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教案 副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副词
副词是一半实一半虚的词,它能表示行为、动作、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可能性、情态和否定作用等,有一定词汇意义,能独立用作句中的次要成份,这是它近似实词的一方面;但是,它又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同时又不能作句子的主要成份:主语、谓语,也不能作宾语、定语,这是它同其它虚词相通的一方面。副词具有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功能,经常在句中充当状语。根据定义,古代汉语的副词大致可以归纳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和表敬六类。下面对这六类副词中值得注意的地方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一、程度副词
用来表示事物性状和行为的程度的副词,一般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恐、思、恶、望等词)的动词。有时也可以修饰一般的动词,大多数作状语,少数(甚、极)也能作补语。程度副词可分为表轻度、表过甚、表极致、表比较四类。
1)表轻度程度的词
古代汉语里一些常用的程度副词如“最”“至”“甚”“太”等字从古到今变化不大。有少数程度副词变化比较大,读古文时必须特别注意。例如:“少”和“稍”就是如此。
现代汉语里的“少”用作形容词,古代汉语里的“少”则常作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稍”;而古汉语里的“稍”则是时间副词,有“逐渐”的意思。先看“少”的例子:
1、太后之色少.解。
2、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
和于身也。《战国策》
(稍微进一点自己所嗜好的食物,使身体舒服。)
4、然而天下少.安,何也?《治安策》
再看“稍”,在古汉语里主要表示动作行为实现渐进,可译为“逐渐”“渐渐”“逐步”,有人作程度副词,有人归于时间副词。
5、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6、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史记》
7、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史记·秦本纪》
(秦国逐渐蚕食诸侯,终于在始皇手中完成统一大业。)
8、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黔之驴》
yi(谨慎的样子)
9、其群臣稍稍
..背叛之。(他的臣僚们逐渐背叛他。)“稍”在较后的作品中,逐渐演变为“稍微”的意思。
10、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纸。《活板》
程度副词“颇”在古代有两种意思,一是“很”、“甚”的意思
11、唯袁盎明绛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
12、廷尉乃言谊少年,颇.通诸家之言。《汉书·贾谊传》
现代汉语书面语里还保存着这样的用法,如“时间颇长”“颇感有趣”,另一种意思是“稍”“略”,例如:
13、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
14、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
15、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论衡》
16、殷商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周以来,乃颇.可著。《史记》
一般来说,在古汉语里用作“略”“稍”的例子比较多,如果按现代汉语理解,是不正确的。
教材中主要讲了古今变化大的几个程度副词,再补充如下:
表轻度的程度副词,还有“差”“略”。“略”古今变化不大,“差”作为副词只保存在成语中。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稍能振奋人心[使人满意])
17、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后汉书·吴汉传》(光武帝时常派人去观察吴汉在干什幺,派去的人回来报告说吴汉正在整修作战攻伐的器具。光武帝于是赞叹说:“吴还比较[略]使人满意。”)
18、元始中,车后王国有新路,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汉书·西域传下》
2)表过甚(过分):“甚”“太”“泰”“以”“已”
1、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三个月没有得到君主任用[找到君主],[别人]就去安慰他,不是太
急了吗?)
2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父兄被楚平王杀死,伍逃吴,后率吴兵伐楚,求昭王不得,掘平王墓,鞭尸三百。]你替父兄这样报仇,大概太过分了吧!)
2、君刑已.颇,何以为盟主?《左传·昭公二年》
(您的刑罚太不公平,凭什幺作盟主呢?)
3、且夫以千乘去其国,强御已.甚。《左传·昭公元年》
(况且带上千辆车子离开自己的国家,声势也过于显赫了。)
3)表极度(高),程度达到最高限度:“至”“极”“最”“殊“绝”“酷”“良”。其中“最”、“至”用法较特殊,除可直接着谓语中心词,为了强调,也可以离开它所修饰、限制的中心词而前置。
至: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者也。《荀子·正论》
(商汤、文武,是天下最善于禁止暴虐政令的人。)
最: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比,比照。)rang ju 大:长公主大.以是怨光。《汉书·霍光传》
良:沛公默然良.久。《史记》(沛公沉默了很久。)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汉书·冯唐传》极:(可作补语)
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疲)极.。《史记》
([韩信]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很疲惫了。)
4)表现比较(表示程度在原先的基础上更加进了一步,相当“越发”“更加”):“益”“愈”“弥”“兹”“滋”“尤”。
益:(A.用作表程度副词,通常表示“更加”“越发”等意义)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韩非子》
(B.有时“益”又表示动作行为或状况逐渐发生、出现,有人认为是时间副词)
武谓惠等“屈节辱节”,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武益.愈。《汉书》(逐渐)
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墨子·非攻上》
(假如损害别人的利益越多,他的不仁就越厉害,罪就越重。)其虐滋.甚。《左传·昭公元年》
尤:(用在几种事物或情况中,有一种比其它的更突出,更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