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华德福学校之自然教育

合集下载

华德福幼儿园教育大全

华德福幼儿园教育大全

华德福幼儿园教育大全华德福幼儿园教育大全华德福教育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鼓励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发展。

华德福幼儿园是华德福教育的起点,它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从华德福幼儿园的目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华德福幼儿园的目标华德福幼儿园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身体、智力、美感、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注重孩子的自由探索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活动,引导孩子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和发展。

此外,幼儿园还重视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鼓励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环境。

二、华德福幼儿园的教育理念1. 以人为本:华德福幼儿园重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孩子的兴趣、需求和潜能,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不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2. 自由发展:华德福幼儿园提供自由探索的环境,鼓励孩子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综合学习:华德福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和多种技能,通过艺术、音乐、手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实现综合教育。

4. 现实联系:华德福幼儿园尊重孩子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关注日常生活、自然环境和社区等身边的事物。

三、华德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1. 游戏:华德福幼儿园认为游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最佳方式,通过游戏,孩子能够发挥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掌握社交技能等。

2.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华德福幼儿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孩子通过手工制作,能够培养专注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享受自己的创作成果。

3. 艺术:艺术教育在华德福幼儿园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艺术能够帮助孩子表达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塑造自我形象。

4. 自然教育:在华德福幼儿园中,自然教育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孩子将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探索和实践,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华德福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华德福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华德福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身体与精神的平衡发展,推崇自然主义,强调个性发展,注重实践体验,并提倡合作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1.重视身体与精神平衡
华德福教育理念认为,身体与精神的平衡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与精神平衡发展。

2.推崇自然主义
华德福教育理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崇自然主义。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通过观察自然、体验自然、探索自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然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视个性发展
华德福教育理念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天赋都是独特的,应该充分发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潜能发挥。

4.推崇实践体验
华德福教育理念强调实践体验的重要性。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调合作精神
华德福教育理念认为,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品质。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互相帮助,通过团队合作、集体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重视传统文化传承
华德福教育理念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也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华德福教育理念的理解

华德福教育理念的理解

华德福教育理念下的全人教育一、华德福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华德福教育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儿童发展其个体性和全面性。

其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儿童华德福教育认为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天赋,应该受到尊重。

教育者应该以一种温和而鼓励的方式与儿童互动,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和重视。

2.注重整体发展华德福教育不仅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还注重其情感、意志和灵性方面的发展。

它认为这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全面发展才能使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3.强调自然和环境华德福教育认为自然是人类之家,教育者应该帮助儿童建立与自然的联系,让他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

同时,华德福教育也强调环境保护,认为儿童应该学会尊重和保护环境。

二、华德福教育下的全人教育在华德福教育理念下,全人教育是指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和灵性方面。

具体而言,华德福教育下的全人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头、心、手协调发展华德福教育认为,儿童的头脑、心灵和双手应该得到协调发展。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2.艺术和想象力的培养华德福教育认为,艺术是帮助儿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和才能,让他们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来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华德福教育认为,儿童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让他们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如何沟通、合作和尊重他人。

4.重视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华德福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和保护环境。

华德福幼儿园环境创设理论与实践

华德福幼儿园环境创设理论与实践

华德福幼儿园环境创设理论与实践一、追求自然与质朴华德福教育非常推崇人与自然的贴近与和谐。

可以说,对自然的追求是华德福幼儿园环境最突出的特点。

许多华德福幼儿园都建在郊外甚至森林中,为幼儿提供更容易亲近自然的环境。

在华德福幼儿园的户外都会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尽情地奔跑、玩耍,活动场地一般都是土地、草地、沙地,不会铺设塑胶。

庭院里有可以攀爬的大树、木屋,有沙坑和各种自然的原木、木制的各种玩具设施,以及可供幼儿开展木工活动和种植、养殖活动的空间,有些华德福幼儿园还会有自己的木工房、种植园甚至活力农场,他们希望通过草木、动物、沙石、泥土等充满灵性的环境给幼儿以滋养。

许多华德福幼儿园的房设都掩映在树林中,非常的简单质朴,一般都只有一层,目的是让幼儿更能够贴近自然、贴近土地。

幼儿园所有的用品和玩具都选择天然的材质,如木头、石头、棉、麻、丝、羊毛等。

室内会有教师和幼儿用树枝、野花和自染的彩色布料、自制的羊毛画来装饰布置的环境。

每间教室里都有适合幼儿使用的厨房设备、工作台、水池、真实的炊具等。

他们力求让幼儿接触到的一切都尽可能是自然的、真实的。

二、体现季节交替与节令变华德福教育追求与自然节律相协调的生活节奏,强调在季节交替、节令变换时要有相应的环境与活动与之相呼应。

在每个华德福幼儿园的教室都有一个“自然角”或一张“四季桌”,都会反映出四季的变化,反映出季节的内在特征。

墙上和桌上的布或丝绸的颜色会随着季节的不同进行更换。

比如,春天用浅绿色或粉红色,夏天用绿色或深绿色,秋天用黄色、红色、橙色、红褐色,冬天用深蓝色或蓝色;桌上摆放的物品,一般以当地当季的植物、果实、鲜花以及其它的自然物,如石头、贝壳等,配合用羊毛、木头等制作的手偶、人物、动物、围栏、房子等,精心布置出充满艺术感的造型或者故事场景,并随着季节的轮回而变化,从而追求一种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的表现形式,也是以此表达对自然万物背后力量的崇敬。

三、保护感官、远离现代化科技产品华德福幼儿园十分重视对幼儿感官的保护。

华德福幼儿教育自然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典范

华德福幼儿教育自然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典范

地域 >P58-61书卷>P62-64华德畐幼儿教育:自然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典范*王雅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劳动教育’是以提升学生劳动 素养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 动” [11其内涵近年来得到不断丰富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关注实践过程的教育,与自然教育相融合的价值日益凸显。

由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博士在 1919年创建于德国的华德福幼儿教育,是融合劳动教育和自然教育的典范,其 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充 分地认识幼儿教育中劳动教育与自然教 育融合的价值_华德福幼儿教育:整体和谐的教 育目标华德福幼儿教育起源于20世纪初的 德国,在新教育运动思想的影响下,斯 坦纳以强调身心灵和谐发展的人智学理 论为基础开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意在培养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 性的和谐个体。

(一)发展之因:社会发展对全面和谐教育的呼喚华德福幼儿教育以培养全面和谐发 展的人为目的,目前全球大致开办了两 千多所华德福幼儿园,均按照鲁道夫斯 坦纳的教育理念进行日常管理和课程设 置,并保留各自当地的教育特色。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不断面临着物质 丰富与精神空虚的冲突与对抗,社会发 展需要和谐的全面教育:劳动教育作为 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一环,是解决现代 儿童缺乏责任担当与生态意识问题的重 要实践路径。

华德福幼儿教育以培养和 谐发展的儿童为教育目标,将自然教育 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教育模式,能够帮助 我们审视实现“全面培养人”的有效教育路径。

(二)理论之基:身心灵和谐发展的人智学思想人智学作为斯坦纳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以研究 人类和人类精神的存在、人类以及宇宙万物关系为对象,以探讨人的本质为核心的理论。

斯坦纳认为,“物质形 式存在和精神形式存在是人在世界上的两种存在形式,身体与物质世界相连接,相对的,人的精神就来自于精 神世界。

心灵就像一座连接着身体和精神的桥梁。

在身 体、心灵、精神t r■者关系上,身体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精神是人存在的永恒超越本质,两者借心灵之中介而得 以沟通。

从卢梭到华德福——简析华德福教育模式中的自然教育思想

从卢梭到华德福——简析华德福教育模式中的自然教育思想

第18卷第1期2019年3月㊀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 O U R N A LO F HU A I Y I N T E A C H E R SC O L L E G E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 )㊀V o l 18N o 1M a r .2019㊀㊀㊀㊀㊀㊀从卢梭到华德福简析华德福教育模式中的自然教育思想徐雨彤(苏州大学唐文治书院,江苏苏州㊀215123)摘㊀要:华德福教育的 全人教育 不仅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㊁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及身心的健康发展.而这种教育模式背后的自然教育观可追溯到卢梭的教育思想.从理论基础看,华德福教育模式的自然观与卢梭如出一辙,且带有自然神论的思想;其次,卢梭倡导社会契约对人的协调㊁约束作用,而华德福教育思想的 三元社会观 也提出了相应观点;再者,华德福教育采取卢梭教育思想中从 自然人 到 社会人 的教学思路,并科学分期,注重知识实用性㊁趣味性㊁学习过程的实践及潜能的激发,逐步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当代人才.这一系列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卢梭;自然教育;华德福教育;全人教育中图分类号:G 40G06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G6876(2019)01G0087G04㊀收稿日期:2018G12G28㊀通讯作者:徐雨彤(1998G),江苏淮安人,主要从事哲学伦理学研究.E Gm a i l :2933947148@q q.c o m ㊀㊀近年来,随着国人对当前教育模式的反思,以及教育改革的持续进行,国内出现了许多借鉴国外先进教育模式的尝试,其中华德福教育就是一个范例.华德福教育的 全人教育 践行了自然教育的理念,在应试教育弊端显现的今天极具借鉴意义.而这种教育模式的自然教育观可追溯到卢梭的教育思想.本文着重考察华德福教育模式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继承,并论述该教育模式的先进性.1鉴往开来的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W a l d o r fE d u c a t i o n )也称斯坦纳教育,是一种建立在人智学创始人鲁道夫 斯坦纳(R u d o l fS t e i n e r )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的教育模式.该教学法强调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致力于实现孩子智力㊁艺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斯坦纳将孩子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早期教育阶段注重实践,即动手操作的活动和创造力游戏;初级教育阶段注重培养艺术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中级教育阶段注重发展批判理性能力和同理心理解力.华德福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自由的㊁有道德责任并极具社会竞争力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在华德福教育中,对学生的多项评估指标融入日常生活中.在小学教育中测试通常只占有很小的比例,而标准化考试仅限于那些备战高考的学子.学校和教学人员在课程内容设置㊁教学方法选用和管理机制上有很大的自主权.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创立于1919年,位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在这之后,华德福学校在全球陆续开办,并受到联合国的推介.截至20世纪末,全球已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1000所华德福学校以及1000多所独立幼儿园.我国多个省市也纷纷进行了华德福教育的探索,2004年9月,深圳与成都还开办了华德福幼儿园[2].这些幼儿园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系.这套体系可追溯至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的教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爱弥尔»一书中.该书写于18世纪,当时法国正处于大革命即将来临之际.有学者认为,当时法国教会统治法国教育.教会推崇 原罪说 ,认为教育是一种借约束㊁规训与惩罚,通过本性改造来铲除恶习的活动.在这一目的之下,宗教神学成为课程核心,教育更加注重心灵㊁道德的教育,而不是智力㊁知识的教育.由此产生了严格的纪律㊁处罚以及许多教条[3].而«爱弥尔»主张让儿童在哲学家㊁宗教崇拜者与公民三个身份之间达到平衡与协调[4].即培养有独立思维㊁能够融入社会并有纯粹信仰的个体.而华德福教育创立于二战期间,其初衷也是为了培养有独立思维的㊁自由的个体,并使之在社会中游刃有余地生存.由此观之,无论是卢梭的«爱弥尔»,还是斯坦纳的华德福教育,其初衷都是在儿童受到束缚的境遇中为其谋求一种释放天性㊁回归自然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的探索源于对当下生存现状的反思以及感性的觉醒.时下的教育模式加剧了青少年与自然的脱节,使其生物性规律被打破, 自然性 被淡化,其社会性也难以以一种健康的模式塑造,这就迫切需要自然教育的疏导.华德福教育毫无疑问地顺应了这种趋势.2华德福教育对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传承两种教育理论有着本质相同的初衷与教学思路.华德福教育继承了卢梭哲学思想,尤其是教育思想.在核心理论的架构上与卢梭的理论一脉相承.在自然观层面,斯坦纳首创的人智学㊁人智医学对应卢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论点;在社会层面,三元社会理论则能够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找到依据.2.1自然观在华德福教育模式的背后有其创始人斯坦纳所创立的一系列理论.他首次提出了 人智学 的概念.人智学借助科学知识,从认识心灵出发,研究人的本质及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斯坦纳的自然观包括两个方面,即尊重人体内部规律和尊重外界的自然规律.首先,他开创的人智医学基于对人体内部自然规律的探索.他把人的生命周期按照类型分为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心灵的).二者在时段特征上具有一致性[6].粗略地按照时段划分为7年一个周期 第一个周期到孩童的乳牙脱落;第二个周期到青春期开始;第三个周期直到青春期结束[7].每一个时期进行的教育方式都各有侧重.其次,他强调尊重外部自然规律,即将人的发展与外部的自然规律相融合.斯坦纳认为身㊁心㊁灵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 身 是承载个体外在环境中事物的可感化载体;心是用以连接外在事物与个体存在的维系;灵则关乎至上的神性,是神性赋予人的思维㊁行为方式[6].我们毋宁说 身 心 灵 三者即相当于康德所说的 感性 知性 与 理性 .斯坦纳认为身体是成长所需的质料,灵性是成长所需的形式.在时间性上,肉身与环境存在于当下,而灵性所联通的神性赋予人永恒.身与灵通过 心 来连接.通过这一 身㊁心㊁灵 的体系,人能够在物质世界中不断超拔,达到最高境界.即人拥有把握现象并领会其内在机理的能力.透过 身 心 灵 三者的关系,斯坦纳意在说明人通过本质的配合运作,能够感知㊁把握自然界,并与之融为一体.所谓自然教育即发觉人的本质,使 身 能够准确地捕捉现象; 心 能够通达个人世界和自然世界;在 灵 的层面上与自然界融为一体,实现一个人的最终成长[8].这样的思想在卢梭的自然观中能够找到来源.卢梭强调对人体内在规律的把握和与外界自然的融合.在内部规律上,卢梭也强调分阶段的教育思想.成长分期的思想在卢梭的«爱弥尔»的教育案例中也有体现.卢梭认为,体育教育对于两周岁以下儿童的生长发育必不可少.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缺乏思维能力,应充分开发感官的感受能力;而12至15岁的少年在感官方面开发较完备,适合进一步开发智力;15至20岁的青年由于其所需要承担的社会性义务,主要实行德育教育;最后一阶段进行走入社会前的爱情教育.在人与外部自然融合方面,卢梭提出了自然神论.自然神论即,自然为人的发展作出了终极规定,一旦僭越自然属性之下人的本质,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不仅如此,这种先天的自然性和人后天群居的社会性形成对立,除非在自然的框架之下进行调和,否则难以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卢梭把自然教育看作只能通过神意实现㊁而无法通过人事活动改变的教育形式.由此,卢梭强调人的身体㊁智力㊁感官和道德的综合发展[9]. 人的灵魂也一样,在社会环境的重重包围中,由于千百种不断产生的原因的影响,由于在获得了许多知识的同时又接受了许多谬见,由于身体气质的变化和欲念的不断冲动,可以说,人的灵魂也是被弄得几乎认不出来了. [10]卢梭认为由于完整的人形成之前受到了社会中诸多非自然因素诸如谬见㊁不加引导的欲念㊁知识等的影响,人的自然性发展受到阻碍.有学者认为, 从卢梭的相关著述看,自然状态是指没有人为腐化的原初状态,是一个区别于人道的原初状态 [5].因而卢梭主张一88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第18卷个人在走入社会之前首先要成为一个自然法则之下的人,即自然属性是人的第一属性,尊重自然规律是遵守社会契约的前提和保证.当然卢梭并不否认遵守社会契约的必要性,但这种必要性仍然通过自然教育中的德育实现.2.2社会观华德福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二是斯坦纳的 三元社会观 .这一构架旨在实现华德福教育的社会价值,以全球性的人类整体和谐为最终目标,培养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立者认为,通过教育能够激发起一种使得人类群体内在协调的能力.[6]斯坦纳的社会观强调人的群体生活和谐的重要性,这种和谐状态的形成需要唤醒人的社会性潜能.由此,人们能够形成一种默契,从而达成同样的终极目标,即追求自由㊁平等.这种默契也就是社会契约.换言之,斯坦纳的社会观起于唤醒个体的潜能,但最终由宏观的契约关系所协调.这种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的教育思路源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卢梭始终致力于调和 自然人 与 社会人 之间的对立状态.就«爱弥尔»的观点而言,社会框架是对自然人杂多的天性的统一,而自然框架则是社会人是教育的最终目的[9].卢梭及其之前的哲学家都渴望达到一种世间的平衡㊁有序状态.与之前的哲学家用 上帝 这一超验概念自上而下协调万物相比,卢梭的思路则是着眼现实,利用参与双方的依赖和联系建立 契约 ,在无形之中约束双方.前者利用的是自觉的信仰,一定程度上从神性出发;而后者从人性本身出发,利用了双方的欲望与利益关系. 既然没有更高的权威能保证缔约者的忠诚,并强迫他们履行相互的义务,那么,就只有缔约双方能成为他们争端的唯一裁判者了. [10]这一点影响了华德福教育.虽然斯坦纳认为在遵循自然法则的过程中能够获得自然所提供的 神秘力量 ,但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并不是这种超验的㊁神秘的力量,而恰恰是人本身.因而华德福教育以健全的人性而不是神性作为终点.3华德福模式在实践中的现实意义自然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模式,对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学生的潜能,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尽快融入社会.3.1兴趣和潜能激发卢梭在«爱弥尔»中提出了儿童教育中的 不评判原则 :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在华德福教育中这个原则得到落实. 我们不会给孩子评分,不会划分等级.当然在有些学校会给孩子A来鼓励孩子,这我能理解,像一些语言课程,我们也会给他们一个语言分数,这样他们也能了解自己,我们学校不主张给孩子评分的原因,是想激发孩子为社会作贡献的潜力,我们不想阻碍这种发展. [11]不评判原则并不意味着没有教学反馈.与传统功利性的单一指标评判不同,华德福教育会给孩子一个不以竞争为目的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人际交往㊁学习㊁创造力等多种能力,其目的是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这种方法既不会简单地否定一个学生的能力,又能够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主动弥补自身的不足,获得自我教育.卢梭的因材施教观念也影响了华德福教育中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每个孩子都有一套独立的培养方案,根据每个人能力的不同加以相应引导.这样能够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保护他们的天性,并让每个孩子都有存在感,获得心理的稳定,有利于日后健康人格的形成.在«爱弥尔»一书中,卢梭还通过兴趣激发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他通过魔术和森林探险让爱弥尔学会了力学和地理知识.华德福教育中也在正式学习之前调动孩子的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吸收㊁探索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提高了学习的效率.3.2强调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和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中不光注重理论,更注重亲手实践,这是卢梭«爱弥尔»中极为提倡的方法. 实践性原则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之前对学习的对象亲自感知,获得感性层面的大体把握;二是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操作更深入地认识理论知识,获得理性层面的理解.他在教爱弥尔跑步时曾练习他目测距离的能力,唤醒他的感官敏锐性并使之与理性判断相联系.华德福教育中也有类似的方法,譬如学习 重量 概念时让学生亲自体会一公斤有多重,形成知识与感官体验的联系.如今许多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基本生活常识,对许多日常的度量概念没有基本的感官层面把握,这就体现了学习之前感性接触的重要性.卢梭还在设想中教爱弥尔自己制作气压表㊁虹吸管等工具.98第1期徐雨彤:从卢梭到华德福 简析华德福教育模式中的自然教育思想这一做法得到了华德福教师的赞同.他们在课堂中通过游戏㊁亲手实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操作中.比如,有些学校在三年级课程中布置学生制作天平,并实际用于称重.这样,数学和物理知识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公式和计算,而是操作之后能够熟练掌握的技能.同样,卢梭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即在学习之前要知道知识的用途和价值.他认为, 现实的利益才是最大的动力,才是使人走得又稳又远的唯一的动力 .华德福教育正式采用了这种理念,如让学生制作日常用品,类似于上文提及的测量工具等.一方面,实用性的概念有助于实践的方向性,可以从深层认识知识本身;另一方面,这种概念是理性层面知识通向现实的桥梁,为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工作打下基础.3.3提供将自然人融入社会的可能本文第二部分曾提及,社会性是自然教育的终极培养目标.在这一点上卢梭和斯坦纳都遵循了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的培养过程.通过对于自然性的发掘来彰显人性中质朴的一面,从而适应自然人共同组成的社会框架.一个突出措施就是教育中的 吃亏法 .卢梭通过让爱弥尔在揭穿魔术师的魔法后当着所有人的面变不出魔术而尴尬来让学生明白更多的物理知识,并学会在生活中理解他人的处境,不随意炫耀自己.华德福教育中也存在这样的案例.德国的华德福学校中有高中的实践阶段.学生前往工厂㊁医院工作.实践结束后学生们都感到了生活的不易,从而更加努力学习[11].如果说自然教育强调人的个性,社会教育则让个体意识到公民需要与社会这个群体相互依存,互相配合协作[12].如今,师生和家长都急于追求 学习成绩 ,只关心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最多的证书㊁证明和高分,导致个体世界的闭塞,自然性发展受到阻塞,人的竞争意识大于合作意识,群体意识被淡化,基于自然人道德的社会契约约束力减弱,自然法则遭到违背甚至破坏.这些都极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群体社会的良性循环.因而在这个层面,华德福教育的 从自然人到社会人 的教育思路是很值得借鉴的.4结语华德福教育思想与卢梭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首先,两种理论产生的社会存在基础具有相似性,其初衷都是培养能够融入社会的自然人.其次,在理论层面,华德福教育继承了卢梭自然观中的自然神论思想,强调尊重自然规律和人体内部规律,并注重自然限度内对人潜力的激发;就其社会观而言,华德福教育强调公民教育,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和谐的凝聚状态,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观点.在实践层面,华德福教育也因袭了«爱弥尔»中的教育案例.虽然受到卢梭教育思想中轻视课本㊁封闭式教育环境的影响,华德福教育体制之下的学生在初期学习成绩方面不是非常理想,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反而成绩优异[13].所以华德福教育中的不足之处并未对教育的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总而言之,华德福教育继承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h t t p s://e n w i k i p e d i a o r g/w i k i/W a l d o r f_e d u c a t i o n.[2]吴凡,黄胜梅.华德福早期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长沙师范学校(专科)学报,2010(5).[3]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6.[4]李惠君.从«爱弥尔»看卢梭的教育思想[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3):44G46.[5]潘希武.高贵的爱弥尔:卢梭的教育样板[J].教育学报,2012(2).[6]周红毅,任建华.迈向健康的华德福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4年11月20日.[7]蔡连玉,傅书红.华德福教育的理论与国内实践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7):31G35,41.[8]R u d o l f S t e i n e r.神智学[M].廖玉仪,译.台湾:财团法人人智学教育基金会,2012.[9]渠敬东.卢梭对现代教育传统的奠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3).[10]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蒂娜 弗洛拉 艾特里希.华德福的教育之道[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4(4):38G40.[12]卢梭.爱弥尔[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3]阳东辉.华德福教育模式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2011(6).[责任编辑:孙义清]09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㊀㊀㊀㊀第18卷。

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

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

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1、华德福教育的简介华德福教育的创办者是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1861⑴925),于1919年在德国创建第1所华德福学校,90多年的发展,如今华德福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范围最大、发展最快的、非宗教的独立教育运动,华德福学校遍及各大洲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

课程设置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意识发展,针对意志、感觉和思考,对儿童的身、心、灵、精神进行整体平衡教育,并结合儿童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独特的个性本质,进行深层意识教育,协助儿童的智慧生成。

2、华德福的环境教育理论(1)有生命感觉的美和自然环境鲁道夫·斯坦纳主张:的万物息息相干,校舍周围充分的自然空间,使得生活中的儿童能够视察和感受本身和大自然的变化节奏引导他们体悟人是自然界中的1部份,是天地万物之1这是华德福教育的重要部份。

因此华德福教育10分重视人的感官发展,“感官全然开放”的儿童所感知的1切皆组成其生命经验,亦成为生命的1部份。

教育的方式对应人类的生长历程,应充分提供的体验与探索的机会,以其“在实作中培养责任感,在大自然中工作,之内化和谐与平静的感受。

华德福教育的思想主要是告知我们要亲近自然,把人类放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尊重自然,在教育手段上也是要多注意应用自然的素材,活动安排上更加的与自然和谐统1。

另外还主张成人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并显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将美好的1切显现在孩子眼前,在孩子的心灵上种下美好的种子。

随着儿童心里和生命气力的增大,能够综合自己内心的美好发现自己的不美好,并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2)成人在儿童成长的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成人要帮助儿童适应这个世界,关心和保护儿童,儿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没有构成之前,会模范成人,所以成人在儿童生活的环境中起重要作用。

成人还必须为儿童准备1个可以供儿童发展的环境和跟儿童生命状态相适应的生活节律,儿童的生活节律需要成人用心灵对儿童进行心灵感应或说在人智学指点下所取得。

华德福幼儿园优秀案例

华德福幼儿园优秀案例

华德福幼儿园优秀案例华德福幼儿园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捷纳·华德福创办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以孩子为中心,注重自然环境和艺术教育,主张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以下是一个华德福幼儿园的优秀案例。

某华德福幼儿园在实施自然科学教育方面做出了一些有趣的尝试。

他们在幼儿园内建立了一个“自然科学实验室”,用来进行实验、观察和探究。

实验室里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器材和工具,如显微镜、天平、磁力计、放大镜等,还有各种植物和动物标本,供孩子们观察和探究。

在幼儿园的自然科学课上,老师首先会给孩子们一个问题,例如“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然后鼓励孩子们去实验室里进行探究。

孩子们会一起讨论并列出自己所知道的动物,然后老师会带领孩子们进行实地观察和探究。

例如,他们会去花园里观察昆虫、去附近的公园观察鸟类、去动物园看大象等等。

除了实验室和实地探究,幼儿园还会邀请一些科学家、工程师等专业人士来讲课,带领孩子们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如制作火箭、搭建桥梁等等。

通过这些实验和活动,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个华德福幼儿园的实践表明,自然科学教育并不只是关于课本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去探索和发现,让他们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精神。

通过这样的教育,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兴趣点上展开学习,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培养自主性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华德福幼儿园中,对于孩子的教育重点是通过日常活动来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里,孩子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经历生活,学习生活。

其中,某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开展了一项名为“建造大楼”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建造技能,同时还能够在团队中学会相互合作。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被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他们需要首先想象自己要建造什么样的建筑,然后进行规划和设计,最后开始建造。

浅析华德福幼儿园的自然教育

浅析华德福幼儿园的自然教育

环境
( 翻过 来又成小拱梯) 等等 。户外 一 般都有 木制沙 箱 、 秋千等 , 也鼓 励
华 德 福 幼 儿 园 一 般 都 建 立 在
学教 育
动 与 游戏 , 他们的“ 课程” 设 置 主 要 呵 护 。还 让 学 生 照 顾 动 物 , 培 养 孩 在 一 个 完 全 是 成 品 的 、复 杂 的 学
孩 子们好像 生活 在 1 9 世 纪 。但 当 他走 进华德 福 高中 ,看 到 的又是
另 外 一 番 景 象— — 科 学 实 验 室 、
面还是 教室外 面 ,随处可 见来 自
大 自然 的 当 季 花 草 植 物 ,五 彩 缤
电脑室 、 学生制作 的精 美图书 。” 1 2 " 1 华德 福教育 环境是 根据 其独特 的 教育理念而设置 的 , “ 万 物 应 有 时” 是其准则 。一进到华德福 幼儿
的 倡 导 者 和 实 践 者 认 为 ,跟 自然
习与 游戏环境 中 ,他们 的能动性
发 挥 的非 常 有 限 ,他 们 的 兴 趣 也
融为一体 ,人类才 能找到生命存
在的意义 。『 4 1 华德福幼儿 园里 , 孩 子们每天都 要做家务劳 动 、 烹饪 、 玩家 家 、 看偶 戏 、 捏蜂 蜡造 型 、 绘 画、 唱歌、 朗诵 、 跳韵律舞 、 听 故
圃盟四豳
鲤盟

浅 析 华 德 福 幼 儿 园 的 自然 教 育
回 徐 慧 艳
内容摘要 : 华德福 幼儿 园越来越 受到各 国人 民的接纳和推 崇, 其 自然 的教 育环境 为幼儿 的学 习与发展 提供 了有利的支持 , 同时教 育也充 分利 用 自然环境来展开 , 环境教 育是教 育活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德福 幼儿 园的 自然教育环境 与 自然环境教育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 的启 示: 环境 的设置 要适 当地 自然 ; 环境 教育应成 为幼儿教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摘要】华德福教育注重环境创设,通过搭建温馨、自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从华德福教育的背景与理念入手,探讨了环境创设在华德福教育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华德福教育中的环境创设实践,并分析了环境创设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文章还提及了华德福教育环境创设面临的挑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总结了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的意义,探讨了未来华德福教育环境创设的发展方向,以及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的独特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华德福教育,环境创设,思想探析,背景与理念,重要性,实践,影响,挑战与改进,意义,发展方向,独特价值。

1. 引言1.1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在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包括校园环境的布置,还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课堂氛围的营造。

通过合理的环境创设,华德福教育致力于营造一个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的思想,分析背后的理念和价值观,并深入探讨环境创设在华德福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的具体做法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我们也会深入挖掘环境创设在华德福教育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通过对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的探索与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教育理念的核心,探索其独特的教育之道,为未来的教育实践提供借鉴与启示。

2. 正文2.1 华德福教育的背景与理念华德福教育起源于德国,由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斯坦纳创立。

其核心理念是培养学生的身心灵统一,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

华德福教育强调对儿童的尊重和关爱,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发展节奏,应该受到个性化的教育。

浅谈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的内容

浅谈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的内容

浅谈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的内容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是一种以自然为灵感的教育方式,它的宗旨是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能够从自然中汲取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是 20 世纪 20代美国研究和推广的,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行。

首先,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注重孩子的自然发展,培养孩子自发、主动地探索自然的能力。

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独特的教室,是一个有活力的世界,可以教会孩子们比课堂教学更多的东西。

例如,在野外探索中,孩子们可以搜集不同的树叶和花朵,并观察它们的细微差别,引发孩子们自发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像专业人士一样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强调孩子的社会能力的发展。

自然环境虽然具有无穷的活力,但它仍然需要孩子们做一些事情来维持它的活力,因此,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可以探索除了科学的技能之外的技能,例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合作等等,这些技能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为适应社会的个体。

最后,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强调学习在自然环境中的实践性。

实践是一种让孩子们从自然中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主要是让孩子们用实际的行动和体验来理解自然,学会去观察、分析以及总结,这不仅能有效激发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使他们具有跨越时空的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是一种以自然为核心,旨在发展孩子们自发发现自然知识、思考能力、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

华德福教育中学前自然教育思想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实践修养的需要,进而达到发展孩子们全面素质的目的。

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

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

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华德福教育的环境观一、华德福教育的简介华德福教育的创办者是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1861-1925),于1919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90多年的发展,如今华德福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非宗教的独立教育运动,华德福学校遍布各大洲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

课程设置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意识发展,针对意志、感觉和思考,对儿童的身、心、灵、精神进行整体平衡教育,并结合儿童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独特的个性本质,进行深层意识教育,协助儿童的智慧生成。

二、华德福的环境教育理论(一)有生命感觉的美和自然环境鲁道夫·斯坦纳主张:的万物息息相关,校舍周围充分的自然空间,使得生活中的儿童能够观察和感受自身和大自然的变化节奏引导他们体悟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是天地万物之一这是华德福教育的重要部分。

因此华德福教育十分重视人的感官发展,“感官全然开放”的儿童所感知的一切皆组成其生命经验,亦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教育的方式对应人类的生长历程,应充分提供的体验与探索的机会,以其“在实作中培养责任感,在大自然中工作,以内化和谐与平静的感受。

华德福教育的思想主要是告诉我们要亲近自然,把人类放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尊重自然,在教育手段上也是要多注意运用自然的素材,活动安排上更加的与自然和谐统一。

另外还主张成人尽量为儿童提供并呈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将美好的一切呈现在孩子面前,在孩子的心灵上种下美好的种子。

随着儿童心里和生命力量的增大,能够综合自己内心的美好发现自己的不美好,并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二)成人在儿童成长的环境中起重要作用成人要帮助儿童适应这个世界,关心和保护儿童,儿童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没有形成之前,会模范成人,所以成人在儿童生活的环境中起重要作用。

成人还必须为儿童准备一个可以供儿童发展的环境和跟儿童生命状态相适应的生活节律,儿童的生活节律需要成人用心灵对儿童进行心灵感应或者说在人智学指导下所获得。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学习环境的创设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在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被视为对孩子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校园环境的打造上也注重精心设计,力求为孩子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空间。

那么,华德福教育中的环境创设又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华德福教育中的环境创设强调与自然的亲密联系。

华德福教育的创始人鲁道夫·斯坦纳认为,自然是孩子世界的最好教师,因此学校的环境应当与自然尽可能地接近。

这一思想在学校的实际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华德福学校通常都会选址在郊区或者乡村,学校周围种满了各种植物,有着宽敞的空地和大片的花园。

这样的环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自然,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他们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尊重、热爱自然。

华德福教育中的环境创设注重独特性和温馨舒适。

华德福学校的教室通常都会布置得像家一样,桌椅和地毯都是木制的,教室里摆放的玩具也都是手工制作的,没有电子类玩具。

这种环境创设让孩子们在学习时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舒适,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紧张的状态,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这种温馨的环境创设能够让孩子们感受到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华德福教育中的环境创设强调有序和整洁。

在华德福学校的教室中,家长往往都会发现,教室里没有明显的规则和纪律,孩子们可以随意地玩耍和学习,但是学校管理者对于教室的整洁和秩序却是非常重视的。

这一点也能够反映出华德福教育对环境整洁和有序的严格要求。

因为在华德福教育的理念中,整洁和有序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之一,一个整洁有序的环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华德福教育中的环境创设还强调多元化和灵活性。

在华德福学校的环境创设中,往往会设置多个不同类型的教室和活动区域,比如会有专门的手工艺教室、美术教室,还会有音乐舞蹈室等。

这样多元化的环境创设不仅能够满足孩子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多种多样的潜能。

02华德福的特点

02华德福的特点

华德福的特点
华德福教育理念主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融洽,在滋养孩子心灵的基础上,促进全面发展,强化孩子亲近自然的意识,懂得生命的意义,成为一个生活有节奏和规律的人。

特点
1.亲近自然
华德福崇尚人与自然和谐融一体,园所通常选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园区也毫无现代化的痕迹,追求返璞归真,朴素自然,甚至让人觉得简陋。

无论摆设还是教具,很多都是用原木、泥土建造的,非常原生态。

这正是华德福理念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它认为人类感知的刺激来源于自然,把孩子们放到自然的大环境中去发展认知、尊重生态,与自然融合,保证身心的健康成长。

摒弃现代社会的过度刺激,比如喧闹的超市。

2.Less is more
华德福认为孩子们生活学习的东西应该都是最原始的自然物,过多的刺激可能会透支孩子原生的力量。

华德福园所希望孩子避免强烈的感官刺激,不赞成看电视,玩ipad或电动玩具等。

甚至还强调尽可能减少玩具、书籍,避免这些东西捆绑孩子。

甚至在华德福学校,没有现成的课本,由学生记录的课堂内容最后编写成课本。

3.仪式感
华德福学校非常重视仪式感,课程里面每逢节日都会有相应的节庆活动,并提倡每一个节庆都应该成为家庭的重要聚会。

4.想象力
与蒙氏摒弃想象的世界、追求真实不同,华德福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视想象力的作用,在华德福的课堂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丰富的想象力游戏。

四中环境教育观(陈鹤琴、蒙台梭利、瑞吉欧、华德福)的启示

四中环境教育观(陈鹤琴、蒙台梭利、瑞吉欧、华德福)的启示

四中环境教育观(陈鹤琴、蒙台梭利、瑞吉欧、华德福)的启示四中环境教育观分别是陈鹤琴、蒙台梭利、瑞吉欧和华德福。

这些教育理念都有独特的观点和启示,以下是对每种理念的简要概述和其对我们理解和实践环境教育的启示。

陈鹤琴的环境教育观:陈鹤琴是中国现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他认为环境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因素。

他主张通过环境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强调环境的教育价值。

他的理念启示我们,要创造一个充满探索和发现的环境,鼓励幼儿通过直接体验和操作来学习,同时也要注重环境的审美和情感价值。

蒙台梭利的环境教育观: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强调环境的重要性,她认为环境应该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她强调儿童的自我构建和自主发展,主张为儿童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的理念启示我们,要理解儿童的需求和兴趣,为他们创造一个具有丰富、多样性和开放性的环境,让他们在自我探索和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

瑞吉欧的环境教育观:瑞吉欧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儿童在环境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他们认为环境是儿童的第三个老师,通过环境的改变和创造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瑞吉欧的理念启示我们,要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力,通过与儿童共同创造和改变环境,让他们在丰富多样的环境中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

华德福的环境教育观:华德福教育是一种注重自然和人类整体发展的教育理念,他们认为环境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

华德福学校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通过自然环境和手工制作来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华德福的理念启示我们,要注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创造一个充满自然元素和手工制作的环境,让儿童在自然和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和感知世界。

综合这四种环境教育观的启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实践环境教育的建议:创造丰富多样的环境:为了满足不同儿童的需求和兴趣,我们需要创造一个丰富多样的环境。

这个环境应该包括不同类型的活动区域、材料和设施,例如自然元素、艺术材料、科学设备和开放性的空间等,让儿童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学习。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1. 引言1.1 华德福教育的概念华德福教育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教育理念,由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施泰纳于20世纪初创立。

其核心理念是以培养孩子的身心灵为目标,重视孩子全面发展的各个层面。

华德福教育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不以竞争和标准化评估为导向,强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华德福学校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倡导通过亲近自然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视环境为培养孩子的重要因素,注重塑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教育环境。

通过创设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环境,华德福教育旨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1.2 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更是他们认识世界、培养情感、发展能力的空间。

教育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华德福教育中,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空间和设施,更重要的是包括人际关系、价值观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营造富有温馨、和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华德福教育致力于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独立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理念背景:斯德哥尔摩学校华德福教育的理念背景可以追溯到斯德哥尔摩学校。

这所学校是华德福教育的发源地之一,由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斯泰纳在1926年创立。

斯德哥尔摩学校的环境创设强调对孩子们自然成长的尊重和倾听,提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斯德哥尔摩学校的理念背景主张将教育过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孩子自由地接近大自然,体验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学校的环境创设注重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环境,包括充足的户外空间、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种活动设施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华德福幼儿园环境教育论文

华德福幼儿园环境教育论文

华德福幼儿园环境教育论文摘要:教师对环境教育缺乏认识和理解,单方面的教育会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在华德福幼儿园里,环境教育不只是幼儿园,也不只是环境保护或环境创设,教育要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去,不仅在幼儿园,还要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协调发展,通过各种亲子活动,家长热线、等等丰富的交流平台,教育上达成一致。

华德福幼儿教育之所以这样深受欢迎,主要源于它的教育理念坚持了人智学对人的共性理解,注重人的本性发展,尊重孩子的灵性,并能结合本土文化资源和国情,实现华德福幼儿教育理念被广泛使用的可能性。

它强调幼儿与大自然接触和融合,给予爱和温暖,在真实自然地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玩耍。

在华德福教育里,生活就是学习,生活就是游戏。

华德福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确是一种理想的教育,但在环境教育方面总有些经验和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拿来鉴借的。

通过分析我国幼儿园环境教育出现的和面临的问题,我认为华德福幼儿园环境教育对我们的启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环境布置过程《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胡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肯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胡重要内容但从现状看主要在布置方法上存在一点问题,主要以教师的设想、愿望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

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用环境记录、描述自己一日生活,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以往我们总是担心幼儿不行,做得不够美观,或是看到孩子未能达到教师设计的效果,便给予指责,从而大大地抹杀了孩子原有的创作想法,久而久之地服从老师安排,由老师全权负责。

在创设环境和改变环境时,我们不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与孩子对话交谈,“你看该怎么办?”“你有什好的创意吗?”“你想怎么贴?”去打开孩子的思路,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积极性,他们对老师口中所说的“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小朋友,你来帮帮我吧。

华德福幼儿园如何亲近自然

华德福幼儿园如何亲近自然

华德福幼⼉园如何亲近⾃然很多幼⼉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科技产品”,如铺设的软垫、塑料的⼤型户外玩具、各种⼈⼯制造的玩具、教具、甚⾄是先进的电⼦教学设备,孩⼦们⼏乎触摸不到真实的树⽊、泥⼟、沙⼦、⽔、⽊头等。

⼉童失去了和⾃然的接触,失去了和天地的联系,他们的灵性⾃然也就⽆从⽣长。

⽽以上那些科技产品在华德福幼⼉园是绝对被禁⽌的,华德福幼⼉园主张使⽤来⾃纯天然的,尽量朴素的材料,像⽯⼦⼉、树枝、⽺⽑、果核、⽵筒、葫芦、藤编等,认为这样的材料⽐塑料玩具或设计精致的成品玩具更具拓展性。

⽐如华德福幼⼉园的积⽊,不是加⼯成标准⽴体⼏何形状,⽽是⼤量采⽤原⽊,保留着树⽪、枝杈、节疤以及年轮等细节,这样的积⽊,能更好的与孩⼦的想像⼒共振。

很多幼⼉园要求孩⼦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记忆背诵,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或打着开发潜能或游戏的幌⼦进⾏识字、算数等教学,早早地开始给孩⼦们布置各种各样的家庭作业。

很多“传统”幼⼉园是为学校教育作准备的,但华德福幼⼉园不是,华德福幼⼉园是要为整个⼈⽣作准备。

源⾃德国的华德福教育,强调⾝,⼼,灵全⾯发展,主张七岁以前的幼⼉是完全的“感官体”:不是⽤头脑记忆,⽽是靠感官学习。

所以华德福幼⼉园⾥的孩⼦不提前学习写字,只有纯粹的玩。

他们⿎励孩⼦亲近⼟地,加强或保持⼈与⾃然的亲密链接,因为⼈类⽂明建基于⾃然之上。

华德福教育⾮常重视呼吸,⽽孩⼦在户外进⾏活动的时候是呼出,户内活动则是吸⼊,孩⼦们⼀般是⼼跳四次,呼吸⼀次,所以,孩⼦们在户外呼出和户内吸⼊的时间最恰当的⽐例是4:1,这样他们在9岁之前呼吸系统才发育完善。

也正因为如此,华德福幼⼉园特别注重⾃然环境的营造和户外活动的开展,在华德福幼⼉园你会看到许多在普通幼⼉园看不到的场景。

玩沙让沙⼦从⼿中流过,可以给宝宝带来特别的感官刺激。

在玩沙的过程中,他们会接触到不同质地的沙⼦,⽐如湿沙、⼲沙、颗粒粗细不同的沙⼦等。

玩沙没有固定的玩沙法和必然的结果,因此给宝宝很⼤的空间来尽情挥洒想象⼒和创造⼒。

谈谈自然教育在幼儿成长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谈谈自然教育在幼儿成长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180神州教育谈谈自然教育在幼儿成长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刘丽深圳市南山区朗麓第一幼儿园摘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美好明天的继承者。

让幼儿通过接触自然,通过自然教育学会交流、观察等能力,发挥自然教育的作用,帮助幼儿从生活技能、性格培养等方面得到提升是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文就幼儿自然教育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华德福教育理念,就自然教育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自然教育;华德福教育理念;性格培养一、自然教育与华德福教育理念想符合:华德福的幼儿教育思想从理解的角度来说明:就是更加侧重幼儿情感和心灵的成长,侧重于人文精神,让孩子们更加贴近自然,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的场所,而是如同生活中的一部分。

由家庭、家长、教师、幼儿共同组成的生活社区。

自然教育是让儿童首先进入自然的环境当中,然后通过教师的参与,让孩子们在自然中通过行动、观察、交流等方式不断的得到提升,既开发智力,又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两者联系密切。

二、当前自然教育在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2.1自然环境创造困难:众所周知,幼儿接触自然的机会相对较少。

在幼儿园中,出于对孩子安全角度出发,进行封闭管理,就更加不容易与大自然接触。

缺乏有效的自然环境,开展自然教育如同纸上谈兵。

这就需要幼儿园在建设过程中,巧用心思,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自然环境创设。

例如,在郊区的幼儿园,与村庄临近,那么就可以合理的借用身边的自然农庄资源进行自然教育,只是地理优势的合理利用。

而身处城市当中的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规模进行建设。

如果操场面积较大,可以建设小的模拟农庄,例如养殖一些小动物,小白兔、小猫等,种植一些常见果蔬等。

如果面积有限,可以在所在班级内,搭建自然角,让孩子有自然环境的认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自然教育的作用。

2.2安全问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有限,所以不能盲目的完全以进入大自然为目的进行自然教育,要在教师的保护下,在适宜的自然景观环境下开展自然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华德福学校之自然教育
談華德福學校之自然教育
,王智弘,2009.6.27
華德福教育運動
1919年,一次世界大戰狼煙甫歇,無數的孩子忍受戰後的疾病、營養不良及種種社會條件之威脅。

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史代納應Waldorf Astoria煙草工廠老闆Emil Molt之請,為其工廠員工之子女創辦學校。

史代納以其「人類智慧
學」:Anthroposophy,簡稱人智學:學說為基礎,建立世上第一所華德福學校。

其教育目的在於盡力協助人性之發展,並以達成全面之健康為教育目標。

而今華德福教育已成為世界性的教育運動,不僅在實踐教育方面,更在醫療、金融、藝術、農業等各面向,構成一緊密之脈絡,
1以朝向史代納提倡之「三元理想社會」之目標。

目前全世界的華德福學校已逾千所。

華德福教育十分重視人的感官發展;而「感官全然開放」的兒童所感知的一切皆組成其生命經驗,亦即成為其生命之一部份。

故對於教育場域中出現之一切,包含人、事、物、境等,均需在整體的教育思維關照下,予以適切的安排。

透過良好的保護,以及良好的教育活動之鍛鍊,可以讓孩子天賦的感官能力得以健全發展。

因此華德福學校中不使用塑膠材質玩具或物品,而採用貝殼、石頭、木塊、棉布等天然素材;使用真正的樂器與人聲歌唱,而非多媒體唱盤;避免化學調味料或色素的飲食,改採有機食材;務使孩子與大自然之間保留開放和愉快的關係,不過早地以人造物或人為意識干擾其身心發展。

教育方式對應人類生長歷程,應提供充分的體驗與探索機會,以期「在實作中培養責任感……在大自然中工作,以內化和諧與平靜的感受」:Edited by M. Rawson and T. Richter,2006:145:。

依據人智學理論,人類作為一種精神性的生命體,一出生即帶著個別內在的生命狀態與目的。

往後儘管受到身體與外在條件之限制各自不一,但實踐其獨有目的之目標則無有不同。

教育之所以必須,即是為了協助其發展最大可能之潛力,以實踐此生命目的。

而各階段均有其發展重點,亦有其偏重培養之能力。

前一階段所累積的經驗與能力,乃是下階段教育所需之基礎。

前三個七年週期發展狀態教育重點
仍處於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狀透過大量的遊戲與自然的素材,使其
態,物我界線不清,本能地探運用肢體充分體驗與探索;並藉著規,,七歲索、與外界互動律性的生活節奏,培養呼應自然韻律
的和諧感。

物我界線逐漸清晰,渴望與世界透過故事、藝術活動、實作課程:建
建立正面的關係、而不被童年的築、農耕等:,以及具美感與溫暖的環七,十四歲「整全世界」排拒於外境設施,使孩子培養面對世界之正面
圖像
自我意識已屆獨立,亟欲尋覓自透過自然現象之精密觀察、紀錄與討十四,廿一歲身在世界上的位置論、思辨,習得科學研究與獨立判斷
之方法;
1 史代納依據人智學所提倡之「三元理想社會觀」,目標為「在文化上實現自由,政治上實現平等,經濟上實現博愛」。

單就個別生命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而言,成長彷彿是一種在意識上逐漸分離的過程;或者可說是個體獨立性逐漸成熟的歷程。

透過各階段教育的實施,最終在個體獨立思考能力成熟的第三階段,要能「覺醒」到自身生命與大自然之一體性;而儘管前兩階段個體之意識尚未獨立,但其充分探索與體驗之生命經驗,以及初期建立之世界圖像,正是之後能否自由地定位自身的關鍵基礎。

華德福學校之自然教育
華德福學校之自然科學教育涵蓋了環境教育。

自然教育不僅不應侷限在所謂自然知識的教學,更應著重在個體生命與這些自然現象或法則之間的關連。

因此其教學途徑均由感受出發,透過具體生活經驗與感官經驗,一切知識均能對個體生命有意義,成為「有感覺」的知識。

一旦體會到這一點,個體自然而然對環境有同感、進而負起責任。

如前節所述,兒童在意識發展歷程上,從「與外在世界渾然一體」,到意識逐漸
分離終至獨立,好比三歲小童會自然地在泥中玩耍、亦對身邊蟲魚花草展現極度開放與好奇,而青春期的年輕人處處表示「我」不願、「我」不想如何如何;自然教育亦依循各階段中不同的意識狀態,採取不同的題材與進路。

一、二、三年級的自然教育是「散步課」、「自然故事」等等。

在一次次走出課堂的時候,孩子們有機會認識生活環境周遭的花草樹木,流浪的貓狗,遠方丘陵或地平線的形狀,感受泥土花香的氣味、初春或盛夏的風吹拂臉上的感覺。

各種感官在這樣的體驗中,累積各式各樣真實世界的經驗。

對自然現象的觀察,也在各式各樣擬人化的自然故事中:例如,水精靈的旅行:,得到滿足而充滿想像力的解答。

到目前為止,大自然對一派天真的孩子們而言,還只是遊戲的一部份,而非認識的對象。

四年級開始進行「地方/社區探究」,學生要對周遭環境中的元素,做進一步的
觀察與討論,並一次次繪製成地圖。

原本悠遊其中的環境,漸漸地要變成認識的對象,所依據的正是過去累積的親身體驗。

四到六年級之間,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地質學、天文學,一步步地讓學生學習觀察與歸納,從現象中逐步發現規律,並與自身生命經驗連結與對話。

大量的現象觀察、記錄以及實際體驗仍是重點。

初步的物理學:聲、光、熱、電、磁:也已經開始,在實驗室中,透過條件的限制,觀察「稍稍不自然的自然現象」。

七年級起,學生已累積大量的自然觀察與互動經驗,其意識亦漸漸獨立,思考能
力漸趨成熟。

此階段的自然教育重點,是學習從既有的觀念與現象觀察著手,進一步
探究背後的自然規律。

精確的記錄與描繪,是此階段必須學習的能力,依此基礎,展開討論、推理與歸納,最終得出結論知識。

迥異於一般科學教育直接給予結論性的概念,華德福的自然教育強調「全然投入其中,仔細觀察,導引出自己的知識」;儘管學生一開始得出的結論可能荒誕不經,卻是作為一個人類結合理性與想像力經歷探索的必經過程。

而這樣的歷程,也使自然知識不再抽象和疏離,而能對個體生命深具意義。

七到九年級的自然課程包括進階物理學:更講究精確度的聲光熱電磁;流體力學、古典力學等:、化學、生理學、生物學、解剖學、地球科學等等。

除此之外,華德福學校特有的節慶活動,一年四季配合文化特色的課程,學生得以一年一年地感受著時節的變遷。

大量的戶外挑戰課程,包括野營、溯溪、登山等等,一方面鍛鍊學生體魄、滿足其冒險及自我挑戰的需求,更直接累積與大自然相處的美好經驗,充分感受人即是自然的一部份。

而周遭環境透過孩子的感官傳遞著「境教」;打造一片充滿自然野趣、豐富生態的校園,讓孩子自由地在其中悠遊玩耍,對孩子整體的影響,更無形中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透過環環相扣的課程,這些大自然的親密體驗累積在身體與情感記憶裡;身為大自然一份子的本能,在課程中被充分地喚醒、運用;再經歷深入而豐富的自然互動,最後才學習科學方法,用理性思考將這些整合成個體的環境知識或自然知識;而這樣子養成的知識,是與個體生命緊密相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