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性参数-讲义

合集下载

《齿轮参数详解》课件讲义

《齿轮参数详解》课件讲义
与标准齿轮相比,由于基圆未变,所 以齿廓曲线为相同的渐开线,只是正变位 齿轮应用曲率半径较大的一段渐开线,而 负变位齿轮应用曲率半径较小的一段渐开 线。
变位齿轮
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其模数、齿数、压力角均无变化; 正常非变位齿轮在分度圆处:轮齿厚度=齿槽宽度;变位齿轮,在加工时改变刀具的位置( 比正常的位置向外或向内),这样:轮齿厚度≠齿槽宽度。 正变位时,齿廓曲线段离基圆较远,齿顶圆和齿根圆也相应增大,齿根高减小,齿顶高增大 ,分度圆齿厚与齿根圆齿厚都增大,但齿顶容易变尖; 负变位时,齿廓曲线段离基圆较近,齿顶圆和齿根圆也相应减小,齿根高增大,齿顶高减小 ,分度圆齿厚和齿根圆齿厚都减小。
线在该点的法线)和该点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称 为该点的压力角。 下面左图中,αk即为渐开线上K点的压力角。由图 可知:cosαk=ON/OK=rb/Rk。 下面右图中,压力角是半径线与齿形的切线间的 夹角,α为压力角,因为α ‘=α,所以α ‘也是压力角
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不等。基圆
上压力角为零,齿顶圆上压力角最大 。通常所说的齿轮压力角指的是分度 圆上的压力角,以 α表示,并规定分 度圆上的压力角的标准值,称为标准 压力角,我国取α=20°。
d=mz da=d±2 ha df=d±2 hf db=dcosa=mzcosa a=m(Z2±Z1)/2
齿数和齿面
齿数:从基准面看下去,若顺时针测量,则齿或槽定义齿/槽号为1,2…,Z为总 齿数。
齿面:如何判断一个齿面是左面还是右面?有2种方法: 1、站在齿轮外面,看齿,左手即为左齿面,右手则为右齿面 2、站在齿轮中心,看齿槽,左手即为左齿面,右手则为右齿面 对于一个齿面,不管用哪种方法,结果都是一样的。
★直齿圆柱齿轮正确的啮合条件:模数相等 压力角相等

@FB321伏安特性实验讲义

@FB321伏安特性实验讲义

@FB321伏安特性实验讲义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测量(FB321型电阻元件V-A特性实验仪)实验讲义杭州精科仪器有限公司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测量电路中有各种电学元件,如线性电阻、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以及光敏、热敏和压敏元件等。

知道这些元件的伏安特性,对正确地使用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利用滑线变阻器的分压接法,通过电流和电压表正确地测出它们的电压与电流的变化关系称为伏安测量法(简称伏安法)。

伏安法是电学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测量方法。

【实验目的】1.验证欧姆定律。

2. 掌握测量伏安特性的基本方法。

3.学会直流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 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在某一电学元件两端加上直流电压,在元件内就会有电流通过,通过元件的电流与端电压之间的关系称为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

在欧姆定律R=式中,电压U的单位为伏特,电流I U•I的单位为安培,电阻R的单位为欧姆。

一般以电压为横坐标和电流为纵坐标作出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曲线,称为该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34对于碳膜电阻、金属膜电阻、线绕电阻等电学元件,在通常情况下,通过元件的电流与加在元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关系变化,即其伏安特性曲线为一直线。

这类元件称为线性元件,如图1所示。

至于半导体二极管、稳压管等元件,通过元件的电流与加在元件两端的电压不成线性关系变化,其伏安特性为一曲线。

这类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如图2所示为某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在设计测量电学元件伏安特性的线路时,必须了解待测元件的规格,使加在它上面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均不超过额定值。

此外,还必须了解测量时所需其它仪器的规格(如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等的规格),也不得超过其量程或使用范围。

根据这些条件所设计的线路,可以将测量误差减到最小。

2.实验线路的比较与选择:在测量电阻R 的伏安特性的线路中,常有两种接法,即图3(a )中电流表内接法和图3(b )中电流表外接法。

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一定的内阻(分别设为VR 和AR )。

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报告讲义

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报告讲义

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报告讲义1. 引言本讲义为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报告,旨在对断路器的机械特性进行测试和评估。

断路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保护设备,其机械特性对系统的运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机械特性试验,可以评估断路器的动作性能、触发特性以及工作可靠性,为正常运行和维护断路器提供重要依据。

本讲义将从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设备、试验步骤和试验结果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对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有更深入的理解。

2. 试验目的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的目的在于评估断路器在运行状态下的机械性能,包括断路器的动作速度、触发特性和工作可靠性等关键指标。

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了解断路器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为确定断路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提供依据。

3. 试验原理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3.1 断路器动作速度原理断路器动作速度是指断路器在发生故障时从完全关闭到完全打开的时间。

动作速度的测试通过测量断路器的机械传动装置运动的时间来确定。

通常使用接触间距测量设备来记录接触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并根据时间和距离的关系计算出动作速度。

3.2 断路器触发特性原理断路器的触发特性是指断路器在受到外部故障信号时的触发条件和时间。

触发特性的测试通常通过模拟外部故障信号来激活断路器,并记录激活时间和触发条件。

通过对多组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确定断路器的触发特性。

3.3 断路器工作可靠性原理断路器的工作可靠性是指断路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工作可靠性的评估通常通过长时间运行试验来完成。

在试验过程中,对断路器进行多次启动和关闭操作,并观察其性能变化和故障情况,以评估其工作可靠性。

4. 试验设备为完成断路器机械特性试验,需要以下设备:•断路器测试装置:用于模拟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并记录断路器的动作速度、触发特性和工作可靠性等参数。

•接触间距测量设备:用于测量断路器接触点之间的间距变化,并记录时间和距离的关系。

ld、led讲义--专业实验

ld、led讲义--专业实验

LD/LED 的P-I-V 特性测试(313实验室)一、实验教学目的:1.学习LED 和LD 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2.测试LED/LD 的P-I (功率-电流)特性和V-I (电压-电流)特性,并计算阈值电流和微分量子效率;3.了解温度对阈值电流和输出功率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LED 发光二极管,LD 激光二极管,LD/LED 电流源,光功率计,万用表。

三、实验原理1、LED 工作原理发光二极管是大多由Ⅲ-Ⅳ族化合物,如GaAs (砷化镓)、GaP (磷化镓)、GaAsP (磷砷化镓)等半导体制成的,其核心是PN 结。

因此它具有一般P-N 结的I-N 特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击穿特性。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具有发光特性。

在正向电压下,电子由N 区注入P 区,空穴由P 区注入N 区。

进入对方区域的少数载流子(少子)一部分与多数载流子(多子)复合而发光,如图1.1所示。

由于复合是在少子扩散区内发光的,所以光仅在靠近PN 结面数μm 以内产生。

假设发光是在P 区中发生的,那么注入的电子与价带空穴直接复合而发光,或者先被发光中心捕获后,再与空穴复合发光。

除了这种发光复合外,还有些电子被非发光中心(这个中心介于导带、介带中间附近)捕获,而后再与空穴复合,每次释放的能量不大,不能形成可见光。

我们把发光的复合量与总复合量的比值称为内量子效率G N rqi =η (1.1)式中,Nr 为产生的光子数,G 为注入的电子-空穴对数。

但是,产生的光子又有一部分会被LED 材料本射吸收,而不能全部射出器件之外。

作为一种发光器件,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它能发出多少光子,表征这一性能的参数就是外量子效率G N Tqe =η (1.2)式中,N T 为器件射出的光子数。

发光二极管所发之光并非单一波长,如图1.2所示。

由图可见,该发光管所发之光中某一波长λ0的光强最大,该波长为峰值波长。

理论和实践证明,光的峰值波长λ与发光区域的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Eg有关,即λ≈1240/Eg(mm)式中Eg的单位为电子伏特(eV)。

《信号与系统》课程讲义1-2

《信号与系统》课程讲义1-2

ii)抽样特性: (t ) f (t )dt f (0)
证明: (t ) f (t )dt ( ) f ( )d ( ) ( ) f 0 d f 0


iv)延时抽样: v)关系:
t t f t dt f (t )
1 t
-1 0 f(-t-2) 1 -3 -2 0 t 2 t
0 1
1 -1
2 3
f(-3t-2)
0
t
§1.3信号的运算
②已知f(t)定义域为[-1,4],求f(-2t+5)的定义域 解:
i)方法一:f(t)→f(-t) [-4,1];f(-t)→f(-t+5) [1,6];
ii)方法二: 1 2t 5 4 6 2t 1
f (t ) f 1 ( t ) f 2 ( t )
§1.3信号的运算
7.信号相乘 ① f (t ) f1 (t ) f 2 (t )
②常用在调制解调中 8.卷积
f (t ) f1 (t ) f 2 (t )


f1 ( ) f 2 (t )d
9.相关
a
Ke at (a 0)
③特性:微积分后仍为指数信号
§1.2 信号描述分类和典型示例
2.正弦信号 ①表达式:
f (t ) K sin(t )
②参数:K振幅, 角频率, 初相位 f(t) ③特性 i)周期信号, 0 2 1 T f ii)微积分后仍为正弦信号
3 8
t
t
f(t)
t
0 ln 2 2 ln 2 3 ln 2
3
练习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的测量(讲义)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的测量(讲义)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的测量太阳能的利用和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是21世纪新型能源开发的重点课题。

目前硅太阳能电池应用领域除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外,已大量用于民用领域:如太阳能汽车、太阳能游艇、太阳能收音机、太阳能计算机、太阳能乡村电站等。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因此,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和利用。

本实验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特性,太阳能电池能够吸收光的能量,并将所吸收的光子能量转换为电能。

【实验目的】1. 在没有光照时,太阳能电池主要结构为一个二极管,测量该二极管在正向偏压时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求得电压和电流关系的经验公式。

2. 测量太阳能电池在光照时的输出伏安特性,作出伏安特性曲线图,从图中求得它的短路电流(I sc)、开路电压(U OC)、最大输出功率P m及填充因子FF ,[FF P m /(I SC ? U OC )]。

填充因子是代表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

3.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光照特性:测量短路电流I sc和相对光强度J/J0之间关系,画出I sc与相对光强J/J o之间的关系图;测量开路电压U OC和相对光强度J/J o之间的关系,画出U OC与相对光强J/J o之间的关系图。

【实验原理】太阳能电池在没有光照时其特性可视为一个二极管,在没有光照时其正向偏压U与通过电流I的关系式为:I l°?(e u 1) (1)(1) 式中,I o和是常数。

由半导体理论,二极管主要是由能隙为E c E V的半导体构成,如图1所示。

E c为圉丄电子■和夸冗在电场的作用下产哇光申潼半导体导电带,E V 为半导体价电带。

当入射光子能量大于能隙时,光子会被半导体吸收, 产生电子和空穴对。

电子和空穴对会分别受到二极管之内电场的影响而产生光电流。

假设太阳能电池的理论模型是由一理想电流源(光照产生光电流的电流源) 、一个理想二极管、一个并联电阻 只前与一个电阻R s 所组成,如图2所示。

锅炉安全技术知识

锅炉安全技术知识

十三、热水锅炉 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但没有达到汽化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
十四、自然循环锅炉 依靠下降管中的水与上升管中的热水或汽水混合物之间的重度差,
使锅水进行循环的锅炉称为自然循环锅炉。 十五、强制循环锅炉 十六、炉膛 进行燃烧和传热的空间称为炉膛。 十七、微正压燃烧 炉膛中烟气压力略高于大气压的燃烧方式。燃油、燃气锅炉大多采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1)事故隐患报告;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 4、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1)客观上必须有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承担责任的主体必须是事故责任人; (3)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5、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基本要求(基本条件): 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 (2)技术要求 (3)培训与考核
的受热面,如烟管、对流管束等。 四、锅炉热效率 锅炉输出的有效利用热量与同一时间内所输入的燃料热量的百分比即为
锅炉热效率,常用符号“η”表示。
五、蒸汽品质 表示蒸汽温度和蒸汽的纯洁程度称为蒸汽品质。 六、燃料消耗量 单位时间内锅炉所消耗的燃料量称为燃料消耗量。 七、排污量 锅炉排除的污水流量称为排污量。 八、烟气在受热面管子外部流动,水在管子内部流动的锅炉称为水管锅 炉。 蒸发(加热)受热面主要布置在锅壳(筒)内的锅炉称为锅壳锅炉,又 称火管锅炉。 十、卧式锅炉 锅壳纵向轴线平行于地面的锅炉称为卧式锅炉。 十一、立式锅炉 锅壳纵向轴线垂直于地面的锅炉称为立式锅炉。 十二、蒸汽锅炉 将水加热成范汽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
本章扼要介绍锅炉的基本知识,为司炉人员循序渐进的学好以后各章 打下基础。
第一节 锅炉容量及参数
一、容量 锅炉的容量又称锅出力,是锅炉的基本特性参数,对于蒸汽锅炉用
蒸发量表示,对于热水锅炉用热功率表示。
1、蒸发量 蒸汽锅炉长期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称为这台锅炉的蒸发量。 常用符号“D”表示,常用单位是吨/时(t/h)。 2、热功率 热水锅炉长期连续运行,在额定回水温度、压力和额定循环水量下,每小时 出水有效带热量,称为这台锅炉的额定热功率。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兆 瓦(MW)。

起重机械的基本知识讲义

起重机械的基本知识讲义
【】本条是关于起重机报废的规定。
• 第一百零一条 使用单位应当制定起重机的 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起重机的安全 管理人员应当经常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检 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
【】本条是关于起重机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 预案的规定。
• 第一百零二条 起重机操作人员(司机)在 操作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 因素时,应当立即停机并且向现场安全管 理人员和有关负责人报告。
工作循环总数之比
循环次数
起重机在每次使用期间 工作循环的次数。
不经常使用 经常清闲地使用 经常中等地使用 不经常繁忙地使用
繁忙地使用
循环总数
起重机在规定使用寿命期间 所有循环次数的总和。
• ⑴利用等级:根据循环总数的不同,分成10个
利用等级U0~U9。如下表所示。
起重机利用等级(规定使用寿命时间内)
安全技术知识
第三章 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 第四章 桥式起重机的安全技术
知识
第一章 起重机械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起重机械的定义及分类
1、定义:起重机械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方式, 通过吊钩或其它吊具来起升、下降,或者升降与 水平运移物料设备。
2、分类:国务院373号令《起重机械安全监察条 例》规定的起重设备:用于垂直升降或垂直升降并 水平移动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 于或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 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 式固定的电动葫芦。(见2面图1-1)
纳入国家监管 范围的起重设备
起重设备
是以间歇、重复的工作 方式,通过吊钩或其
它吊具来起升、下 降,或者升降与水平
运移物料设备。
升降机
额定起重量大于 或等于0.5T的

耳机结构设计规范讲义

耳机结构设计规范讲义

四.耳机结构设计基本参数:
4. 止口及装配间隙参数 ⑴、止口配合间隙一般为 0.05~0.1mm。 ⑵、嵌合面应有>3~5°的脱模斜度,端部设计倒角或圆角,以利于装配。 ⑶、止口方向设计,应将侧壁强度大的一端的止口设计在里边,以抵抗外力。 ⑷、止口深度的尺寸一般不大于壁厚 。 ⑸、允许的话止口尽量增加美工线。 ⑹、考虑过喷油和电镀件等后处理各零部件配合公差,喷油件间隙一般单边 处0.25mm,电镀一般单边处0.2mm。 ⑺、尽可能地使分模面变得容易,可使模具加工容易且毛边、水口切除容易。
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安规测试),并适当设计合理的安全系数。 ⑵、塑件的结构设计应综合考虑模具的可制造性,尽量简化模具的制造。 ⑶、塑件的结构要考虑其可塑性,即零件注塑生产效率要高,尽量降低注塑的 报废率。 ⑷、考虑便于装配生产(尤其和装配不能冲突)。 ⑸、塑件的结构尽可能采用标准、成熟的结构,所谓模块化设计。 ⑹、能通用/公用的,尽量使用已有的零件,不新开模具。 ⑺、兼顾成本。
五.耳机结构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转角部位倒圆角 2.采用打胶装配工艺时预留走胶水位 3.防呆设计 4.小耳塞腔体需预留排气孔
谢谢
• 耳机的行业标准
国内标准:GB GB-T14471-1993、GB-T_6832-1986 等 国际标准:IEC60268-5、IEC60268-11-1987 等
一.结构组成及材料选取原则
1.耳机的基本结构 a.支撑、佩戴结构-----头带、耳挂、夹子等。 b.腔体---------------前腔、后腔 c.人体贴合结构-------伸缩结构、弹性耳套、护套 d.驱动单元-----------喇叭等电声转换器件 e.电气连接部分-------插头、插座、线路板、电线等 f.功能扩展附件-------音控、咪盒、降噪盒等 2.耳机各部分的材质 原则:根据各结构组成部分实现的功能,选取相应匹配的材料---即: 材料特性匹配结构功能 例如:耳壳(腔体)腔体作用:反射气流,二次作用于振膜,提升音量, 并进行混音。 材料选取:不同材料会有不同音色---塑料腔体的声音会脆一些, 俗称的塑料味。而木头腔体的中频会厚实一些,但低频会散。 金属腔体会使声音变得明亮圆滑柔和一些。

汽车主流客户特殊特性及其控制方法讲义

汽车主流客户特殊特性及其控制方法讲义
• Where required, pass-through characteristics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all new parts and existing parts. Where required, these pass-through characteristics are identified on the PFMEA and control plan. (The intent is to implement robust controls within the process control plans / work instructions to manage pass-through characteristics.) 鉴別所有新零件与现有零件的传递特性,这些 传递特性会在PFMEA与控制计划中识別出来( 其目的是为透过稳健的过程控制计划/作业指导 书来控制所有的传递特性)。
6
福特汽车CC/SC/HIC/PTC
• Note: CCs, SCs and HICs are not necessarily restricted to part characteristics. Process parameters are equally critical to the parts characteristics. The process parameters must also be identified as CCs, SCs and HICs and must be monitored and managed through the control plan.
注:対于SC's 和 HIC's(如果有的话)是严重度属5-8 之间,且发生度属4-10之间。在PFMEA中识别为SC、 HIC和CC的产品/过程特性,必须同样在控制计划/作业 指导书中标识出来。此外,CC(倒三角)和OS(操作 人员安全)的定义为严重度=9或10,且发生度在1-10 之间。

霍尔实验与热特性实验讲义请实验前复习

霍尔实验与热特性实验讲义请实验前复习

实验讲义请实验前复习实验三半导体材料霍尔效应测量分析(一)实验目的:掌握用霍尔效应测量仪测量半导体材料样品的霍尔系数和电阻率(电导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由测量数据确定半导体样品中载流子类型,求出载流子浓度及霍尔迁移率。

(二)教学基本要求:掌握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电导率、霍尔系数、衬底浓度、迁移率等理论概念;了解霍尔效应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测试方法。

掌握产生霍尔效应原理以及消除由于样品置于磁场中产生的几中副效应的测量方法。

熟悉霍尔效应测量仪装置的使用方法,测出样品的电阻率和霍尔系数,判断样品导电类型,计算出霍尔样品的载流子浓度及霍尔迁移率,对结果和误差进行分析。

(三)半导体材料霍尔效应的物理基础掌握要点:1、半导体材料的霍尔效应霍尔效应从本质上讲是运动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洛仑兹力作用而引起的偏转。

当带电粒子(电子或空穴)被约束在固体材料中,这种偏转就导致在垂直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产生正负电荷的聚积,从而形成横向电场。

下图显示了半导体材料中的霍尔效应。

半导体霍尔效应示意图 a. N型半导体 b. P型半导体若在X方向通以电流Is,在Y方向加磁场B,则在Z方向,即试样A、A`电极两侧就开始聚积异号电荷,从而产生相应的附加电场。

电场的指向取决于试样的导电类型。

显然,该电场阻止载流子继续向侧面偏移。

当载流子所受的横向电场力FE 与洛仑兹力FB 相等时,样品两侧电荷的积累就达到平衡,故有:H eE =e B ν其中EH 为霍耳电场,是载流子在电流方向上的平均漂移速度。

设试样的长为,宽为b ,厚度为d ,载流子浓度为n ,则:S I ne bd ν=//H H S H S V E b I B ned R I b d ===即霍尔电压VH (A ,A`电极之间的电压)与ISB 乘积成正比,与试样厚度d 成反比。

比例系数RH=1/ne 称为霍尔系数,它是反映材料霍尔效应强弱的重要参数。

只要测出VH (伏)以及知道Is (安),B (高斯)和d (厘米),可按下式计算RH(3厘米/库仑)。

脉冲形成技术-传输线-讲义

脉冲形成技术-传输线-讲义

平板传输线
TC
e
TD
Assumptions
TEM conditions
Uniform dielectric (e ) between conductors
TC<< TD; WC>> TD
T-line characteristics are function of:
Material electr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F m
0.4
mr
TD WC
mH m
TD mr
Z0
377 WC e r
To a first order, t-line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can be
approximated using the parallel plate approximation.
Here, k=εr
e is electric permittivity
e0= 8.85 X 10-12 F/m (free space) eri s rel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m is magnetic permeability
m0= 4p X 10-7 H/m (free space) mr is relative permeability
功率传输效率
在Z1和Z3是事先确定的情况下,要求Z2取适当值达到最大功率输出。 令功率式右边对Z2的导数为零即得:
传输线等值集中参数定理
结论:电感、电容影响折射波陡度,不影响最大幅值
任意电压波形作用于传输线波过程
e(t) : 任意电压波形的函数表达式 y(t) : 单位阶跃函数的解

西北工大875流体力学讲义1-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及参数)

西北工大875流体力学讲义1-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及参数)

西北工大875流体力学讲义第一章绪论(基本概念及参数)第一节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流体是由无数分子构成的,实质是不连续的,为了能够应用高等数学连续函数来描述流的运动规律,将本来不连续的流体看成是有没有间隙的流体微团(质点)构成的。

在连续性介质假设之下,流体的各种参数都可以看成空间和时间的单值连续函数:在宏观上,流体微团足够小,以至于其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在微观上要足够大,使得所包容的流体分子的平均物理属性有意义。

当流体流动所涉及到的物体的尺寸能够和分子的平均自由行程和脂分子间的距离相比拟时,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不再适用。

第二节作用在流体的力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有两类:一类是某重力场作用的结果,称为质量力,也称体积力,其大小流体的质量(体积)成正比。

重力场中的重力是质量力,在用动静法来研究有关问题时虚加在流体质点上的惯性力也是质量力。

单位流体的质量力可表示为:其单位为加速度单位:m/s2。

另一类是表面力,是分离体以外的其他物体通过分离体的表面作用在分离体上的力。

一个是剪切应力,一个是法向应力。

在液体与异相物质接触的自由表面上还有表面张力,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表面力,它不是接触面以外物质的作用结果,而恰恰是由液体内的分子对处于表面层的分子的吸引而产生的。

液体自由表面上单位长度的流体线所受到的拉力称为表面张力系数,记作σ,单位是N/m。

液体与固体壁面接触时,在液体表面与固壁面的交界处作液体表面的切面,此切面与固壁面在液体内部所夹的角度θ称为接触角。

当液体表面发生弯曲时,液体内部的压强p与外部的流体介质的压强p0之差与曲面的两个主曲率半径R1 和R2有关:此式称为拉普拉斯表面张力方程。

第三节流体的粘性流体粘性:流体流动时流体质点发生相对滑移产生摩擦力的性质,称为流体的黏性。

动力粘度:流体的粘性大小可用流体的动力粘度来表示,即牛顿内摩擦定律中的比例系数。

上式即为牛顿内摩擦定律,该式表明,各层流间的切向应力和速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流体的动力粘度。

热工仪表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热工仪表基础知识讲义ppt课件

温度是化工生产中既普遍而又十分重要的参
数之一。任何一个化工生产过程,都伴随着物质
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都必然有能量的转化
和交换,而热交换则是这些能量转换中最普遍的
交换形式。因此,在很多煤化工反应的过程中,
温度的测量和控制,常常是保证这些反应过程正
常进行与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它对产品产量和
质量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影响。
8
1、 温度的测量与变送
由于热电极的材料不同,所产生的接触电势亦不同,因此不同
热电极材料制成的热电偶在相同温度下产生的热电势是不同的,这在
各种热电偶的分度表中可以查到。根据热电测温的基本原,理论上
似乎任意两种导体都可以组成热电偶。但实际情况它们还必须进行严
格的选择,热电极材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1.在测温范围内其热电性质要稳定,不随时间变化。
t0
t0
2
3
1
A
B
t
热电偶温度计测量线路 1、热电偶 2、连接导线 3、电测仪表
7
1、 温度的测量与变送
热电偶是由两根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如上图中的A和B) 焊接或绞接而成。焊接的一端称为热电偶的热端(测量端或 工作端),和导线连接的一端称为热电偶的冷端 (自由端)。 组成热电偶的两根导体或半导体称作热电极。把热电偶的热 端插入需要测温的生产设备中,A和B两种不同的物质,电 子密度高的向电子密度低的流动,产生电流,形成电动势, 一般为mV信号,经过测温仪计算为测量介质的温度。
主要内容
一、四大参数的测量原理及仪表 二、自动控制基础知识 三、调节阀 四、联锁系统的构成
1
一、四大参数的测量原理及仪 表
现场仪表测量参数的分类: 现场仪表测量参数一般分为温度、压力、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讲义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讲义

红外物理特性及应用实验波长范围在~1000微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波,对红外频谱的研究历来是基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原子与分子的红外光谱研究,帮助我们洞察它们的电子,振动,旋转的能级结构,并成为材料分析的重要工具。

对红外材料的性质,如吸收、发射、反射率、折射率、电光系数等参数的研究,为它们在各个领域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实验目的】1、 了解红外通信的原理及基本特性。

2、 了解部分材料的红外特性。

3、 了解红外发射管的伏安特性,电光转换特性。

4、 了解红外发射管的角度特性。

5、 了解红外接收管的伏安特性。

【实验原理】 1、红外通信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避免信号互相干扰,提高通信质量与通信容量,通常用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用载波传输信号,在接收端再将需要的信号解调还原出来。

不管用什么方式调制,调制后的载波要占用一定的频带宽度,如音频信号要占用几千赫兹的带宽,模拟电视信号要占用8兆赫兹的带宽。

载波的频率间隔若小于信号带宽,则不同信号间要互相干扰。

能够用作无线电通信的频率资源非常有限,国际国内都对通信频率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仍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通信容量与所用载波频率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目前微波波长能做到厘米量级,在开发应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时遇到了困难。

红外波长比微波短得多,用红外波作载波,其潜在的通信容量是微波通信无法比拟的,红外通信就是用红外波作载波的通信方式。

红外传输的介质可以是光纤或空间,本实验采用空间传输。

2、红外材料光在光学介质中传播时,由于材料的吸收,散射,会使光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衰减,对于确定的介质,光的衰减dI 与材料的衰减系数α ,光强I ,传播距离dx 成正比:dI Idx α=- (1)对上式积分,可得:Lo I I e α-= (2)上式中L 为材料的厚度。

材料的衰减系数是由材料本身的结构及性质决定的,不同的波长衰减系数不同。

普通的光学材料由于在红外波段衰减较大,通常并不适用于红外波段。

脉冲形成技术-传输线-讲义

脉冲形成技术-传输线-讲义

By applying Kirchhoff’s voltage law to N - (N + 1) - (N + 1)’ - N’ loop, we obtain
Lh
diN dt
= vN
vN 1
L0
diN dt
= vN 1 vN h
If node N is at the position z, node (N +1) is at position z + h, and iN = i(z)
缺点
• 升压比不高(n<9) • 体积较大; • 传输线地线存在耦合 • 波形不理想
课后思考题-1
直流阶跃电压入射:末端短路
课后思考题-2
Zl=Z0, 传输线外皮充电,当开关合闸后,分析并 画出负载上电压波形。
5、传输线的功能
1. 存储电能(与电容器相当,但内感较小) 2. 形成纳秒脉冲方波(宽度在数十ns-数百ns) 3. 可作为精确延时线使用 4. 阻抗匹配,保证波形不失真 5. 脉冲极性反转
Blumlein Line
1. 同轴型Blumlein
2Z0
4、基于传输线脉冲功率装置
“强光一号”装置照片
图2-5 “闪光二号”加速器照片
(0.9~1.47MV、720~1000kA、
70~80ns)
传输线发生器
感应电压加法器组成的高功率脉冲装置
传输线与磁开关组合脉冲功率装置
传输线与磁开关组合脉冲功率装置
传输线的概念
Power Frequency (f) is @ 60 Hz
Wavelength (l) is 5 106 m
( Over 3,100 Miles)

讲义2.4光电器件的特性参数

讲义2.4光电器件的特性参数
如果探测器测试的是随时间快速变化的物 理量,则由于惰性的影响会造成输出严重畸变。
表示时间响应选择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脉冲响应特性法, 另一种是频率响应特性法.
1 脉冲响应特性
如果用阶跃光信号 作用于光电器件,则光电 器件的响应从稳态值的 10%上升到90%所用的时 间tr叫作器件的上升时间,
如果用阶跃光信号作用于光电器件则光电器件的响应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用的时叫作器件的上升时间下降时间t定义为光电器件的响应从稳态值的90下降到10所用的时由于光电器件响应的产生和消失都存在一个滞后过程因此入射光辐射的频率对器件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频率响应特性光电器件的响应随入射光的频率变化的特性称为它的频率响应特性
二、时间响应和频率响应
光电器件输出的电信号都要在时间上 落后于作用在其上的光信号,
光电器件的电信号输出相对于输入的 光信号要发生沿时间轴的扩展, 其扩展特 性可由响应时间来描述。
光电器件的响应落后于光信号的特性 称为惰性,
由于惰性的存在,会使先后作用的信号在 输出端相互交叠,从而降低信号的调制度。
测量光电器件灵敏度的光源一般选用 500K的黑体。
单色灵敏度又叫光谱灵敏度, 它描述光 电器件对单色辐射的响应能力,
使用波长为λ的单色辐射源,则表示 为单色灵敏度Rλ。
如果使用复色辐射源, 则称为积分 灵敏度。
单色电压灵敏度和单色电流灵敏度用 公式表示为
RV
()
V () ()
RI
()
I () ()
一、光电器件的探测灵敏度(响应度)
光电器件探测灵敏度又称为响应度, 它定
量描述光电器件输出的电信号和输入的光信号
之间的关系。
它定义为光电器件输出的方均根电压 U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