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新时代下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行动研究总报告
新时代下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七里初中课题研究组二○二○年五月《新时代下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执笔:高鹏飞吴宗红张浩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韩田思研究成员:高鹏飞吴宗红张浩结题报告关键词:挫折教育中学生结题报告摘要:结题报告主要介绍了自申请课题一年以来我们从事课题研究的步骤,具体过程和做法。
重在调查研究中学生在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数据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运用于日常的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
以提高学生在抗挫折方面的能力。
同时简单介绍了我们的研究成果,并提出研究过程的不足之处和存在问题,渴盼专家的指导,并提出我们今后继续探究的方向。
一、课题的界定“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
俗话说:“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这就是说,一个人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总会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
只有勇敢面对挫折的人,才能在挫折中奋进,在拼搏中获得成功。
从目前社会情况来看,绝大部分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对于子女娇生惯养,在子女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方面比较放纵,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抗挫折能力比较低。
由于经常强调“知识”的意识而忽视了心智的培养,普遍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心理意识,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战胜挫折的勇气。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
也就是说没有遭受挫折的人,常因不能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发展,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很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能适应社会变化要求,在遇到挫折困难时能从容面对,避免意外的发生。
二、课题的研究现状挫折教育在西方国家和日本起步较早。
据资料显示,早在1910年,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就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挫折教育列入教育法案。
1956年又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大学生心理卫生会议,使该项工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
中学生挫折教育对学生拒绝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
中学生挫折教育对学生拒绝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如学习困难、人际关系问题、自我认知困惑等。
如何帮助中学生有效地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拒绝挫折能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中学生挫折教育对学生拒绝挫折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探讨相关理论、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一、中学生面临的挫折问题及其影响中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常常会面临各种挫折。
学习困难是他们最为常见的挫折之一,可能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动力不足、学科难度大等原因所致。
此外,中学生在人际关系中也可能遇到挫折,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冲突等。
这些挫折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对他们的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二、中学生拒绝挫折能力的培养意义拒绝挫折能力是指中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保持乐观、坚韧和自信的心态,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轻易放弃。
培养中学生的拒绝挫折能力,有助于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应对挑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各种挑战。
三、中学生拒绝挫折能力的培养途径1. 建立积极的教育环境。
学校和家庭是中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应该为他们提供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鼓励他们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和坚韧的态度。
2. 培养中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中学生应该学会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化地对待挫折。
3. 培养中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中学生应该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4. 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中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相互支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在面对挫折时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四、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实践经验1.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中学生了解挫折的本质和应对挫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韧性。
中学生心理抗挫能力调查报告1500
中学生心理抗挫能力调查报告1500我校中学生心理压力及受挫能力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且影响到全民族的素质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
中学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然而,面对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的弱化,不少的中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困扰和障碍,影响其健康发展。
作为教育者,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呢?为此,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心理压力及受挫能力进行专i调查。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我们以《学生心理调查问卷》《中学生受挫能力自测试题》为调查材料,调查学生在学习压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个性品质、人际交往、上网时间和受挫能力等方面的特点。
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全校学生以不记名答卷方式进行调查,发出问卷316份,收回有效答卷313份,并对结果加以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在学习方面,三分之一的学生有心理问题,认为现在的学习压力过大,30%的学生认为对目前的学习任务力不从心,41%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的期望, 12%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来自于老师的期望, 37%的学生认为目前的学习压力来自于家庭的期望,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没有心理压力,另有个别学生没感觉。
事实上,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学生多用好烦、太沉重、好辛苦等字眼来形容心理压力,这表明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经超负荷了。
在学习兴趣及态度方面,34. 8%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
如,只有39%的学生认为学习是必须的,不认真学习将来很难生存,认为学习是不必要的,只要家里有钱就不用.愁的学生竟近两成。
只有32%的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而20%学生则认为学习令人厌烦,另外48%的学生对学习没感觉、别人学我也学。
学习习惯方面,回答如果别人不督促会主动学习的学生有四成,如果考试失利会更加努力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 , 在学习上的时间分配上科学合理的不到一半,为了及时完成某项作业会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的仅为5%。
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
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挫折是人生中无法避免的经历,但是如何应对挫折就成为了当前中学生需要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然而,现实中,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表现并不十分理想,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对策。
一、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1.情绪波动大。
中学生在面临挫折时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产生焦虑、愤怒等情绪,影响学习和生活。
2.缺乏自信心。
遇到挫折后,中学生往往容易自我怀疑,缺乏自信心,自我否定,自我压抑,最终导致心理上的失衡。
3.消极应对。
有些中学生遇到挫折后往往选择逃避或者放弃,缺乏积极应对的态度,导致问题得不到解决。
二、培养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对策1.建立心理韧性。
提高中学生的韧性,通过锻炼来适应各种挫折和挑战。
中学生可通过体育锻炼、游戏等方式来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韧性。
同时,要营造出更加宽松、包容的氛围,让中学生感到温暖和信任。
2.提高自信度。
通过学习和实践,中学生可以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
父母和老师需要注意引导,及时给予中肯的指导和认可。
3.营造积极态度。
中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需要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志愿者、社会公益活动、参加竞赛等,从中学会积极应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重视经验总结。
中学生在面对挫折时,需要总结经验,找出失败之处,以便在下一次挑战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父母和老师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
三、总结中学时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学习抗挫折能力对未来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
现代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若不具备抗挫折能力,将不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其坚强、乐观、勇敢和自信。
关于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
关于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天,我将探讨一些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抗挫折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挑战。
首先,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关键。
学生应该理解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而不是永久性的灾难。
教师和家长在教育中应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追求进步、努力奋斗、重视过程等,而非只追求表面上的成绩。
同时,学生也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将失败视为自身的缺陷,而是将其视为改进的机会。
其次,建立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可以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倡导学生彼此支持和合作,提供适当的挑战和反馈等。
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应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展示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鼓励学生坚持努力,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
通过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心态、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设定目标和规划任务、教授学习策略和技巧以及进行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培养抗挫折能力。
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取得更好的成就,并为未来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学生耐挫结题报告doc
中学生耐挫结题报告篇一:中学生德育教育结题报告篇一:德育课题结题报告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培养聋生自尊心、自信心实验与研究”个人结题报告——吉林省松原实验区松原市特殊教育实验校刘雪莲我从XX年9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和谐德育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十心’教育体系研究与实验”特殊教育学校“培养耳聋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实验与研究”课题的实验与研究工作。
在参与课题的研究中,我在行动中学习,学习中反思,反思中提高认识,再把认识形成理论,最后,把理论付于德育实践中。
四年的实验研究过程中,有很多收获。
一、理论学习。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重视德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心理学》内容为理论依据,并从《班主任》、《中国德育》等德育报刊上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认真研究《和谐德育论》《和谐成长》,深刻理解总课题组提出的和谐德育理念,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研作风。
二、开展行动研究。
研究的过程中,我进行了多次的行动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的德育主题教育班会活动。
1、寓德育教育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利用每一个良好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升旗仪式、德育主题教育月、班队会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真正地使德育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中,达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2、每一阶段都以《和谐德育论》和学生《和谐成长》上的内容为主要依据,认真学习读本,指导学生填写《和谐成长》,并根据重点内容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
3、第二阶段针对《和谐成长》中“学会健心”的相关教育内容,召开了以《战胜挫折》为主题的班会,班会的内容丰富多彩:通过讲读海伦凯勒的故事,学生了解了一个盲聋哑人是怎么样战胜挫折,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通过辨析对错,使学生明辨事非,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通过身边的榜样的现场讲演,使每个学生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树立了战胜挫折的自信心,有决心、有信心迎接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的挑战,达到了开展班会的预期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编号:B11071课题主持人:郭亚东课题组成员:王启航罗月丽郭安乐完成单位:鲁山县库区中心校时间:二0一二年九月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内容摘要:由于中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学校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中学生大多存在着危机意识下降,缺乏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问题。
因此,本课题组申报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分析总结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为:自理能力差、独立能力差、学习积极性差、心理承受力差、与父母关系不和谐、与老师的关系不融洽等;通过研究我们也探讨出了形成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学生自身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交流渠道断裂,学生缺乏必要的宣泄渠道、个别学生遭受意外刺激、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等;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形成了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学校教育策略和家庭教育策略。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稳步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客观地对待别人的赞赏与批评,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勇敢地承受挫折,能够乐观、向上、合群、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习等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挫折。
另外通过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所有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合理的工作分工能力和协调能力,组织、教育教学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家庭学校教育一、前言(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虽然正在经历心里成熟期,但是还未完全成熟,社会化刚刚开始。
激烈的学业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枯燥的学习生活,复杂的环境,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受挫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就难以走出挫折困境,经不起风浪吹打,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便会产生极其痛苦的情绪和消极的处理方式,甚至走向极端。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应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结题报告
《应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结题报告
一、标题:《关于学生应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的课题研究》
二、摘要:社会不断进步,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甚至会受到严重打击和伤害。
挫折能激发人奋进,也会使人退缩,关键是人们怎样对待挫折。
因此,当代青年学生应充分接受挫折教育,勇敢面对挫折三、研究目的:使青少年面对挫折,不应该有畏惧的心理,而应该心不烦,意不乱地去解开过去,面对现实,明白了生活来之不易,从而对每一份收获都弥足珍重,成功是经过多次磨练而成的,所以应该好好珍惜。
遇到挫折,只要相信了自己,才会有勇气去迎接挑战,才不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打退堂鼓。
学会面对挫折,也死生命的一种馈赠,因为人们真正的奋起,往往起于挫折之后
四、正文(研究的方法,研究过程、研究的结果)
研究的方法:
1.问卷调查
2.实地采访
3.上网查找材料 4.进行分析和总结
研究的过程:
1.成立小组、选出组长及指导老师
2.进行会议确定所研究的课题
3.筹备规划确立研究方法与组员讨论分工情况
4.上网收索相关资料及整理资料,拟发问卷并回收
5.整理全部资料,写论文
6请教指导老师,分析并总结
7.召集组员开会,谈论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到的收获与体会
8.结题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在这次过程中我觉得我们组分工很好,我们组的每一位组员都非常珍惜和重视这个机会并很努力的完成这次任务,大家都想在这次研究中表现自己的能力,从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认识、动手、动脑和社会实践的能力,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很合作,让我看到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他们努力工作的一面。
在这次的研究性学习中,我认识、明白了很多,我收益非浅。
《教育干预对抗挫折能力的影响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教育干预对抗挫折能力的影响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研究背景挫折是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研究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育干预被认为是帮助个体增强抗挫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然而,目前对于教育干预对抗挫折能力的具体影响尚未有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教育干预对抗挫折能力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研究结果和建议,以促进教育干预在提升个体抗挫折能力方面的应用。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选取一定数量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接受特定的教育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
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手段,收集和分析两组学生在抗挫折能力方面的表现。
研究结果基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数据分析,发现教育干预对抗挫折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实验组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更高的应对能力、积极的情绪调节和自我激励能力。
相比之下,对照组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更容易感到消极和无助。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个体的抗挫折能力。
研究建议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 教育机构应加强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通过教育干预,帮助学生学会积极应对挫折、调控情绪和激励自己。
2.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意识和能力,积极引导学生面对挫折时勇敢面对,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3. 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干预对抗挫折能力的具体机制和影响因素,为教育干预的实践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结论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教育干预对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干预能够显著提高个体的抗挫折能力。
建议教育机构和教师在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进一步深入研究相关机制和影响因素。
中学生如何面对挫折研究报告
中学生如何面对挫折研究报告中学生面对挫折是一门必修的课程,无论是学业上的挫折还是生活中的挫折,都是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如何面对挫折,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我们未来的人生道路。
本文将通过探讨中学生如何面对挫折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广大中学生更好地应对挫折,积极面对困难,实现自我价值。
中学生面对挫折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不能垂头丧气,而应该坚持乐观的态度。
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从而克服挫折,取得成功。
中学生面对挫折时,应寻找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挫折时,我们可以向老师、家长或好友寻求帮助和支持。
他们会给予我们鼓励和帮助,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或课程,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挫折。
中学生面对挫折时,应进行适度的反思和总结。
我们可以回顾自己面对挫折的经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们可以从挫折中学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面对类似问题时做好准备。
中学生面对挫折时,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挫折常常伴随着压力和困惑,我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
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心理辅导活动或运动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增加自信心,从而更好地面对挫折。
中学生面对挫折时,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面对挫折,我们不能放弃自己,更不能逃避困难。
我们要坚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只要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同时,我们也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不被挫折打倒。
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中学生面对挫折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寻找适当的支持和帮助,进行适度的反思和总结,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挫折,迎接未来的挑战。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对策和研究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对策和研究引言中学生是一个成长阶段,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压力,包括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压力、自我认知压力等。
而在这些挑战和压力中,挫折是难以避免的。
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往往相对较弱,他们难以面对困难和失败,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能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挫折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而一个人是否能够良好的应对挫折往往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和发展。
对于中学生来说,抗挫折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的。
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成长时期,他们的身心发育还不够完善,生活经验也比较欠缺,因此更容易在面对挫折时出现消极情绪。
中学生正处在学业的重要阶段,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都非常大,而能否良好的应对挫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中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观正处在逐渐形成的阶段,抗挫折能力的强弱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二、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分析1. 消极情绪和行为较为普遍在中学生中,面对挫折时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包括情绪低落、自卑感、逃避、抑郁等。
这些消极情绪和行为往往会对其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
2. 自我认知和自尊心不足中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尊心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抗挫折能力较弱。
面对挫折时,往往会出现自我否定、自卑情绪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和方法中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往往缺乏应对的能力和方法。
他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困难和失败,也不知道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因此容易陷入消极情绪中。
三、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对策1. 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体系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心理辅导体系,为中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情感支持。
学校可以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和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应对挫折的能力。
《关于学生应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的课题研究》 研究报告
《关于学生应如何面对失败与挫折的课题研究》研究报告挫折,这个词大家一定不陌生。
挫折,对于人们来说,是绊脚石,是人生旅程中的障碍。
人生注定要经历一番波折,从来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旅程上全部都是绿灯,畅通无阻。
总是会有红灯阻碍的。
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
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由此可见,挫折并不是可怕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它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挫折虽然会给我们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但能使我们适应困难,经受挫折,得到锻炼,适应社会能力。
一个人如果总不经历挫折,总是躲着困难。
那就会如温室里的花,经不住暴风雪的摧残,稍微经受一点挫折就毁灭,那样我们会难以成才。
一个人如果不经历磨难和挫折,是难以成才的。
造成挫折的因素有很多。
人人都会面对失败,可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如何面对它,你说对吗?成功的原因在于如何让自己不再失败,而失败的人,则是沉沦于失败中,永远走不出失败的阴影??不要总是想着过去,因为人是不能生活在过去之中的,人要向前看,因为我们只有明天!第一,学习上。
因各人的接受能力不同,在学习上,特别是大学学习,与以前的有很大的区别,以前基本在上课就能巩固,并且老师讲的又都非常的细致,而现在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课后的学习,假若在学习上没有抓紧,而在期末考试中不理想,甚至挂科,降级,更严重的到退学。
第二,生活上。
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但是大家的家庭条件不同,与之相随的就是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的不同,特别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在经济条件方面就是自己要面对的一大难题。
还有如身体方面,身体素质不好或是在校期间生了大毛病,这都是我们要坚强面对的难题。
第三,情感上。
现在的大学生,大都谈恋爱,那么情感上的不顺利,失恋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也是大学生要面对的问题怎样面对挫折: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对策和研究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对策和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愈发加大,加之青春期特有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导致他们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往往难以应对。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势在必行。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研究。
一、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分析1.1 挫折对中学生的影响挫折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事情,但是对中学生来说,挫折可能对他们的成长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面对挫折,中学生往往会出现情绪低落、消极悲观的心态,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行为,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1.2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欠缺许多中学生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他们常常在遇到失败或挫折时选择逃避、抱怨或将责任推诿给他人,而不是勇敢面对和解决问题。
这种缺乏抗挫折能力的现象已经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普遍问题。
二、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对策2.1 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中学生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对挫折的应对有着重要影响,学校和家庭应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变化,学会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关键。
2.2 培养积极的心态培养积极的心态是提高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手段。
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团体活动、参与志愿者服务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乐观、积极的心态,从而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能够更加坚强和乐观。
2.3 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学校和家庭对中学生在遭遇挫折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引导至关重要。
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挫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4 增加应对挫折的训练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学校可以增加相关的应对挫折的训练课程。
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进一步研究3.1 研究挫折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当前,对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侧重于学生的行为和情绪方面,而对于挫折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长期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匮乏。
关于培养中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关于培养中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思考获奖科研报告论文摘要:本文列举了中学生经受挫折的表现,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探讨了培养中学生承受挫折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学生;受挫能力;培养方法00G632 000B 001002-766103-318-01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出现重要的转折,独立性与成人感显著增强,不同层次的各种需要不断发生。
但由于他们个性发展不稳定,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承受挫折能力普遍较弱。
笔者试图就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表现,原因进行一番分析,就培养学生承受能力的方法作一些探讨,推论出具有一般意义的认识——重视培养中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一、学生经受挫折的表现及原因当今的中学生大多数是在非常顺利和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
心理素质较差,抗挫折能力较弱,在学习生活中“挫折不少”,主要表现和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学业竞争中受挫。
这是学生经受挫折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由于某次考试成绩下降或者不及格而闷闷不乐,先是产生恐慌感和焦虑感,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力,能力,接着感到自卑,失望。
考试后,老师或学生对某位同学学习成绩的评价稍微不当,或班级按每位同学总分成绩的多少排列名次,都可以使部分学生的心理受到刺激或挫伤。
2、在人际交往中受挫。
由于学生在中学时期心理的发展落后于生理的发展,因此,他们一方面渴望进入成人社会,希望以成人社会“平等的道德”来代替“听话的道德”,另一方面由于处在接受义务教育的特殊阶段,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进入社会,他们一方面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另一方面却不理解他人。
他们充分体现了心理过渡时期那种半幼稚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特点。
再加上这个时期剧烈发展着的自尊、自立、友谊、交往、公正等社会性需要,使得他们与成人,包括父母、教师等的矛盾增加,关系常常“恶化”,并导致他们对来自成人的教育影响采取逆向的抵制态度。
目前这样的学生为数还不少。
类似这种情况的心理挫折在中学生中并不少见。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对策和研究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对策和研究引言中学生是处于成长阶段的群体,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的身心发育阶段,面临了诸多学习和生活压力。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抗挫折能力,面对失败和困难能够勇敢地面对和克服。
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更加坚强自信,对于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对策和研究。
一、了解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目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 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面对挫折容易崩溃。
很多中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一遇到挫折就无法自拔,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2. 对失败逃避和抱怨,缺乏应对挫折的积极态度。
一些中学生面对失败、挫折时,往往采取逃避和抱怨的态度,缺乏积极的行动来面对问题。
3. 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中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导致无法有效地克服困难。
4. 社交能力不足,面对挫折缺乏支持和帮助。
一些中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由于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获得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导致挫折更加难以克服。
1.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学校和家长应该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功观,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让他们明白,失败和挫折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和克服。
2.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教育教育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让中学生明白,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 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校和家庭应该为中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帮助体系,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师团队、班主任关怀、家长支持等方式,为中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和帮助。
4.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团队活动、社团组织等方式,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让他们在团队中学会相互支持和帮助,提高面对挫折的能力。
语文课堂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阶段阶段总结材料
语文课堂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实践研究阶段阶段总结材料伊通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语文课题组当今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里,他们大都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意志薄弱,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心理素质普遍较低。
如此脆弱的心理怎能经得起道路的颠簸?今后怎能面对竟争激烈的社会,又谈何为祖国的明天作贡献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学校教育的各项课内外活动中,加强引导和教育,让他们适当经受一些挫折,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提高他们受挫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
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呢?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们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现在就研究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做总结如下:一、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育人功能,适时渗透耐挫教育小学语文教材有许多课文蕴含着耐挫、抗挫的教育因素,是培养学生耐挫力的好题材。
学习本文固然要让学生感受谈迁的动人事迹,但更应让学生从谈迁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励志的课文时时,我们要抓住人物形象及人物所处的逆境引导学生思考:谈迁遇到了怎样的厄运?他又是怎样面对厄运的?他是个怎样的人?他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通过讨论,谈迁那种在逆境中不低头、不屈服、坚守信念,自强不息的精神渐渐深入学生心中。
之后,我再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有些同学稍遇一点挫折和困难就愁眉苦脸,叫苦连天。
让学生谈谈看法以及该如何做?在人物形象的感染下,学生深有感悟:一个年近花甲、体弱多病的老人意志尚且如此坚强,何况我们是身体健康的青少年。
从而坚定了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
二、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要坚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练学生的意志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学生反复练习与实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表现出倦怠感、沮丧感、不适感等。
在此情况下,教师适时的帮助和鼓励,促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激发其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他们逐步养成了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结题报告课题编号:B11071课题主持人:郭亚东课题组成员:王启航罗月丽郭安乐完成单位:鲁山县库区中心校时间:二0一二年九月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内容摘要:由于中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学校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中学生大多存在着危机意识下降,缺乏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问题。
因此,本课题组申报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课题。
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分析总结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为:自理能力差、独立能力差、学习积极性差、心理承受力差、与父母关系不和谐、与老师的关系不融洽等;通过研究我们也探讨出了形成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现为:学习压力大、学生自身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交流渠道断裂,学生缺乏必要的宣泄渠道、个别学生遭受意外刺激、我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等;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形成了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策略:学校教育策略和家庭教育策略。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稳步提高,大多数学生能够客观地对待别人的赞赏与批评,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勇敢地承受挫折,能够乐观、向上、合群、积极地面对生活、学习等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与挫折。
另外通过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所有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合理的工作分工能力和协调能力,组织、教育教学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家庭学校教育一、前言(一)问题的提出中学生虽然正在经历心里成熟期,但是还未完全成熟,社会化刚刚开始。
激烈的学业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枯燥的学习生活,复杂的环境,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受挫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就难以走出挫折困境,经不起风浪吹打,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便会产生极其痛苦的情绪和消极的处理方式,甚至走向极端。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中学生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项挫折、顺利地完成学业、健康生活和成长的重要保证。
因此,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认真的分析讨论,确定申报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研究”这一科研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2012年西南大学蒋峰硕士在《当前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化,当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对广大中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当前中学生在优越的物质精神环境、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下成长,加之社会、媒体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教师、家长、社会带来的过度压力以及教育的局限性,使得广大中学生各种问题日益增多,面对挫折不能理性对待,以不正确形式或极端形式表现的人数不断增加。
很多的事实证明,社会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特别是对当前中学生而言,尤其需要对他们进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2、2001年蒋重清、杨志在《浅谈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提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人在挫折后奋起,有人在挫折后沉沦。
其原因在于各人的抗挫折能力有强弱之分。
抗挫折能力,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
对于挫折及抗挫折能力的研究尤其是对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研究,是当务之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011年胡晓兰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出:根据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和对策,主要目的在于如何加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4、2010年徐晓蕾在《浅谈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提出:中学生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积极热情,勇于展示自我,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依赖性较强,抗挫折能力普遍较差,遇到挫折往往会不知所措,烦躁焦虑,有的甚至消极悲观、轻生厌世。
因此,正确对待挫折,养成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于他们个性的培养,身心的可持续发展,还是中华民族的未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5、 2009年李梅云在《论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一文中提出:客观分析中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科学把握中学生挫折心理的类型和表现,是提高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基础。
以上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找到了一定的指导理论,使我们的研究能够少走弯路,更具可操作性。
(三)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挫折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百年来,心理学者对挫折心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
但针对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还较少涉及,所以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进一步丰富农村中学的抗挫折能力教育研究内容,并为农村中学的一线教师展开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实践意义: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的腾飞,许多困惑和问题已经十分明显地显现出来。
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在中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占87.6%,其中较严重的抗挫折心理缺陷者占 32.1%,而存在严重抗挫折心理问题的占7.8%,并且这个比例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和正确的疏导,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所以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课题组经过教育实践与研究,采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抗挫折教育,努力寻求减少问题的途径,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健康人格和较强的适应能力。
这些研究能为一线中学教师提供抗挫折教育策略,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方法,从而改善问题学生的性格,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对象、内容与目标(一)课题界定1、中学生:指在初级中学就读的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
2、抗挫折能力:现代汉语词典中指的是:抗挫折能力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主动的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
我们课题组经研究,确定本课题中的抗挫折能力主要指:中学生在家庭、生活、学习和思想等方面,遇到困难能够勇敢面对,并且能够以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去解决困难的能力。
(二)研究对象:鲁山县第十三中学七------九年级学生。
(三)研究内容:1.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表现2.中学生抗挫折能力低下的成因分析3.中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策略(四)、研究目标1、调查了解我校七--九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控能力的方法。
2、通过对学生们的跟踪调查,适时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3、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创设情景等一些中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影响他们,指导他们如何有效掌握抗挫折的措施和方法,提高抗挫折的心理能力。
4、在学生中间树立榜样,以榜样的力量来感染他们,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以我校七—九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为问卷调查的对象,形成调查报告,建立学生的档案,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家庭教育的状况,并确定下一步重点研究的对象。
个案研究法在问卷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上,深入典型、有代表性的学生中了解个体情况、家庭,实行跟踪调查研究、动态管理,为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奠定基础,形成一定数量的个案研究范例。
经验总结法对于在研究过程中的总结出来的科学有效经验、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整理。
文献资料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便于更好地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的研究。
主题活动法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进行个别谈心,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二)研究流程调查统计----总结归类----分析成因----商讨措施----实践验证----反馈更正----论证结题。
(三)研究分工郭亚东:组长: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规划,人员调配研究报告撰写。
王启航:副组长:负责课题日常工作安排与指导,参与研究报告撰写。
罗月丽: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数据的搜集与分析,研究结果总结。
郭安乐:实验操作管理与分析。
(四)、研究步骤(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9—2012.1)1、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工作。
2、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研究实验小组,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研究理论。
3、对课题研究的方案进行讨论和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法。
4、组织编写“中学生抗挫折能力调查问卷”。
(二)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12.2—2012.6)1、根据调查问卷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掌握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现状。
2、开展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主题活动。
如:主题班会、集体讨论、演讲、面谈、心理咨询、个案调查与分析等。
3、对课题进一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4、召开课题研究阶段性经验研讨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7——2012.9)1、搜集整理相关活动的资料和总结,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比较,找出适应学生的相关应对措施。
2、做好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的撰写与收集,做好结题工作。
四、研究结果(一)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现状调查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在学习、生活、与人相处时的能力却在下降。
一部分中学生只要遇到挫折,常常成为了生活的弱者,在挫折面前,不知所措、麻木不仁、自暴自弃,甚至一蹶不振、绝望轻生。
我们针对我校七—九年的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科学分析,主要问题统计如下:1、自理能力差在平时的生活中,不会合理的安排生活。
例如:在平时的伙食方面不知道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餐费,每周内经常出现前奢侈后紧张的局势;不会科学合理的饮食,经常吃垃圾食品,生病的现象不断发生。
2、独立能力差遇事不知道如何的处理,依赖性比较强。
缺乏基本的为人处事的能力,和同学关系不融洽,缺乏基本的沟通能力,不能清除的表达自己的意图,以致于把很多事情搞砸。
3、学习积极性差在平时的学习中,不能以正确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
遇到问题退缩,不敢直面的应战,对于学习中的挫折,缺乏基本的深度探究和创新的能力。
4、心理承受力差对于思想上的破折,不能坚强的应对。
主要表现为不能以公正、平和的心态对待赞扬和批评,经受不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采取极端的方式解决。
5、与父母的关系不和谐当自己的相法和父母的相法不一致时,不能客观的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惟我独尊!造成亲人之间不和谐情景。
6、与老师的关系不融洽在平时的学习中,对于老师的教诲不能诚心地接受。
不能理性的分析老师的良苦用心,有时甚至用敌对的态度反击。
根据以上分析,对今天的中学生进行适当的抗挫折教育已经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