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合集下载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6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6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6教案习作6教材简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6。

本课教材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帮助学生回顾已经认识了哪些卡通人物;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挑选出一两位”卡通人物、“重新编个故事”等。

教学目标:1、学生回顾自己看过的漫画、动画片中的各种卡通人物,从中挑选出一两位,重新编个故事,也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并给他起个名字。

让他走进所编的故事。

2、展开想象的翅膀,使所编故事情节生动。

3、学习修改习作,能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尽量生动地把故事说、写清楚。

教学方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师:曾经,在我的童年时代,一些卡通人物让我痴迷不已;如今,在同学们的童年时代,我想一些卡通人物肯定让你们也爱不释手。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卡通小精灵,看看,他们是谁呀?(屏幕逐一出示孙悟空、猪八戒、葫芦娃、汤姆猫、杰瑞鼠、美羊羊、灰太狼等图片;学生认说人物。

)2、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3、小结并导入:大家说的这些卡通人物的确很讨人喜爱。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卡通人物,请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并介绍。

)今天我们就用这些卡通人物编个故事。

(出示课题,齐读。

)二、游戏互动,积累素材过渡:在编故事前,老师请大家先和这些卡通人物玩一个游戏。

1、说明游戏规则。

老师准备了三个盒子,这三个盒子里有很多小纸条,上面分别写着卡通人物的名字、他们经常出没的地方和经常做的事情。

在第一个盒子里你可以任意拿出三张纸条,在第二和第三个盒子里你只能拿出一张纸条,然后把三张纸条的内容联起来,大声告诉大家“谁和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学生做游戏。

(分别读纸条上的内容,如:灰太狼在天上大闹天宫,懒羊羊在狼堡揍红太狼……)3、交流游戏感受。

4、小结:组合不同的卡通人物,变化他们的地点,想象有趣的情节,这可真有意思!其实呀,把“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说副本了,就是一个生动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摘要: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宗旨,从学生的心理、思维、兴趣出发,采用贴画、唱歌、朗诵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去创设学生的认知情境,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想象的主动性,在大力开展创新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抛弃束缚学生思维的“合理”,引导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关键词:想象观察阅读思维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相信孩子们,他们的想象能力是一流的,只要他们敢说,敢想,只需我们的老师打消他们小小心灵上“不敢”的念头,那么他们就会有我们所期望的“人无我有”的精神和成果。

最后我们要让孩子们瑰丽神奇的想象世界以其合理化的创新成果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在孩子们的眼前。

那么他们就会拥有想象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因为他们会从自己想象的成果中再次走向理论的成功。

一、观察自然,积累丰富的表象…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是随着经验的积累产生出来的,想象离不开现实生活。

如果没有对现实生活的细心观察,学生想象力的激活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可对于孩子来说,单纯地观察要求是少有收益的。

可以依托文本的学习,教会孩子观察,以积累丰富的表象。

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专题阅读,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以秋天为主线,在赞美秋天、讴歌秋天的同时,也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孩子们所处的周围世界就是天然的课本、教材,通过观察让学生去认识周围世界。

在那最鲜活的绚丽多彩的场景中去感受,去思考,去想象,这样的观察积累丰富的表象,是智慧的启迪,是语言的实践,是美的享受。

儿童对于世界的认识的加深,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表象积累的广度和深度。

大量的观察,可以在儿童眼前展现一个个富有美感的意境广远的情境,极大地丰富儿童的表象。

给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给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给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李芸贝弗里奇曾说过:“事实和设想本身是死的东西,是想象力赋予它们生命。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发展学生想象.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前许多学校都存在一种教学条件跟不上教学改革的现象,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连课件都没有条件使用,如何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同时感知课文内容?要想让山村的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合理想象是一个有效途径。

一、联系生活,引导想象想象原本就是儿童的天性。

让他们无拘无束地述说自己内心世界的想象,本应是十分自然、十分快乐的充满童趣的事。

运用生活情境,创设课堂情境,做到以情激情,以情引趣、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情的和谐、统一。

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同学在介绍“鸟的天堂”的热闹时,描述了早读时教学楼前的梧桐树上群鸟的热闹场面,还列举了“麻雀”、“黄鹂”、“乌鸦”、“喜鹊”等他所熟知的鸟名。

对这位同学的细心观察,我大加赞赏。

此举启发了同学的思维,激发了大家的悟性、灵性和创造性。

院子里的小树上,菜园子里,回家的马路上,一个个鸟儿嬉戏的场面,同学们情绪高涨,众说纷纭。

同学们陶醉在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眼前的一个个“小机灵”隐约成了欢快的鸟儿……课后来一段鸟的热闹场面的描写,同学们也是“思如泉涌”。

二、指导朗读,激发想象。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绝大部分的同学们都不曾到过桂林,未见过漓江,更谈不上去体会桂林水静、清、绿了。

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家乡江水的特点,去体会漓江水的特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朗读课文。

再让同学们想像荡舟漓江,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优美基调,让学生感受到漓江水真静、真清、真绿啊!想象可以再现生活中的美。

三、动手实践,延伸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有想象,这是教学的浅层次目标,我们语文教学更重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离开课本,创设想象,达到我手写我想,我想出真意的结果。

艺术留白在语文课堂建构中的实践

艺术留白在语文课堂建构中的实践

艺术留白在语文课堂建构中的实践作者:钱苏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7年第03期一、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翱翔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课堂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对于课堂提问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而只满足于三两个好学生能够说出答案,对于那些能够自我理解、独立思考的学生也缺少及时的鼓励。

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没给学生创造合理的情境,还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教师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职责也无疑变成了一句空话。

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空白。

学生只有有了足够的思维自由,才会更积极地进行思考,主动探讨,更好地在课堂上展现他们的风采。

艺术留白是艺术学科和语文学科的相互融合。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内容和思想外,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把静止不动的语言文字转换为一幅幅富有美感、立体的画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表现更为明显的是在学习古诗词和散文时,更要自由地释放学生的想象思维,并结合文章意境,让他们从内而外地自己进行感悟。

比如,在学习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充分地发挥想象,从“游、空、埋、古、愁”等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特殊的感受,这些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李白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师还可以让同学们运用所学的诗歌或者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那些不太爱表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文字来表达,这样使得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充分地发挥出来,艺术留白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预留一定的质疑空间,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留出一部分知识而不进行相关的讲解,即留出一定的知识空白,让学生产生质疑,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引导其主动发现和探究其空白点,并随着质疑逐步打开思考的空间,最终提高自身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对结论空白进行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预留,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掌握的经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课文进行理解,并随着理解的过程,逐步深入地思考,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眭,积极大胆地发言,不断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提高自信。

放飞想象的翅膀 ——以小学语文《小木船》一课教学为例

放飞想象的翅膀 ——以小学语文《小木船》一课教学为例

放飞想象的翅膀——以小学语文《小木船》一课教学为例摘要:语文是一门具有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以《小木船》一课为例,从读前预测、读中巧问、填补空白、课文复述和读后续论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想象能力;培养方法和案例语文是一门具有想象时空极大的学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如何结合阅读教学放飞孩子们想象的翅膀呢?现我们结合课文《小木船》的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案例的实录《小木船》这篇课文以“小木船”为线索,记叙了“我”和陈明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因一件小事友谊破裂了,但后来各自作了自我批评,又重归于好的故事。

文章的重点段是“摔木船”和“赠木船”两个部分。

这两个部分课文均有留白的地方,特别适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经过商榷,我们把想象能力的训练放置在“贈木船”部分。

第一次教学片断师:陈明认错时的神态是怎么样的?生:满脸通红。

师:为什么满脸通红?认错丢人吗?请看大屏幕,阅读这两个故事后再谈谈看法。

(课件出示《雍正皇帝认错》、《负荆请罪》两则图文并茂的故事。

)生1:认错是一种美德,不丢人。

生2:皇帝、大臣知错都能改正,何况我们小学生,认错不丢人。

师:既然这样,那陈明的脸为什么是红通通的?生:他做错了,不好意思。

师:是呀,认错需要多大的勇气呀!认错前,陈明一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让我们想一想、猜一猜,从“紧跟着我”到“快步追上我认错”这段时间,陈明想了什么?我握住陈明的手又会说什么?出示课件:①陈明暗暗给自己鼓气:__,想到这,他快步追上了我……②我望着他那双热情的眼睛,紧紧的握住了他的手,说: __,(小组讨论两分钟)生1:陈明会想,自己做错了,快认错。

而“我”会说:“我也不对!”生2:陈明暗暗给自己鼓气:明天就要搬家了,再不认错,就没有机会了。

想到这,他快步追上了我。

①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无一个学生举手)重头戏反而轻描淡写,变成了片言只字,这次想象训练失败了。

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一节语文课的启示

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一节语文课的启示
教 学 这 类 课 文 .如 果 老 师 不 能 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积 极
国选 一 个 自 己喜 爱 的 动 物 ,展 开 想 象 , 给人 类 说 说 动 物 们 的心
里话。
性 ,扬 不起 学 生 想 象 的翅 膀 , 只 能是 学 生 为 学 而 学 ,教 师 为 教
随着 铃 声 ,第 二 节 课 开始 了 。 小组 长 们 都 举 起 了 自己 的 小
感 ,这 样 工 作 会 做 得 越 来 越 好 ,越 来 越 轻 松 ,所 有 的压 力 、焦 手 ,从 他 们 充 满 自信 的跃 跃 欲 试 的 眼神 中 ,我 知 道他 们 的 表 现 躁 都 会 代 之 以一 个 个 惊 喜 的 发 现 :每 个 孩 子 都 是 一 个 智 慧 的源 欲 正 在 迅 速 地 提 高 他 们 的 想象 思维 能力 。 泉 ,每 个 孩 子 都 是 产 生 童 话 的 基 地 ,每 个 孩 子 都 是 一 个 可 爱 的 精 灵 ,心 中 都蕴 藏着 不尽 的 充 满 灵 性 的 鲜 活 的 语 言 :他 们 的 内
喝 彩 声 。 学 生 的 想 象 力 如 同 脱 缰 的 野 马 奔 腾 起 来 了 ,一 组 比一
掘 ,没 有 去发 现 ,从 不 曾 给 他 们 一个 想 象 的空 间展 现 罢 了 。
北 师 大 版六 年制 语 文第 九 册第 十单 元 的 第 二 课 《 儿 的 侦 组 精 彩 。最 后 获 奖 的是 平 时 表 演 能 力 较 强 的第 五 组 和 第 二 组 。 鸟 查报告》 ,是 以童 话 故 事 的 形 式 ,用 作 者 的 鸟儿 朋 友 给 作 者 发 理 由是 :后 面 的 小 组 能 边 看 边 修 改 边 加 工 .而 第 二 小 组 没 有 参 回的 四 份侦 察 报 告 贯 穿 全 文 ,控 诉 了 鸟类 遭 到人 类 迫 害 的 种 种 情 形 ;每一 份 报 告 都 是 以 鸟类 忧 伤 、痛 苦 的 口气 讲 述 人类 对 他 们 的迫 害 ,从 而 使 读 者 对 鸟 儿 的遭 遇 产 生 深 深 的 同情 。 每 一 份 考 ,是 原原 本本 的 。很 简 单 ,很 朴 实 。 可 爱 的想 象 的精 灵 ! 表 演 在 学 生 想 象 欲望 最 强 烈 时 结 束 了 ,而 学 生 还 在 一 种 兴

张开想象翅膀 绽放课堂活力

张开想象翅膀  绽放课堂活力

张开想象翅膀绽放课堂活力在现代教育中,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式千变万化,但是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翅膀,让他们在课堂上绽放活力,是每个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就这个话题展开探讨。

要让学生张开想象翅膀,教师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勇气和自信。

学生通常会因为害怕犯错而忽略自己的想象力,他们害怕被批评或者被否定。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肯定,让他们敢于尝试并且坦然面对自己的错误。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尊重他们的创意和独特性,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教师也要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乐趣和愉悦。

学生通常会因为学业压力和成绩焦虑而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这样就会影响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需要利用各种资源和手段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比如通过故事、游戏、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也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他们才能在学习中保持积极的心态,更容易张开想象翅膀。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让他们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和提升。

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可以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还可以促进思维和情感的共鸣。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团体活动等环节中积极交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教师也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交流中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具备更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课程等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让他们在不同领域中获得启发和触动。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创意竞赛、设计项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绽放活力,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张开想象翅膀,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勇气和自信,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引导积极互动,培养创新能力,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阅读教学,不妨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

阅读教学,不妨给学生一双想象的翅膀
观, 能光想着怎样 “ 教材 ” 不 教 ,而
深 的见证 ,更是表达了对妻子之死 的悲 痛和怀念追思之情 。对 “ 吾妻 死 室坏不 修 ” 这句 , 进一步 推问 : 我 “ 什么作 者强调在 妻子死 后不 再 为
修葺项脊轩 ? 有同学用 自己爷爷奶 ”
二 、借助想 象的翅膀 ,飞进 阅
感人 的形象 ,由此学生认识 到阅读 中的表象积 累之于 想象 至关重要 。 平 时 ,教师 要引导 学生广 泛 阅读 , 并坚持表象 的积累 ,才能逐步提 高
语文的审美力 。
活 ,引 得小 妹 们 油 然而 生 羡慕 之
情 。这 样 便 有 了小 妹 们 的 问 语 : “ 且何 谓 阁子 也 ? 通过 合 理 的想 ” 象, 不难 感 受到 作者 对项脊 轩 的怀 念, 是夫 妻 两人 志 同道合 、一往 情
师道 ・ 教研 2 0年第 3期 01
生想象 :妻子从作者那儿 听到了不
想象是一种立足现实却能跨越 时空的思维。师者应致力于对学生 想象能力的培养 , 巧设 氛围 , 巧妙引 导 ,让他们 由一片树叶想到整个森
林, 由一条小溪想到茫茫大海 ……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程 。而这一过程 ,需要运用想 象在 这 中间架设心灵 的桥梁 ,让学 生走 近作者 ,走进文本 ,从而 实现 心灵 与心灵 的对话 。比如在教授 《 项脊

拓宽阅读面 , 丰富表 象储 备
语文教材 出现在学生眼前 的仅
仅是一行行文字 , 如果不 展开想象 , 不懂得进行再创造 ,那么出现在头 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 的抽象 概念 ,而无表 象组成 的生动 画面 。 这样 ,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
智 育
广 角
读教 学 ,不 妨 给学生一双想 象 的翅膀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黄山奇石》教学反思《黄山奇石》这篇课文抓住黄山"四绝"之一-怪石,娓娓道来。

本文图文并茂,文章抓住一个"奇"字,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原本无生命,但在作者笔下被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令人无限神往,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我执教了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黄山奇石》一课后,感触颇深。

针对本课的阅读教学和学生的理解、掌握程度,我认为小学生运用想象理解课文更容易感悟课文内容。

(一)教学理念想象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孩子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引导学生诠释想象教学,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句子以及段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诠释和想象的方法帮助孩子在理解课文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有疑问的环节。

(二)教学思路《黄山奇石》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应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和体会黄山石的奇妙;在想象中激发起对我们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黄山"名字奇、样子奇、想象奇"的详细诠释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黄山之美、祖国之美。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

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整合语文教学的多维目标,以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感悟黄山石的"奇"为突破口,通过图片、多媒体课件直接感知石之"奇",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课堂行为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从词句的比较入手,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就是学生对"奇"的理解。

在导入环节,我根据"奇"用这个字的字理结构通过谜语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对这个字的初步认识便是从字形上理解并记忆。

这一环节的设计由浅入深,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并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为下面更深入地诠释"奇"做了很好的铺垫。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案例分析)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案例分析)

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学案例)西航三校吴兰当今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人文性的,更应该是鲜活、灵动的,它不仅仅是教师单一的传授知识,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经历。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注重在生成中倾听学生的心声。

秋季的一天下午,学生一个个都在认真地写作业,这时外面突然刮起了大风,窗外被秋风吹落的树叶在空中打着旋儿,透过窗户还可以清晰地看见对面房顶上一层厚厚的落叶。

此时,我忽然心头一阵欣喜,这么好的素材何不让学生去观察一下呢?于是,我便让学生停下手中的笔,让他们走出教室,观察秋叶。

学生们一下子涌向走廊,看着对面一棵棵大树,一片片落叶,他们一个个睁大眼睛,仔细观察,议论纷纷。

外面的风真大呀!平房上的落叶被大风挂得到处乱跑,学生不时地发出兴奋的欢呼声。

“老师,这边树上叶子落光了,那边树上还有一些树叶摇摇晃晃的”“老师,这么多树叶在一起就像开运动会。

”“不对,像奥运会赛场上的观众!”““老师,树叶像蝴蝶和小鸟。

”看着他们激动的样子,我让他们快下楼把这些蝴蝶和小鸟捡回来做成树叶贴画,“好呀!”一阵欢呼,学生们便立刻冲下楼去,他们在落叶间说啊,笑啊,不断地捡着各种颜色的树叶,我赶紧拿起相机抓拍下了精彩的瞬间。

接下来的语文课,我让学生把所见所感写下来,不一会儿,一句句体现童心童趣的语言跃然纸上:“落叶好美!一片追赶着一片就像在赛跑。

”“一片片落叶在空中飞舞真像秋姑娘送来的电报。

”“房顶上厚厚的树叶像地毯,又像鱼鳞。

”“树叶向大树妈妈告别,它要出远门了。

”“树叶离开了大树妈妈,我很心疼他们。

”“我看见有几片叶子快掉了,他们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妈妈。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一棵棵大树,一片片秋叶在学生的眼中被赋予了生命的色彩,他们在观察与想象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体验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而在交流中,他们的思维又如同一个个火花去点燃一片火花。

学生在观察中,在动笔中发展了思维,激发了情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捕捉学生的创造火花,为学生搭建创新的舞台,把课堂生成当成一种重要的资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让想像在语文课上飞翔

让想像在语文课上飞翔

让想像在语文课上飞翔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5-0052-01在当前许多学校都存在一种教学条件跟不上教学改革的现象,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要通过视觉、听觉同时感知课文内容,而现在书本上讲到的地方,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去看过或者从其它途径事先了解过(特别是山区的孩子)。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课堂上用课件展示,没有条件的农村学校呢?他们怎么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场景?所以使得许多语文课堂变成老师的说教,没有真正让孩子感受到当时的场景。

如何让山村的语文课变得丰富多彩呢?我认为想象是一个有效途径,也许有老师会认不想象不见得真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那么你不防试试我用过的方法:一、合理引导,剌激想象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盘古开天地》时,我让学生观察盘古头顶天,脚蹬地的图画,想象盘古当时战天斗地的情形,而没有引导学生该从哪方面展开想象。

于是有同学想到了盘古要穿多大的衣服;有同学想到了盘古当时的想法:一定要把天地分开;还有的同学想到了盘古睡在那里不吃不喝,他为什么还那么健壮?等一些与主题不符的,表面的东西。

后来,我说:“同学们,盘古开天地中也有许多故事,就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西天取经所遇到的困难相似。

”于是同学们惊“哦”一声,展开丰富的想象;想到了盘古只手空拳打败南疆欲神;一口气把前来阻止分分开天地的灵火神雀吹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从此再也不敢来捣乱;一脚踩死了引诱他的青蛙怪兽;还割下大腿上的肉喂快要锇死了的小狗,等一系列盘古对强恶决不手软;对弱小舍身相救的感人故事。

也展现出盘古战天斗地的勇气和谁与争锋的英勇气概。

二、创造机会、多让学生想象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机会就让学生想像,只有在学生经常想像的环境下,一但让学生展开想象,就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好的效果。

在本学期,我所教学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来讲,由于是山村小学,不可能有现代教学条件,我总是多方位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课文意思,想象出了许多我没有料到的,天真无邪的画面,比如《我们的民族小学》一课,学生想出了民族小学的学生在大青树下做游戏的场面并做画《校园一角》,展现出了民族小学学生的丰富的课外活动。

《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

《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

《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展开想象的翅膀》教案1教学目标:1.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以及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要求:1.学生能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表达自己的见解。

2.小组成员互助、协作。

3.学生课后自主拟题,自由完成作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

教学难点:课外延伸、学生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1.课件2.小黑板、小奖品学生:一段细铁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展开想象的翅膀。

(板书课题)2.分组并宣布比赛规则: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分组。

在比赛情境中,转换学生角色(学生→参赛者),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及学习兴趣。

同时,给两队命名为:“必胜队”和“不败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设定游戏规则(A.必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所出示的图形;B.团队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协作),激发竞争意识,鼓励他们学会合作,敢于二、师生互动,学玩互补:1.玩一玩、说一说(板书:玩一玩、说一说)A、教师出示课件(图形1)a.谈话:发挥你的想象,放飞你的心灵,开动你的脑筋,参加比赛的小选手们,看看它像什么?b.学生观察后发言。

学生甲:“我觉得它像崎岖不平的山间小路。

”学生乙:“我觉得它像随风而舞的红飘带。

”学生丙:“我觉得它像正在爬行的蛇。

”学生丁:“我觉得它像连绵起伏的山峰。

”……(在本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尽其所想。

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述图形。

对需要斟酌的发言要适时予以指导,并伺机点拨。

对有个性、符合要求、想象新奇的发言要及时表扬、鼓励,且力求语言的特色、别致、丰富多彩。

)B、教师出示课件(图形2)学生观察后发言:学生甲:“我觉得它像妈妈给我准备的大鸡蛋。

”学生乙:“我觉得它像一枚光滑的鹅卵石。

”学生丙:“我觉得它像我们委屈时滴落的泪水。

让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想象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我特别提倡在语文课上引导学生打开思维,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中充分张扬自我、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束缚,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最经济的途径。

所以说,想象,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做好引导铺垫,领略实质内涵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语言修养等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是鸿沟。

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铺展心灵的纽带,让学生走进作者,融入文本,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以及内涵上的领悟。

比如被学生形象地称为“第二外语”的文言文,其学习的难度是公认的,往往一节课下来,结果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会大打折扣。

基于这种情况,每次讲文言文时,我都不会先急着去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倒装句等知识点,那样无疑是给了学生一“下马威”,使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望而却步。

我尽量先挖掘学生的“兴趣点”,然后慢慢地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一起领略其精彩的思想内容,最后才筛选重点字词句。

学习《过秦论》时,我先从学生们感兴趣的秦始皇下手,因为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200多位皇帝中间最为神秘的一个,他的生父之谜、长相之谜、秦始皇陵之谜等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鸿门宴》时,第三段有一段话:“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是刘邦对项羽说的很有名的“鸿门说辞”。

正是这番话,蒙骗住了项羽;也是这段话,才使刘邦得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这段话如果单凭学生翻译为现代汉语,根本不能领略其中的语言奥妙。

让想象在语文课堂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让想象在语文课堂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让想象在语文课堂的天地里自由飞翔摘要儿童都是想象的大师。

每个儿童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在想象的空间里,儿童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地探索,有时甚至还会去异想天开。

想象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如果能带到语文课堂上,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语文课上飞翔。

关键词想象质疑情境感悟拓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学生们的小脑袋里有五彩缤纷的世界和千奇百怪的事物,上至天空,下人蚁穴。

他们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学生在想象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有时甚至还会去异想天开。

这是一种潜能,这种潜能如果能带到语文课堂上,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在语文课上飞翔。

一、鼓励自主质疑,让学生自由地畅想曾经听过一节课,老师在黑板的右上方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形,问学生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这是西瓜,有的说这是地球,有的说这是篮球,答案五花八门。

正当我们觉得这些孩子头脑很灵活的时候,老师的声音打破了我们的思维:“你们都错了,这是太阳!”再看看那些回答问题的学生,各个没有一丝表情,我们听课的人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就是精心设计一个问题,把答案固定为一个,然后把学生一步一步往答案边上拽,学生回答其他的内容,老师都去否定他,我想学生以后在课堂上都不会再开口乱讲话了。

教师不能把知识作为一成不变的东西强加于学生,不能用教师的权成来压服学生,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多样化想法要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允许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地去思考,没有任何压力地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明白的以及自己想知道的东西。

这样,学生对课堂的把握大了,学习积极性也会跟着提高。

“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占据语文课堂,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让学生在自由畅想的天地里自由地飞翔。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浅谈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浅谈如何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 文 课程 标准 》指 出 : “ 语 在发 展 语 文能 力 的 同 时, 发展 思 维能 力 ,激 活想 象 和创 造 能 力 。 ”古人 云 :心 之 官 则思 。 丰 富 的 想 象 是创 新 的翅 膀 , 是人 脑 对 已有 表象 进 行加 工 改造 从 而 创造 出 新 形象 的心 理活 动 ,正 如大 科 学 家 爱因 斯 坦说 : “ 象 力 比知 识 想 更 重要 。 ”无论 是 再造 想象 还 是 创造 想 象 ,对 培养 学 生 的创 新 思 维 都 是十 分 有益 的 。 因此 ,语 文 教师 应 独 具慧 眼 ,充 分 发挥 语 文 资 源 ,深 入 发掘 学 生 的想象 潜 能 ,提 高 其 思维 能 力 。那 么如 何 在 教 学 中培 养和 训 练学 生 的 想象 力 ,给 学 生插 上 想象 的翅膀 昵 ?笔 者 下面 就结 合 多年 来 的教学 探索 ,谈几 点体 会 。 运 用插 图 ,启 迪想 象 语 文课本 有许 多插 图,这些插 图形象 地再 现 了课 文 的内容和 表 象 ,我们 可 以恰 当地运用 这些 图片 ,为学 生提 供无 限的想象 空 间, 启迪 想象 。如七年 级上 册配有 《 夸父 逐 日》的插 图,教学 时我就 借 助 夸父脚踏 翻滚 的浮云 ,手攥 青蛇 的 图像 设置 问题 :夸父逐 E ,云 l
了作 苦 向往 美好 生活 的情 感 ,又通 过 想象 ,锻 炼 了形 象 思维 。
三 、进入 角 色 ,发挥 想 象 布鲁 纳 肯定 想 象推 测 在 发展 思 维 中的 重要 性 时这 样 说 : “ 机 灵 的推 测 ,丰 富 的假 设和 大 胆迅 速 地做 出试验 结 论 ,这 些 是从 事 任何 一 项工 作 的 思想 家极 其 珍贵 的财 富 ,我们 应 该领 导学 校儿 童 掌握 这种 天 赋 。 ”这 也就 告 诉我 们 ,学 生 想象 力 的激 发 需 要教 师 敢 于 让 学生 尝试 不 同 的思 维 方式 ,换位 思 考 ,融 入 角色 中 去 ,从 而不 断 地生 成 充满 个性 创 造 与智 慧 思维 的 想象 力 。这 种 想象 也 是 我们 语文 教 学中对 文 本 内容拓 展 延伸所 不 可缺 少 的 。 教 师 可 以有 意 识地 为学 生 创 设 一 文学 艺术 氛 围, 充分 发 挥 高 了思 维创 新 能力 。 种 总之 , 让学 生插 上想 象 的翅 膀 有 很多 方式 ,关键 教 师 要充 分 他 们在 课 堂 上 的主 体作 用 ,使 他 们积 极 参 与到 教 学过 程 中来 。让 学 生切 身体 会文 章 中所 包含 的形 象和 情 感 ,并 深 刻 了解 作者 的 写 挖掘 语 文 资源 ,调动 学 生 的兴趣 和 激 情 ,使其 积 极 地参 与 活动 , 作 手 法 。例 如 , 《 陌上 桑 》 是 一 首叙 事 诗 , 为 了让学 生 充分 体 会 这样 才 能够 达到 新课 程要 求 ,发 展学 生 思维 ,提 高学 生素 质 。

放飞想象的翅膀

放飞想象的翅膀

放飞想象的翅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赏析出色词句,理解文本内容。

想象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有目的、有意识的练习培养的。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启发学生以文本为依据,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再造想象,发展想象力呢?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几种方法。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想象每一个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都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在导入新课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出色的开头能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无限的好奇、爱好,使教学事半功倍。

传统的接受学习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常见教师这样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请翻开课本。

”然后让学生跟读,接着是对课文的讲解。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反而会令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一课时,以出色的导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孙老师先凭借“孙”姓,引导学生联想起《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又从孙悟空转到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水浒传》,最后进入《三顾茅庐》的题解。

并在谈话式导入中让学生回忆、联想。

如引导解释课题“刘备三次拜访住在茅草屋里的诸葛亮”后,孙老师抛出问题:“你们从课题中想到什么问题?”学生经过分析课题,扣题思考后质疑:“刘备为什么去拜访诸葛亮?”“刘备为什么三次去拜访诸葛亮?”“刘备为什么亲自去拜访诸葛亮?”而后进入下一个精读感悟环节。

以这样的方式进入教学,必然使学生产生一览文本内容、解开心头困惑的感觉,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创建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可见,好的导入、解题,能让学生把握自主学习的方向,树立学好课文的信心,激发学习爱好和学习积极性,同时又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想象作文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想象作文

龙源期刊网 如何指导小学生写想象作文作者:佘学秀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2019年第05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捕捉生活中能引发想象的事物,引导小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写出高水平的想象作文来。

一、指导小学生想象想象作文的题材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不能脱离现实生活。

想象作文也要在生活中创造,离开了生活的源泉,就没有感知,就没有创造,学生的作文就会平淡枯燥,没有情调。

教师要指导小学生广泛接触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感受生活,分析身边的人、事、物,多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选、儿童文学书籍,丰富小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小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师可以创造一些生活化的情境,全方位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学会分析、思考,张开想象的翅膀,写出奇特而精彩的想象作文。

例如,上语文课的时候,教室飞进一只麻雀,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思考:麻雀来教室干什么?你想对麻雀说点什么呢?这个时候,小学生的灵感迸发了,有的说,麻雀是来和我们这些朋友表演节目的,让我们课堂上适度地放松一下。

有的说,麻雀是来看我们学习是否专注,监督我们小学生珍惜光阴,好好学习的。

有的说,麻雀是来给我们讲动物世界的故事,帮我们写关于动物的想象作文的。

于是,教师因势利导,让小学生写《一只麻雀来了》的作文,很快,大家写出了想象作文,想象能力得到了发展,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

另外,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生活中指导小学生多想象,仔细观察生活,让小学生多进行想象训练,组织小学生想象出生动鲜活的画面。

二、教师拓展小学生想象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从课文出发,展开科学合理的想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学习能力等,经过认真地筛选,形成小学生的优秀想象作文。

只要教师科学而合理地指引,仔细挖掘,教材中很多课文的情节和内容,就会给小学生留下悬念,启发小学生思考和想象。

教师也可以引导小学生从表象中开始想象,从一些图形出发开展想象的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展开多角度、全方位的想象,发展小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拓展小学生的想象时空。

敞亮想象的翅膀——浅析语文课堂中写作想象力的培养

敞亮想象的翅膀——浅析语文课堂中写作想象力的培养

语 言 是 思 维 的 外 衣 , 同 时 语 言 要 激 活 学 生 的思 维 ,打 开 学 生 思 接 学 生 想 象 力 的 培 养 ,对 学 生 学 习 语
的 发 展 也 能 促 进 思 维 的 发 展 ,如 果 千 载 的 通 道 , 引 领 学 生 进 入 想 象 的 文 知 识 、 积累语言 、 增强技能 、 提 高 没 有 语 言 的 积 累 ,语 文 教 学 中 的想 世 界 ,让 他 们 的 思 维 在 想 象 中 空 前 综 合 素 质 具 有 十 分 重 要 的 作 用 。想 象 也 成 了无 源 之 水 、 无 本 之木 , 绽 放 活 跃 和 丰 富 起 来 , 追 溯过 去 , 展 望 未 象 作 为 一 种 能 力 ,只 有 通 过 训 练 才
推动 着进 步 , 而且 是 由 体 会 了 孔 子 是 一 个 怎 么 样 的 人 高 语 文 的 水 平 和 能 力 ,为 展 开 丰 富 世 界 上 的 一 切 , 物 。 因此 在 分 析 人 物 时 不 能 禁 锢 学 的 想 象 打 下 坚 实 的 基 础 。
知识进 化 的源泉 。” 在《 语 文课 程 标
写 字 技 能 的形 成 大 致 要 经 历 三 个 阶 落 实 平 时 语 文 课 上 的 写 字 练 习 、 书 高 , 反 而 有 下 降趋 势 。 这 些做 法 和经
段: ①把 握要 素 。 这 时主要 注 意写字 写 练 习 , 这 是 基 础 的基 础 。 从“ 书法 ” 验 告 诉 我 们 ,练 字 要 遵 循 儿 童 的 认
生 的会 , 感触 才会 深刻 。 三、 注 重 语 言 积 累
《 语 文课 程标 准 》也 明确指 出 , 准》 中也指 出 : “ 在 发 展 语 言 能 力 的 教学要 “ 激 发学 生展 开想 象 和幻想 , 同时 , 发展 思想 能力 , 激 发想 象力 和 鼓 励写 想象 中的事物 ” 。 教学 本身 是 创造潜 能 。” 因J t l : , 语 文 教 学 中重 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课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表时间:2011-08-02T16:54:15.013Z 来源:《学习方法报·教研周刊》2011年第34期供稿作者:邓冬花
[导读]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文学艺术的熏陶。

广东龙川县车田镇第二中学邓冬花
语文教材以文学性和思想性为主,在文学作品中,作家靠想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浓缩成文字,而读者则靠想象把文字的内涵充分地释放。

鲁迅先生曾赞叹:“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所以,学生学好语文离不开想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可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文学艺术的熏陶。

在智力培养上则表现为课堂上多进行以分析与综合为主要内容的思维训练,而很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开展自由的想象。

更有甚者,还人为地所扼制学生的想象力。

这样的教学,就使得语文课基本上成了分析课:从分析词语、句子直到分析篇章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等,却忽视了想象力的运用。

这种教学不但影响语文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创造性和未来的发展,同是也违反了语文课的人文特点。

所以,我认为在语文课中,教师应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一、想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取得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想象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追求美的需求,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想象再现了语言文字的优美意境,往往让学生欲罢不能,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对描绘性文字及诗歌的想象,更能创造出优美的境界,使学生百读不厌,回味无穷。

如在读《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诗句中的景色想象出来。

学生很自然地把柳树想象成一个站在水边、穿着缀满玉石的衣服、拖着千万条绿丝带的美丽婀娜的少女。

这景色想象出来是多么美好啊!丰富多彩的想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更让学生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兴趣。

当前,有许多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课堂上分析太多而留给他们的想象空间太小,让他们感到“想象的窒息”。

尤其一些教师在思维训练时要求答案整齐划一,对学生的想象不给予鼓励,甚至加以否定,这样就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为学生创设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想象有助于记忆
语文教材中许多名篇、名句都要求背诵,背诵是汲取前人思想、语言精华的重要手段,而想象能使语言文字与情景结合,深深印入大脑,从而大大加强记忆的效率。

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无不唤起人们奇特的想象,所以一经诵读就深记于心。

三、想象有助于字词的理解
在语文课的字词学习中,如果离开了想象,记住的往往是一些死的文字符号,对于词意,也常会出现死记硬背而不能灵活运用的现象。

因为,一切语言在表意上都是有模糊性的,而一向以精炼著称的汉字尤其如此。

如“狰狞”的景象,往往会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词意,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对一些不常见的词语,如“芭蕾”“婆婆”“囹圄”等词语,学生的理解运用,往往就是凭着自己的经验通过想象实现的。

四、想象有助于文学作品的理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指出,鉴赏文艺作品要“驱使我们的想象”。

语言文字的内涵,只有通过读者的想象才能充分释放出来。

阅读教学中尤其需要丰富的想象。

对一些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性文字,如不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不能有主观的、感性的切入,只能是概念性的记忆。

他们在阅读中就不会有情感的波动与美的享受。

像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学生往往只能理解到作者把雪景比作千万树梨花,而很难深入理解。

如引导学生想象“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学生就不难感受到作者在雪景中融入浓浓春意的奇特构思。

五、想象有助于提高作文水平
想象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想象可使人的思想认识步入一个新天地。

学生在写作中也是极需要想象的,若在写作中不敢发挥想象力,老是局限于常规的、固有的、狭隘的思维范畴去搜肠刮肚,又如何能写出新颖的文章来呢?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是极不利于个性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想象”、“发展变化想象”、“情境创设想象”、“反向思维想象”等想象方式,这样,教师经常给学生联想的空间,让学生放飞思绪,展开想象的翅膀,那作文一定会别具一格、超众脱俗。

想象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活力,它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

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语文课真正体现其文学性和艺术性。

只要我们在培养学生想象力上真下功夫,语文课就不仅会有更多的趣味,更多的美感,也会撒下更多创造美好未来的种子。

让我们共同为学生营造一种充分发挥想象力的氛围,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