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程文化走向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方案
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方案人们常说,“教育是国家的未来”。
确实,教育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质的学校文化和合理的课程改革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
然而,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拓宽他们的视野,学校应该寻求更好的方式将学校文化和课程改革相结合。
本文将讨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第一,建立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一个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比如,举办健康运动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体育运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文化艺术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等,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学校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活动。
例如,学校可以开设选修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发展自己的特长。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如科研社团、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兴趣。
第三,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现代社会,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此,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创新课程,如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等,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方式。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科技创新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四,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学校可以通过参加公益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感受社会的需要和问题,培养他们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
第五,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专业发展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
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来给教师讲授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
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校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渗透于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等各个方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课程设置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在课程改革中,课程设置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精神,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同时,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课程设置也需要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新型的学校文化中,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成为师生共同探索、互动交流的场所。
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自我,提高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隐性课程,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在课程改革中,校园文化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感受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才华,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活动是学校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之一。
在课程改革中,学生活动需要具有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自我认知和组织能力。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学术竞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学校文化在课程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通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学生活动等多个方面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我们期待学校文化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期待学校能够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启迪。
在课程建设中追寻学校的文化内涵
教 化 与 影 响 更 多的 是 通 过 课 程 教 学 方 式 传 统 性 , 但 学 生 在 一 所 学 校 的 生 活时 间 很
来实现 。 所 以, 从这种意义上 , 校 长 应 当加 强学校课程 文化的领导力 。 正 如 台 湾 女 作 家龙应 台所 言 : “ 人, 本是 散 落 的 珠 子 , 随 地乱滚 , 文化 就是 那根柔 弱的 细丝 , 将 珠 子 串起 来 就 成 为 社 会 。 ” 校 长 通 过 这 种 领 有限 , 学 校 文化 必须 关 注 其 效 能 问 题 。 提高 教学的效 能过 程 , 也 是 提 升 学 校 文化效 能的过程 。 只 有 设 计 出 符 合 学 生 的
“ 文化是 民族的 血脉 ” , 也 是 一 所 学 校 文化是 学校 的精神气 质 , 师 生 的 一 言 3 以学案 化的学科 课程 , 提升学校 文 的 灵魂 。 文化 与课程 天然 不可分割 。 一 方 行、 举手 投 足都体 现着学 校 的文化 , 或 化 的效 能 面, 文 化 造 就 了课 程 , 文 化 作 为课 程 的 母 体 以 物 化 的 形 式 表 现 的 , 或 以 师 生 的精 神 面 学校 是文化 育人 的组 织 , 文 化 育 人 的 决 定 了课 程 的 文 化 品 行 , 并 为课 程 设 定 了 貌体现 着, 而 这 种 气 质 是 要 通 过 长 期 的 教 过 程 必 然 存 在 效 能 高 低 的 差 异 。 虽 然 学 校 基 本 的逻 辑 起 点 ; 另 一方 面 , 课程 凝 聚 着文 化 与 潜 移 默 化 的 影 响 才可 积 习 而 成 , 这 种 的 存在 具 有 历 史 的延 续 性 , 学 校 文化 具 有
一
化, 课 程 的 精 神 积 淀 形 成 学 校 文化 的 特 色 , 学校 课 程 活动 的核 心 价 值 体 现 了学 校 文 化 的内涵 。 在 新 的 社 会 背 景 和 新 的 教 育 背 景 下, 学 校 发 展 与 竞 争 的 舞 台 正 在 悄 悄 地 发
方案-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重建(1)
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重建(1)'\r\n新课程需要有新的学校作为其生存的土壤和的动力,而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新课程提供新的理念作为指导。
因此,以新课改为契机,重建学校文化,对新课程的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新课程发展中学校文化的内涵我们从狭义文化的角度出发,将新课程作为立足点,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在学校与课程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和享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信念、基本规范以及行为方式,其核心是思想观念与价值信念。
具体来说,学校文化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涵:第一,从文化学和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组织,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与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等相对应的社会亚文化;第二,从学校文化的结构来看,按照由内到外、由深层到表层的变化过程,学校文化的结构应该包括学校精神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学校行为文化、学校物质文化;第三,从学校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学校文化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文化等等。
二、新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关系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关系,更加关注学校文化对课程实施过程的影响。
1.学校文化是新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作了研究,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
比如,富兰出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四大类十五种因素;辛德等人综合了有关课程实施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了影响课程实施的四类共十五种因素;耐斯等的研究发现全校性的课程改革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学校文化、资源、组织结构和领导四个因素。
另外,我国香港学者李子建等人,内地学者靳玉乐、施良方、黄甫全等对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都作了代表性研究。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织,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
其中,学校文化作为一个内隐而又强有力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课程实施。
2.新课程改革要实现学校文化的再生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主要过程,课程实施取向影响着课程实施和课程改革的全局。
高校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
高校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到文化校园引言概述:高校校园文化是指在高等学府内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精神风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校园文化也逐渐从传统的校园文化向文化校园转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校校园文化的转变过程。
一、多元文化的融合1.1 学生群体的多样性: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来自不同地区和背景的学生涌入高校,形成为了多元化的学生群体。
1.2 文化元素的交融:不同学生群体带来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
1.3 文化活动的多样性:学校组织了各种文化活动,如艺术展览、文化节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文化特色的平台。
二、创新教育的推动2.1 开设专业课程:学校积极开设与校园文化相关的专业课程,如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创意设计等,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创新能力。
2.2 鼓励学生创作: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预文化创作,如写作、绘画、音乐等,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3 文化创业支持:学校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支持,鼓励他们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创业机会。
三、文化遗产的传承3.1 学术研究与保护:学校积极开展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和保护工作,为传承和宏扬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3.2 校园文化景点建设:学校将文化遗产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了一些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景点,如记念馆、文化广场等。
3.3 传统文化活动的举办: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祝、传统技艺展示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国际交流的拓展4.1 引进外国文化:学校积极引进外国文化,组织外国文化展览、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
4.2 学生交流项目:学校鼓励学生参预国际交流项目,与外国学生交流,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体系。
4.3 国际文化节的举办:学校组织了国际文化节,邀请外国学生和教师参预,展示各国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五、社会责任的担当5.1 社会公益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预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建设等,传递校园文化的正能量。
新课程下国家课程校本化与学校文化的整合
新课程下国家课程校本化与学校文化的整合新课程下国家课程校本化与学校文化的整合博山六中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主要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其过程实际上是课程文化与学校文化的融合过程,是国家的课程理想与学校文化的双向建构过程,我们通过对国家课程的进一步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立足诚承成文化,浸润幸福校园。
我们学校的文化理念是:诚信做人、勇于承当、立志成才,简称诚承成文化。
“诚”从言,成声。
《说文》中曰:”诚,信也。
”从言,从成,意谓对待人们要诚实讲信用,不搞鬼鬼祟祟的把戏和阴谋诡计。
《礼记·中庸》就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认为“诚”是天的根本属性,努力求诚以达到合乎诚的境界则是为人之道。
又说“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皆依赖于“诚”。
本义是诚实,真诚。
这里的意思是教师做人要朴实,要忠诚于自己的事业;学生要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学习。
“承”表示人双手捧着或接着,《说文》说:承,奉也。
受也。
《楚辞》中注:“续也。
”本义:捧着。
我们赋予它承当责任、传承文明的意思,希望师生敢于做事、勇于担当;将文明薪火相传。
“成”的甲骨文字形,从“|”(即“杵”)。
“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
《战国策·秦策》注:“立也。
”本义是完成,成就。
指事情做完,达到预期目的。
我们希望老师、同学做事要有成效,乃至获得成功。
此三者,第一个“诚”强调的是根本,第二个“承”强调的是过程,第三个“成”强调的是结果,三者的基础是“知识”,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在这一文化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培养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自然合作的教师群体文化,促进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营造师生平等相处、平等对话、沟通与合作的良好育人环境,用宽容、耐心、爱心唤醒每一名学生心中的潜能,使学生将老师视为知心朋友。
从教走向学的“四学”课堂文化建构与实践——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为例
专题研究(一)的紧迫性。
(三)对学校课堂文化建构的理性展望建设面向未来的学校,学校必须立足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着力点精心建构课堂文化。
2023年,为引导广大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规律,推动教师切实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教育部办公厅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再次强调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克服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教知识学知识等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
在以上背景下,我校决定把培育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引领课堂教学改革的价值追求,把调整教与学的关系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通过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文化,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
二、学校“四学”课堂文化建构的探索与实践课堂文化与学校文化密不可分。
不同的学校文化,能够滋养出不同的课堂文化,从而彰显鲜明的学校特色。
我校从学校“梦”文化的理想教育传统以及课堂教学的学生本位传统出发,将爱学、会学、巧学、乐学的学生学习四大目标作为课堂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升级改造,并经五校区系统推进、反复实践,沉淀出如今的“四学”课堂文化这一理性表达。
(一)“四学”课堂文化的内涵及特征1.“四学”课堂文化的内涵“四学”课堂文化崇尚教与学的协调发展,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将爱学、会学、巧学、乐学这“四学”作为课堂文化的核心理念,通过打通课前、课中、课后学习链,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学习到能力获得再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进阶。
“爱学”指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逐渐喜欢学习、爱上学习,进而树立学业上的自我发展目标。
“爱学”的品质与学校“梦”文化的理想教育相互映照。
从课程建设到文化建设——论校长课程领导力段构成
从课程建设到文化建设——论校长课程领导力段构成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其课程领导力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校长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校长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动课程的创新,提高课程的质量,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其次,校长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校长应该积极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最后,校长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以保证学校的正常运行。
校长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学校的管理,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行,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总之,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对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从课程建设到文化建设,校长都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新课改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
新课改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关键词】新课改学校文化建设一、课程是文化创生的工具课程无疑是用来传播文化的,以此培养人,以此来延续人类优秀的实践方式。
课程的内容与工具是文化自身,但这是一种优化了的文化——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某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整合与结晶,它表现为某所学校的“综合个性”。
而学校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文化是学校教育活动的生存方式,指的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对人类文化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和课程活动理念。
课程改革不仅仅意味着内容的更新、完善与平衡,更为重要的是意味着理想的“学校文化”的创造。
学校文化的变革是课程与教学改革最深层次的改革,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
重塑学校文化是一个发展新的价值、信念和规范的过程,是新课改运动的出发点、保障和归宿。
学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树立“学校共同体”的理念。
教师要以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学习发展的基础。
二、构建民主型的课程管理文化新课改从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就吸纳了许多专家、学者、教师共同参与,实现了课程管理的参与人员、队伍构成多元化。
中央与地方对课程管理的权力分配更趋向平衡,课程选修制及教科书多样化机制的建立,进一步体现了课程开发的开放性和民主化。
特别是校本课程的提出,使学校拥有了课程自主权。
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是课程开发的场所,基于一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管理和决策,校本课程最能反映学校的具体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学校的特色和发展风貌。
三、建立合作型的教师文化课程文化是要通过教师的教育工作来贯彻落实的。
教学不仅是文化的保存,也是文化的发展。
课程中的科目、课文是死的,教师的教学是活的,可以根据文化发展的现实予以补充、发展。
学校文化共同体——在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互动交融中生成
36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OGY I NFORM TI O N 2008N O .11SC I ENC E &TEC HN OLO GY I NFO RM ATI O N 科教平台1学校文化的内涵及特征学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系统受到研究和重视主要是在20世纪以后伴随着教育文化学的发展而发展。
美国学者西格尔在《教育与文化进程》中认为学校有自身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参与者的行为规范和维持这些规范并以其为基础的价值观。
这就确定了学校有相对独立的、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和机构的文化特征。
但是,对于学校文化的定义和界定目前没有统一的观点,比较有见地的是郑金洲在《教育文化学》一书中对学校文化的认识: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是有着深厚积淀的文化。
由于对学校文化的定义上的分歧,因而在学校文化的构成上,即学校文化包含哪些类型,观点众多。
学者在分类时大体上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依据学校各组成部分进行分类。
如沃勒在其所著的《教学社会学》认为学校有两种对立文化:教师所代表的成人社会的文化和学生所代表的同辈团体的文化;如台湾学者林清江把学校区分为六种,包括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社区、物质及制度规章文化。
二是依据文化自身的表现形式进行分类。
如戈尔尼克等把学校文化类型划分为宏观文化和微观文化两大类。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出发来理解学校文化,那么就涵盖了学校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各个方面。
笔者从狭义的文化概念来理解学校文化的内涵,认为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组织成员共享的基本假设和信念以及稳定的生活方式,它表现为学校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模式。
学校文化的主体结构由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三部分构成,它是具体的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课程文化的统一表现。
学校文化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学校文化外在的、显性的、学校物的文化的背后潜在地蕴含一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精神境界。
关注内涵建设:从课程到课程文化
近 十年 来 , 着 高 职 院校 教 育 教 学改 革 的 不 校 课 程 行 为文化 和 学 校课 程 物 质文化 四个 部 分。 随
与研究 的一个新的热点。 人们围绕这一主题从多 魂, 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 为谋求发展 元文化 、 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等不同视角展开研 而精心培育并与学校个性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主
动 展 开 的空 间基 础 与 前 提 , 又是 学 校 师生 课 程 活 形成 与发展 。 学校 课程文化生成 的影 响因素, 既 也 动的场域 , 同时, 体现着学校课 程所独有的物质文 有 社会 政 治 及 经 济 的 , 有 文化 交 流 和 文化 变 迁
2 1 年2 00 月
济南职业 学院学报
J u n o Jn nVo ain C l g o r  ̄ f ia c t  ̄ ol e o e
Fe . 0l b2 0
第 1 ( 第7 朗) 期 总 g
N .(eil o7 ) o1S r .8 aN
关 注 内涵建设 :从 课程到课程文化
主要是指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通过其 行为本 身 以及 “ 同课 程 文化构层 间的相 互作用 ” 不 。 以及 由行为表现 的社会心理 、 思维方 式 、 思想观 念、 精神状态、 行为操守、 文化 品位和风俗习惯等
三、 课程 文化的现 实境 遇
作为一种亚文化, 学校课程文化是学校课程
的文化形态, 学校精神、 是 价值观和办 学理念 的 文化主体长期不懈努力与日 积月累而形成的, 同时 动态反映。 程物质文化主要指课程付诸实施的 它又受到一定社会 的政治、 课 经济及文化 的影响与 客观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 如教材、 教学参考书、 制约, 社会文化 的每一次变迁、 动荡与革新都会对 习题集 、 教学设备、 校舍建筑等, 既是学校各种活 学校文化产生冲击, 进而影响到学校课程文化 的
以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开拓创新
以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开拓创新课程从教育产生之时起,就承担继承、传递、传播文化遗产的任务,因此,课程与文化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决定课程的文化品性,另一方面,课程创造和形成文化。
课程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媒体,为文化的增值、创新及其育人意义的形成、育人标准的定位,提供核心与导向性的途径与机制。
校本课程具有本校特色,育人效果显著。
下面笔者以忠县白公路小学校为例,谈谈如何以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开拓创新。
一、依托白公文化开发校本课程唐宪宗元和十四年,白居易升任忠州刺史。
在忠州,白公赋诗百首,文昌后世;开山凿路,造福桑梓;乐爱百姓,泽润忠州。
为此,忠州人建白公祠、修白公路以示缅怀纪念。
忠县白公路小学校因位于白公路,紧邻白公祠而得此校名。
循着这样的文化脉络,该校确立了“乐天爱人”的校训。
“乐天”,既是白居易的字,又表达他们“快乐每一天”的教育追求;“爱人”,不仅体现白公伟大的思想情怀,而且凸显学校以人为本、爱人悦己的教育理念。
依循大诗人的文化传承,提出了“书香荡漾,诗韵流长”的校园文化主题。
为此,学校收集了古今中外部分经典诗歌,汇编成了《乐天诗韵》校本课程,其中收录了白居易诗歌50首,中国古代诗词50首,现当代诗歌40首,外国诗歌30首。
通过诵读—感悟—激趣—创作,开展“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写作造就名气”的语文学习与实践活动,以此点燃孩子们阅读经典的热情,让他们徜徉在美词佳句的密林中,领悟诗歌艺术的无穷魅力,提高人文素养,知“乐”晓“爱”。
二、依托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再生1.以校本课程塑造品位校园“腹有诗书气自华”。
以《乐天诗韵》为主导,全校师生齐学诗歌、齐诵诗歌、齐写诗歌,在诗歌中励志、在诗歌中勤学、在诗歌中智慧、在诗歌中教化。
诗歌,让校园吹拂着文明典雅之风,流淌着经典浸润之源,生长着文化茁壮之芽。
快乐的诗歌诵读不仅为全校师生打下了文化底色,而且渐渐地,学校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
从文化到课程,从课程到课堂
从文化到课程,从课程到课堂作者:谢定来来源:《教育》2017年第05期“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能学习、自主发展)是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的办学特色。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减负提质、打造卓越课堂的背景下,本校立足校情,创新思路,以“文化自觉”为破口,引领师生在“三自教育”文化的熏陶下,让“自我教育”“自能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以文化人,实现“让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的美好愿景。
以文化人需要文化的自觉,因此学校把“文化自觉”作为突破口,在深化“三自教育”特色文化的同时,通过课程的建设实施,立足课堂,把教育理念、学校的核心理念植入到每个师生的心中,锻造“三自”品牌教育,促进“每个红光人主动和谐地发展”。
课程建设与体系抓好课程领导力建设学校课程建设是以校长为领导的团队汇集教师智慧和思想,共同对课程进行构建的过程和结果。
能否建设一个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根本上取决于领导团队,特别是校长的课程专业知识背景和课程领导力。
本校秉承“艰苦奋斗,团结和谐,勇创佳绩”的红光精神,凝聚集体智慧,建立以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学校课程的领导者。
在充分了解师生实际的基础上,开发适合本校、适合学生、适合教师的课程。
一是加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化能力提升,要求全员根据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第二次开发;二是在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适时整合教学内容,增加校本、班本内容,以适合本校本班学生学习,提升校本課程开发能力。
建好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及评价,以及进行整体设计和安排的一个动态过程。
同时,学校课程体系必须是在学校核心理念指导下进行构建,要充分体现并实现学校的教育理念。
因此,我们把学校课程界定为“学校为‘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创造条件”。
这样,就把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都包括进来,同时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
传承与创新——从学校特色到学校文化的转变
总第308期基础教育论坛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下旬刊)学校文化开展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我说学校新发展”征文、演讲活动,学校的每位成员在活动中讲述着自己对新理念的认识和理解。
(四)围绕“活力、美丽、丰饶”开展各项工作从2014年4月始,学校各方面的工作都紧紧围绕核心价值理念进行文化建设,深化“活力、美丽、丰饶”的内涵。
通过校园环境的布置,体现外显的活力与美丽;通过开展丰富多元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教师的“活力”;通过参与主题突出的德育活动,培养孩子内在的“美丽”。
如,开展 “巨小美丽少年评选”活动,各项活动的开展过程,就是让每位孩子美丽绽放的过程;进行“活力杯”课堂教学评优活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借助这种方式,把学校的文化理念深入到课堂;开办活力科技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现了“快乐科技、梦想起航、活力校园、溢彩飞扬”的主题;举办 “活力杯”教师学生运动会,让师生们在竞技中散发出更大的活力。
我们通过各项活动不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并及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完善学校的文化建设工作。
二、理念与实践体系(一)学校文化理念1.办学理念:“葡萄树教育”葡萄的美丽不仅是外表美,葡萄美酒也能让人美;从活力角度看,葡萄本身活力,也让人有活力;葡萄多子多福的寓意更象征着我们的教育。
因此提炼出了“葡萄树教育”是活力的教育、美丽的教育、丰饶的教育。
2.核心价值观:“活力、美丽、丰饶”这既体现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也体现了育人目标,即在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中,让教师、学生都能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最终实现孩子、教师的美丽生长。
3.办学目标:建设“葡萄树教育”品牌校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来说明“养树”与“育人”的道理:顺应自然规律。
育人就像我们养葡萄一样,顺应孩子的自然天性和发展规律,葡萄树教育就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升华。
学校通过葡萄树教育理念,最终把学校建设成一个让学生美丽绽放、让教育结出丰硕成果的快乐学园。
从“学习文化”走向“文化学习”
从“学习文化”走向“文化学习”作者:丁佳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22年第02期【摘要】本文聚焦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分为文学类、文字类和生活类共三大类、十小类进行研究。
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流于形式的现状进行探索,并综合实践,总结归纳了一些有效措施供教师参考,旨在将语文学习从“学习文化”上升到“文化学习”的高度,深化文化内涵,助力文化传承。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传统文化教学价值低年段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聘請专家参与编写的。
编写小组积极响应教育部对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指示和要求,特别是两个“传统”,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将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剖析:“学习文化”与“文化学习”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在“文化本位论”中曾提出:教育目的要围绕文化来展开,用文化来统整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追求理想、创造新文化。
然而,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手段与其他课文、知识点大体相同,部分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仅是将其剖解为语文知识和考试技能,忽略了其作为一种优秀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这就是片面的“学习文化”。
而“文化学习”则强调突出“文化”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传统文化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注重渗透知识技能以外,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并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着重探析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不断探索尝试,通过更好地理解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让传统刻板的任务式“学习文化”转变为生动积极的主动式“文化学习”,加强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文化的变革:从"教学"走向"学教"
获得 及 使用 能 力 等 多种 能 力 , 以
适 应社会 生活 的需求 。在课 堂教
学 的形 态上 ,变教师 指导下 的学
着 教师 的讲 解 “ 学 习” 。这说 被 了
明 ,教师 的讲解 只是部分 学生 学 习 的必 要条 件 ,学 生 中有部 分是
可 以通过 自学 、先学独 立解决 问
胆表达 、 自信 展 示 , 受 学 习 的 享
快 乐 与成 功 ;让 学 校 成 为学 校 ,
切工 作 的出发 点 和 归宿 点 , 为
学校 将努 力创造 条件 , 提供平 台 ,
让学 生唱 主角 ;学 校关 注的不仅
教 学走 向学教 提供 了可能性 。
仅 是 为 了现 实生 存 下 的 高分 数 ,
学 习能力 的发 展 ,让学 校成 为学
生 的乐 园。
二 、教学 ” 向“ “ 走 学教” 的 有效策略
教学 的根本 性变 革 ,是 以学
学生 预习后 的存疑 ,落脚 点在 于 每个 学生最 大 限度 的收 获 , 总之 ,
都 是 围绕 着学生 学考 虑 。学 生没
生 的学 习为核 心 ,使 学 习者 成 为 教育 活动 的中心 。以学生 学习 为
◇ ◇ ◇三
的标 志与 依据 ,而是要 确立 一种 学 后教 、 以学 定 教 、 学论 教 、 评 研 学促 教 ” 四大策 略 , “ 的 让 教学 ” 走 向“ 学教 ” 为了可 能 。 成
蛰校 长诿管 理
评学 论教 。传统课 堂评 价重 点关 注教 师 的 “ ” 学 教 文化 下 教 , 的课 堂 评 价侧 重 于 关 注 学 生 的
不断解 放思想 , 开阔视野 。 先学后教 、 以学定 教 、 学论 评 教 、 学促教 , 研 要求把 学生学 作 为
以课程文化推动学校文化
以课程文化推动学校文化作者:周永强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论述学校文化建设只有真正地落实到课程上,才能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真正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学校应从课程理念、课程设置、教法改革、教师研修等方面入手,以课程文化推动学校文化。
【关键词】课程文化学校文化内涵发展【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A-0071-02课程涵盖着学校的一切,课程文化发挥着课程育人的功能。
学校文化建设只有真正落实到课程上,才能发挥文化“化人”的功能,真正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我校基于课程、课程文化、学校文化的概念及学校现实发展需要,从课程理念、课程设置、课程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校内涵发展。
笔者结合学校的情况,谈谈我校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一、梳理校史,确立“养正”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养正,最初出自《周易》——“颐养正也,既济定也”。
“颐”讲的是培养正道,“既济”表示事业成功。
“养正”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髓,“蒙以养正,德教为先”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主张。
“养正”贯穿着我校百年办学历程。
1908年初我校前身“养正学堂”就明确办学目标——“蒙以养正圣之功,开花一乡中。
树木十年人百岁,一样被春风”。
1919年,国学大师钱穆出任我校校长,开设新课程,倡导品学兼教,其后来办学的一贯宗旨为“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
上世纪四十年代,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锡东地区率先成立少年先锋队。
解放后,我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步入新世纪,我校提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更是对“养正”在新时期历史环境下的延续和发扬。
基于以上校史,在尊重历史和面对现实的基础上,我校把“养正”的内涵界定为:“养浩然正气,育品正学生。
”“养正”成为我校的价值追求:“完善自身品行,做一个正气、正直、正义的教师;教育培养品行正、心灵纯、有理想的学生。
从课程文化走向学校文化
从课程文化走向学校文化这是我在“第七届现代学校文化发展论坛”上的总结发言,应校长朋友们的要求,我稍微作了些修改,全文发表于此。
愿我们的论坛成为校长朋友们,缔结友谊的桥梁;交流经验的平台;展现成就的天地。
各位校长、各位朋友:本次论坛,我们得到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南岸区教委,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能聆听更多专家的报告,结识更多的朋友,感受更浓郁的学术氛围。
我们听取了东道主重庆南岸区南平实验小学的冯晓旭校长和南岸区弹子石小学的刘在平校长作的介绍,让我们领略了重庆南岸校长的风采,以及他们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
我们有幸聆听了向琣莉教授报告和李振村主编深刻而又精彩的故事,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升华了见识,得到了启迪。
我们还听取了来自北京府学小学的马丁一校长;上海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的冯征峥校长;成都沙湾路小学的张友红校长;洛阳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张胜辉校长和无锡天一实验小学的胡志强校长等5位校长的大会发言。
还有10多位校长向大会递交了书面发言稿,这些发言都已被印成大会资料,供大家慢慢拜读,细细品味。
经过论坛的研讨交流,我的感想、收获颇多。
我想围绕主题,根据大家的发言,讲三个问题,一、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文化?二、怎样建设课程文化?三、如何从课程文化走向学校文化?一、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文化?1、什么是课程?一般而言,课程分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全部生活的总和。
就是说校园内所有的教育因素,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处处皆课程,时时有课程。
狭义的课程是:学校正式开设的,课程表上落实的才是课程。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今天,我们所说的主要是狭义的课程。
我觉得,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广义课程如果缺失了狭义课程就会显得空洞,狭义课程如果不置于广义课程之中就会变得单一。
2023年学校文化传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说明报告
2023年学校文化传承进教材进课堂进头
脑说明报告
为了促进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计划,将学
校文化融入教材、课堂和学生思维中。
1. 教材编写
我们将在2023年对学校教材进行更新,将学校的优秀文化纳
入其中。
这些优秀文化可以是学校的历史、传统,也可以是学校特
有的文化活动或校训等。
通过将这些内容融入教材,可以让学生更
加深入了解学校文化,并对其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
2. 课堂教学
我们将通过课堂教学来进一步传承学校文化。
教师可以结合学
校文化内容,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在研究的过
程中不仅掌握知识,还能了解学校的传统和核心价值观。
这样可以
增强学生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3. 学生思维培养
学校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教材和课堂教学的事情,还需要将其融入学生的思维和行为中。
我们将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讲座、展览、比赛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推广。
同时,我们还将鼓励学生进行研究和创作,以学校文化为题材,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学校文化将得到有效传承和发展,学生将对学校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这将有助于凝聚学校师生的向心力,提高学校整体的文化素养和竞争力。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学校文化能在教材、课堂和学生思维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学校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课程文化走向学校文化(2011-12-14 09:39:13)转载▼标签:杂谈这是我在“第七届现代学校文化发展论坛”上的总结发言,应校长朋友们的要求,我稍微作了些修改,全文发表于此。
愿我们的论坛成为校长朋友们,缔结友谊的桥梁;交流经验的平台;展现成就的天地。
各位校长、各位朋友:本次论坛,我们得到了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南岸区教委,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等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让我们能聆听更多专家的报告,结识更多的朋友,感受更浓郁的学术氛围。
我们听取了东道主重庆南岸区南平实验小学的冯晓旭校长和南岸区弹子石小学的刘在平校长作的介绍,让我们领略了重庆南岸校长的风采,以及他们课程改革和学校文化建设的经验。
我们有幸聆听了向琣莉教授报告和李振村主编深刻而又精彩的故事,让我们拓宽了视野,升华了见识,得到了启迪。
我们还听取了来自北京府学小学的马丁一校长;上海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的冯征峥校长;成都沙湾路小学的张友红校长;洛阳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张胜辉校长和无锡天一实验小学的胡志强校长等5位校长的大会发言。
还有10多位校长向大会递交了书面发言稿,这些发言都已被印成大会资料,供大家慢慢拜读,细细品味。
经过论坛的研讨交流,我的感想、收获颇多。
我想围绕主题,根据大家的发言,讲三个问题,一、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文化?二、怎样建设课程文化?三、如何从课程文化走向学校文化?一、什么是课程?什么是课程文化?1、什么是课程?一般而言,课程分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全部生活的总和。
就是说校园内所有的教育因素,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处处皆课程,时时有课程。
狭义的课程是:学校正式开设的,课程表上落实的才是课程。
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今天,我们所说的主要是狭义的课程。
我觉得,这两者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
我们可以这样说,广义课程如果缺失了狭义课程就会显得空洞,狭义课程如果不置于广义课程之中就会变得单一。
由此,我们在建设狭义课程时不能忽视了广义课程,在建设广义课程时必须重视狭义课程。
否则,就不会有真正的课程文化,也不会有真正的学校文化。
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
2、什么是课程文化?如果说,什么是课程,这个概念还比较简单,那么什么是课程文化恐怕就要复杂得多了。
事实告诉我们,有课程未必有课程文化。
办学校但不一定就能办得出文化。
正如一个人,是人,但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有知识,没文化的人现实中也随处可见。
根据文化的概念,综合大家的认识,似乎课程要成为课程文化,至少需要以下5个条件。
一、要有正确的价值和理念;二、要有完整的体系和整合;三、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序列;四、要有相应的教材和教案;五、要有有效的实施和评价。
1)要有正确的价值和理念——文化需要价值取向文化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价值和理念。
照理这不是个问题,因为现在,几乎每一个方案,指导思想总是被列为首位的,但这恰恰又是目前最大的问题。
如果说,价值观和理念是灵魂,那么最为关键的就是魂是不是能真正附体。
现实让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灵魂游走在本体之外。
因此,检验课程是否已成为课程文化的第一要素,就是看核心价值和课程理念是否真正与课程的方案、课程的实施融为一体,能否在实施过程的细节中体现出来。
南坪实验小学冯晓旭校长以“责立南小,任当世界”为主题的介绍,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他们的主题是“孕育中国灵魂,开启世界眼光”。
无锡天一实验小学胡志强校长对“在教育本真里的深呼吸”的阐述,北京玉泉小学高峰校长以“师生幸福成长发展”为主题的教育,以及其他几位校长的发言,都对课程核心价值和理念作了很好的诠释。
他们就是在价值观和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课程文化建设的。
2)要有完整的体系和整合——文化需要整体架构北京府学小学的马丁一校长说:我们坚决执行教育部总体规划的国家课程门类与课时、积极落实区教委制定的地方课程计划,并根据我校的传统与优势、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开发校本课程,整体规划了学校三级课程体系。
许多校长都展开了这样的思考核实践。
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以“文化立校、和谐育人、外语见长”为主题,以“和谐育人,育和谐人”为理念,以“五要并举、五会共生、五格共生”为目标,建设课程,实施课程。
使主题凸现,理念渗透,目标达成。
山东潍坊坊子区实验小学王在科校长实施阳光教育的框架是:一条主线、一个核心、四大支柱。
形成了一个科学严谨的体系。
深圳宝山区东方小学张爱平校长,说:良好的学校文化的生成要遵从教育的客观规律。
江苏江阴璜塘实验小学张力勇学校,以“开发体育特色课程,引领学校科学发展”让每个孩子在体育运动中体验快乐,让每个孩子在体育运动中健康发展,让每个孩子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很好地避免了两种现象:一是校本课程越开越多。
殊不知,多不等于好。
且不说在单位时间内,课程太多了,会无暇顾及,降低质量,更重要的还会使师生处于忙乱之中。
这里也用得上这样一句话: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二是在课程实施的时候,各门课程占据的时间,位置恰当,且相互联系,整体推进。
尽可能地避免出现考什么就教什么,厚此薄彼,顾此失彼的现象。
这就是课程的整体观在课程实施中的体现。
3)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序列——文化需要目标指向文化不仅必须,而且应该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课程文化理应有它的出发点和归宿。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最重要途径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
洛阳洛龙区第二实验小学张胜辉校长的培养目标很明确,很独到。
他们是要将师生培养成像水一样善良、正直、坚毅、负责的人,学校的课程规划也坚守着这样的目标。
他说: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这样的本性是每个人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因此,我们坚守。
在目标引领下的课程建设过程既是环环相扣,连续不断的,又是循序渐进,有阶段性的。
既要横向整合,又要纵向有序。
既要紧紧地围绕着学生的发展,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现在的问题是,不少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时缺少瞻前顾后,在建设校本课程时缺少整合有序。
而这次我们所有的经验介绍都凸现了课程的目的性和有序性,因此就使课程有了文化。
4)要有相应的教材和教案——文化需要现实连接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要求如何落地,如何化为师生日常的教学行为,如何最终在学生发展上体现出来,因为从根本上说,我们还是课程的实施者。
山东德州北园小学苏霞校长:几年来,在书香校园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开发了一系列的校本课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教材。
他们先后编写了《做幸福的北园人-主流文化读本》、《留下童年成长的足迹——我的成长档案》、《北园小学学生眼中的百位名人》、《北园小学教师心中的教育大师》等校本课程。
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校本课程的实施,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案,教案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结合,是课堂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文本的结合。
没有教案,没有预设,还是无法转化为师生有效的教学行为。
这次我们不少学校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
上海浦东梅园小学陆虹校长,聚焦课堂,开展说课堂,延伸到说教材,说课程,不仅改进课堂,改变了教师,而且改变了学校。
5)要有有效的实施和评价——文化需要落实保障课程如果没有实施和评价,再好的课程、教材、教案都只是一纸空文。
因为教学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的个体劳动。
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科学性、艺术性的劳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集中体现。
有效的课程实施,不仅指的是课时的安排落实,人员的选择匹配,教学的规则要求,等等,而且指的是情况的检查和反馈,质量的检测和监控,指导的针对和到位,等等。
没有这些,课程就不可能有效实施,教学价值、理念,目标、要求,就不可能落实到学生。
上海世博家园实验小学的冯征峥校长说,他们的艺术教育之所以那么有成效,其中的一个做法就是:艺术教研组每学期对学生进行艺体技能测评,填写学生民乐学习跟踪卡,从手形、音准、节奏等方面,对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进行跟踪。
总之,课程文化需要正确的价值和理念;完整的体系和整合;明确的目标和序列;相应的教材和教案;有效的实施和评价。
二、如何建设课程文化?什么是课程文化清楚了,我们的目标、任务也就明确了。
那么怎样建设课程文化呢?按照各位校长的介绍,似乎要有这样五个方面的条件。
第一需要动因;第二需要策略;第三需要方法;第四需要机制;第五需要坚持。
1、建设课程文化需要动因任何事物的进步和发展都需要动因,课程文化的根本动因来自校长以及校长带领下的团队的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如:无锡天一实验小学胡志强校长说:促使我们下决心建设高品质活动课程文化的原因来自于学生的渴求。
他通过“小黄老师迷茫了”,“两个孩子秋游的对话”,“他们爱在厕所玩”,等三个小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学生渴望什么?需要什么?校长应该想些什么?做什么?深圳市宝安区宝民小学巨晓山校长说:我们本着健康第一、身心和谐的宗旨,很早就开始推行心理健康教育,并逐步摸索出一条辅助学生幸福成长的新路子。
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教育风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可见我们的校长在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驱动下,建设着课程文化,建设着学校文化。
2、建设课程文化需要策略校长办学需要智慧,而办学智慧的重要部分就是策略,而策略中最重要的就是能站在学校的实际与发展的结合点上。
江苏省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在这方面是做得很有成效的。
任飞龙校长在他的书面发言中说:我校位于千古奇人、中华游圣徐霞客故居北侧。
我校以徐霞客精神“敢于超越,勇创新路”为校训,努力践行“以人为本,成德达材”办学理念,以霞客文化润泽师生心灵,着力构建生命成长的生态校园、活力校园,从徐霞客成长、成功的非凡历程中找寻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霞客校园文化,使学校各项工作高位前行。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清照小学也是这样,一看校名我们就知道,学校是以女词圣李清照命名的。
因此他们的学校课程,正如邵静校长介绍的那样,就是:传承立德,文化浸润——建设“和谐清照文化育人”的学校课程。
宁波北仑郭巨小学乐军校长在他的书面发言中,对学校如何从实际出发,寻求发展,也有他独到的见解。
他说:只有紧紧抓住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拥有的资源,强化各自的特色,形成一种精神品质,使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不因校长的调换而改变,也不因教师的调动而弱化,这样的学校内涵最终才能形成一种真正可贵的精神。
3、建设课程文化需要方法一般而言,比较普遍有效的方法,就是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这方面,冯晓旭校长是深有体会的:他们从英语学科入手,由特色学科,逐步发展到特色课程,再逐步上升为特色文化。
在这个日积月累,螺旋上升的过程中,他们重点做好了拓展、融合、提升三篇文章。
冯校长介绍的这三篇文章也就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日积月累,螺旋上升;第二阶段:比德于兰,寓教于乐;第三阶段,开拓开放,融汇中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