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标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1年版)竞赛题(含试卷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1年版)竞赛题(含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ec4b5a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74.png)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1年版)竞赛题(含试卷答案)二.单选题37.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新课标的教学建议:(B )A、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与综合性D、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8.下列哪项不是语文新课标评价建议:( B)A、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B、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C、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D、突出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39.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 (A)A、语文实践B、知识传授C、积累感悟D、语感训练40.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D )、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B、训练C、熏陶D、积累41.写作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在第二学段“写作”的具体表述是什么( C ) 选择一个答案 a. 作文 b. 写话 c. 习作 d. 写作42.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是在哪个学段提出的要求:( 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3.关于写字评价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B)A、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
B、第三学段要开始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
C、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D、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当以本标准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为依据。
44.阅读教学是(C )之间对话的过程。
A.学生、教师B.学生、教师、文本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45.“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这是(B)阅读的要求。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6.在第三学段学生开始学习阅读简单的(B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A、连续性文本B、非连续性文本C、数字化文本D、所有文本47.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 C)A、80万字B、100万字C、145万字D、260万字48.第二、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C )左右。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基本功大赛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基本功大赛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fe823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3.png)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标基本功大赛测试题1.“围魏救赵”这一计策是《孙子兵法》中的故事。
2.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中提到的大学是剑桥大学。
3.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4.《诗》、《书》、《礼》、《易》和《春秋》合称为五经。
5.我国民间文学中的“四大爱情传说”包括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传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6.拜伦是英国的浪漫主义诗人。
7.我国当代四大散文家是杨朔、魏巍、刘白羽和秦牧。
8.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儒林外史》,而第一部诗歌总集则是《诗经》。
9.书法四体包括真(楷)、草、隶和篆。
10.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为《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11.高尔基是前苏联文学的奠基人,他的自传三部曲包括《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
12.《咏鹅》这首诗是初唐四杰中骆宾王所作。
13.《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突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14.鲁迅在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
15.下面的对联分别出自哪部章回体小说?(1)出自《三国演义》。
(2)出自《西游记》。
16.“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17.《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8.中国文学流派“三曹”指的是汉魏间诗人曹操、曹丕和曹植的合称。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良好惯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研究方法,可以增强语文研究的自信心。
2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2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的能力。
23.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4.综合性研究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及试卷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及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29481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6.png)
小学语文“新课标知识与能力“竞赛试题及试卷答案(考试时刻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填空题(20分)1 语文课程的大体特点: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一。
2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
3 课程目标依照__________、进程和方式、____________三个维度设计。
6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 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两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________。
二、判定题(2分×10)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 )2.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更是权威的教学者。
( ) 3.教学进程应该是师生交往、踊跃互动、一起进展的进程。
( )4.语文教学应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 )5.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 )6.阅读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本本之间对话的进程。
( )7.散文《格列佛游说》的作者是美国的斯威夫特。
( )8.《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明末清初人。
( )9.英国的罗曼•罗兰著有《名人传》。
( ) 10.现代闻名儿童文学家冰心有闻名的散文集《繁星•春水》。
( )三、默写分析题(20分)1 默写刘禹锡的《秋词》和杜甫的《登高》(10分)2.简答这两首咏秋诗诗人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10分)四、简答题:(20分)作为教者,谈谈如何进行导语设计。
五、谈谈你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的观点。
(20分)(考试时刻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填空题(20分)1 语文课程的大体特点: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一。
2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_____、面向______、面向______。
3 课程目标依照__________、进程和方式、____________三个维度设计。
6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9年版)竞赛题(含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9年版)竞赛题(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382f80e0912a21615792913.png)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9年版)竞赛题(含试卷)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最新整理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xxxx年版)竞赛题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人文性)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积极倡导、”、“(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8.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9.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0.(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1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2.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12.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13.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14.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5.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16.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17.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f8601131b765ce04081454.png)
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cffdb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65.png)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A. 语言知识与技能B. 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C. 文化意识与情感态度D. 以上都是答案:D2.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B.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C.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3.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B.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C. 增强学生的写作技巧D. 以上都是答案:D4.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B. 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巧C. 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意识D. 以上都是答案:D5.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B.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C. 增强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D. 以上都是答案:D6.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B.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C.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D. 以上都是答案:D7.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评价应全面、客观、公正B. 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C.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8.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B.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C. 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教学D. 以上都是答案:D9.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B. 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C. 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D. 以上都是答案:D10.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是什么?A. 内容应具有时代性B. 内容应具有科学性C. 内容应具有人文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A. 阅读兴趣B. 阅读习惯C. 阅读能力D. 阅读策略答案:ABCD12.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教学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A. 写作兴趣B. 写作习惯C. 写作能力D. 写作策略答案:ABCD13.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A. 口语表达B. 口语交际C. 口语理解D. 口语评价答案:ABCD14.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A. 综合运用B. 综合实践C. 综合创新D. 综合评价答案:ABCD15.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A. 学校资源B. 社会资源C. 网络资源D. 家庭资源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
![2023年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9e923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6.png)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对的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3、课程目的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的。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规定学生结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规定会写;第二学段规定累计结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23)个会写;第三学段规定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结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 2500 )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规定学生默读时不( 出声 )不( 指读 )。
6、一至二年级规定学生对写话有爱好,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边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乐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别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课内习作每学年( 16篇)次。
8、5至6年级规定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背诵优秀诗文( 60)篇(段)。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二.选择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结识自我,建立自信2.探究学习实行的过程是(B)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4、( 2 )是我们实行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
语文教师课标知识考试卷
![语文教师课标知识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dbd967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1.png)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描述,正确的是:A. 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强调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协调发展。
B.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以教材为主,适当增加课外阅读材料。
C. 语文课程的评价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D. 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其他教学方法。
2. 下列关于语文课程理念的表述,错误的是:A.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C.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D. 构建封闭、有序的语文课程。
3. 下列关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目标”的描述,正确的是:A.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B.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
C.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D.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
4.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设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教学设计应以教师为中心,围绕教师的教学思路展开。
B. 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C. 教学设计应以教材为中心,遵循教材的编排顺序。
D. 教学设计应以教学评价为中心,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5.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实施的描述,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实施应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应掌握教学进度。
B. 语文教学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C. 语文教学实施应以教材为中心,遵循教材的编排顺序。
D. 语文教学实施应以教学评价为中心,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6.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
B. 语文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主要依据。
C. 语文教学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依据。
D. 语文教学评价应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为主要依据。
7. 下列关于语文教学媒体的应用,正确的是:A. 语文教学媒体应仅限于多媒体设备。
小学语文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ea9664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7f.png)
小学语文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A.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B.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C.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D.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包括哪些方面?A. 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B. 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审美素养C.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D. 以上都对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A. 讲授法B. 启发式教学法C. 任务驱动法D. 小组合作学习法4.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A. 汉语拼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B. 文学作品、文化经典、语文实践、综合性学习C. 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运用D. 以上都对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A.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B. 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扩大阅读面C. 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D. 要求学生掌握所有的语文知识点和技能答案:1. D 2. D 3. D 4. D 5.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
2. 请简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包括哪些方面。
3.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审美素养,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 示例:小组合作学习法。
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分析以下教学片段,并回答问题。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9年版)竞赛题(含试卷)2019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9年版)竞赛题(含试卷)2019小学语文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bcd3d865acfa1c7ab00cc78.png)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2019年版)竞赛题(含试卷)|2019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摘要:新整理学语教师课程标准(xxxx年版)竞赛题、填空题,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编者)、()对话程,提倡少(做题)多()()()(整)新整理学语教师课程标准(xxxx年版)竞赛题、填空题语课程是门学习语言运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人性)与(工具性)统是语课程基特3语课程积极倡导(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语课程目标按(九年贯)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技能)(程与方法)、(情感态与价值观)三方面设计三者相渗透融体目标设计着眼整体提高5课程目标九年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总目标”下按(~年级)、(3~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学段6阶段目标从“(识与写)”、“()”、“(写作)”、“(口语交际)”四方面提出要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7语课程致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8(学生)是语学习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教学应师生(平等对话)程进行9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语教育观念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身综合素养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教学质量0(识)、(写)是和写作基础是学段教学重也是贯串整义教育阶段重要教学容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编者)、()对话程、二、三学段要每天语课安排(0)分钟写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各学段教学都要重视(朗)和(默)3各学段关朗目标都要“(有感情地朗)”朗要提倡(然)要摒弃(矫情做作腔调)5应加强对方法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略)和(浏览)有些诗应要学生(诵)以利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6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兴趣扩面增加量提高品位提倡少(做题)多()()()(整)7关学生通多种媒介鼓励学生主选择优秀材加强(对课外指导)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机会)营造(人人爱良氛围)8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是朗评价总要9评价“有感情地朗”要以(对容理与把握)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0诵评价重提高(学生诵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默评价应从学生默(方法)、(速)、(效)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评价学生古代诗词和浅易言重考察学生(记诵积累)考察他们能否凭借释和工具理(诗)词法、句法等方面概念不作考试容3写作教学应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写作教学,要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行5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难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信心关“写作”目标学段定位“(写话)”二、三学段定位“(习作)”四学段定位写作6写评价要考察学生对要“会写”掌握情况重视写(正确)、(端正)、(整洁)基础上逐步要写流利7学语低年级教学流程(导入)→(初)→(熟)→(美)→(拓展延伸)→(写)8学语高年级教学流程(导入)→(悟)→(质疑探究)→(品积累)→(拓展实践)→(写生)9重视学生、写作、口语交际、集处理信息等语实践提倡(多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作业方式让学生语实践学习语学会学习30每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汉要学生写(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写技能)养成(良写习惯)提高写质量3学段要认识课出现常用标写话根据表达要学习使用(逗)、(句)、(问)、感叹3掌握汉(基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形体美是学段写基要33二学段教学要初步学会默做到不(出声)不(指)学习略粗知3二学段要累计认识常用汉(500)左右其(600)左右会写35三学段默要要有定速默般物每分钟不少(300)学习(浏览)扩知识面根据要集信息36三学段要了(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表达方法)交流和讨论敢提出看法作出己判断。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知识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acea402cc1755270722083d.png)
第一部分 课标与语文素养(26分) 1、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填空。(每空 1 分,共 4 分) ①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 维度设计。 2、 根据诗文原 句填空。(每空 1 分,共 5 分)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②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⑤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 根据要求写出诗文原句。(每小题 2 分,共 8 分) ① 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可以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的两句话是:
小学语文教师学科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语文试卷一(小学)
第一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部分》20 分 一、填空:(10 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 (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 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 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 结合。 二、简答题(4 分) 简要说说语文课程的几个基本理念。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三、简述题(6 分) 看下面这段实录并回答问题。 (一位老师在执教《春的颂歌》时,请一位学生评价另一位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你说说他刚才读得怎样? 生: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都读得很准,但是,没有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师:你的评价很到位,那你能不能读一读呢? 生(很肯定地说)我不行! 师(略迟疑)那好,你推荐一位同学读读。 请结合新课程理念,评析这位教师的做法。你遇到这种情况,将如何处理? 答:位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稍显呆板缺少感情,学生的第一次回答是十分精彩的, 作为 教师应给以高度一点的表扬,这样可能会增强学生对于回答好下一问题的自信 心;对学生很肯定自己不行的回答,老师没有及时鼓励他试一试,而是略迟疑后 直接采取了下下策——让他推荐一位同学读读新课程理念第一点内容就是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这为位学生在之前展示了自己具有一定的理解、评析能 力,老师更应鼓励他培养朗读、表现自我的能力。教材教法部分(20 分) 从下面提供的两个文章片断中任选一段,设计一份教学方案,并简要阐述设计理 念。 这么大,这么美的草塘,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 浪花翠绿翠绿的,绿的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 方。仔细看那浪花,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儿的呈翠绿色,再远的的呈墨绿色, 一层又一层,最后连成一片,茫茫的跟蓝天相接。 节选自人教大纲版第九册教材《可爱的草塘》,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
课标知识竞答赛必答题
![课标知识竞答赛必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2946382faf45b307e8719739.png)
课标知识竞答赛必答题语文(27题)1、( C)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A.工具性 B. 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3、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过程4、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D)”。
A.记实作文B.想象作文C.简单的记叙文D.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5、小学阶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A)个左右。
A.3000B.2500C.3500D.32006、第二、三学段课内习作每学年(C)次左右。
A.12B.14C.16D.187、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D)A.少认少写B.少认多写C.多认多写D.多认少写8、课程标准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C)个字。
A.200B.250C.300D.3509、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C)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A.5B.8C.10D.1510、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C)A.促进学生学习B.改善教师教学C.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11、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D)。
A.能力B.姿势C.习惯D.姿势与习惯12、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这是第(C)学段的阅读要求。
A.一B.二C.三D.四13、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D)A.朗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14、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BC)课程。
A.操作性B.综合性C.实践性15、新课程倡导(ABC)的学习方式。
A. 自主B. 合作C. 探究D. 独立16、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要重视书写的(ABC)A. 正确B. 端正C. 整洁D.有体17、考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有(ABCD )等。
2023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
![2023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9a5f69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5.png)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一、填空题。
1.(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哺育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对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4.语文课程应当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5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6.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爱惜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充足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8、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9、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互相联系, 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10、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团结合作)、(敢于创新)的精神, 应当积极提倡。
11.语文课程应当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要尽也许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的), 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行机制, 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12.语文课程学段目的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规定。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规定,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13.语文课程目的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互相渗透, 融为一体。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知识竞赛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知识竞赛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1ce67edf90f76c661371a3c.png)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知识竞赛试卷一、填空(30分)1、前言中指出: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5、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6、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7、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
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二、选择题(10分)1、(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1)语文素养(2)道德素养(3)文化素养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2),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2)语文材料(3)自然社会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3),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感受、理解与欣赏(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3)倾听、表达和交流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是(2)阅读目标。
(1)第一学段(2)第二学段(3)第三学段5、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篇(段)。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知识竞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知识竞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6733f80c22590102029da6.png)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知识竞赛试题(一、二年级)李玉芳一、填空题。
(共40分,每空2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和()的基础。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4、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掌握最基本的语文()。
5、新课程倡导( )、()、()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帮助学生()。
7、()、()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8、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和()的基础。
9、学生是语文学习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10、()、()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选择题(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
(共40分,每题4分)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是:()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教师语文业务课标试卷
![小学教师语文业务课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26c4da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6.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包括()。
A.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B.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C.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文学鉴赏D. 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文化传承2.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A.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B.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C. 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D.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材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A. 以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B. 以课外阅读为主,教材为辅C. 教材与课外阅读并重D. 不重视课外阅读4.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
A. 过程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考试评价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A. 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B.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C. 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D.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6.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技能()。
A. 识字写字B. 阅读理解C. 语法知识D. 口语交际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A. 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B.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C.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A. 主题班会B. 社会实践活动C. 研究性学习D. 文学欣赏活动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B.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C.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评价内容()。
A. 识字写字B. 阅读理解C. 写作能力D. 课堂表现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等方面的素养。
2.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有()、()、()等。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XX年版竞赛题含试卷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XX年版竞赛题含试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c75149e314332386893c5.png)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XX年版)竞赛题(含试卷答案)最新整理小学语文教师课程标准(XX年版)竞赛题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大体特点。
3.语文课程踊跃提倡(自主)、(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
4.语文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设计,依照(知识与技术)(进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
三者彼此渗透,融为一体。
目标的设计着眼于的整体提高.5.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
6.时期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语文课程致力于培育学生的语言文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一辈子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进展和(终身)进展打下基础。
8.(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进程中进行。
9.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进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发学生聪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0.(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时期的重要教学内容。
11.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进程。
12.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天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12.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诵)和(默读)。
13.各学段关于朗诵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情感地朗诵)”,14.朗诵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声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课标知识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
(10分)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二、选择题(1——5为单选题,6——10为多选题)。
(20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点是:( C )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 )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B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4、阅读教学过程是:(D )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 )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 D )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
7、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 A )
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B )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
④默读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C )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0、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D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四、简答题(40分)
(一)《语文课程标准》多处提及“语文素养”问题,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这一理念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的产物。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
什么是语文素养?它的内涵十分丰富。
它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
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
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二)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答: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三)在教学中如何落实“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一基本理念?
答: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四)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和“课外阅读总量”在各学段的要求分别是多少?
答:第一学段: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第二学段:A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B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A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B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五:案例分析:(30分)
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
”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
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
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
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
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
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
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
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
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
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
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
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
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
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3、一位教师执教《狼和小羊》一课时,当指导学生朗读到“说着,狼就向小羊扑去”时。
一生(举手发言)说:“老师,这句话中的句号该用省略号。
”教师不置可否地说:“哦?”学生继续说:“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羊的命运!”教师鼓励地说:“你的发现真有道理!”学生们纷纷举手,又一生说:“对,可以给我们回想的余地。
”“对,这个故事还没完”,教师满脸疑问地问:“真的该用省略号吗?”这时,又有一学生站起来,冷静理智地说:“不对,必须用句号!因为这样善良软弱的小羊的命运是只能被狼吃掉,不可能会有其他结果。
”
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确实,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灵性的生命体。
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呵护、鼓励、赞誉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这是不容质疑的。
上例中,我们不得不叹服教师高超、娴熟的点拨调控能力。
仅仅是不置可否地“哦?”和反诘地“真的该用省略号吗?”这两个短语就把学生的解读有共性引向个性;由误区引向坦途。
确实,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曾无数次让学生为小羊找“出路”,试着挽救小羊。
细细思考那是和文本内涵想背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