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详细答案教学内容
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测试题及答案生态系统是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其间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 )A.猫吃鱼B.人吃蘑菇C.青蛙吃昆虫D.兔吃草2.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了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渐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3.下列不属化学信息的是( )A.植物生物碱B.植物有机酸C.性外激素D.植物花粉4.烟草植株受到蛾类幼虫攻击时,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 )A.告知同种的其他植株,让其产生有毒物质B.夜间能够驱除活动的雌蛾C.白天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幼虫D.包括B、C两项5.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比较( )A.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强,后者恢复力稳定性强B.前者恢复力稳定性强,后者抵抗力稳定性强C.前者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后者D.后者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前者6.如下图所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 ) 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 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量C.光照强度提高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7.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①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③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⑦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①②④⑤⑦8.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3 第四章,第五章练习及答案
必修3 第四章第五章训练题1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2 、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培养期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D.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4.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5.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6.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复习测试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
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B、发展畜牧业C、增加木材产量D、改善生态环境解析:D2.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一组是()A.海带、梨树、酵母菌 B. 蘑菇、水绵、洋葱C.马铃薯、菠菜、乳酸菌 D. 硝化细菌、紫菜、苹果树解析:D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硝化细菌B.蘑菇C.酵母菌D.霉菌解析:A4.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解析:C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解析:C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鲸增加1 kg体重,至少消费浮游植物的量为()A.1 kg B.10 kg C.125 kg D.1000 kg解析:C7.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下图表示某一生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解析:C8.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 .缺少生产者B .分解者很少C .没有消费者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解析:C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 .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 .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 .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解析:A10.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
必修3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练)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答案】A【解析】细菌也有生产者,如化能合成细菌,故①错误。
凡是自养型的生物都是生产者,故②正确。
植物也有消费者,如菟丝子,故③错误。
动物也有分解者,如蚯蚓和蜣螂,故④错误。
异养型生物也有分解者,故⑤错误,因此选A,其余错误。
2.下图是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C.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D.猫头鹰只占一个营养级【答案】A【解析】草是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A正确;食草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网中有2条食物链,C错误;猫头鹰占两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四营养级,D错误。
3.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结构中所有成分可以组成生态系统B.图中可能组成三条食物链C.“鸟”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图中腐生微生物相同【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为树→虫→鸟,B错误;鸟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C错误;蚯蚓属于分解者,与图中腐生微生物相同,D正确;答案是D。
5.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 D.分解者【答案】A【解析】第一营养级永远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是植食性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选A。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种生物总和
所有种群
生物个体
种群
群落
最大
生物圈
生态系统
+无机环境
一.生态系统
(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
改变 决定种类
无机环境
√ √ √ 【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生态系统? 1、一片树林、一条河流、一个池塘、一片草原的 所有生物。
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 不是
分解者
(必备成分)
主秃要鹫是等细腐菌生、生真物菌、蜣螂、蚯蚓、(异养型)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
生产者再次利用。
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分析它 们之间的关系?
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整体
三、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无机环境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思考: 生产者 和 分解者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
森
草
林
原
生
生
态
态
系
系
统
九寨沟原始森林
统
农
城
田
市
生
生
态
态
系
系
统
统
淡 水 生 态 系 统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思考: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呢?
太
空气
阳
浮游植物
鱼虾
水
草
水
土 壤
细菌和真菌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
太阳、水、土壤、水草、鱼、虾、浮游植物、团藻、细菌和真菌等
非生物
太阳、水、土壤、 空气
生物
水草、鱼、浮游植物、团藻、细菌和 真菌等
第五章 第一节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功能 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2.下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2个,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捕食关系的只发生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3.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4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 2.5013.309.800.28220.00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做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与表中数据不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②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③蛇处于两个不同的营养级④青蛙和蜘蛛的关系不只是捕食⑤该生态系统中青蛙和蜘蛛可利用的总能量大于蝗虫可利用的总能量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6.(2010·山东卷,6)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分析正确的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7.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B.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碳元素C.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8.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基础知识限时练习 - 附答案
5.1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范围:有大有小,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三.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指绿色植物特例:硝化细菌(化能合成),光合细菌、蓝藻(光合作用)消费者:异养型,动物,包括寄生动物特例:菟丝子,蛔虫,捕蝇草,猪笼草分解者:异养型,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特例:蚯蚓,蜣螂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四.营养级生产者——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四级消费者——第五营养级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能量流动的过程(1)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量流动的源头:太阳能(3)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开始(4)输入: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5)流入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流入下一营养级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被分解者利用未被利用(6)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7)摄入量 - 粪便量 = 同化量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逆转,也不能循环。
2.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
三.能量流动的意义1.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2.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试题及详细答案教学内容
精品文档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8)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2.5×10kJ 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2.5×10 D.只有6 kJ① B.②④ C.只有②A.①③下列各项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中不正确的是(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 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20% .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C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D、肉食性鱼类)、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4.某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分解者(微生物)) c、d,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者的能量依次为b、d.a<c+.a>b+c Ca<b+d D.+.Aa=bc+d B的氧气,则其所固.在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 mol5) ( 定的太阳能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并被利用的能量最多是5740 kJD2322 kJ C.2870 kJ ..A.1161 kJ B2为G·.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6(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a)),)( 为肉食性动物。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H植物,为植食性动物,精品文档.精品文档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7.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时产生了6a mol的氧气,当生产者固定的这些能量传递到次级消费者被利用时,转移到ATP中的能量最多是( )A.46.44 a kJ B.232a kJ C.9.328a kJD.11.61a kJ8.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要吃10 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1 000 kg绿色植物。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答案] A[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D仅仅指生态系统的成分,选项C为生态系统的功能。
2.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 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
3.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答案] C[解析] 一级消费者是草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二级消费者是肉食性动物,是异养型生物;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都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食物链营养级的确定方法。
解答流程如下:综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5.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生物环境保护(判断题含答案解析)
生态系统及生物环境保护(判断题)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错误。
2.土壤微生物只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解析】土壤微生物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固氮作用等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错误。
3.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因而其是自养生物()【解析】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但不能自己将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为异养生物,错误。
4.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因而其不属于分解者()【解析】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正确。
5.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还包括黑藻、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解析】黑藻属于真核生物,错误。
6.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但它们获取营养的方式有区别()【解析】消费者从活的生物体中获取营养物质,分解者从动植物遗体中获取营养物质,正确。
7.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方面紧密联系()【解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正确。
8.制作生态缸,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能够实现短期内的相对稳定()【解析】在有限的空间内。
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短暂的,正确。
9.生态缸密封后,要能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要置于阳光直射下()【解析】制作的生态缸应密闭,放置在室内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错误。
10.人工生态缸只能够实现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解析】人工生态缸还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错误。
11.人工制作的生态缸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其稳定性越高()【解析】制作生态缸时,放置的动、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要适宜,并不是越多生态缸越稳定,错误。
1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完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A正确。
生物必修三5~6章含解析
阶段检测(5~6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B.在群落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C.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恢复力稳定性越大D.发展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3.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代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是消费者,同化作用类型只有异养型B.植物都是生产者,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C.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D.生产者都是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成分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的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5.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
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②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③竞争土壤水分和营养④共同生活,互惠互利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6.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A.群落甲 B.群落乙C.群落丙 D.群落丁7.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D.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种间关系9.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10.图示一个能够自我维持稳态的生态系统所需的条件,则X最可能代表( )A.生物因素 B.共生关系C.能量流动 D.物质循环11.图中甲表示人体不同体液间的物质交换,乙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c增加引起水肿B.乙图中的c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甲图中d处的CO2浓度最高D.乙图中b所处营养级贮存的能量最少12.下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人教版教学课件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训练+教案)
A层: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B层:分析食物网中各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 和数量关系
复习提问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成分及其关系: 1.说出A-D的名称 2.说出A-D在生态系统中的 作用和地位
3.说出数字代表的含义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草→蚱蜢→青蛙→蛇→鹰
从生产者开始;由上至下;由左至右 捕食和竞争
2.种间关系:蜘蛛和蟾蜍的关系
3.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 猫头鹰、食虫鸟、蜘蛛、蟾蜍
4.猫头鹰占有哪几个营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 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 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 B.白鲢下降 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
(09年理综1卷)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 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 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 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 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 (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 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 无 (有,无)竞争关系,理由 是 它们所需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籽粒) 。人与鸡的 种间关系是 捕食与竞争 ,人与牛的种间关 系是 捕食 。
捕食链:草→蚱蜢→青蛙→蛇→鹰
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起点: 生产者 终点: 最高营养级(不被其他生物所食的消费者)
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箭头: 方向:指向捕食者 含义:能量流动的方向(不可逆)
捕食链:草→蚱蜢→青蛙→蛇→鹰
营养级:
概念: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环节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浙科版必修三教学案:第五章 群落 Word版含答案
1.群落是指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集合体)。
2.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陆地生物群落的主要类型是森林、草原、荒漠和苔原。
4.群落演替是指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直到达到顶极群落才会终止。
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在裸岩、沙丘和湖底上发生的演替)和次生演替(洪水、火灾、人为破坏以及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原生演替时间比较长,次生演替时间比较短。
5.顶极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地球上现存的群落大多为顶极群落。
6.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对应学生用书P541.群落概述(1)群落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
(2)群落的特点: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构成和一定的种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地段可以重复出现。
2.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A处反映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2)B 处反映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3)C 处反映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影响的主要因素为光照的不同。
因此,在海平面-200 m ~3 800 m 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同时动物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差异,这充分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3.群落的时间结构(1)概念: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表现:①群落物种组成的昼夜变化是明显的。
②群落的季节变化也很明显。
1.下列对生物群落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1)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3)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4)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5)一棵枯树及其上面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等可以构成群落 提示:(2)(4)正确。
2.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 提示:不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下提能:第五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含解析
第五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下提能一、选择题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A.光能→化学能→热能B.热能→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光能→热能D.光能→热能→化学能[解析]选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群落中的化学能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解析]选C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无论初级消费者多少,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都是初级消费者的10%~20%。
3.在由“草→鼠→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鼠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的能量[解析]选B鼠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被狐摄入,被狐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剩下的被狐所同化;由于鼠的同化量等于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因此鼠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的同化量。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 kg的草,则这1 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解析]选C兔子吃了1 kg的草,但能被兔子同化的能量只是部分,因为有部分能量不会被同化,会随粪便排出。
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而不是指个体。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此过程中利用了太阳能,因此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到了生物群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2.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2.5×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2.5×106 kJ 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A.①③ B.②④ C.只有② D.只有①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4.某个池塘有生产者(浮游植物)、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肉食性鱼类)、分解者(微生物)。
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b、c、d,此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c+d B.a>b+c C.a<b+d D.a<c+d5.在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中,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60 mol的氧气,则其所固定的太阳能中,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并被利用的能量最多是( )A.1161 kJ B.2322 kJ C.2870 kJ D.5740 kJ6.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7.在一条食物链中,如果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时产生了6a mol的氧气,当生产者固定的这些能量传递到次级消费者被利用时,转移到ATP中的能量最多是( ) A.46.44 a kJ B.232a kJ C.9.328a kJ D.11.61a kJ 8.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要吃10 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 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1 000 kg绿色植物。
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A.0.05% B.0.5% C.0.25% D.0.025% 9.(2012·海南高考,19)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10.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250 J/(cm2)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11.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一定能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能量关系看①=②+⑤B.⑥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D.③/②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二、非选择题12.下面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为百万千焦。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内的大量能量被__________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______利用;④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值的单位为J/(cm2·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________。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是________J/(cm2·a),能量在该生态系统中是沿着________流动的。
(3)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入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4)上图数据反映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判断依据是能量输入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能量输出。
14.(2013·威海高二检测)下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
请据图作答。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1、[答案] A[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应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答案] B[解析] 金龟子分解动物粪便,属分解者,不占营养级;象粪便中所含的能量仍属第一营养级。
3 [答案] B[解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①是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②为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因次级消费者自身的生命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②>③+④。
4. [答案] B[解析] 根据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原理,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两种生物成分,不包括分解者,所以有a>b +c 。
5. [答案] B[解析] 因为植物光合作用每产生6 mol 氧气的同时会产生1 mol 葡萄糖,所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10 mol 葡萄糖含有的能量,即28700 kJ 。
流入初级消费者的体内且能被利用的能量最多是11610×20%=2322 kJ 。
6. [答案] C[解析] 群落是指某一生态系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而G 、H 、C 仅为生产者和消费者,还应有分解者。
7. [答案] A[解析] 生产者产生6a mol 氧气意味着有a mol 葡萄糖产生,这部分有机物传递到次级消费者最多为(a ×20%×20%)mol ,所以在次级消费者体内被转移到ATP 中的能量最多为:(a ×20%×20%×1161)kJ 。
8. [答案] C[解析] 根据题意,鹰增重1 kg 需要的绿色植物为:102×20.25×1 000100=400(kg)。
则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率为:1400×100%=0.25%。
9. [答案] D[解析] 根据题中简图可知,甲能够固定太阳能,为生产者,乙从甲获取能量,为消费者,A 正确;该生态系统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同时能量也可以扩散到外界,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B 正确;能量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经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后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C 正确;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不正确。
10. [答案] D[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是指食物链中相邻两个营养级的种群间同化所得能量的比值,而不是指个体间同化所得能量的比值,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可以获得野兔同化所得能量的大部分。
11. [答案] D[解析]①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它包括②(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⑤(流入分解者中的能量)和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⑥中部分能量来自初级消费者排出的粪便,是食物残渣,属于生产者的同化量;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获得能量最少。
二、非选择题12. [答案](1)A(111)生产者(2)13.520(3)60%(4)①呼吸作用消耗②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③分解者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中逐级递减。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能量是沿食物链伴随着物质流动而流动的,具体就是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1)流经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118872-118761=111(百万千焦)。
(2)能量在两个相邻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可用公式计算,即15.0/111×100%=13.5%(A―→B);3.0/15.0×100%=20%(B―→C)。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的百分比为1.8/3×100%=60%。
(4)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主要是由于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并且各个营养级的生物中总有一部分生物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还有少部分能量随着残枝、败叶或遗体等直接传给了分解者。
(5)通过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能量在流动中逐级递减。
13. [答案](1)太阳能(2)20810食物链(3)11.3(4)大于14.[答案](1)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营养级高,可利用能量少(2)营养级Ⅱ同化固定的能量营养级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y×l00%(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析](1)m1表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部分能量是太阳能或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m2表示从该生态系统散失的能量,即热能或呼吸作用散失的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