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聚糖检测方法
葡聚糖气相红外分析

葡聚糖分析1单糖组成分析1.1薄层色谱法分析本品为灰树花倍他葡聚糖,样品经酸水解后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单糖组成分析。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I B 薄层色谱法进行测定,具体分析条件如下:样品制备:取样品2mg溶于6mol/L的盐酸2mL中,装于安瓿瓶中封管,置于105℃恒温水解1h,经浓缩后,冻干,少量水溶解备用。
薄层板:Silica gel60 F254 plate展开剂:正丙醇:水:氨水=60:30:2.4显色剂:苯胺-二苯胺对照品: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标准品上样:取水解液10uL用微量移液器进行点样本品的薄层色谱分析结果如下图3所示:1 2 3 4 5 6 7 8图5:灰树花倍他葡聚糖的薄层色谱(No.1~8分别为:半乳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样品1样品2,样品3,甘露糖,木糖)测定结果:灰树花倍他葡聚糖经水解后,用TLC法检查,只在葡萄糖标准品位置上出现一个斑点,表明本品只含有葡萄糖。
1.2气相色谱法分析本品为灰树花倍他葡聚糖,样品经衍生化处理后可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单糖组成分析。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E 气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具体分析条件如下:仪器:HP5890II型气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
样品制备:采用糖腈乙酸脂法进行衍生化,取水解干燥后的样品5mg,加入10mg盐酸羟胺和5mg肌醇,加入0.5mL吡啶,封口后于90℃下加热反应30min,间或振荡。
取出后冷却至室温,加入0.5mL醋酸酐,90℃下继续反应30min,反应产物直接进气相色谱分析。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AC225(30m×0.25um)柱温215℃,进样口温度270℃,检测器温度270℃。
本品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如下图6所示:图6:β-葡糖糖中单糖组成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在本品的气相色谱图上只检测到单一的葡萄糖峰,可以确定本品为葡聚糖。
2红外光谱(IR)多糖的α或β构型是决定糖苷键定向及多糖空间构象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多糖的空间构象又对多糖活性的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酵母中的葡聚糖试剂

酵母中葡聚糖试剂通常用于检测酵母细胞壁中的葡聚糖含量。
葡聚糖是酵母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与酵母细胞的生理状态、品种、培养条件等因素有关。
使用葡聚糖试剂进行检测的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试剂: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准备试剂,通常包括葡聚糖标准品、葡聚糖
酶、底物等。
2.样本处理:将待测酵母样本进行处理,如破碎细胞壁,提取葡聚糖等。
3.反应:将样本与试剂混合,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反应一定时间,使葡
聚糖酶与底物充分反应。
4.检测:通过比色法或荧光法等方法检测反应产物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从
而计算出样本中的葡聚糖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和批次的葡聚糖试剂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使用时应遵循试剂盒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样本处理和实验操作都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葡聚糖gpc级

葡聚糖gpc级
葡聚糖GPC级是一种用于分子量测定的标准品,常用于聚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GPC是凝胶渗透色谱法的缩写,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方法,用于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
葡聚糖GPC级是一种经过高度纯化的葡聚糖标准品,其分子量经过精确测定,可用于校正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分子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在使用葡聚糖GPC级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合适的葡聚糖GPC级标准品,根据需要测定的聚合物的分
子量和分布范围选择合适的标准品。
2.在使用前,应将葡聚糖GPC级标准品充分溶解并混合均匀,以
保证其浓度和纯度的一致性。
3.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葡聚糖GPC级标准品的干燥和密封性,
避免其受潮和污染。
4.在使用后,应将葡聚糖GPC级标准品妥善保存,避免其受到物
理和化学因素的干扰,以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葡聚糖GPC级是一种重要的标准品,可用于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布。
在使用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标准品、保持其纯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3-β-D-葡聚糖检验简介

1,3-β-D-葡聚糖检测临床价值
早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增多且复杂,早期症状无 特异性,往往被原发病掩盖,病程长,发现较晚,死 亡率高。因此对深部真菌感染治疗成败的关键在于早 期诊断。
指导用药:快速确定真菌感染后,选择好治疗方案,有 针对性使用抗真菌类药物。为临床选用副作用小,疗 效高,价格适宜的药物提供准确的依据。
30
小结
1,3-β-D-葡聚糖是侵袭性真菌感染早期 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估有价值的实 验诊断。
1,3-β-D-葡聚糖检验其敏感性优于GM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个复
杂过程,实验室与临床应密切联系,为 临床医生提供诸如显微镜检查、真菌培 养、血清学标志物等多方面信息。
31
内毒素定量检测
13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 EORTC/MSG2008修订版
宿主因素 临床特征 病原学
真菌镜检 真菌培养 组织病理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方法(间接证据)
CSF隐球菌抗原阳性——确诊 GM-test, G-test——临床诊断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8; 46
外
骨折
感染
内
肝脏疾病
休克
大手术术后
41
内毒素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发热原因的快速辅助诊断(< 1小时); 早期判断革兰阴性菌的感染情况; (Gˉ菌所致)脓毒症、MODS等重症疾患的早期诊断 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合理筛选适当的药物(抗生素); 判断抗感染治疗效果及预后;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预判及评估;
评价效果:应用抗真菌药物后,定期检测血浆中葡聚 糖浓度变化,评价选用药物的有效性。
监护病程:监护深部真菌感染易感人群的病发状态。 动态观察:易感人群,监测临床疗效。
真菌(1-3)-β-D葡聚糖(知识分析)

附1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的操作规程,保证结果准确性。
2.原理实验条件下,来源于某些真菌细胞壁的(1-3)-β-D葡聚糖能够特异性地激活本试剂盒反应试剂的酶促凝集系统,使反应溶液的透光度发生变化。
利用(1-3)- β-D葡聚糖标准品建立β-D-葡聚糖生物效应与透光度变化关系的标准曲线,便可定量地测定人血液的(1-3)- β-D葡聚糖含量。
3.试剂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
试剂盒包装规格:20人份/盒。
β-G试剂冻干粉状,0.25 ml / 支,10支β-G试剂复溶液无色液体,0.3 ml / 支,10支样品稀释瓶无色液体,0.9 ml / 支,20支复溶后的试剂溶液应在10分钟内使用。
若当次试验有剩余,可将剩余的试剂溶液置-20℃以下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不能反复冻融试剂溶液。
4.检测设备:LKM动态试管检测仪。
5.实验用具:250 μl无热原吸头、20-200 μl移液器、75℃试管恒温仪、旋涡混合器、塑料试管架、无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抗凝剂)。
6.标本采集及送检要求6.1标本采集要求6.1.1采集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用指定的肝素类抗凝、无菌、无β葡聚糖采血管;6.1.2常规住院病人早上用药前空腹采血,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
6.2标本的送检和保存要求标本采集后应在半小时内离心,4小时内检测完。
若当日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将离心后的血浆转移至无β葡聚糖的容器内-20℃以下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7.实验操作7.1在试验开始前,先开启LKM动态试管检测仪,预热,一段时间后发出哔的一声,试管仪温度达到37℃,待用;7.2取本试剂盒所配的无热原真空采血管取受试者静脉血1~2 ml,以400 g离心10分钟;7.3取富含血小板的血浆100 μl,加到样品稀释瓶中,在旋涡混合器上轻轻混匀,然后插入75℃试管恒温仪中加热10分钟;7.4加热10分钟后,将样品稀释瓶从75℃试管恒温仪中取出,使其降至室温即可,即为1:10稀释的样品供试溶液;7.5取β-G试剂1支,开启;7.6取β-G试剂复溶液1支,开启后用移液器取0.25 ml加入β-G试剂中,轻轻摇匀,澄清后得试剂溶液备用;7.7打开检测软件连接LKM动态试管检测仪,进入临床检查采集数据界面,点击“开始”按钮,使检测软件进入待采集状态;7.8取本试剂盒所配的专用反应试管,先取已制备好的样品供试溶液100 μl加入反应试管中,然后加入50 μl试剂溶液,每个样品供试品溶液平行两管;7.9加样完毕,依次拿起试管在旋涡混合器上轻点一下,使试管中的溶液均匀混合,然后把各试管逐一插到LKM动态试管仪中,反应开始,37℃反应75分钟,在反应结束前填写试验相关的信息;7.10反应完毕,检测软件将自动处理数据,计算出样品供试溶液中的(1-3)-β-G葡聚糖测量值,进入“临床检查数据报告”可查看检验结果,进入“临床检查数据分析”可查看反应曲线。
葡聚糖检测(G试验)

检验科细菌室新项目:真菌感染定量检测-(1-3)-β- D-葡聚糖检测(G试验)临床各科室:我科细菌室最新购买的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现已应用临床辅助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
与真菌培养相结合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检测项目:G试验检测标本范围:血液标本送检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报告时间:当日报告标本送检要求:采样过程要求无菌操作,常规病人早上用药治疗前空腹采血取样(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标本类型:抗凝静脉血,使用无热原真空采血管(细菌室取采血管),采集血液2-3ml并立即混匀。
半小时内送检。
参考值:1、<10pg/ml阴性2、10pg/ml—20pg/ml观察3、>20pg/ml阳性检测目的:检测血液中的1-3-β-D葡聚糖的含量,此物质为真菌细胞壁的特异成分,通过检测该物质的可溶性抗原,可快速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通过对血液中真菌1-3-β-D葡聚糖的含量测定,可早期、快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可用于真菌感染早期筛查,适用于念珠菌,曲霉,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对真菌感染症状进行诊断,阳性结果代表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注意事项:1对阳性样品,应再次取血检测,以确诊。
2对观察期病人,应每周取1—2次血检测以观察病情发展。
3对确诊病人,应每周做2次检测,以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滨州医学院附属检验科细菌室电话:6582检验科细菌室新项目:内毒素定量检测临床各科室:我科细菌室最新购买的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现已应用临床内毒素定量检测。
检测项目:内毒素定量检测检测标本范围:血液标本送检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报告时间:当日报告标本送检要求:采样过程要求无菌操作,常规病人早上用药治疗前空腹采血取样(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标本类型:抗凝静脉血,使用无热原真空采血管(细菌室取采血管),采集血液2-3ml并立即混匀。
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β-葡聚糖的测定

《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β-葡聚糖的测定》一、引言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提高,灵芝及其相关产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
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草药,灵芝被传统中医视为“仙草”、“灵药”,被认为具有多种保健功能。
而其中的β-葡聚糖成分更是备受瞩目,被认为是灵芝功效的重要成分之一。
对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β-葡聚糖的测定变得至关重要。
二、β-葡聚糖的定义和作用1. β-葡聚糖是一种多糖类聚合物,由多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β-1,3-葡聚糖键和β-1,6-葡聚糖键连接而成。
它存在于许多植物和真菌细胞壁中,包括灵芝。
2. 研究表明,β-葡聚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作用,是灵芝保健功效的重要保障。
三、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β-葡聚糖的测定方法1. 具体测定方法包括但不限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综合考虑测定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稳定性、成本等因素,高效液相色谱法被认为是目前测定β-葡聚糖的最佳方法。
四、灵芝产品中β-葡聚糖的含量标准1. 根据《灵芝孢子粉》(GB/T 21835-2008)标准可以得知,β-葡聚糖的含量是灵芝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β-葡聚糖含量越高,产品的保健功效也越明显。
2. 目前,市场上灵芝产品的β-葡聚糖含量参差不齐,对其进行准确测定有助于消费者选择高品质的产品。
五、结语通过对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β-葡聚糖的测定方法和含量标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灵芝产品,选择高质量的产品,并更好地享受灵芝的保健功效。
在未来的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完善测定方法,并建立更为科学的含量标准,以推动灵芝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研究者,我认为对灵芝及其相关产品中β-葡聚糖的测定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准确测定,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良性竞争,推动灵芝产品的健康发展。
乳制品中酵母β-葡聚糖的检测方法

Quality Control乳制品中酵母β-葡聚糖的检测方法徐聪玲1,2,钟世欢1,2,张思奇1,2,黄 南1,2,杨天明1,王 辉11 浙江公正检验中心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92 赞宇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9摘 要:[目的]目前国内尚无酵母β-葡聚糖在乳制品中定量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文利用离子色谱法建立快速、准确的乳制品中酵母β-葡聚糖检测方法。
[方法]样品加入沉淀剂离心后,倒去上清液,反复数次至无干扰,加入1 mol/L盐酸溶液,经121 ℃ 60 min酸水解,调节pH值稀释后,过钠柱,用离子色谱仪测定。
[结果]通过对水洗次数、色谱柱选择等因素选择优化,葡萄糖在1~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方法检出限为5 mg/100 g,定量限为15 mg/100 g;葡萄糖的回收率为84.8%~94.9%,相对标准偏差为2.34%(n=6)。
[结论]该方法稳定,定量准确,适用于乳制品中酵母β-葡聚糖含量的检测。
关键字:酵母β-葡聚糖;离子色谱仪;乳制品;葡萄糖文章编号:1671-4393(2023)07-0094-05 DOI:10.12377/1671-4393.23.07.180 引言酵母β-葡聚糖具有增强动物免疫力、抗肿瘤、抗感染、降低胆固醇、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2010年5月20号,被原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可添加到乳制品、功能饮料、焙烤制品、糖果等食品中;2012年使用范围再次扩大至较大婴儿配方乳粉。
此外,酵母β-葡聚糖还具有脂肪样口感,可作为低卡路里食品添加剂,在色拉调料、奶酪类似物等冷冻甜点中作为脂肪替代物使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国内已有乳品企业将其作为营养强化剂添加在产品中。
但国内目前没有酵母β-葡聚糖在乳制品中定量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因此,本文利用酵母β-葡聚糖是一种无味无臭不溶于水的多糖,且不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与蛋白、基金项目: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LGN19B05003)作者简介:徐聪玲(1990-),女,黑龙江讷河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机械与管理; 钟世欢(1992-),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张思奇(1995-),男,甘肃礼县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黄 南(1986-),女,浙江杭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杨天明(1990-),男,浙江杭州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王 辉(1985-),男,浙江杭州人,大专,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
β-1,3-葡聚糖含量测定方法

β-1,3-葡聚糖含量测定方法
β-1,3-葡聚糖(也称为1,3-β-D-葡聚糖或胞外多糖)是一种可溶性聚糖,常用于农业、食品和医药工业。
测定β-1,3-葡聚糖的含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之一实现:
1. 紫外可见光谱测定:将葡聚糖溶液经稀酸或酶处理后,通过
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光强度来确定其浓度。
这种方法对于测定
高浓度的β-1,3-葡聚糖样品较为简便。
2. 蒸发法:将葡聚糖溶液加热至葡聚糖变为糊状物,并将其继
续加热蒸发至干燥。
然后称量得到的干燥物的质量,通过质量差来计
算葡聚糖的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测定低浓度的β-1,3-葡聚糖样品较为适用。
3. 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将葡聚糖溶解后,在特定条件下使用
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特定金属离子沉淀物的质量,从而计算出含量。
这种方法对于含有特定金属离子的葡聚糖样品测定较为准确。
葡聚糖检测方法

葡聚糖检测方法(试剂盒方法翻译)一.提供试剂瓶1:exo-1,3-β-Glucanase (100 U/mL) plus β-Glucosidase(20 U/mL) suspension, 2.0 mL瓶2:Amyloglucosidase (1630 U/mL) plus invertase(500 U/mL) solution in 50 % v/v glycerol, 20 mL瓶3:GOPOD Reagent Buffer. Buffer (48 mL,pH 7.4), p-hydroxybenzoic acid and sodium azide(0.4 % w/v).瓶4:GOPOD Reagent Enzymes. Glucose oxidaseplus peroxidase and 4-aminoantipyrine. Freeze-dried powder.瓶5:D-Glucose standard solution (5 mL, 1.00 mg/mL) in0.2 % w/v benzoic acid瓶6:Contr ol yeast β-glucan preparation ( 2 g, β-glucan content stated on the bottle label).二.提供试剂的处理1.向瓶1中加入8ml醋酸钠缓冲液,分装-20℃存放。
2.直接使用瓶2中的试剂,稳定在4°C ~ 2年或者-20°C > 4年。
3.将瓶3的GOPOD试剂用纯化稀释水定容到1L,稳定在4°C > 2年。
4.将瓶4的GOPOD试剂用纯化稀释水定容到1L,黑暗环境存放,稳定在4 °C 2 - 3个月,在-20°C或> 12个月。
5.直接使用瓶5中的试剂,在室温下稳定> 4年。
6.直接使用瓶6中的试剂,在室温下稳定> 5年。
葡聚糖检测方法

葡聚糖检测方法(试剂盒方法翻译)一.提供试剂瓶1:exo-1,3-β-Glucanase (100 U/mL) plus β-Glucosidase(20 U/mL) suspension, 2.0 mL瓶2:Amyloglucosidase (1630 U/mL) plus invertase(500 U/mL) solution in 50 % v/v glycerol, 20 mL瓶3:GOPOD Reagent Buffer. Buffer (48 mL,pH 7.4), p-hydroxybenzoic acid and sodium azide(0.4 % w/v).瓶4:GOPOD Reagent Enzymes. Glucose oxidaseplus peroxidase and 4-aminoantipyrine. Freeze-dried powder.瓶5:D-Glucose standard solution (5 mL, 1.00 mg/mL) in0.2 % w/v benzoic acid瓶6:Contr ol yeast β-glucan preparation ( 2 g, β-glucan content stated on the bottle label).二.提供试剂的处理1.向瓶1中加入8ml醋酸钠缓冲液,分装-20℃存放。
2.直接使用瓶2中的试剂,稳定在4°C ~ 2年或者-20°C > 4年。
3.将瓶3的GOPOD试剂用纯化稀释水定容到1L,稳定在4°C >2年。
4.将瓶4的GOPOD试剂用纯化稀释水定容到1L,黑暗环境存放,稳定在4 °C 2 - 3个月,在-20°C或> 12个月。
5.直接使用瓶5中的试剂,在室温下稳定> 4年。
6.直接使用瓶6中的试剂,在室温下稳定> 5年。
内毒素及葡聚糖检测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诱因
❖ 内源性诱因: 影响机体抵抗力的各种疾病,如白血病、癌症、 结核、肺脓肿、糖尿病、肝脏疾病以及维生素 缺乏等。
❖ 外源性诱因: ▲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 ▲插管等侵袭性治疗,骨髓和实体器官移植; ▲免疫缺陷综合症。
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困Biblioteka 的原因内毒素及葡聚糖检 测
主要内容
来源及结构 生物学活性 检测的临床应用 检测方法及参考范围 标本采集及影响因素
内毒素
内毒素的生物学活性
1
发热反应
2
激活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
3
激活凝血和纤溶系统
4
激活补体
5
直接或间接损害肝脏
6
激活白三烯、前列腺素及单核巨噬系统
内毒素的结构
外层
菌体多糖(O抗 原),与细菌侵 袭力有关。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又以侵 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大约占50%~60%。未 经及时治疗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可高 达30% ~80%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表现为发热、咳嗽、 咳痰、咳血、胸闷、呼吸困难等。 现状:两高两低一快 高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低临床和实验 室诊断率,患者病情恶化快。 (检测方法相对滞后,早期诊断和治疗仍存在困难,副作
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症状
❖ 内毒素血症临床症状主要决定于宿主对内毒素的抵 抗力。
❖ 症状和体征有:发热,白细胞数变化,出血倾向, 心力衰竭、肾功能减退、肝脏损伤、神经系统症状, 以及休克、血压下降、组织灌流不足、缺氧及酸中 毒等。 ▲最严重的后果: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 衰竭,DIC等。病死率极高。
葡聚糖检测方法

葡聚糖检测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葡聚糖是一种多糖类物质,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键和α-1,6-键连接而成,是植物和真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生物学研究中,对葡聚糖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用于评估细胞壁的结构和特性,了解生物体内的代谢和生长状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葡聚糖检测方法,并对其原理、优缺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葡聚糖检测方法1. 酚-硫酸法酚-硫酸法是一种常用的葡聚糖检测方法,其原理是将葡聚糖与硫酸和苯酚反应生成含有葡聚糖的复合物,再通过比色法测定其吸光度来检测葡聚糖的含量。
该方法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样品。
2. 离心法离心法是一种通过葡聚糖在碱性环境下形成胶束,再通过离心分离的方法来检测葡聚糖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高,适用于测定葡聚糖在植物细胞壁中的含量。
3. 光学显微镜法光学显微镜法是一种直接观察样品中葡聚糖微观结构的方法。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样品的形态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样品中葡聚糖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4. 免疫学方法5. 核磁共振法核磁共振法是一种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分析样品中葡聚糖分子结构的方法。
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确定葡聚糖的化学结构、分子量和三维结构,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葡聚糖分析方法。
酚-硫酸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但是该方法对于样品的选择性较差,易受其他成分的干扰,精密度不高,需要在检测过程中进行注意控制。
离心法测定葡聚糖含量的准确性高,适用于复杂样品的检测。
然而该方法需要较长时间的离心过程,对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不适用于高通量的样品分析。
核磁共振法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葡聚糖分析方法,可以提供葡聚糖分子结构的详细信息。
但是该方法设备昂贵,操作复杂,对实验环境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不适用于常规实验室的葡聚糖检测。
三、总结葡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多糖类物质,其检测方法多样,各有优缺点。
在具体的研究和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确保葡聚糖含量的准确测定。
葡聚糖检测(G试验)

检验科细菌室新项目:真菌感染定量检测-(1-3)-β- D-葡聚糖检测(G试验)临床各科室:我科细菌室最新购买的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现已应用临床辅助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
与真菌培养相结合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检测项目:G试验检测标本范围:血液标本送检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报告时间:当日报告标本送检要求:采样过程要求无菌操作,常规病人早上用药治疗前空腹采血取样(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标本类型:抗凝静脉血,使用无热原真空采血管(细菌室取采血管),采集血液2-3ml并立即混匀。
半小时内送检。
参考值:1、<10pg/ml 阴性2、10pg/ml —20pg/ml 观察3、>20pg/ml 阳性检测目的:检测血液中的1-3-β-D葡聚糖的含量,此物质为真菌细胞壁的特异成分,通过检测该物质的可溶性抗原,可快速诊断深部真菌的感染。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的临床意义:通过对血液中真菌1-3-β-D葡聚糖的含量测定,可早期、快速诊断侵袭性真菌感染,可用于真菌感染早期筛查,适用于念珠菌,曲霉,肺孢子菌,镰刀菌,地霉,组织胞浆菌,毛孢子菌等,不能用于检测隐球菌和接合菌感染。
对真菌感染症状进行诊断,阳性结果代表存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注意事项:1对阳性样品,应再次取血检测,以确诊。
2对观察期病人,应每周取1—2次血检测以观察病情发展。
3对确诊病人,应每周做2次检测,以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滨州医学院附属检验科细菌室电话:6582检验科细菌室新项目:内毒素定量检测临床各科室:我科细菌室最新购买的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已安装调试完毕,现已应用临床内毒素定量检测。
检测项目:内毒素定量检测检测标本范围:血液标本送检时间:每周一至周五报告时间:当日报告标本送检要求:采样过程要求无菌操作,常规病人早上用药治疗前空腹采血取样(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标本类型:抗凝静脉血,使用无热原真空采血管(细菌室取采血管),采集血液2-3ml并立即混匀。
葡聚糖、内毒素

真菌1-3-β-D葡聚糖、内毒素检测
---初步实现深部真菌感染和败血症早期诊断
检测原理︰免疫比浊法。
检测范围︰1-3-β-D葡聚糖可以检测出无菌体液中除隐球菌、接合菌以外的所有真菌感染;
内毒素可以检测无菌体液中革兰氏阴性菌可能引起的感
染。
实验特点︰早期、快速(4小时)、定量检出患者标本的真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含量。
适用标本︰血液、脑脊液、胸腹水、穿刺液和中段尿等无菌体液标本。
结果判断︰1-3-β-D葡聚糖、内毒素<10pg/ml 阴性
10--20pg/ml 观察
>20g/ml 阳性
临床意义︰阴性结果即标本中无真菌及革兰氏阴性菌生长;处于观察期的患者,需要再次采取标本实行检测;阳性结果标本,
推荐连续检测2次,结果皆为阳性者结合临床具有初步
诊断意义。
注意事项︰1.由于此实验要求严格的操作技术水平,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各科室的配合,请注意无菌操作。
2.此实验需要专用的无热原试管或尿杯,各科室如需要请
到检验科领取。
3.本实验不能报告药敏结果,故建议和培养一起进行。
4.标本采取后应立即送检,推荐科室专人送检。
5.应用纤维素膜进行血液透析、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外科使用含葡聚糖的纱布、输注入白蛋白或丙球、肠道受
损导致病原菌移位的患者标本(儿科病人),易影响结果
造成假阳性,望临床科室注意;
6.为了更快、更准确的给临床发送有效的检测结果,请各
科室于每天上午10:30前将标本送于检验科,望各科室
配合,谢谢合作!
7.本科室承诺保证结果的及时报告,网络报告和电话通知
同时进行。
NYT2006-2011谷物及其制品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谷物及其制品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谷物及其制品中β-葡聚糖含量的酶一比色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燕麦、大麦、青稞、黑麦等谷物及其加工制品(面粉、麸皮、麦片、饮料等)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 原理该法利用地衣聚糖酶(或称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对样品中(1→3)(1→4)-β-D-葡聚糖(混联β-D-葡聚糖,或简称β-葡聚糖)的酶解作用,由地衣聚糖酶专一性地水解β-葡聚糖成寡糖,β-葡萄糖苷酶则将寡糖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作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氧化缩合生成红色醌类化合物。
此化合物在510 nm有吸收,其吸光度值与葡萄糖含量成正比。
4 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经确认的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三级水的要求。
4.1 50 U/mL地衣聚糖酶溶液将1 mL地衣聚糖酶溶液(1 000 U/mL)用磷酸钠缓冲液 (20 mmol/L、pH6.5) 稀释至20.0 mL,把酶液等分成4份,每份5 mL,置于聚丙烯塑料瓶中,在-20℃下冷冻保存,备用。
【注:地衣聚糖酶活力单位定义为:在pH6.5、40℃条件下,每分钟从大麦β-葡聚糖(10 mg/mL)中释放出相当于1µmol/L 葡萄糖还原糖当量所需的酶量,即为1U。
】4.2 2 U/mL β-葡萄糖苷酶溶液将1 mLβ-葡萄糖苷酶溶液(40 U/mL)用乙酸钠缓冲液(50 mmol/L、pH4.0)稀释至20 mL,把酶液等分成4份,每份5 mL,置于聚丙烯塑料瓶中,在-20℃下冷冻保存,备用。
游离葡聚糖检测方法

游离葡聚糖检测方法
游离葡聚糖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细胞培养液中的葡聚糖。
这通常涉及将细胞收集到合适的
体积,离心去除沉淀后,用预冷的PBS洗涤一次,并调整细胞浓度至适当水平。
然后将细胞接种在培养瓶中,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之后收集上清液,按厂家提供的方法提取葡聚糖。
2.用苯酚红外分析仪检测葡聚糖浓度。
首先,用移液枪准确吸取
一定体积的样品液,加入离心管中,然后加入与样品液体积比为1:1的苯酚试剂,混匀。
接着,将混匀后的样品液在适宜温度下恒温放置,并在苯酚试剂空白位置测定波长。
然后,将离心管中溶液进行离心,离心后将上清液去除,再将样品管放入红外分光光度计中检测苯酚-葡聚糖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值。
最后,根据红外分光光度值计算出葡聚糖浓度。
此外,也可以使用葡聚糖浓度测定试剂盒来检测葡聚糖,只需按照说明书操作即可。
葡聚糖测试滤膜的方法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葡聚糖测试滤膜的方法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介绍葡聚糖测试滤膜的方法。
滤膜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和过滤方法,在许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葡聚糖是一种常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水溶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制备滤膜以及其他应用。
了解葡聚糖测试滤膜的方法对于优化其应用以及提升其性能非常关键。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首先,介绍葡聚糖测试滤膜技术的简介,包括其相关背景和原理;接着,探讨该方法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然后,详细解释说明进行葡聚糖测试滤膜实验的步骤;随后,分析实验结果并讨论其意义和影响因素;最后,探索改进该方法和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
最后给出总结,并提供建议以指导未来相关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和解释葡聚糖测试滤膜的方法,从而加深对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详细探讨实验步骤、结果分析以及讨论,在读者理解该方法的基础上,为未来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并为相关研究方向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2. 葡聚糖测试滤膜的方法2.1 葡聚糖测试滤膜技术简介葡聚糖测试滤膜是一种常用于进行微生物检测和评估水质的方法。
通过使用具有孔隙结构的葡聚糖滤膜,可以有效地分离和捕获目标微生物或颗粒物,从而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2 葡聚糖测试滤膜的原理葡聚糖测试滤膜基于滤过过程中的大小排除效应。
这种滤过过程利用了葡聚糖滤膜上细微的孔隙结构,使得较大颗粒或微生物被截留在滤膜表面上,而较小颗粒则能够通过孔隙,并在下方的收集容器中收集。
利用这种原理,可以有效地将目标微生物从混合样品中筛选出来,并为后续分析提供可行的样本。
2.3 葡聚糖测试滤膜的应用领域葡聚糖测试滤膜广泛应用于水质监测和微生物检测领域。
例如,在饮用水处理过程中,葡聚糖测试滤膜可以用于检测悬浮颗粒物、细菌、病毒等污染物的存在和浓度。
此外,葡聚糖测试滤膜还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许多其他领域。
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操作SOP文件

真菌(1-3)-β-D葡聚糖测定规范操作1.目的建立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标准操作规范,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授权操作人经培训合格的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
3.实验原理(1-3)-β-D葡聚糖检测原理:真菌(1-3)-β-D葡聚糖激活酶反应主剂中的G因子后形成凝固蛋白,根据其所引起的浊度变化对真菌(1-3)-β-D葡聚糖浓度进行定量测定。
4.产品性能指标4.1 灵敏度10pg/ml4.2 精密度批间CV≤10% 。
4.3 准确性回收率75-125%。
4.4 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绝对值≥0.9805.实验组成5.1实验仪器及器具: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洁净工作台、低速离心机、恒温仪,20~200µl加样器、100~1000µl加样器、旋涡混合器、定时器。
5.2实验耗材:200µl无热原吸头、1000µl无热原吸头、无热原平底试管、无热原真空采血管。
5.3试剂盒组成:真菌(1-3)-β-D 葡聚糖检测试剂盒(光度法):试剂盒包括反应主剂和样品处理液。
6.工作环境相对湿度:20%~80%;温度控制:10~30℃;电源电压:220V±10%,50Hz±2%。
7.标本采集及保存7. 1检测样本:血液、脑脊液、胸腹水、肺泡灌洗液等。
7.2采集要求:采样过程要求无菌操作,用专用的无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类抗凝)。
常规病人早上用药治疗前采血/取样(血透患者透析前采血)。
7.3样本保存:样本采集后应在3000转/分进行离心,若不能及时检测,应将血浆转移至无热原转移管内,在-20℃冰箱中冷冻保存,一周内使用。
8.操作程序8.1 打开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主机、电脑及恒温仪预热30min。
8.2 打开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软件,录入病人信息、样本种类及检测项目等信息后点击采集。
8.3 血液前处理过程,无菌操作,用专用无热原真空采血管(肝素类抗凝)抽取静脉血4ml轻轻混匀,按转速3000r/min进行离心1分钟,得到富含血小板血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聚糖检测方法(试剂盒方法翻译)
一.提供试剂
瓶1:exo-1,3-β-Glucanase (100 U/mL) plus β-Glucosidase(20 U/mL) suspension, 2.0 mL
瓶2:Amyloglucosidase (1630 U/mL) plus invertase(500 U/mL) solution in 50 % v/v glycerol, 20 mL
瓶3:GOPOD Reagent Buffer. Buffer (48 mL,pH 7.4), p-hydroxybenzoic acid and sodium azide(0.4 % w/v).
瓶4:GOPOD Reagent Enzymes. Glucose oxidaseplus peroxidase and 4-aminoantipyrine. Freeze-dried powder.
瓶5:D-Glucose standard solution (5 mL, 1.00 mg/mL) in0.2 % w/v benzoic acid
瓶6:Contr ol yeast β-glucan preparation ( 2 g, β-glucan content stated on the bottle label).
二.提供试剂的处理
1.向瓶1中加入8ml醋酸钠缓冲液,分装-20℃存放。
2.直接使用瓶2中的试剂,稳定在4°C ~ 2年或者-20°C > 4
年。
3.将瓶3的GOPOD试剂用纯化稀释水定容到1L,稳定在4°C >
2年。
4.将瓶4的GOPOD试剂用纯化稀释水定容到1L,黑暗环境存放,
稳定在4 °C 2 - 3个月,在-20°C或> 12个月。
5.直接使用瓶5中的试剂,在室温下稳定> 4年。
6.直接使用瓶6中的试剂,在室温下稳定> 5年。
三.未提供试剂的制备(缓冲液的配置)
1.醋酸钠缓冲液(200 mM, pH 5.0)
在900ml去离子水中加11.6ml冰醋酸(1.05 g/mL),用4M氢氧化钠(16 g/100 mL)调节ph=5.0,4℃存放。
2.醋酸钠缓冲液(1.2 M, pH
3.8)
在8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69.6ml冰醋酸,用4M氢氧化钠(16 g/100 mL)调节ph=3.8,室温存放。
3.氢氧化钾(2 M)
在8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112g氢氧化钾溶解,室温保存。
4.盐酸(37 % v/v; ~10 M)在室温下稳定> 10年
四.检测空白试剂的配置
1.试剂空白
0.2ml醋酸钠缓冲液(200 mM, pH 5.0),再加入3mlGOPOD试
剂。
2. 葡萄糖标准
0.1ml葡萄糖标准溶液(1mg/ml)和0.1ml缓冲液(200 mM, pH 5.0)再加入3.0mlGOPOD试剂溶液。
五.测量1、3:1、6-β-GLUCAN ,待测样品的准备工作
A:测量总葡聚糖
1.粉碎待测样品。
过20-30目筛。
2.准确称取100mg粉碎的待测样,到培养管,保证样品沉到培养管
底部。
3.向培养管中加浓盐酸(37 % v/v),封口,使用漩涡混合器充分混
合。
置30℃水浴锅中水浴45min,每15分钟混合一次(保证完全溶解样品)
4.在每个培养管中加入10ml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5.在100℃沸水浴中培养2h。
6.冷去至室温,加入10ml氢氧化钾(2 M)。
7.用醋酸钠缓冲液(200 mM, pH 5.0)定容至100ml,冲洗培养管,混
合均匀。
8.1800r/min,离心10 min,得离心液。
9.移取0.1ml离心液到试管(俩份)。
10.加入0.1ml瓶1的处理液,并在40℃水浴1h。
11.加入3mlGOPOD试剂,在40℃下水浴20min。
12.测量在510nm的吸光度。
B:α-Glucan的含量测定
1.准确称取100mg粉碎的待测样,到培养管,保证样品沉到培养管
底部。
2.加入2 M氢氧化钾溶液2ml,冰浴搅拌混匀20min。
3.添加8毫升1.2m醋酸钠缓冲(pH= 3.8)搅拌。
立即加入0.2ml瓶2
试剂,搅拌均匀,在40℃水浴30min,间歇使用涡旋混合器混合。
4.样品包含> 10%α-glucan时,将上述溶液转移到100毫升容量瓶
(使用洗瓶水)定容,混合好,1800r/min,离心10 min。
5.样品包含< 10%α-glucan时,这样的样品大约是最后的体积10.3
毫升,1800r/min,离心10 min(无稀释)
6.移取0.1ml离心液到试管(俩份)。
7.加入0.1ml瓶1的处理液,加入3mlGOPOD试剂,在40℃下水浴
20min
8.测量在510nm的吸光度。
六.计算公式以及说明
总葡聚糖(% w/w)=ΔE x F/W x 90.
α-葡聚糖(% w/w)=ΔE x F/W x 90 (final volume 100 ml)
= ΔE x F/W x 9.27 (final volume 10.3 ml)
β-Glucan =Total Glucan -α-Glucan
备注:ΔE=样品OD-空白OD
F=?
W=样品称取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