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11397a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95.png)
生理适应:指机体内部的协调性反应,生理适应则以体内各器 官、系统活动的改变为主。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四、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 个体,该功能称为生殖或自我复制。
人类及高等动物分为雄性与雌性,发育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子代个体。
生殖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亚当和夏娃的伊甸园
第三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稳态及其调节
如何学好人体解剖学?
人体基本组织研究技术
➢ 微细结构:光镜结构与电镜(超微)结构
➢ 光镜结构:光学显微镜下能被分辨的结构,以微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电镜结构: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被分辨的结构,以纳米为长度度量单位 ➢ HE染色 苏木精-伊红
肝细胞光镜结构(HE染色)
肝细胞电镜结构(透射电镜)
(一)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被机体所感知引起反应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反应: 机体或组织接受刺激后出现的理化过程和生理功能的变化; 任何刺激要引起机体或组织产生兴奋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刺激强度; 刺激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变化速率;
刺激三要素: (1)足够的强度 阈 强 度: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 刺 激:强度等于阈值的刺激; 阈上刺激:强度大于阈值的刺激; 阈下刺激: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
(即促进戒加强控制部分的作用) 意 义: 使某一生理功能迅速加强,直至完成。
例: 排尿、排便、分娩、凝血
本章重点
人体分十部、十系统 器官、系统的定义 标准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和面 新陈代谢、阈刺激的定义 正反馈、负反馈的定义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45
22
人体的轴
1.垂直轴 2.矢状轴 3.冠状轴
人体的面
25
矢状面
水平面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幻灯片(1)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幻灯片(1)](https://img.taocdn.com/s3/m/5a80808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c.png)
(二)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凡反馈信息 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对控制部分的 活动起增强作用的,称为正反馈。意义:加速生理 过程。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是指器官、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 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自身调 节是作用精确的局部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 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一)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凡反馈信 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对控制部分 的活动起制约或纠正作用的,称为负反馈。意义: 维持稳态;缺点:滞后、被动。
(3)适应性
机体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机能变化,与 环境经常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4)生殖 机体生长子代个体,称为生殖。
(5)生长 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
量值来表示其的量的变化
(6)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二)研究方法
(1)剖查法:用解剖刀、剪、钻、锯等器械对尸体进行剖 割,做出标本,进行研究。
(2) 腐蚀法:在标本内注入塑料、乳胶或易溶型金属等物 质,然后用强酸将其全部软组织腐蚀掉,仅留下铸型以供研 究。
(3)透明法:先以有色凝固物质注入血管、淋巴管或个别 体腔使之充盈。再用药物使其周围组织脱色透明,以显示所 要研究目标的形态位置。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因素通过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途径送到全身 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 能活动,称为体液调节。包括由内分泌的激素参与 的全身性体液调节,以及由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乳 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参与的局部体液因素调节两 类。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比较缓慢、作用部位较 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三)自身调节(autoregulation)
是指器官、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 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自身调 节是作用精确的局部调节,对维持机体细胞自稳态 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一)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凡反馈信 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对控制部分 的活动起制约或纠正作用的,称为负反馈。意义: 维持稳态;缺点:滞后、被动。
(3)适应性
机体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机能变化,与 环境经常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4)生殖 机体生长子代个体,称为生殖。
(5)生长 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可有相应的测
量值来表示其的量的变化
(6)发育 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
(二)研究方法
(1)剖查法:用解剖刀、剪、钻、锯等器械对尸体进行剖 割,做出标本,进行研究。
(2) 腐蚀法:在标本内注入塑料、乳胶或易溶型金属等物 质,然后用强酸将其全部软组织腐蚀掉,仅留下铸型以供研 究。
(3)透明法:先以有色凝固物质注入血管、淋巴管或个别 体腔使之充盈。再用药物使其周围组织脱色透明,以显示所 要研究目标的形态位置。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体液因素通过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途径送到全身 各处,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机 能活动,称为体液调节。包括由内分泌的激素参与 的全身性体液调节,以及由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乳 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参与的局部体液因素调节两 类。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比较缓慢、作用部位较 广泛、持续时间较长。
[课件]第1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PPT
![[课件]第1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绪论PPT](https://img.taocdn.com/s3/m/218e39f284254b35eefd34a6.png)
三、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最活跃的部分是血浆)
作用:
1.是细胞直接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例如O2和
营养物质只能直接从内环境摄取,代谢产物也 只能直接排到内环境中。 2.是细胞生活和活动的地方。
(二)稳态
1. 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如 体温、血液PH值、渗透压等。 2. 含义: ①指细胞外液的理、化因素在一定水平上是恒定的。 ②指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平衡,
感受器
传入N纤维
中 枢 传出N纤维 效应器
膝跳反射
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先天性的,反射弧终生不变,物 种共有。如:抱握反射、吸吮反射、膝反射等。 条件反射——后天获得,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 之上,反射弧是可变的,个体特有。如:“望梅 止渴”、“画饼充饥”。
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之比较
(二)、体液调节
注:膀胱内液体不属于细胞外液
二、人体与外环境
外环境:机体整体直接接触和生活的环境。 例如:外界、大气环境。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自然环境的影响按性质可以分为: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例如:气温、 气压、光照等。 2.社会环境是影响人体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三)、自身调节
定义:当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 本身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范围局限、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 例如:肾动脉血压在80mmHg-180mmHg范围内 变动时,肾血流量基本保持稳定。 肾入球小A的灌注压↑→血管平滑肌受到牵拉→血管 平滑肌收缩→小A的口径↓→小A的灌注量不致增大。
人体解剖学全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b0536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 上窄下宽扁锥形 上口狭小前下斜 下口封膈分腹胸 容纳保护心肝肺 呼气下降吸气升
*
三、颅骨及其连结 (一)颅的组成 颅骨共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 (1)脑颅:包括顶骨2、 颞骨2 、额骨1、枕骨1、 蝶骨1 、 筛骨1。 (2)面颅:包括泪骨2、颧骨2、腭骨2 、下鼻甲骨2 、上颌骨2 、鼻骨2、犁骨1、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
2)胸椎特点: ①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 ②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
*
3)腰椎特点: ①椎体大。 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
*பைடு நூலகம்
4)骶骨:呈三角形,前面主要结构有岬、骶前孔等。后面主要结构有骶后孔、骶管裂孔和骶角等,骶角是骶管麻醉时重要的体表标志。侧面主要结构有耳状面等。 5)尾骨:由4块尾椎融合而成。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抓住要点能分辨 颈椎体小棘分叉 横突有孔最明显 胸椎连肋有肋凹 棘突叠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体最大 棘突后伸宽又扁
*
3.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肋骨间为肋间隙,由肋间肌封闭。 (1)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围成,向前下倾斜。 (2)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十二肋、十一肋、肋弓、剑突围成,膈肌就是附着于胸廓下口周围的骨面。 (3)胸廓的运动:吸气时,胸廓和肋上升。呼气时,胸廓和肋下降。
*
(二)胸廓 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构成 。 1.胸骨 (1)形态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为颈静脉切迹,柄、体交界处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胸骨角。 (2)临床意义: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记数肋的标志。
*
三、颅骨及其连结 (一)颅的组成 颅骨共23块(不包括3对听小骨),分为脑颅和面颅。 (1)脑颅:包括顶骨2、 颞骨2 、额骨1、枕骨1、 蝶骨1 、 筛骨1。 (2)面颅:包括泪骨2、颧骨2、腭骨2 、下鼻甲骨2 、上颌骨2 、鼻骨2、犁骨1、舌骨1、下颌骨1。另有三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部的中耳鼓室内。
*
2)胸椎特点: ①胸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 ②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
*
3)腰椎特点: ①椎体大。 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
*பைடு நூலகம்
4)骶骨:呈三角形,前面主要结构有岬、骶前孔等。后面主要结构有骶后孔、骶管裂孔和骶角等,骶角是骶管麻醉时重要的体表标志。侧面主要结构有耳状面等。 5)尾骨:由4块尾椎融合而成。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 抓住要点能分辨 颈椎体小棘分叉 横突有孔最明显 胸椎连肋有肋凹 棘突叠瓦下斜尖 腰椎承重体最大 棘突后伸宽又扁
*
3.胸廓的整体观及运动 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窄下宽。肋骨间为肋间隙,由肋间肌封闭。 (1)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围成,向前下倾斜。 (2)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十二肋、十一肋、肋弓、剑突围成,膈肌就是附着于胸廓下口周围的骨面。 (3)胸廓的运动:吸气时,胸廓和肋上升。呼气时,胸廓和肋下降。
*
(二)胸廓 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构成 。 1.胸骨 (1)形态分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胸骨柄上方凹陷为颈静脉切迹,柄、体交界处形成略微向前隆凸的胸骨角。 (2)临床意义: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记数肋的标志。
人体解剖学课件全ppt
![人体解剖学课件全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3f91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d.png)
第一节 骨及骨连结
(一)骨总论
一、骨及骨连结概述
1.骨的形态分类 骨按形态可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骨的部位分类 成人骨共206块,按在体内所处部位不同可 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颅骨分脑
颅骨和面颅骨,共23块,躯干骨共51块, 四肢骨共126块,另有3对听小骨位于颞骨内。
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 记住位置就容易 脑面颅骨二十三 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 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 藏在中耳鼓室里
骨性鼻旁窦名称特点
鼻旁窦,如音箱 鼻腔周围骨内藏
额筛蝶窦上颌窦 都有开口通鼻腔
(三)颅的连结 颅骨之间多为直接连结,只有下颌骨与颞骨之间形成颞下颌 关节。 1.颞下颌关节构成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髁突(下颌头)与颞骨下颌窝及关节 结节构成。 2.颞下颌关节特点 颞下颌关节特点为:①关节腔内含有关节盘。②关节囊松弛 ,易脱位。
在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分科方法很多,巨视解剖学,微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 局部解剖学,外科解剖学,表面解剖学,X线解剖学,断面解剖学,运动解剖学。
一、人体的组成 (一)细胞 细胞是组成人体的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组织 组织由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而构成。 (三)器官 几种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一定功能的器官。 (四)系统 功能相关的器官按顺序连在一起构成系统。人体有九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 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脉管系统、感觉器统、神经系统、内分 穿 中窝之中垂体窝 前高后高似蝶鞍 两侧圆孔卵圆孔 棘孔位于最后边 前部通眶眶上裂 圆形短管视觉连 后窝中央是大孔 前外舌下神经管 岩部后面内耳门 颈静脉孔二沟延
注:圆形短管—视神经管 二沟—横窦沟、乙状窦沟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new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new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c347d90242a8956aece40a.png)
8
*
三、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医药之间的关系 1、帮助理解和掌握人体异常时的生命
活动规律,理解患者病理现象 2、研究药物的药理和毒理作用等方面
我们来一起阅读下
P2
9
*
第二节 人体的基本结构
10 *
一、解剖学姿势及常用方位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 解剖学姿势又称标准姿势 ,即:身体直立, 两眼平视,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 足尖向前。 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 身体直立两眼平
(二)兴奋性
兴奋性指机体感受刺激时产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活的机体或组织细胞都具有兴奋性。
1.刺激与反应: 刺激:能够引起人体或细胞、组织、器官产生反应的环境
变化,称为刺激,分为物理刺激(声、光、电等)、化学刺 激(酸、碱、盐)、生物性刺激(细菌、病毒)、社会心理 刺激(情绪波动)等。
其表现形式分为:兴奋、抑制。 兴奋指刺激使机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转为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 的加强。 抑制指刺激使机体由相对活动状态成代谢,是指生物 体把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 的组成物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异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谢,是指生物 体能够把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加以分解,释 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终产物排出体 外的变化过程。
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 活动停止,机体也就死亡。
7
*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人体解剖学是借助解剖手术器械切割尸体的方法,用肉 眼观察各部分的位置、形态和结构的科学。人体生理学 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理学知识来自于对生命现象的客 观观察和科学实验。 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法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其中 急性实验又可以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阅读课本5 分钟)
3.兴奋性的周期变化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完整版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b2679a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8.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完整版
目录
• 绪论 • 细胞与组织 • 运动系统 •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目录
• 循环系统 • 泌尿系统 • 神经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生殖系统
01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与地位
定义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的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 科之一。
地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 要地位,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 一。同时,它也是临床医学、预防医 学、护理学等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 础课程。
生殖过程与生殖调控
受精
着床
妊娠
分娩
生殖调控
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 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
受精卵在子宫内膜上着 床生长的过程。
胚胎和胎儿在子宫内发 育成长的过程。
胎儿通过阴道娩出的过 程。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控 制生殖过程,包括下丘 脑-垂体-性腺轴、肾上 腺皮质等内分泌系统的 调节以及性行为、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
循环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要点一
循环系统的功能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 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废物。此外,循环系统还 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体温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等过程。
要点二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三种方式。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 脏和血管的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则通过血液中的激素 和肽类物质对心血管活动进行远程调控;自身调节是指心 血管系统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情况下,通过局部 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对血管舒缩活动进行调节。
性腺疾病
如性早熟、性腺功能减退症等。性早熟的治疗需 根据病因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 的治疗则需补充相应的性激素。
目录
• 绪论 • 细胞与组织 • 运动系统 •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目录
• 循环系统 • 泌尿系统 • 神经系统 • 内分泌系统 • 生殖系统
01
绪论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定义与地位
定义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 和生理功能的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 科之一。
地位
人体解剖生理学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 要地位,是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 一。同时,它也是临床医学、预防医 学、护理学等医学相关专业的重要基 础课程。
生殖过程与生殖调控
受精
着床
妊娠
分娩
生殖调控
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内 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
受精卵在子宫内膜上着 床生长的过程。
胚胎和胎儿在子宫内发 育成长的过程。
胎儿通过阴道娩出的过 程。
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控 制生殖过程,包括下丘 脑-垂体-性腺轴、肾上 腺皮质等内分泌系统的 调节以及性行为、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
循环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要点一
循环系统的功能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 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代谢废物。此外,循环系统还 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体温调节和内分泌调节等过程。
要点二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
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三种方式。神经调节主要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 脏和血管的活动进行调节;体液调节则通过血液中的激素 和肽类物质对心血管活动进行远程调控;自身调节是指心 血管系统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情况下,通过局部 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对血管舒缩活动进行调节。
性腺疾病
如性早熟、性腺功能减退症等。性早熟的治疗需 根据病因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性腺功能减退症 的治疗则需补充相应的性激素。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027a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75.png)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
01
古代对人体结构的探索
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对人体结构进行探索和研究,如古希腊的希波克
拉底和盖伦等。
02 03
近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发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近代人体解剖生理学逐渐形成和完善,特别是在 18世纪以后,随着显微镜等仪器的广泛应用,人体解剖生理学得到了迅 速发展。
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进展
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拓展和创 新,对于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形态的观察 ,了解人体的正常形态特征和
生长发育规律。
实验法
通过实验手段对人体的生理功 能进行研究和探索,如生理实 验、药理实验等。
模拟法
采取措施改善水质,如安装净水器等。
05 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
实验基本要求
0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 能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指导进行操作,注意观察 和记录实验数据。
03
02
实验准备
实验前应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和注意事项。
实验总结
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和分析。
04
03 人体生理功能
人体循环系统
总结词
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
详细描述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将废物和二氧 化碳运输出去。它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对于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神经系统
总结词
调节和控制人体生理功能的系统
详细描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心,负责调节和控制人体的生理功能。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能够接收、处 理和传递信息,协调人体的各种活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全套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bc495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d.png)
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 调节尿液的酸碱度,维持体内酸碱
平衡。
0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通过调节尿量、尿成分和尿渗透压 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04
内分泌功能
肾脏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与
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07
循环系统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的圆锥形,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 等。
08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脊髓
灰质、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01
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功能
脊神经
02
31对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
0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01
感觉功能
感受器、传入神经和中枢处理感觉 信息的机制
内脏活动调节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对眼球 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作用。
前庭蜗器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具有集音作用。
中耳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具有传音作用。
内耳
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具有感音作用。
感觉器官的功能与调节
要点一
感受器及其功能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的部分,能 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不同类型的感 受器对不同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运动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骨
运
运
骼
动
系
支持、保护、运动。
统
的
功
能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平衡。
02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通过调节尿量、尿成分和尿渗透压 等,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04
内分泌功能
肾脏还能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如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参与
体内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
07
循环系统
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呈倒置的圆锥形,大小约与本人拳头相 等。
08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脑
大脑、小脑、脑干的结构与功能
脊髓
灰质、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01
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和功能
脊神经
02
31对脊神经的分布和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
03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01
感觉功能
感受器、传入神经和中枢处理感觉 信息的机制
内脏活动调节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对眼球 具有保护、支持和运动作用。
前庭蜗器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具有集音作用。
中耳
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具有传音作用。
内耳
包括前庭器官和耳蜗,具有感音作用。
感觉器官的功能与调节
要点一
感受器及其功能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接受刺激的部分,能 将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不同类型的感 受器对不同的刺激具有不同的敏感性。
运动系统的功能与调节
骨
运
运
骼
动
系
支持、保护、运动。
统
的
功
能
兴奋-收缩耦联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课件
12
(三)生理学研究方法
1. 急性实验法 (1)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 (2)活体解剖实验法
2. 慢性实验法
整理课件
13
三、生理功能调节
(一)人体的调节系统和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 调节 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整理课件
14
1.神经调节
反射(reflex):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 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 的规律性反应。
整理课件
25
2.面
(1)矢状面(纵切面)(sagittal plane)是 沿矢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是将人体分为左 右两部分的纵切面,如该切面恰通过人体的正 中线,则叫做正中矢状面median sigittal plane。
(2) 冠状面(额状面)(coronal plane or frontal plane) 是沿冠状轴方向所做的切面,它 是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整理课件
29
整理课件
30
2、腹部的体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整理课件
31
F 如何能学好?
1. 多看书:读教材的方法。 2. 多实验。 3. 扎实的相关 - 1 反馈调节环路
整理课件
21
1.负反馈:调节的结果反过来使调节的 原因或过程减弱
意义:使机体的某项功能保持恒定
例如:减压反射
2.正反馈:调节的结果反过来使调节的 原因或过程加强
意义:使机体的某项功能在同一方向不 断加强,使这一功能得以迅速完成
例如:排尿反射、生理性止血
整理课件
22
三、常用解剖学术语
• 组成:
大体解剖学 肉眼
组织学 显微镜
形态 机体 结构 组织细胞
胚胎学 受精卵 成体
整理课件
5
• 人体的构成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组织:由来源、形态和机能相似或相关的细 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器官:由几种组织按一定规律,结合成具有 一定形态和机能的结构。如心、肺、 肾等。
整理课件
6
系统:若干结构相似、机能相关的器官联合 起来,共同完成某些生理机能,就构成 系统。
整理课件
10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解剖学研究方法
一般分为尸体研究、活体研究等方法,尸 体研究包括剖查法、铸型法、灌注法等; 活体研究主要有活体测量法和使用现代 透视仪器研究法,如X线透视、计算机 断层扫描(X-CT)、核磁共振(MRI)等。
整理课件
11
(二)组织学方法
1. 一般光镜显微技术 2. 特殊光学显微镜技术 3. 电子显微镜技术
四、常用解剖学术语
整理课件
3
一、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与内容
1.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概念
•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 构和生理机能的科学。
• 主要由系统解剖学(human anatomy)、 组织学(histology)和生理学 (physiology)三门学科融合而成。
整理课件
4
(1)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构 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人体解剖生理学
整理课件
1
老师寄语
• 身体 立身之本 锻炼 • 学习 立生之本 专业 • 工作 联系社会 桥梁 • 道德 做人之本 形象 • 机会来临时,你准备好了吗? • 座右铭:专心做事,诚信为人
整理课件
2
第一章 绪 论
一、 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生理功能调节
自分泌:作用自身及周围同类细胞
• 特点:缓慢、温和、持久、广泛。
整理课件
17
整理课件
18
整理课件
19
3.自身调节
• 概念: 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能在不依赖于神 经、体液因素的作用下,自身对周围 环境的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 特点:范围小,不十分灵敏
整理课件
20
(二)机体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
• 反馈:调节产生的效应作为一个刺激影响 调节过程的某一环节,使调节过程加强或 减弱。
(一)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
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整理课件
23
(二)方位术语
1.上、下 2.前、后 3. 内侧、外侧 4.内、外 5.深、浅
整理课件
24
(三)轴与面
1.轴 (axis) (1)垂直轴:为上下方向与水平线互相垂直的垂线。 (2)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的水平线。 (3)矢状轴:为前后方向的水平线。
人体解剖学把人体全部构造分成运动(骨骼 和肌肉)、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 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以及特殊感觉器官。
整理课件
7
(2)人体生理学
• 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 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 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 系的科学 。
整理课件
8
(3)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关系
• 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reflex arc)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特点:迅速、准确、短暂、局限。
整理课件
15
反射弧
整理课件
16
2.体液调节
• 概念:内分泌细胞 特殊的化学物质(激素) 靶细胞 调节功能
远隔分泌:血液循环至远隔靶器官 • 方式: 旁分泌:弥散作用至邻近细胞
(3)水平面(横切面)(horizontal plane or transverse plane) 为沿水平线所做的横切面, 它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与上述两个纵切面相 垂直。
整理课件
26
胸、腹部的体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1、胸部体表标志线 前正中线 锁骨中线 后正中线 肩胛线
整理课件
27
整理课件
28
• 人体解剖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基础。 • 人体生理学是解剖学的表达。
整理课件
9
生理学与药学的关系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的发现
通过作用于离子通道来治疗疾病的药物(维拉帕 米) 对神经系统递质与受体的认识
神经兴奋及抑制药物
胃酸分泌的机制及其调节的阐明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v 随着生理学研究的深入,将有更多高效、低 副作用的药物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