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小说部分识记题应试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doc复习资料
《中国先当代文学作品选》四、简答题(一)巴金1、巴金《家》的主题思想?它充分表达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反映了那一代青年人的痛苦、彷徨、苦闷与觉醒、奋起、追求,表现了新的对人的思考。
它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特征、弊端和罪恶,诅咒着它的必然灭亡。
它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
2、巴金《家》中高觉慧形象分析。
第一个叛逆者,具有重要意义,他是一个新人的典型。
他从朴素的对劳动者的爱和对封建主义的恨出发,走向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最后又走向社会斗争。
作者通过这个人物的思想发展过程,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新人与新时代的思考:只有反叛才是个性解放的唯一出路,逃离家庭仅仅只是第一步而已。
觉慧是20世纪初在现代新思潮冲击下被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青年人,是封建主义的大胆的、勇敢的叛逆者,也是满怀热情、可爱的革命者。
他作为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在《春》《秋》中不断地给这个家庭以巨大影响,他已是高公馆内部这股汹涌“激流”的原动力。
(二)曹禺1、《雷雨》中周朴园、蘩漪、侍萍形象分析。
周朴园:《雷雨》的主人公,是剧中各种悲剧的根源。
作品以他为中心,安排了两条主要的线索:一是他与妻子蘩漪的冲突,以表现家庭内部的矛盾;一是他与矿工鲁大海的冲突,以表现他与工人的对立,这两条线索又通过侍萍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了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
更是一个专制冷酷的封建家长,在家中,他的话就是法律,为了贯彻他的意志,不惜牺牲任何人的幸福。
他与蘩漪的关系,表面上是一种夫妻关系,实际上却完全是一种主仆关系,他需要蘩漪做的,只是为孩子们树立一个“服从的榜样”。
繁漪:是一个受过一点新的教育的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也有一股按捺不住的热情和力量在她心里翻腾着。
她的性格中有一股不可抑制的‘蛮劲’,使她能够忽然做出不顾一切的决定。
她爱起人像一团火那样热烈;恨起人来也会像一团火,把人烧毁。
作者深刻地表现了她矛盾复杂的“雷雨式”的性格。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资料(15)
现代⽂学作品选⼩说部分识记 《中国现代⽂学作品选》的考试内容按考试⼤纲规定,分为课⽂阅读分析和课外作,品阅读分析两部分。
关于课⽂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两⼤类。
下⾯我们就识记类问题的主要考核内容来做⼀下指导。
⼤纲规定,识记的主要任务有: (⼀)每篇课⽂的作者及其所属⽂学社团、流派; (⼆)识记每篇课⽂所属⽂件类别; (三)识记下述两类作品的发表年代、创作背景:⼀类是在⽂学史或作家创作道路上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另⼀类是内容与创作背景密切相关的作品。
其中“发表年代”是指时期或年代,如“五四”时期、左联时期、抗战时期或⼆⼗年代、三⼗年代、四⼗年代,不要求识记哪⼀年。
(四)识记课⽂中叙事性作品所列造的主要⼈物。
⼩说部分应当识记的内容详列如下: ⼀、描写农民形象和农村⽣活的⼩说。
(⼀)精读1.《阿Q 正传》:作者鲁迅,原名周树⼈,属于中篇⼩说,是作者发表于⼆⼗年代初“五四”时期的作品。
创作背景:五四时期,在救国救民的强⼤思潮冲击下,⽂化界出现的⼀股启蒙主义⽂化思潮逐渐成为主流,他们提出很多振兴民族的⽂化思想,其中之⼀就是要进⾏“民族⾃我批判”。
⽂学创作在实践这种思想上的表现就是揭露“愚弱”国民性;鲁迅⾃⼰也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 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 )并⾮现代的前⾝,⽽是其后,或者竞是⼆三⼗年之后”。
⽂中主要⼈物:阿Q 、赵太爷、王胡、假洋⿁⼦、吴妈、⼩D 等。
2.《边城》:沈从⽂,原名沈岳焕,主要作品有《从⽂⼩说习作选》、中篇⼩说《边城》、《长河》、散⽂集《湘⾏散记》等。
作品发表于三⼗年代。
写作背景:三⼗年代的中国,由于军阀混战,资本主义势⼒的⼊侵,农村破产,以及所谓“新⽣活运动”的推⾏,那种“优美、健康、⾃然⽽⼜不悖乎⼈性的⼈⽣形式”便荡然⽆存了。
⽤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现代⼆字已到了湘西,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笔记(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笔记{精读篇目}第一类:【小说】《阿Q正传》作者:鲁迅1、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
“启蒙主义,为人生,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病苦“,既指极端贫困的物质”病苦“,更指极端麻木愚昧的精神”病苦“。
2、分析阿Q形象。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的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
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3、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
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①妄自尊大。
②自轻自贱。
③欺凌弱者。
④健忘。
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4、如何评价阿Q的革命?两方面分析评价:一、肯定阿Q要革命。
是被封建社会逼迫而去神往革命的。
二、也夹杂着农民的狭隘报复,说明他还不觉悟。
阿Q的革命复杂性,基本上体现了农民革命的复杂性,提出了启发农民觉悟、教育引导农民的重要性问题。
5、阿Q“大团圆”结局揭示了什么?有主、客观原因。
主观上阿Q实在糊涂,把抢匪等同于革命党,揭示了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客观上,阿Q是被由自由封建势力变成的革命政府判决枪毙的,这就揭示了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封建势力篡夺革命胜利果实的历史教训。
6、阿Q的典型意义。
①阿Q是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
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
②阿Q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③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7、鲁迅对阿Q抱怎样的态度?鲁迅对阿Q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8、简析赵太爷。
赵太爷是封建地主,中国封建宗法制下农村的土皇帝。
他的性格是专横、贪婪、狡猾、狠毒。
9、简析《阿Q正传》对辛亥革命的描写。
小说对辛亥革命是作为阿Q活动的背景进行侧面勾勒的,但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2024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
2024年4月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小说《阿Q正传》中,阿Q押牌宝输光了钱,他感到有些失败的痛苦,此时他让自己获得精神胜利的方法是()。
A.采取“怒目主义”B.嘲笑未庄人是“不见世面的可笑的乡下人”C.自诩是“第一个”D.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2.小说《桃园》中,表现阿毛善良、爱美、幻想的少女情怀及对生活变故的困惑时所用的现代派表现手法是()。
A.白描B.蒙太奇C.意识流D.象征3.小说《送报夫》中,两条线索交织推进故事的发展,其中的暗线指的是()。
A.“我”和田中的交往B.“我”的一家在台湾的悲惨遭遇C.“我”为父亲复仇的经历D.“我”在日本饱受盘剥的生活4.下列各项中,符合对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中莎菲这一人物形象描述的是()。
A.关心社会B.被男权社会剥夺了做人的权利C.事业至上D.追求灵肉统一的爱情理想5.诗歌《凤凰涅槃》中,在吟唱中追问宇宙从哪里来并诅咒宇宙的存在的动物是()。
A.岩鹰B.鸱枭C.凤D.凰6.诗歌《雨巷》中,强化全诗音乐性的方式是()。
A.旋律急骤激切B.语调回环复沓C.节奏自由活泼D.用韵灵活多变7.诗歌《再别康桥》中,描绘康河美景所使用的意象是()。
A.荷花、蜂蝶B.金柳、青荇C.明月、黎明D.桃花、罗绮8.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我”回到生父母家与“我”在大堰河家的感受分别是()。
A.钮怩、亲近B.亲近、恒怩C.愉悦、惊惧D.惊惧、愉悦9.诗歌《断章》中,“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对于“看风景人”来说,“你”是()。
A.他“一切的一”“一的一切”B.他眼中的“风景”C.他“身边飘过的女郎”D.他“心头荡漾”的“艳影”10.诗歌《防空洞里的抒情诗》中,“炼丹的术士落下沉重的/眼睑”,“他轻轻地起来烧着炉丹”,这些诗句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是()。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_阅读分析题指导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_閱讀分析題指導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_閱讀分析題指導考試中閱讀分析題占20分,分析的系教材外的作品。
所選為1917—1949年間的中國現代詩歌、散文、短篇小說。
按試題的要求,主要是綜合作品的思想和藝術的要點。
要求觀點正確,能較準確地揭示作品的思想價值和藝術規律。
針對考試要求,須注意:1.學會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分析的思路和規則,按照思路和規則閱讀試卷所提供的作品,一邊精讀,一邊記下作品的主題、作品思想內容(詩歌的意蘊、小說事件和人物性格、散文所蘊含的詩情哲理)、作品的藝術特點。
2.學會按照分析體系所提供的構思和結構表,準確地概括作品的主題、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現將散文、短篇小說和詩歌的分析體系(思路和方法)提示如下:(一)散文分析提要1.散文特質:其特點是“以意為主,以文傳意”。
常常通過對人事景物的片斷描述(客觀性),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觀性),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審美價值(社會性、審美性)。
散文美的核心是情、理、趣。
這是我們分析評論散文的理論依據,貫穿於分析評論散文思想和藝術的全過程。
2.散文分析:注意從整體上把握三個大問題。
(1)綜合段意,即分析作者感受深化的脈絡。
首先在閱讀過程中理清散文的片斷。
抒情散文常由畫面構成片斷,敍事散文常由事件或若干事例構成片斷,應將一個相對完整的片斷作為一部分。
其次,注意綜合散文的段意。
在劃分段落過程中應這樣認識:劃分段落是為綜合段意作準備,是分析評論散文的基礎。
綜合段意是最為重要的,涉及到散文的思想性,即情、理、趣。
要圍繞散文所描繪的客觀情境和作者的主觀情意進行挖掘,採取“描寫什麼——抒發什麼”的模式。
如《荷塘月色》的綜合段意可以概括為:第一部分抒寫“我”不寧靜的心緒,交待月夜去荷塘的動機,路上的所見所感,點明遊荷塘的心境。
第二部分工筆細描清幽淡雅的荷塘和清輝朦朧的月色,寓情于景廠抒發了對平和、安寧、自由境界的傾慕與追求。
第三部分憶江南採蓮舊俗,在傷逝鄉思中抒發了對和平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篇之作,是鲁迅先生于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短篇小说,以独特的表现手法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2.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家》、《春》、《秋》,通过对高公馆几代人的描绘,展现了封建家庭制度的崩溃和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自由、民主的历程。
3. 茅盾的《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吴荪甫的命运描绘,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命运。
4. “荷花淀派”:是指以孙犁为代表的作家群,其作品主要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冀中白洋淀地区农村生活为题材,形成了一种清新、抒情的独特风格,被后人称为“荷花淀派”。
5. 钱钟书的《围城》:是一部讽刺意味浓厚的小说,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归国后的婚姻与事业遭遇的描绘,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困境和社会的世态炎凉。
二、填空题1. ____ 的历史剧《屈原》成功塑造了一位忠诚爱国、不畏强权的伟大诗人形象。
答案:郭沫若2. 张爱玲的成名作《____》以其独特的情感剖析和细腻的心理描写,成为中国现代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红玫瑰与白玫瑰3.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生动刻画了____底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答案:北平(北京)4. 赵树理的《____》是解放区文学的代表作品,以民间故事形式讲述了新旧观念冲突下的农村青年恋爱婚姻问题。
答案:小二黑结婚5. 杨沫的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____的成长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期间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觉醒与革命斗争历程。
答案:林道静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鲁迅的散文集?(D)A.《朝花夕拾》B.《野草》C.《坟》D.《呐喊》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之一?(C)A.《家》B.《春》C.《雾》D.《秋》3.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中国现代剧作家是?(B)A.茅盾B.曹禺C.老舍D.郭沫若4. 以下哪部作品是张恨水的代表作?(A)A.《金粉世家》B.《边城》C.《四世同堂》D.《雷雨》5. 丁玲的代表作是?(B)A.《围城》B.《太阳照在桑干河上》C.《暴风骤雨》D.《子夜》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沈从文的作品?(AB)A.《边城》B.《湘行散记》C.《骆驼祥子》D.《家》2. 下列哪些作品是赵树理的主要作品?(AD)A.《小二黑结婚》B.《日出》C.《茶馆》D.《李有才板话》3.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徐志摩的诗歌?(BC)A.《女神》B.《再别康桥》C.《雪花的快乐》D.《凤凰涅槃》4. 以下哪些作品属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学作品?(ACD)A.鲁迅《呐喊》B.老舍《正红旗下》C.郁达夫《沉沦》D.冰心《繁星·春水》5. 下列哪些作品具有鲜明的乡土文学特色?(BCD)A.巴金《寒夜》B.周立波《山乡巨变》C.赵树理《李有才板话》D.莫言《红高粱家族》五、判断题1. ×郭沫若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出“革命+恋爱”创作模式的作家。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阅读分析题指导
考试中阅读分析题占30分(注:此处指江苏卷,全国卷20分),分析的系教材外的作品。
所选为1917—1949年间的中国现代诗歌、散文、短篇小说。
按试题的要求,主要是综合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要点。
要求观点正确,能较准确地揭示作品的思想价值和艺术规律。
针对考试要求,须注意:1.学会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分析的思路和规则,按照思路和规则阅读试卷所提供的作品,一边精读,一边记下作品的主题、作品思想内容(诗歌的意蕴、小说事件和人物性格、散文所蕴含的诗情哲理)、作品的艺术特点。
2.学会按照分析体系所提供的构思和结构表,准确地概括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现将散文、短篇小说和诗歌的分析体系(思路和方法)提示如下:(一)散文分析提要1.散文特质:其特点是“以意为主,以文传意”。
常常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片断描述(客观性),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观性),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审美价值(社会性、审美性)。
散文美的核心是情、理、趣。
这是我们分析评论散文的理论依据,贯穿于分析评论散文思想和艺术的全过程。
2.散文分析: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三个大问题。
(1)综合段意,即分析作者感受深化的脉络。
首先在阅读过程中理清散文的片断。
抒情散文常由画面构成片断,叙事散文常由事件或若干事例构成片断,应将一个相对完整的片断作为一部分。
其次,注意综合散文的段意。
在划分段落过程中应这样认识:划分段落是为综合段意作准备,是分析评论散文的基础。
综合段意是最为重要的,涉及到散文的思想性,即情、理、趣。
要围绕散文所描绘的客观情境和作者的主观情意进行挖掘,采取“描写什么——抒发什么”的模式。
如《荷塘月色》的综合段意可以概括为:第一部分抒写“我”不宁静的心绪,交待月夜去荷塘的动机,路上的所见所感,点明游荷塘的心境。
第二部分工笔细描清幽淡雅的荷塘和清辉朦胧的月色,寓情于景厂抒发了对平和、安宁、自由境界的倾慕与追求。
第三部分忆江南采莲旧俗,在伤逝乡思中抒发了对和平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及答案总分:100分题量:33题一、单选题(共30题,共60分)1.鲁迅小说《阿Q正传》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具体手法是()。
A.立体化描写B.传神的白描C.心理描写D.动作描写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下列小说具有“同情与讽刺兼备”的特色的是()。
A.《华威先生》B.《在其香居茶馆里》C.《潘先生在难中》D.《断魂枪》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属于茅盾小说《子夜》的人物形象是()。
A.冯乐山B.魏老头子C.刘四D.冯云卿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下列小说最具四川地方特色的是()。
A.《山峡中》B.《围城》C.《在其香居茶馆里》D.《小二黑结婚》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吴组缃的小说《菉竹山房》将主要笔墨用来()。
A.渲染烘托环境气氛B.叙述悲剧爱情故事C.描写主人公心理活动D.叙述“窥房”的故事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张天翼的小说《华威先生》描写人物的主要手法是()。
A.漫画式的夸张B.冷静的白描C.点睛法D.倾诉与宣泄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下列小说强烈地表现了“反封建”主题的是()。
A.《春风沉醉的晚上》B.《家》C.《断魂枪》D.《春桃》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下列鸟类没有在《凤凰涅槃》中出现的是()。
A.野雉B.鸱枭白鹤C.白鹤D.家鸽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辛笛的诗歌《航》的突出特色是()。
A.具有“三美”特征B.突出“主观战斗精神”C.情感表露直白简单D.思想知觉化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下列诗歌中,大量使用暗喻和补充式复句的一首是()。
A.《生活是多么广阔》B.《铸炼》C.《孤岛》D.《星星》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下列属于现代派诗歌的是()。
A.《繁星》B..《断章》C.《死水》D.《给战斗者》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没有在巴金散文《爱尔克的灯光》中出现的灯光是()。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 (2)
精读部分《小说》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王安忆作品的是()A、《小鲍庄》B、《无处告别》C、《与往事干杯》D、《少女小渔》【解析】(P125):A 王安忆(1954 ),女,生于上海,原籍福建同安。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雨,沙沙沙》、《小鲍庄》、《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叔叔的故事》等,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长恨歌》、《天香》《喜宴》等。
2.下列文章中,在顺叙之中又时时运用了插叙和倒叙手法的是()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B、《少女小渔》C、《百合花》D、《鞋》【解析】(P120):B 《少女小渔》小说围绕“假结婚”事件展开,在顺叙之中时时有插叙与倒叙,有条不紊,收放自如,言老练生动,精炼含蓄;心理刻画细腻圆融,细节描写真切自然。
例如,当洋老头与瑞塔侍窗弹琴、互诉衷肠时,小渔贸贸然闻入,小说恰到好处地描写了一方的尴尬、恼怒、自卑、羞愧、慌乱的心理活动,以及另一方的惊异、感动、敬服、羡慕的内心感受,丝丝入扣,浑然天成。
3.关于《鞋》的文章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A、《鞋》讲述了一位乡村少女定亲后给未婚夫做鞋的故事。
B、农村姑娘守明对她的未婚夫默默的爱恋,以鞋作为纽带,传递她浓浓的深情与期盼。
C、男子外出前约守明,两人相见时,守明提出让男子试鞋,几次请求都被拒绝,充溢着爱的寄托的鞋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D、守明在做鞋时,态度认真苛刻,例如母亲摸了鞋底一下,她就吵了起来。
【解析】(P130):D 考查内容情节。
妹妹摸了鞋底一下,她就吵了起来。
4.《鞋》一文中,心理描写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既吸收外国作家“心理分析”式的“心理描写内化”法,又继续了中国传统小说利用人物言行和环境烘托的“心理描写外化”法。
B、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意识流手法刻画主人公的内心活动。
C、“也许过个一年半载,她就过桥了,在那里的地里干活,在那个不知多深多浅的庄子里住,那时候,她就不是姑娘家了。
至于是什么,她还不敢往深里想。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测试题,精读作品 第一章 小说
第一章小说一、单项选择题1.以曹七巧为主人公的小说作品是()A.《小城三月》B.《春风沉醉的晚上》C.《金锁记》D.《小二黑结婚》【解析】C2.茅盾曾称赞叶圣陶的创作特色是()A.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浓郁的抒情色彩B.冷静地谛视人生,客观地,写实地,描写着灰色的卑琐人生C.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于一体D.以理性描写社会问题并以形象剖析社会本质【解析】B3.以“窥房”作结尾把环境气氛渲染到极致的作品是()A.《菉竹山房》B.《萧萧》C.《桃园》D.《九十九度中》【解析】A 本题考查作品的情节。
《菉竹山房》以二姑姑、兰花“窥房”作结尾,把阴森恶怖的环境气氛渲染到极致,使故事达到高潮后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4. 把小说当作作家的“自叙传”,主人公往往是作者的化身,生活的“零余者”的作家是()A.林徵因B.郁达夫C.茅盾D.张爱玲【解析】B 本题考查作者的主张。
郁达夫把小说当作的“自叙传”,其小说主人公往往是作者的化身,生活的“零余者”;他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多抒发苦闷的情绪,表达了“五四”时期青年人个性解放的要求。
5.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集是()A.《呐喊》B.《沉沦》C.《蚀》三部曲D.《传奇》【解析】B 本题考查作品常识。
都达夫1921年出版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集。
6.通过人物对冷兵器枪法的不同态度.对大时代转型中的个人选择问题进行了深人思考的作品是()A.《四世同堂》B.《骆驼祥子》C.《九十九度中》D.《断魂枪》【解析】D 本题考查作品内容。
《断魂枪》借镖师沙子龙、王三胜们以及孙老者对冷兵器枪法的不同态度,对大时代转型中的个人选择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7.塑造了一个悲苦麻木的童养媳形象的作品是()A.《菉竹山房》B.《边城》C.《金锁记》D.《萧萧》【解析】D 本题考查作品中的人物。
沈从文《萧萧》塑造了萧萧这样一个悲苦而麻木的童养媳形象。
她的一生是被动的一生,自己没有一点儿选择的权利。
2023年10月《00530现代文学作品选》真题含答案
2023 年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0)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 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3. 涂写部分、画图部分必须使用 2B 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下选项中,对小说《阿Q正传》中阿 Q这一形象描述正确的是A.既狡诈凶残,又善良大度B.既热烈大胆,又忧愁抑郁C.既有封建传统观念,也有要求革命的一面D. 既追求个性解放,又围于传统束缚止步不前2.小说《荷花淀》的艺术风格是A.泼辣犀利B. 高亢雄浑C. 沉郁顿挫D. 清新隽永3.小说《绣枕》重点描写的两个场景中,大小姐心绪变化的轨迹是A.从热切期望到无奈的落寞B. 从热烈期盼到被拒后的绝望C. 从满心希望到满怀怨恨D. 从忐忑不安到漠然处之4.小说《桃园》叙述的是A.具有童话和浪漫色彩的侠义故事B.孤独的父亲和病中的女儿相依为命的日常生活C.旧时代女性窘迫的生存状态D.女学生养病期间的情感变化5.小说《春桃》中,春桃的性格特点是A.伶俐狡猾、泼辣凶悍B. 有情有义、自尊自立C. 沉静内向、多愁善感D. 好吃懒做、装神弄鬼6.诗歌《凤凰涅槃》中,诗人笔下“凤凰”的主要特征是A.骄傲自得B. 悲伤迷茫C. 唯美颓废D. 壮美崇高7. 诗歌《死水》将“油腻”和“霉菌”分别比作A. 绿酒和白沫B. 罗绮和云霞C. 桃花和铜锈D. 珍珠和翡翠8. 诗歌《雨巷》用以强化全诗音乐性所采用的艺术手法是A. 复沓B. 拟人C. 用典D. 反问9. 以下选项中,全部出自诗歌《再别康桥》的意象是A. 杨柳、菡萏、榴花B. 稻束、满月、远山C. 雪峰、水田、蓬蒿D. 金柳、青荇、浮藻10.诗歌《断章》所表达的哲理性内涵主要指的是A. 动与静的转化B. 事物的螺旋式发展C. 普遍与具体的统一D. 事物的互为依存11.诗歌《纤夫》中,引发诗人感慨“昂奋的方向/向历史走的深远的方向”的画面是A. “柳条儿削成小桨,/莲瓣儿做了扁舟”B. “四十五度倾斜的/铜赤的身体和鹅卵石滩所成的角度”C.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D. “我们/起来了,/揉擦红色的脚跟,/与黑色的/手指呀”12.诗歌《十四行集"鼠曲草》中,借鼠曲草这一意象传达的主旨是A. 对实现功名的渴望B. 对自甘平庸乃至堕落者的批判C. 对贫穷生活的忧虑D. 对平实执著的生活态度的赞许13.诗歌《力的前奏》的主旨是A. 表达了对“疲倦的母亲”和劳动者的敬意与歌颂B. 表现了人们在“黎明”前的痛苦挣扎和守候期待C. 体现了作者在绝望中反抗绝望的矛盾心理D. 号召民众拿起武器抗战到底14.“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这些诗句描绘的形象是A. 流亡的游击队员B. 北平街头的车夫C. 负重拉车的老马D. 肩负重担的山民15.诗歌《航》表达对人生遭际的感叹,所运用的艺术方式是A. 大量采用设问B. 回环往复的吟咏C. 改写古典诗歌的意境D. 将抽象的感知化作具体可感的事物16.诗歌《山》表达的主题意蕴是A. 赞美祖国的秀丽风光B. 歌颂不断追求的理想者C. 鞭挞顽固的封建势力D. 控诉战争的血腥残暴17.散文《寄小读者(通讯七)》中,上半篇描写的景象是A. 变幻无穷的海景B. 温柔艳冶的湖光C. 层峦叠嶂的险峰D. 清逸秀丽的山色18.下列选项中,属于周作人散文集的是A. 《大荒集》B. 《缘缘堂随笔》C. 《自己的园地》D. 《二心集》19.散文《灵魂的呼号》倾诉了对人生的困惑与思考,其情感抒发的特点是A. 融记述、议论与独白于一体B. 诗的意境与作者的追悼之情融为一体C. 平和冲淡,感情表现得节制委婉D. 个人的感情隐藏在大量引文和诗作中20.散文《雨前》营造雨前特定的时空氛围所采用的手法是A. 反讽B. 通感C. 象征D. 排比21.报告文学《包身工》著重刻画的包身工形象是A. 陈二妹、萧萧B. 虎妞、荷花和野猫子C. 汪大嫂、四大娘D. 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姓名的小姑娘22.散文《囚绿记》中,把窗外的常春藤牵进了屋子里后,常春藤的变化是A. 日益繁茂苍绿B. 变成柔绿嫩黄C. 由嫩黄到青苍D. 迅速枯黄23.杂文《蛇与塔》中,对民间传说《白蛇传》作了推陈出新的解释,表达的是A. 对受封建制度压迫的女性的同情B. 对苟且偷安的人生态度的批判C. 对自然的亲近D. 对江南农村经济凋敞的无奈24.散文《鹰之歌》中,女友对鹰的赞美象征的是A. 流浪诗人在漂泊中对纯洁爱情的向往B. 锋芒毕露的批判精神C. 革命者在暗夜里追求光明的信念D. 人民面对战争的镇定与乐观25.散文《山之子》中,着墨不多却是作品核心内容的是A. 泰山幽险的环境B. 泰山流传的关于山鬼的传说C. 哑巴采山花奉养家人的故事D. 哑巴父兄为采山花摔死的故事26.散文《雅舍》中,雅舍被描述为A. “因为有窗而无玻璃,风来则洞若凉亭,有瓦而空隙不少,雨来则如滴漏。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重点汇总】(上)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试重点汇总说明:1、本资料综合历年来考试的知识点,因此只涵盖一部分重点内容,相对重中之重篇目和部分内容已标蓝,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优先复习,全部的知识点请看官方笔记。
2、戏剧、小说、散文、诗歌各考至少一道简答题,另会从精读作品里选取一道论述题。
3、文学评论文章思路和艺术特色简答题思路在本资料最后部分。
一、小说部分:【精读可能考论述和简答,泛读为简答题】精读重点篇目:《春蚕》《菉竹山房》《小城三月》《金锁记》泛读重点篇目:《铸剑》《拜堂》《莎菲女士的日记》《蜗牛在荆棘上》次重点篇目:《小二黑结婚》《荷花淀》《子夜》《山峡中》一、茅盾《春蚕》(一)主题思想【重要考点】1、描写30年代初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惨命运,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
2、揭示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
(二)老通宝人物形象1、勤劳俭朴,忠厚老实,对生活抱有希望,有虔诚的热情。
2、因循守旧,凭直觉仇恨一切带“洋”字的东西,深受封建意识毒害,把家庭的衰败归结于封建迷信的因果报应。
体现了老一代农民封闭僵化的历史惰性。
(三)艺术特色(在地方特色中寓以时代风波)【重要考点】1、通过对生活细节逼真描写,剖析社会问题的内在根源,体现了茅盾以理性描写社会1问题并以形象剖析社会本质的艺术特质。
2、把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蚕事、自然景物融会交织,歌颂了农民的农业劳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体现了时代的波澜。
二、吴组缃《菉竹山房》(一)主题思想【重要考点】1、小说以现代文明青年的视角叙述二姑姑的悲惨故事。
年轻时追求自己的爱情,但因逾越封建礼教招来了悲惨结局。
2、强烈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扼杀。
3、窥房表明了人性被压制二十多年后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小说人物:二姑姑,兰花,“我”,阿圆。
(二)艺术特色(环境烘托、“窥房”情节的作用)【重要考点】1、叙事视角:以受过现代教育年轻夫妇的叙事视角,由看望二姑姑引出过去的故事,进入菉竹山房描写二姑姑现实生活。
第1阶段复习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阅读指导鲁迅小说散文五篇1.《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后收入《呐喊》。
全文由文言小序和13节正文组成。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作者首次署笔名“鲁迅”。
作品通过一位“迫害狂”患者的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叛逆封建礼教,受到迫害而发狂的狂人形象。
通过狂人的自述,向人们指出封建社会“吃人”的历史。
同时也暗示了狂人最终战斗和反抗的失败,进一步强调了启蒙的意义。
《狂人日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小说借鉴了俄国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日记体结构和病态心理描写的表现方法,冲破了传统的思想和手法,用现实主义来表现写实成分,构成了小说的骨架和血肉,而用象征主义来表现潜藏的寓意,构成了小说的灵魂。
《狂人日记》奠定了现代小说的基础,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之作。
我以为,除了要注意鲁迅的创作动机和目的“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即对“吃人”(包括“被吃”)这个循环的食物链的发现之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在结构上的反讽性。
这种反讽性表现为作品开端部分的“识”作为全文的真正结尾,表明了狂人此时“病愈”——也就是不再疯狂,重新回到“大众”的队伍中了,因此,“到某地候补”去了。
这意味着狂人反抗的失败和倒退,意味着日记里所有的“吃人的人”正夹道欢迎狂人回归到传统的队伍中。
这与日记的结尾处“救救孩子”的希望的呐喊构成了一种消解。
联想到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谈到的钱玄同来规劝自己从绍兴会馆里走出,寄托于醒转来的人们起来打破“铁屋子”,和自己答应“听将令”,并“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惮于前驱”的“对希望的承诺”,鲁迅这篇小说乃至于他整个人文精神的起点和创作姿态实际上是“绝望”的。
但绝望并没有使鲁迅走向虚无,而是更加绝决地战斗,表现出鲁迅式的韧性精神。
联系到当代小说的创作,不妨可以读点残雪和余华。
鲁迅关于“吃人”的主题仍在继续,鲁迅的血脉仍在流淌。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知识点4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知识点三
(五)拜献
1.识记:本篇作者徐志摩,作于1929年2月,收入《猛虎集》,是诗人后期创作中较好的诗篇。
2.领会:(1)本篇是诗人在怎样的心境下创作的?体现了诗人创作情绪的哪些变化?(2)诗篇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3.简单应用:简析《拜献》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六)洗衣歌
1.识记:本篇作者闻一多,收入其诗集《死水》。
2.领会:(1)本篇是诗人在怎样的情绪下创作的?诗人通过什么样的题材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诗篇采用对答的形式,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3)本篇在新诗格律化方面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3.简单应用:简析《洗衣歌》的思想蕴涵和艺术特色;
(七)别了,哥哥
1.识记:(1)本篇作者殷夫.原名徐祖华,笔名有殷夫、白莽等,是20世纪30年代初著名的无产阶级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主要作品有诗集《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和散文随笔戏曲集《小母亲》等;(2)《别了,哥哥》创作于1929年4月12B,收入诗集《孩儿塔》,是-'篇与统治阶级彻底决裂的宣言书。
2.领会:(1)本篇是在怎样的特定情境下创作的?(2)诗篇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收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3.简单应用:(1)简析《别了,哥哥》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2)简析殷夫诗作的风格特色。
【考点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考点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考情分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设置的必修基础课程。
是从1917 年“五四”文学革命至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0 多年文学发展历史中。
选择优秀作品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为课程内容,并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文学体裁分类。
本课程考试采用闭卷笔答方式,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第一部分精读作品小说【核心考点】一、鲁迅《阿Q Q 正传》一、作者简介P251、鲁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 年,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
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阿Q 是生活于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农村(未庄)的一个普通雇农。
阿Q 的性格中有农民的质朴、愚蠢和狡猾,他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表现为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
二、阿Q 这一形象具有的深广内涵P25阿Q 这一形象具有深广的内涵:首先,鲁迅抱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刻画出了国人的魂灵,暴露出国民的劣根性,目的是“引起疗救的注意”,表达了鲁迅以改造国民性为核心的启蒙主义文学主张。
其次,小说通过对阿Q“大团圆”结局的描写,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即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仅仅推翻了封建王朝,但没有改变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也没有唤醒人民群众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斗争,所以贫苦农民阿Q 最终还是成为“革命”的牺牲品。
三、、《阿Q 正传》的艺术成就P25《阿Q 正传》是现代小说中的精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第一,小说以精湛的现实主义手法,塑造了阿Q 这一艺术典型。
阿Q 生活的未庄是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缩影,阿Q身上以精神胜利法为核心的性格与思想是中国人身上封建专制压抑下国民劣根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在艰难的生存困境中无法凭自己的力量战胜环境时的普遍性的精神特质。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七章考点手册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七章泛读散文考点 66鲁迅《春末闲谈》(★★二级考点,选择、简答、论述)1.本篇主题: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杂文。
文章揭露古今中外的统治者,妄想永远作威作福、奴役人民,采取了种种禁锢和麻痹人民思想的统治方法:从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论,到“进研究室主义”,以及不准集会、不许开口等。
但无论什么方法,都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
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皇朝常常改朝换代,俄国沙皇的专制统治也终被推翻,说明统治者的各种麻痹术都不能奏效。
文章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指出被统治者“无头也会仍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表现出对人民的力量、对人民的反抗斗争精神的信心和乐观态度,对统治阶级的蔑视和辛辣嘲讽。
2.细腰蜂形象在本篇中的作用:细腰蜂是昆虫界一个十分“残忍的凶手”。
细腰蜂用“神奇的毒针”,螫中小青虫的“运动神经球”,使其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不死所以不烂,不活所以不动,因而小青虫的躯体便成了细腰蜂产卵的理想之处。
鲁迅从这一昆虫世界的自然现象中看到了人类社会与之有某些相似性:一切统治阶级所热衷的愚民政策便是那细腰蜂的毒针,他们恨不得“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藏着的思想中枢的脑袋而还能动作一一服役。
”只可惜那愚民政策收不了毒针的功效,因而他们终无法禁锢人们的思想。
作者将细腰蜂和反动统治者作比较,分析其异同,揭示其实质,不但深刻揭露了统治阶级为巩固其统治而向人民群众施行种种麻痹术,文章生动形象,新鲜贴切。
3.《春末闲谈》中用来表现人民顽强反抗精神的形象是:刑天。
考点 67《谈“流浪汉”》(★三级考点,选择、简答、论述)1.梁遇春:散文集《春醪集》和《泪与笑》。
深得英国小品文和中国古代性灵散文的精髓,在现代散文中独树一帜。
2.作者对“流浪汉”人生的态度与评价:作者所说的“流浪汉”其实是指一种“流浪的心情”,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流浪汉作了诠释:(1)任情顺性,万事随缘,毫无心机而又感情热烈;(2)有创造欲、不受羁绊;(3)富于幻想、充满乐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小说部分识记题应试指导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的考试内容按考试大纲规定,分为课文阅读分析和课外作,品阅读分析两部分。
关于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两大类。
下面我们就识记类问题的主要考核内容来做一下指导。
大纲规定,识记的主要任务有:(一)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文学社团、流派;(二)识记每篇课文所属文件类别;(三)识记下述两类作品的发表年代、创作背景:一类是在文学史或作家创作道路上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另一类是内容与创作背景密切相关的作品。
其中“发表年代”是指时期或年代,如“五四”时期、左联时期、抗战时期或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不要求识记哪一年。
(四)识记课文中叙事性作品所列造的主要人物。
小说部分应当识记的内容详列如下:一、描写农民形象和农村生活的小说。
(一)精读1.《阿Q正传》: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属于中篇小说,是作者发表于二十年代初“五四”时期的作品。
创作背景:五四时期,在救国救民的强大思潮冲击下,文化界出现的一股启蒙主义文化思潮逐渐成为主流,他们提出很多振兴民族的文化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进行“民族自我批判”。
文学创作在实践这种思想上的表现就是揭露“愚弱”国民性;鲁迅自己也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竞是二三十年之后”。
文中主要人物:阿Q、赵太爷、王胡、假洋鬼子、吴妈、小D等。
2.《边城》: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主要作品有《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作品发表于三十年代。
写作背景:三十年代的中国,由于军阀混战,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农村破产,以及所谓“新生活运动”的推行,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便荡然无存了。
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
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特有的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
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对现实的逼真再现,而是通过构筑一个理想世界,来表达他对人性堕落的忧心仲仲和对创造这种民族品德的热情。
作者主要人物有:老船夫、翠翠、船总顺顺、天保等。
3.《小二黑结婚》:作者赵树理,原名赵树礼,主要作用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
作品发表于四十年代。
创作背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崭新的美学风貌。
与国统区作家不同,解放区作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极为紧密,在这里,阶级斗争、民统斗争的新题材和新主题在作品中占主导地位,作品的语言形式越来越民族化、大众化。
赵树理是一个杰出代表。
他从农民的精神、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角度去观察、思考解放区的人民生活、来反映时代变迁过程中,人民在思想层面上的变化??农民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长幼关系、婚姻关系、婆媳关系)的变化,并且通过这个变化过程,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
作品主要人物:“二诸葛”刘修德、“三仙姑”、区长、二黑、小芹、村长、金旺、兴旺等。
4.《荷花淀》: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主要作用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
《荷花淀》是孙犁发表于四十年代的优秀短篇小说。
创作背景: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地区。
在白洋淀这个方圆几百里的湖泊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充分利用地理上的自然条件,英勇机智地抗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荷花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描写了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妇女的故事,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崇高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杀敌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作品中主要人物:水生、水生嫂等。
(二)泛读以上四篇都是精读课文,在泛读课文中,描写了农民与农村生活的课文主要有《祝福》、《拜堂》、《丈夫》、《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等。
1.《祝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祝福》是短篇小说,发表于二十年代“五四”时期。
创作背景:鲁迅在论及中国文学的变革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学题材,主要表现对象的变化。
他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祝福》真实地描绘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
谴责了旧的社会,也批判了周围群众的冷漠,歧视和嘲弄。
作品中主要人物:“我”、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四婶等。
2.《拜堂》:作者台静农,未名社成员,以写乡土小说见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背》等。
《拜堂》是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二十年代“五四”时期。
作者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乡土小说作家群。
创作背景:到二十年代中期,“乡土文学”的兴起成为“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当时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要关注入生表现人生,自然就不能忽视广大的乡村人民的人生。
于是,一大批远离自己的故乡来到大城市的农村或乡镇的青年知识分子,以自己的回忆为题材创作了很多乡土题材的作品。
写出了闭塞、落后、愚昧、日趋衰败的中国乡村现状,寄寓了急切改变落后状况的强烈感情。
作品中主要人物:汪二、汪大嫂、四大娘、赵二嫂、汪二的爹等。
3.《丈夫》:作者沈从文。
本篇课文是短篇小说。
发表于三十年代。
创作背景:三十年代,“左联”以外的小说作家;形成群体的主要是京派作家和“新感觉派”作家。
这些作家在思想倾向上基本是属于中国色彩的或自由主义的。
“京派”作家是指20年代末到30年代,当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之后,继续留在北京或其它北方城市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是30年代“左联”之外最重要的文学派别。
沈从文是京派主要代表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大部分以湘西生活为题材,努力挖掘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坚忍、诚朴、倔强地生活下去的底层人民的本性,歌颂自然美、人情美和人性美。
《丈夫》叙述了一个青年农民进城看望他当妓女的妻子,思想从麻木到觉醒的故事,寄寓了作者对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人民人性复苏的深切期望。
作品主要人物:丈夫、老七、水保、五多等。
4.《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作者丁玲,原名蒋冰之,主要作品有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水》,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
作品发表于四十年代,创作背景:解放区特定的斗争内容决定了作家们的描写笔触主要集中于描写民族斗争、反映土改运动这两个方面。
其中以描写土地改革题材的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尤为显著1947年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农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改运动,这场急风暴雨式的农村革命摧毁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基础??封建土地制度,使广大农民从根本上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压迫、成为中国农村的主人。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这一时期描绘农民翻身斗争的代表作,它表现了河北北部农村在党中央发布《“五四”指示》(1946)到《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公布这一段时间里土改运动的发展。
作品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土改运动中各个阶层人们不同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
作品中主要人物有李子俊、江世荣、侯殿魁、钱文贵、区农会主席老董、妇女主任董桂花、村长赵得禄、农会主任程仁、黑妮、党支书张裕民。
5.《暴风骤雨》:作者周立波,原名周绍仪,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短篇小说集《禾场上》等。
作品发表于四十年代。
创作时代背景同《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一部反映四十年代解放区农民进行土地改革的力作,小说描写了东北地区一个叫元茂屯的村子从1946年至1947年土地改革的全过程。
小说的深刻性不仅在于如实地再现了大变革时期整个农村社会的社会概貌,更在于揭示了当时的土地改革不仅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而且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
作品主要人物有:郭全海、赵玉林、老田头、老孙头、刘德山、白玉山等。
二、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的作品。
1.《沉沦》:短篇小说《沉沦》是创造社会成员郁达夫发表于二十年代的作品,当时文坛上有一批创造社成员和接近创造社的作家发展了一种“白叙小说”(也叫“身边小说”)。
其中一种是主要抒写作家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又有虚构的情节,代表作就是《沉沦》。
这些作品把“表现自我”作为艺术构思的中心,展现身边的生活,袒露自己的灵魂,抒发内心的感情,通过“表现自我”来透视整个人生、社会或一个时代。
《沉沦》以赤裸裸的真率描写,刻画了二个留日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里寻求纯真友谊和爱情而不可得,以及身处异域而直接感受到的民族歧视,因此产生的孤独、寂寞、忧郁、变态的心理状况,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主人公??一个“弱国子民”的自卑感,屈辱感和由此而来的希望祖国快快富强起来的迫切愿望。
作品中主要人物是“他”(一个留日学生)该小说是一篇自传体小说,同时也是一篇心理小说。
2.《伤逝》:作者鲁迅,短篇小说,二十年代“五四”时期作品。
创作背景:“五四”时期,在“民主、自由”思想的冲击下,青年人开始冲破旧的婚恋观念,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鲁迅通过此文意在告诉青年人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问题,如果社会环境不发生变化,个性解放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
文中主要人物:子君、涓生。
3.《春风沉醉的晚上》:作者郁达夫,创造社主要成员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小说发表于二十年代“五四”时期,属短篇小说。
创造背景:“五四”高潮过去之后,青年知识分子找不到救国救民的光明大道,便患上了一种“时代”病:迷悯、彷徨,同时他们在不肯与社会同流合污的情况下,就会遭受社会的挤压和迫害而无力反抗。
作品主要人物:“我”、女工陈二妹。
4.《潘先生在难中》:作者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之一,代表作有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抗争》、《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作品发表于二十年代“五四”时期。
创作背景:“五四”到“五州”之间这段时间里,革命运动暂时处于低潮时期,当时社会状况是军阀混战,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下层知识分子的命运通常是卑琐难堪的,更有一部分知识分子看不清前途,理想幻灭,彷徨于灰色人生中而不知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