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r s x y" (C D2选择题是初中历史测试的重要试题类型。
综观各地市的中考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在选择题中占有较高比例。
掌握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提高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能力,对提高历史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字型材料材料型选择题中的材料以文字型材料最为常见。
文字型材料来源广泛,如文献记载、名人言论、新闻报道等。
解答文字型材料选择题,首先需要通过审题定位考查的历史知识;其次把握材料关键信息,如人物名字、时间、地点等;最后与初中历史相关内容对应起来,通过回顾所学,对给出的选项作出正确的分析,或者运用排除法选出正确选项。
1.一般文字材料。
一般文字材料指选择题中的材料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事件的意义、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等方面的记载。
解答该类选择题需要认真审题,提炼出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搭建与初中历史知识的桥梁,对所给选项进行分析,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65例1.(2023·辽宁营口)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后,苏、美、英三国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
5月,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材料说明雅尔塔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是( )A.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B.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C.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依据D.出卖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解析:阅读材料可知,材料描述的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结束后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间点。
由材料可知,雅尔塔会议后,德国、日本先后投降,可知雅尔塔会议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从所给的材料描述中,不能推理出B、C、D三项内容。
本题选A。
2.历史人物言论。
历史人物言论可作为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素材,尤其是知名人物在特殊时期发表的言论,能很好地反映出当时的历史。
历史试题中,历史人物言论要么与历史事件密切相关,要么表明历史人物的一些思想、看法、主张。
高考历史材料选择题的分类与解题方法

16 7-
【 课外拓展】
诵 读古典诗词
河北省安新县 圈头小学
提高学生素养
河北 安新县 0 10 760
陈冬梅
摘要 : 古典诗 词是我 国文学宝库 中的瑰 宝, 也是我 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 尤其是历代名篇 佳作 , 不仅 内涵丰富 , 具 有很 高的艺术感染力 , 而且短小精悍 , 词句优 美, 韵律 和谐 , 别适合 小学生背诵 。 一 特 关键词 : 诵读诗词 提高 素养
一
、
【 1(0 9年全 国卷二 ,8 11 , 例 】20 1 )97年 李大钊撰文 指 出 :孔子者 , “ 历代帝 王专制之 护符也 ; 宪法者 , 现代 国民自由之证券也 ; 专制不 能容 于 自由, 即孔子不 当存 于宪法 。今 以专制护符之孑 子 , 于 自由证券之 宪法 , L 人 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 ,非为孕育 自由之宪法 也。”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 ) A批判封建 皇权 . B反对尊孔复古 , C捍卫《 . 临时约法》 D倡导科学精神 . 解析 : 从材料 中 的“ 以专制 护符之 孔子 , 人于 自由 证 券之宪法 , 则其宪 法将为 萌芽专制 之宪法 ” 可 以看 , 出李大钊反对尊孑 复古 。 L 【 2(09年全 国卷二 ,3 例 】20 2 )拉尔夫 ・ 达伦道夫在 19 年写道 ,0世纪“ 98 2 在相 当大程度上为各种分裂所主 宰, 导致热战冷战不断 , 2 世纪同时也是一体化 的起 但 0
类 别年份
1 78 正 9 1 97 9
源” 全球化开始 “ 导人们 的生 活 、 ; 主 想象和恐惧 ”人们 , 不得不 “ 从全球 的角度 去思 考 , 回应这一 日益全球化 以 的现实” 。达伦道夫在这里强调的是 ,0世纪( 2 ) A全球剧变令人忧虑 B国家之 间对抗激烈 。 . c世界联 系 日益密切 D民族矛盾逐渐缓和 . . 解析 : 材料中的 “ 从 全球化 ” 等信息 可以看 出, 达伦 道夫强调 的是世界联系 日益密切 。 2命 题意 图及解 题方 法 : . 考查考洼 分 析 、 理解 、 归 纳、 、 概括 由表及 里 、 由此及彼 、 去伪存真处理材料 , 并提 炼 出有效信息得 出结论 的能力 。是一种 较高水平 的测 量考 生思维能力的手段 。这种类 型的试 题是今后高考 选择题命题的主流题型 , 应高度重视。 这种试题 , 须首先弄清题 目的时空 范围 , 必 并紧 紧 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 、 提炼 。 : 1 如 例 反映的是 新文化运动 中国思想界 的主张 ,把握 了这一时空 范围, 试题 就迎 刃而解 了 。备考 中要加深对学科 主干知识的 理解 ,适 度注重对学科主干知识 的纵 向和横向拓展 , 准 确地把握这些知识 的历史阶段 特征及其 内涵和外延 。
历史高考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技法-精品文档

历史高考材料选择题的解题技法材料选择题是近些年新课标高考命题的主要题型,这种题型主要是通过利用新材料、创造新情境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考查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下面,笔者通过几年的高考指导,浅谈一下该题型的解题技法。
技法一:要善于提取有效(核心)信息,剔除无效(次要)信息。
例:2003年10月,美国高盛集团发表全球经济报告声称,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BRIC”)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到本世纪中叶,“金砖四国”将统领世界经济风骚,中国可能会在204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在2033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2010年12月28日,金砖四国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这表明A.美国经济霸主地位逐渐丧失B.世界经济向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D.新兴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壮大【解题思路】该题有效信息是金砖四国经济力量壮大,次要信息是美国地位受冲击,排除A。
核心信息是经济力量而非政治多极化,排除C。
题干与B无关,故选D。
此技法运用的基础是语言阅读能力,要善于把握核心信息,甄别最大干扰项——次要信息。
次要信息最大特点是在材料中有影子,但不是主要论述的对象,最具有诱惑性。
技法二:要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
例: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已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
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这主要反映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D.儒家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解题思路】材料论述的是“受孔子(孔教)约束范围之广”,四个选项全部符合事实,但只有B符合材料。
材料选择题的出题特点是,通过材料提供的信息,从某一角度去设问,所以必须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
此类题最大的干扰是该选项的表述符合事实。
但与题干无关。
高中历史选择题大解析材料型选择题题型解读学法指导

历史选择题大解析—材料型选择题题型解读材料型选择题是历史材料题的扩展和延伸。
此类题型的结构特点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
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同学们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同一般材料解析题一样,材料型选择题的材料来源广,形式多样,如文字材料、图片材料等。
材料选择题对同学们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同学们具有阅读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同学们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其次要求考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
做材料型选择题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意材料阅读,认真阅读材料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在阅读时要根据题意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二是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
同学们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客观。
三是要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这样才能准确地做出判断,如中国古代的史料对农民战争中的人物都称为“贼”“匪”等,对这些要进行客观的分析。
此类题由于命题灵活,思路开阔,所以近年来颇受重视,特别是在上海高考试卷中,2004年的历史题中全部都引有材料。
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要予以关注。
例题:[例1](04·全国文综)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
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解题思路]通过材料可以分析出在宋代已经生产了钢针,但不能判定是此时才开始的,印记上有商标的标示和广告的内容,但也不能判定这是最早的商标、广告,所以A、B 两项应排除。
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的题型分类及解题方略

解题技巧
解答此类试题 , 结合所 给选项进
神。解答漫画类试 题 , 要抓住漫 画的主题 , 并结合所
学知 识 进 行 分 析 判 断 。
行 分 析 和 判 断 。首先 善 于 根 据 材料 的新 情境 来 阅 读 材 料 , 解 材 料 的 内容 、 料 的 出 处 、 料 所 涉 及 的 了 材 材
者 不 理 解 任 何 一 句 都 难 以解 题 。 理 解 诗 意 之 后 , 则 可 知科 举 制 应 予 排 除 , B是 不 会导 致 材 料 中 的 现 A、 象 , 应排 除。 也
【 参考答案 】 B 【 解析 】 此题融历史 、 地理 、 物理学知识 与研究
性学 习于一体 。对 图片信息 的解读要求较 高 ,第一 层信 息月亮受地 球引力影 响绕着地 球转 , 二层信 第 息月 亮运行 同时还受其他 星体引力 的影 响 , 学家 科
报 的 是 ( )
C .郑 成 功 收 复 台 湾 D .戚 继 光 抗 倭
A 超越 时空的梦想” .“ B “ 索 与 发 现 : 王 星” .探 海
C “ 朗 克 的假 说 与 验 证 ” . 普
【 参考答案 】 D 【 解析 】 本题 以诗词设 置为试 题情境 , 求判 要
国 正 处 于 敌 对 状 态 , 国 关 系 不 可 能 “ 近 友 好 ” 两 亲 , 故 排 除 B项 ; 国承 认 美 国 独 立 是 在 18 英 7 3年 , C 故 项 也 可 排 除 , D项 。 选
3 .地 图 类
字 的 变 化 来 反 映 历 史 史 实 和历 史 现 象 的 。 因此 在 解 答 时 , 需 要 把 握 数 据 的变 化 ,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进 行 就 并
初中历史选择题的分类及解题方法

f5p s fI0s初中历史选择题,按照题目的形式可以分为表述类、推理类、否定类和材料类。
其中,材料类选择题又可以分为文字材料类、图片材料类和表格材料类。
掌握各种类型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历史学科成绩。
一、表述类选择题表述类选择题是初中历史学科各种测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表述类选择题的题干通常比较简短,并且在题干中常出现标志性词语,如“性质”“内容”“特点”“标志”“开始”等。
这类试题难度一般,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中的概念是其基础性的和核心性的内容,包括历史朝代顺序、历史人物的成就及贡献、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影响等。
学生只有牢固掌握历史概念等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学科成绩。
例1.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能够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解析:此题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
题干中给出的时间关键词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可知,江南地区在这一时期能得到开发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江南地区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是江南地区本身环境的优越性;第二,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支持,这是劳动力和技术对生产的影响;第三,统治者重视经济建设,调整统治政策促进江南地区开发,这是政策对江南地区开发的促进;第四,江南地区的战乱较少,社会安定,这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虽然四个选项都是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但应选出最主要原因,即劳动力和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最大,故本题选A。
解题方法:学生在做这类表述类选择题时,首先要关注题干中出现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限定条件和关键词,然后再定位句子的主语并结合题目所给出的四个选项,灵活运用排除法。
高中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解题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解题解题技巧一、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一)解答选择题的一般步骤1、最大限度地捕捉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历史选择题题干的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材料型选择题中的材料信息,它是题干的主要部分,是命题者提出问题和我们解答问题的依据。
对这类信息,我们无须象语文学科的要求那样,逐字逐句地过文字关,只要真正把握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点,理解材料的意思就能够了。
例:“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以上材料说明西汉初设立王国的主要目的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恢复分封制B、分封诸侯,辅佐中央政权题干中提供的有效信息是:“西汉初年,接受秦亡的教训,分封诸侯”,至于怎么分,分几等则不是题目的主要要求。
题干中的另一种信息是答题要求,也就是题目中的一些限定词,上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题干的另一信息。
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题干的要求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就能够知道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汉初分封诸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难看出,A是一种具体做法,BCD都是目的,但只有B才是主要目的。
2、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认真区分典型题中的一些特殊限定。
历史选择题常会有一些特殊限定的要素,如“根本原因”、“本质”、“性质”、“实质”等。
平常训练时,我们就应该在理论上认真区分这些特定限定词的细微区别。
例如,“根本原因”指的是本质的原因,一般指历史的客观存有,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现象中的主要因素。
例如:“战国时期,战争连绵持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的发展,”。
如果分析其原因,因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所以根本原因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合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主要原因则是各国对生产的重视。
又如,“性质”与“实质”也是比较难分辨的,“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历史材料题目答题要求

历史科答题要求做题方法:1、做选择题要求划关键词,划线(事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过程、作用影响)。
2、做选择题题最好排除法做,如果第一遍用直选法做,检查的时候一定要用排除法检查。
做选择题一定要单纯地做,不要想太多,不要随意推理演绎,如果需要推理演绎,那么一定要根据书本知识来(推理演绎题多是考查原因与影响,进行横向或者纵向比较)。
不要思维定势,越是简单题越是要小心谨慎(防止掉坑里),中考选择题必须保证正确率要高。
3、培养好做题节奏,不要头重脚轻,要顺畅而紧凑地完成试卷。
检查是必要的,第一遍做不确定的,题号前画圈,检查时候不要轻易更改。
4、做大题三个原则,第一审题,审问题有几问、几分、审根据材料几,材料必须读,重点找出材料的核心意思(锁定时间、人物、事件等),作答时候,序号化,段落化,不同意思要么序号号,要么中间用分号。
第二,作答时候一定要用专业术语(关键词),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问题转化为我们书本上的问题,从而构思答案。
第三,中考中的改卷原则是踩点给分,写错不扣分,因此建议大家多写,如此此题2分,那么就大于等于2点,可以写三点或者四点。
第四,字迹清楚,工工整整,卷面整洁,科学术语,避免口水。
三检查:检查审题有没有问题,检查指令要求有没有弄错,检查答题卡有没有涂错。
另外附材料题解题技巧归纳(一)关于解题步骤:1.先看问题,带着问题看材料,明确本题的考查主题,提取所学相关知识。
一定要划关键词。
2.审材料、审设问、参考分值比例。
3.形成答案。
(二)关于解题方法:1、基础题:考查学生的对历史主干史实、主要历史现象的把握。
解题方法:所学知识的再现。
2、提取材料信息题:考查学生对文字、图表、图片现象的解读、归纳、概述、评析的学科能力。
解题方法是:划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连接成句;或对划取的材料信息用个别换词,表意接近;只要不是大段落的照抄原文,引用句子是没有问题的。
1、谈启示、谈感悟类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的认识。
做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做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做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时间型选择题:首先要看有没有一般属性。
然后判断它所在时期的具体属性。
2、比较型选择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是二者兼有把题支和题干进行比较,看题支本身是否表述错误,题支是否满足题干考查的要求,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题支,才能当选。
3、材料型选择题:首先要读懂材料,对材料能够进行由表及里地分析,坚持两个有效的原则,即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和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包括引导语和材料和主体部分)。
4、图像型选择题:解此种题时,先弄清图名,然后对图像认真观察和解读。
多个图像的,要善于进行联系和比较。
最后做到“论从图出”,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概括或推断。
5、最佳选择题: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佳”标准,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
6、因果选择题: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
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7、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8、排序选择题:采用首尾结合法,首先找出打头的历史事件的序号,找出备选项的代码;再找出结束事件的序号,结合首尾序号,选择备选项符合顺序排列的那一个。
若存在相同的备选项,则要比较他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9、概念选择题:主要从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方面进行把握,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确地界定历史概念。
历史选择题9答疑技巧1优先考虑“阿拉伯数字”(关注历史时间和数据)2.““穿衣戴帽”是关键3.绝对选项中的一般错误4省略号后面有一个答案,否则将省略5关注大而放开小,把握主流,有配套时不要选择子集6答案一定是相互矛盾的互补选择之一7答案一般是主流,不熟悉的选择不可靠8看什么,选什么9不要选择你看到的高中历史选择题的制作第一,非凡的方法如果你选错了,那就在这四个选项中做横向比较,发现其中一个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有显著差异,这通常是标准答案。
高考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通用一篇

高考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通用一篇高考历史三类材料题答题技巧 1无论是一般类型的单个选择题,还是集群式(或称专题式、整合式)选择题,都要审清四个要素,即:时间、答题主体内容、条件限制、题目考查的核心。
NO.1 审清题目的时间限制时间限制通常有四种情况,一是有明确的时间限定,如19世纪中期、唐代等等;二是有下限,隐上限,如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发展情况);三是有上限,隐下限,如自孔子兴办私学以来(教育的发展);四是上下限皆不明确,如“蒸汽时代”、“法兰西第二帝国期间”等等。
遇到这里所讲的第二、三、四种情况,首先必须根据历史知识准确判断时间的上下限制。
__文综试卷中出现的集群式选择题,除了总序中对时间有限定以外,每一道小题中均有指定的概念,所以做这一类选择题,既要把握总序中的时间限制,又要弄清楚每个小题的时间要求。
NO.2 审清答题主体答题主体就是指思维对象,也就是命题人要求你所答的内容。
审清了这一要求,选择的方向就确定了。
选择题考查的主体内容可以是历史事物的原因、内容、特点、性质、结果、影响等等。
NO.3审清条件限制不仅问答题有条件限制,选择题同样有条件限制,这里指的条件是题设条件,它涉及时间、角度、对象等多方面的条件限制,这些往往也是帮助答题的切入点,一定要充分利用。
NO.4审题目的核心要求主体内容与核心的关系是什么,假如主体内容是芒果的果肉的话,核心就应该是果核。
解析题:要注意3类型3特点阅读分析材料是文科生进入大学后必备的学习能力,文综考试以来,材料解析题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图表数据越来越普遍,涵盖内容越来越广泛丰富,这反映信息社会的'特点与要求;二是材料与填空、选择、问答各种题型融合;三是材料的内容可以是跨学科的综合。
结合__来各新课程省区及全国高考试卷情况,肖献明认为,解答非选择题即解析题的技巧必须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两个充分、三个步骤。
一个前提是,读懂、弄通和透彻理解材料,尤其是图表与数据,必须明确其中主要概念,说明的主要问题,而后弄清楚图标与数据是怎样展示概念、说明问题的。
高考历史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方法例谈

高考历史材料型选择题解题方法例谈作者:李兴强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1年第01期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是高考的一贯追求,近年来,高考历史试卷的选择题也越来越多地考查这种能力。
材料型选择题在近年高考历史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
那么,如何应对这一趋势,提高答题的正确率?本文拟就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做一些探讨。
一、材料型选择题的特点历史材料型选择题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选择题的题干上引入一些材料,根据材料创设新情境,并根据材料设置备选项。
二是题干中没有材料,而是以不同材料作为备选项,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内容与题干要求对比进行选择。
材料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文字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历史文献、考古报告、文学作品等;另一类是图表材料,材料往往出自各种地图、图画、照片、统计图表等。
材料选择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首先要求考生具有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即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能力,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其次要求考生善于通过材料揭示历史本质,洞察历史发展规律,以获得正确的答案。
二、材料型选择题的种类和解题方法(一)文字型材料选择题。
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这些材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它的解答方法和其他材料性试题一样,必须首先读懂材料,即理解材料的本来意思,然后将材料所涉及的知识与课本“挂钩”,借助课本知识进行选择。
【典型题例】(2004上海)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铁上。
”这句话强调了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解题技巧】此题从材料可分析出,材料强调的是“煤和铁”对德意志统一的历史作用。
联系课本可知,德国工业革命是德意志统一的内在推动力,再根据材料的意思,就可选出正确答案是B。
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历 史材 料 型 选 择 题 的解 题 技 巧
宋 爱 芬 ( 河北 乐亭二 中 河北 唐 山 03 0 6 6 0)
摘 要: 材料型选择题 是 高考文综历史试题 的重要题 型, 尤其 在 2 O 9 8年全 国高考 中占历史选择题 的 8 %, 凸显 出对 学生能 力的要求 。材 3 料型选择题 可 以说 是材料 解析题 的袖珍版 , 其特点是 由一段 材料 与简明扼要 的设 问构成 , 选嚼 多是 对所 引材 料表 明含义 的正确理解 。 备
一
2典 型试题 例析
例 1 ( 8全 国 ・ 9 诺 贝尔 奖获 得者 道 0 1) 格 拉斯 ・诺斯 写道 :“ 设 一 位 古 希 腊 人能 假 被奇 迹 般地 送 到 l 0年 的 英 国 , 5 7 他或 她 会 发 现 许 多 熟 悉 的事 物 。 不过 ,如 果 希 腊 人 再 晚两 个 世纪 被 送 来 , 会 发现 ,自己宛 如 就 置 身 干 一 个 ‘ 想 ’的世 界 ,什 么都 不 认 幻 识 , 至 什 么 都不 理 解 。 作者 提 出后 一 种 甚 ” 假设 的 主要 历史依 据是 ( ) A.工业社 会形成 与发 展 B.人 口爆 炸 性 增 长 c.经济全球 化进 程加 速 D.各 国 间 交 往 密 切 解 题 技 巧 :此 题 主 要 考 查 学 生 对 材 料
关 键 词 : 史 解 答 选 择 题 历
中 图分 类号 : 4 1 G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3 9 9 ( 0 9 0 () 0 8 -0 1 7 - 7 5 2 0 ) 7 c- 0 5 1 后 , 们开始新生活( NA 人 c H I N E w F A )。 回答 本 题 必 须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CE l 4年 中国人 民生 活水 平没 有 达到 小康水 8 9 平 ,喝可 乐 不 能 简 单 说 中 国年 轻 人 崇 洋 媚 外 ,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的 建 立 是 从 l 9 2年十 四 大开 始 的 。故答 案为 A 项 。 9
初中历史 选择题、材料题解题方法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1、划关键词:时间(朝代、最早)、地点、人物、事件、民主、政治、经济、
思想、文化、科技、符合、不符合……
2、注意特殊的标点符号:……;:“”。
的用法
3、看最后一句问什么?(注意是否有前提条件,例如:“从国家方面”;“世
界方面”“从人类社会进步方面,谈……作用)
4、排除法(一般可排除两选项,如果剩下的两个选项没法选择,请带着选项
重新读题,在材料中找证据)
5、如果材料看不明白,先看选项,选项会有提示
二、材料题的解题方法
1、可先看问题再看材料,注意关键词,通过关键词确定历史事件
2、材料题类型
(1)从材料指出:一般答案在材料,可直接抄,但如果句子长,就要有选择地抄,不可全抄
(2)从材料概括:一般来说,材料有提示,但要概括材料中心意思,如果概括出来的答案跟提纲某名话意思一样,用提纲的话答,或者材料+
提纲
(3)根据所学并结合所学知识:答案一般是:
材料+提纲
(4):“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启示)”。
(结合材料,道理+做法)总结:一般来说答案有四种:
(1)答案在材料
(2)答案在提纲
(3)答案:材料+提纲
(4)用自己的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事件+内容或影响等)
注意: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1、分点答
2、按提问顺序答
3、如果问“原因”“影响”“结果”,那么答题时一般要先写事件,即:事件+
原因
事件+影响(结果)。
高中历史 图片类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课件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图片反映的是人们购买商品形式的 变化,这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故选C。 答案: C
[示例]
从图中信息看,新中国建立后,旨在变革土地所有
制的是
()
[解析]本题以图片与文字注释为依据考查我国土地 所有制的改变,解题时,要仔细审读图片,结合文字注 释,联系教材知识做答。A、D是农业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的变化,土地制度的改变;B项“大跃进”主要指工业上 的大炼钢铁;C项农民合作社是三大改造时国家对农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内容,改造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集 体所有制(公有制)的转变。
(2)历史图片类材料型选择题其呈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基本模式:一是试题提供图片材料(宣传画、漫画、历史 照片、文物展示等)及其材料的出处、注释及提示语等, 二是提出“设问”,指出解题的方向和范围。这类试题 的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材料 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图片类材料型选择题的解题技法
(1)历史图片类材料型选择题主要以历史照片、图片 或绘画等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 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历史阐释能力。这类试 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 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 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答案: B
2.从下面两幅图中,我们得出市场经济对现代化建设
的推动作用表现在
()
A.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 B.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 C.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我国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高考历史材料型选择题的应对策略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 间
考生不解其意 , 容易造成错答 。 ( 2 ) 对号入座 。 布 1
任 何试题 都是对 所学 知识 的考查 ,这就要 求 宣德 年间至景泰年 间 宝 钞 4 、银 2 7 、
容 突 出了产 品功效 ;D项 中 ,材料体 现不 出 普 通 民众对 明星代 言的认 同程 度 , “ 广泛认
将 试题 中的材料 与所学 知识进行 挂钩 ,在 此 布 4 2 、稻谷 4
高考历 史材料 型选 择题 的应对策 略
口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 中学 邢颖华 选择题 在历 年高考试题 中是一 种稳定 的 材料反映 明代福建 ()
材 料信息 不能说 明社会 经济 的大幅度衰退 ,
生活资料主要是布和稻谷 ,c项错误 。
题 型 ,其分 值 比重 占到 四十八分 ,从 选择 题
见解 。
效信 息 ,运用 理解 、判断 和 比较最终选 出答
案。
二 、表格材料 型选择题的解答
首 先 ,对 材料型选 择题要进 行有效 的分
1 . 题 型特点 :表 格材料 型选择 题是运 用
3 . 高考典 例 :【 2 0 1 3・四川 卷 ] 下 图是一
类 ,做 到有 的放矢 。这 几年 中高考选择 题 主 计 量史学 研究成 果的产 物 ,也是从 定量分 析 幅 民国时期 的商 品广告 。据此可知 ( ) 要分 为 以下几 类 :文 字材料 型选择题 、表格 道定 性分 析的过程 ,需要 学生具 备一定 的探
论 ;C项是对 广告 内容 的正 确理解 ,广告 内
2 . 解题技巧 :( 1 ) 读懂材料 的核心思想 。 州祁 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这是解答 此类试 题 的第 一步 ,中国古代史 的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与解题技巧一、选择题的类型1.文字材料型:这是历史试题中的传统题型。
设计者提供一段或几段文字(多为中国古代文献、名人名言、原始资料),学生根据这些材料提炼有效信息来组织答案。
2.图表材料型:这是近年来高考历史试题的创新题型。
设计者将文字材料和图表结合起来,学生既要通过文字提炼信息,又要对图表作以正确的分析。
3.图片型选择题:这种题型是通过图片来展示历史发展进程,让学生在图片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寻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内容。
4.混合型材料选择题:这是近年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的新的题型,既有文字、图表,又有图片等材料的综合运用。
一道题中融合了多种历史信息,包含的知识点也更多,难度自然加大。
二、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直选法:即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直接从题目所给的条件中作出判断,选择出能说明历史现象的选项。
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最大,主要在考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情况下适用。
2.排除法:通过排除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来达到正确解答的目的。
如有一道题目要求选择反映我国古代农业垦殖现象的资料,而给出的四个选项都是明朝的事例,我们只需要将这四个选项一一排除,正确答案自然就会浮现出来。
排除法主要在题干或选项中存在不符合史实、不符合历史逻辑的情况时使用。
3.比较分析法:通过比较分析各个选项,可以排除与史实不符的答案,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通过比较分析,如果能够确定四个选项中三个选项表述的是同一个知识点内容,而另一个表述的是与其不相关的知识点,此时同学们就应选择后者。
4.因果分析法: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来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因为历史上的各种事件、现象是相互联系并受一定规律支配的。
有的时候因果关系比较明显,有的则不太明显。
如果能够通过分析抓住这种因果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如有的选项表述正确但并非最佳答案,而有的表述虽然只有细微差别但却为正确答案。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因果分析法,便能找出最佳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表格型材料选择题
首先要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数字反映的问 题,再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确定正确 的选项。
方法指导
一、“审”:审表、审注、审设
二、“比”:即对图片中的内容或横向或
纵向比较。从表格中总结出数据的基本趋势 (升或降),思考这种趋势背后的历史原因, 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
解析:从表格所示信息可见双方互有损伤,而且规模较 大,符合题意的只有黄海海战。辽东半岛战役主要 在陆上进行。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下令“避战保 船”,致使中方损伤远超日方,材料信息与之不符 。台湾保卫战开始于《马关条约》签订后。
【试一试】:1、右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
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
• 2.以下是1979~1991年的我国对日贸易(单位: 百万美元)示意图,导致对日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 有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促进 ②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推动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的贯彻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三)图片型材料选择题
图片型材料选择题以历史文物、人物、事件的图片为 依托,综合性考查多项能力,既有图片的处理能力,也有 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 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A.美国、英国、法国 B.英国、法国、苏联 C.美国、英国、苏联 D.美国、法国、苏联
2、观察右图,对图中 “善意”的正确理解是
①扶持控制西欧 ②援助欧洲发展 ③建立北约组织 ④遏制苏联力量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例析技巧
以图补文型
例1(2008上海) 右图所示的是
A.秦朝的疆域 B.宋朝的疆域 C.元朝的疆域 D.明朝的疆域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 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
康熙十年 (公元1671年)
康熙十一年 康熙十二年 康熙二十六年 康熙三十年 康熙三十三年
2,488,492 (两白银)
18,096,850 21,358,006 28,964,499 31,849,719 41,007,790
材料型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近年来历史高考选择题越来越侧重结 合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新 问题,考查学生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分 析、理解、概括、判断、迁移等多方面 的能力。这些变化正好与材料型选择题 的特点吻合,因此材料型选择题越来越 成为高考的重点。
。
• 材料型选择题 :
•
材料型选择题一般是由材料(文字、图画、图表
D.“市”分散于宅屋之间
6、下列关于右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推动了亚太经合组织健康发展
C.中国加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6、如下图所示,从“镰刀斧锤星旗”到“白蓝红三色旗”的 变更宣告“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这一事件 对于某班同学的一次国际关系探究活动来说,其历史价值在于
解
题 1. 下表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某重大战役中日双方兵、
技 巧
损失对比表。据所学知识推断,这一战役应是(
)
项目
参战舰艇 (艘)
火炮 (门)
兵力 (人)
舰船损 失
伤亡人 数
中方 10
191
2052 5艘沉没 1200
日方 12
272
3566 5艘重伤 300
A. 黄海海战 C. 辽东半岛战役
B. 威海卫战役 D. 台湾保卫战
• (一)文字型材料选择题
• 文字型材料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材 料包括历史文献、历史人物的言论、诗词等。
技巧:1、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
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
•
2、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
移。读懂材料后,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
容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
【试一试】
• 1、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 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 百姓”,通常是指
•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2、《左传·定公四年》载子鱼之语曰:“昔武王 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这反 映了周初实施分封的主要依据是 ( ) A.是否出身王室 B.是否出身先代贵族 C.是否对周王室效忠 D.是否立有军功
C
图表题解题的指导方法: “三读”:读设问;读标题; 读内容。
“二比”:柱状图要比趋势和幅度;
折线图要比变化趋势和变化中的关键点; 表格要从横向与纵向两方面比较。
“一联”:把图表的标题与内容联系起来、把内
容的趋势和幅度、横向和纵向联系起来、把图表 和设问联系起来、把图表材料与教材要点、社会 热点及党的方政方针联系起来。
3、(2012年福建高考文综20) 法国大革命初期一首流行流行歌谣唱到:
“把高个儿截短,把矮个儿拉长……”这种呼声化 为图景就成了图7所示漫画,它表达的政治理念是
∨A.平等 B.自由 C.人权 D.博爱
4.(杭州期末卷)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具有“立 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冬至、 小寒、大寒”等名称。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 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节气反映四季变化与中国传统农业密切 相关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到位、客观。
•
3、对材料来源及作者进行分析。根据材料
来源及作者分析其对材料反映的史实的态度。
【典型题型】
2、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 ,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 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 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 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元朝建立行省制度
2、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 ‘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 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 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 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他 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4、(2012年福建高考文综15)《司马光奏 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 也。…… 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
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 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 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商品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待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三辨: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技巧方法,锦上添花 实战欠缺,技巧不熟
【课堂巩固】
1.(嘉兴基础测试卷)共和国成立首日,一则更正 启示被《人民日报》郑重置于头版:本报二十
九日所刊“义勇军进行曲”词“最大的吼声” 应为“最后的吼声”,特此更正。《人民日报》刊 发“义勇军进行曲”的时代背景是:
A.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B.中日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C.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方法指导 解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 抓住特征,看清提示
“提示”:一是图,要求弄清图片有几个要素和几层
含义,(图片类三要素:人物、器物、文字) 二是注,注的内容是对图起补充性或解释性的作用,
对理解图及组织答案有好处。 三是设问,设问是图片题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不
同的设问决定了不同的答题方向。
例析技巧
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
(红底黄镰刀斧锤星) A.完成一次历史图片的释读 C.剖析出冷战格局的形成
(白蓝红三色) B.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D.认识到世界格局的变化
8、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 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 局。”下列表述能支撑以上观点的有 ①18世纪英国打败法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②二战以后逐步形成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 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表明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④苏联解体后形成多个力量中心使世界相对稳定
以文补图型
例2(2007山东)图8是某同 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 地图。据图中 阴影部分判断,
他的研究课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B.七七事变前日本占领区域 的变化
C.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D.三大战役后解放区的扩大
方法指导
以图补文型: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以地图作为补充 .
以文补图型:以地图为主题情境,另以文字来补充地图 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
(2008广东,7)《民报》创 伟人黄帝 刊号刊登黄帝象(见右图)的 主要目的是( )
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 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
祖始之国开族民国中
【试一试】
1、(2007江苏21)右图是1942年的一幅战争 宣传海报,题名《绞死希特勒》。图中三只手 代表着当时对德作战的主要三个国家,这三国 是
图文互补型:文字和地图材料都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 依据,并可相互参照和佐证.
解答关键:1、抓住地图两要素(图、文),其 中有一项必为解题突破点。 2、注意历史地理事物的名称变化、政治地理区 域范围的变化和新旧历史事物的兴亡变化。
【试一试】
1.读右图,中国 政府面对当时的 周边形势,所采 取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鼓励对外贸易 C.禁海闭关 D.对外扩张
∨B.节气体现了国家的“重农抑商”政策 C.节气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与生活 D.节气体现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的进步
深入挖掘法
5.宋代经济的发展被不少西方史家称为“商业 革命”。下列各项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商业中心 B.江南市镇的广泛兴忌”:忌脱离标题和设问读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