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阅读题

合集下载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第一篇: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原文】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问题】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小大之狱狱:(2)公将鼓之鼓: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翻译:(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1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曹刿与庄公的对话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2分)【参考答案】12.(1)案件(2)击鼓进军(共2分。

每小题1分)13.(1)做官的人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1)句中的“肉食者”“谋”,“间”(2)句中的“惠”“徧”“弗”译错一个扣1分。

14.答案要点:①凭借什么作战②战争取胜的原因(共2分。

每个要点1分)第二篇:曹刿论战练习(答案在后面)《曹刿论战》检测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1、《曹刿论战》选自,相传是时期所作。

它是一部体史书。

2、《曹刿论战》一文通过人物对话,阐明了及的道理。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⒈又何间焉()⒉肉食者鄙()⒊牺牲玉帛()...⒋小信未孚()⒌下视其辙()⒍登轼而望()...⒎ 望其旗靡()⒏夫大国()..三、文章阅读(一)十年春,齐师伐我。

【现代文阅读】《曹刿论战》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曹刿论战》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曹刿论战》阅读附答案《曹刿论战》阅读下列两段选文,完成6?10题。

(12分)[a] 这是一次与公众共度的旅程。

长期斗争。

公众会鼓动它。

桂说:“这是不可能的。

”齐人三鼓。

桂说:“是的。

”齐师傅失败了。

公众将疾驰而去。

桂说:“这是不可能的。

”邓实低头看着它的车辙,看着它说:“没关系。

”于是他去了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b] 宋公① 与楚人作战② 在洪阳③. 楚人来自冀洪。

秘书⑤ 回答说:“请在完成之前完成。

”宋公说:“不,我听到了。

君子不伤人。

虽然我失去了我的国家,但我不能忍受这样做。

”帮忙之后⑦ 还没有完成旧的⑧, 一位秘书回答说:“请在他们完成旧任务之前攻击他们。

”宋公说:“不,我听到了。

一个绅士没有鼓是不能被列入名单的。

”已经陈,然后向公鼓,宋师被击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

②期:约定时日。

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

④济:过河。

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

⑥迨:趁着。

⑦既:尽,完了。

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在下面的句子中添加解释。

(2分)(1)彼竭我盈,故克之克:(2)然后襄公鼓之鼓:7.以下句子中“于”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不同(2分)()例句: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a、卡皮努斯(马硕)中的平行死亡b.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c、贺欢和玉玲都恨他d.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2)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翻译:9.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

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2分) 10.读完A段和B段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参考答案:6.(1)击败(打破)(2)击鼓前进(击鼓的答案也是正确的)(每个子问题1分)7.c(abd三项均为介出所处,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8.(1)第一次击鼓时振作起来,第二次击鼓时减弱,第三次击鼓时排气(干燥)。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及答案【原文】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问题】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1)小大之狱狱:(2)公将鼓之鼓: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翻译:(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翻译:14.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曹刿与庄公的对话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2分)【参考答案】12.(1)案件(2)击鼓进军(共2分。

每小题1分)13.(1)做官的`人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2)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

(1)句中的“肉食者”“谋”,“间”(2)句中的“惠”“徧”“弗”译错一个扣1分。

14.答案要点:①凭借什么作战②战争取胜的原因(共2分。

每个要点1分)。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曹刿论战》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神弗福.也福:福气B.小信未孚.孚:使信服C.虽不能察.察:明察D.夫大国,难测.也测:揣测,估计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以.伤先帝之明B.再而.衰,三而竭广起,夺而.杀尉C.公将鼓之.陈胜佐之.D.公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8.下列有关本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贯穿全文的一条人物活动线索:请见→论战→参战→释疑。

B.面对“齐师伐我”一事,曹刿与乡人的态度截然不同。

C.文章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重在表现战争的激烈和君臣的筹谋得当。

D.文章紧扣“论战”来写,详略得当,体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

【答案】6.A 7.B 8.C【解析】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A.译为: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福,动词,保佑;故选A。

7.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介词,凭借/连词,以致于;B.都是连词,表顺承;C.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指吴广;D.代词,指其中的/语气词,表祈使;故选B。

8.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曹刿论战》阅读及答案参考

《曹刿论战》阅读及答案参考

《曹刿论战》阅读及答案参考《曹刿论战》阅读及答案参考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4分)(1)公将鼓之鼓:(2)小惠未徧徧:(3)彼竭我盈盈:(4)既克,公问其故克:【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题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小题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分)答案【小题1】(1)击鼓(1分)(2)同“遍”,普遍 (1分)(3)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答案1分(4)战胜(1分)(共4分)【小题2】(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1分)(2)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1分)【小题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

共2分)【小题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共含12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分析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按原文在横线上补充句子。

2.本文选自《#》,相传为春秋时期()所作。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又何间/焉立有间B.公问其故/并驱如故C.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D.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5.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6.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30字)#参考答案:1.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2.《左传庄公十年》左丘明3.D4.(1)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的清楚,但一定要处理的合情合理。

(2)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你去。

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抓有利战机,做事要有远见。

(言之有理即可)篇2:《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北京市中考题)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北京市中考题)

《曹刿论战》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北京市中考题)(三)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1-13题。

(共8分)曹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甲】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曹刿请见见多识广见义勇为各抒己见B.小信未孚言而有信杳无音信信手拈来C.公与之乘乘风破浪乘虚而入乘兴而来D.遂逐齐师出师未捷百万雄师仁义之师12.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

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的诉讼事件,与“小惠”和“小信”相比,更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具备了迎战的条件。

【乙】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理解:曹刿能敏锐地观察战场形势的变化,他根据“辙乱”“旗靡”判断齐师撤走了伏兵,认为可以追击敌人了。

13.“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意思是虽然身份低微,仍然不忘担忧国事。

曹刿一介平民,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国解忧。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简要说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在弦高和卜式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题及答案《曹刿论战》出自于左丘明的《左传·庄公十年》,这篇文言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曹刿论战阅读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曹刿论战》阅读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阅读题目1.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详略得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安排,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

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 (1)通“遍”,遍及,普遍(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凌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论战阅读理解附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理解附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理解附答案曹刿论战阅读理解附答案【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耒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F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赵将廉颇之后嗣廉范①,任云中郡守。

一日,会匈奴大入塞,故事⑦虏③人过五千,移文④旁郡。

吏欲传檄⑤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会日暮,令军士各交缚⑥两炬三头热火⑦,营中星列⑥。

虏遥望火多,谓汉兵救至,大惊。

待旦⑨将退,范乃令军中褥食⑩,晨往赴之。

俄而,斩首数百级,虏自相践踏,死者千余人。

虏由此不敢复向云中。

【注】①廉范:廉颇的后代。

②故事:按旧例。

③虏:敌人。

④移文:发文书。

⑤传檄:发出紧急公文。

⑥交缚:交叉缚扎。

⑦热火:点火。

⑧星列:像星星一样布满。

⑨待旦:等到天亮。

⑩褥食:在睡垫上把早饭吃了。

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的`字。

(1)望其旗靡:_______________(2)会匈奴大入塞:___________(3)范兵不敌:_______________(4)公将鼓之:_______________2、用“/”画出下面这句话的朗读停顿。

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3、翻译句子。

吏欲传檄求救,范不听,自率士卒拒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曹刿、廉范这两位军事家指挥作战时,既能做到_____________,又能做到胆大而心细,因此取得战争的胜利。

参考答案:1、(1)倒下(2)正遇上(3)抵挡(4)击鼓2、虏众盛/而范兵不敌。

3、吏想发紧急公文向旁边的郡县求救,廉范不肯,亲自率领士兵抵抗。

4、知己知彼(或抓住战机)。

曹刿论战阅读附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附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附答案【甲】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

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注释】①夫: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②所以:是为了。

③鸱枭(chī xiāo):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8.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赐福,保佑)C.凌忽长者,轻慢同列(轻视)D.人疾之如仇敌(疾病)9.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乃入见见人读数十卷书B.恶之如鸱枭死亦我所恶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人疾之如仇敌D.虽不能察,必以情如此以学自损10.对两个文言语段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第一段记述曹刿询问和批驳鲁庄公的看法,最后得出抓准战机是战争取胜的`基本条件。

B.【乙】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千万不要傲气。

C.【乙】文“如此以学自损”中“此”指代的内容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D.【甲】文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曹刿深谋与远见,【乙】文通过所谓读书人的行为表现,写出其鄙陋与短见。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通用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通用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通用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曹刿论战》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小惠未徧()(2)彼竭我盈()(3)牺牲玉帛()(4)又何间焉()【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小题3】文中庄公的“鄙”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小题4】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看法。

(4分)答案【小题1】(4分)(1)同“遍”,遍及,普遍;(2)充满,这里是士气正旺盛;(3)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4)参与。

【小题2】(4分)(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

(或: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2)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枯竭了。

【小题3】(3分)(1)战前准备阶段,鲁庄公的三答,表明他寄战胜的希望于身边的近臣的拥护、神灵的保佑,而不是百姓的拥护。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中考阅读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12长春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左传》旧传为(朝代)末年鲁国史官(人名)所撰。

(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又何间焉()②小惠未徧()③小大之狱()④望其旗靡()11.面对齐军压境,庄公欲仓促迎战,乡人闲议漠视其战,曹刿却以布衣之身“请见”,曹刿入见后与庄公的一番对话,使庄公明确了战争胜利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什么?(2分)12.文中第二段,仅用“将鼓”“将驰”寥寥数语,便将庄公的鲁莽少谋之“鄙”表现得神情毕现。

那么,作者极言其“鄙”有何作用?(2分)13.长勺之战,齐败鲁胜,鲁国为军事史册再添以弱胜强之经典战例。

曹刿功不可没,且一战成名;庄公虽鄙,但不乏可取之处。

庄公身上值得肯定的方面有哪些?(3分)9.春秋左丘明(共1分,每空0.5分)10.①参与②同“遍”,遍及、普遍;或“通‘遍’,遍及、普遍”③案件④倒下(共2分,每小题0.5分)11.围绕“政治上取信于民”回答。

(或“民心所向”;或“百姓的支持”;或“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共2分,意思对即可)12.围绕“(对比)突出曹刿的从容镇定;胸有成竹;指挥若定;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谨慎果断;远谋(深谋远虑)”回答。

专题04《曹刿论战》阅读真题(原卷版+解析)-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阅

专题04《曹刿论战》阅读真题(原卷版+解析)-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知识汇总+阅

曹刿论战一、课内阅读(一)(2022·广西桂林·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军队)B.必以信.(信任)C.小惠未遍.(遍及,普遍)D.神弗福.也(赐福,保佑)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B.公将驰.之遂许先帝以驱驰.C.公问其故.故.自号曰醉翁也D.战则请从.隶而从.者3.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A.可以/一战B.彼竭/我盈C.惧/有伏焉D.齐师/伐我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有人曾以《齐鲁长勺之战》作为本文题目,后《古文观止》的编者改为《曹刿论战》,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二)(2021·广东阳江·九年级期末)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曹刿论战》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曹刿论战》古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字。

肉食者鄙神弗福也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3: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作答)①政治方面:②军事方面:参考答案:小题1:鄙:鄙陋,这里是目光短浅。

福:赐福,保佑。

小题2: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会以实情判断。

小题3:①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

②战争中善于分析敌情,知己知彼,把握战机。

分析: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抓关键字的解释,“狱”“虽”“情”等字的解释。

小题3:学生能学会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曹刿论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曹刿论战阅读训练题及答案「篇一」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乙】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节选自《公输》)1、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语理解。

(1)解释下面划线字的含义。

①遂逐齐师()②公问其故()③望其旗靡()④公输盘诎()(2)请选出划线字与例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成语。

①例句:既克,公问其故 A、克己奉公 B、克敌制胜 ___________②例句:以牒为械 A、为民请命 B、下不为例 __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杀臣,不能绝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上两个文段都涉及到战争,从文段的'两个事件结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5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经常看到阅读答案的身影,阅读答案具有开放性,不是唯一的,我们要敢于辨证扬弃,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使其更完善。

那么问题来了,一份好的阅读答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曹刿论战》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1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题目。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

(4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_________(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_________(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加_________(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狱_________【小题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4分,每小题2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小题3】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文回答)他的远谋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文中的战役,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还有: ______________(举一例)(4分)【小题4】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优秀3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优秀3篇)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优秀3篇)以下这3篇《曹刿论战》阅读答案是来自于作者的曹刿论战练习题及答案的范文范本,欢迎参考阅读。

《曹刿论战》阅读答案篇一一、课前检查二、朗读导入三、分析课文(一)一段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补充介绍历史背景: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赶先回国,想做国君。

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起兵迎击。

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齐桓公胁迫鲁庄公杀了公子纠。

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从历史背景得知齐师兴兵完全属于侵略行为,所以“伐”应译为“侵犯”。

2、曹刿的身分怎样?明确:从“其乡人曰”句中我们能推知曹刿的身分为普通老百姓,没有官位,属爱国君子吧,“位卑未敢忘忧国”。

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句中的“肉食者”指什么?明确:“肉食者”,吃肉的人。

“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

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

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

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官员,一般称为“肉食者”,用以借指有权位的人。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中的“远谋”二字是此文的关键,贯穿全文。

从曹刿的这句话里可见他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明确:从曹刿的对答中反映曹刿关心国家大事和深谋远虑的品质。

5、“何以战”这三个字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

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方面的准备呢?明确: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明确: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和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和答案

《曹刿论战》阅读练习和答案阅读«曹刿论争»,完成1~5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

〞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那么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日:〝未可。

〞齐人三鼓。

刿日:〝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日:〝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请用〝/〞标出以下语句中的语意停顿。

(每句标一处)(1)肉食者谋之 (2)弗敢加也2.解释以下加线词语。

(1)小惠未徧( ) (2)小信未孚( )(3)公将鼓之( ) (4)再而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选文详略妥当,详写_________,略写_________,这样布置,突出了曹刿的〝远谋〞。

5.鲁庄公是个伟大的国君,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一定的中央。

请找出一处作简明剖析。

2021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初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 (1)肉食者/谋之(2)弗敢/加也2. (1)通〝遍〞,普及,普遍 (2)为人所信服(3)击鼓进军(4)第二次3.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4.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或: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双方交兵的进程。

5. ①〝公将战〞表现鲁庄公面对强敌毫不畏惧。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表现鲁庄公取信于民(或:勤政爱民)。

③〝公与之乘〞表现鲁庄公礼贤下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信⑤,何以使人?夫信,民之所庇⑥也,不可失也。”乃去之,及孟门⑦,而原请降。
(《国语·文公伐原》)
(注释)①[原]原国,姬姓小国。②[令]限令。③[疏军]撤兵。疏,散、撤。④[谍]刺探军情的人。⑤[信]信用。⑥[庇]庇护,即赖以生存。⑦[孟门]原国地名。
12.(1)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2)诉讼事件(3)驱车追赶
13.(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2)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穷尽了。
14.B
15.(1)安(养,养生,养生的东西 )
②加(虚报 )
③靡(倒下)
16.⑴大小的案件,即使不能全部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
(节选自《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
(链接材料二)
上(汉文帝)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③!”慎夫人④衣不曳地,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其后七十年间,国家亡⑤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⑥廪庾⑦尽满,而府库余财。
C.本文紧扣题目,详写了曹刿论战前的政治准备,略写了作战中的战术和战争的过程。
D.文章说明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重要政治条件,也说明抓住有利战机是战争取胜的重要因素。
参考答案
1.(1)参与(2)指猪、牛、羊等古代祭祀用的祭品(3)离开,离去(4)用在句首,引起议论
2.(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要以实情判断。(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9.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公问其故/温故知新又何间焉/黑白相间
B.可以一战/俭以养德 公将鼓之/旗鼓相当
C.彼竭我盈/热泪盈眶视其辙乱/重蹈覆辙
D.衣食所安/安之若素 肉食者鄙/鄙夷不屑
10.依据上下文,对文中四处画线语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作战,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
17.C
(1)肉食者鄙(_______)(2)小大之狱(________)(3)公将驰之(________)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鲁庄公面对曹刿“何以战”的问题,在曹刿的启发下,最终意识到民心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C.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翻译:(这)是尽职责本分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理解:曹刿认为鲁庄公能够公正处理百姓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是尽到了当权者的职责,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翻译:我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又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所以追赶他们”。
理解: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曹刿善于把握战机,具有卓越的军事智谋和指挥才能。
翻译:他的乡人说:“居高官享厚禄的人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
理解:作者善于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写乡人的劝阻,能衬托出曹刿的爱国热情。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翻译: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一定信任神灵。
理解:这句话表明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
《曹刿论战》阅读题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对比阅读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B.第②段鲁庄公不察战情,急躁冒进,而曹刿则胸有成竹,指挥若定。前者的“远谋”与后者的“鄙”形成鲜明对比。
C.文章剪裁别具匠心,紧扣“论战”来写,详写了曹刿战前、战中和战后的言论,略写了战争的规模、具体过程等方面。
D.文章的语言简洁精练,行文中散句、对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五、文言文阅读
链接材料二:汉文帝下诏赏赐百姓十二年租税的一半。第二年,免除百姓农田的租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没有任何增加。曾经想造一座露台,召集工匠计算,造价要白银百两。汉文帝说:“白银百两,相当于十户一般人家的家产了。我继承了先帝的宫室,常常担心使他蒙羞,我还要露台做什么呢?”慎夫人衣服不拖地,蚊帐没有刺绣,用来表示俭朴,为天下人的表率……前后七十年,国家没有大事发生,除非遇到水灾旱灾,老百姓自给自足,全国粮仓都是满的,府库里面都是多余的钱财。
4.甲乙两文都是写战争的,但从战争阶段的角度来看有所不同,甲文写的①______,乙文写的是②______。
5.甲乙两文都强调政治上①______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文中都有反映这一重要思想的典型句子,如甲文中的画线句,乙文中的“②______”这一句。
二、课内阅读
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下列小题。
(节选自《汉书·食货志上》)
注: ①召公奭(shì):姓姬名奭,周武王之臣。因封于召(在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周代燕国的始祖 ②侯、伯:古代五等爵位中第二等称侯、第三等称伯。此泛指贵族。③何以台为:还要露台干什么呢!④慎夫人:汉文帝的宠妃,在宫中与皇后平起平坐。⑤亡:通“无”。⑥都鄙:京城和边邑,借指全国。⑦廪庾:粮仓。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师伐我(将领)B.又何间焉?(参与)
C.必以信(实情)D.小大之狱(诉讼事件)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未能远谋B.小惠未遍
C.可以一战D.战则请从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待了战争的时间、交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
11.取信于民”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这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请结合原文及链接材料说说这种思想在鲁庄公、召公、汉文帝三人身上的具体表现。
(链接材料一)
召公奭①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②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又何间焉____
(2)牺牲玉帛____
(3)公令疏军而去之____
(4)夫信,民之所庇也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文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粮。
3.甲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在对话中,曹刿的“①______”和鲁庄公的“②______”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用文中的词语作答)
四、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
《左传》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衣食所安( ) (2)弗敢加也( ) (3)望其旗靡( )
1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
⑵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
1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和鲁庄公在战前的三问三答,足见鲁庄公的“鄙”。
B.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话的方式记载历史事件,叫做“记言”。《曹刿论战》采用的就是这种叙述历史事件的方式。
(2)晋文公出兵讨伐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口粮。
3.①远谋②鄙
4.①战前准备(或:战前谋划、条件准备)②战争过程(或:战争经过及结果。)
5.①取信于民②夫信,民之所庇也,不可失也(或答“得原而失信,何以使人?”;或将两句齐答,均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