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一材多用ppt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素材应用之十大技法之一材多用PPT课件

高考作文素材应用之十大技法之一材多用PPT课件

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国之君, 之中?太宗
李世民不但非常清楚粮食与百姓、人民与 国家的密切联系,更深知“水能载舟,亦 能覆舟”的道理。而这样贤明的君主成就
为什么吃蝗 虫?
太宗吃蝗 虫怎么样
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更在情理之中。 (作用和意
只此一事便可看出,大唐之兴亦实属必然。义)?
13
[角度2——“出人意料和情理之 中”]
李时珍忘记了多日的劳累忽规了尝药的危险淡化了家人的忧虑为了修正药书为了造福百姓为了千万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他放弃了自己的享受甚至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终于完成了流传千古的本草纲目
作文素材应用之 一材多用
1
材料有限,而论点多变, 目
我们怎么办?


灵活思维

一材多用
2
示例:《烛之武退秦师》

例 ①金子总会发光的。烛子武是块“金
19
拓展训练1:

1.援用“太宗吃蝗虫”的素材,以

“责任”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 的文字。
牛 刀
2.援用“失街亭”的素材,以“位置” 为话题,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文字。
20
拓展训练2:
任意选择一个素材,看看 大
你能从哪些角度分析出自己的观 点。
“5.12汶川大地震”
显 身 手
“三鹿奶粉”事件
“神舟七号”上天
21
谢谢指导!
22
根据不同的论点,运用下则材料
素 材
李时珍针对当时药书谬误颇多,延误病情,害人 性命的情况,决心重修本草,编一本较为准确、实 用的药书。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亲自进山采药,亲
补 充
尝百草,用了19年的时光,终于写成了流传后世的

优选议论文写作素材一材多用pptppt(共25张PPT)

优选议论文写作素材一材多用pptppt(共25张PPT)

他的不敢忘记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这几道题话题相同吗?角度 (02满分作文《面对选择》)
走出圈子对于苏轼而言,指的是什么?
1)、《良心》
(02年高考湖南)
呢? 心中只有他的前途命运,那么,他就可能只会沉浸于个人的伤痛之中,也就不可能胸怀天下,得到人民的拥护了。
假如只有一个材料,该
如何来写?如屈原事例。
[例一] 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
“希望的田野上”,这不正是“心灵选择”的 他怎么样去走出圈子的? 材料和观点融合后,怎样深入下去?
结果吗? 表述上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如临其境。 正是因为东坡不敢忘记肩上的责任,牢记要为百姓造福,才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爱戴,美名扬天下。 表述上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如临其境。 (03卷——情感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2002年高考湖南满分作文《良心》) 这几道题话题相同吗?角度呢?
举例1
材料:苏轼
1.观点:走出圈子
2.走出圈子对于苏轼而言,指的是什么? 苏轼为什么要走出圈子? 他的走出圈子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他怎么样去走出圈子的?
话题:走出圈子
经历了乌台诗案,继而被流放到
黄州,一个偏僻荒凉之处,苏轼陷入了 痛苦的圈子,不能自拔。此时,庄子 弃相不做的选择提醒了苏轼,他开始换 个眼光看世界。于是,一切豁然开朗。 (为 什么) “不经历风雨,怎见得彩虹”,面对
优选议论文写作素材一材 多用ppt
“一材多用”的技巧
把已知材料尽量往话题上
“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
(但不是强扭!!)
尽量找出材料与话题的联系
“一材多用”三步骤
观点是什么? 材料可以怎样与观点契合? 3.材料和观点融合后,怎样深入下去?
——用材料就观点进行提问:是什么?为 什么? 意义或作用怎么样?

高考作文技法指导之议论文“一材多用”精品PPT

高考作文技法指导之议论文“一材多用”精品PPT
高考作文 技法指 导之议 论文“ 一材多 用”精 品课件
高考作文 技法指 导之议 论文“ 一材多 用”精 品课件
2、生活需要一个支点
空虚是人生中的最大敌人,它会让照耀心灵的阳光变 得黯淡,使思想的花朵枯萎凋零。陷入空虚的人们,像 是在流沙中挣扎,稍有闪失就会万劫不复。只有得到一 个牢固的支点,才能绝地逢生。日本有位92岁得老太 太柴田丰,因为扭了腰,不能去跳自己最喜欢的日本舞, 生活陷入空虚。好在儿子帮她找到了一个支点,让她重 拾笔墨写起了小诗,结果获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首部 诗集销量突破百万册,远远超过了专业的诗人。这个支 点让柴田丰的生命获得了升华。
这在某些侧面体现了米芾性格中孤傲的一面,那种睥睨一 切,不可一世的作风,让人既喜欢又讨厌。
高考作文 技法指 导之议 论文“ 一材多 用”精 品课件
高考作文 技法指 导之议 论文“ 一材多 用”精 品课件
1、以“本领与平台”为关键词
有本领的人必会借助于合适的平台,借机腾飞。癫不 可及的背后,是崇尚文化的北宋,是浪漫无比的天子 宋徽宗。米芾是颗幸运的种子,命运的风拂过,把他 带到了“丹青盛世”的北宋,让他飘落在浪漫天子宋 徽宗的脚下,借助身下一片艺术的沃土。“以书画论 英雄”,如春雨丝丝渗入米芾的心,他尽情地汲取着 这片沃土中的养分,依托这一平台,在丹青盛世,如 花朵一样骄傲地怒放。
高考作文 技法指 导之议 论文“ 一材多 用”精 品课件
高考作文 技法指 导之议 论文“ 一材多 用”精 品课件
作文 “一材多用”的技巧:
1、把已知材料尽量往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 其实,有些看起来与题目关联不大的生活素材,经过巧妙的艺术
处理,就可以转化成作文的材料,为我所用。
高考作文 技法指 导之议 论文“ 一材多 用”精 品课件

【絮语文精品课件】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讲评课件28张

【絮语文精品课件】2024届高考写作指导:作文素材一材多用讲评课件28张


官场的显达,
返璞归真的
自由与灵性。苏东坡将生命的本质填写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
一材多用的步骤:
1,6520
1. 运用脑髓——多角度深思素材。
3,411
2. 放出眼光——寻找素材与观点的契合点。
6,7850
3. 自己来拿——围绕中心,“材为我用”
7,6298

运用脑髓 多角度深思素材
回 归 素 材 集 苏炳添的事迹”,可以多角度切入:
受父辈和儿时经历影响,彭士禄立志科技报国。为此,他远赴异国他乡
留学汲取先进知识,在苏联完成化工机械学习后,继续进修了核反应堆
专业。归国,为中国核潜艇事业开疆拓土,彭士禄这一路走得坚定又艰
辛。面对资源匮乏、人才稀缺的窘迫环境,他从不言弃,隐姓埋名数十
年,在荒凉的四环大山深处潜心钻研技术。有志者事竟成,在总工程师
“苏炳添是中国田径的璀璨明星,是中国乃至亚洲田径史上里 程碑式的英雄人物。而生活中的苏炳添却是一个踏实勤奋、低调 谦虚、只专注于训练的优秀运动员。
苏炳添在重大赛事中因为抢跑被罚下赛场,他把照片存 进手机里,提醒自己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速度,属于执着于每个 0.01 秒的人。怀揣着这种不服输 的信念,苏炳添捅破了这层让几代人梦寐以求的“窗户纸”。
每次站上赛场,苏炳添拿着卷尺测量起跑器距离的细节已 经广为人知。而训练场上他一遍又一遍地蹬踏起跑器,一次又 一次地回看录像。每个动作都全神贯注、精益求精,每场训练 都全力以赴、力求突破。成千上万次的锤炼,最终成就了赛道 上的成绩突破。
①主题:细节、锤炼、精益求精、全力以赴、力求突破。
苏炳添说:“我还想努力地去完成东京奥运会,因为,在大家 的印象里,我们的百米水平跟世界水平相差太远了,所以希望通过 奥运会,缩短与世界水平距离。向世界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跑得 更快。”得与失黄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才子或高高在

优选高考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ppt(共22张PPT)

优选高考作文素材的一材多用ppt(共22张PPT)
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才子或高高在 上的官员,他回归成“寂寞东坡一病翁”。 他只是个纯朴真挚的文人,不再计较仕途的 得失,他的眼界已由平面的当下,扩展到立 体的鼓劲,它的内核充实了,他吟出“竹杖 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 达,他的《赤壁赋》被一代代的传诵,成为永 垂历史的名篇。失去的是官场的显达,得到的 是返朴归真的自由与灵性。苏东坡将生命的本 质填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4)会考作文材料: • 当被问及成功秘诀时,一位成功人士回答:“我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而另一
位成功人士则说:“我所做的事情,没一件是有把握的。”
• (5)市统测作文材料:
• 有人说:世事其实不必太过在意。也有人说:世界上最怕认真二字。
• (6)月考作文材料:
• 游人/从千里之外/前来观风景

杰克住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上。他从未见过海,他十分想见海。有一天他得到一个机会,当他来到海边,那儿正笼罩着雾,天气又冷。
“啊,”他想,“我不喜欢海。庆幸我不是水手,当一个水手太危险了。”在海岸上,他遇上一个水手。他们交谈起来。

“你怎么会爱海呢?”杰克问,“那儿弥漫着雾,又冷。”

“海不是经常都冷和有雾。有时,海是明亮和美丽的。但在任何天气,我都爱海。”水手说。
这种爆发式的成长速度令人关注。科学家研究后发现,在刚开始的半年内它并非 不生长,而是在发育它的根部,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它专心致志地在地底下发展 庞大的根系,最深的根系竟然超过28米。当吸收了充分的营养和蓄积了足够的能量 之后,尖毛草便像井喷式的生长而一发不可收,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 (1)某月考作文材料:
赏读下面几个
• 高考优秀作文 可是非洲草原上的毛尖草在积蓄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后,在短短的

高考作文素材应用之十大技法之一材多用通用课件

高考作文素材应用之十大技法之一材多用通用课件


选式。
举例说明
03
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
,从而得出不同的启示和观点。
表达要准确
准确表达
用词得当,语法规范,逻辑严密 ,无歧义。
表达技巧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排比等;注意句子结构,避免冗 长复杂句式。
举例说明
选用简练明了的词汇和句式,准 确表达文章意思,避免出现歧义 和误解。同时,要注意句子之间 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思路清晰、 连贯。
文学形象素材实例分析
要点一
总结词
文学形象素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以通过对文 学形象的深入挖掘和再创作进行一材多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以《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例,她既可以用作“情感与理 智”主题的素材,也可以用作“才情与命运”主题的素材 。在论述情感与理智时,可以强调林黛玉情感丰富、理智 清醒的性格特点;在论述才情与命运时,可以分析林黛玉 才情出众却命运多舛的悲剧人生。
情感升华法
总结词
在阐述素材时注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使文章 更具感染力和共鸣力。
详细描述
情感升华法强调在应用素材时,不仅要客观 地描述事实,还要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其 中。通过情感升华,可以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和共鸣力,触动读者的内心。例如,在写一 篇关于亲情的作文时,可以结合自己与家人 的相处经历,表达对亲情的感激和珍视,使 文章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02 一材多用的技法
角度变换法
总结词
通过改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角度,使同一则素材适应不同的主题需求。
详细描述
在应用一材多用的技法时,角度变换法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通过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则素材,我们可以挖 掘出不同的内涵和意义,从而丰富作文的内容和论据。例如,一则关于居里夫人的素材,可以从她对科学的执着 追求、对家庭的付出、对社会的贡献等不同角度进行阐述,适用于不同主题的作文。

一材多用的作文分析PPT课件

一材多用的作文分析PPT课件
选择合适的素材
在写作时,根据作文主题和要求,选择最合适的 素材进行运用。
灵活运用素材
在运用素材时,应学会从不同角度挖掘素材的意 义,实现一材多用。
THANKS
感谢观看
鼓励一材多用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尝试一 材多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应变能力。
拓展学生素材库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读书活动、推 荐阅读书目等方式,帮助学生拓 展素材库,为一材多用提供更多
可能。
个人在写作中如何实践一材多用
积累丰富素材
在日常学习中,应注重积累各种类型的素材,包 括事实、数据、名人名言等。
实例二:同一素材在不同文体的应用
总结词
文体转换,提升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展示同一素材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要求,学 习如何根据文体的不同进行素材的取舍和表达方式的调整。例如,同一故事素材 ,可以以记叙文的方式叙述,也可以以议论文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论述。
实例三:同一素材在不同语境的应用
总结词
语境适应,增强语言敏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展示同一素材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让学生理解语境对语言表达的影响,学习如何根据语境的不 同进行素材的运用和表达方式的调整。例如,同一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学生需要 学会根据语境判断和理解其含义。
05
总结与建议
一材多用的效果与影响
提高写作效率
通过一材多用,学生可以减少寻 找素材的时间,快速完成作文,
意义
通过一材多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 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写作兴趣 和自信心,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阅读理解能力和素材积累能力。
02
一材多用的概念及重要性
一材多用的定义

课件高考作文技法指导之议论文“一材多用”_获奖ppt

课件高考作文技法指导之议论文“一材多用”_获奖ppt

当堂练习
柴田丰(1911-2013年),日本知名女诗人。2003年,因扭了腰无法跳最 由A.于顺言藤行摸怪瓜异—、喜—不由谙爱表世及事的里,,他日开不掘但本取仕意途舞无望而,而生且日活渐困寂顿。寞,百无聊赖,一度抑郁。在儿子的鼓励下开始创作诗
其实,大家头脑中已经储存了不少材料,但为什么还会为材料匮乏而发愁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有些同学不会高效率地利用自己占有的材料,不善于一材多用。
3、对事例,进行深挖掘,巧挖掘或是稍微调整角 度。
A.顺藤摸瓜——由表及里,开掘取意
1、把已知材料尽量往话题上“拉一拉、靠一靠甚至扭一扭”
以不变应万变 ——议论文中的一材多用
B.另辟蹊径——不走常 路,别有风景
由于事物本身的丰富多彩,一则好的材料总是立体型的,具有多元的属性,再加上不同的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因此,同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
他并没有因今天物质的清贫,沉入凡俗,放弃执著,反而聚集了精神,艺术渐臻佳境,《砚山铭》的拍卖更是创造了书画界的一个神话。
注意:需说明的是,同一材料的多用,是指在 甚至有一次米芾想要巧取豪夺徽宗皇帝的一个砚台,徽宗也默许了。
这个支点让柴田丰的生命获得了升华。
有一次外出,见一奇形巨石说:“这块巨石足以受我一拜!
3、以“今天、明天”为关键词
今天落魄的境遇并不能影响明天的辉煌,书画家米芾生前 从经历上来说,米芾十岁之前就以欧、颜、柳等人的书法为正宗本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褚遂良、魏晋书法以及后来碑刻石篆的学习让他的书法更加成熟而风格多样。
如果你真的这样想,那你就错了。
我们都知道,写诗的人很多,成为诗人的却很少,而受到欢迎的诗人则更少。
从经历上来说,米芾十岁之前就以欧、颜、柳等人的书法 为正宗本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对于褚遂良、魏晋书 法以及后来碑刻石篆的学习让他的书法更加成熟而风格多 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从十二岁起就开始打室内板球。同时,他还是一位 优秀的举重运动员和轮椅橄榄球运动员。 1994年约翰〃库缇斯成为了澳大利亚残疾人网球赛的 冠军,并作为澳大利亚的板球队的一员被邀请去南非旅行, 有幸受到了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接见。 2000年,约翰拿到来自澳大利亚体育机构的奖学金时, 从竞技体育中退役,为悉尼2000 Paralympic训练,并在 全国健康举重比赛中排名第二。离开赛场后,约翰在4个 主要的体育机构:板球、橄榄球联盟、足球和橄榄球协会 都取得了2级教练证书。他还能潜水,甚至还考出了驾照。
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 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 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 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 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 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 痛穿越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 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 唯有忘记。顿悟。
材料有限,而论点多变, 我们怎么办?
灵活思维 一材多用
目 标 解 密
一材多用的步骤:
1、运用脑髓-----多角度深思素材。
2、放出眼光------寻找素材与观点的契合点。
3、自己来拿------围绕中心,“材为我用”。
赏读下面几个 高考优秀作文 片段:
忘记与铭记
• 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 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 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 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 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 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 “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总是 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 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 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 迈? •
他的故事将会给你启发! 他的决心将会给你挑战! 他的生活历练将会改变你!
他天生严重残疾,但他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 观念;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却形成了世 界级的自尊、自信和自立。他拒绝向现实低头,反 而选择坚强地活下去……这就是世界著名的激励演 讲家约翰〃库缇斯。
让我们一起走近约翰· 库缇斯
1000次摔倒,可以1001次地站起来 约翰〃库缇斯以超人的毅力生活、学习,一次次 地挑战自己,他对自己说:“没有什么不可能!”约 翰〃库缇斯问现场听众:“你们曾经制定过自己的人 生目标吗?”大部分的人举起了手。他又问:“你们 都将目标写下来了吗?”只有一半的人还举着手。约 翰〃库缇斯挥了挥大手,坚定地说:“把你的目标写 下来,然后去努力实现它。不要怕失败。100次摔倒, 可以101次地站起来;1000次摔倒,可以1001次地站 起来,摔倒多少次没关系,重要的是,你能站起来多 少次。别人对我说,约翰,你什么都不做也没关系, 你整天在家里不做任何事都可以,没有人会责怪你。 但我说,我不可以。懒惰不是我的强项,我必须发挥 我的优势。”
• 思考:这一组高考作文都选用了 关于苏轼的材料,同时写得各不 相同。它们有什么特点?对于我 们储备写作素材有什么启示?
•一个材料,可以变换多个角度, 论证不同观点。
• 小窍门: • 1、关注课内外,积累素材; • 2、理解话题含义,选准角度; • 3、从不同角度分析寻找材料与话题的
契合点
(一)、运用脑髓-----多角度深 思素材
新拿来主义
学习目标
• 1.懂得一材多用的重要意义,掌握该 种写作的思路和方法。 • 2.在掌握的素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 在考场上灵活运用。
新课导入
同学们,赏析论证“聪明”的两个语段,谈谈存在的问题。 1、挑战自我的人是聪明的。屈原于正道直行,纵身汨罗江, 死得其所,留下千古美誉。他聪明的为自己赢得了尊严。 2、勇于创新,挑战自我的人是聪明的。乔布斯一身都在发 明创造,勇于创新。他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是个好上司, 不是个好父亲,不是个好丈夫,但我可以负责的说,我是个 好员工。” 问题:素材的描述和中心不符合。
课堂练笔
• 阅读下面关于世界著名的激励演讲家约
翰· 库缇斯 的材料,并根据观点进行论述。
别对自己说 “不可能”
无腿超人John Coutis
世界著名的激励演讲家
约翰〃库缇斯
1970年出生 澳大利亚人 出生时,仅有矿泉水瓶那么 大,他的脊椎下部没有发育,两 条腿细得像豆芽,根本没有成型, 既无法行走,也无法安装假肢。 17岁时接受截肢手术,29岁时 罹患癌症,一个出生时被医生断 言活不过当天的残疾人一直顽强 生活到现在……
得与失 • 黄州的苏东坡不再是那个傲世才子或高高 在上的官员,他回归成“寂寞东坡一病 翁”。他只是个纯朴真挚的文人,不再计 较仕途的得失,他的眼界已由平面的当下, 扩展到立体的鼓劲,它的内核充实了,他 吟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 任平生”的豁达,他的《赤壁赋》被一代 代的传诵,成为永垂历史的名篇。失去的 是官场的显达,得到的是返朴归真的自由 与灵性。苏东坡将生命的本质填写了浓墨 重彩的一笔。
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残疾却没有被击倒的“巨人”
天生的残疾注定约翰〃库缇斯从小要经受很多常人难以 想像磨难。9岁的时候,约翰〃库缇斯上学了,但他被同学 当成了“怪物”,受尽了嘲笑和恶意的捉弄。他天生倔强, 虽然肢体残疾,但仍坚持到一所健康孩子的小学里读书, 但那时调皮的孩子把约翰当成怪物,经常追得他乱跑。9岁 的一天,淘气的学生竟然把他绑起来,用胶布封上嘴,扔 到垃圾桶里,然后点上火,差点被活活烧死。一股浓烟弥漫 开来,周围都是垃圾烧着的声音,约翰拼命扭动才幸免遇 难。他曾被人吊在转动的风扇下;他的同学还恶作剧地在 他要走的路上撒满图钉,使他双手鲜血淋漓…… 15岁那年,他去参加考试,为了答题姿势舒服一些, 他把两条腿“像青蛙一样”跷在后边,可是等考完出来后 才发现,两条毫无知觉的腿上被同学用铅笔刀割出了一道 道血口子,上面还插着针、铅笔,三个脚指头被割断,15 岁的约翰黯然爬开,身后留下了一条血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