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灾难无情人有情教学设计
地震无情人有情教案
地震无情人有情教案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一种,无情地带走了无数的生命和财产。
然而,当地震来临时,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却展现出了无比的温暖和勇敢。
首先,地震无情,人们却有着强大的情感力量。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命威胁,但他们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敢和团结。
在灾难面前,人们纷纷挺身而出,伸出援助之手。
他们奋不顾身地搜救被困者,无私地提供食物和水源,无论是老人、儿童还是身体不便的人,都能感受到人们的爱心和关怀。
这些人性的闪光点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美好和善良,给予了我们勇气和希望。
其次,地震无情,人们却有着坚强的意志力量。
地震造成的灾害往往是巨大而毁灭性的,人们的家园被摧毁,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然而,人们并没有沉沦在悲伤和绝望中,而是积极面对现实,展现出了惊人的坚强和乐观。
他们相互支持,齐心协力重建家园,重新开始生活。
面对灾难,他们不仅没有垂头丧气,反而更加坚定地相信生活会变得更好。
这种乐观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力量,让人们在灾难中迸发出了无限的力量,使他们能够战胜困难,重塑人生。
最后,地震无情,人们却有着无尽的爱心和希望。
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损失,但人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人性的光辉,用爱心温暖着每一个受灾者的心灵。
他们不仅为灾区捐款捐物,还亲自前往支援,帮助受灾者重建信心和生活。
这样的行动让人们看到了人类的善良和伟大,也让受灾者感受到了来自全社会的关怀和支持。
这种爱心和希望成为人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让他们在灾难中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地震无情,但人有情。
尽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困扰,但人们所展现出的情感力量、意志力量和爱心希望,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坚韧。
面对地震这个无情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学会团结、勇敢和乐观,用爱心和希望去面对生活的挑战,共同书写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灾害无情人有情
《灾害无情人有情》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和实例,懂得危难之中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3、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1、搜集、了解在危难中人们万众一心、共同战胜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
2、搜集一些灾难中人们团结互助及灾后重建家园的图片、照片、故事等。
3、观看《龙卷风》《唐山大地震》等纪录片,及抗灾救灾的新闻。
活动过程:一、图片展示,激发情感师:同学们,当你遇到困难、挫折、不幸、无奈时最需要的是什么?生1:最需要的是有人来帮助我、关心我。
生2:最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我。
师:(过渡)是啊,我们需要的是关爱,需要的是帮助。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组画面。
(老师出示“爱心互动”的图片,并配以《爱的奉献》为背景音乐。
)师:看了这一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二、学习身边典型事例,初步明理师:(过渡)不错,同学们看到了同在一片蓝天下,还有那么多人需要关爱,需要帮助。
这样的人,不仅仅在遥远的贫困地区有,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真情栏目”,来关注一则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感人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校五年七班陈天来同学。
故事讲述了他遭受的不幸。
(师生一起看真情纪实录象)师:看了这感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后反馈。
……三、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明理师:(过渡)同学们,陈天来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就在他最困难、最无助的时候,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感受到了人间的真情。
类似陈天来一家这样的不幸在我们社会上还有很多。
课前同学们从报刊、电视等媒体中也了解了不少,现在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后反馈……师:同学们收集了那么多的故事,现在老师想知道在你的身边、你的亲朋好友、你的同学,甚至你自己有没有受到过别人帮助的事例;或者你身边的亲朋好友、老师、同学、你自己有没有帮助过别人。
灾难无情,防范有心,防灾减灾教案班会
灾难无情,防范有心,防灾减灾教案班会地震、台风、洪水、火灾等灾害常常发生,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面对灾难的无情,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才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呢?我们只有防患于未然,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才能降低灾难的损害程度。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防灾减灾的知识,减少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
一、防范意识——预防灾害,从我做起防范灾害,从我做起。
作为学生,我们要时刻意识到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平时我们可以多关注天气,特别是在出行之前要了解天气情况以及灾害的预防措施,如台风来临我们要及时关闭门窗,清理室内外物品和垃圾。
同时,我们还要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技能,如如何正确逃生、如何进行人工呼吸等。
二、策略措施——制定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制定应急预案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
学校、家庭、社区等各个单位都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在制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包括确定安全出口、防火、避震、水灾等各种灾害的预防与措施。
同时还需要注重组织协调,制定触及范围广泛、层级多样的应急救援预案,确保在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救援和处理。
三、教育宣传——以案例为引,提高防灾减灾意识防范灾害要从小事做起,以实际案例为引,通过教育宣传来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举例来说,在学校中,我们可以开展各类防灾减灾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开展防震减灾演练、安全逃生演练等活动,并配合学校巡防安全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防范灾害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在校内开展防灾知识讲座,宣传防灾常识、救助基本技能、逃生自护等课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防灾安全知识。
四、科技防灾——运用科技手段,提高防灾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利用科技手段来增加防灾减灾效果。
当灾难来临时,科技手段能够帮助人们提高救援质量、提升救援效率。
例如,现代技术应用于防灾减灾领域,通过遥感监测、卫星观察等手段,提供了更为精准的灾情信息和预测,并能够发挥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提高灾后救援效率。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灾难见真情》(第1课时)教学设计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灾难见真情》(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灾难见真情》是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灾难面前人们的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灾难面前人们的真实情感表现、我国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以及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灾难中人们的情感表现和团结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关于灾难的新闻,但对灾难中人们的真实情感体验和应对策略了解不深。
此外,学生对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的真实情感表现,感受团结互助的力量。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学会在灾难面前保持乐观、勇敢的心态,树立责任意识。
4.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的真实情感表现,感受团结互助的力量。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在灾难面前保持乐观、勇敢的心态,树立责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灾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灾难中的真实情感。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灾难事件,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角色扮演法: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体验灾难中人们的情感变化,培养同理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灾难事件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背景音乐。
3.准备教学PPT,包括课题、导入、案例分析、讨论、总结等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课题《灾难见真情》,引导学生关注灾难中的真实情感。
2.呈现(10分钟)展示灾难事件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灾难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现。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 六年级上册《灾难见真情》竞赛课教案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11、灾难见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灾害的危害和人们在灾害面前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感人事迹,感受人间的患难真情,懂得危难之中的互助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2、学会关爱他人,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
3、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了解灾害的危害和人们在灾害面前团结一心,战胜困难的感人事迹,感受人间的患难真情,懂得危难之中的互助是一种可贵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会关爱他人,用适宜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准备手工制作材料,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学生:收集、整理春节期间我国南方雪灾的危害和抗灾的感人事迹。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播放电影《龙卷风》片断。
(很高兴又和我们六(3)班的同学见面了,经过上此的亲密接触,我们也算是老朋友了,老朋友见面总得带点什么礼物吧。
给你们)(一句话介绍电影内容)一、复习导入:1、自然灾害的类型。
在人类生活的地球家园,不仅有阳光普照的灿烂、雨露滋润的温馨,也会有狂风暴雨的肆虐,山崩地裂的摧残。
大自然一方面哺育人类的成长,另一方面也往往给人类造成巨大的不幸与灾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11课《灾难见真情》,(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7页)了解到地球上经常出现的重大自然灾害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气象自然灾害,另一类是地质灾害。
那么气象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地质灾害呢?(教师相机出示不同类型灾害的图片)2、我国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
这些灾害的发生都会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造成重大的损失。
我国就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
这些年来,我国发生过哪些重大的自然灾害呢?――――――――――――――――――――――――――――――――――(1)生:1998年,我国气候异常,爆发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
(2)生:20世纪中国发生了两次大地震。
1920年宁夏海原大地震;1976年唐山大地震。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灾难见真情》教学设计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灾难见真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灾难见真情》是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材通过讲述灾难发生时,人们无私奉献、互相帮助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真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面对具体情境时,仍可能出现道德选择困难的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故事、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的道德选择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学生面对困境的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面对困境时的道德选择能力,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互帮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2.案例分析法:教师呈现灾难中的真实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人物的行为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在面对困境时的做法,互相学习,提高道德素养。
4.实践锻炼法: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道德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灾难见真情》教材。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故事素材:教师准备的与课题相关的真实故事素材。
4.活动材料: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灾难无情人有情》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品社《灾难无情人有情》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选自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第三个主题。
教材力图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明白,尽管灾难无情,但是在灾难面前人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来共同战胜灾难。
教材安排了“灾害面前我们手牵手”和“伸出友爱的援助之手”两部分来说明灾难无情人有情,分别运用了照片、资料介绍、活动等让学生感受面对灾难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互助精神。
结合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本课是以体会灾难的无情做铺垫,通过典型事例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一个“情”字贯穿全课。
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丰富。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通过日常知识积累,学生已经知道了发生在国内外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其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特点。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也了解一些在危难面前人们是怎么做的事例,为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奠定基础。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能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发言,同学之间会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知识,展示自己,获得成功。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利用多媒体演示进行交流感悟。
教学手段:1.通过观看《为了谁》音乐MV视频片段和交流收集的近年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体会灾难无情。
通过课前收集的抗击灾害的典型事例交流和教师资料的补充,引导学生体会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懂得自己有责任并应该帮助灾区人民,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教师使用课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图片、视频等课件,增强学生体验,激发学生情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服务。
技术准备:1.体现灾难无情与危难中人们团结互助的典型事例的图片、影像资料。
灾害无情人有情
灾害无情人有情
教学内容:灾害无情人有情
教学目标:知道世界上的一些慈善机构,学生了解一些自然灾害中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知道世界上的一些慈善机构,了解一些自然灾害中的感人故事。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自然灾害中或灾后重建时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
教学过程:
1、教师引领:你遇到过困难吗?得到过帮助吗?当时的心情怎样?
2、受灾群众和你们一样,当遇到困难时多么希望有人来帮助他。
3、你知道哪些慈善机构?中华慈善总会的标志有什么含义?
中华慈善总会是经中国政府批准依法注册登记,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正式成立于1994年,其宗旨是: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
4、学生汇报:在自然灾害中或灾后重建时互帮互助的感人故事。
5、深情朗读《警徽在洪流中闪光》。
6、出示课本上的图片,谈谈谁是最可爱的人。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灾难无情人有情教案 泰山版
(1)灾难面前,不光是武警官兵鼎力相助,全国各族人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课件展示医务人员为灾区人民送医送药、汽车输送救灾物资、小朋友为灾区捐款的情景)
(2)看到这感人的一幕幕,你想说些什么?(揭题——灾难无情人有情)
(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地方受灾,全国人民都会伸出援助之手。课前,你收集了解了哪些相关资料?
学生汇报交流。
三、活动导行
(1)想一想,你曾经为灾区做过什么?
(2)小组讨论
我们作为小学生,能够为灾区的人民做些什么?
(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你对灾区的真情,可以用绘画.演节目.给灾区的小朋友写一封慰问信等形式)
四、总结拓展
学了这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灾难无情人有情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第二课时伸出友爱的援助之手
教学难点
体会在别人危难时能够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的可贵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流程设计
个性化修改
第一课时灾难面前我们手牵手
学习目标:
通过图片与文字介绍,让学生认识到全国人民对灾区的关心与帮助,体会到人间的真情。
通过活动,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来支援灾区。
教学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观看影片.读书等活动,收集一些面对灾难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故事,然后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班上进行展示;收集有关体现在灾难面前人们互帮互助的谚语.名言等,明白在灾难面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危济困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收集有关人们帮助灾区人民抗洪(震)救灾,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10课《灾难无情人有情》说课稿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10课《灾难无情人有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灾难无情人有情》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互助、勇敢、坚强等美好品质。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坚定信念,保持乐观,互帮互助,共同战胜困难。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活动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灾难和人物品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学生在这一阶段,品德观念开始形成,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灾难面前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学会关爱他人,学会互帮互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困难,学会关爱他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震、洪水等灾难现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灾难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灾难面前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美好品质。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感人故事,互相交流感受。
4.讨论探究:针对教材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情感升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互帮互助。
6.总结发言: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灾难面前的人性光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1 灾难见真情》教学设计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1 灾难见真情》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1 灾难见真情》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灾难面前,我们要坚定信念,保持乐观,勇敢面对,更要学会关爱他人,互帮互助。
教材内容丰富,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灾难面前真情的可贵,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对于灾难题材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如何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真情感悟可能还有一定的欠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而提高自己的品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灾难面前人们的表现,学会关爱他人,互帮互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灾难面前真情的可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灾难面前人们的表现,学会关爱他人,互帮互助。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表现出真情感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灾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灾难面前真情的可贵。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灾难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1 灾难见真情》2.课件:灾难图片、视频、案例等3.学习素材:关于灾难面前真情的文章、故事等4.小组讨论卡片:用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灾难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灾难面前人们的表现。
提问:“你们认为,在灾难面前,人们应该怎样做?”2.呈现(10分钟)分小组呈现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人们在灾难面前的表现,以及真情的可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灾难见真情导学案》
整
理
学
案
地震的分布、周期、序列。
课堂评价与反思
六 年级 品德与社会 导学案 班级: 授课人:
课题: 11.灾难见真情 课型: 新授 计划课时: (计划4课时)第4课时
当然,在地震之后我们也看到了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从画面中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是啊!灾难无情但人有情.
四.课堂小结
一次次灾难,一次次互助,一次次真情,一次次体现,灾难无情,但人有情,在灾难面前,我们应该把大爱无疆的精神永远延续下去。
整
理
学
案
1.地震的危害、预报、预防。
2.感受“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精神。
六 年级 品德与社会 《灾难见真情 》 导学案 班级: 授课人:
课题: 11.灾难见真情 课型: 新授 计划课时: (计划4课时)第1课时
学习Leabharlann 目标1.地震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初步认识地震的基本情况。
学习重难点预测
认识地震造成的危害。
学
习
过
程
案学
导案
复备栏或笔记栏
一、自主学习
1. 你了解地震的哪些知识
2.感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课堂评价与反思
在视频中, 我们看到了地震发生的全过程, 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的场景, 一个个生命被压在了倒塌的建筑之下, 到处听到了人们的哭喊声, 这种景象真是惨不忍赌,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地震后人们自救和人与人相互帮助的情景, 体现了“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精神, 确实, 地震无情, 人有情。
小学思想政治_灾害无情人有情教学课件设计
讲一讲: 你知道的感人故事
小组他们还会面临哪些困难?
是什么原因让灾区变了样?
爱心走遍全世界
当然,在我国发生灾害的时候,全国人们团结 一心,战胜了各种困难,当世界上其他国家发生 灾难的时候,我国人们同样伸出爱心之手,唱响 了一曲曲爱的奉献,让爱走进每一位受灾人们的 心中!
灾害无情人有情
活动一:了解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种类 2、什么是自然灾害?
活动二:灾害无情
讨论: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哪些 危害?
讨论要求:一组:地震 二组:泥石流 三组:龙卷风 四组:雪灾 五组:干旱 六组:火山爆发
汇报形式:小组汇报,每人都发言
活动三:人间有真情
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 江等大江大河隐去往日温柔美丽 的笑靥,露出了凶猛可怖的狰狞 面目,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 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2003年5月21日,非洲阿尔及利亚地震 导致严重损失,中国政府无偿向阿尔及利 亚人民提供人道主义帮助并派遣国际救援 队前赴救援。
王宁小朋友捐出自己三 年积蓄177.21元,希望盖四 所学校。联合国秘书长称, 他让我们看到了来自中国的 对受灾民众的真正关爱
活动四:爱心行动
• 我们生活在一个大集体中, 生活中,如果周围的人遇到困难 和灾难时,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活动五:课后践行
与灾区的小朋友结成“手拉手” 好朋友。
天灾无情 人间有爱主题班会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主题班会
一、主题: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二、目的:
1. 增强学生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学会关心他人。
3.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时间:X 年X 月X 日
四、地点:教室
五、活动流程:
1. 观看自然灾害纪录片(如地震、海啸、飓风等),了解自然灾害的破坏力。
2. 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经历自然灾害的故事,感受天灾的无情。
3. 小组讨论: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能做些什么?(如做好防灾准备、关注灾区情况、参与志愿活动等)
4. 讲述一些在天灾中展现人间大爱的真实故事,如救援人员的英勇事迹、普通人的善举等。
5. 学生分组制作“爱心行动计划”,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递关爱。
6. 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爱心行动计划”。
7. 教师总结,鼓励学生将爱心付诸行动。
六、注意事项:
1.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然灾害,避免产生恐慌心理。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行动能力,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表达。
3. 确保班会的氛围积极向上,让学生感受到正能量。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第1课课题天有不测风云目标要求: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力。
3.体会灾害无情人有情,中国人民在危难中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和成因,认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破坏力。
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20XX年雪灾、台风等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特大自然灾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学生了解四类自然灾害分别包含哪些灾害类型;搜集近30年来中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了解这些自然灾害的具体经过,记录灾害造成的损失。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我们曾经为大自然那潺潺的流水、芬芳的花香、温暖的阳光、和煦的轻风所感叹,大自然是多么温柔,多么美丽。
但是,大自然并不总是温和可亲,也常常会发怒……(教师播放“心系汶川”视频)2.师:我们再来回顾距离汶川大地震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的状况。
(教师出示“唐山大地震”)学生结合自己了解到的汶川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的情况,交流体会。
3.师:你知道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吗?学生自由讲述。
(教师播放“地震成因”)4.师:地震在顷刻间使得一幢幢矗立的高楼夷为平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停止了呼吸。
地震是众多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各种自然灾害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而言,是一次次严峻的挑战,这真的是“天有不测风云”。
(板书课题)二、学习1.师: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地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内,依次派生出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和环境生态灾害四大类。
课前大家搜集了自然灾害的种类,现在我们来开一个“自然灾害知多少”的新闻发布会。
⑴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自然灾害的名称和所属类别。
师随机板书名称,并点击出示图片等资料。
⑵师:老师也就四大类灾害分别搜集了资料,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灾难见真情》(第1课时)说课稿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11课《灾难见真情》(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第11课《灾难见真情》主要讲述了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共度难关的故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在灾难面前,我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相信他人,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案例真实感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经历过一些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对教材内容有一定的共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灾难中的互助精神、团结力量等抽象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体会灾难见真情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灾害中人们的表现,认识团结互助在抗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灾难中人们的坚强意志和团结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自然灾害中人们的团结互助精神。
2.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体会灾难见真情的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播放课件、讲述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互助精神。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分享自己或身边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短片,引发学生对灾难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述故事:讲述一些自然灾害中的真实故事,让学生感受人们在灾难中的坚强意志和团结精神。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自然灾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互助精神,讨论团结互助在抗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1灾难见真情》说课稿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11 灾难见真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六上第11课《灾难见真情》以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为背景,通过讲述灾难面前人们的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展现了人们在危难时刻相互关爱、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灾难面前真情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资料,还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对灾难中人们的关爱、互助精神感悟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换位思考,体验灾难中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了解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知道灾难中人们的团结互助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图片、视频,学生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观察、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灾难面前真情的力量,培养爱心、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感受灾难中人们的团结互助精神。
难点:体验灾难中人们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教学法:通过观看图片、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灾难场景,引发情感共鸣。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灾难中人们互助精神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3.换位思考法:引导学生站在受灾者的角度,体验他们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灾害案例,让学生了解灾害中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近年来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引发学生关注。
2.观看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灾难场景,引发情感共鸣。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灾害中人们的互助精神,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灾难无情人有情》教学设计
《灾难无情人有情》教学设计作者:张静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6期活动目标:1、通过了解人们在灾害面前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感人事迹和实例,懂得危难之中的互助是一种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
2、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3、培养学生体会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舍身忘死,公而忘私的精神。
活动准备:1、搜集、了解在危难中人们万众一心、共同战胜自然灾害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迹。
2、搜集各种灾难的图片。
3、观看《98抗洪》视频。
活动过程:一、图片展示,想出办法。
师:同学们,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灾难,它们催毁了我们美丽的家园,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出示各种自然灾害图片。
师: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呢?生:我们可以通过气象局,地震局来预测。
生:我们可以通过天气预报来预测。
师:可是有的灾难却防不胜防的。
二、播放视频,激发情感。
出示《98抗洪》视频当你看到这组视频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受?当视频播放完的时候,许多学生都震惊了,从他们的脸上能看出他们的激动,看出他们对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的崇拜!随着一位位学生的回答,我切实的感受到了学生真正融入到了救灾抗洪的情境中去,切实的感受到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坚强决心。
在这基础上我进一步升华:板书手牵手师:无论多大的困难,无论再大的灾难,只要我们手牵手,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三、出示国际灾难图片,突出我国的人道主义精神。
出示国际主义受灾图片】面对全国各地的各种灾难,我国又伸出了援助之手出示课件,体现我国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板书:伸出援助之手四、总结全课,突显精神。
灾难面前,要的是钢铁意志,危难时刻,要的是顽强拼搏。
万众一心,眾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风雨过后,天空将更加风和日丽,寒流退去,大地将更加生机勃勃。
五、课后检测九八抗洪表现了全国人民的什么精神?其实质是什么?板书:灾难无情人有情手牵手援助之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品社《灾难无情人有情》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选自泰山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第三个主题。
教材力图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明白,尽管灾难无情,但是在灾难面前人们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伸出援助之手,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的斗争来共同战胜灾难。
教材安排了“灾害面前我们手牵手”和“伸出友爱的援助之手”两部分来说明灾难无情人有情,分别运用了照片、资料介绍、活动等让学生感受面对灾难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团结互助精神。
结合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本课是以体会灾难的无情做铺垫,通过典型事例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一个“情”字贯穿全课。
采用对比的方法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丰富。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认知水平分析:通过日常知识积累,学生已经知道了发生在国内外自然灾害的种类、危害及其发生在我国的自然灾害的特点。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途径也了解一些在危难面前人们是怎么做的事例,为增强学生情感体验奠定基础。
2.学生能力水平分析:能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发言,同学之间会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知识,展示自己,获得成功。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利用多媒体演示进行交流感悟。
教学手段:
1.通过观看《为了谁》音乐MV视频片段和交流收集的近年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体会灾难无情。
通过课前收集的抗击灾害的典型事例交流和教师资料的补充,引导学生体会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懂得自己有责任并应该帮助灾区人民,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教师使用课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的图片、视频等课件,增强学生体验,激发学生情感,为达成学习目标而服务。
技术准备:
1.体现灾难无情与危难中人们团结互助的典型事例的图片、影像资料。
2.教师制作的课件。
学生准备:
1.认可教师与信息技术教师沟通好,在学生信息技术课前让学生登录电脑填写问卷调查。
2.通过报纸、网络等途径收集有关自然灾害的事例,以及在灾害面前人们是怎样克服困难救灾的
教学目标:
1.态度、情感、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互助的真情。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懂得自己有责任并应该帮助灾区人民,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收集和课上讲述人们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共同战胜灾难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体会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互助的真情,懂得自己有责任并应该帮助灾区人民。
(2)通过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灾害面前的自救知识,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自然灾害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行为。
3.知识与技能
(1)了解自然灾害中人们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典型事例,体会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互助的真情。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自然灾害中人们团结一致战胜困难的典型事例,体会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
(一)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态度认真,能通过网络、报纸、书刊、采访等多种途径积极收集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经简单整理后生动地讲述出来,提高了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观看《为了谁》音乐视频片段及其他自然灾害图片,深刻体会到灾难的无情。
接着学生又以小组形式进行自主学习,并能在班内主动交流在抗击灾害中涌现出的诸多感人故事,学生情感油然而生,体会出了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互助的真情。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1.教学内容能够抓住本课的核心问题——体会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互助的真情展开教学,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教学内容与时事相连接,体现出用教材教的理念。
2.每个教学环节都紧紧围绕教学主题,循序渐进的展开,并且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衔接。
语言亲切、教态自然,板书简洁。
3.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更加生动,烘托气氛,利于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二)评价量规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表:
学生自我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