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氧化物歧化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简述

YB 2012级生物技术

摘要:超氧化物歧化酶首先由Mann和Keilin从牛红细胞中分离提取出,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由于其具有清除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而引起广大学者的关注。本文概述了SOD的分类、结构、理化性质及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理化性质

生物体内低浓度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其浓度过高时,可引起机体组织细胞氧化损伤,导致机体发生疾病,甚至死亡。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是清除生物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一种重要抗氧化酶,具有抗衰老、抗癌、防白内障等作用[1],因而受到全世界学术界广泛关注,使之成为涉及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医学等学科领域及医药、化工、食品等生产行业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2]。

1.SOD的分类

SOD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1]。根据其结合金属种类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Cu·Zn-SOD,呈蓝绿色,相对分子量约为32kDa,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细胞浆、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内;第二类为Mn- SOD,呈紫红色,相对分子量约为40kDa,主要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粒体和原核细胞中;第三类为Fe-SOD,呈黄褐色,相对分子量约为38.7kDa,主要存在于原核细胞及一些植物中[2]。

2.SOD的结构

1975年Richardson得到了Cu•Zn-SOD的三维结构[5],发现它是由2个基本相似的亚基组成的二聚体,且每个亚基含有1个铜原子和1个锌原子。2个相同亚基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的疏水相互作用而缔合,类似于圆筒的端面。

Cu•Zn-SOD的单个亚基活性中心结构见图

1。

从图中可知Cu与4个来自组氨酸残基

(His44,46,61,118)的咪唑氮配位呈现1

个三角双锥畸变的四方锥构型,Zn则与3

个来自组氨酸残基(His61,69,78)的咪唑

氮和1个天门冬氨酸残基(Asp81)的羧基氧配位,呈畸变的四面体构型。

Mn-SOD和Fe-SOD的结构则比较简单,且二者相似,每个亚基的活性中心金属离子,都是与1个水分子和3个组氨酸(His)残基及1个天门冬氨酸(Asp)残基的羧基氧配位,呈畸变四方锥构型[6]。Mn-SOD和Fe-SOD一般为二聚体或四聚体,每个亚基含0.5一1.0个Mn和Fe 原子。它们在空间结构上与Cu·Zn-SOD不同,含有较高程度的。一螺旋,而件折登较少。

现已有多种生物中的SOD的三维结构登录到GenBank中,并且对其内部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3.SOD的理化性质

3.1 SOD的主要物化特性

近年来很多专家对SOD的物化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OD属酸性蛋白酶,对pH、热和蛋白酶水解等反应比一般酶稳定[7]。将三类SOD的主要物化特性列于表1。Joan 等人指出不同来源的Cu·Zn-SOD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它们的物化特性也很相似,据推测它们可能由同一原始酶进化而来。不同来源的Mn-SOD和Fe-SOD也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和较高的

同源性,它们可能由另一原始酶进化而成。

3.2SOD的活性中心和催化机理

三类SOD的活性中心都含有金属离子。如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除去金属离子,则酶活丧失;如重新加上金属离子,则酶活又恢复。

Cu·Zn - SOD的活性中心形态像个椭圆形口袋,口袋底部的Cu2+与4个His和1个H2O 配位,E2+与3个His和1个Asp配位。Cu和Zn离子之间通过共同连接1个His而构成咪唑桥结构[8]。口袋长15A°、宽9A°、深6A°,口袋底部是Cu2+和Zn2+存在的部位,底物就结合于口袋之中。活性中心的His对酶活性至关重要,该残基受损,酶活性丧失,位于活性中心附近且与Cu2+相距6A°的精氨酸143,因具有正电荷,是进人活性中心的诱导者,并提供H+以加快歧化速度。如果该酶残基被修饰,大部分正电荷消失,不利的进人,酶

活性降低99% 。Cu2+和Zn2+对活性中心的作用亦不同,Cu2+是必需的,任何金属取代Cu2+都可使酶失活,而Zn2+被Co2+, Hg2+、Cd2+取代而不影响活性[7]。

Mn-SOD和Fe-SOD的活性中心的金属离子与3个His,1个Asp和1个H2O配位。三类SOD 的活性中心均含有金属离子,His、Asp和H2O[8]。

氧化物可以与Cu2+和Zn2+配位而使酶失活,但不受乙醇、氯仿影响;金属的鳌合剂如EDTA 可除去Cu2+、Zn2+,导致酸失活;H2O2能与Cu2+反应,使Cu2+变成Cu+,导致酶失活;添加·OH清除剂可保护酶的天然结构。Mn-SOD具有抗CN-能力,但可被乙醇、氯仿破坏,Mn-SOD可由氧诱导产生,其增加是和高压氧的量有关,故认为Mn-SOD是内源性0夏的“清道夫”。Fe-SOD能抗CN-,但氧不能诱导Fe-SOD的产生,Fe-SOD是外源性的清除剂。

SOD是生物体内防御氧化损伤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金属酶,它的作用底物是超氧阴离子,它催化超氧阴离子发生歧化反应,从而清除q。其催化机理是:SOD(氧化型)+ →SOD-(还原型)+,SOD-(还原型)+→ SOD(氧化型)+H2O2,总反应式:

3.3SOD的化学修饰

SOD作为药用酶用于临床受以下因素的影响:①半

衰期短,通常只有6~10min;②分子量大,不易透过细胞

膜;③抗原性;④如用于口服,易被蛋白水解酶水解。鉴

于上述不利因素,对SOD分子进行改造就显得十分重要,

近年很多专家对SOD分子的修饰进行了研究[9~11],目的是

为了提高SOD的稳定性。实验表明:修饰酶不仅完全保

留了天然酶的活性,而且在耐热、耐酸、耐碱和抗胃蛋

白酶水解能力等方面都明显地优于天然酶,修饰酶较天

然酶稳定(表2,图2),特别是酶经修饰后大大延长了在

体内停留时间[12]。

目前对SOD进行分子修饰改造的途径有:①对SOD氨基酸残基进行化学修饰;②用水溶性大分子对SOD进行共价修饰;③对SOD进行酶切修饰[7]。近年来用水溶性大分子对SOD修饰研究和应用较多,原因有3个方面:①反应条件温和,且酶活保持较好;②形成共价蛋白加合物水溶性好;③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10]。天然牛血SOD的t1/2的6min,而右旋糖酐SOD、低分子聚蔗糖SOD、高分子聚蔗糖SOD、聚乙二醇SOD的t1/2;分别为7,14,24,35h[12]。并且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