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四)血小板计数PPT课件
使计数结果偏低,但时间不宜放置过长,否则出现颗粒沉淀物,使计数无法 进行。 血小板在镜下为富于折光之小点,约为红细胞的1/2~1/3大小。 计数光线不可太强,1h内计数完成。如红细胞不完全溶解,影响血小板计数 时,可加大稀释倍数,或另换稀释液。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
20~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 <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 <5×109/L时,可导致严重出血; >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
备用。
试剂器材
器材 改良牛鲍计数板 采血针 微量吸管 显微镜
操作步骤
吸取血小板稀释液0.38ml于康氏试管中。 用一次性微量吸管吸血20ul于上述稀释液中。充分混
匀后取一小滴于血球计数池内,静止10-15分钟. 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中五个中方格内之
血小板数。
血小板计数方法
血小板计数方法学评价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血小板计数原理
血液经血小板稀释液稀释后,红细胞被溶 解,注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血小板。经 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
试剂器材
试剂
草酸铵稀释液 草酸铵10克 EDTA0.12克 蒸馏水加至1000ml,过滤后
影响血小板形状改变 的因素很多,各种形态异常又 无特异性。因此,不规则和畸 形的血小板比值超过10%时才 有临床意义。
3.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血小板聚集、分布状态可间 接反映其功能。聚集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在非抗凝血的外周血涂片 中常可见3~5个聚集成簇或成团,聚集与散在血小板之比为 20∶1。
在EDTA抗凝血 的血涂片中,可见血小 板不聚集而呈散在分布 状态或出现诱发的血小 板聚集现象。
临床意义
血小板减少是引起出血的常见原因
20~50×109/L时,可有轻度出血或手术后出血; <20×109/L,可有较严重的出血; <5×109/L时,可导致严重出血; >400×109/L为血小板增多
备用。
试剂器材
器材 改良牛鲍计数板 采血针 微量吸管 显微镜
操作步骤
吸取血小板稀释液0.38ml于康氏试管中。 用一次性微量吸管吸血20ul于上述稀释液中。充分混
匀后取一小滴于血球计数池内,静止10-15分钟. 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计数中央大方格中五个中方格内之
血小板数。
血小板计数方法
血小板计数方法学评价
SUCCESS
THANK YOU
2019/7/30
血小板计数原理
血液经血小板稀释液稀释后,红细胞被溶 解,注入计数池后,在显微镜下计数血小板。经 换算求出每升血液中的血小板数。
试剂器材
试剂
草酸铵稀释液 草酸铵10克 EDTA0.12克 蒸馏水加至1000ml,过滤后
影响血小板形状改变 的因素很多,各种形态异常又 无特异性。因此,不规则和畸 形的血小板比值超过10%时才 有临床意义。
3.聚集性和分布异常 血小板聚集、分布状态可间 接反映其功能。聚集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在非抗凝血的外周血涂片 中常可见3~5个聚集成簇或成团,聚集与散在血小板之比为 20∶1。
在EDTA抗凝血 的血涂片中,可见血小 板不聚集而呈散在分布 状态或出现诱发的血小 板聚集现象。
血小板检查PPT课件
(七)注意事项
▪ .全部用具和稀释液要特别清洁,防尘、防 菌,以免计数时误认。
▪ .针刺要深,吸血及稀释动作要快,防聚集。 ▪ .同时做多项检查时,优先采计数之血。 ▪ .充池前应充分摇匀,充池后需静置分钟以
上待全部下沉后再计数。内完成。
(八)方法学平价
▪ .草酸铵法对破坏力强,使视野清晰,形态 清楚,是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方法。 由于体积小,易粘附、聚集及破坏等,结 果不甚理想。
▪ 正常人异常<,异常>才有意义。
▪ ()血小板卫星现象:血小板粘附、围绕 于中性粒细胞(或偶尔粘附于单核细胞) 的现象。偶见于抗凝血血涂片中,导致血 液分析仪减少。
二、血小板计数(手 工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理
▪ 将血液稀释一定倍数,充入计数池内计数, 计算出每一升血中血小板数。稀释液破坏, 固定并防止聚集。
(二)器材 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吸管、试管、采血针等。 (三)试剂:下列试剂任选一种 .草酸铵稀释液:草酸铵 ,蒸馏水加至.首选试剂。 .许汝和稀释液(复方尿素稀释液):尿素,枸橼酸
▪ .检测后: ▪ ()用同一份标本制备学血涂片染色精简
观察血小板数量、大小、分布情况,并注 意有无异常增多的红、白细胞碎片。 ▪ ()用参考方法核对。 ▪ ()同一份标本次计数误差要<。
(十一)临床意义
生理变化: ①新生儿<婴儿,出生后个月达成人水平。 ②晨间<午后,春季<冬季,毛细血管<静脉 ③运动、饱餐后上升,休息后恢复。 ④月经期低,经期后上升。 ⑤妊娠中晚期 ,分娩后天
再障等。
巨大血小板
.形态异常
▪ ()幼稚形:颗粒少。 ▪ ()老年形:边缘不规则,颗粒粗,呈离心
血小板检验PPT课件
参考值
(100~300) ×109/L
质量控制
❖ 1. 器材 仪器标准化 ❖ 2. 计数时间 充池10~15min后再计数,并在采
血后1h内计数完毕
❖ 3. 镜下观察 区分鉴别 ❖ 4. 血涂片观察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规定,PLT低于60×109/L时, 应观察血小板在血涂片中的分布情况,如果PLT有3~5 个成群分布,则PLT一般不会减少。
❖ B.复方尿素 ❖ 优点:PLT胀大易辨认 ❖ 缺点:不能完全溶解RBC,计数困难。且尿
素不易保存,易分解
(3)血细胞分析仪法
❖ 优点:测定PLT、MPV及PDW,快速,适用 临床应用。
❖ 缺点:不能完全区分PLT与其它类似大小物 质,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
❖ *当既往无PLT数量异常的病例,出现意外的 低值时,必须以显微镜计数法重新计数。
于脾切除术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异常血小板形态
❖ 2. 形态异常
❖ ①幼稚型②老年型③病理幼 稚型④病理刺激型⑤退化型
❖ 正常人为成熟型,可见少量 异常形态的血小板,但少于 2%。异常血小板超过10% 时才具有临床意义。
❖ 3. 分布异常
❖ ①血小板不聚集。②血小 板过度聚集
一、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计数(PLT): ❖ 血小板的生成 ❖ 原巨核细胞 颗粒巨细胞
产板巨细胞
1/3滞留于脾窦和脾髓的细胞间 2/3位于循环池
血小板
↓
7-14天
血小板生理
✓ 血小板来自骨髓内巨核细胞 ✓ 血小板的寿命为7-14天 ✓ 全身约1/3的血小板贮存在脾脏
血小板计数
❖ 血小板生成图
教 学目标
❖ 1、掌握血小板显微镜计数 ❖ 2、掌握血小板计数参考值、临床
血小板测试方法学-PPT课件
Large PLT
MPC MPM PCDW P Count-2D
平均血小板成分浓度
平均血小板聚集 血小析成分分布宽度 在血小板测定中血小板的原始计数 血小板压积
PCT
PDW PLTN PLTX PLTY PMDW R Count-2D RBC-2D Count RBC Fragments RBC Ghosts
存在不足
血小板检测面临的挑战
• • • • • • • •
RBC fragments WBC fragments 和 complexes 细菌、寄生虫 细胞碎片 、杂质 大血小板 、血小板微泡 交叉污染 血小板聚集 抗凝集影响
测试原理
ADVIA 2120 2D-PLT检测
• 二维参数:PLT体积 (V) 和 折射指数 (MPC)
R = 0.6877
2
Immunophenotypic Count (x 10 9/L)
Immunophenotypic Count (x 10 9/L)
Impedance (2)
120 Impedance (2) (x10 9/L) Impedance (3) (x 10 9/L) 100 80 60 40 20 0 0 20 40 60 80 100 y = 0.9757x + 1.2843 R = 0.808
2500
/m L)
One-Dimensional PLT Count (x10
– 采用专利的Mie原理进行激光散射分析 – 对血小板细胞逐一进行二维检测 – 提高对血小板、 细胞碎片、低色素细胞和小红细胞的鉴别• PLT体积检测范围Fra bibliotek1 - 60 fL
– 血小板计数包 括大血小板(>20fL) – 提高对化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BernardSoulier综合症、骨髓增值症等大血小板样本计数的准确性
《血小板计数法》课件
血小板计数法的缺点
操作繁琐
血小板计数法需要进行样本采集 、稀释、染色和计数等多个步骤
,操作较为繁琐。
对样本要求高
血小板计数法需要采集一定量的 血液样本,且对样本的质量和保
存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误差较大
由于血小板计数法是人工操作, 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有 时需要重复检测以获得准确结果
。
血小板计数法的改进方向
健康体检
用于评估个体健康状况, 预测潜在的疾病风险。
血小板计数法的原理
流式细胞术
利用特定的抗体标记血小 板,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 计数和分析。
光学比浊法
通过测量血液样本在特定 波长下的吸光度值,计算 血小板数量。
电化学发光法
利用电化学发光技术检测 血小板,具有高灵敏度和 特异性。
PART 02
血小板计数法实验操作
01
02
03
04
防止污染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 意防止样本和试剂的污染,以
免影响实验结果。
精确计数
在观察和计数血小板时,要保 证计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避免误差过大。
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按照 规定的步骤进行实验,避免操 作不当导致误差或安全问题。
安全防护
实验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 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确
PART 04
血小板计数法的优缺点
血小板计数法的优点
准确性高
适用范围广
血小板计数法是一种基于血液样本的 实验室检测方法,其准确性较高,能 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出血小板数量。
血小板计数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血液 样本,包括全血、血浆和血清等,适 用范围较广。
标准化程度高
血小板检验ppt课件
13
流式细胞仪
1、全血中血小板更接近 生理状态。 2、操作简便,减少由于 操作造成的血小板状态改 变(如血小板活化试验) 。 3、检测血小板亚群灵敏 度高。 4、用血量少。 5、无放射性污染。
14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变 2.化病理性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小于100×109/L)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 斑狼疮 ③血小板消耗增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 癜
2)按常法进行毛细血管采血20微升,轻轻注 入血小板稀释液中。
3)混匀,充入计数池中,放置10~15分钟, 计数中央大格中5个中方格的血小板数。
8
【计算】
5个中方格的血小板数×5 ×10 ×20 ×106/L=5个中方格的 血小板数×109/L
9
【参考值】 (100~300) ×109/L
10
【质量控制】
观察要点: 血小板大小 血小板形态(胞质受色、颗粒大小、形态等) 血小板分布
18
(一)正常血小板形态
正常血小板呈两面微凸 的圆盘状,新生血小板 体积大,成熟者体积小 。在血涂片上往往散在 或成簇分布,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胞质呈 淡蓝或淡红色,中心部 位有细小、分布均匀的 紫红色颗粒。
19
(二)异常血小板形态
24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血小板显微镜计数法 二、选择题 1.血小板参考值: A (100~300)×109/L
C (100~200)×109/L 2.PLT不减少的疾病是 A 脾功能亢进 C DIC
B (50~100)×109/L D (150~300)×109/L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急性白血病
流式细胞仪
1、全血中血小板更接近 生理状态。 2、操作简便,减少由于 操作造成的血小板状态改 变(如血小板活化试验) 。 3、检测血小板亚群灵敏 度高。 4、用血量少。 5、无放射性污染。
14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正常人血小板计数一天内可有6-10%变 2.化病理性 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小于100×109/L)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 斑狼疮 ③血小板消耗增多: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紫 癜
2)按常法进行毛细血管采血20微升,轻轻注 入血小板稀释液中。
3)混匀,充入计数池中,放置10~15分钟, 计数中央大格中5个中方格的血小板数。
8
【计算】
5个中方格的血小板数×5 ×10 ×20 ×106/L=5个中方格的 血小板数×109/L
9
【参考值】 (100~300) ×109/L
10
【质量控制】
观察要点: 血小板大小 血小板形态(胞质受色、颗粒大小、形态等) 血小板分布
18
(一)正常血小板形态
正常血小板呈两面微凸 的圆盘状,新生血小板 体积大,成熟者体积小 。在血涂片上往往散在 或成簇分布,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胞质呈 淡蓝或淡红色,中心部 位有细小、分布均匀的 紫红色颗粒。
19
(二)异常血小板形态
24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血小板显微镜计数法 二、选择题 1.血小板参考值: A (100~300)×109/L
C (100~200)×109/L 2.PLT不减少的疾病是 A 脾功能亢进 C DIC
B (50~100)×109/L D (150~300)×109/L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1)
镜检
解决方案: 显微镜镜检发现有红细胞大小不 均,有大量红细胞碎片存在。血 小板散在分布,数量正常。此种 情况下,PLT-I必然假性增高, 使用PLT-F可以完全排除干扰
3、巨大血小板
• 刘某,女70岁,因身体不适,在县城二级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 WBC:6.1*10E9/L,RBC:5.4*10E12/L,HGB:132g/L,PLT:10*10E9/L, 转诊至某三甲医院血液科就诊,PLT-I:8*10E9/L,使用PLT-F通道 后,PLT-F:24*10E9/L, IPF:75.8%,推片镜检,可见血小板明显减 少,血小板体积明显增大。
非常感谢!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
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
血小板基础
• 什么是血小板? • 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
胞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黏附、聚集、释 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 • 正常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约1.5-3um, 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血小板体积小。
PLT-I方法学优缺点
• 优点:目前常规筛检PLT的主要方法 • 1.检测速度快 • 2.重复性好 • 3.准确性高 • 4.同时提供多项指标
• 缺点: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 1.假性增高: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微小细胞碎片 • 2.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光学法(PLT-O)
无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有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单位
低值范围的血小板样本中,PLT-F测定的精度最高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
Correlation with immnological method ( anti-CD-61 Ab; Abbott ). Subjects: Samples with PLT-I measurement abnormality (n=120), fragments, g-PLT and so on.
血小板的检测PPT课件
7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 是计数单位容积(L) 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可以采用镜下目视法,目 前多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参考值:(100-300)X 109/L
8
临床意义
(一). 血小板减少
PC < 100x109/L 称为血小板减少。
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障碍:见于再障、巨幼贫、急性白 血病、放射性损伤、骨髓纤维化晚期等.
34
用EDTA抗凝血测定
35
用EDTA抗凝血(双通道)
36
用肝素抗凝的
37
用枸橼酸钠抗凝
38
用Na2-EDTA抗凝血所制的涂片
39
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所制的血涂片
40
用肝素抗凝血所制血涂片
41
感谢下 载
23
血小板减少伴小血小板病例
Wiskott-Aldrich 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伴小血小板(约
1μm)。X性联隐性遗传。T细胞免疫缺陷、感染、湿疹、出血。
24
血片中血小板的观察
通过与红细胞比较判断是否正常,是否增加或 减少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15-20个有1个 血小板)
大小、形态的变化(是否有畸形小板的存在) 聚集性观察(抗凝剂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
15
血小板的体积
1.正常血小板胞体直径2~4 μm 2.小血小板指直径<2μm 3.大血小板指直径5~7μm 4.巨大血小板指直径>8μm 5.超巨大血小板指直径>20μm
16
小血小板、正常血小板、大血小板
17
异常血小板形态
1.畸形血小板胞体形态怪异的血小板,其胞体往往巨大或超巨大。 2.少或无颗粒血小板指颗粒无或减少的血小板 3.血小板卫星现象也被称为“玫瑰花形血小板”。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 是计数单位容积(L) 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可以采用镜下目视法,目 前多用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
参考值:(100-300)X 109/L
8
临床意义
(一). 血小板减少
PC < 100x109/L 称为血小板减少。
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障碍:见于再障、巨幼贫、急性白 血病、放射性损伤、骨髓纤维化晚期等.
34
用EDTA抗凝血测定
35
用EDTA抗凝血(双通道)
36
用肝素抗凝的
37
用枸橼酸钠抗凝
38
用Na2-EDTA抗凝血所制的涂片
39
用枸橼酸钠抗凝血所制的血涂片
40
用肝素抗凝血所制血涂片
41
感谢下 载
23
血小板减少伴小血小板病例
Wiskott-Aldrich 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伴小血小板(约
1μm)。X性联隐性遗传。T细胞免疫缺陷、感染、湿疹、出血。
24
血片中血小板的观察
通过与红细胞比较判断是否正常,是否增加或 减少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15-20个有1个 血小板)
大小、形态的变化(是否有畸形小板的存在) 聚集性观察(抗凝剂诱导血小板聚集,导致
15
血小板的体积
1.正常血小板胞体直径2~4 μm 2.小血小板指直径<2μm 3.大血小板指直径5~7μm 4.巨大血小板指直径>8μm 5.超巨大血小板指直径>20μm
16
小血小板、正常血小板、大血小板
17
异常血小板形态
1.畸形血小板胞体形态怪异的血小板,其胞体往往巨大或超巨大。 2.少或无颗粒血小板指颗粒无或减少的血小板 3.血小板卫星现象也被称为“玫瑰花形血小板”。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PPT课件
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plti浮动界标鞘流阻抗法浮动界标?分布范围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PDW/ P-LCR
• PDW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在20%频率 水平上的分布宽度即为PDW。单位用 fL表示,其中1 fL = 10-15L。
• P-LCR
P-LCR为由12 fL界标或更大界标得 到的巨型血小板的比值。计算时,将 固定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同 低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相比而 得到一个比值。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PDW/ P-LCR
• PDW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在20%频率 水平上的分布宽度即为PDW。单位用 fL表示,其中1 fL = 10-15L。
• P-LCR
P-LCR为由12 fL界标或更大界标得 到的巨型血小板的比值。计算时,将 固定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同 低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相比而 得到一个比值。
血小板 PPT 课件
•
细胞膜: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血小板计数方法
计算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数量(XXX X 10 9 检测原理: 1、显微镜计数法: 电阻抗法
激光流式细胞术法 综合电学和激光流式细胞术法
方法学评价
• 难计数原因: • 1、血小板体积小,易受其他杂物的干扰 • 2、血小板在体外易于黏附、聚集、和变性破坏
普通光镜计数法
•
巨型血小板:>7.5微摩尔,血小板无
力症,假血友病。
异常血小板>10%有意义。
形态异常
•
• 血小板颗粒减少:血小板胞质内嗜天青颗粒减少或无 颗粒,胞质灰蓝或淡蓝色
• 血小板卫星现象:血小板黏附、围绕于中性粒细胞 (或偶尔黏附于单核细胞)的现象,有时可见血小板 吞噬现象
• 聚集性和分布异常:血小板聚集、分布状态可间接 反映其功能。聚集功能正常的血小板在非抗凝血外周 血涂片中常可见3-5个聚集成簇或成团。聚集与散在血 小板之比为20:1
•
• 1黏附功能
血小板功能
• 2聚集功能
• 3释放反应
• 4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包括PAIgG PAIgM PAIgA
• 5血块收缩试验
血小板检验意义
• 参考值(100-300)X10 9/L • (一)生理性 • 晨低午高 • 春低冬高 • 平原低,高原高
• 病理性
血小板检验意义
• PLT减少: <2-5万/微升有出血倾向
•
显微镜:相差
•
准确性高,血小板易于识别
血液分析仪法
• 优点:重复性好,适于临床应用。 • 缺点:不能完全将血小板与其他类似大小的物
质完全区别开来,仍需目视显微镜法作校正。 • 物质包括红细胞或白细胞碎片、灰尘等杂物
《血小板图检测》课件
献血者筛选
在献血过程中,进行血小 板图检测有助于筛选出健 康的献血者,确保血液质 量。
法医学应用
在某些法医学案例中,如 涉及外伤或中毒的案件, 血小板图检测可以为案件 调查提供线索。
03
血小板图检测的注意事项
样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时间
选择清晨空腹时采集样本 ,以减少饮食和日常活动 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监测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血小板图检测可以 帮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预防并发症
对于某些疾病,定期进行血小板图检测可以 及时发现血小板异常,预防因血小板异常引 发的并发症。
科研应用
基础研究
血小板图检测为血小板相关的基 础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有助于 深入了解血小板的生理和病理机
技术创新与进步
自动化技术
通过引入更先进的自动化技术,提高血小板图检测的效率和准确 性,减少人为误差。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对血小板图像进行分析,实现更精准 的检测和诊断。
新型检测方法
研究开发新的血小板图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满 足临床对血小板功能检测的需求。
应用领域的拓展
预处理
对血液样本进行稀释、 染色或标记。
检测
使用特定的仪器或设备 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功能
分析。
结果解读
根据检测数据解读血小 板的功能和数量状态, 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
疗建议。
02
血小板图检测的应用
临床应用
诊断疾病
通过血小板图检测,医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诊 断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等与血小板相关 的疾病,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血小板图检测》PPT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PLT-F与PLT-O的差异
FSC
PLT-O (XE)
FSC
PLT-F (XN)
IPF IPF
PLT-O
PLT-F
Lower size PLT
Lower size PLT
SFL
SFL
PLT-F通道的染液对PLT的染色效果更敏感,微小血小板能够检出
检测颗粒数是PLT-O或PLT-I的5倍
14
各PLT测定模式的重复性比较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
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
1
血小板基础
• 什么是血小板? • 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
胞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黏附、聚集、释 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 • 正常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约1.5-3um, 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血小板体积小。
• 消耗增加:TTP,DIC,虽有血小板减少,但RP比例接近正 常,RP绝对值亦低于正常水平
• 分布异常:脾大、血液被稀释等 • 先天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17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未聚集散点图
血小板聚集散点图
18
FSCW (FSC-Width)
Direction of Sheath Flow
X-axis: anti-CD61 method, Y-axis: PLT-I, -O or -F 16
IPF(RP)的临床意义
●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学诊断
• 生成减少:再障、白血病及肿瘤,由于骨髓受抑制,血小板 总数减少, RP比例大致正常,而RP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
• 破坏增加:ITP,骨髓生成血小板加快,外周血中新生血小板 增多,使RP比例升高。但由于血小板寿命缩短,使RP绝对 值减少。脾亢虽有血小板减少,但RP比例接近正常,RP绝 对值亦低于正常水平
光学法(PLT-O)
• 光学法(PLT-O):在RET通道中,荧光染液(主要成分 为聚次甲基、噁嗪)能够对细胞内的RNA和部分DNA染色, 通过光信号的强弱区分细胞(RET通道特异性针对红细胞 膜表面的RNA)。
白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侧向荧光 (SFL)
强 中 弱 弱
前向散射光 (FSC)
• 3、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相差显微镜下,血小板立体 感增强,有助于识别血小板
• 4、普通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按不同的稀释液,可分为破 坏和不破坏红细胞的PLT计数,稀释液可用草酸铵、复方 尿素、高铁氰化钾。
4
Sysmex-XN系列PLT检测方法
• 1、电阻抗法(PLT-I) • 2、光学法(PLT-O) • 3、荧光法(PLT-F)
无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有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单位
低值范围的血小板样本中,PLT-F测定的精度最高 15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
Correlation with immnological method ( anti-CD-61 Ab; Abbott ). Subjects: Samples with PLT-I measurement abnormality (n=120), fragments, g-PLT and so on.
强 强 强 弱
11
PLT-O优缺点
• 优点: • 避免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粒引起的PLT假性增高 • 避免大血小板引起的PLT假性减低 • 缺点: • 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12
荧光法(PLT-F)
PLT-F:使用专用通道,染色液Fluorocell PLT主要对含 核酸丰富的细胞内构造进行染色主要是小胞体(核糖体 RNA)和线粒体(MtDNA),PLT-F检测颗粒数是PLT-O或 PLT-I的5倍,能够同时报告IPF(网织血小板或未成熟血 小板),PLT-F通道对血小板聚集更加敏感。
PDW/ P-LCR
• PDW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在20%频率 水平上的分布宽度即为PDW。单位用 fL表示,其中1 fL = 10-15L。
• P-LCR
P-LCR为由12 fL界标或更大界标得 到的巨型血小板的比值。计算时,将 固定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同 低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相比而 得到一个比值。
9
PLT-I方法学优缺点
• 优点:目前常规筛检PLT的主要方法 • 1.检测速度快 • 2.重复性好 • 3.准确性高 • 4.同时提供多项指标
• 缺点: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 1.假性增高: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微小细胞碎片 • 2.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10
正常血小板
2
大血小板 血小板卫星现象
异常形态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3
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原理
• 1、流式细胞仪法:用免疫法荧光素标记特异的血小板单 克隆抗体,常用CD41或CD61,用流式细胞仪计数血小板。 目前为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
• 2、血液分析仪法:主要检测原理包括点阻抗法和(或) 光(或荧光)散射法,为常用方法
6
PLT-I
*鞘流阻抗法 浮动界标
7 浮动界标
血小板直方图
• 分布范围:LD(2~6)Fl;UD(12-30)fl之间
• 反映参数:PLT、MPV、PDW
• 高位干扰:小RBC、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 低位干扰:电流、尘埃等
00 %
20 %
10 fl 20 fl 30 fl 40 f8l
PLT-F与PLT-O的差异
FSC
PLT-O (XE)
FSC
PLT-F (XN)
IPF IPF
PLT-O
PLT-F
Lower size PLT
Lower size PLT
SFL
SFL
PLT-F通道的染液对PLT的染色效果更敏感,微小血小板能够检出
检测颗粒数是PLT-O或PLT-I的5倍
14
各PLT测定模式的重复性比较
5
电阻抗法(PLT-I)
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 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 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 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 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相当的脉冲电压, 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 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 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
Normal Platelets
FSC
PLT Clumps FSC
Laser
Laser
FSC FSC_W
FSC FSC_W
19
PLT-F优点
• 优点: • 高特异性,与CD41/CD61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当 • 排除网织红细胞影响,排除红细胞碎片及小红细胞影响 • 排除微小血小板假性减少 • 5倍颗粒检测,即使低值血小板依然有较高的精度 • PLT-F可检测IPF,为诊断PLT减少的原因提供分析数据 • 敏感监测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
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
1
血小板基础
• 什么是血小板? • 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
胞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黏附、聚集、释 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 • 正常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约1.5-3um, 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血小板体积小。
• 消耗增加:TTP,DIC,虽有血小板减少,但RP比例接近正 常,RP绝对值亦低于正常水平
• 分布异常:脾大、血液被稀释等 • 先天性: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
17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未聚集散点图
血小板聚集散点图
18
FSCW (FSC-Width)
Direction of Sheath Flow
X-axis: anti-CD61 method, Y-axis: PLT-I, -O or -F 16
IPF(RP)的临床意义
● 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学诊断
• 生成减少:再障、白血病及肿瘤,由于骨髓受抑制,血小板 总数减少, RP比例大致正常,而RP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
• 破坏增加:ITP,骨髓生成血小板加快,外周血中新生血小板 增多,使RP比例升高。但由于血小板寿命缩短,使RP绝对 值减少。脾亢虽有血小板减少,但RP比例接近正常,RP绝 对值亦低于正常水平
光学法(PLT-O)
• 光学法(PLT-O):在RET通道中,荧光染液(主要成分 为聚次甲基、噁嗪)能够对细胞内的RNA和部分DNA染色, 通过光信号的强弱区分细胞(RET通道特异性针对红细胞 膜表面的RNA)。
白细胞 网织红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侧向荧光 (SFL)
强 中 弱 弱
前向散射光 (FSC)
• 3、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相差显微镜下,血小板立体 感增强,有助于识别血小板
• 4、普通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按不同的稀释液,可分为破 坏和不破坏红细胞的PLT计数,稀释液可用草酸铵、复方 尿素、高铁氰化钾。
4
Sysmex-XN系列PLT检测方法
• 1、电阻抗法(PLT-I) • 2、光学法(PLT-O) • 3、荧光法(PLT-F)
无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有PLT体积分布异常报警信息
单位
低值范围的血小板样本中,PLT-F测定的精度最高 15
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
Correlation with immnological method ( anti-CD-61 Ab; Abbott ). Subjects: Samples with PLT-I measurement abnormality (n=120), fragments, g-PLT and so on.
强 强 强 弱
11
PLT-O优缺点
• 优点: • 避免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粒引起的PLT假性增高 • 避免大血小板引起的PLT假性减低 • 缺点: • 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12
荧光法(PLT-F)
PLT-F:使用专用通道,染色液Fluorocell PLT主要对含 核酸丰富的细胞内构造进行染色主要是小胞体(核糖体 RNA)和线粒体(MtDNA),PLT-F检测颗粒数是PLT-O或 PLT-I的5倍,能够同时报告IPF(网织血小板或未成熟血 小板),PLT-F通道对血小板聚集更加敏感。
PDW/ P-LCR
• PDW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在20%频率 水平上的分布宽度即为PDW。单位用 fL表示,其中1 fL = 10-15L。
• P-LCR
P-LCR为由12 fL界标或更大界标得 到的巨型血小板的比值。计算时,将 固定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同 低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相比而 得到一个比值。
9
PLT-I方法学优缺点
• 优点:目前常规筛检PLT的主要方法 • 1.检测速度快 • 2.重复性好 • 3.准确性高 • 4.同时提供多项指标
• 缺点: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 1.假性增高: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微小细胞碎片 • 2.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10
正常血小板
2
大血小板 血小板卫星现象
异常形态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3
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原理
• 1、流式细胞仪法:用免疫法荧光素标记特异的血小板单 克隆抗体,常用CD41或CD61,用流式细胞仪计数血小板。 目前为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
• 2、血液分析仪法:主要检测原理包括点阻抗法和(或) 光(或荧光)散射法,为常用方法
6
PLT-I
*鞘流阻抗法 浮动界标
7 浮动界标
血小板直方图
• 分布范围:LD(2~6)Fl;UD(12-30)fl之间
• 反映参数:PLT、MPV、PDW
• 高位干扰:小RBC、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
• 低位干扰:电流、尘埃等
00 %
20 %
10 fl 20 fl 30 fl 40 f8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