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历史)试卷(word版)
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数学(理工类、文史类)、理综、文综、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word版

2013年浙江高考语文、数学(理工类、文史类)、理综、文综、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013浙江高考语文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漩.(xuán)涡按捺.(nài) 蜜饯.(jiàn) 稍纵即.(jí)逝B.桑梓.(zǐ) 鬈.发(quán) 昭. (zhāo) 示图穷匕.(bǐ)见C.混.(hùn)搭盘桓.(huán) 喷.(pèn)香扛.(káng)鼎之作D.潜.(qián)伏佝偻.(lóu) 拙.(zhuó)见戛.(jiá)然而止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辩论双方唇枪舌箭,针锋相对,相持不下,后来正方二辩出其不意地抛出三个有力论据,令反方措手不及,只好甘拜下风。
B.这位专家关于城镇化建设要防止落入“五大陷井”的说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同,不少人对他的真知灼见竖起了大拇指。
C.在“中国情结”绘画大奖赛中,作品《瑞雪兆丰年》创造性地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最终拔得头筹。
D.每次登陆电子邮箱、微博或使用银行卡、会员卡时都须输入密码,而不同的密码容易混淆,这给人们平添了许多烦恼。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倒金字塔形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居家养老陷入困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又不够完善,以至..中国养老问题日趋严重。
B.有人多次为芦山灾区慷慨解囊,倾尽全部积蓄;也有人声明自己将细大不...捐.,以抗议某些慈善机构运作缺乏透明度。
C.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D.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2013年高考真题浙江卷(文综历史)word版(无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属于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14.暂无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鉴,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最为僭越,伏请切令禁断。
”一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17.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这反映出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量极大19.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
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
【纯Word版解析】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浙江卷)

2013浙江历史解析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的教育。
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孔子首创私学,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故第①项与题目中的信息“私学培养的人才”不符,应排除;韩非和朱熹均为晚于孔子时代的人物,均接受过私塾教育,故第②③项与题意相符;亚里士多德曾就读于柏拉图学院,故第④项与题意相符。
本题应选D项。
13.【答案】D.【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史学理论。
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文献材料并不一定是虚构的,故A、B两项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C项中“必须”的说法过于绝对化,应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可知D 项的表述与题意相符。
14.【答案】D.【解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西周的分封制。
旨在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由图片中的信息“(周)武王”“诸侯”可知这应为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故排除第①项。
第③项与题意相符;结合所学可知:周武王与周成王、周公与鲁公伯禽均为父子关系,这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和官位世袭的世官制,故第②、④两项与题意相符。
本题应选D项。
15.【答案】A.【解析】本题以图片的形式考查了秦朝的统一。
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再认再现的能力。
图片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为战国时期的楚国、赵国、魏国、韩国、齐国和燕国。
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30-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和齐国。
A项对应赵、魏、楚、齐四国,符合史实。
故本题应选A项;B项对应赵、楚、齐、燕四国,应改为赵、楚、燕、齐四国,故排除B项;C项对应楚、魏、齐、韩四国,应改为韩、魏、楚、齐四国,故排除C项;D 项对应韩、魏、齐、燕四国,应改为韩、魏、燕、齐四国,故排除D项。
16.【答案】C.【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013年普通全国统一考试(浙江)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姓名准考证号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分8至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笔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考场号、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第1题。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2、3题。
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 ①B.②C.③D.④【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对流层大气逆温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如果对流层出现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升高现象,即为逆温现象,出现逆温现象,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图中②③④都出现了逆温现象,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图①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2、3题。
2. 右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A. ①B.②C.③D.④【答案】 2.D【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流动;工业区位因素;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生产面临“用工荒”,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流入民工减少,导致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劳动力不足。
【历史】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文科综合历史、政治试题(适用省区:广西)1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
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13.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无为而治B.轻徭薄赋C.崇尚节俭D.民贵君轻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A.增加赋税B.澄清吏治C.培养人才D.充实边防15.《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
这反映了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17.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
”据此可知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18.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关的相关章程,对海关内部用人、行政等做了详细规定。
这表明A.中国关税自主权进一步丧失B.清政府加强了对海关的管控C.洋务运动正式展开D.对外贸易完全被英国控制19.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
这反映出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20.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解析版1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解析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解析】考查要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楚周代分封制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不同: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地方诸侯分权共同管理国家,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任命郡守县令代表皇帝管理地方;分封制下依靠宗法血缘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间等级关系分明,郡县制下郡守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没有严格等级关系,都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
因此周代到秦国墓葬的变化反映的是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分封制转向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政治的政治变迁。
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维系的关键与前提是井田制和大宗小宗的血缘关系,而非经济发展;B项表述错在混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天子间分权体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答案】C【解析】考查要点:程朱理学。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理解程朱理学的内容与地位变化(在宋代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的史实。
在两宋时期统治者依然以传统孔孟之道作为统治思想,朱熹的理学(新儒学)被称为伪学,因为相对于孔孟之道,理学增添了许多新思想如“理为万物本源和三纲五常”,没有被两宋统治者接受直到明朝时期才成为官方统治思想。
A项与此题无关,B项不是原因,明太祖删掉《孟子》中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的史实相矛盾,因此明代时期的官方思想的儒学已不再是原来的孔孟之道;D项中心学没有成为官方哲学。
(完整word版)201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2卷),推荐文档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卷类型:新课标n卷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历史)使用范围:青藏陇贵等省区第I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25.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
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 流民问题严重C. 土地兼并缓和D. 自耕小农衰退26. 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灰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小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 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 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8.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 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 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29.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
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0.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
2013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新课标Ⅰ卷及答案

2 013年普通高等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项。
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25.自汉至唐,儒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念深入人心.程朱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日益兴起【考点】宋明【解析】本题考查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材料强调的是儒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
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
促成这一变的原因是朱熹整《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的经典,程朱成为统治思想。
选择项。
【答案】26.有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繁荣的体现【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解析】本题考查生正确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强调“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旨在说明在在古代雅典实行公民政治,要想成为政治领袖必须具备出色的演说能力,才能获得公民大会大多公民的认可。
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真题(文字版)【2】

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真题(文字版)【2】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图完成9、10题。
9.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10.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B.②C.③D.④11.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A.同时出现日落B.经过太阳直射点C.是维度固定的一段纬线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此题不全!!)①禅让制②宗法制③分封制④世官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第15题图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2013年高考真题(浙江卷)-历史(解析word版)

绝密★启用前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历史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韩非反对私学,严格禁止“二心私学”,他认为私学和统治者不是一条心。
他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打击镇压“儒生”。
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从题意找关键词,得出考古可以判断史实的真实性。
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禅让制度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与题无关。
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解析: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
先后于秦始皇十七年灭韩、十八年灭赵、二十二年灭魏、二十四年灭楚、二十五年灭燕、二十六年灭齐。
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
从图中可以分析得出。
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第15题图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解析:找关键句“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2013年高考真题解析——课标I卷(文综历史)纯word版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24.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考古墓葬等级区别为切入点,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情况。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区分秦国与东方六国墓葬的不同特点,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
战国时期秦国墓葬的特点是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没有等级差别,这是商鞅变法后,秦国中央集权加强的突出表现;而东方六国墓葬等级区分清楚,反映出分封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A项内容题干中未涉及,故排除;B项内容本身表述错误,故排除;D项内容本身表述错误,战国时期的战争本身就是对分封制的破坏,故排除。
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25.C[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和分析能力,以儒学称呼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情况。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的时间“宋代”。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主流思想,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
A项在秦朝郡县制实行时即已开始,故排除;B项在汉代时就已出现,故排除;D项的陆王心学主张内心的自我反省,而且心学的集大成者是王守仁,生活在明代,故排除。
26.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
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26.A[解析] 本题以学者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对雅典民主制度的认识。
2013年高考浙江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分析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知识:中国及世界的思想家。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私学培养人才。
答案:C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解析】知识:常识。
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用“考古发现”证明“文字记录”是否真实。
答案:D14.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知识: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周朝的几大制度。
禅让制可以直接排除。
答案:D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解析】知识:秦朝的统一。
能力:基础知识。
解题关键:①楚国,②韩国,③魏国,④赵国,⑤齐国,⑥燕国。
答案:A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解析】知识:中国古代商业。
能力:阅读能力。
解题关键:C项“全社会”以偏概全。
答案:C17.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2013-2015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宇宙是人生永恒的话题。
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心外无物”。
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①陆九渊②塞内卡③王守仁④泰勒斯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13.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
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14.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15. 下列地方行政区划级别最低的是A.汉代益州郡B.唐代扬州C.宋代扬州D.元代顺宁府16.“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②③④①B. ②④③①C. 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18.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
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9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弊。
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
”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A.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B.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C.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19.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之,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A.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决定作用D.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20.荣德生等刊登宣言:“东(三)省沦亡,于今两月,我国民政府迁延无措······且于国际联盟中让步......同人等以匹夫有责之义,谨先发起'国难自救会'之组织“,相约”监督政府之外交进行,对于一切有碍于国家利益之行动,共抗争之。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文综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12页,选择题部分1至7页,非选择题部分8至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共14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第1题。
第1题图1.(2013浙江文综,1)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中,②③④均有逆温层,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①图大气垂直对流运动较强,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答案:A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生产面临“用工荒”局面。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2、3题。
第2题图2.(2013浙江文综,2)右图是4种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图,最有可能面临“用工荒”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劳动力成本比重较高的工业易出现“用工荒”,判读三角坐标图可知,④工业的劳动力成本所占比例最高,需要大量劳动力,出现“用工荒”的可能性最大。
答案:D3.(2013浙江文综,3)“用工荒”对沿海地区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劳动力回流第一产业,第一产业比重提高B.刺激科技创新,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C.劳动力数量减少,平均工资下降D.资金投入减少,生产总值下降解析:“用工荒”的出现,说明东部沿海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变小,需要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劳动密集型工业的比重,优先发展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所以B项正确;“用工荒”反映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该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对劳动力吸引力较强,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用工减少。
201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

2013年浙江省高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分)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4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3.(4分)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4.(4分)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5.(4分)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6.(4分)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7.(4分)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
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8.(4分)如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途径。
下列思想家中属于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①孔子②韩非③朱熹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14.暂无
15.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
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
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鉴,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最为僭越,伏请切
令禁断。
”一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
..的是
A.经济地位优越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
地位
17.近代一位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
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这反映出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
18.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
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量极大
19.右图是1945年7月7日颁发的纪念章。
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①全面抗战爆发的时间②新四军的发展壮大
③抗日根据地的斗争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
……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
”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21.“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
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的重要文件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22.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
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和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3.音乐电视起源与美国。
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
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就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
据此不能
..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B.科技的进步促进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依然存在D.电视是影响较大的传播工具
38.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26分)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所带来的影响。
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中国商人皆若狂。
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栗。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
”马克思在这里是用来“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
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总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说明农业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10分)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7分)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9分)
39.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含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
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16世纪德国和1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
(9分)
(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11分)(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6分,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