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丁酯的危险特性表
乙酸丁酯危害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入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防护
中国MAC(mg/m3)300 TLVTN:OSHA 150ppm 713mg/m3ACGLH 20ppm 98mg/m3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毒性
急性毒性:LD50:13100mg/kg(大鼠经口);LC50: 9480 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泄露处理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
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吸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带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汽泄露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乙酸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TLVTN:OSHA 150ppm,713mg/m3; ACGIH 20ppm,95mg/m3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羟胺-氯化铁分光光度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醋酸丁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燃
烧
爆
炸
危
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2
引燃温度℃
370
爆炸极限%
1.2~7.5%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醋酸丁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英文名
butyl acetate
分子式
C6H12O2
分子量
116.16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熔点℃
-73.5
相对密度(空气=1)
4.1
沸点℃
126.1
临界温度℃
305.9
相对密度(水=1)
0.88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饱和蒸汽压KPa
2.00(25℃)
燃烧热Kj/mol
3463.5
最小引燃能量mJ
无资料。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
性
与
危
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300
前苏联MAC(mg/m3):200
美国TLVTN:OSHA 150ppm, 713mg/m3;
ACGIH 20ppm, 95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乙酸丁酯安全资料表MSDS
乙酸丁酯安全资料表MSDS标识中文名:乙酸丁酯;醋酸正丁酯英文名:butyl acetate;butyl ethanoate分子式:C6H12O2分子量:116.16CAS号:123-86-4危规号:32130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73.5沸点(℃):126.1相对密度(水=1):0.88临界温度(℃):305.9临界压力(MPa):相对密度(空气=1):4.1燃烧热(KJ/mol):3463.5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2.00(25℃)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22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下限(%):1.2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7.5最大爆炸压力(MPa):0.850引燃温度(℃):370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毒性LD5013100mg/kg(大鼠经口)LC509480mg/kg(大鼠经口)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
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防护工程防护: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乙酸丁酯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好好学习社区更多优惠资料下载: 德信诚培训网乙酸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标识 中文名乙酸丁酯 英文名称 Butyl Acetate 分子式 CH3COO(CH2)3CH3 CAS 号 123-86-4比重 0.872-0.885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水果香味 相对密度 (水=1)0.90 (空气=1)3.04熔点:℃ -83.6 沸点:℃77.2 饱和蒸汽压 13.33kPa溶解性 溶于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危险特性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2 爆炸下限%(V/V ) 2爆炸上限%(V/V ) 10.3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爆, 与强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加热分解, 放出辛辣的刺激性烟气。
毒理学简介职业接触限值 PC-TWA :200mg/m³ PC-STEL :300mg/m³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急性毒性LD50:5045MG/KG (大鼠经口):12800MG/KG (兔经皮) 三致特性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防护措施密闭作业,局部抽风排毒,佩戴防毒面罩。
大量使用时应着防护服,有溅出危险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尽量减少皮肤接触。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明火。
临床表现 (1)吸入高浓度乙酸丁酯主要表现为眼、咽喉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2)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处理原则(1) 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
(2)对症及支持疗法,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并适时用利尿剂、止咳剂及抗生素控制感染。
乙酸正丁酯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熔点(℃)
-73.5
相对密度(水=1)
0.88
相对密度(空气=1)
4.1
沸点(℃)
126.1
饱和蒸气压(kPa)
2/2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 13100mg/kg(大鼠经口)。
LC50: 9480mg/m³,4小时(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急救方法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பைடு நூலகம்22
爆炸上限(v%)
7.5
引燃温度(℃)
370
爆炸下限(v%)
1.2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酸,碱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时严禁与氧化剂,酸,碱混装。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醋酸丁酯MSDS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属低毒类; LD 50:13100mg/kg( 大鼠经口 ) ;LC 50: 2000ppm 4 小时 (大鼠吸入 )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角膜上皮可有空泡形成。高浓度时可有麻醉作用。
可引起皮肤干燥。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急 眼睛接触: 救 吸入: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 工程控制: 护 呼吸系统防护: 措 眼睛防护: 施
防护服: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 戴防护手套。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
6
醋酸丁酯
中文名:
英文名:
标 识
分子式:
CAS 号:
乙酸丁酯; 醋酸正丁酯 Butyl acetate;Butyl ethanoate C6H 12O2 123-86-4
分子量 :116.16 RTECS 号: AF7350000
UN 编号: 外观与性状:
1123
危险货物编号: 32130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爆 危险特性: 炸 危
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 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险 燃烧 ( 分解 )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 稳定
性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乙酸正丁酯-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识
中文名:乙酸正丁酯;醋酸正丁酯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2657
英文名:butyl acetate;butyl ethanoate
UN编号:1123
分子式:C6H12O2
分子量:116.16
CAS号:123-86-4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熔点(℃)
-73.5
相对密度(水=1)
0.88
相对密度(空气=1)
4.1
沸点(℃)
126.1
饱和蒸气压(kPa)
2.00(2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3100 mg/kg(大鼠经口);
LC50:9480 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甲类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灭火方法
采用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醋酸丁酯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乙酸丁酯的特性
标
识
中文名:乙酸丁酯
CAS号:
123-86-4
分子式: C6H12O2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O
‖
结构式:CH3-C-OCH2CH2CH2CH3
英文名:
butyl acetate
UN编号:
1123
危险货物编号:32130
化学类别:
羧酸酯
相对分子质量:116.16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灭火方法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2
引燃温度(℃)
370
爆炸极限%
下限1.2,上限7.5
稳定性
乙酸丁酯的危险特性表
无资料
眼镜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醋酸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
识
英文名:
Butyl Acetate
分子式:C6H12O2
分子量:116.16
国标编号:
321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AS号:
123-86-4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熔点℃
-73.5℃
相对密度(空气=1)
4.1
沸点℃
126.1℃
凝固点℃
-73.5℃
相对密度(水=1)
0.88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33℃
自燃温度℃
421℃
爆炸极限%
1.4%~8.0%(体积)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聚合危害
无资料
稳定性
稳定
禁忌物
氧化剂、酸类、碱类
灭火方法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醋酸丁酯MSDS
UN编号:
1123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饱和蒸气压(kPa):
2.00(25℃)
燃烧热(kJ/mol):
3463.5
临界温度(℃):
305.9
闪点(℃):
22
引燃温度(℃):
370
爆炸上限%(V/V):
7.5
爆炸下限%(V/V):
1.2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醋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角膜上皮可有空泡形成。高浓度时可有麻醉作用。可引起皮肤干燥。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22
自燃温度(℃):
370爆炸下限(V%):1.2爆炸上限(V%):7.5
危险特性:
其蒸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相应的防护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泄漏处置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主要用途: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熔点(℃):
醋酸丁酯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2
引燃温度(℃)
370
爆炸极限%
下限1.2,上限7.5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毒
性
及
健
康
危
害
接触限值(车间卫生标准)
中国MAC(mg/m3)
300
前苏联MAC(mg/m3)
200
美国TLV-TWA OSHA
150 ppm,713 mg/m3,
ACGIH 20 ppm,95 mg/m3
美国TLV-STEL
未制订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
醋酸丁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理 主要用途: 化 性 熔点(℃):
用作喷漆、人造革、胶片、硝化棉、树胶等溶剂及用于调制香料和药物。
-73.5
沸点(℃): 126.1
质 相对密度(水=1): 0.88
相对密度(空气=1): 4.1
饱和蒸汽压(kPa) :2.00/2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 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接触限值:
毒 性 侵入途径: 危 害 毒性:
中国 MAC:300mg/m3;苏联 MAC:200mg/m3;美国 TWA:OSHA 150ppm,713mg/m3; ACGIH 150ppm,713mg/m3;美国 STEL:ACGIH 200ppm,950mg/m3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包 危险性类别:
第 3.2 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5
包装类别:Ⅱ
装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 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
与 储
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
运 储运注意事项: 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
泄漏处置
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 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
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
处理后废弃。
乙酸丁酯危险有害特性表
包装标志:7UN编号:1123包装分类:Ⅱ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储运条件: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镜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睛。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酸手套。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370
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乙酸丁酯危险有害特性表
标识
4危险化学品乙酸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MSDS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至安全区,并立即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露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时,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反应活性数据
稳定性
不稳定
避免条件
稳定
√
聚合危险性
可能存在
避免条件
不存在
√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酸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眼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饮食。工作毕,淋浴更衣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其开关应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或容器损坏
乙酸丁酯
物质名称乙酸丁酯
物化特性
沸点(℃)
乙酸丁酯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
好好学习社区更多优惠资料下载: 德信诚培训网乙酸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害特性表标识 中文名乙酸丁酯 英文名称 Butyl Acetate 分子式 CH3COO(CH2)3CH3 CAS 号 123-86-4比重 0.872-0.885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水果香味 相对密度 (水=1)0.90 (空气=1)3.04熔点:℃ -83.6 沸点:℃77.2 饱和蒸汽压 13.33kPa溶解性 溶于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危险特性燃烧性 易燃 闪点(℃) 22 爆炸下限%(V/V ) 2爆炸上限%(V/V ) 10.3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爆, 与强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加热分解, 放出辛辣的刺激性烟气。
毒理学简介职业接触限值 PC-TWA :200mg/m³ PC-STEL :300mg/m³ 侵入途径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急性毒性LD50:5045MG/KG (大鼠经口):12800MG/KG (兔经皮) 三致特性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防护措施密闭作业,局部抽风排毒,佩戴防毒面罩。
大量使用时应着防护服,有溅出危险时应佩戴防护眼镜,尽量减少皮肤接触。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明火。
临床表现 (1)吸入高浓度乙酸丁酯主要表现为眼、咽喉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
(2)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干燥处理原则(1) 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min 。
(2)对症及支持疗法,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并适时用利尿剂、止咳剂及抗生素控制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醇、醚、多数有机溶剂。
毒
性
与
危
害
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300
前苏联MAC(mg/m3):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眼及上呼吸道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有麻醉作用。吸入高浓度本品出现流泪、咽痛、咳嗽、胸闷、气短等,严重者出现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上皮有空泡形成。
工程控制
眼镜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汽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卫生。
燃
烧
爆
炸
危
险
性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33
引燃温度℃
421
爆炸极限%
上限%:下限%: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聚合危害
稳定性
稳定
禁忌物
氧化剂、酸类、碱类
灭火方法
用水灭火无效,但可用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包装
包装分类
II
包装标志
7
包装方法
小开口钢桶,塑料瓶或金属桶外木桶
急救措施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泄露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醋酸丁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标
识
英文名
Butylacetate
分子式:C6H12O2
分子量:
危险货物编号:
32130
CAS号
123-86-4
理
化
性
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果子香味。
熔点℃
相对密度(空气=1)
沸点℃
临界温度℃
287
相对密度(水=1)
溶解度参数
饱和蒸汽压KPa
(25℃)
粘度(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