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

城市化的过程与影响因素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迁移的过程,同时也包括了城市人口增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变化。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过程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化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人口、社会结构等多个方面的变化。

以下是城市化的典型过程和特点:1.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城市化的第一步是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迁移。

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改善的机会。

因此,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迁往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

2. 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随着农村人口的涌入,城市的人口数量会迅速增加。

这导致城市面临着应对人口压力的挑战,如住房短缺、交通拥堵等。

3. 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化不仅涉及人口的变化,还包括城市面积的扩大。

为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城市不断向外扩展,通常会吞并周边的农田和乡村地区。

4. 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城市化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1. 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推动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经济发展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市场需求,从而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2. 城市规划与政策:城市规划和政策对城市化的推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规划和政策来引导和控制城市的发展,包括土地使用、住房建设、交通规划等方面的规定。

良好的城市规划和政策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化的有序进行。

3. 社会变迁:社会变迁也是城市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进程与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移的过程,伴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下是有关城市化进程及其特点的详细介绍:一、城市化进程1.第一阶段: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初期阶段。

这一阶段的移民主要是农业劳动力,他们迁移到城市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在此阶段,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对不足。

2.第二阶段: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化的速度逐渐加快。

在这一阶段,城市的人口增长迅速,城市面积扩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也变得更加迫切。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给城市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等。

3.第三阶段:城市规模达到饱和状态。

在这个阶段,城市的人口增长逐渐趋于稳定,城市的面积也不再扩大。

城市化的重点转向优化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人口聚集在城市。

城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导致城市的人口迅速增加。

人口聚集在城市,有利于集中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城市功能多样化。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功能不断扩大,除了原有的生产和居住功能,逐渐增加了商业、金融、教育、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

城市的多样化功能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迁入城市。

3.城市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面临的市场规模更大,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城市更容易吸引和集聚人才,促进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迅速。

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交通、供水、供电、市政设施等不断优化。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改善了城市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5.城市社会面貌多样化。

城市化使得城市社会结构更加复杂多样。

城市化过程中,来自不同地区的人口流入城市,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交方式。

城市中的社会群体多元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

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和发展趋势城市化是现代化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

城市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居住方式,也推动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和文化观念的变革。

本文将从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世界城市化进程1.1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Urbanization)是指人口、经济活动、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从乡村向城市的转移和集中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包括人口的城市迁移、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化率的提高。

1.2 城市化的阶段城市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2.1 初期城市化阶段初期城市化阶段主要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城市是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中心,但人口规模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

1.2.2 快速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是工业革命之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

1.2.3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是城市化发展的高峰期,城市化水平达到或接近饱和。

在这一阶段,城市化速度放缓,城市发展开始注重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1.3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世界城市化的地区差异明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城市化水平、速度和模式都有所不同。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贫民窟问题、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

二、世界城市化的特点2.1 城市化速度快世界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速度快。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

例如,中国城市化速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保持在高位。

2.2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率已经达到或超过70%。

2.3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经济问题世界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社会经济问题。

如贫民窟问题、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等。

我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我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

我国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和道路特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首先,我国城市化道路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开放以前的城市化道路形成阶段,此阶段主要以土地制度和城市发展为主,城市化道路较为简单。

第二个阶段是开放以后的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此阶段我国加速向城市化转型,城市化道路开始多样化。

第三个阶段是当前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此阶段主要以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城市化道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其次,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首先是以大中小城市为主体。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一批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

同时,中小城市也得到快速发展,成为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大中小城市并存的特点使得城市化道路更加多样且具有区域特色。

其次,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融合。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与工业化过程相互依存。

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则推动了工业化的升级和转型。

这种工业化和城市化相融合的特点使得城市化道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其次,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是以房地产为主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产业成为城市化道路的重要支撑。

房地产建设为城市化提供了基础设施和住房,推动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

最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特点是注重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升级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注重人民的健康和环境保护。

在城市化道路上,我国更加注重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建设新型城镇化,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总之,我国的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发展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将继续向更加可持续、绿色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方向发展。

2.2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2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II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考要求:1.了解城市化的含义2.理解城市化的标志3.理解城市化的意义4.理解城市化的动力机制5.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一、城市化1.城市化的概念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人口乡村人口88.7%11.3%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乡村人口60%40%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3.城市化的意义项目意义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城市化归根结底,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不平衡二、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三、城市化的特点起步水平速度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早高慢晚低快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大都市带城市化水平不平衡、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课题研究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现状如何?②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③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我国有没有出现?。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比较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比较

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较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特点与中国⽐较摘要:城市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趋势,城市化⽔平的⾼低是衡量⼀个国家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个⼈⼝⼤国,⼀百多年来,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是⼀条⼗分曲折、反复的道路。

本⽂是通过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上的数据,对世界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和主要特点进⾏研究分析并做出⽐较。

⼀、城市化的基本内容1、定义:城市化也称作是城镇化、都市化。

从地理学⾓度来说,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地扩展,城市⽂化、城市⽣活⽅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从⽣态学领域来说,城市化指⼈类⽣产和⽣活⽅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向城市⼈⼝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城市化三⼤标志:(1)劳动⼒从第⼀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2)城市⼈⼝在总⼈⼝中⽐重上升(最主要标志);(3)城市⽤地规模扩⼤。

3、演进过程:正常的城市化进程都会经历从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的背景早在原始社会向奴⾪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的增加极其缓慢。

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只占总⼈⼝的3%。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命的掀起和社会化⼤⽣产的出现,造成了农村⼈⼝向某些中⼼区域的迅速集中。

⽽资本主义⽣产⽅式的产⽣和发展也使得涌现出许多新兴的⼯业城市和商业城市,城市⼈⼝迅速增长,城市⼈⼝⽐例不断上升。

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增加1.6倍,⽽城市⼈⼝却增加了23倍,这期间多数西⽅发达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也就是说多数⼈⼝形成了聚集居住的格局。

1950年左右,⼀些西⽅国家的城市⼈⼝占全部⼈⼝⽐例分别为: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较发达国家: 1、起步早。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

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

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化第1课时城市化的概念、进程和特点【自主探究】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地域转化为,农业活动转化为的过程。

具体反映在:(1)人口的集中过程----包括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规模。

(2)地域转化过程----包括扩展,城市用地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较大变化。

(3)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由向转变。

反映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是。

2.城市地理学家认为:城市化的本质是的建立和集聚。

3.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1)发达国家已进入阶段,国家的城市化已构成现代城市化的主体。

(2)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水平,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了现象;发展中国家工业水平低,农村人口多,多数国家城市化先于,造成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3)二战结束后,城市发展迅速,超大城市发展惊人,并且出现了巨大的。

『思考』世界著名的城市带有几个?分布有什么有利条件?[合作探究]知识点一城市化的内涵〖探究活动1〗读“某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图”,分析回答问题。

(1)此图反映了该地区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促进图中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中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如果你作为农民,可能在待开发土地上发展______ __、_____ _ _、_______ ___等生产。

(5)该过程中使图中城市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包括:_____ __污染、____ _____污染、______ _污染、____ ____污染等。

知识点二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探究活动2〗1.阅读图文材料,探究问题。

(1)读世界城市化进程图和表2-2-1,总结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并从中找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城市化速度的差异。

中国城市化的阶段和特点

中国城市化的阶段和特点

中国城市化的阶段和特点:1、1949年以前的兴起阶段,一些欧美留学生仿照西方成立了中国地学会,同时也以单个城市研究为主。

2、1949--1966相对萧条阶段,受苏联的影响,发展不平衡。

3、1967-1977停滞阶段,于与世界水平进一步拉大。

4、1976-1990振兴阶段,中外交流加强,研究领域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注重实践意义和研究意义的应用价值。

5、1990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地理学显得更加专业化多元化。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

由此可知,一个城市往往有多个职能,但不是所有职能都可作为城市性质。

城市性质应是城市主要职能的体现和反映。

或者说,城市的一个或几个主要职能就是城市的性质。

科学正确地确定城市性质对城市规划和建设非常重要。

因为,它能为城市发展指明方向,为合理选择建设项目和规划布局提供依据,有利于合理地控制城市规模,突出总体规划特点,经济合理地组织城市用地和功能结构。

城市职能与城市经济活动活动的关系: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城市职能应包括为城市本身服务的活动,即城市中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均属于城市职能范畴。

城市规划工作中通常说的城市性质,就是通过各个城市所起的作用来体现的。

而城市经济活动指三大产业之间相互联系中心地理论的评价:1、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和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给理论的现实性。

2、中心地理论仅适用于单纯农业区,而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3、忽视了制造业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大城市本身就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4、中心地理论强掉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忽视了那些并非子系统中的二级系统后更低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

5、在现实生活中也为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建立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99.3平方千米
539万
370万
300万
一、城市化
1. 概念
2. 标志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人口和产业活动
乡村
向城市地区集聚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巩固练习
探究2
20
40
60
80
100
发展中国家
世界
发达国家
资料:1800~202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数据表。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1.绘制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曲线,分析城市化可分为几个阶段?
初期阶段
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城市化进程呈现“S”型曲线,城市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年分地区
1800
1850
1900
1950
1980
02
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阅读P37教材图文,思考:
1.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
城市化的动力:
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农业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
剩余劳动力
工业化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城市化
社会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46.6
57.4
发达国家
7.3
11.4
26.1
53.8
70.2
74.4
77.2
发展中国家
4.3
4.4
6.5
17
29.2
39.9

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二章_第二节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word版含解析

高一必修2学案:教材梳理_第二章_第二节_城市化过程与特点_word版含解析

知识·巧学一、城市化1.概念城市化(Urbanization)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密切联系的方面: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三是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误区警示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城市化的三个过程是紧密联系且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2.表现(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主要有三个标志,即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的用地规模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其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是最主要的标志,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而城市人口增加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发展的合理性。

误区警示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不能只从表面上认为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是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

方法点拨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都是相对的,不能作为绝对标准,在认识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时,还应结合城乡收入、劳动方式、人均收入、文化教育的差异性和价值观念的趋向性等各项指标,以衡量、综合分析城市化水平和合理程度。

3.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作为一种影响极其深广的社会现象,给人们不仅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还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它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化使人口、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等都发生了转变,如表2-16所示。

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因为城市是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不仅包括物质形态上的变化,还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知识拓展乡村—城市转型乡村—城市转型强调的是在农村地区发生的城市化现象,包括景观的、社会的、经济的、人口的转变,实际上是农村经济结构功能的现代化转变,如表2-17所示。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
4. 城市化的意义
项目 意义
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 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化过程卓有成效带动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 结构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 续推进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 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 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 乡差距
中部地带 117 130 247
西部地带 47 75 122
2、特点 B、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 的地区差异。 东部地区城市发展迅速,中西部地区中心 城市发展较快,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相 对滞后; 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西部地区 城市化水平比较低。
3、我国的城市建设——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化
产业结构 工业
科技
文化、思 想、观念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思考:1、是什么力量推动城市化发展? 2、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有关系? 3、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特点?
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社会 经济 发展
安 排 大 量 劳 动 力 就 业
城பைடு நூலகம்市 化
A、①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①国的第二、三产业最落后
【高考真题】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 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城市化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2)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3)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缩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城市化过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及特点

城市化过程及特点城市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城市功能不断扩展的过程。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城市化过程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在各个国家和地区。

下面将从城市化的起源、发展过程以及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城市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在农业社会中,人们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经济和社会活动主要在农村进行。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人口增长,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逐渐增加,从而推动大量的农民向城市迁徙。

与此同时,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城市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并成为现代城市化的基础。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阶段。

由于农村人口增加和农业革命的推动,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形成了城市基础人口。

第二阶段是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

随着工业化的推动,城市经济活动的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迁移。

第三阶段是城市化进程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城市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增加,例如城市的污染、交通拥堵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化进程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城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密度高。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相对于农村而言,城市的人口密度更高。

这是因为城市具有丰富的就业机会、教育资源以及各类文化设施等优势。

第二是城市规模大。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有人口向城市迁移,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

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其人口规模可以达到数千万甚至更高。

第三是社会分工明确。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社会分工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劳动力分工更加细致。

这使得城市的经济效益得以提高,城市的发展也得以加快。

第四是城市化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加。

城市生活需要大量的能源、水资源以及土地等,这对资源的需求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给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讲义: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21 含答案

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讲义: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21 含答案

微专题21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加试要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

城市化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形成及解决措施2.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b3。

城市化特点(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bb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d5。

城市环境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c6。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发展趋势b城市区位7。

城市区位分析(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cb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1.城市化(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具体差异见下表:国家类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世纪中叶以来)原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及原因题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②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产生的问题表现形式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等城市交通问题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位)场紧张等城市住宅问题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等城市社会问题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等(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2.城市区位因素b级方法技巧城市化进程和特点的分析①根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②根据城市面积、范围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③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判断城市化进程和特点;④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⑤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徙到城市地区,加上城市地区的土地和资源被用来扩展城市的规模和范围。

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之一,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以下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的一些重点:城市化的过程:1.人口迁移:城市化的第一步是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的人口迁移。

人们离开农村地区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这导致了城市地区人口的增长。

2.城市规模扩张:城市化的下一个阶段是城市规模的扩张。

城市需要更多的土地来容纳流入的人口,并提供各种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

3.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

工业化带来了工作机会和经济增长,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迁往城市。

4.城市化政策:政府的城市化政策对于城市化过程至关重要。

政府的政策可以鼓励人们迁往城市,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来支持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的特点:1.人口密度:城市化导致人口密度增加,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

这导致了城市地区更加拥挤和繁忙,也给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2.经济活动:城市化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活动和机会。

城市成为商业和产业中心,为人们提供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经济条件。

3.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包括交通设施、水电供应、医疗设施等。

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城市规划来确保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有效运营。

4.社会和文化变迁:城市化对社会和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城市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5.环境挑战:城市化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城市化导致土地开发和资源消耗增加,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6.不平等问题:城市化也带来了社会经济不平等的问题。

在城市地区,富裕和贫困的差距更加明显,一些人因为缺乏教育和技能而无法从城市化过程中受益。

总之,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以确保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动力,从单一的“城市扩张”到全方位的城镇化,已经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

本文将从城市化的背景、现状和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一、城市化背景和动因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提出了农村以及城市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口号,旨在通过城市化建设的手段,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构城乡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动因有以下三个:1.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动力推手之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必然选择。

2.人口迁移的趋势: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居民获得了更高的教育和更广的视野,他们开始向城市迁移,从而形成了趋势性的城乡人口流动,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3.政府政策的支持:中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投资,不断扩大城市建设、改造和维护规模,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力推行城市化的进程。

二、城市化现状和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快速增长和大规模性:城市化发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出现。

截至2019年底,全国城镇化率为60.6%,城市人口总数已经达到8.31亿人。

2.城市更新和扩张:城市的更新和扩张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部分。

中国主要城市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和范围,不断更新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3.城市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相互支撑和互动作用使得城市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地。

4.城市化与环境改善的平衡:城市地区环境压力之大是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

但随着城市提前谋划和规划、环保意识加强,城市绿化率和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步的改善和提高。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标志以及意义;2、了解乡村—城市转型的概念和主要类型;3、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作用;4、理解并掌握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的异同,并能由此进一步理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之路。

教学过程预习学案:1.城市化的含义:又叫,是指和在、地区转变为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2.衡量城市化水平的3个指标1.2.3.3.城市化的意义1.创造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缩小差距2.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3.城市文化向乡村和,影响乡村的方式4.城市化动力机制1.动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越高2.与工业化的关系: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能够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提供广大的发展空间。

3.与第三产业的关系: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

6.逆城市化指7.虚假城市化指8.滞后城市化指9.引起逆城市化的原因10.引起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的原因11.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数量急剧,城市化水平不断12探究问题一试分析“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是否正确,为什么?探究问题二读当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表,思考下列问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哪个更多?城市化水平哪个更高?2、1960年-2000年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哪个更快?【当堂训练·能力提升题】1、城市化意义的主要表现正确的是A 、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使城乡差距扩大B 、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C 、乡村文化广泛地向城市扩散和渗透,影响着城市的生活方式D 、城市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但工业化却阻碍着城市的进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化就是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的过程B 、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乡村人口的大量过剩C 、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D 、城市化是乡镇企业发展的结果 3、关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正确叙述是A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在90%以上B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正在逐渐下降C 、出现了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D 、城市中心区发展迅速,城市边缘地带发展缓慢读下列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 (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得出)水平统计图,完成4~6题。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拉力
乡村的推力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促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经济的发展
☺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
社会 经济 发展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剩余劳动力 城 市 化
安 排 大 量 劳 动 力 就 业
三、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移民
小结: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特点 原
工业化早
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 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 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发 达 国 家 发 展 中 国 家
郊区城市化化与逆城市化的异同
相同点 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
是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
不同点
中心城区
城市郊区
乡村或 小城镇
郊区化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逆城市化
城市人口数量减少 乡村人口数量增加
四、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 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晚 目前发展速度快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 人口比重小(40%以 下) 初期和加速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 198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为42.2%,发达国家为70.2%,发展 中国家为29.2%,而中国城市化水平仅为19.4%。从城市化 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看,我国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与第三 产业呈低水平上的相适应。1996年我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 (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比仅为0.69,远低于该比值 1.4—2.5的合理范围。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城市化的滞后, 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点二
城市化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 1.主要动力:__________________ 。
2.主要表现
结合材料探究: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1)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什么?
(2)城市的拉力因素和农村的推力因素主要有哪些?
栏目 导引
【思考】
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
之就越低。这种说法准确吗?为什么? 提示:上述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而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不遵循这种一般规律
下图表示某地理事物由t1到t4的历史发展过程。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从t1到t4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 城市数目增多 ;②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用地面积扩大 ;③____________ 城市群形成 ____________

城市化 。在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比重的 (2)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学习目标
思维导图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和 标志,理解城市化的意 义。 2.理解城市化的形成条 件及其与三次产业革命 的关系。 3.运用相关资料,概括 城市化的过程,说明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 市化的不同特点以及我 国城市化的特点。
知识点一
城市化
区;营造高质量的
人居环境
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合理
安排农村劳动力就业,促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城市化速度 城市化动力 产业结构 变动 人口流动 城市建设
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
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 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 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 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 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 城市化过程中必须的一个首要问题。
城市化两方面。但无论是产业上的由农
业向非农业转移,还是空间上的由乡村
到城市的转移,均是以人口由农村向城
市的转变为根本的。
材料下图为某大城市1966年和2013年的同比例平面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 (1)从图中看出,该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表现在哪些方面? (2)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城市的城市人口数量和比重有何变化? 提示:(1)城市区域扩大,人口向郊区迁移,工厂向郊区迁移 , 郊区新建有商场和公园绿地,建设卫星城和高速公路。 (2)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环境生态 保护
与经济发展 关系 与工业化的 关系
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 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的进程 栏目 导引
[图表导读]
读教材 P39 图 2 - 16
下列问题。
我国六次人口普查城市化水平,思考
(1)从图中可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 (2)1982年以后,我国城市化速度特别快,主要原因是什么? (3)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虚假 城市化” 出现了“_________
或“_________ 滞后 城市化”;城 市生态破坏严重,人居环 境质量大幅度下降 基础设施 大力发展城市及_________ 建设,努力提高经济发展
问题
化,中心区表现出
衰落 迹象,出现 _________
逆城市化现象
解决 措施
卫星城和工业 建设______
城市化水平达到多少?
(2)20世纪,世界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有何变
化?在哪一阶段增幅最大?
提示:(1)20世纪,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 200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达到48%左右。 (2)20世纪,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 在1950~2000年增幅最大。
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1.含义: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
在空间上集聚(人口)、乡村地区转变为 城市 _________ 地区的过程(面积)。城市化是社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重要指标) 一 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2.表现劳动力从第_________ 用地规 模不断扩大 城市_________
下图表示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劳动力比例变化,读
图回答(1)~(2)题。
(1)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A ) A.工业、农业、服务业 B.服务业、工业、农业 C.农业、服务业、工业 D.工业、服务业、农业
知识点三
城市化特点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目前已__ 成熟 的发展阶段,城
市化水平高;市区范围扩
特点
推进迅速;城市
化水平很
大,城市_______ 边缘 地带发 _________ 不平衡 ;农村 展较快;出现高水平的 剩余劳动力大量 流入城市
大都市 连绵带 _________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大城市过度扩张,市中 心区的居住环境逐渐恶
3.意义
城乡 (1)缩小_________ 发展差距。
(2)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效率 (3)提高工业生产的_________ 。
(4)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
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对外开放程度 。 (5)提高乡村的______________
【思考】 指标?
为什么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重要 提示:城市化包含了人口城市化和地域
,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
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
为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 工业化进程。
[图表导读]
读教材P37图2-13世界城市化的推进,思考问题。
(1)20世纪,世界城市化水平有何变化?2000年世界
提示:(1)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 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 能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思考】
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较慢,
为什么城市化水平却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提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