布:交感与副交感神经节的节后神经元的细胞膜上。
骨骼肌的细胞膜上。
产生的效应:N样作用。
肌肉震颤、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去甲肾上腺素能:分布:绝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的细胞膜上。
产生的效应:α型作用:平滑肌的效应以兴奋为主,也有抑制的。
如血管收缩,子宫收缩,扩瞳肌的收缩,小肠平滑肌的舒张。
Β型作用:平滑肌的效应主要是抑制的。
如血管舒张、子宫舒张、小肠舒张、支气管的舒张。
心脏活动的兴奋。
嘌呤类和肽类递质(二)中枢神经递质1.Ach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中枢递质,广泛参与机体的感觉与运动功能以及内脏活动的调节。
与觉醒、学习、记忆和运动调节有关。
基底核:胆碱能神经↓——老年性痴呆(中枢拟胆碱药)纹状核:胆碱能神经↑——帕金森病(中枢抗胆碱药)胆碱能神经↓——亨廷顿病性痴呆(中枢拟胆碱药)2.氨基酸类:谷aa、γ-氨基丁酸、(1)谷氨酸:Glu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神经系统发育和某些疾病有关(2)γ-氨基丁酸:GABA几乎只存在于神经组织中。
含量浓度最高的区域是大脑中黑质。
属强神经抑制性氨基酸,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的生理作用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疼痛,内分泌等的调节。
GABA过量表达可致认知衰退。
3.单胺类:DA、NE(NA)、5-HT(1)去甲肾上腺素:NA 支配大脑各区、边缘系统、丘脑和小脑功能活动,参与觉醒,情感,痛觉调节、学习和记忆、心血管调节和药物依赖等生理和病理机制。
(2)多巴胺:DA 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递质有哪些一、中枢神经递质有哪些?有何功能?与疾病有关?
(一)乙酰胆碱;生物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氨基酸类(γ-
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门冬氨酸、谷氨酸);
肽类(神经肽);气体分子(NO).
(二)功能和相关病症
A.乙酰胆碱
a.功能:1、镇痛和针刺镇痛2、觉醒与睡眠3、学习和记忆4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中枢活动5、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6、参与相互作用
b、相关病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植物神经紊乱、焦虑症、精神障碍、躁狂症。
B.生物胺类
1、多巴胺(DA)
a功能:调节肌紧张、躯体运动、情绪、精神活动以及内分泌活动有密切关系,对大脑的整体兴奋作用、对胃肠功能的调节、在药物依赖中的作用。
b.相关病症: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精神障碍、躁狂症。
2.去甲肾上腺素(NE)
a。
功能:调节心血管功能.脑循环的调节、学习记忆、精神活动、觉醒和睡眠、体温调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b。
相关病症:精神分裂、失眠症、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乱、躁狂症、恐惧症、老年健忘症。
3。
肾上腺素
功能:参与血压与呼吸的调控
相关病症;
4。
5—羟色胺(5-HT)
功能:产生镇痛作用、调节睡眠、调节体温、调节性活动、维持精神稳定、对皮层诱发电位有抑制作用、神经内分泌.
相关病症:抑郁症、恐惧症、神经衰弱、焦虑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精神障碍、心理障碍。
5、组胺
功能:影响睡眠、影响荷尔蒙的分泌、调节体温、影响食欲、影响记忆力形成.、肠道平滑肌收缩降低血压.
相关病症:失眠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障碍。
C。
氨基酸类
1。
γ-氨基丁酸(GABA)
功能:GABA是抑制性递质,维持脑内兴奋抑制的平衡,功能低下会导致脑内抑制功能不足,引起头痛、焦虑、紧张不安、暴躁易怒等情况。
相关病症:精神分裂症、失眠症、焦虑症、神经官能症、躁狂症、恐惧症、精神障碍。
2.甘氨酸
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被激活后,氯离子通过离子接受器进入神经细胞导致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相关病症:头痛、头晕、神经性头痛、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紊、癫痫病。
D.肽类
神经肽(NPY)
功能:抑制生殖、抑制肌肉兴奋、抑制交感兴奋、导致人体的血压、心率、代谢下降,它还能够促进食欲,并因此成为节食药物的靶点。
相关病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抑郁症、植物神经紊乱、精神障碍、心理障碍。
E.气体分子
一氧化氮(NO)
功能:NO在神经系统中也起递质作用,在不同脑区,NO可通过改变突出前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从而调节突触功能。
相关病症
二.睡眠生理(意义、时相),引起失眠的原因?(一)人类睡眠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他们的生理功能表现与脑电波的变化特点不同,分别称为慢波睡眠与快波睡眠.
A.慢波睡眠(同步化睡眠或非快速眼动睡眠):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的睡眠时相,称为慢波睡眠。
分为4期,相应于睡眠由浅入深的过程
1。
第1期呈现低电压脑波,频率快慢混合,而以4~7周/秒的频率为主,它常出现在睡眠伊始和夜间短暂苏醒之后。
2.第2期也是较低电压脑波,中间插入短串的12~14周/秒的睡眠梭形波和K复合波,它是慢波睡眠的主要成分,代表浅睡过程。
3.第3期的脑电图常有短暂的高电压波,超过50微伏,频率为1~2周/秒,叫做δ波.
4.第4期,δ波占优势,其出现时间占总时间的50%似上,代表深睡状态。
一般认为慢波睡眠第4期具有消除疲劳的功能,因为人在长时间体力劳动或不睡后,在恢复睡眠中此期延续很久。
在此时相中,表现为意识暂时丧失,视听嗅触等感觉功能减退,骨骼肌反射运动和肌紧张减弱;并伴有一些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体温下降、呼吸减慢、胃液分泌增多等交感活动水平降低而副交感活动相对增强的现象。
意义:进入慢波睡眠后生长激素的分泌较觉醒状态明显增多,对促进生长、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有重要意义。
B。
快波睡眠(去同步化睡眠、异相睡眠或快速眼动睡眠):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快波的睡眠时相.
此时相为在睡眠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一种激动状态。
在此期间,脑电活动为增强的特征,脑电图表现为觉醒状态,但实际上,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以致唤醒阈提高,交感活动进一步降低,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
此时相常伴有部分躯体抽动、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呼吸加快而不规
则等生理活动的改变,被认为是某些疾病夜间发作的部分原因....感谢聆听...
意义:快波睡眠期间脑组织的蛋白质合成率最高,对促进学习记忆活动、脑力恢复有重要意义.
(二)失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多由生理,心理,环境,食物及药物等多方面因素引起。
失眠原因见于以下情况
1、环境原因:常见的有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
2、个体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睡前饮茶,饮
咖啡,吸烟等
3、躯体原因:广义地说,任何躯体的不适均可
导致失眠,因身体疾病造成的失眠,如心脏病、肾
病、哮喘。
4、精神、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如焦虑、烦躁、
或情绪低落等都是引起失眠的重要原因,导致神经
系统功能异常,造成大脑功能障碍引起失眠。
5。
药物因素:服用中枢兴奋药物可导致失眠。
6.大脑弥散性病变
三.临床常用镇静催眠药是哪类?为什么?
(一)苯二氮卓类,如地西泮(安定)
(二)原因:
1.苯二氮卓类(BZDs)药物的药理作用是抗焦虑、镇静安眠、抗惊厥和中枢性骨骼肌松弛。
其产生镇静安眠的剂量与引起昏迷及呼吸抑制的剂量相差数十倍,故安全性远高于巴比妥类药,也不具有麻醉作用,在治疗失眠障碍方面基本上已取代了巴比妥类药。
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本类药物在快速镇静的同时可产生暂时性记忆缺失,因而能缓和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情绪,使患者对手术中的不良刺激在术后不复记忆,用于麻醉前给药能减少麻醉药用量而增加其安全性,临床也常用与心脏电复律或内镜检查前给药.此外,不良反应较少,安全较大;2。
巴比妥类药是过去应用最广的一类,用催眠量的1/4能产生镇静作用,剂量加大则出现催眠作用,延长睡眠时间和缩短入睡时间,可用于治疗失眠症。
但缩短REM,易引起停药反跳现象。
但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对CNS的抑制加深,产生镇静、睡眠、意识清晰度下降、麻醉作用等,且作用时间长,有白天镇静和认知损害。
该类药物毒性大,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容易过量服用引起昏迷、呼吸抑制、心脏停搏等致死性毒性反应,目前已基本不用于治疗失眠....感谢聆听...
3。
其他类镇静安眠药包括水合氯醛、副醛及哌啶酮类药如甲喹酮等一些老的镇静催眠药,近年来临床使用越来越少,已不再作为首选的催眠药。
(二)
...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