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04f73a56be23482fb4da4c39.png)
正常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出 现于正常子 宫内膜以外的部位,如子宫肌层、卵巢等 处。 为什么会发生子宫内膜异位?
种植及移植学说 体腔上皮化生学说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部位
二、子宫内膜增生症
endometrial hyperplasia
多见于更年期或青春期女性 病因:持续、过多的雌激素刺激 主要症状:
非浸润性癌
导管内原位癌
粉刺癌(comedocarcinoma) 非粉刺导管内癌
小叶原位癌
浸润性癌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特殊类型癌:髓样癌、粘液癌、 Paget病
病历摘要: 女性,45岁。半年前右乳外上象限发现无痛 性包块,逐渐长大,2月来生长迅速。局部 皮肤粗糙呈橘皮样改变,乳头内陷,时有 血性分泌物。出现有侧淋巴结肿大。 乳腺X线射片:右乳腺外上方有不规则肿块, 肿块内见钙化。 思考: 1.初步诊断? 2.好发部位,转移方式。 3.为什么出现乳头内陷和橘皮样改变? 4.治疗方法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图片浏览
03. Here
is a normal cervix with a smooth, glistening mucosal surface. There is a small rim of vaginal cuff from this hysterectomy specimen. The cervical os is small and round, typical for a nulliparous woman. The os will have a fish-mouth shape after one or more pregnancies.(正常宫颈)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二章 生殖
![第九版生理学第十二章 生殖](https://img.taocdn.com/s3/m/7e55b030a76e58fafab003de.png)
➢ 青春期前:下丘脑GnRH分泌和腺垂体FSH和LH的分泌都处在 很低的水平
➢ 青春期后:下丘脑合成GnRH增加,并以脉冲式释放的形式分 泌,经垂体门脉系统作用于腺垂体,促进腺垂体分泌FSH和LH 影响睾丸功能
(二)睾丸内的局部调节
睾丸内各种细胞间分子网络影响生精过程
第四节
性生理与避孕
作者 : 倪鑫
单位 : 海军军医大学
生理学(第9版)
一、性成熟(sexual maturity)
➢ 男性: 生殖器官的发育、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 女性: 生殖器官的发育、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
生理学(第9版)
二、性兴奋与性行为
➢ 男性: 阴茎勃起和射精
➢ 女性: 阴道润滑 阴蒂勃起 性高潮
(二)月经周期的分期
➢ 卵泡期(增生期):月经周期的1~14天,卵泡快速生 长、雌激素分泌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增厚、腺体增多
➢ 黄体期(分泌期):月经周期的14~28天,排卵后黄 体形成,孕激素和雌激素分泌增加、子宫内膜进一步增 加,分泌功能增强,基质细胞蜕膜化
➢ 月经周期的16~19天为着床窗口期 ➢ 月经期:与卵泡期早期重叠,雌、孕激素水平突然降低, 子宫内膜剥落出血
卵子的发生及生命历程
生理学(第9版) 不同发育阶段的卵细胞
生理学(第9版)
2. 卵泡的生长发育 (1)卵泡的分类及结构和功能特点
➢ 原始卵泡:初级卵母细胞和单层梭形颗粒细胞 卵巢中原始卵泡数代表卵巢储备 ➢ 初级卵泡:初级卵母细胞和单层或复层立方状 颗粒细胞 ➢ 次级卵泡(窦状卵泡):窦腔,内、外泡膜层 ➢ 成熟卵泡 : 直径约20cm 左右,分泌雌激素增加
着床的重要事件
第十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十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86559889ec3a87c24028c460.png)
第十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A1型题12.001 尖锐湿疣最具特征性的病变为A.肉眼见多个尖而细的乳头B.镜下见上皮角化不全C.棘层细胞明显增生、钉突延长D.棘层细胞中上部有空泡状细胞E.细胞核大、深染,核周有空晕12.002 尖锐湿疣的病因是A. EB病毒B.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C. 人乳头状病毒D. 毛霉菌E. 阴道毛滴虫12.003 子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是指A.上皮细胞既具有异型性,但又保持其分化能力B.上皮细胞变成癌细胞,但基底膜完整C.上皮细胞呈不规则增生,钉突延长,基底膜不完整D.上皮细胞有异型牲,完全失去分化能力E.子宫颈柱状上皮被鳞状上皮代替12.004 关于子宫颈原位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预后良好B. 阴道脱落细胞涂片阳性.C. 局部淋巴结无转移D. 累及腺体时便成为侵润癌E. 癌细胞未突破上皮基底膜12.005 子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是指A. 子宫颈腺体充满癌细胞B. 子宫颈表面发生的原位癌影响腺体 分泌物排出C. 子宫颈表面和腺体先后发生了原位癌D. 子宫颈原位癌突破基底膜侵及腺体E. 子宫颈原位癌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致腺管为癌细胞所取代,腺体基底膜完整12.006 宫颈上皮内新生物是指A. 轻度不典型增生B. 重度不典型增生C. 原位癌D. 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的统称E. 以上都不是12.007 与雌激素过多持续刺激有密切关系的肿瘤为A. 子宫颈鳞癌B. 子宫颈腺癌C. 绒毛膜癌D. 子宫内膜癌E. 卵巢囊腺癌12.008 宫颈癌好发部位及组织起源是A. 宫颈阴道部鳞形上皮B. 宫颈外口柱状上皮C. 宫颈阴道部和外口交界处储备细胞D. 宫颈管腺上皮E. 宫颈内口柱状上皮12.009 子宫颈癌中早期浸润癌是指A.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B.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深度不超过3~5mmC.癌细胞突破基底膜,浸润深度不超过5~7mmD.癌细胞未突破基底膜,但已累及腺体E.以上都不是12.010 对放射线最敏感的子宫颈癌是A. 高分化鳞癌B. 中分化鳞癌C. 低分化鳞癌D. 高分化腺癌E. 低分化腺癌12.011 对于子宫颈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与慢性细菌感染有关B. 与HPV病毒感染有关181C. 与多胎生产有关D. 与早婚有关E. 与性生活紊乱有关12.012 关于子宫颈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组织学上大多数为鳞癌B. 可来源于移行带鳞状上皮C. 发病与HPV感染有关D. 年轻者以腺癌多见E. 早期即可发生血道转移12.013 确诊早期宫颈癌最可靠的依据是A. 白带多,有接触性出血B. 阴道镜检查C. 盆腔检查D.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E. 宫颈刮片病理切片诊断12.014 宫颈癌通过淋巴道首先转移到A. 骼总淋巴结B. 腋前淋巴结C. 闭孔、髂内、髂外淋巴结D. 深腹股沟淋巴结E. 锁骨上淋巴结12.015 关于子宫肌瘤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A. 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肿瘤B. 肿瘤境界清楚,但常无包膜C. 可发生粘液变性D. 瘤组织呈编织状排列E. 其恶变率较高12.016 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 子宫平滑肌瘤B.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C.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D. 卵巢畸胎瘤E. 葡萄胎12.017 目前致女性死亡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是A.子宫内膜癌B.卵巢恶性畸胎瘤C.绒毛膜上皮细胞癌D.乳腺癌E.子宫颈癌12.018 不属于宫颈癌病理形态学特征的是A. 碘溶液染料显红棕色B. 外观呈乳头状或形成潰疡C. 触之易出血D. 黄色恶臭液E. 鳞癌多见12.019 子宫内膜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A. 高分化腺癌B. 中分化腺癌C. 低分化腺癌D. 未分化癌E. 腺棘癌12.020 鉴别高分化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主要依据是A. 腺体拥挤呈不规则形,核深染B. 核分裂象常见C. 腺体共璧增生呈假复层D. 有间质浸润E. 间质减少12.021 可以发生自发性消退的肿瘤为A.子宫颈鳞状细胞癌B.卵巢囊腺瘤C.葡萄胎D.绒毛膜癌E.子宫平滑肌瘤12.022 关于子宫内膜癌,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A. 与雌激素长期持续作用有关B. 生长较缓慢,局限在子宫内膜的时间 较长C. 转移途径主要是淋巴道转移D. 可合并卵巢颗粒细胞瘤E. HCG升高,妊娠试验阳性12.023 下列哪一项是诊断子宫平滑肌肉瘤的主要依据182A. 肿瘤细胞核密集、深染、无核分裂象B. 瘤细胞核增多、致密,每1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象2个C. 瘤细胞增多、核较大,活跃、染色质粗、无核分裂D. 瘤组织边界不清,每1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象10个以上E. 瘤组织发生囊性变,少数细胞有异型性,每l0个高倍视野核分裂1~2个12.024 绝经期妇女,阴道不规则流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 子宫内膜腺癌B. 子宫平滑肌瘤C. 子宫腺肌瘤D. 子宫内膜炎E. 子宫内膜增生症12.025 关于葡萄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肉眼呈葡萄状物B. 绒毛间质血管稀少C. 滋养叶细胞不同程度增生D. 易恶变为绒癌E. 分为部分及完全性葡萄胎12.026 恶性葡萄胎与良性葡萄胎的主要不同点在于A. 可见胎盘绒毛间质水肿、增大B. 滋养层细胞增生,可见核分裂象,细胞有异型性C. 绒毛消失D. 绒毛侵犯子宫壁深肌层E. 间质血管消失12.027 恶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主要不同为A. 浸润肌层B. 细胞明显增生和具异型性C. 转移的阴道结节D. 有绒毛结构E. 出血坏死12.028 绒毛膜上皮细胞癌与葡萄胎和恶性葡萄胎的最大区别在于 A. 滋养细胞增生程度B. 浸润性C. 只发生于妊娠妇女D. 血、尿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浓度升高E. 远处转移灶12.029 对于绒毛膜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癌细胞由两种滋养细胞样细胞组成B. 无癌间质C. 有丰富的毛细血管D. 早期可发生出血坏死E. 易发生血行转移12.030 对于绒毛膜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与不全流产关系密切B. 与葡萄胎关系密切C. 癌组织中有胎盘绒毛样结构D. 可产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 转移的癌灶可以比原发癌明显12.031 下列哪项不是绒癌的特征A. 子宫肌层可见侵蚀的绒毛B. 呈暗红色、出血坏死的肿块C. 常浸润至浆膜层D. 常有阴道结节出现E. 主要为血道转移12.032 下列哪种肿瘤无血管及其他间质A. 血管肉瘤B. 乳头状瘤C. 粘液癌D. 绒癌E. 囊腺瘤12.033 Krukenberg瘤是指A.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恶变B. 卵巢腺癌伴广泛转移C. 卵巢转移性粘液癌D. 卵巢乳头状腺癌E. 卵巢转移性子官内膜腺癌12.034 关于卵巢肿瘤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 的A. 多数来源于体腔上皮B. 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都是恶性的183C. 纤维瘤起源于性索间质D. 纤维上皮瘤起源于体腔上皮E. 内胚窦瘤恶性程度最高12.035 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A. 胚胎性癌B. 浆液性囊腺癌C. 粘液性囊腺癌D. 内胚窦瘤E.颗粒细胞瘤12.036 卵巢肿瘤最多来源于A. 性索B. 生殖细胞C. 上皮组织D. 间叶组织E. 被膜组织12.037 卵巢生殖细胞瘤中最常见的是A. 不成熟畸胎瘤B. 卵巢胚胎性癌C. 无性细胞瘤D. 成熟型畸胎瘤E. 卵黄囊瘤12.038 关于良性畸胎瘤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 误的A. 肉眼可见毛发、牙齿等B. 囊壁上可见头节C. 镜下可有三个胚层的成分D. 肿瘤易发生恶性变E. 恶变常发生于囊内头节附近12.039 良性崎胎瘤最易恶变为A. 鳞癌B. 腺癌C. 小细胞癌D. 粘液癌E. 大细胞癌12.040 乳腺癌的起源部位主要是A. 导管上皮B. 小叶上皮C. 腺泡D. 间质细胞E. 真皮汗腺12.041 乳腺癌最常发生于乳房的A. 外上象限B. 外下象限C. 内上象限D. 内下象限E. 中央部12.042 不容易出现乳房内包块的乳腺癌是A. 导管内癌B. 浸润性导管癌C. 小叶原位癌D. 浸润性小叶癌E. 髓样癌12.043 乳腺桔皮样外观最常见于A. 小叶原位癌B. 典型髓样癌C. 管内癌D. 浸润性导管癌E. 浸润性小叶癌12.044 乳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 脂肪瘤B. 腺瘤C. 导管内乳头状瘤D. 纤维瘤E. 纤维腺瘤12.045 乳腺癌最常转移到A. 同侧腋窝淋巴结B. 肝C. 肺D. 脑E. 肠12.046 乳腺导管内癌的特点是A. 癌细胞位于导管基底膜内B. 不发生转移C. 易发生淋巴道转移D. 多发生坏死E. 以上都不是12.047 下列乳腺癌最易发生转移的是A. 髓样癌B. 硬癌C. 导管内癌D. 粘液癌E. 筛状癌12.048 乳腺粉刺癌一般指A. 髓样癌B. 硬癌C. 导管内癌D. 小叶癌E. 胶样癌12.049 乳腺癌类型中最多见类型A.胶样癌B.髓样癌C.浸润性导管癌D.导管内癌E.浸润性小叶癌12.050 关于乳腺小叶原位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肿瘤体积小,临床症状不明显B. 肉眼易与小叶增生区别184C. 小叶轮廓仍存D. 癌细胞大小、形状一致E. 可发展为浸润性小叶癌12.051 关于浸润性乳腺小叶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由小叶原位癌发展而来B. 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C. 瘤细胞排列松散,呈条索状D. 癌细胞大小染色较一致E. 为乳腺癌最常见的类型12.052 关于乳腺单纯癌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是一种低分化腺癌B. 癌巢形成腺腔C. 实质与间质比例相当D. 是乳腺癌常见的类型E. 易早期转移12.053 关于乳腺导管内癌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A. 多发生在乳头下乳晕周围B. 属于原位癌C. 可表现为乳头溢液D. 又称粉刺性管内癌E. 局部呈湿疹样改变A2型题12.054 女性,50岁。
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fae3df183b3567ec102d8ae8.png)
女性生殖系统(female reproductivesystem)乳腺-附属腺:不属于生殖系统,但其变化与生殖系统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自青春期开始到绝经期,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变化受神经内分泌调节。
一、卵巢(ovary)一般结构:(为一对略扁的椭圆形器官,借卵巢系膜附着在子宫阔韧带的后叶上。
)❖表面: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细胞构成的表面上皮,❖上皮下:薄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
❖分为外周的皮质和中央的髓质,二者分界不明显:➢皮质:•较厚,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以及黄体和闭锁卵泡等结构;•卵泡间的结缔组织基质富含网状纤维和梭形的基质细胞;➢髓质:•狭小,为疏松结缔组织;•含有较多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近卵巢门处有少量平滑肌及门细胞卵巢年龄变化:新生儿-两侧卵巢共70万~200万个原始卵泡。
幼年时-双侧卵巢内共有约30万~40万个原始卵泡。
青春期-约有4万个原始卵泡。
40岁~50岁-几百个原始卵泡。
❖自青春期(13~18岁)起至更年期(45~55岁),卵巢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每隔28天左右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左右卵巢交替排卵。
❖在女子一生约30~40年的生育期内,两侧卵巢共排出卵细胞400~500个,其余卵泡均于不同年龄先后退化为闭锁卵泡。
❖到更年期(45~55岁),卵巢功能逐渐减退,月经渐停,进入绝经期。
绝经期后的卵巢不再排卵,卵巢内结缔组织增生,表面常凹凸不平。
(一)卵泡的发育与成熟❖卵泡❖卵泡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结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1.原始卵泡❖位于皮质浅部,数量最多,体积最小。
❖组成(1)初级卵母细胞:➢光镜特点:•圆形,体积较大;核大而圆,染色质细疏,着色浅,核仁大而明显。
➢电镜特点:•胞质内细胞器丰富;•除含有一般的细胞器外,核周处有层状排列的滑面内质网,称环层板;•可见内质网与核膜相连,这可能与核和胞质间物质传递有关。
第十二章女性生殖系统
![第十二章女性生殖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bc34370652d380eb62946d77.png)
二、子宫的微细结构
(一)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外膜:为浆膜,覆盖子宫的大部分 肌层:由平滑肌构成,很厚,肌纤维束交错走行 内膜:又称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功能层:浅层,约占4/5,月经周期中可脱落。
基底层:深层,约占1/5,经期后能增生修复 功能层。
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子宫内膜的血管
子宫内膜的血管 来自于子宫动脉, 在肌层内形成基层 动脉,弓形动脉发 出许多小动脉,主 干进入功能层,称 螺旋动脉。而分布 与基底层短小分支 称基底动脉。
女性会阴及盆底肌
基础与临床
“酒窝征”与“橘皮样”变
当乳腺癌侵犯乳房悬韧带时,纤维组织增生,韧带缩短, 向内牵拉皮肤,导致皮肤表面出现凹陷,称“酒窝征”。在 乳腺癌晚期,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受阻, 出现皮肤水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会阴撕裂
分娩过程中,阴道口及周围组织由于受到胎头压迫发生水 肿,或因会阴过紧、胎儿过大等原因,导致胎头即将娩出时, 发生会阴撕裂,严重者甚至会撕裂到肛门。因此助产时要注意 保护会阴,临床上有时通过会阴切开术来防止会阴撕裂。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狭义会阴:
肛门与女阴之间,其深部 有会阴中心腱。 产妇分娩时,助产士保护会阴是什么意思?
57
会阴 perineum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58
附:会
二、肛区的肌和盆膈
肛提肌 尾骨肌
阴
肛门外括约肌
盆膈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 膜和盆膈下筋膜构成,形成盆腔的底,中央有直肠通过。 盆膈封闭骨盆下口,具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并 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卵巢悬韧带
卵巢位臵主要靠 韧带维持。卵巢 悬韧带为起自小 骨盆侧缘,向下 至卵巢上端的腹 膜皱襞;卵巢固 有韧带起自卵巢 下端至子宫输卵 管结合处后下方
病理学教案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病理学教案第十二章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8d8af4e4561252d380eb6ef4.png)
教案课程名称__病理学__课程性质_理论课_授课教师_职称_教研室__授课对象_临床医学、眼、肿瘤、医检、血检_专业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学期授课计划教材名称出版单位周次日期节次授课时数内容纲要备注合计教研室主任________教案(课时计划)章节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授课时间周次年月日节次学时周次年月日节次学时周次年月日节次学时周次年月日节次学时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其发展关系,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区别,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
熟悉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异位及前列腺增生的病变特点。
了解卵巢肿瘤的分类及精原细胞瘤、阴茎癌的病变特点、男性乳腺发育。
重点、难点重点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及区别。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病变特点。
难点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
葡萄胎的发生机制。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教学方法生殖系统疾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关系及临床病理联系是本次课要讲授的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板书和绘图等教学手段,联系解剖,组胚及临床等,从病理形态学及桥梁课的角度帮助学生直观动态地理解它们的病变发展。
新内容新知识脱落细胞检查及TCT检查对CIN病变的筛查及预防双语内容各个疾病的英文名称自学内容男性乳腺发育复习题或要点名词解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腺肌瘤,葡萄胎,巧克力囊肿,乳腺单纯癌,粉刺癌问答题:(1).某患者,女性,30岁,近日出现血HCG升高,B超提示葡萄胎,请写出可考虑的鉴别诊断,及其相应病变的异同点。
(2).简述宫颈上皮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宫颈浸润癌的病变特点及发展关系.(3). 简述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及病变特点.参考资料1、杨光华主编,《病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2752、成令忠主编,《组织学与胚胎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p2143、吴在德主编,《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p316 p6714、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p3885、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教学进程提问、演示、重点、难点、时间分配、教法等一. 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生育期妇女最常见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年卵巢的大小约为4㎝ ×3㎝×1㎝,重5~6g.卵 巢的大小、形状随年龄 年龄增长呈现差异。幼 女的卵巢较小,表面光 滑;性成熟期卵巢最大, 凹凸不平;30~40岁卵巢 开始缩小;50岁左右随 月经停止而逐渐萎缩。
黄体的内分泌功能
★雌激素 膜、颗粒黄体细胞协同分泌 ★孕激素 颗粒黄体细胞分泌
月经黄体(维持12‐14天) 退化 : 妊娠黄体(维持4-6个月)
退化成白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 卵泡闭锁
各发育阶段退化的卵泡
◆卵母细胞 核固缩 ◆卵泡细胞
排列松散,紊乱 ◆透明带 凹陷、扭曲 ◆卵泡膜细胞 可形成间质腺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微细结构
成年女性乳房形态结构
附:会
一、尿生殖区的肌和尿生殖膈
会阴浅横肌
阴
浅层肌
球海绵体肌 坐骨海绵体肌
深层肌
会阴深横肌
尿道括约肌
尿生殖膈由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及其覆盖于两 肌表面的尿生殖膈上、下筋膜组成,封闭尿生殖 区,具有加强盆底,协助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
会阴 perineum
广义会阴:
封闭骨盆下口的软组织。
基础与临床
输卵管结扎术
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女性的永久性节育措施。通过切断、结 扎输卵管峡的方法,阻断精子移向输卵管的通路,阻止精子与卵 子结合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该手术不影响卵巢的排卵及内分泌 功能,术后女性的性功能和第二性征均不受影响,能正常产生月 经,周期规律不变。
阴道自净作用
成年女性阴道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下增生变厚,富 含糖原。上皮细胞脱落后,在阴道内乳酸杆菌作用下糖原分解为 乳酸,使阴道处于酸性(pH为3.8~4.4)环境,使适应于弱碱性 环境中繁殖的病原菌受到抑制,这是女性的一种自然防御功能。 幼年女性、老年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低,阴道自净作用较弱,故 容易罹患阴道炎。
二、子宫的微细结构
(一)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外膜:为浆膜,覆盖子宫的大部分 肌层:由平滑肌构成,很厚,肌纤维束交错走行 内膜:又称黏膜,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
功能层:浅层,约占4/5,月经周期中可脱落。
基底层:深层,约占1/5,经期后能增生修复 功能层。
子宫壁的组织结构
子宫内膜的血管
子宫内膜的血管 来自于子宫动脉, 在肌层内形成基层 动脉,弓形动脉发 出许多小动脉,主 干进入功能层,称 螺旋动脉。而分布 与基底层短小分支 称基底动脉。
正常人体结构
第12章 女性生殖
制作:魏慧
目录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二、输卵管 三、子宫 四、阴道 五、前庭大腺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微细结构 一、卵巢的微细结构 二、子宫的微细结构 附:乳房 附:会阴
学习目标
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输卵管的形态、分部及输卵管结扎 的部位;子宫的形态、分部、位臵以及固定装臵;卵巢、子宫 的微细结构以及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阔韧带
• (2)子宫圆韧带
• 起自子宫前面的上外侧、输卵管子宫口下方,在阔韧 带两层间向前外侧弯行,止于大阴唇皮下 。
•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倾位
• (3)子宫主韧带:位于子宫阔韧带下部的两 层之间,从子宫颈两侧缘到骨盆侧壁 • 作用:防止子宫颈向下脱垂
子宫主韧带
(防止子宫下垂)
• (4)子宫骶韧带:起自子宫颈后面,向后绕 过直肠两侧,止于骶骨之前。 • 作用:维持子宫的前屈位
由卵母细胞和 卵泡细胞构成 原始卵泡 生长卵泡 成熟卵泡
卵母细胞
卵泡细胞
初级卵泡 次级卵泡
1.原始卵泡primordial follicle
体积小、数量多
初级卵母细胞
胞体大、胞核浅染
卵泡细胞 单层扁平细胞
两者间有缝隙连接
初级卵母细胞:
圆形,直径约30~40μm LM: 胞质嗜酸性 核大而圆,染色质细疏,着色浅,核仁明显
第一节
子宫的固定装臵
女性内生殖器
正常子宫的位臵主要依靠盆底肌的承托和韧带的牵引来维持。
子宫阔韧带: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 子宫主韧带:固定子宫颈和防止子宫下垂 子宫骶韧带:维持子宫的前屈位
子宫的韧带与盆筋膜
(l)子宫阔韧带:连于子宫两侧与骨盆侧壁间的双层 腹膜皱襞。 • 作用: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卵巢悬韧带
卵巢位臵主要靠 韧带维持。卵巢 悬韧带为起自小 骨盆侧缘,向下 至卵巢上端的腹 膜皱襞;卵巢固 有韧带起自卵巢 下端至子宫输卵 管结合处后下方
卵巢固有韧带
第一节
二、输卵管
女性内生殖器
输卵管为1对细长而弯曲的肌性管道,长10~14cm, 位于子宫底两侧、子宫阔韧带上缘内。
输卵管壶腹 输卵管漏斗
①内膜进一步增厚水肿
②腺体更弯曲、腔更大 糖原分泌 ③螺旋动脉增长更弯曲 伸到内膜表层
附:乳
房
位臵: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肌筋膜的表面。
形态:多呈半球形,中央有乳头 ,乳头周围的 皮肤色素较多,形成乳晕 结构: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和脂肪构成。纤维组 织伸入乳腺内,将腺体分隔成15~20个乳腺叶。 每个乳腺叶有一排泄管,称为输乳管。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颈阴道部
阴道
剖宫术在子宫峡(子宫下段)处切口
子宫的内腔 : 子宫腔 子宫颈管 子宫口 子宫腔 未产妇:光滑圆形 经产妇:横形裂口
未产妇
经产妇
子宫内膜 肌层 浆膜 子宫颈管
子宫口
判断妊娠月份摸子宫底
子宫的位置
位于小骨盆腔中央,前有膀胱,后邻直肠,下接阴道, 两侧有输卵管和子宫阔韧带相连。膀胱空虚时,子宫呈轻度 的前倾、前屈位。
次级卵母细胞随即进入第二次成熟分裂, 并停留在分裂中期,受精后继续至完成。如 果未在排卵后24小时之内受精,次级卵母细 胞则退化。
(二)排卵(ovulation)
概念:成熟卵泡 破裂,次级卵母 细胞连同透明带、 放射冠随卵泡液 从卵巢表面排出 的过程。
第三节
黄体
女性生殖系统的微细结构
形成:排卵后,在黄体生成素的作用下, 卵泡壁和卵泡膜的细胞体积增大, 并分化成富含血管的内分泌细胞 团,新鲜时呈黄色,称黄体。
分泌期:第15-28天
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示意图
1.月经期
黄体退化 雌、孕激素水平下降 螺旋动脉收缩,内膜缺血坏死 螺旋动脉扩张,内膜脱落出血
2.增生期 (5-14天)
新卵泡生长
分泌雌激素 ①子宫内膜增生修复 ②子宫腺增生 ③螺旋动脉增长并弯曲
第14天卵泡成熟排卵。
3.分泌期
黄体形成
分泌雌、孕激素
胚胎期已进入第一次成熟分裂
卵泡细胞:
周围的一层扁平细胞,有基膜 支持营养卵母细胞
2.生长卵泡
(1)初级卵泡
①卵母细胞 体积增大 ②卵泡细胞 立方、柱状或多层 (Call Exner Body) ③出现透明带
④卵泡膜
透明带(zona
pellucida)
由卵母C和放射 卵泡细胞 冠之间出现一层 均质状、嗜酸性、 折光性强的膜 EM:可见卵母C 和卵泡C有突起 伸入透明带内。 功能:利于物质 交换和信息传递; 受精时对精子卵 子的识别和特异 性结合有重要意 义。
输卵管子宫口:
开口于子宫腔
输卵管子宫部
输卵管峡
输卵管腹腔口:
开口于腹膜腔
输卵管伞 输卵管腹腔口
输卵管子宫口
输卵管子宫部:穿过子宫壁的一段
分部
输卵管峡:输卵管结扎的部位 输卵管壶腹:受精的部位 输卵管漏斗:输卵管伞-确认输卵管的标志
临床上将输卵管与卵巢合称为子宫附件。
输卵管 uterine tube
第二节
女阴
女性外生殖器
阴阜:为耻骨联合前方的皮肤隆起,皮下有较多脂肪组织 大阴唇:为一对纵行隆起的皮肤皱襞 ,表面生有阴毛 小阴唇:指位于大阴唇内侧的一对较薄的皮肤皱襞 阴蒂: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前部有外道尿口,后部有 阴道口 阴道前庭:由两条阴蒂海绵体构成,表面被有阴蒂包 皮,分头、体和脚3部分。
输卵管伞
输卵管结扎术
第一节
三、子宫
女性内生殖器
子宫是孕育胎儿、产生月经的机性器官,壁厚而腔小
形态:成人未孕子宫呈前后略扁、倒臵的梨形。长7-9㎝,最大 宽直径约4㎝,厚 2-3㎝
子宫底 子宫颈阴道部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上部 子宫腔 子宫的内腔 子宫颈管:子宫口 分部
子宫体
子宫角
子宫底
输卵管峡
子宫体 子宫峡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狭义会阴:
肛门与女阴之间,其深部 有会阴中心腱。 产妇分娩时,助产士保护会阴是什么意思?
57
会阴 perineum
尿生殖三角 肛门三角
58
附:会
二、肛区的肌和盆膈
肛提肌 尾骨肌
阴
肛门外括约肌
盆膈由肛提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 膜和盆膈下筋膜构成,形成盆腔的底,中央有直肠通过。 盆膈封闭骨盆下口,具有支持和固定盆内脏器的作用,并 与排便、分娩等有关。
子宫骶韧带
(维持子宫前屈位)
第一节
四、阴道
女性内生殖器
阴道是富有伸展性的肌性管道,是女性交接 器官,也是月经排除和挽出胎儿的管道。
阴道上部: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形成一环形 凹陷,称为阴道穹。 前部 阴道穹 两侧部 后部:可进行穿刺或引流
阴道下部:以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庭(处女膜)
五、前庭大腺
• 前庭大腺是女性附属腺,位于阴道口两侧 ,形如豌豆,导管开口于阴道前庭,分泌 物具有润滑阴道的作用。
3.成熟卵泡mature foll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