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合集下载

模电第五章答案解析

模电第五章答案解析

【例5-1】电路如图 (a)、(b)所示。

(1)判断图示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2)求出反馈电路的反馈系数。

图(a) 图(b)【相关知识】负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解题思路】(1)根据瞬时极性法判断电路的反馈极性及类型。

(2)根据反馈网络求电路的反馈系数。

【解题过程】(1)判断电路反馈极性及类型。

在图(a)中,电阻网络构成反馈网络,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反馈电压,输入电压与串联叠加后作用到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管的);当令=0时,=0,即正比与;当输入信号对地极性为♁时,从输出端反馈回来的信号对地极性也为♁,故本电路是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在图(b)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结构与图(a)相同,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也时串联叠加,但反馈网络的输入量不是电路的输出电压而是电路输出电流(集电极电流),反馈极性与图(a)相同,故本电路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电路。

(2)为了分析问题方便,画出图(a) 、(b)的反馈网络分别如图(c)、(d)所示。

图(c) 图(d)由于图(a)电路是电压负反馈,能稳定输出电压,即输出电压信号近似恒压源,内阻很小,计算反馈系数时,不起作用。

由图(c)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压在电阻上的分压。

即故图(a)电路的反馈系数由图(d)可知反馈电压等于输出电流的分流在电阻上的压降。

故图(b)电路的反馈系数【例5-2】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从放大电路的输出回路有通路引回其输入回路,则说明电路引入了反馈。

(2)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正反馈,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直流反馈,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引入的反馈为交流反馈。

(4)既然电压负反馈可以稳定输出电压,即负载上的电压,那么它也就稳定了负载电流。

(5)放大电路的净输入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与反馈电压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串联负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说明电路引入了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负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100,第二极电压放大倍数为60,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6000 。

2、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和方式有容抗、直接和变压器三种形式。

3、阻容耦合的缺点是不适合传送频率很的或变换缓慢的信号。

4、在多级放大电路里,前级是后级的输出端后级是前级的负载。

5、反馈放大电路是由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

反馈电路是跨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6、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下列几方面的影响:使放大倍数降低,放大倍数的稳定性___提高_______,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改善,通频带宽度加宽,并且改变了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7、对共射极电路来说,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发射极上,与输入信号串联起来,称为串联反馈;若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的集极上,与输入信号并联起来,称为并联反馈。

8、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归纳为:电压放大倍数约1 ,电压跟随性好,输入阻抗___大________,输出阻抗小,而且具有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和功率放大能力。

9、设三级放大电路,各级电压增益分别:20dB,20dB,20dB。

输入信号电压为u i=3mV,求输出电压u O= 。

10、使放大电路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11、判别反馈极性的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12、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稳定电压放大倍数。

13、为了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流,可以引入电流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压,可以引入电压负反馈。

14、射极输出器的集电极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所以它是一种共集放大电路。

15、射极输出器无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作用。

16、为了放大缓慢变化的非周期信号或直流信号,放大器之间应采用( C )A.阻容耦合电路B.变压器耦合电路C.直接耦合电路D.二极管耦合电路17、两级放大器中各级的电压增益分别是20dB和40dB时,总的电压增益应为( A )。

模拟电子技术单元10-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常用4种基本组态

模拟电子技术单元10-4: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常用4种基本组态
《模拟电子技术》
项目模块 扩音器的制作
项目模块 扩音器的制作
单元十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的认识与应用
一、反馈的概念 二、反馈的作用与类型 三、反馈类型的判断 四、常用负反馈放大电路的4种基本组态 五、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六、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 七、实训: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组装调试
3、电压并联负反馈:如下图所示。 1)有无反馈 2)反馈类型
四、常用负反馈放大电路的4种基本组态
4、电流并联负反馈:如下图所示。 1)有无反馈 2)反馈类型
四、常用负反馈放大电路的4种基本组态
负反馈基本组态四种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1、电压串联负反馈:如下图所示。
1)有无反馈 2)反馈类型
四、常用负反馈放大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4种基本组态
2、电流串联负反馈:如下图所示。 1)有无反馈 2)反馈类型
四、常用负反馈放大电路的4种基本组态

章-模电习题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章-模电习题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6章-模电习题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共2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解:(1)×(2)√(3)×(4)√二、(四版一)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B、C或D。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解:(1)B (2)C (3)A (4)D三、(四版二)判断图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Af u 或A 。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f su图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L 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2f 2 1R R A R F u -≈-=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模电--负反馈题解

模电--负反馈题解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解:(1)×(2)√(3)×(4)√二、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B、C或D。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解:(1)B (2)C (3)A (4)D三、判断图T6.3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A 或f s u A 。

设图中所有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T6.3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L 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2f 2 1R R A R F u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 1fu A F 图(d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

模电第七章

模电第七章

模电第七章第七章负反馈技术习题类型7.1~7.9 负反馈放大电路基本概念7.10~7.14 分立元件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7.15,7.16 集成运放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7.17 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7.18~7.20 反馈放大电路稳定性分析7.1 某负反馈放大电路开环增益为105,若要获得100倍的闭环增益,其反馈深度F和环路增益T分别是多少?解:则反馈深度 F=1+AB=103环路增益T=AB=9997.2 已知A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 v=-1000。

当环境温度每变化1o C时,A v的相对变化为0.5%。

若要求电压增益相对变化减小至0.05%,应引入什么反馈?求出所需的反馈系数B和闭环增益A f。

解:要提高A v的稳定性,应引入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

由题意,要求7.3 已知某放大器低频段和高频段的电压增益均为单极点模型,中频电压增益A vo=-80,A v的下转折频率f L=12Hz,A v的上转折频率f H=200kHz。

现加入电压取样电压求和负反馈,反馈系数B v=-0.05。

求反馈放大器中频段的闭环电压增益A v f和闭环f Lf、f Hf。

解:7.4有一放大器的开环增益A=105,设开环时放大器产生非线性失真,失真系数γ=10%,若闭环后要求γ下降到1%,求电路的反馈系数B和闭环增益A f。

解:设基本放大器净输入信号为 X i,无反馈时放大器输出为为谐波成分引入负反馈,为了使输出基波不变,增加 X i则谐波分量减小7.5 一个放大电路的开环增益为A=5×105,引入反馈后的闭环增益 A f=100,要求当A变化引起的A f变化不能超过±0.001%,则允许A的最大变化是多少?解:即A的最大变化不应超过±5% 。

7.6 在一个电压跟随器电路中,反馈系数B=1,理想的闭环电压增益A f=1。

若实际反馈电路的闭环电压增益与理想值的偏差在0.02%范围内,确定开环电压增益的大小。

2012年模拟电子技术第四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练习题(含答案)

2012年模拟电子技术第四章 负反馈放大电路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负反馈放大电路【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了反馈的基本概念;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判断方法以及各类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并强调了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教学内容、要求和重点如表4.1。

表4.1 教学内容、要求和重点【例题分析与解答】【例题4-1】试判断例题4-1图所示电路的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解:首先进行有无反馈的判断。

若电路的输出回路与输入回路有由电阻、电容等元器件构成的通路,则说明电路中引入了反馈,否则无反馈。

在图4-1电路中,电阻R F和电容C F将电路的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联系”起来,构成反馈通路,使输出电压影响电路的输入电压,故引入了反馈。

图 4-1再进行正、负反馈的判断。

假设电路输入端信号的极性为上“+”下“-”,即T 1基极为“+”,集电极则为“-”,T 2基极为“-”,集电极则为“+”。

T 2集电极的输出信号通过电阻R F 和电容C F 反馈至R E1得到反馈信号f V ,其极性为上“+”下“-”,导致T 1的净输入信号be i f V V V =-减小,可判断该反馈为负反馈。

【例题4-2】电路如图4-1所示。

求深度负反馈下的电压放大倍数vf A 。

解:首先判断该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且o V 作用于反馈网络,在R E1上的压降即为反馈电压,故E1f o E1FR V V R R =+根据式if V V ≈有o o F vf i f E11V V R A V V R =≈=+ 【例题4-3】电路如图4-3所示。

求深度负反馈下的电压放大倍数vsf A 。

oV +sV I fI图4-3解:首先判断该电路中引入了电流并联负反馈,且o I 作用于反馈网络所得反馈电流为E2f o E2FR I I R R =+注意,在深度电流并联负反馈中,i 0I '≈,即电路输入电阻上的压降为零,亦即T 1基极电位为零,电阻R F 和R E2为并联关系,故有上式成立。

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解析

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解析

第6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解析例6. 1试判断图6.1电路的反馈组态。

解:设运放A i 反相输入端电压 V 的瞬时极性为(+),则A i 输出电压V o1为(-),A 2输出电 压V o 为(+),通过R 1和R t 分压反馈电压V f 的瞬时极性为(+), V f 与V j 反相串联在A 1输入 "7; ° +V CC R 2R i(+) *(+)_L 0 ----- + V i V o 图6.2端,使净输入电压V d 减小,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从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入, 输入信号从反相 输入端接入,因此为串联反馈;反馈电压V f 与输出电压V o成正比,比例系数为 尺/( R 1+ R 4), o1*1*I fR 3 T iR fR 5若V o 为零,则V f也为零,因此为电压反馈;综上所述该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例6.2.双管直接耦合电路如图 6.2.所示,试判断该电路的反馈组态。

解:在图6.2电路中,反馈电阻 R f 从输出级的射极将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输入级的基极, 因反馈信号和输入信号都从 T i 的基极接入,所以为并联反馈。

设输入信号在 极性为(+),则放大后T i 集电极为(-),T 2集电极为(+), T 2发射极为(-),因此通过R f 反馈到T i 基极的反馈信号瞬时极性为(-),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所以为负反馈。

又因为 并联反馈电路的输入电阻很小, T i 基极可视为“虚地”,则反馈电流:若将输出端短路,使输出电压 V o = 0,但1。

丰0 , I f6.2电路为电流并联负反馈电路。

例6. 3分析图6.3中的四个放大电路中的反馈电路*止 ------------------- I o R5+R f(1) 每个电路存在几个反馈?(2) 反馈的极性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3) 各个反馈电路在输出端的连接方式是电压反馈还是电流反馈 ?(4)各个反馈电路在输入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反馈还是并联反馈 ?解 反馈由本级的输出信号产生的,称为局部反馈;输出信号跨越一个以上的放大级向 输入端传送的称为环路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答案

习题5-1 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电路哪些性能? 解: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展宽频带、变输入和输出电阻 5-2 分析图5-14电路中的反馈: (1)反馈元件是什么? (2)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3)直流、交流还是交直流反馈? (4)本级反馈还是极间反馈? 解:a R 1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b R E 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c R 3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R 6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R 7、C 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流反馈、极间反馈。

5-3 试判断图5-15的反馈类型和极性。

解:a 电流并联负反馈。

b 电流串联正反馈。

au iR 1u oCb +V CCu 图5-14 习题5-2图u iu oc5-4 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反馈电路如图5-16所示,试判断反馈类型和极性。

解:图5-15 习题5-3图CCu u oabL CC+ -u o cCC+ -u u o d+V CCu u o u io R 2bu iu ocu iu o+ -图5-16 习题5-4图c 电流并联负反馈。

5-5 图5-17中,要达到以下效果,反馈电阻R f 在电路中应如何连接? (1)希望稳定输出电压; (2)希望稳定输出电流; (3)希望增大输入电阻; (4)希望减小输出电阻。

解:(1)如图,引入R f1。

(2)如图,引入R f2。

(3)如图,引入R f1。

(4)如图,引入R f1。

5-6 如图5-18中,希望稳定输出电流、减小输入电阻,试在图中接入相应的反馈。

解: 如图。

图5-17 习题5-5图RL + -u u o 图5-18 习题5-6图2u iRL + -u u o 2u i5-7 有一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A =1000,反馈系数F =0.1,求闭环放大倍数,如果放大倍数A 下降了20%,则此时的闭环放大倍数又为多少?解:9.91.010*******1f ≈⨯+=+=AF A AA 下降20%时,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为A dA AF A dA ⋅+=11f f =%10120%)20(1011-=-⋅ 94.79.9%)101201()1(f f f f ≈⨯-=+='A A dA A 5-8 有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其开环增益A =100,反馈系数F =0.01,求反馈深度和闭环增益各为多少?解: D =1+AF=25001.010011001f =⨯+=+=AF A A5-9 有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当输入电压为0.01V 时,输出电压为2V ,而在开环时,输入电压为0.01V ,输出为4V 。

6章-模电习题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6章-模电习题解-放大电路中的反馈题解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自测题 一、在括号内填入“√”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3)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4)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耦合电容、旁路电容越多,引入负反馈后,越容易产生低频振荡。

( )…解:(1)× (2)√ (3)× (4)√二、(四版一)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电流并联负反馈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 、B 、C 或D 。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解:(1)B (2)C (3)A (4)D三、(四版二)判断图所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并求出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 u A 或fs u A 。

设图中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图解:图(a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L 31321f 32131 R R R R R R A R R R R R F u ⋅++≈++= 式中R L 为电流表的等效电阻。

图(b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系数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电压放大倍数fu A 分别为 12f 2 1R R A R F u -≈-= 图(c )所示电路中引入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6)--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6)--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

第6章 反馈及负反馈放大电路试卷6.1 判断题。

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导内1. 任何实际放大电路严格说都存在某种反馈。

( )2. 所有放大电路都必须接入反馈,否则无法正常工作。

( )3. 反馈通路可由下列元器件组成:①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无源元件( )②晶体管、运放等有源器件( )。

4. 共集(或共源)放大电路由于1u <A ,故没有反馈。

( )5. 若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负,则引入的反馈一定是负反馈。

( )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与组成它的基本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量纲相同。

( )7. 若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则负载电阻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不变。

( )8. 只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就一定能使其性能得到改善。

( )9. 放大电路的级数越多,引入的负反馈越强,电路的放大倍数也就越稳定。

( )10. 负反馈放大电路不可能产生自激振荡。

( )【解6.1】1.√ 2. × 3. ①√ ②√ 4.× 5.× 6. √ 7.× 8.× 9.× 10.×6.2 填空题1. 某仪表放大电路,要求i R 大,输出电流稳定,应选 。

2. 某传感器产生的是电压信号(几乎不能提供电流),经放大后希望输出电压与信号成正比,这放大电路应选 。

3.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 。

4.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压源应选 。

5. 需要一个阻抗变换电路,i R 大,o R 小,应选 。

6.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一般表达式为F A A A +=1f ,当11>+F A时,表明放大电路引入了 。

7. 稳定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增益),应引入 。

8. 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 。

9. 引入负反馈后,频带展宽了 倍。

10. 反馈放大电路的含义是 。

【解6.2】1.电流串联负反馈 2.电压串联负反馈 3.电流并联负反馈 4.电压并联负反馈5.电压串联负反馈6.负反馈7.交流负反馈8.直流负反馈9. F A+1 10. 将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电压或电流)的全部或一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网络)送回输入回路,与输入量(电压或电流)进行比较。

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网络的作用是()。

A. 提高增益B. 降低增益C. 稳定工作点D. 减小非线性失真答案:C2. 在负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信号的极性与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反,这种反馈称为()。

A. 正反馈B. 负反馈C. 无反馈D. 零反馈答案:B3. 反馈放大电路的反馈系数β越大,则放大电路的()。

A. 增益越高B. 增益越低C. 稳定性越差D. 稳定性越好答案:B4. 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来判断。

A. 波特图B. 相位裕度C. 增益裕度D. 以上都是答案:D5. 反馈放大电路中的环路增益AF等于()。

A. 放大倍数AvB. 1/βC. Av - βD. Av/(1-AFβ)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反馈放大电路中,反馈网络的类型有电压反馈和______反馈。

答案:电流2.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增益表达式为Av = ______。

答案:A/(1+AFβ)3. 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测量其______来判断。

答案:相位裕度4. 在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β为0.1,则反馈深度为______。

答案:10%5. 反馈放大电路的环路增益AF大于1时,电路会发生______。

答案:振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点。

答案:负反馈放大电路的优点包括:增益稳定,输出波形失真小,输入阻抗增大,输出阻抗减小。

2. 反馈放大电路中,为何需要引入反馈网络?答案:引入反馈网络是为了利用反馈作用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如提高增益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增加输入阻抗、减小输出阻抗等。

3. 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如何影响电路的工作?答案:反馈放大电路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电路的输出波形和频率响应。

若稳定性差,电路可能产生振荡,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4. 描述反馈放大电路中环路增益AF与放大倍数Av之间的关系。

答案:环路增益AF与放大倍数Av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Av =A/(1-AFβ)来描述,其中A是放大倍数,β是反馈系数,AF是环路增益。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模拟电⼦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电路中的反馈要得到⼀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要得到⼀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A. 电压串联负反馈B.C. 电流串联负反馈D.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放⼤电路引⼊交流负反馈后将负反馈放⼤电路产⽣⾃激振荡的条件是=-1C.|AF|=1放⼤电路引⼊直流负反馈后将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B. AF=-1C. |AF|=1A. 基本不变B. 增加⼀倍第六章放⼤电路中的反馈在深度负反馈放⼤电路中,若开环放⼤倍数A 增加⼀倍,则闭环增益A f 将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A iuf = I O /U i 稳定应选A.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 uif =U O /I i 稳定应选A. 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 iif =I O /I i 稳定应选A.电压串联负反馈B. 电压并联负反馈C. 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A. 提⾼输⼊电阻B. 减⼩输出电阻C. 提⾼放⼤倍数D.提⾼放⼤倍数的稳定性=1 D. AF=0A. 改变输⼊、输出电阻B. 展宽频带C. 减⼩放⼤倍数D.稳定静态⼯作点A. AF=1 D. AF=0C.减⼩⼀倍D. 不能确定在深度负反馈放⼤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倍,闭环增益A将[]A. 基本不变B.增加⼀倍C. 减⼩⼀倍D. 不能确定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b.尽可能⼤,C.与输⼊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电路,为使反馈作⽤强,应使信号源内阻2、对于并联反馈放⼤电路,为使反馈作⽤强,应使信号源内阻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应使信号漂内阻—在讨论反馈对放⼤电路输⼊电阻R的影响时,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看法,试指出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a.负反馈增⼤R,正反馈减⼩R ;b.串联反馈增⼤R,并联反馈减⼩R ;C.并联负反馈增⼤R,并联正反馈减⼩R ;d.串联反馈增⼤R,串联正反馈减⼩R ;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负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负反馈放大电路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填空题1、两级放大电路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为100,第二极电压放大倍数为60,则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6000 。

2、多级放大电路常用的耦和方式有容抗、直接和变压器三种形式。

3、阻容耦合的缺点是不适合传送频率很的或变换缓慢的信号。

4、在多级放大电路里,前级是后级的输出端后级是前级的负载。

5、反馈放大电路是由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两部分组成。

反馈电路是跨接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

6、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有下列几方面的影响:使放大倍数降低,放大倍数的稳定性___提高_______,输出波形的非线性失真改善,通频带宽度加宽,并且改变了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7、对共射极电路来说,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发射极上,与输入信号串联起来,称为串联反馈;若反馈信号引入到输入端三极管的集极上,与输入信号并联起来,称为并联反馈。

8、射极输出器的特性归纳为:电压放大倍数约1 ,电压跟随性好,输入阻抗___大________,输出阻抗小,而且具有一定的电流放大能力和功率放大能力。

9、设三级放大电路,各级电压增益分别:20dB,20dB,20dB。

输入信号电压为u i=3mV,求输出电压u O= 。

10、使放大电路净输入信号减小的反馈称为负反馈;使净输入信号增加的反馈称为正反馈。

11、判别反馈极性的方法是瞬时极性法。

12、放大电路中,引入直流负反馈,可以稳定静态工作点;引入交流负反馈,可以稳定电压放大倍数。

13、为了提高电路的输入电阻,可以引入串联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流,可以引入电流负反馈;为了在负载变化时,稳定输出电压,可以引入电压负反馈。

14、射极输出器的集电极为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公共端,所以它是一种共集放大电路。

15、射极输出器无电压放大作用,但有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作用。

16、为了放大缓慢变化的非周期信号或直流信号,放大器之间应采用( C )A.阻容耦合电路B.变压器耦合电路C.直接耦合电路D.二极管耦合电路17、两级放大器中各级的电压增益分别是20dB和40dB时,总的电压增益应为( A )。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共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____,输出电阻____。

答案:电流,低,高2.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并联3.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串联4.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____,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____。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5.将放大电路的____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____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6.负反馈使放大电路____降低,但使____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____,展宽了放大电路的_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7.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

答案:提高,降低8.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

答案:降低,提高9.反馈深度用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1)为了使从引到T2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的A vo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A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2)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因为,则成立。

由,可得(3)由于只决定于R F和R b2两个电阻的值,因而基本不变,所以值不会改变。

3. 下列电路中,判别哪些电路是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何种负反馈类型那些属于直流反馈,起何作用答案:a:C2--R F1--R E1,交直流负反馈。

负反馈放大电路练习题

负反馈放大电路练习题

负反馈放大电路 4 练习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1.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D ),则说明引入的是负反馈。

A. 输入电阻增大B. 输出量增大C. 净输入量增大D. 净输入量减小2.需要一个阻抗变换电路,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应选用( A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3.为了将输入电流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输出电压,应引入深度( B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4.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是为了( D )。

A. 提高放大倍数B. 稳定输出电流C. 稳定输出电压D. 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5.构成反馈通路的元器件( D )。

A. 只能是电阻元件B. 只能是三极管、集成运放等有源器件C. 只能是无源器件D. 可以是无源器件,也可以是有源器件6.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D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7.理想集成运放具有以下特点:( B )。

A.开环差模增益A u d=∞,差模输入电阻R i d=∞,输出电阻R o=∞B. 开环差模增益A u d=∞,差模输入电阻R i d=∞,输出电阻R o=0C. 开环差模增益A u d=0,差模输入电阻R i d=∞,输出电阻R o=∞1D. 开环差模增益A ud=0,差模输入电阻R id=∞,输出电阻R o=08.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电流C. 交流串联D. 交流并联9.要求输入电阻大,输出电压稳定,应选用( A )负反馈。

A. 电压串联B. 电压并联C. 电流串联D. 电流并联10.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C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电流C. 交流电压D. 交流并联11.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 B )负反馈。

A. 直流B. 交流C. 串联D. 并联12.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C )运算电路。

模拟电子实验RC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

模拟电子实验RC阻容耦合负反馈放大电路

fH :上限频率 BW = fH − fL
10:40:5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冯涛编写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由于存在级 间耦合电容、发射极旁路电容 及三极管的结电容等,它们的 容抗随频率变化,故当信号频 率不同时,放大电路的输出电 压相对于输入电压的幅值和相 位都将发生变化。 频率特性 在中频段可认为电容不影响交 幅频特性:电压放大倍数的模 流信号的传送,放大电路的放 |Au|与频率f的关系。 大倍数与信号频率无关,相位 相频特性:输出电压相对于输入 大约为负180度而低频或高频 电压的相位移φ与频率f的关系 。 区信号的幅值减小,相位产生 超前或滞后。
前级 后级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冯涛编写
10:40:49
多级放大电路
阻容耦合方式的特点是: 由于电容的隔直作用,各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相互独立,分别估算。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工作点 不稳定而引起的温漂信号的逐级放大和传送。 阻容耦合使得放大电路的设计和计算较为简单, 但这种方式对于直流信号或变化缓慢的信号的传 送是不适合的。 大容量电容在集成电路中难于制造,因而在集成 电路中这种耦合方式无法采用。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冯涛编写
1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50
负反馈放大器
反馈分类 (1)从反馈信号的极性来分: 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同相位时,即反馈信号加强了原输入信号--正反馈; 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反相位时,即反馈信号消弱了原输入信号--负反馈。 (2)从输出回路中所取的信号类型来分: 从输出回路中取电压作为反馈信号则为电压反馈; 从输出回路中取电流作为反馈信号则为电流反馈。 (3)反馈信号与输入回路的连接方式来分: 所取的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中是串联的,则为串联反馈; 所取的反馈信号与原输入信号在输入回路中是并联的,则为并联反馈。 (4)所取的反馈是直流量则为直流反馈,所取的反馈是交流量则为交流反馈。 直流反馈用于电路中稳定某一直流量,常见的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交流反 馈用于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反馈电路往往既有直 流反馈的作用又起到交流反馈的作用,因此在分析反馈电路时要多加注意。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9章习题解答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9章习题解答

第9章负反馈放大电路习题99.1 什么叫反馈?反馈有哪几种类型?解:在电子系统中,将输出回路的输出量(输出电压或电流)通过一定形式的电路网络,部分或全部馈送到输入回路中,并能够影响其输入量(输入电压或电流),这种电压或电流的回送过程称为反馈。

负反馈可分为4种类型的反馈组态(或称反馈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和电流并联负反馈。

9.2 某放大电路的信号源内阻很小,为了稳定输出电压,应当引入什么类型的负反馈?解:应该引入电压串联负反馈9.3 负反馈放大电路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试用方框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解:根据反馈放大器各部分电路的主要功能,可将其分为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两部分,如图所示。

9.4 要求得到一个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当引入什么负反馈?解:应该引入电流并联负反馈9.5 在图9.1所示的各电路中,请指明反馈网络是由哪些元件组成的,判断引入的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设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可视为短路。

解:(a)R e、C e,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b)R f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c)R f1、R f2、C,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R e1级间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R e2本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d)R f、R e2级间交、直流电流并联正反馈;(e)R2、R f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f)R2、R5本级的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R6级间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g)R1、R f交、直流电压串联正反馈;(h)R3交、直流电流并联负反馈9.6 试判断图9.1所示电路的级间交流反馈的组态。

解:(a)无交流负反馈(b)R f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c)R e1级间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d)R f、R e2级间交流电流并联正反馈;(e)R2、R f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f)R6级间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g)R1、R f交流电压串联正反馈;(h)R3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图9.1 习题9.5电路图9.7 某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如图9.2所示,已知其开环电压增益u 2000A ∙=,反馈系数u 0.0495F ∙=。

模电第6章负反馈答案

模电第6章负反馈答案

习题6.1 试判断题图6.1所示各电路的级间反馈类型和反馈极性。

解: 电路(a)为串联电压负反馈。

电路(b)为串联电压负反馈。

电路(c) V 1与V 3间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电路(d)为电压由V 3的射极经R 6至V 1的射极组成了电压串联负反馈。

U i(a)CC(b)(c)U CC(d)题图6.16.2 试判别6.2所示各电路的反馈类型和反馈极性。

解:电路(a)为电压并联负反馈。

电路(b):经A 2、R 2组成电压并联正反馈电路;经R 3组成电压并联负反馈电路。

6.3 一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其基本放大器的电压增益A u =100,反馈网络的反馈系数B u =0.1。

由于温度变化,A u 增大到120,试求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变化率ufuf A A ∆。

解:%54.1)1(1≈∆++∙∆=∆vv v v v vf vfB A A A A A A 或%8.111≈+∙∆=∆vv v v vfvfB A A A A A 6.7 某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j ω)为61011000ωωj)j (A +=若引入F=0.01的负反馈,试问:U iU o(a) U i题图6.2(1)开环中频放大倍数A I ?f H =? (2)闭环中频放大倍数A If =?f Hf =?()MHz..f FA f ..FA A A )(kHz.f )dB (A )(H I Hf I I If H H I 751211021591119901000010110001221592102601000136=⨯⨯=+==⨯+=+=====ππω解:6.8 电路如题图6.10(a)和(b)所示。

试问:(1) 反馈电路的连接是否合理?为发挥反馈效果,两个电路对R S 有何要求?(2) 当信号源内阻变化时,哪个电路的输出电压稳定性好?哪个电路源电压增益的稳定性能力强?(3) 当负载R L 变化时,哪个电路输出电压稳定性好?哪个电路源电压增益稳定能力强? 解:(1)图(a):第一级是电流串联负反馈,第二级是电压并联负反馈,第一级对第二级相当于恒流源激励,对第二级是合理的;对第一级要求恒压源激励,以使电流串联负反馈起作用,即R S 越小越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负反馈放大电路例题:
1. 1.电流并联负反馈可稳定放大器的输出____,这种负反馈放大器的输入电阻____,输出电阻____。

答案:电流,低,高
2.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也低,应该在多级放大器间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并联
3.要求多级放大器输入电阻高,输出电压稳定,应该在多级放大器中引入____负反馈。

答案:电压串联
4.直流负反馈只能影响放大器的____,交流负反馈只影响放大器的交流____。

答案:静态工作点,性能
5.将放大电路的____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方式反送到____称作反馈。

答案:输出信号,输入端
6.负反馈使放大电路____降低,但使____得以提高,改善了输出波形的____,展宽了放大电路的____。

答案:放大倍数,闭环放大倍数的稳定性,非线性失真,通频带
7.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而并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____。

答案:提高,降低
8.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而电流负反馈使输出电阻____。

答案:降低,提高
9.反馈深度用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反馈量的大小。

答案:
2. 电路如图示,试分别说明
(1)为了使从引到T2基极的反馈为负反馈,图中运放的正反馈应如何标示。

(2)接成负反馈情况下,若,欲使,则R F=
(3)在上述情况下,若运放A的A vo或电路中的RC值变化5%,问值也变化5%吗
解:(1)电路按瞬时极性法可判断,若A上端标示为(+)极时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否则为正反馈。

可见上(+)下(-)标示才正确。

(2)若为电压串联负反馈,因为,则
成立。

由,可得
(3)由于只决定于R F和R b2两个电阻的值,因而基本不变,所以值不会改变。

3. 下列电路中,判别哪些电路是负反馈放大电路属于何种负反馈类型那些属于直流反馈,起何作用
答案:
a:
C2--R F1--R E1,交直流负反馈。

R1,R2之间--R F2--C1直流并联负反馈。

R E1,R E2分别为第一,第二级交直流串联负反馈。

b :
R E2--R F C F--R E1,交流正反馈。

R E1,R E2分别在第一,第二级中引起交直流串联负反馈。

c :
C2--R F C F--C1(B2),为交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R E为第二级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d:
R E2--R F C F--B1,为交流电流并联负反馈。

R E1为第一级直流负反馈。

R E2为第二级交直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深度负反馈的计算
深度负反馈条件下,,输出输入关系简单化了,可用如下方法:方法 1) 利用进行估算,优点是用同一公式套用,但要注意下列转换:电压串联:
电压并联:
电流串联:
电流并联:
公式中应注意到:
4. 如图所示,求反馈电压增益。

解:首先分析知T3E极---T1E极---R4,为交流电流串联负反馈。


一般深度下的负反馈计算
(1)目标:利用方块图导出公式求解A vvf,R if和R of。

(2)关键是正确将电路分解为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分解原则:
i)不计主反馈作用(即各输出回路、输入回路互不影响)。

ii)要计入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

具体约定如下:
电压反馈:令V o=0(输出端短路)
电流反馈:令I o=0(输出端开路),求得输入网络
串联反馈:令I i=0(输入端开路)
并联反馈:令V i=0(输入端短路),求得输出回路
(3)具体步骤:
i)分析电路的反馈性质,确定组态。

ii)将电路按上述(2)分解为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

iii)画出基本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

iv)计算开环的A、F、R i、R o。

v)计算反馈深度。

vi)计算闭环的A vvf,R if和R of。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信号的运算和处理电路例题:
1.已知如图所示,设为理想运放,,
,运放均用供电。

试求:
(a)的值,
(b)当输入电压为直流电压1V时,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解:
(a)由于A1,A2均引进负反馈,
故A1,A2输入端为"虚地",组成典型反相比例运算
(b)当时,
这是两个运放输出端之间的输出电压,而
由于运放工作电压为,现:
所以电路能正常工作。

2.已知电路如图所示。

分析电路工作原理,导出关系式,并说明该电路输入阻抗比反相比例电路高的原因。

解:
依运放特点:V N=0 , "虚地"

若取消R3,R4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则:
保持v o不变,要求输入电阻R1增大,势必也要增大R2,R2增大将会影响电路精度和稳定性。

而由T型网络组成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增大R1后,可以调节R3/R4比值来保持v o值,这样,R2不必很大也可以获得较高的输入阻抗。

例如,若要获得A VF=100Ω,则R2=100kΩ,R1=10kΩ,R3=9kΩ,R4=1kΩ

而无R3,R4时,
,若A VF=100Ω,R2=100kΩ,则R1=1kΩ,
比上述R1=10kΩ小得多,也即输入电阻小了,说明采用T型网络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确实可以提高电路的输入阻抗。

3. 理想运放构成的积分运算电路如图所示。

已知R1=R2=10kΩ,C=,
(1)试求v o的表达式;(答案)
(2)已知v1,v2波形如图所示,画出相应的v o波形,并标明有关点电压值。

(答案)
解:
(1)
(2)画出的波形,横坐标取10ms为单位(v1,v2波形如图所示)
故画出波形如图所示。

模拟电子电路例题_正弦振荡电路例题:
在前面的内容里,我们用简单模型化方法,对文氏桥正弦波振荡器作了一定的分析。

文氏桥振荡器是反馈型振荡器的典型例子。

如图,是一个有外稳幅电路的文氏桥振荡器。

请计算振荡频率。

并调用 PSPICE 或 CSP 模拟:
1.分割出“选频网络”部分,作出它的频率和相位响应特性,并与理论分析及计算结果比较。

2.分割出“同相放大电路”部分,作出它的频率和相位响应特性。

3.将“选频网络”连接“同相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将信号源加于运放的同相输入端。

作AC分析,看RC网络输出的频率和相位响应特性;作TR分析,看运放输出端和RC网络输出端的波形。

4.撤去信号源,将桥式振荡电路完全接好,但不接二极管,作TR分析,看电路输出端的波形及频谱。

5.接上二极管,再作TR分析,看电路输出端的波形及频谱。

6.改变R10的值,使R10>(R8+R9)/2,电路能否振荡为什么
模拟电子电路_非正弦信号产生电路例题:
1. 比较器是一种信号处理电路,它工作在非线性区,可以把模拟量变成数字量。

求解各种比较器的阈值(门限)电压及传输特性曲线是重点内容。

分析设计比较器的关键是找出比较器发生跃变时的门限电压(阈值电压)--是指与
比较时使比较器而使比较器发生跃变的值。

例题1)已知如图所示,,,,,,A为理想运放,,为理想二极管,可忽略。

求(1)阈值电压;(2)画出传输特性曲线。

解:(1)求阈值电压
由于运放A引入了正反馈,所以这是一个多门限比较器。

当运放输出为高电平时,,、
导通,理想二极管压降视为0。

此时同相端

因为当上升到此电平时,,
输出会发生翻转:,同理可知,当运放A输出为低电平时,不导通。

则因此当下降到时,成立,则也为阈值电压。

(2)画传输特性曲线
画传输特性曲线要掌握三个要素:a,输出的高低电平值,;b,阀值电压值,;c,曲线的水平走向。

是反相输入,且为正,故曲线的水平方向应往负方向延伸。

得出曲线如左图所示。

可见,这类问题的求解,首先要判断运放的工作状态,当运放开环或引入正反馈时,工作在非线性状态,运放构成比较器;其次,确定是单门限还是多门限比较器,以确定需求解阈值电压。

2. 有一比较器的传输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试用一个运放(理想)和其他元件来设计比较器,要求画出电路,确定元件的参数值。

解:(1)由传输特性曲线可知:从反相输入,为串联型(和从不同的输入端输入)
迟滞比较器,输出高电平,低电平,低电平,由于稳压管正向压降为,反向压降为9V,故可用一个稳压管在输出端对运放输出稳压实现。

故设计如图所示电路模型,选V Z=9V,,,当15V时击穿,可查得,,限流电阻。

(2)现确定,,由
代入上式,得
则,,选,,可确定给出的迟滞传输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