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合集下载

无压管道闭气试验操作细则(参考) (1)

无压管道闭气试验操作细则(参考) (1)

第二十节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操作细则1.总则1.1.本细则适用于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的检测。

1.2. 本细则依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编写。

1.3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污水、污雨水合流至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的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

2. 仪器设备2.1膜盒压力表。

3.试验准备3.1 闭气试验适用于混凝土类的无压管道在回填土前进行严密性试验。

3.2闭气试验时,地下水位应低于管外底150mm,环境温度为-15~50℃。

3.3下雨时不得进行闭气试验。

4.试验4.1对闭气试验的排水管道两端管口与管堵接触部分的内壁进行处理,使其洁净磨光;4.2调整管堵支架脚,分别将管堵安装在管道内部两端,每端接上压力表和充气罐(图1);闭气试验示意图图14.3用打气筒向管堵密封胶圈内充气加压,观察压力表显示至0.05~0.20MPa,且不宜超过0.20MPa,将管道密封;锁紧管堵支撑脚,将其固定;4.4用空气压缩机向管道内充气,膜盒表显示管道内气体压力至3000Pa,关闭气阀,使气体压力至3000Pa,关闭气阀,使气体趋于稳定,记录膜盒表读数从3000Pa降至2000Pa历时不应少于5min;气压下降较快,可适当补气;下降太慢,可适当放气;4.5膜盒表显示管道内气体压力达到2000Pa时开始计时,在满足该管径的标准闭气时间规定(见表1),计时结束,记录此时管内实测气体压力P。

4.6管道内气体检验完毕,必须先排除管道内气体,再排除管堵密封圈内气体,最后卸下管堵。

4.7管道闭气检验工艺流程应符合下图2规定管道闭气检验工艺流程图图25. 管道闭气试验结果判定5.1当完成管道闭气试验4.5,此时管内实测气体压力P,P≥1500Pa则管道闭气试验合格,反之,不合格;5.2被检测管道内径大于或等于1600mm时,应记录测试时管内气体温度(℃)的起始值T1并将达到标准闭气时间时膜盒表显示的管内压力值P,用下来公式修正,修正后和终止时T2,管内气压下降值△P:△P=103300-(P+101300)(273+T1)/(273+T2)△P如果小于500,管道闭气试验合格;5.2管道闭气试验不合格时,应进行漏气检查、修补后复检。

市政管道闭水试验规范

市政管道闭水试验规范

试验时间的确定
试验时间应根据管道长度、管材类型、土壤性质等因素确定 试验时间应确保管道无渗漏现象,且管道接口无异常 试验时间应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试验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观测和记录数据
观测点设置:在管道的不同位置设置观测点,以便全面了解渗漏情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试验用水应清洁无杂物,不得含 有影响试验结果的杂质。
试验用水的水量应满足管道长度、 管径及管道埋深等要求,保证水 压及水位的稳定性。
闭水试验的方法
04
准备工作
试验水深:根据管道长度和 直径确定试验水深,一般为 300mm-500mm
准备工作:确保管道安装质 量合格,检查管道外观、接 口密封性等
01
闭水试验的目的
02
确定管道的密封性
目的:检查管道的严密性,确保无渗漏 方法:向管道内注水,加压后观察是否漏水 重要性:保证管道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管道工程
检验管道的施工质量
确保管道无渗漏 检查接口连接质量 验证防水措施的有效性 评估管道抗压性能
为后续工作提供保障
试验后应及时清 理现场,并对管 道进行全面检查, 确保无安全隐患。
注意环境保护
试验前应检查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确保无渗漏现象。 试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水流入管道或检查井中,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试验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将废弃物分类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闭水试验时应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重新进行闭水试验
对渗漏部位进行修补
更换管道或重新施工
记录并报告不合格情况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9.1.1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2无压管道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9.1.9管道的试验长度除本规范规定和设计另有要求外,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3.1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5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4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表9.3.5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2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q=1.25√D(9.3.5-1)i3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4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 注水法试验附录D 闭水法试验附录E 闭气法试验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 注水法试验附录D 闭水法试验附录E 闭气法试验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无压管道严密性试验方法

无压管道严密性试验方法

无压管道严密性试验一、基本规定1、污水、雨污合流管道及湿陷性、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过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管道的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应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

3、全断面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无压管道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时,或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除达到设计要求外,管渠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也应检验合格,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符合规范要求时,可不必进行闭水试验。

4、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定方法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附录F的规定进行。

5、管道的试验长度: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若条件允许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

当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⅓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二、管道试验方案与准备工作1、试验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后背及堵板的设计;进水管路、排气孔及排水孔的设计;加压设备、压力计的选择及安装的设计;排水疏导措施;升压分级的划分及观测制度的规定;试验管段的稳定措施和安全措施。

2、闭水试验准备工作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开槽施工管道未回填且沟槽内无积水。

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应做好水源引接、排水疏导等方案。

3、闭气试验适用于混凝土类的无压管道在回填土前进行的严密性试验。

闭气试验时,地下水为应低于管外底150mm,环境温度为-15℃~50℃。

下雨时不得进行闭气试验。

4、管道内注水与浸泡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小时。

三、试验过程与合格判定1、闭水试验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 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 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 C 注水法试验附录 D 闭水法试验附录 E 闭气法试验附录 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 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 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9.1.1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2无压管道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9.1.9管道的试验长度除本规范规定和设计另有要求外,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3.1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5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4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表9.3.5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2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q=1.25√D(9.3.5-1)i3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4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要求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 注水法试验附录D 闭水法试验附录E 闭气法试验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市政管道闭水试验

市政管道闭水试验

市政管道闭水试验(无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要求技术论文 2008-12-28 18:05:42 阅读1794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1试验条件对于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规程要求,必须再回填前做闭水试验。

闭水试验前,施工现场应具备以下条件:1)管道及检查井的外观质量及“量测”检验均已合格;2)管道两端的管堵(砖砌筑)应封堵严密、牢固,下有管堵设置放水管和截门,管堵经核算可以承受压力;3)现场的水源满足闭水需要,不影响其它用水;4)选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2试验程序在具备了闭水条件后,即可进行管道闭水试验。

试验从上游往下游分段进行,上游实验完毕后,可往下游充水,倒段试验以节约用水。

试验各阶段说明如下:1)注水浸泡:闭水试验的水位,应为试验段上游管内顶以上2米,将水灌至接近上由井口高度。

注水过程应检查管堵、管道、井身,无漏水和严重渗水,在侵泡管和井1~2天进行闭水试验;2)闭水试验:将水灌至规定的水位,开始记录,对渗水量的测定时间,不少于30分钟,根据井内水面的下降值计算渗水量,渗水量不超过规定的允许渗水量即为合格。

3)试验渗水量计算:渗水量试验时间30分钟时,每km管道每昼夜渗水量为Q=(48q)*(1000/L),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渗水量q---闭水管道30分钟的渗水量L---闭水管段长度当Q≤允许渗水量时,试验即为合格。

参考资料:《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标准》(CJJ 3—90)采用满管闭水试验方法附: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10、11章)10.3 无压力管道严密性试验10.3.1 污水、雨污水合流及湿陷土、膨胀土地区的雨水管道,回填土前应采用闭水法进行严密性试验。

10.3.2 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长度不宜大于1km,带井试验。

10.3.3 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10.3.3.1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10.3.3.2 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10.3.3.3 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10.3.3.4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闭水试验质量标准

闭水试验质量标准

2.7 闭水试验质量标准
2.7.1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5)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2.7.2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 计;
(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4)管道闭水试验应按《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闭水法试验进行。

2.7.3不同管道闭水试验抽检频次要求
(1)污水管道沟槽回填之前应根据设计及相关要求全线进行闭水试验。

(2)雨水管道闭水试验频次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设计要求时需首段闭水或根据地方标准要求进行闭水。

(3)对于雨水渠,若图纸要求闭水,则按规范及设计要求闭水;若图纸无要求,则首段必须闭水;若为整体现浇混凝土渠,水头不低于2米;若为分体式现浇混凝土渠,水头不低于0.5m。

2.7.4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现行规范要求。

图2.7-1 管道闭水试验。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008—10—15发布,2009—05—01实施。

发布公告: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同时作废。

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3.1 施工基本规定3.2 质量评定基本规定4 土石方与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2 施工降排水4.3 沟槽开挖与支护4.4 地基处理4.5 沟槽回填4.6 质量验收标准5 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5.1 一般规定5.2 管道基础5.3 钢管安装5.4 钢管内外防腐5.5 球墨铸铁管安装5.6 钢筋混凝土管及预(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5.7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安装5.8 玻璃钢管安装5.9 硬聚氯乙烯管、聚乙烯管及其复合管安装5.10 质量验收标准6 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6.1 一般规定6.2 工作井6.3 顶管6.4 质构6.5 浅埋暗挖6.6 定向钻及夯管6.7 质量验收标准7 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7.1 一般规定7.2 沉管7.3 桥管7.4 质量验收标准8 管道附属构筑物8.1 一般规定8.2 井室8.3 支墩8.4 雨水口8.5 质量验收标准9 管道功能性试验9.1 一般规定9.2 压力管道水压试验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4 无压管道的闭气试验9.5 给水管道冲洗与消毒附录A 给排水管道工程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划分附录B 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附录C 注水法试验附录D 闭水法试验附录E 闭气法试验附录F 混凝土结构无压管道渗水量测与评定方法附录G 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评定方法附录H 取氨酯(PU)涂层本规范用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加强给水、排水(以下简称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管理,规范施工技术,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管道闭水试验专项施工方案(DOC)

管道闭水试验专项施工方案(DOC)

管道闭水试验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管道闭水试验是一项重要的工程质量检验手段,通过闭水试验可以检验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管道闭水试验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准备工作1.确认闭水试验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2.制定闭水试验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人员安排、设备准备等。

3.检查管道系统的完整性,确保无损坏或漏水的情况。

4.准备闭水试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封堵器、水表、测压设备等。

三、施工步骤1.封堵管道系统:首先,根据闭水试验的要求,在管道系统的进出口处设置封堵器,确保管道系统完全封闭。

2.充水试验:将管道系统内充满水,确保水位高于最高点,然后关闭进水口,保持水压稳定。

3.检查压力:使用测压设备对管道系统的水压进行监测,持续一定时间,观察是否有压力波动或水渗漏情况。

4.压力释放:待闭水试验结束后,逐步释放管道系统内的水压,确保安全排水。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注意保护管道系统的附件和配件,避免损坏。

3.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泄漏的水源或杂物。

4.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施工,进行检查和处理。

五、施工结束及验收1.施工结束后,对闭水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并上报。

2.进行试验报告的编制,包括试验过程、参数记录、问题处理等。

3.进行相关责任人员的验收,确认闭水试验结果符合要求。

结语管道闭水试验是管道系统施工中重要的一环,只有通过严格的施工过程和规范措施,才能确保管道系统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文介绍的专项施工方案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条文说明之欧阳化创编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条文说明之欧阳化创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tance of water and sewerage pipeline worksGB 50268—2008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09年5月1日2008—10—15发布 2009—05—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2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268—2008,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1.9、3.1.15、3.2.8、9.1.10、9.1.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和《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 3—90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10月15 日前言本规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四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4]67号)的要求,由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97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的深入的调查研究和专题研讨,总结了我国各地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的实践经验,坚持了“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指导原则,参考了有关国内外相关规范,并以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规定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土石方与地基处理、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不开槽施工管道主体结构、沉管和桥管施工主体结构、管道附属构筑物、管道功能性试验及附录。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1.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闭水试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包括水泵、水表、调压阀、压力表、计时器、试验材料等。

2.密封管道:将阀门关闭,检查管道系统是否存在任何泄漏。

确保管道上的所有连接点、阀门和附件都已正确安装,并严密密封。

3.排气:打开管道低点的排气阀门,排除管道中的空气。

4.充水:用水泵将水缓慢注入管道系统,直到管道被充满为止。

在注入水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关闭排气阀门,以避免空气进入管道系统。

5.增压:继续使用水泵增加管道系统中的压力,直到达到设计压力。

在此过程中,需要验证管道系统是否存在任何泄漏,若有泄漏,需要及时修复。

6.记录时间:当达到设计压力后,开始计时。

记录试验开始时间以及试验结果。

7.保压:保持管道系统的压力稳定一段时间,通常是1-2小时。

在该时间段内,需要检查管道系统是否有任何明显的压力损失,如果有,则说明存在泄漏。

8.检测泄漏:使用压力表和水表检测任何压力损失和水流量的变化。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确定管道系统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9.停止试验:当试验时间结束后,关闭水泵和排气阀门。

排空管道中的水,并进行仔细的检查,以确保管道系统没有任何泄漏。

除了以上步骤外,可以使用自动计算方法来监测试验压力和水流量的变化,以便更准确地检测泄漏情况。

自动计算方法可以通过连接压力传感器和水流量传感器到计算机系统来实现。

这些传感器将实时监测管道中的压力和水流量变化,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系统中。

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预先编写的算法和模型来分析数据,并自动计算压力损失和水流量变化的情况。

通过与设计参数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管道系统的泄漏情况。

自动计算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更准确和实时的数据,减少人为误差,并减少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综上所述,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管道质量检测方法。

通过严格按照试验步骤进行试验,并结合自动计算方法,可以准确检测管道系统是否存在泄漏,并确保管道系统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规范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规范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规范篇一: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9.1.1 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2 无压管道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9.1.9 管道的试验长度除本规范规定和设计另有要求外,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3.1 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 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2 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3 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4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5 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 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2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3 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4 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 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1 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表9.3.5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2 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q=1.25√Di (9.3.5-1)3 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4 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整理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整理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整理

9.1.1 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2 无压管道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9.1.9 管道的试验长度除本规范规定和设计另有要求外,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9.3.1 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 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2 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3 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4 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5 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 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计;2m内壁加.2 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3 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4 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 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1 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表9.3.5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允许渗水允许渗水(mm)(mm)管道内管道内管km)][/(24km)]/(24[43.3017.60200120000 21.62 45,1300 30046.70 1400 25.00 40048.40 500 27.95 1500 钢筋50.00 30.60 600 1600 混凝土管51.50 700 1700 33.0053.00 1800 800 35.3554.48 37.50 900 190055.90 2000 39.522 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Dq (9.3.5-1)=1.25 √i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3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1给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
2无压管道应按本规范第9.3、9.4节的规定进行管道的严密性试验,严密性试验分为闭水试验和闭气试验,按设计要求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闭水试验或闭气试验进行管道功能性试验;
9.1.9管道的试验长度除本规范规定和设计另有要求外,压力管道水压试验的管段长度不宜大于1.0km;无压力管道的闭水试验,条件允许时可一次试验不超过5个连续井段;对于无法分段试验的管道,应由工程有关方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

9.3 无压管道的闭水试验
9.3.1闭水试验法应按设计要求和试验方案进行。

9.3.2试验管段应按井距分隔,抽样选取,带井试验。

9.3.3无压管道闭水试验时,试验管段应符合下列规定:
1管道及检查井外观质量已验收合格;
2管道未回填土且沟槽内无积水;
3全部预留孔应封堵,不得渗水;
4管道两端堵板承载力经核算应大于水压力的合力;除预留进出水管外,应封堵坚固,不得渗水;
5顶管施工,其注浆孔封堵且管口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地下水位于管底以下。

9.3.4管道闭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不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内壁加2m计;
2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超过管顶内壁时,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设计水头加2m计;
3计算出的试验水头小于10m,但已超过上游检查井井口时,试验水头应以上游检查井井口高度为准;
4管道闭水试验应按本规范附录D(闭水法试验)进行。

9.3.5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
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
表9.3.5 无压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2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1.25√D
(9.3.5-1)
i
3异型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4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0.0046D
(9.3.5-2)
i
式中q——允许渗水量(m3/24h·km);
D
——管道内径(mm)。

i
9.3.6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9.3.7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1500mm钢筋混凝土管道,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方法按附录F
的规定进行,符合下列规定时,则管道抗渗性能满足要求,不必再进行闭水试验:
1管壁不得有线流、滴漏现象;
2对有水珠、渗水部位应进行抗渗处理;
3管道内渗水量允许值q≤2[L/(m2·d)]。

附录D 闭水法试验
D.0.1闭水法试验应符合下列程序:
1试验管段灌满水后浸泡时间不应少于24h;
2试验水头应按本规范第9.3.4条的规定确定;
3试验水头达规定水头时开始计时,观测管道的渗水量,直至观测结束时,应不断地向试验管段内补水,保持试验水头恒定。

渗水量的观测时间不得小于30min;
4实测渗水量应按下式计算:
q=
(D.0.1)
式中q——实测渗水量(L/min·km);
W——补水量(L);
T——实测渗水观测时间(min);
L——试验管段的长度(m)。

D.0.2闭水试验应作记录,记录表格应符合表D.0.2的规定。

表D.0.2 管道闭水试验记录表
施工单位:试验负责人: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记录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