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考方向确定试卷-历史及答案

合集下载

广东省佛山市历史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广东省佛山市历史高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历史高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以下哪位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华民国国父”?A、孙中山B、康有为C、梁启超D、袁世凯2、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大跃进D、文化大革命3、题干: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电灯4、题干: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五四运动B、辛亥革命C、南昌起义D、长征5、题干:以下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 秦始皇通过连年征战,最终统一了六国。

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

C. 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文字统一为小篆。

6、题干:以下关于《史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C.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D. 《史记》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

7、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

C.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完善和发展。

8、以下关于世界近代史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英国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俄国十月革命A. ①②③④B. ③②①④C. ②③①④D. ①③②④9、下列关于秦朝统一六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秦王嬴政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秦朝统一后,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秦始皇修建了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

D、秦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了“焚书坑儒”。

10、以下关于《史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23年广东新高考历史试卷试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精编)

2023年广东新高考历史试卷试题解读及答案讲评课件(精编)

圆机珠活走盘中,已试权奇妙变通2023年广东高考历史卷完全解读一、客观题分析1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史料实证、分封制纲要上、选必一先秦史料实证2汉初治国理论西汉的建立与统治纲要上秦汉历史解释3魏晋时期的门阀政治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纲要上魏晋南北朝时空观念4唐朝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唐朝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纲要上、选必一唐代时空观念5保甲制度古代的基层管理制度选必一宋代历史解释6明代商品经济与市民观念明清时期的经济与文化纲要上明代唯物史观7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对比中西方近代化发展纲要上、下晚清时期历史解释8晚清新式教育的发展晚清学校教育的发展选必三晚清时期历史解释9一二九运动局部抗战纲要上民国后期家国情怀11亚历山大东征与希腊化时代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纲要下、选必三世界上古史时空观念12中古欧洲的王权中古欧洲的政治制度纲要下、选必一世界中古史历史解释13世界整体化趋势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发展纲要下、选必二工场手工业时期时空观念14巴黎公社与第一国际的关系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纲要下工业革命时期唯物史观15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苏联(俄)的社会主义建设纲要下、选必二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唯物史观16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代的政策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纲要下两次世界大战后时空观念二、主观题分析解释民族复活的“动机”五四运动纲要上、选必三民国初期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历史解释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任务的不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纲要上民国后期简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实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新中国建设成就纲要上、选必一、选必二民国后期与共和国时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解释墨西哥与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和原因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纲要下工业革命时期历史解释分析墨西哥贸易保护政策对工业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纲要下两战之间到二战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19对中华古代文明史分期进行阐述中华古代文明的发展纲要上、选必三中国古代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20评述作者关于中英两国早期工厂创办者身份的不同洋务运动工业革命纲要上、下选必二晚清时期工业革命时期唯物史观2023年广东省选择性考试历史科试题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秉承“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结合国家新高考深化改革的时代精神,实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培育具有学科素养的时代青年。

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和答案

2023年广东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和答案

2023广东高考真题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有学者认为西周时期周王能干预诸侯国的内政,下列史料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 《礼记》记载诸侯国君必须定期朝觐周王B. 《诗经》记载周王派遣官员协助诸侯国君营建都城C. 西周士山盘铭文记载周王命士山向诸侯国征收贡纳D. 西周豆闭簋铭文记载周王命豆闭掌管某诸侯国军事2.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

”陆贾的上述思想()A. 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 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C. 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3.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A. 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 豪强势力的膨胀C. 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 专制皇权的弱化4.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

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A. 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 缓和了朋党之争C. 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 加剧了阶级矛盾5. 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

这一基层制度是()A. 邻保制度B. 保甲制度C. 十家牌法D. 里甲制度6.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

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

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

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A. 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B. 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C. 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D. 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7. 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

广东省金山中学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金山中学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金山中学2024年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78年,中国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出国考察热潮。

据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出国考察的人员就达529批,共3213人。

有12位副总理副委员长以上领导人先后20次访问了51个国家,其中邓小平出访4次7个国家。

这些频繁访问考察A.表明中国外交开始打破意识形态限制B.预示着中国重大决策正在酝酸C.表明国有企业改革即将全面展开D.推动了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2.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四川大量吸收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其中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几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

这表明A.地方民间组织不了解共产党政权B.国民党企图在部分区域内长期抵抗C.国民党发动民众与解放军对抗D.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3.下图为二月革命后俄国社会革命党杂志《新讽刺》上的一幅漫画,漫画中地主问农民为什么抱着-条腿,农民回答不知道另-条腿该放哪里,因为到处都是地主的土地,他害怕地主会找他要双倍赔偿。

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当时A.革命使得农民的地位逐渐提高B.土地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C.苏维埃政权主张没收地主土地D.社会革命党属于农民阶级政党4.史学家傅斯年说:“我们存而不补,这是我们对于材料的态度;我们证而不疏,这是我们处理材料的手段。

材料之内使他发现无遗,材料之外我们一点也不越过去说。

”他的观点是A.不应该补全材料B.不应该解释史料C.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D.应坚持过去之说5.下面是关于汉魏统治阶层社会成分的统计表。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含答案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含答案

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姬周建国以后“兴灭国,继绝世”,注重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资源。

下列史料能够支持此论点的是()A丁未卜,王贞:余惟羌循《甲骨文合集》B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史记.管蔡世家》C令克侯于燕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墓地克罍、克盉铭文D有殷天乙唐(汤)孙宋公河南固始县墓葬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A.A B.B C.C D.D【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

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认为周朝“兴灭国,继绝世”,也就是说分封灭亡之国,使得绝祀的世族得以承继,宋景公嫁妹铜簋铭文表明,宋公为商汤之后裔,宋国为西周分封,D项正确;《甲骨文合集》提供了殷商史料,A项说的是商王关于巡视羌的问卜,与题意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与“兴灭国,继绝世”不符,排除;燕国为姬姓侯国,不符合“兴灭国,继绝世”,排除C项。

故选D项。

2.《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

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

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东汉时期,“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反映了豪强势力的发展,形成了世家大族,成为地方州郡的长官,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豪强实力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没有强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且东汉时期中央和地方存在“尖锐”矛盾,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儒家思想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豪强实力的影响,并非血缘宗族力量,排除D项。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历史(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历史(全解全析)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3【广东卷】历史·全解全析(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大汶口晚期的墓葬中随葬的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社会分工十分鲜明B.国家形态初具规模C.多元一体格局形成D.阶级分化已经出现【答案】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

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

根据材料信息“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

大汶口晚期的墓葬中随葬的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

”可知此时墓葬已经出现了贫富差异,即阶级分化已经出现,D项正确;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材料未涉及社会分工的内容,排除A项;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大约一万年前,排除B项;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

故选D项。

2.春秋时期孔子言论是后世研究其思想的重要依据。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商代服国所管辖的土地和人民并非商王赐予,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

西周初期通过分封直接对诸侯受民受疆土,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

可见,西周初期的分封制()A: 推动了血缘宗法制的发展B: 利于形成天子至上的政治认同C: 成为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 易于形成天子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B【解答】B.商王朝无法形成‘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体现出商朝在内外服制度下,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而周天子由夏、商时的‘诸侯之长’变成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反映出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对地方管控加强,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故B项说法符合题意;A、B.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体现出血缘宗法色彩,也没有体现出疆域的变化,故排除A、C两项;D.分封制下没有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D项说法错误,故排除D项。

故选B。

第2题.中国文化经夏商周不断的损巫益礼,最终由周公确立了敬德保民的周礼文化体系,孔子则进一步扬弃了周礼文化中神道设教等内容,奠定了儒学之本。

这说明()A: 儒家学派创始于周公B: 先秦文化具有人文色彩C: 儒学与周礼完全对立D: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答案】B【解答】由题干描述可知商周时期和孔子都扬弃了有关巫神的内容,形成了敬德保民的文化体系,可以分析出先秦时期文化逐渐走向人文趋势,故B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排除;C太过绝对,排除;D材料未体现,排除。

第3题.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九品中正制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

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

据此可知,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A: 成为了选官的最主要制度B: 选官的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C: 因为士族势力没落而调整D: 为科举制的开创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答】材料核心信息是南朝时期对九品中正制度的评价和选官标准的调整,这是当时庶族地主兴起,士族走向没落在选官制度调整中的表现,C正确;材料未对选官制度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得出九品中正制是主要选官制度,排除A;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其选官标准未发生根本变化,选官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是指科举制的诞生,排除B;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的变化,其不能构成科举考试的基础,排除D。

历史(广东卷)(参考答案)

历史(广东卷)(参考答案)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抢分押题卷(广东卷)参考答案(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答案】(1)特点:兼具报时和预警功能;钟楼或鼓楼单独修建、协作使用;钟楼和鼓楼对设布局;钟鼓楼渐渐脱离衙署;消灭在城市的中心地段;渐渐制度化。

(任2点4分)(2)背景:鸦片战斗后,传教士获得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市游历和传教的特权;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西方时间观念的影响;电报技术的快速引入、应用及其与世界时的协作使用;中国近代工业和近代生活的需要;政府的提倡和支持;中西方联系加强。

(任3点6分)(3)生疏: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指导民众生产与生活;有利于对外交往。

(任2点4 分)18.(14分)【答案】(1)起点低,起步晚,进展快;学习外来科技成果;政府起推动作用;具有民族主义倾向;工业化道路具有创新性;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等。

(任3点6分)(2)缘由:朝鲜战斗期间美国对日本等国经济救济和军事加工订货,拉美受冷战和地缘政治影响较小;东亚实行外向型经济,而拉丁美洲恪守内向型经济进展模式;东亚地区乐观引进外资,技术,抓住国际市场机遇,而拉丁美洲过于爱护国内市场;东亚受儒家文化影响,形成了勤劳朴实精神,而拉丁美洲存在鄙视劳动的价值观念;东亚重视科学研发,教育,而拉丁美洲对教育和自然科学争辩重视程度不够等。

(任3点6分)启示:坚持改革开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整相结合;坚持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并重;加大教育和科研的投入等。

(答对2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19.(12分)【答案】(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观点:秦汉“华夷”交往沟通交融促进了中国的“一统”。

阐释: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上生活着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

秦汉时期,随着民族交往的增多,各民族间资源、信息和语言的沟通不断进展。

2024高考历史大题预测广东专用含解析

2024高考历史大题预测广东专用含解析

大题预测卷(广东专用)(建议用时:40分钟,满分: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满分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一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策动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内迁。

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

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华成电器厂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名列各行业前茅的企业。

内迁的国营工厂多数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

这些工厂的内迁,不仅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大后方,更重要的是使大批工业科技人才和熟练技工汇集到大后方,据1941年的统计,内迁的工程技术人员达2万余人。

——摘编自黄立人《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工业科技》材料二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

8月,中央作出了在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大规模建设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的重大战略决策。

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投资的三倍。

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

三线建设无论规模还是时间跨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由于涉及国防安全,三线建设当时不见诸报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内迁的特点。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材料(1)根据材料,概括马的功能。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的传播对我们认识世界史的意义。

(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28.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

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2023年广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广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3年广东省新高考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一、选择题题号: 1 答案: B问题: 下列关于唐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在唐朝,科举制度经过多次改革,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B. 唐朝的社会阶级分化非常严重,贫富差距日益扩大C. 唐朝开放了对外贸易,推动了经济繁荣D. 唐朝文化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和作品题号: 2 答案: C问题: 下列关于南宋时期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科技水平较高的时期B. 南宋时期因北方失陷而南渡建都,称为“南宋”C. 南宋时期国力衰退,社会动荡不安D. 南宋时期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题号: 3 答案: A问题: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农民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发生过多次有影响的农民起义,清朝时期则没有农民起义发生B. 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矛盾激化的表现,反映了广大农民对封建统治的不满C. 农民起义是城乡矛盾引发的,农民对地主的剥削和压迫感到极度不满D. 农民起义的重要领导人物有李自成、张献忠等题号: 4 答案: D问题: 下列是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有()A. 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B. 铁器、缝纫机、印刷术、指南针C. 纸、火药、铁器、农具D. 纸、火药、印刷术、洗衣机题号: 5 答案: C问题: 下列是对“丝绸之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中亚、欧洲等地交往的重要商路B. “丝绸之路”开辟于古代,使东西方文明互相交流、繁荣发展C. “丝绸之路”只是单纯的物质贸易,没有带来文化、科技的交流D. “丝绸之路”不仅是商品交流,还是一种势力范围的扩大二、简答题题目一:阐述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源地及其特点。

答案:中华文明的四大发源地是华夏文明、长江文明、黄河文明和辽河文明,每个文明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华夏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由农耕文明和封建文明构成;长江文明发达,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导;黄河文明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同时也发达了手工业、商业和军事;辽河文明发达了农耕经济和牧业。

广东省茂名市历史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广东省茂名市历史高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广东省茂名市历史高考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明朝的建立者是:A. 朱元璋B. 朱棣C. 朱标D. 朱由检答案:A. 朱元璋解析: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由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后于1368年建立,他即位后称明太祖,开创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

2、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A. 鸦片战争解析:鸦片战争(1840-1842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侵略的重要转折点。

3、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指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

造纸术是由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的,所以选项B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4、题干: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A、英国光荣革命B、尼德兰革命C、英国殖民扩张D、光荣革命前的内战答案:D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光荣革命前的内战,即英国内战(1642-1651)。

这场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斗争的体现,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光荣革命(1688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而非开始。

5、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并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不包括A. 粉碎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B. 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D.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抗美援朝战争,是20世纪50年代初爆发的朝鲜战争的一部分,仅指中国人民志愿军参战的阶段,也包括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群众性运动。

本题考查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2023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3广东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改进的B. 火药最早用于军事C. 指南针在宋代被广泛用于航海D. 印刷术是唐朝发明的答案:D2. 以下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事件,发生时间最早的是: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洋务运动D. 抗日战争答案:C3. 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哪一项是发生在秦朝?A. 王安石变法B. 商鞅变法C. 张居正改革D. 戊戌变法答案:B4. 以下关于世界古代文明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古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B. 古印度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C. 古巴比伦文明起源于恒河流域D. 古希腊文明起源于印度河流域答案:A5. 以下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哪一项是发生在明朝?A. 长平之战B. 淝水之战C. 土木堡之变D. 靖康之变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______朝。

答案:隋2. 唐朝时期的“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______的治理时期。

答案:李世民3. 被称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的是______。

答案:张之洞4.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香港岛的条约是______。

答案:南京条约5.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______年。

答案:1914...(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制度,使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为平民提供了上升的机会。

其次,科举制度促进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最后,科举制度也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2. 描述一下清朝末年的“戊戌变法”及其失败的原因。

答案: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是1898年清朝末年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

精品解析:2023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部分试题,答案仅供参考)(解析版)

精品解析:2023年新高考广东历史高考真题(部分试题,答案仅供参考)(解析版)

2023年广东省高考真题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地重要依据。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地是材料结论A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地青铜器商朝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B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铁器残片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C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地陶片大冶铜矿地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D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A. AB. BC. CD. D【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B 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地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 项正确;A 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地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地,不一定属于商朝地统治范围,排除A 项;C 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地陶片,说明大冶铜矿地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排除C 项;D 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错误,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D 项。

故选B 项。

2. "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地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

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地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A. 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地扩张B. 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地隐患C. 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地条件D. 有利于朝廷对封国地直接控制【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封国地实际控制权到了诸侯国国相地手里,这些诸侯国国相长期把持地方权力,容易演变成地方割据势力,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地隐患,B 项正确;东汉中叶以后地这种现象不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地扩张,排除A 项;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 项;国相把持地方大权,不利于朝廷对封国地直接控制,排除D 项。

广东省汕头市历史高考2024年试卷与参考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历史高考2024年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历史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有学者认为,《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是供学习为吏者使用的识字课本。

其末尾附录的两条魏律(颁布于公元前252年)规定:商贾和经营客店者“勿令为户”,不分给他们田地、房屋;派其从军,杀牛犒赏全军时,不给他们肉吃。

由此可见A. 魏律成为秦吏准绳B. 强制耕战成效显著C. 秦国实行以吏为师D. 抑商思想影响渐广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秦简中收录了魏律中打击和抑制商人的两条法律条文,这反映了战国时期抑商思想的影响逐渐扩大。

选项D符合题意。

秦简收录的两则魏律条文,并不直接说明魏律成为秦吏的准绳,故A项错误。

材料主要强调抑商思想,没有涉及强制耕战的内容,故B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以吏为师的政策,故C项错误。

2、《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

然乃行营高散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余视其母冢,良然。

”在这里,司马迁采用的史学方法是A. 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B. 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C. 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D. 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答案:B解析:材料中提到司马迁到淮阴后,听取了当地人的口述,并亲自查看了韩信母亲的坟墓,从而验证了口述内容的真实性。

这体现了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相结合的史学方法。

因此,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提及档案文献、出土简牍、墓志铭文等信息,故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3、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

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

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 加强了君主集权B. 促进了阶级流动C. 消除了门第观念D. 激化了政治矛盾答案:B解析: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反映了科举制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方面的作用。

因此,B项正确。

材料内容并未直接涉及君主集权的问题,故A项错误。

高考广东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广东历史试题及答案

高考广东历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时期,表述正确的是()。

A. 这一时期主要出现在战国时期B. 这一时期主要出现在春秋时期C. 这一时期主要出现在秦朝D. 这一时期主要出现在汉朝答案:A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A. 郡县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宗法制答案:A3. 下列关于唐朝“开元盛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唐朝国力达到顶峰B. 社会经济繁荣C. 文化艺术发展迅速D. 唐朝开始走向衰落答案:D4. 明朝时期,哪项政策对海上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A. 海禁政策B. 丝绸之路C. 郑和下西洋D. 茶马古道答案:A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对西藏地区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A. 设立驻藏大臣B.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C. 开展洋务运动D. 实行科举制度答案:A6.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结束了封建君主制C. 建立了中华民国D. 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独立答案:D7.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B.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D. 国内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答案:A8.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民族解放战争B.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解放战争C.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民族解放战争D.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四次民族解放战争答案:B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A. 实行土地改革B. 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C. 实行大跃进运动D. 实行改革开放答案:D10.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运动B.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C. 彻底摧毁了旧的文化传统D. 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答案:D11.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广东全部城市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真卷1.选择题第1题.据文献记载,楚人是殷人的后裔,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其创始君主是熊绎。

《史记·楚世家》曾载: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据此可知,西周初期()A: 构建了大一统王朝的国家制度B: 分封了异姓诸侯以拓展疆域C: 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 确立了君主独尊的集权意识【答案】B【解答】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殷人后裔熊绎在周成王时,被分封为楚国诸侯,说明西周初期为拓展疆域分封了异姓诸侯,B项正确;直到秦朝时期,我国才构建了大一统王朝的国家制度,A项错误;西周初期并未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项错误;直到秦朝时期我国才确立了君主独尊的集权意识,D项错误。

故选B。

第2题.少治《春秋》…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 朱熹B: 顾炎武C: 董仲舒D: 程颐【答案】C【解答】题目中描述的是学士皆师尊之即在他的时期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C正确。

BDA不符合题意,排除。

第3题.曹魏初设九品官人法时,规定士人若无由朝廷委任的中正官所授乡品,无论中央官还是地方官皆无权任命其为官。

这一规定()A: 有利于中央对选任权的掌控B: 激化了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C: 保证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D: 强化了门阀士族的世袭特权【答案】A【解答】第4题.唐代官员冯宿上奏:(剑南、两川等地)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

每岁司天台(天文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此奏折的根本意图是()A: 抑制印刷术在民间的传播B: 抑制民间商业C: 推行准确的历法以利农时D: 维护朝廷权威【答案】D【解答】材料中(剑南、两川等地)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

每岁司天台(天文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2021届高三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卷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宇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卷前必须先填好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各项内容。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诗经》所记载的事件往往没有确切的地点、明确的时间,并缺乏严密的逻辑,但它依然可以反映出散落的历史真实。

这表明《诗经》A.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史学著作B.对战国史研究有重要价值C.集中反映了儒家的思想观念D.源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2.图1:由以上司马迁对历史细节的记载可知,汉初A.延续了西周的礼乐等级制度B.思想大一统趋势开始出现C.西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局面D.地方势力削弱了中央王朝3.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

这一变化反映出,魏晋至唐代A.佛道思想逐渐深入底层民众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C.已经出现了儒学中兴的迹象D.中外文化交流的趋势加快4,有学者在诗词库中对宋明时期的诗、词、风、曲、骚、偈、联等文学体裁的作品进行关键字检索,得到表1结果。

该结果可用于说明,宋至明A.土地兼并日益加剧B.文化艺术逐渐衰落C.经世致用思潮兴起D.商品经济影响扩大5.清初大臣范文程说: “治天下在于得民心,士为秀民。

士心得,则民心得矣。

”基于上述认识,清朝A.大力加强中央集权B.恢复了科举考试制度C.实行轻福薄賦政策D.延续议政王大臣会议6.19世纪70年代前后,苏伊士运河开通,欧洲与香港、上海的海底电缆连接,横贯美国的太平洋铁路完工,俄国黑海海滨港口与东亚开始通航。

这些事件对中国的影响是A.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列强掀起瓜分狂潮C.引发了南方的农民起义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7. 1918年上海《妇女杂志》刊登了现实主义小说《理性之家庭预算》,作者张慧中在小说中制定了以下预算表(表2)。

由此可推知,张慧中A.倡导妇女自立与解放B.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反对北洋政府的统治D.重视提高妇女政治权利8.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提出,要“放弃一切陈腐不合时代之经济观念”“对于人民经济活动,从生产过程以迄最后消费,应作有体系之计划统制,并逐渐加强,使能全盘控制,以配合军事之应用。

”据此推断,这次会议召开的背景是A.苏联大力支援中国革命B.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C.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D.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9.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9%; 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6%,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农村生活水平提升B.市场经济加快发展C.第三产业发展较快D.国企改革成效显著10.恩格斯指出,雅典全盛时期,每个成年男性公民平均有18个奴隶,但是随着财富的集中,大批自由公民陷入贫困化,自由公民只有两条道路,或者与奴隶劳动竞争,而这被认为是可耻的,也不会有成效,于是他们把整个雅典引向灭亡。

恩格斯认为导致雅典灭亡的是A.直接民主制度B.繁荣的工商业C.发达的奴隶制D.公民的自尊心11,法国学者佛朗索瓦?梅南指出: “意大利人确实曾执欧洲经济之牛耳:他们生产和出口布料以及精美的金属制品,从事东西方中介贸易,并且贷款给欧洲各国的王室和平民。

"但是15-16世纪上述情况发生了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A.人文精神复兴B.新航路的开辟C.宗教改革兴起D.新君主国兴起12.图2:以上示意图可以用于分析A.法国启蒙运动的背景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C.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13.马克思指出: “无产阶级中有一部分人醉心于教条的实验…醉心于这样一些形式的运动,即放弃利用旧世界本身内的一切强大手段来变革旧世界的思想,却企图躲在社会背后,用私人的办法,在自身生存的有限条件的范围内实现自身的解放,因此必然是要失败的。

”马克思上述言论A.指出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B.主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C.揭示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D.鼓励工人阶级开展议会斗争14,图3是俄国历史上的一幅宣传漫画,从上至下各层分别写着“我们统治”“我们为你祈祷”“我们评判你”“我们保护你”“我们喂养你”“你工作”。

该漫画反映出当时俄国A.面临爆发革命的严峻局面B.农奴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腐败D.农业政策挫伤农民积极性15.1920年,苏俄很多工厂因发不出工资,只好用产品来抵充,工人们在免费配给制无法满足生存需要的情况下,被迫用工厂的产品到黑市上换取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为解决上述问题,苏俄政府A.对食品实行集中统一分配B.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和发展C.用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D.加快实施工业国有化政策16.图4作品展出后, “美国自由文化委员会”因此向毕加索发出公开信,要求他慎重考虑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

这反映出毕加索A.以写实的手法揭露社会黑暗B.以抽象的技法表达情感态度C.根据个人感受捕捉色彩变化D.以描写工人阶级为主要题材第二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必考题(本部分共有3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计40分。

)17. (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代备边,多在西北。

其强弱之势、主客之形,皆适相垮(读: li?意为同等),且犹有中外界限。

今則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数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万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外悲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庚申(咸丰十年, 1860年)以后,夷势驳段内向,薄海冠带之伦,莫不发愤慷慨,争言驱逐。

局外之警议,既不悉局中之艰难;及询以自强何术,御侮何能,则茫然靡所依据。

自古用兵未有不知己知彼而能决胜者,若彼之所长已之所短尚未探讨明白,但欲逞意气于孤注之掷,岂非视国事如儿戏耶!”——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1875年) 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李鸿章对时局作出上述判断的事实依据有哪些? (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造成“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外部原因。

(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应对上述时局的举措,并说明其结果如何。

(4分) 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在其战后世界秩序蓝图中,力图把中国塑造成一个“强大、亲美、统一”的国家,使之能够在新的世界体系中充当亚洲和平保护者的角色。

在美国政府看来,这样一个国家对美国来说是很有用处的,它不仅可以成为维护美国在亚洲及西太平洋利益的中坚,成为一个可靠的盟友,而且在未来的美苏竞争中,中国无疑会站在美国一边, “充当阻止苏联在东北亚可能的扩张的缓冲地带”,使美国能够集中力量于欧洲,并改善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与苏联对抗的态势。

此外,美国决策者还考虑到,“假手于蒋介石,美国不仅能够开辟巨大的中国市场,还可以开辟亚洲其他国家的市场,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商人梦寐以求的市场终于要实现了。

10亿亚洲主顾会大大有助于避免另一次经济危机"。

——赵学功《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材料二①1945年英、美、苏三国签订《雅尔塔协定》,从而确认了外象古独立地位。

②近代以来日本保持了独立国家地位。

——据张小明《冷战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特点》整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总统对华政策的目的,指出这一政策目的是否实现,并说明原因。

(4分)(2)请根据材料二及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形势对中国周边国家进行分类,并说明划分依据。

(可每类仅举一例说明,不必完全列举国别) (3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当时中国周边国际局势形成的背景,并指出中国为此采取的外交应对措施。

(7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关于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主要有以下三种意见。

直线说认为历史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断前进上升的;循环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飞跃,从一点出发,周而复始地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螺旋说认为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近似于螺旋的曲线,即由自身出发,又回到自身,并得到丰富和提高的辩证过程。

——据白寿彝《史学概论》编写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围绕“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

(说明:可以赞同、批判、修改材料观点,也可以提出新见解;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2分)三、选考题(本部分共有3题,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

请考生在这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0.(12分) 【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是欧洲的农业大国,但农业现代化却曾远远落后于欧美其他发达国家。

二战后法国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农业发展保障机制。

1960年,法国颁布“农业指导法”,出台了价格保护措施。

国家规定了农产品的最低价,当市场价低于最低价时,由政府给予补贴,或由政府委托有关部门进行收购,待市场恢复时再售出。

同时,为了鼓励出口,政府规定农民以国际市场价出售产品时,其低于国内市场的差价,将由政府给予补贴。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法国已成为农业强国,国内农产品市场早已异常丰富,加上在国际上遭到英美的指责, 1992年法国对农业扶持政策进行了调整。

决定农产品三年内降价30%,由此给农民造成的损失由国家补贴。

2004年,法国农民获得的直接补贴高达90亿欧元,平均每户农民获得12456欧元。

此外还有各种间接补贴,诸如对青年农民的职业补贴、对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补贴和对老年农民的养老福利补贴等。

——摘编自陈文滨、刘映红《战后法国政府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干预政策及其启示》请回答:(1)根据材料,指出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法国农产品定价政策有何不同,并简析其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