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作业(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电化学综合训练题(含答案和解析)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电化学综合训练题(含答案和解析)
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为 Li2O2-x = 2Li + (1–x/2) O2
9.【2017 全国Ⅲ卷 11 题】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其中电极 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 S8 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 + xS8 = 8Li2Sx(2≤x≤8)。下列说
第3页共6页
法错误的是( )
8.【2018 全国Ⅲ卷 5 题】一种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如图所示。当电池放电时,O2 与 Li+
在多孔碳材料电极处生成 Li2O2-x(x = 0 或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多孔碳材料电极为负极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多孔碳材料电极流向锂电极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Li+向多孔碳材料区迁移
A.该燃料电池放电时,正极发生氧化反应,pH 变大 B.a 极的反应式:N2H4+ 4OH--4e-===N2↑+ 4H2O C.放电时,电流从 a 极经过负载流向 b 极 D.其中的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阳离子交换膜 5.如下图所示,甲池的总反应式为 N2H4+O2===N2+2H2O,下列关于该电池工作时的说法正 确的是( )
13.【2014 天津 6 题】已知:锂离子电池的总反应为:LixC + Li1-xCoO2 充电 C + LiCoO2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B.a 极是铜,b 极是铁时,溶液中 CuSO4 浓度减小
7 C.a、b 两极若是石墨,在同温同压下 a 极产生气体与电池中消耗乙烷的体积之比为
2 D.a 极是纯铜,b 极是粗铜时,a 极上有铜析出,b 极逐渐溶解,两极质量变化相同

2020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专题卷(全国通用) (1)

2020届二轮复习 电化学 专题卷(全国通用) (1)

专题突破电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64分)1.(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B.图Ⅱ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C.图Ⅲ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始终不变D.图Ⅳ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被还原为Ag2.(2019四川成都高三一诊)港珠澳大桥设计寿命120年,对桥体钢构件采用了多种防腐方法。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防腐原理主要是避免发生反应:2Fe+O2+2H2O2Fe(OH)2B.钢构件表面喷涂环氧树脂涂层,是为了隔绝空气、水等防止形成原电池C.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时需外接镁、锌等作辅助阳极D.钢构件可采用不锈钢材料以减缓电化学腐蚀3.(2018山东烟台高三诊断性测试)下列装置一定能证明2Ag++2I-2Ag+I2能否自发进行的是()4.(2019天津武清区大良中学高三月考)燃料电池作为安全性能较好的一类化学电源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一种以联氨(N2H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极生成氮气且电极附近pH降低B.负极上每消耗1 mol N2H4,会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D.电极M是原电池的正极5.(2019广东佛山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我国研制出非贵金属镍钼基高效电催化剂,实现电解富尿素废水低能耗制H2(装置如图)。

总反应为CO(NH2)2+H2O3H2↑+N2↑+CO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a为阳极,CO(NH2)2发生氧化反应B.b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C.每转移6 mol电子,a电极产生1 mol N2D.电解一段时间,a极区溶液pH升高6.(2019湖南衡阳高三联考)“ZEBRA”绿色电池是新型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源,结构如图所示,隔开两极的陶瓷管作钠离子导体。

(人教版)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题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题含答案专题:电化学一、选择题1、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NH+4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为电源的负极,N为电源的正极B.装置工作时,电极a周围溶液的pH降低C.装置内工作温度越高,NH+4的脱除率一定越大D.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为2NO-2+8H++8e-===N2↑+4H2O解析:选B。

电极a上NH+4失电子,反应生成NO-2或NO-3,电极a为阳极,所以M为电源的正极,N为电源的负极,故A错误;电极a上发生的反应为NH+4+2H2O -6e-===NO-2+8H+或NH+4+3H2O-8e-===NO-3+10H+,电极a周围溶液的pH 降低,故B正确;细菌需要在正常温度范围内才能有效工作,温度太高会使细菌死亡,故C错误;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应该是2NO-2+8H++6e-===N2↑+4H2O,故D错误。

2、右图所示为锌铜原电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盐桥的作用是传导离子B.外电路电子由铜片流向锌片C.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 +2e- =ZnD.外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铜片表面增重约3.2g【答案】A【解析】A.盐桥的作用是形成闭合回路,盐桥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移向负极和正极,保持两边溶液呈电中性,故A正确;B.锌铜原电池中,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在外电路中,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故B错误;C.锌为负极,锌片上的反应为:Zn-2e- = Zn2+,故C错误;D.铜片上的反应为:Cu2+ +2e- =Cu,当外电路中有0.2mol电子通过时,铜片上生成0.1mol的铜,增加的质量为0.1mol ×64g/mol=6.4g,故D错误;答案选A。

3、利用废铅蓄电池填料(主要成分为PbO2、PbO、PbSO4等)作阴极,采取固相直接电解法可提取金属Pb,其装置如图所示(已知:PbSO4+3OH-=HPbO2-+S042-+H2O)。

2020届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作业(全国通用)

2020届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作业(全国通用)

化学实验基础知识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配制稀硫酸时,用10 mL量筒量取5.45 mL浓硫酸B.用稀硝酸清洗H2还原CuO后内壁附有Cu和Cu2O的试管C.将C与浓H2SO4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CO2D.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溶于热水中,冷却后加水稀释解析:A.10 mL量筒只能精确到0.1 mL, A错误;B.Cu和Cu2O都能被稀硝酸氧化而溶解,可用稀硝酸清洗,B正确;C.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会干扰CO2的检验,C错误;D.热水会促进FeCl3水解,不能用热水来配制FeCl3溶液,D错误。

答案:B2.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不能将Fe(NO3)2溶液和稀硫酸同时倒入废液缸中B.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其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C.做一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至少需使用3次D.实验中用到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般用盐酸酸化解析:A.不能将Fe(NO3)2溶液和稀硫酸同时倒入废液缸中,否则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铁离子、水和NO, NO会污染大气,A正确;B.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其理论依据是萃取原理,B正确;C.中和热测定实验中需要温度计测量酸、碱和反应后的最高温度三次,C正确;D.实验中用到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般用稀硫酸酸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氧化盐酸生成氯气,D错误。

答案:D3.下列有关物质分离和除杂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萃取分液的方法除去酒精中的水B.由于KNO3的溶解度大,故可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C.用分液漏斗、烧杯、蒸馏水,可完成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的实验D.通入足量饱和NaHCO3溶液中可除去CO2气体中SO2杂质解析:A.由于酒精和水是互溶的,所以萃取分液不能除去酒精中的水,可加入CaO后进行蒸馏来除去酒精中的水,故A错误;B.用重结晶法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是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快,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不大,故B错误;C.由于Br2在CCl4中溶解度大,而在水中溶解度小,所以用分液漏斗、烧杯、蒸馏水,不能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故C 错误;D.由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SO2可与NaHCO3溶液反应,而CO2则不能反应,故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的SO2杂质,即D正确。

浙江2020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电化学基础练习试题附答案

浙江2020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电化学基础练习试题附答案

浙江2020高考化学二轮通用:电化学基础练习题附答案专题:电化学基础一、选择题1、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表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表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解析: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电子变成I2被氧化,A、B正确;电流表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I-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

答案:D2、高效能电池的研发制约电动汽车的推广。

有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乙烷和氧气,其总反应为:2C2H6+7O2+8KOH===4K2CO3+10H2O,有关此电池的推断中正确的是(C)A.负极反应为:14H2O+7O2+28e-===28OH-B.放电过程中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C.每消耗1 mol C2H6,则电路上转移的电子为14 molD.放电一段时间后,负极周围的pH升高解析:燃料作负极,氧气作正极,A选项错误;由总反应可知放电过程中消耗KOH,B选项错误;分析总反应,7个O2参加反应转移28个电子,C选项正确;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 2H 6+18OH --14e -===2CO 2-3+12H 2O ,D 选项错误。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 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 2(OH)2CO 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 .0.4 mol B.0.5 mol C .0.6 mol D .0.8 mol解析:电解硫酸铜溶液时,开始发生反应:2CuSO 4+2H 2O=====电解2Cu +O 2↑+2H 2SO 4,后来发生反应:2H 2O=====电解2H 2↑+O 2↑。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测试含答案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测试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基础》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2.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2CH3OH+3O2+4KOH===2K2CO3+6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甲池中通入CH3OH一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2H2O===CO32−+8H+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3.对于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叙述错误的是()A.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B.正极为电子流入的一极C.比较不活泼的金属为负极D.电流流出的一极为正极4.原电池反应是释放能量的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 H2O+CaO===Ca(OH)2B.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H2O+8H2OC. 2KClO32KCl+3O2↑D. CH4+2O2CO2+2H2O5.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表面变黑并逐渐溶解;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发生氧化反应;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

根据上述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①中,金属片B发生还原反应B.在②中,金属片C作正极C.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则金属片D上有气泡产生D.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D6.X、Y、Z、M代表四种金属元素,金属X和Z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Z极上有氢气放出;Y2+的氧化性强于Z2+,弱于M2+。

2020届二轮复习 电解原理的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

2020届二轮复习 电解原理的应用 专题卷(全国通用)

电解原理的应用1.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

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Ni2+<Cu2+)()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2.某学生想制作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通电时,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较强杀菌能力的消毒液,设计了如图的装置,则对电源电极名称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断正确的是()A.a为正极,b为负极;NaClO和NaClB.a为负极,b为正极;NaClO和NaClC.a为阳极,b为阴极;HClO和NaClD.a为阴极,b为阳极;HClO和NaCl3.关于镀铜和电解精炼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用粗铜作阳极、纯铜作阴极B.电解液的成分都保持不变C.阳极反应都只有Cu-2e-===Cu2+D.阴极反应都只有Cu2++2e-===Cu4.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阳极反应为Fe-2e-===Fe2+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D.电路中每转移12mol电子,最多有1mol Cr2O被还原5.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6.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图)。

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中a为负极,b为正极B.电解池中的电解液不可以是NaCl溶液C.B电极发生的反应:2H++2e-===H2↑D.A、B两端都必须使用铁作电极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铅蓄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O2+4H++2e-===Pb2++2H2OB.以CO和O 2构成的碱性燃料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O+4OH--2e-===CO+2H2O C.电解法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阴极,纯铜作阳极D.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8.用石墨电极完成下列电解实验。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和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和答案

2020届人教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及答案专题:电化学一、选择题1、LiFePO4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环境友好等优点,可用于电动汽车。

电池反应为FePO4+Li 放电充电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和锂,含Li+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增加D.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解析:选A。

当其为原电池时,负极材料为石墨和锂,锂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电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故A正确;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充电过程为电解池,阳极反应为LiFePO4-e-===FePO4+Li+,电池的正极材料质量减少,故C错误;因为锂可以和硫酸反应,则电解质中不能加入硫酸,故D错误。

2、现有的氨合成气,液体燃料合成气制备工艺复杂且能耗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提出在混合导体透氧膜反应器中一步同时制备氨合成气和液体燃料合成气的概念,并取得研究进展。

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膜I侧相当于原电池的正极B.O2和H2O均发生还原反应C.膜II侧发生的反应为:CH4+O2--2e-=2H2+COD.膜II侧消耗CH4与膜I侧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答案】D3、以二氧化碳为原料采用特殊的电极电解强酸性的二氧化碳水溶液可得到多种燃料,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是二氧化碳,y是氧气B.太阳能电池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a极可用铁作电极,b极一定要用惰性电极D.b极的反应之一为2CO2+12e-+12H+==C2H4+4H2O【答案】C4、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年,负极是锂,正极是聚2-乙烯吡(P2VP) 和I2复合物,工作原理2Li+ P2VP·nI2=2LiI+ P2VP·(n-1)I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二次电池B.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C.正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2LiI+ P2VP·(n-1)I2D.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答案】A【解析】金属锂能够与水反应,所以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一次电池,使用寿命超过10年,A错误;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Li+)向正极移动,B 正确;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P2VP·nI2在正极得电子,C正确;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年,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D正确;正确选项A。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附答案专题:电化学基础一、选择题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B.电极Ⅱ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C.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D.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电子解析:该原电池的总反应为2Fe3++Cu===Cu2++2Fe2+;电极Ⅰ上发生还原反应,作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电极Ⅱ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盐桥中装有含氯化钾的琼脂,其作用是传递离子。

答案:C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下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

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B.炭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O2-C.炭棒应与玩具电池的负极相连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炭粒的质量会减轻解析:由废铝罐和碳棒,食盐水等材料制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可知,A、铝做负极,铝罐将逐渐被腐蚀,正确;B、炭棒做正极,碳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 -+2H2O===4OH-,错误;C、碳棒应与玩具电池的正极相连,错误;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质量不变,错误;选A。

3、电镀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镀锌、镀铜、镀金等。

如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可以使铜牌摇身一变为银牌,即在铜牌表面电镀一层银。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后,Ag+向阳极移动B.银片与电源负极相连C.该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可表示为Ag++e-===AgD.当电镀一段时间后,将电源反接,铜牌可恢复如初解析:由电解原理可知,在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待镀金属制品作阴极。

要想在铜上镀银,说明银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项错误;在电解液中,Ag+向阴极移动,A项错误;阴极反应为Ag++e-===Ag,C项正确;将电源反接,则铜牌作阳极,由放电顺序可知,铜牌上的Cu、Ag均能溶解,铜牌不可能恢复如初,D项错误。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11)电化学基础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11)电化学基础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大通关(全国卷)(11)电化学基础1、下列有关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Ⅰ所示的电池中,2MnO 是正极,电极反应式2-2O e ==O 2H 2H 2H -↑++B.图II 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当外电路通过1 mol 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96 gC.图111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阳极质量减少M 等 于阴极的质量增加MD.图IV 所示电池中,不管KOH 溶液换成24H SO 溶液还是24Na SO 溶液,电池的总反应式不变2、我国研制出非贵金属镍钼基高效电催化剂,实现电解富尿素废水低能耗制2H (装置如图),总反应为()222222CO NH H O3H N CO ↑↑↑通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电极反应为()222222CO NH H O 6e N CO 6H -↑↑↑++++=B.b 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电解一段时间b 极区溶液pH 升高D.废水中每通过6 mol 电子,a 电极产生2 mol 2N3、电解合成 1 , 2-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2CuCl 能将24C H 还原为 l , 2-二氯乙烷C.X 、Y 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D.该装置总反应为222222CH =CH +2H O+2NaCl===H +2NaOH+ClCH CH Cl 电解4、伏打电堆是由几组锌和银的圆板堆积而成,所有的圆板之间都夹放着几张盐水泡过的布。

如图为最初的伏打电堆模型,由八组锌和银串联组成的圆板堆积时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 2+4e -+4H +2H 2OB.电池长时间工作后,中间的布上会有白色固体颗粒生成,该固体颗粒为Ag 2OC.当电路中转移0.2 mol 电子时,消耗锌板的总质量为52 gD.该伏打电堆工作时,在银板附近会有Cl 2放出5、三元电池成为2018年我国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其电极材料可表示为23+42Li Ni Co Mn O z x y ++,且x +y+z=1。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题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题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化学:电化学二轮练题含答案专题:电化学一、选择题1、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发出一种高性能的钙离子电池:以溶有六氟磷酸钙Ca(PF6)2的碳酸酯类溶剂为电解液,放电时合金Ca7Sn6发生去合金化反应,阴离子(PF-6)从石墨烯中脱嵌,进入电解质溶液。

放电时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已知:比能量为单位质量的电极放出电能的大小)()A.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B.放电时,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a7Sn6-14e-===7Ca2++6SnC.充电时,b电极接电源的正极D.与锂离子电池相比较钙离子电池具有材料储量丰富、比能量高的优点解析:选D。

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A正确;根据图示可知,Ca2+向b电极移动,因此a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a7Sn6-14e-===7Ca2++6Sn,B正确;充电时为电解池,b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应该接电源的正极,C正确;由于提供1 mol e-时,钙的质量大于锂的质量,所以单位质量的电极放出电能,钙离子电池比能量比锂离子电池要低,D错误。

2、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十分之一。

一种钢铁锈蚀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缺氧区:Fe-2e-=== Fe2+B.富氧区:O2+ 2H2O + 4e-=== 4OH-C.Fe失去的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传递给O2D.隔绝氧气或电解质溶液均可有效防止铁生锈【答案】C3、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和NaCl的混合溶液,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定)体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CuSO4和NaCl物质的量之比为1:1B.a表示阴极上产生的气体,前产生的为Cl2C.若t1时溶液的体积为1L,此时溶液的pH为13D.若原溶液体积为1L,则原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答案】A4、摩拜单车利用车篮处的太阳能电池板向智能锁中的锂离子电池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LiCoO2+6C li1-x CoO2 +lixC6,结构如图所示。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和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和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通用题:电化学基础练习及答案专题:电化学基础一、选择题1、M、N、P、E四种金属,已知:①M+N2+===N+M2+;②M、P 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电极反应为E2++2e-===E,N-2e-===N2+。

则这四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P>M>N>E B.E>N>M>PC.P>N>M>E D.E>P>M>N解析:由①知,金属活动性:M>N;M、P用导线连接放入硫酸氢钠溶液中,M 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明M作原电池的正极,故金属活动性:P>M;N、E构成的原电池中,N作负极,故金属活动性:N>E。

综合可知,金属活动性:P>M>N>E,A正确。

答案:A2、可充电氟镁动力电池比锂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其电池反应为Mg+2MnF3===2MnF2+MgF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A.镁为负极材料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F3+e-===MnF2+F-C.电子从镁极流出,经电解质流向正极D.每生成1 mol MnF2时转移1 mol电子解析:由电池反应知,镁作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镁极为负极,A项不符合题意;电池反应中,三氟化锰发生还原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电子由负极(镁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正极,C项符合题意;锰元素由+3价降至+2价,D项不符合题意。

3、电解法精炼含有Fe、Zn、Ag等杂质的粗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解时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精铜作阳极B.粗铜与电源负极相连,发生氧化反应C.阴极上发生的反应是Cu2++2e-===CuD.电解后Fe、Zn、Ag等杂质会沉积在电解槽底部形成阳极泥解析:根据电解原理,粗铜作阳极,比铜活泼的Zn 、Fe 等杂质发生氧化反应,比Cu 不活泼的金属单质,如Ag 等在阳极底部沉积;精铜作阴极,只发生Cu 2++2e -===Cu 。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电化学pdf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电化学pdf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电化学基础【考点分析】1.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3.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金属腐蚀的危害、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知识网络图】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合适的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氧化反应—=Zn不断溶解还原反应++2e —=H2类型析氢腐蚀吸氧腐蚀1)改变金属内部结构(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3)电化学保护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发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解池1)与电源相连的两电极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反应原理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应用:氯碱工业、电解精炼、电镀电解【知识梳理】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电极确定的方法1.根据反应本质速判电极:不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阳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若能找出电极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则可迅速确定电极。

2.根据电子、离子移动方向判断电极:不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总是从阳极(负极)流向外电路;电解液中总是阳离子移向阴极(正极),阴离子移向阳极(负极)。

3.根据溶液pH变化或电极现象判断电极:无论是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只要是有H2生成的电极,该电极区溶液的pH就增大,该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该电极为正极;只要是有O2生成的电极,该电极区pH 就减小,该电极发生氧化反应,该电极为负极(阳极)。

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判断电极反应产物,找出得失电子总数H+应让其结合—生成水。

电极反应式要依据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加以配平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式对照(2)复杂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复杂电极反应式 = 总反应式 — 较简单一极电极反应式2.电解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首先分析电解质水溶液的组成,找全离子并分为阴、阳两组;然后分别对阴阳离子排出放电顺序,写出两极上的电极反应式;后合并两个电极反应式得出电解总方程式。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四电化学基础对对练(含解析)

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四电化学基础对对练(含解析)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电化学基础命题角度1原电池原理与新型电池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1.(2019全国Ⅰ,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右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2+2MV2+2H++2MV+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3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因此比现有工业合成氨的条件温和,同时还能提供电能,A项正确;阴极区发生的是得电子的反应,而左池中发生的是失电子的反应,B项错误;右池为正极区,氮气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氨气,C项正确;左池中产生的氢离子通过交换膜向右池移动,即由负极区移向正极区,D项正确。

2.(2019全国Ⅲ,13)为提升电池循环效率和稳定性,科学家近期利用三维多孔海绵状Zn(3D-Zn)可以高效沉积ZnO的特点,设计了采用强碱性电解质的3D-Zn-NiOOH二次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Zn(s)+2NiOOH(s)+H2O(l)ZnO(s)+2Ni(OH)2(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维多孔海绵状Zn具有较高的表面积,所沉积的ZnO分散度高B.充电时阳极反应为Ni(OH)2(s)+OH-(aq)-e-NiOOH(s)+H2O(l)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s)+2OH-(aq)-2e-ZnO(s)+H2O(l)D.放电过程中OH-通过隔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判断。

三维多孔海绵状Zn类似于活性炭,故表面积较大,可高效沉积ZnO,所沉积的ZnO分散度也高,A项正确;根据总反应式Zn(s)+2NiOOH(s)+H2O ZnO(s)+2Ni(OH)2(s)可知,充电时Ni(OH)2(s)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Ni(OH)2(s)+OH-(aq)-e-NiOOH(s)+H2O(l),B项正确;放电时Zn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Zn(s)+2OH- -2e-ZnO(s)+H2O(l),C项正确;在放电过程中,阴离子应向负极移动,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电化学基础》含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电化学基础》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电化学基础》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B.正极反应式:5MnO2+2e-=== Mn5C.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D. AgCl是还原产物2.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4.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 a为负极、b为正极B. 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5.关于下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B.硫酸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4e-===2H2O+O2↑,②中正极:Zn-2e-===Zn2+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负极方向移动6.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 0.4 molB. 0.5 molC. 0.6 molD. 0.8 mol7.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提分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热点题型九 电化学作业

(提分专用)2020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热点题型九 电化学作业

热点题型九电化学1.某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Ⅰ电极上生成氧化物Y,Y可循环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K+向石墨Ⅰ电极迁移B.石墨Ⅰ附近发生的反应:NO2-e-+N N2O5C.O2在石墨Ⅱ附近发生氧化反应,Y为NO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NO2和O2的体积比为2∶12.电池式氧传感器原理构造如图所示,可测定O2的含量。

工作时铅电极表面会逐渐附着Pb(OH)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t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工作时,电解液的pH逐渐减小C.消耗a mol O2,理论上可使Pb电极增重68a gD.Pb电极上的反应式为Pb+2OH--2e-Pb(OH)2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

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B.充电时,锌电极与外电源正极相连C.放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正极有1 mol K2FeO4被还原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Fe(OH)3 -3e-+5OH-Fe+4H2O4.现代膜技术可使某种离子具有单向通过能力,常用于电解池、原电池中。

电解NaB(OH)4溶液可制备H3BO3,其工作原理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B.a%<b%C.产品室发生的反应是B(OH+H3BO3+H2OD.理论上每生成1 mol产品,阴极可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5.H2O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

下图是以甲烷燃料电池为电源,电解制备H2O2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解池装置应选择阳离子交换膜B.d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e-+2H+H2O2C.当有16 g甲烷参与原电池反应时,可制备4 mol H2O2D.工作时,a、c电极附近的pH均增大6.现以CO、O2、熔融盐Z(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处理CO同时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化学1.一种全天候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照时,b极周围pH增大B.光照时,H+由a极室透过质子膜进入b极室C.夜间无光照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V2+-e-===V3+D.该电池与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原理相同解析:A项,根据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图可知,光照时,b极周围发生电极反应:VO2++H2O-e-===VO+2+2H+,产生H+,pH减小,错误;B项,光照时,b极产生H+,根据电子流向可知,H+由b极室透过质子膜进入a极室,错误;C项,夜间无光照时,反应相当于蓄电池的放电反应,此时b极为电池的正极,a极为电池的负极,正确;D项,硅太阳能电池主要是以半导体材料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材料吸收光能后发生光电转换反应,本题中电池是原电池的一种,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两者供电原理不同,错误。

答案:C2.(2019·唐山一模)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的差别进行发电。

在海水中,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 +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4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氧化产物解析:根据电池总反应可知,该电池的正极反应:5MnO2+2e-===Mn5O2-10,负极反应:Ag+Cl--e-===AgCl,A错误;由正极反应式可知,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B项错误;钠离子向正极移动,与Mn5O2-10结合,C错误;负极反应:Ag+Cl--e-===AgCl,Ag失电子,被氧化,则AgCl是氧化产物,D正确。

答案:D3.埋在地下的钢管道可以用如图所示方法进行电化学保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方法将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在此装置中钢管道作正极C.该方法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镁块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解析:构成的是原电池,该方法是将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A错误;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钢管道作正极,B正确;根据图片知,该金属防护措施采用的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C错误;镁块作负极,电极反应:Mg-2e-+4OH-===Mg(OH)2↓,D错误。

答案:B4.近几年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极a的材料是LiB.电极b 上发生还原反应,气体N是氢气C.消耗锂的质量为14 g时,产生22.4 L气体ND.该装置是一次电池解析:A.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由图知电极a的材料是Li,故A正确;B.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是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H2气体,故B正确;C.消耗锂的质量为14 g时,产生22.4 L气体N,没说状态无法确定气体的体积,故C错;D.该装置是一次电池,故D正确。

答案:C5.近年来,我国在航空航天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科学家在能量的转化、航天器的零排放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为了达到零排放的要求,循环利用人体呼出的CO2并提供O2,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实现了能量的转化,总反应方程式为2CO2===2CO+O2。

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中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B.CO2参与X电极的反应方程式:CO2+2e-+H2O===CO+2OH-C.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D.外电路每转移2 mol电子,Y极生成气体22.4 L(标准状况)解析:A.由装置图可知,图中离子交换膜允许氢氧根离子通过,为阴离子交换膜,故A错误;B.由带电粒子的移动方向可知,N型半导体为电池的负极,则X为阴极,CO2在X电极上得电子生成CO,X电极的反应式为:CO2+H2O+2e-===CO+2OH-,故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N型半导体为负极,P型半导体为正极,故C错误;D.Y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由电极反应式可知,当外电路转移2 mol电子时,Y极生成氧气0.5 mol,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故D错误。

答案:B6.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a、b为电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一定为强酸性B.电子从a流出,经质子交换膜流向bC.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发生的反应为HS-+4H2O-8e-===SO2-4+9H+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8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9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解析:A项,电解质溶液不能为强酸性,因为微生物在强酸环境下会失活,错误;B项,由H+的移动方向可知b为正极,是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入的一极,错误;C项,a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物为HS-,氧化产物为SO2-4,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转移电子数为8,用H+配平电荷,用H2O配平氢元素,正确;D 项,若有0.8 mol电子转移,则通过质子交换膜的H+也应该为0.8 mol,错误。

答案:C7.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低成本、高效能电池,反应原理为AlLi+放电C x(PF6)Al+x C+Li++PF-6,电池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充电()A.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B.充电时,应将铝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C.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C x(PF6) +e-===x C +PF-6D.充电时,若电路中转移1 mol电子,则阴极质量增加9 g解析:放电过程为原电池反应,外电路电子从负极流出,流向正极。

根据反应总方程式可知,该装置放电过程中,锂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铝锂电极做负极,铝石墨电极做正极,则外电路电子向铝石墨电极移动,A项错误;充电过程为放电过程的逆过程,铝石墨电极作为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B项错误;放电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C x(PF6) +e-===x C+PF-6,C项正确;充电时,阴极锂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Al+Li++e-===AlLi,所以转移1 mol e-,阴极电极从Al变为AlLi将增重1 mol×7g/mol =7 g, D项错误。

答案:C8.(2018·南阳检测)一种突破传统电池设计理念的镁—锑液态金属储能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该电池所用液体密度不同,重力作用下分为三层,工作时中间层熔融盐的组成及浓度不变,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可由太阳能电池充电。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Mg(液)层的质量减小B.放电时,正极反应为:Mg2++2e-===MgC.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发生还原反应D.该电池充电时,Cl-向下层移动解析:放电时,Mg(液)层发生反应Mg-2e-===Mg2+,Mg(液)层的质量减小,故A正确;放电时Mg-Sb(液)层是正极,正极反应为:Mg2++2e-===Mg,故B 正确;该电池充电时,Mg-Sb(液)层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该电池充电时,上层是阴极、下层是阳极,Cl-向阳极移动,故D正确。

答案:C9.H3BO3可以通过电解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B.N室中:a%<b%C.b膜为阴膜,产品室发生反应的化学原理为强酸制弱酸D.理论上每生成1 mol产品,阴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气体解析:A项,M室为阳极室,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正确;B项,N室为阴极室,溶液中水电离的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OH-浓度增大,即a%<b%,正确;C项,阳极室的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B(OH)-4穿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BO3,则b膜为阴膜,正确;D项,每生成1 mol产品,转移电子数目为1 mol,阴极室生成0.5 mol氢气,即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错误。

答案:D10.(2018·常德模拟)甲图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有机废水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乙图是一种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消毒液发生器。

关于甲、乙的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乙中的b极应与装置甲的X极连接B.装置乙中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C.当N极消耗5.6 L(标准状况下)气体时,则有2N A个H+通过离子交换膜D.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则装置甲中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解析:由已知结合图示,甲为原电池,X为负极、Y为正极,乙为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消毒液发生器,则a为阴极生成氢气和NaOH,b为阳极生成Cl2,有利于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O。

A项,b为电解池阳极,应与电池正极(Y 极)连接,故A错误;B项,a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b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B错误;C项,如图,N电极为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则当N电极消耗5.6 L(标准状况下)气体(即0.25 mol)时,消耗1 mol氢离子,则有N A个H+通过离子交换膜,故C错误;D项,若有机废水中主要含有葡萄糖,则装置甲中M极发生C6H12O6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其电极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故D 正确。

答案:D11.(2019·湖南怀化一模)目前处理烟气中的SO2有三种方法:液吸法、还原法、电化学法。

其中电化学法有:(1)原电池法:写出SO2、O2和稀H2SO4所构成的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法:先用Na2SO4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吸收液得到单质硫,同时在阳极得到副产物氧气,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b为电源的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②用Na2SO4溶液代替水吸收烟气中的SO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