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理念

合集下载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

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究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汉语文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文化的地质层,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

”(于漪语)。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在新的中学语文课程中,文言文占的分量比以前更大,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

可见文言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落实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要求成了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剖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明文言文教学的要求和意义,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提出一些文言文教学的参考意见。

一、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觉得文言文诘屈聱牙,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目的不能完全达到,教师对此感到棘手和苦恼,为了不耽误教学时间,又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教师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采用“串讲”“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完全处于死记硬背状态,由此产生畏惧心理,再加灌输时强调忠实于文本注释,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探究的精神。

二、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无论是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其中,高一以古代散文为主,着重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高二、高三也有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在继续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论以生为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论以生为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论以生为本的高中文言文教学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落实到高中教学中来,就是以生为本。

作为一名执教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更应坚持以生为本,对文言文教学方法予以创新,更好地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能力。

笔者认为,在以生为本理念的驱动下,应该从以下方面来革新当前高中的文言文教学。

一、文言文教学应从学生兴趣入手1、比较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概念化、标签化使学生们的记忆任务累加,在理解方面却愈加困难。

学生们虽然知道屈原、李白、苏轼、辛弃疾、龚自珍都是浪漫主义诗人,却无法理解其不同点:知道李白、杜甫都是唐朝著名诗人,却不了解为何其风格迥异;不知道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是什么;也不清楚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高处”是哪里……这样一来,又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的贫弱、情感的苍白。

在课堂上一次次失去与中华民族伟大灵魂对话的机会。

比较法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以及纵横交错比较方法。

其中纵向比较是指不同朝代相同经历相同风格的作品进行比较,横向比较是指同一时期的不同风格作品进行比较,纵横交错比较则是不同时期不同经历却有同一风格的作品之间的比较。

比如学生学了《廉颇蔺相如列传》,对蔺相如敬佩有加,我又让学生研究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王对蔺相如批评得很厉害,这使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同时引发了思考和争论。

比较阅读,一方面有助于全面准确地理解教材,另一方面拓宽了学生阅读视野和思维空间,同时还有利于养成比较的习惯。

这种多向比较的阅读,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好处。

通过比较法,将作者从历史中请出来,将作品人物从文字中请出来,与广大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沟通时,学生就会觉得这样的学习也是有趣并且有益的了。

2、古今对照法马克思曾说过:“除了我的行为,我是不存在的。

”意即任何人都必须通过自身的行为才能为世界所感知。

任何人的内在意志或思想,也都会外化为行为而表现出来。

高中语文教案(文言文)

高中语文教案(文言文)

高中语文教案(文言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2)能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文章,把握文章的大意和细节。

(3)能够分析和欣赏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文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翻译和解读文言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文言文基础知识(1)文言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3)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2. 第二章:文言文阅读与理解(1)阅读和理解《庄子·逍遥游》一文,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通过翻译和解读《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段记载,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

3. 第三章:文言文修辞手法欣赏(1)介绍文言文中的常见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等。

(2)分析和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经典诗句,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4. 第四章:文言文写作技巧(1)学习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如开头、结尾、转折等。

(2)进行文言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5. 第五章:文言文与文化传承(1)了解文言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2)通过阅读和研究不同的文言文作品,了解中国古代的历史、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传授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技巧。

2. 阅读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言文文章,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 翻译法:学生通过翻译和解读文言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讨论法: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5. 写作法: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高中文言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升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分析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这些策略包括: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自主学习等。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案例,阐述这些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旨在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教学策略的应用,为实际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还将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推动高中文言文教学走向更加科学、有效的道路。

二、新课标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随着新课标的推出,高中文言文教学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新课标强调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高中文言文教学应强化语言实践。

文言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新课标提倡通过朗读、背诵、翻译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直接接触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其对文言文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新课标注重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内涵。

文言文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文化的体现。

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中蕴含的古代文化、历史背景和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再次,新课标提倡文言文教学的多元化和个性化。

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小组合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言文合一让文言文教学更高效

言文合一让文言文教学更高效

“言”“文”合一让文言文教学更高效康卫格一、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当前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经常会出现两种倾向:第一种重视“言”而冷落“文”。

教学只注重文言字词教学,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缺少文化信息和思想内涵,忽视对作品审美因素的发掘。

第二种侧重“文”而忽视“言”,学生文言知识积累薄弱。

教师片面强调文章结构分析和思想教育,架空文本语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而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则如雾里看花。

这两种倾向都忽视了文言特点。

“言”,是形成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字词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石。

“文”,是文学、文化,反映的是历代文人的价值观念与情感取向,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两者是不能分割的。

这一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阐述得很清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也就是说,对初中学生而言,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不是词法、句法等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而是基于文章整体感知基础上的理解。

所以,文言文教学应该选择学生愿学乐习的教学内容,“言”“文”合一是有效的方法。

“言文合一,文化渗透”也是这些年一直倡导的文言文教学理念。

这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确实是对语文老师的一个考验。

尤其要做到”言”“文”合一,更是难上加难。

二、什么是”言”“文”合一?什么是”言”“文”合一?所谓”言”“文”合一应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通过文言文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重点的文言字词,还要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欣赏文章内容,感受从中渗透出来的文化意蕴;二是在执教过程中不能将教学过程机械地割裂为字词教学和内容欣赏两部分,而是要将两部分有机地串联起来,让学生在细腻的品读过程中落实对重点字词的理解,对文章的审美,对古代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即“在解词析句中领悟文章(文学)意蕴、文化内涵;在探究文意时积累文言知识、培养语感”,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学习文言文要以语言为抓手,从篇章阅读的角度推敲词语的语境义;分析文章时,既着眼于篇章的整体,又能与具体的词语理解相结合,在朗读中理解,在理解中品析,在品析中体悟,努力在“言”“文”之间多走几个来回,言文贯通,进而积累言语经验,培养文言语感,提高阅读文言能力。

教学研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理念

教学研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理念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理念XX老师设计执教的《学弈》一课充分体现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学理念。

教学以读背名言警句导入,以有层次、序列的反复诵读理解文言课文为主体,以读名言警句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文化气氛浓郁,语文素养教育落实。

以“诵读”促“感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特色十分清楚和突出。

在从“读”到“悟”、从“百遍读”到“意自见”的整个教学过程中,都体现了其意“自然”而见和其意“自主”而见的“两自”特点。

“读得多”、“读得充分”、“读得有味”、“以读促解”、“以读代讲”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和亮点,一节课学生读课文在十遍以上。

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指出:要把读通课文视作新课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范式要素之一。

读通文言文是文言文教学目标人人必须达到的“下限”,是文言文教学的“底线”。

课中,XX老师在帮助学生把课文读通的环节上展开了多层面的指导,既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多种形式反复读书,又对学生是否能读好课文做了范读,还能针对学生读错之处做顺学而导。

这样,学生把课文读通了,才能整体地把握课文的内容,初步领悟文本内涵,为进一步探究和赏析文言文奠定了基础。

再有,XX老师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并放手让他们结合注释和译文来感悟文言文大意,大大降低了学生初次学习文言文的难度,也体现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XX老师在这节课上还有个亮点,她通过反复几次有层次的指导朗读,将课文内容和字词问题解决后,将重点放到了对学习文言文方法的指导上,以“之”的不同用法做切入口。

教师紧紧抓住文本语言,围绕一个“读”字,使学生从“念字”到“韵读”到“成诵”,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感受了文言文的韵味,积淀了语感,积累了语言。

真是值得我学习的一节课。

我们常说,一堂课要以教材为依托,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语文训练。

做到教材研究要有厚度;以读为主要有深度;语言文字训练要有效度;自主、合作、探究要有尺度;课外资源链接要有限度;课堂评价要有“亮”度;情感体验要有温度。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微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微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微摘要: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本文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作出针对性的论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问题;教法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9—0116—01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注重实践性和主动性教学模式的开展。

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在教学形式上比较僵化,仍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形态,造成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部分,缺乏教学的实效性,学生跟着老师走,走到哪里,就哪里,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主动权。

这点严重制约着语文课改的深入,以及良好教学体系的形成。

(一)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尤其是单一的“牵引”式教学高中语文注重基础知识的授课,尤其是文言文的系统性和多变性,强调了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教师在处理文言文教学的特性时,多是基于应试考试的需求,将多变的文言文,变成定向的固定的教学,造成课堂教学中,出现“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枯燥”的牵引式教学模式。

学生在这一教学模式之下,学习的主动性缺失,表面上可以学的很好,其实缺乏系统的文言文基础,进而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教学的创新性语文是一门艺术性语言,其强调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而丰富性在于教学内容的充实饱满,具有科学的创新性。

教师在对待文言文教学中,过分的追求表面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创新知识内容的发展,造成古文真的成了古板、不变的知识,造成学生对于文言文教学失去兴趣。

同时,教师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和设置上,显得过于单薄,一味的“教本宣科”,反而失去了教学的本质效果。

这样,不仅学生不喜欢,教师上起课来也觉得课堂气氛“尴尬”。

(三)教学过于形式化,造成教学环节出现脱节语文教学的形式化和应试化,是高中语文教学最大的现实特点。

于是,“大刀破斧“的语文课改,缺乏良好的课改效果。

教师文言文教学的形式化非常的严重,教师授课的目的是高考,这就决定了教师立足于课本和考试上,更追求于立足考试。

从核心素养角度看高中文言文教学

从核心素养角度看高中文言文教学

从核心素养角度看高中文言文教学随着素养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也应该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本文从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探讨了高中文言文教学应该如何从核心素养出发,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1. 分析能力文言文作为古代文献,其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复杂难懂。

而学生要理解文言文,就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能够破解句子结构,理清篇章脉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句子、段落和篇章的结构和逻辑,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思辩能力古代文献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哲理,学生应该具备分辨和理解作者思想的能力。

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古文中的观点、逻辑和修辞手法,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3. 创新能力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古代文献的语言和形式,更要求他们理解并传承文化内涵。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改编、模拟写作等创新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他们对文言文的深入理解与传承。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 表达能力学生不仅要会读文言文,更要会写文言文。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写作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策略文言文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包括语法分析、句式推敲等方法。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建立系统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1. 尊重传统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应该具备尊重传统、热爱古典文化的情感态度。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名家经典作品、古代文学赏析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

2.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代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
语数外学 习
No . 0 4 . 2 0 1 3
Y u S h u Wa i X u e X i
2 0 1 3年第 4期
谤 数 外学 母
新 课 程 理念 下 的语 文 文言 文教 学研 究
王 岳 1 1 5 8 )





兴趣 是 由外界事 物 的刺激 而引起 的一 种 情绪 状 态 , 它是 学 生 学 习的主要动 力 。运用 多 媒 体 技术 导 人 新课 , 能通 过 情 景 画 面 , 以情激 趣 , 全方 位 、 多 角度 地激 发学 生 的好奇 心 与求 知 欲 , 使 他 们 产生学 习的动 机 。 如< 论语十 则》 一课 , 文 中的 内容是有关 学 习方 法 和学 习态 度 及修身做人的, 对于现代 中学生来说 , 对本课 的内容不是很感兴 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我在讲授本课之前 , 搜集并下载 了很多有关孔子及他 的故里山东 曲阜的图文资料。在导入新课 时我是这样说的: “ 同学们 , 今天我们一起来参观我国古代的大教 育家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 大屏幕上出现了孔林、 孔庙、 孔府 等 游览胜地 , 图文 并茂 。 学 生看 的津 津有 味 , 这 时我 提 出 了一个 问 题: “ 孔子是如何教育他 的弟子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 孔 子和他 的弟子 言行 的一部 书—— < 论语》 十则 , 相信 通 过这 篇文 言 文的兴 趣 和能力 。 章的学习, 同学们一定会有很多新的收获。 ” 这样的情景和设问引 初 中语文 教 材 的 文 言文 篇 目, 都 是 我 国 古 代 优 秀 的 文 学 作 入 , 全方位 、 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 使他们产生学 习动机 , 品, 是古 人 留给 今 人 的 文 明成 果 。作 为 现 代 人 , 必须“ 吸取 其 精 明确学 习 目的 , 并 进而 把注 意力集 中到所 学的 内容上来 。 ( -) 引 导争论 、 激发 兴趣 华” , 担负起传承古代文明的重任 , 为创造新的文 明打下基础。教 学文言文, 就是为了培养 阅读能力 , 更好地享用古代文 明成果。 争 论往往 能折射 出智慧 的火花 , 有 争论 的 课堂 就有 求 知 的 高 五柳 先生传 》 这篇 课文 , 探讨 提 出五柳 先 生究 竟是 曾经有人反对中学生学习艰涩难懂的文言文, 这种短视的观点并 潮 。如在学 习< 不明白, 中学时代学习文言文, 随着时间推移, 这些经典的东西会 位什 么样 的人物 呢 ?为 此 , 同 学们 展 开 激烈 的 争 论 , 大 家 各抒 在孩子 的思 想深 处发酵 增值 . 成 为永恒 的财 富。 文学 的 “ 源” 就是 己见 , 纷纷摆事实, 讲原因, 对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从而极大地 “ 古 诗文 ” , “ 流” 应 该是 现代 文学 作 品。大 凡成 名 的 文学 大 师 , 哪 调动 了学生学 习的积极 性 , 活跃 了课堂气 氛 。 ( 三) 启 发想 象 、 激发 兴趣 个不是在年少时期就积累了几十篇甚至几百篇 的经典古诗文? 文言 文教学 应成 为文学 教学 。历 来选 人 教材 的文 言文 , 绝 大 有 位名 人曾经 说过 “ 想 象力 比知识更 重要 。 ” 教 学 中如何 对 学 多数是文学作品, 或者是 因具有文学性而人选的其他作品。《 小 生经常进行启发性的训练, 对培养创新精神, 发展创新能力作用 石潭记》 、 《 岳阳楼记》 、 < 醉翁亭记》 等等作 品是不折不扣的文艺 很大 。 散文 。文 言文 的诗 、 词、 曲就更 应进 行 文学 教学 。 因此 , 文 言文 教 如在教 学( 桃花 源记》 这 篇课 文时 , 设 计 出想像 桃 源之 “ 美” 。 学应 重视 文学 欣赏 , 让学生想 象文 中之 景 , 感 受 文 中之 情 , 感悟 文 ( 1 ) 指名 朗读描 写桃 花 源外 部 环境 美 和 内部环 境 美 的句 子 。( 2 ) 提问: 桃 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 , 你头脑中浮现 了怎样的画面? 请选 一个景 点 , 用“ 这 里 的— — 美 , 你 看— — ” 的句 式 给 大家描绘 一番 。 学 生争相 回答 , 用优 美 的语 言描 述 自己 的美 好遐

让文言文教学更接近生命本真

让文言文教学更接近生命本真

让文言文教学更接近生命本真生本教育思想的核心在于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文言文教学也应贯彻生本教育理念,实践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帮助学生自主有效地“读”众所周知,在文言文教学中,“读”是关键。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是很正确的。

文言文时空上距离我们较远,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但是,教材所选的文言篇目都是很具代表性的,大多是深入浅出,再加上高中生经过初中三年的训练,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因此,要他们自读课文,扫除阅读障碍,根据课文提示疏理文意是不难的。

只要教师调配好指导学生阅读的有关事项,他们就可以自主有效地学习。

1.提出具体要求文言文阅读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泛读,即浏览,也可以精读,即加批注;可以默读,也可以放声朗读。

这多种方式要交替使用,其中,放声朗读是不可或缺的形式。

只有通过有声朗读才能在长期的训练中培养语感,达到预期的效果。

朗读课文还要有层次地进行。

首先是要扫除阅读障碍,对于生字新词要明白它的读音及简义,工具书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这样不断地识字学词,才能最终离开字典。

其次要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不但巩固了第一步的成效,同时也训练自己的语感,进而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然后,我们应对文章进行全面地精读(一般采用默读形式),只有放手让学生一点一点地去“吃”,他们才能吃透,才能举一反三,才能不教而学。

最后再有感情地放声朗读课文,在前三步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作者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候品读全文,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确定具体的对象教师看待学生,既要把他们当作有机统一的整体,又要把他们分化成一个个的个体,这就是说,我们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的同时,应考虑到他们固有的差异,不能把“要求”标准化,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

如此一来,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刚开始,可以让学生听录音朗读,听教师范读,让他们知道,文章应怎样读才算好。

等他们对此有一定的认识,并达到一致的标准后,就可以安排几个平时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做示范朗读,渐渐地,我让科代表安排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搭配读,平时不怎么朗读的同学也要拉进来,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读的内容。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

《“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1、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偏重于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特别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性学习”明显地忽视了,理念的错位导致了学生语文自读、自学能力的低下,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产生。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高中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

2、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言文阅读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难度相当大,尤其从初中到高中,跨越性很大,学生普遍反映难以适应,教师也普遍感到难以入手,文言文阅读教学难以进行。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瞄准“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展开教学研究,试图打破僵局,有所突破。

3、语文学科性质也呼唤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从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取向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交往中学习捕捉、筛选、加工和再生信息。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也是时代的要求。

二、研究依据1、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象动词,即一种“探究的活动”。

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

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2、新课程标准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征。

其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研究性学习”。

“阅读教学研究性学习”应该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要求学习者通过阅读研究的实践,从阅读对象中自主选择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主动探究,总结归纳适合于自身特点的阅读方法。

3、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增加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的要求,主张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并建议“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了课题学习、专题研究等研究性学习策略,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增强发展性能力,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策略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策略探究【摘要】现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策略,包括分析文言文教学现状、探究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策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强化语境理解能力以及多维度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策略的探究和分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文言文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重要的语言形式。

展望未来,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以促进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提高策略、探究、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现状分析、培养兴趣、强化语境理解能力、多维度提升、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一直是学生们较为困难的内容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于文言文古老难懂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感到困惑和苦恼。

当前,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更新,高中语文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对于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引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言文,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通过对文言文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提出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策略探究,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强化学生对文言文语境的理解能力,以及从多个维度提升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方法和建议,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1.2 研究意义文言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历史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中课程的改革,文言文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教学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三主四式”导读法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初探

“三主四式”导读法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初探

“三主四式”导读法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初探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误入无视学生主体地位和重“言”轻“文”的误区。

本论文试图通过将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融入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以期能给高中语文教师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三主四式;文言文教学;策略高中选入的文言文篇目都是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代表作,教师教好文言文,学生学好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趣味。

但在教学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从而导致文言文教学效果不佳。

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虽然没有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他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与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相契合,其“自读、教读、复读、练习”的基本模式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高中文言文课堂“一言堂”的现状,为高效率的文言文课堂提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的基本内涵(一)“三主”的教学理念钱梦龙老师提出的“三主”中“以学生为主体”即要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主动去探究知识,把学生真正的当成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即让教师在课堂上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好“导游”的角色,通过一些任务引导点拨学生获取真知。

“以训练为主线”即让训练成为课堂的“主线”。

在完成一定知识学习后,老师要趁热打铁给学生布置一定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知识并学会拓展应用。

[1](二)“四式”的教学基本式“四式”是“三主”教学理念在教学形式上的体现。

“自读式”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独立阅读能力的阅读活动,或是教师先教后读,或是学生先自读后教,或是教师边教学生边读,是一种带有目标的阅读。

“教读式”即教师在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下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活动,最终使学生达到不需要再教的状态。

“复读式”即教师按照某一标准将已学过的课文组成一个单元,让学生进行群文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成。

例说文言文教学创新实践(3篇)

例说文言文教学创新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文言文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文言文教学创新实践,旨在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引言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文言文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如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创新实践。

二、教学理念创新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需求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我国古代文化、历史。

3.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教学方法创新1.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

例如,在教学《离骚》时,教师可以播放古琴音乐,营造诗意的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诗人的情感。

2.多媒体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史记》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历史事件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历史氛围。

3.合作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论语》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

4.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教师将游戏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古诗十九首》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猜诗谜”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古诗。

四、教学评价创新1.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果等。

改变理念 激活方法——浅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

改变理念 激活方法——浅谈高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


读 ,揣摩 文章 中特精彩 段 落 ,最 后通 过研读 ,让 学生进 行个 性化 的 解读 。既能 感知 人文情 怀 。又可积 累 写作 语言 。 2 . 灵活 处理教 材 ,架 起文 言文 与现实 生活之 间的桥 梁 文 言文 是 古 时人 们 相 互 交流 ,表达 情 感 和记 载 事 件等 方 面 常 用 的语言 文字手 段 。但 由于距现 今 时间相对 久远 ,缺 乏使 用的普 及 性 ,故 学生 在认 识和理 解 方面较难 把 握 ,再 加上语 言学科 呈 螺旋 式 上升 的发展 特质 ,这就 使得 学 生在短 期 内较 难有 成效 ,从而 容易产 生厌倦 ,丧 失学 习信心 。 因此 ,语 文教 师应 根 据时代 发展 的要 求 ,充 分发挥 自己的主观 能动 性 ,除继承 传统教 法外 ,还应 整体 处理 文言 教材 ,创造 性地采 用新 的教学 方法 ,全面调 动学 生的兴 趣。 首 先 ,就文言 教材 的篇 幅和知识 的深 难度 而言 : ( 1) 长文 短教 。篇 幅 长 的文言 文虽 然 有信 息量 大 的优 点 。但 因为 内容繁 多 ,占用课 时 多 ,就容 易 引起学 生厌倦 困乏等 强 势 。所 以就必 须长 文短教 。短 教 ,表现在 选 “ 点 ”上。教 师对 教材进 行处 理 ,选 择恰 当 的 “ 点 ”进行教 学 ;或 以一两个 教学 重难点 为 目的进 行短教 ;或 以训练 某种 阅读技 能 为 目的 ,选取 课 文中最有 训 练价值 的内容进行短教等等。 ( 2) 难文浅教。在文言文中常会出现一些用语生僻,意思深奥 的文字 。这类情 况有 时需 “ 硬 ”教 ,然而更多 的是找到 突破 点 ,以提 高教学 效率 ,或用造字 法解构难字义 ;或 以现实生活 常识引申到字词 的理解 ,或用逐层深入 的策略 ,使学生 自然轻松 的掌握难点 等。 ( 3) 浅 文 细教 。浅 文 ,学生 一般 比较 容 易掌 握 ,这就 避 开 了 为难 情绪 ,而 这 时 ,我们 可 以根据课 文 的特点 ,有机 的进 行文言 知 识 的补充 、迁 移 、拓 展等 ,丰 富教学 内容 。 再 次 ,就 文 言 文 与现 实 生 活 问的 沟通 对 话 而 言。 现 实 生活 中 的交流讲 究便 捷 、通畅 、易懂 ,而 文言文 因其特 征 的缘故就 相对 显 得 晦涩难 懂 了 ,这 就致使 学生 在理解 和 审美方 面形成 了障 碍 ,不 免 容 易让 学 生 有厌 烦 情 绪 。怎 样 拉近 两 者 的距 离 ,使 学 生 能贴 近 品 味 就成 了文言 文课 堂 待 探 究的 问题 。 而我 就此 有 以下几 点 建议 : 第 一 ,联 系现 实生 活。物 欲横 流的 当今社 会 ,人 们忙 碌于 名利 的追 逐 ,匆 匆行走 于充 满着生 硬建设 的大 街小 巷 ,这 种机 械的 生活 ,让 人 不 由得 畅想 “ 兰 亭聚会 ” , “ 此地 有 崇山峻 岭 ,茂 林修竹 ,又 有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道 ,俯察 品类之盛” 《 兰亭集序》。然后发一声感慨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归去来兮辞》,反映生活的真谛所在。如此以来,学生的认知和 情感得到了共鸣,注意力就会集中,思维也会随之主动参与,文言 文就 显得 意趣 多 了。第二 ,走近 学生 的心 灵 。高 中学 生进 了心智 快 速成 长 的阶段 ,自发 或 自觉的会 探录 人生 的 目的和意义 , ’ 当想到人 生苦短 ,岁月蹉 跎 ,或许会 感伤 不 已 ,但 学到苏 轼的 《 赤壁 赋 》中 看待人 生 的 “ 有限 ”和 “ 无限 ” ,幸 许会豁 然 明朗 ,揭 开雾 纱见 晴 空 。这样 ,文言 文就 真 的贴 近 了现实 生活 ,而学 生 中那 份原 有 的距 离感 就少 了。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1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一、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毋庸置疑,要实现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简约化这一任务,语文教师首先要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

诚然,只有明晰简约、简明扼要且引导性强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和支撑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进行。

不得不说的是,新课改下很多教师为了凸显和迎合三维目标,将教学目标设定得五花八门,繁琐不堪,殊不知三维目标中的后两个目标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教师可基于教学内容将二者进行融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文言文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目标设定上,教师如想凸显三维目标,可用简约的形式将其一一呈现: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知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工具书、多媒体网络进行互动学习,并进行分角色表演;3.情感态度目标:对荆轲刺秦一事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当然,目标2与3可合并为: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其领悟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价值。

毫无疑问,言简意赅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指导教师的教,更能强化学生的学,可谓一举两得。

二、关注教学过程的简约高效化随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多种现代教学模式的相继出现,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尝试,有的倾向于微视频教学法,有的倾向于情境教学法,有的更偏爱于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

这些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升了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但教师倘若对以上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就很可能会造成文言文课堂“虚假繁荣”的现象,学生在热闹斐然的教学过程中看似活泼愉悦,实则却收获甚微。

因此,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要褪尽繁华的外衣,回归简约平淡,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兰亭集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以下讨论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也有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作者提倡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以最简单的方式推动合作学习的进行,如规定讨论时间、代表发言时间、总结反馈时间,使整个过程简约高效且又有条不紊,这样便是把握好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度”,是简约教学的一种有效举措。

高考文言文的核心素养

高考文言文的核心素养

一、追求积累中的“理”,探寻诵读中的“法”,习得文言语感,夯实“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个基础。

1.讲解“字理”,跳出对文言词义的机械记忆。

文言教学“积累”始。

没有文言词语的积累,就没有文言语感,更谈不上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而积累要讲科学,科学就是符合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依据“字理”。

倪文锦教授认为,“讲解字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有利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所以,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教学要有上位思维,讲清字理,跳出对文言词义的机械记忆。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字形和字意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字形来掌握古汉语的词义。

比如,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有“吾莅州,而官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一句,很多学生把中间部分翻译为“官吏抢劫却不悔过自新”,不合常理,官吏怎么会“抢劫”?其实,在甲骨文中,“盗”的字形是一个人对着盛食物的器皿在流口水,无非是想偷吃点食物。

知道这点儿,结合上文,上句就可以通顺地翻译成“官吏还侵吞税收而不悔过自新”。

课本中有许多类似的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越国以鄙远”的“鄙”、《劝学》中“而绝江河”的“绝”、《项脊轩志》中“迨诸父异爨”的“爨”等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汉字“六书”这个字理中寻得意义和用法。

如果教师带着学生还能从“字理”中了解古代的生活习俗(如《论语•侍坐》中的“坐”),感知古人的生存智慧(如《项脊轩志》中的“爨”),学习古人的哲学思维(如《周易》中“乱”字的甲骨文字形含有“治”的辩证意义),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如从《陈情表》“慈父见背”的“背”字的甲骨文意义中体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和无奈),那真的就注重了文言字词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字里有乾坤,字里有春秋。

从字词中的“理”中窥见古代社会的生活、风俗、文化等现象与特征,并打通古今,适当地进行当下链接,一定能让“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变得可行易行。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浅谈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

《长江丛刊》2018.0995浅谈新课标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王 丽/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随着中学新课程改革春风的迎面扑来,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在目前高中语文课改教学实践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文言文,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引领中学生近距离面对我国灿烂的文化并接受其优良的传统教育方面,发挥着白话文难以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改教学 文言文文言文作为一种古代书面语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言文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

首先,表现在学生学习方面:(1)缺乏学习兴趣。

由于文言文年代久远,时空跨越大,与我们现在通用的白话文在语法结构和文字组织上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很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存在着明显的认知障碍,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缺乏兴趣。

(2)思想认识片面。

学生认为文言文无用武之地。

学习文言文极为被动和功利,是为考试所学,为分数所迫。

其次,表现在教师教学方面,目前在文言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三种:(1)串讲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越俎代庖之嫌。

(2)讲解法,以古汉语知识为线索,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重点教授系统的文言文知识。

(3)翻译法,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

一、文言文教学的“知识”目标及教学策略文言文教学的知识目标就是把文言文当作“语言工具”来读。

读懂古文,就是读懂古人的语言。

根据这一目标,本人结合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建议尝试如下文言文教学策略:(1)读——强化文言语感训练,因声求气。

叶圣陶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要走熟读成诵的路子。

”读的方式要多种多样。

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为课堂弥漫一层浓浓的古味。

对文言文就从陌生到走近,再到融入,从生涩到流畅,再到韵味十足。

(2)写——要会抄写、默写和试写。

让学生抄写自己欣赏的精短古文,写端正每个汉字;默写古代名言名句,做到不写错别字;尝试适当地写作文言文,品味古人作文“推敲”的艰辛。

新教育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

新教育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
今 异义等词语 进行探究 理解 。教师在 这一步 只是 在学
构 , 容易了 , 就 把握 文章结构后 , 由教师引导让学生 了 再
对 文言文教学应 有一种 冷静 的心态 :首先应 认识 到文 言文这种形 式让学 生陌生 ,它不象 现代文 一样学 生拿来 便可读 , 而文言文 学生无 能力这样 , 因而 有一定
的难 度 , 因为 它是 文言 文这种 特殊 形 式 , 次 , 其 内容 与 主题也 让学生感 到 陌生 , 尤其是 教材 中所 选文言 文 , 一 般是 名家名篇 , 主题深 邃 , 学生 把握起来 更难 , 因此 , 教
解 文章 的背 景 , 么 , 那 学生对这 些文言文 的作者们 生活
的陌生环境有 了了解 ,则主题 自然而然会挖掘得到 , 这 样 既让学生学到了文言知识 , 又让学生 了解 了他 陌生 的
学 时不 仅要 引导 , 而且 要合 理引 导 , 于 以上 认识 , 基 我 们觉 得 , 在文 言文教学 中融进过 多 的现 代文教学 模式 , 还是 不够合理 的 , , 习《 忌讽齐 王纳谏 》 样故 事 如 学 邹 这
法, 这样教 学一定不会使 学生盲 目。
关 键 词 : 言 文 ; 感 ; 译 ; 诵 ; 文教 学 ; 文 语 翻 背 语 时效


病诟传统 文言文教学
生对知识把握不准时给 以适 当的点拨 , 而后 明确 。第三
上 中学 时 ,文 言文学 习可能是最 记忆 犹新 的 内容 了。其 实 , 习方 法却异 常简单 : 学 主要是上课 前 必须先 把原 文抄 在笔 记本 上 , 行 后空一 行 , 每 上课 时 , 师逐 老 字逐 句讲 , 自己逐字逐 句译 , 记清楚 , 目了然 , 笔 一 过后 就背诵 , 为笔者 的文言文学 习打下 了牢靠 的基 础 。 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理念
一、让学生学会文言文方法,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核心理念
文言文的教学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充分体会主动学习带来的喜悦。

学习高中文言文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课前预习法。

根据文言文本身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文言文,比其他任何一类文章的预习都更为重要。

文言文预习的关键是依靠注释,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同时让学生学会将文言字词句进行归类,同时借助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分析课文内容领会精神实质,学到知识的同时领略作为我国文化瑰宝的魅力.要通过各种方法激励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教师及时帮助释疑,并适时肯定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不断建立起自信,内心不断喜悦。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还要教会学生读注解的学习方法。

置注解于不顾,上课只会一门心思地记录老师的讲解,结果,教师讲的积极性越高,学生记的被动性越强,学习的过程也就越苦闷,成绩当然也提不高。

如果学会了读注解,用工具书,学生就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的发现,从而激发起
阅读兴趣。

所以,教师不必一字一句的讲解,只需引导学生学会掌握这种方法,从而帮助其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新课标提出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意识、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明白读书是自己的事,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应主要依靠自己去解决,如果连读注解、查工具书的这种最起码的学习方法都不会,那根本就无从谈及喜爱学习文言文了。

二、坚持朗读和背诵,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理念
朗读和背诵是中华民族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是训练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高中文言文的教学重要理念。

现在,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朗读和背诵是高中学生走进文本,对文本感到兴趣的重要途径。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就是经过反复朗读,自己也就能领悟文章的旨意了。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和不同要求的诵读训练,以读促析,披文入理,读中感悟,读中生疑,读中解疑,以读来串起学生直接感知文章语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思想情感、赏析作品精妙所在的学习活动。

学生越读越深刻,越背诵就越有成就感,对文言文的学习就更加热爱。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在读中品味文章形、意、
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后,教师进一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主动利用注解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懂词义,读准节奏,读出语气,读出句意、段意和文意。

学生自觉地在读中译句解意,比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效果会好得多。

在品读中品出文章韵味,让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语句,探究关键句在文中的作用及其丰富的内涵,并体味语言的优美和修辞的巧妙。

在背诵文章中,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力求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将文章的内涵传达出来,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在背诵中领会主旨,让学生结合对文章的整体阅读,师生共同分析、探讨,研究文章主旨。

因此,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离不开朗读和背诵,这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之一。

三、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宝贵理念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是最宝贵的。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动力之源就是兴趣,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才能避免文言文学习的枯燥,引导他们领悟作品的内涵。

文言文与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学生在生活中就存在许多耳熟能背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

如果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
得到老师的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就会大大消除。

例如在上《鸿门宴》一课时,我利用学生对楚汉相争的故事、人物略知一二,让学生说说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远比教师一人谈效果要好得多。

上《赤壁赋》时,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赤壁自然风光,学生在美景中徜徉,自然在学习课文时兴趣盎然,不讲也想知道文中所写的内容与自己所见有什么一样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一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黄日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