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自由度控制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在工程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自动控制担负着重要的角色。除了在宇宙飞船系统、导弹制导系统和机器人系统等领域中,自动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之外,它已成为现代机器制造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例如,在制造工业的数控机床控制中,在航空和航天工业的自动驾驶仪系统设计中,以及在汽车工业的小汽车和大卡车设计中,自动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在工业中的过程控制,对压力、温度、湿度、黏性和流量的控制等工业操作过程,自动控制也是不可缺少的。

自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获得动态系统最佳性能的方法,提高了生产率,并且使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大量重复性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1.2控制系统的分类

1.2.1 反馈控制系统

能对输出量与参考输入量进行比较,并且将它们的偏差作为控制手段,以

保持两者之间预定关系的系统,称为反馈控制系统。室温控制系统就是反馈系统的例子。通过实际室温,并且将其与参考温度(希望的室温)进行比较,温室调机器就会按照某种方式,加温或冷却设备打开或关闭,从而将室温保持在使人们感到舒适的水平上,且与外界条件无关。反馈系统并不限于工程系统,在各种不同的非工程领域,同样存在着反馈控制系统。

1.2.2 闭环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通常属于闭环控制系统。在实践中,反馈控制和闭环控制这两个术语通常交换使用。在闭环控制系统中,作为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反馈信号可以是输出信号本身,也可以是输出信号的函数及其导数和/或其积分)之差的作用误差信号被传送到控制器,以便减小误差,并且使系统的输出达到希望的值。闭环控制这个术语,总是意味着采用反馈控制作用,以减小系统误差。

1.2.3 开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出量对控制作用没有影响的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换句话说,在开环控制系统中,既不需要对输出量进行测量,也不需要将输出量反馈到系统的输入端与输入端进行比较。

在任何开环控制系统中,均无需将输出量与参考输入量进行比较。因此,对应于每一个参考输入两,有一个固定的工作状态与之对应。这样,系统的精确度便取决于标定的精确度。当出现扰动时,开环系统便不能完成既定任务了。在实践中,只有当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一直,并且不出在内部扰动,也不存在外部扰动的时候,才能用开环控制系统。

1.2.4 控制系统比较

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点是采用了反馈,因而使系统的响应对外部干扰和内部系统的参数变化均相当不敏感。这样,对于给定的控制对象,有可能采用不太精密且成本较低的元件构成精确的控制系统。在开发情况下,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从稳定性的观点出发,开环控制系统比较容易建造,因而对开环系统来说,稳定性不是主要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在闭环控制系统中,稳定性则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闭环系统可能引起过调误差,从而导致系统进行等幅振荡或变幅振荡。

应当强调指出,当系统的输入量能预先知道,并且不存在任何扰动时,采用开环控制比较合适。只有当存在着无法预计的扰动和(或)系统中的元件的参数存在着无法预计的变化时,闭环控制系统才具有优越性。还应指出,系统输出功率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确定了控制系统的成本,重量和尺寸。闭环控制系统采用的元件数量比相应的开环控制系统要多,因此闭环控制系统的成本和功率通常比较高。为了减小系统所需要的功率,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当采用开环控制系统。将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适当的结合在一起,通常比较经济,并且能够或得满意的综合系统性能。

1.3 自动控制器简介

自动控制器将被控对象输出量的实际值与参考输入量(要求的值)进行比较,确定出偏差,并产生控制信号,以便使偏差减小到零或很小的值。自动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的方式,称为控制作用。

图1.1 工业控制系统框图

如图是一种工业控制系统方块图,它是由自动控制器、执行器、被控对象和传感器(测量元件)组成的。控制器检测出功率通常很低的作用误差信号,并且将其放大到足够高的水平。自动控制器的输出传送至执行器,例如传送至电动机、液压马达、气动马达或阀。(执行器是一种动力装置,它根据控制信号的要求,产生被控对象的输入量,从而使输出信号趋于参考输入信号。)

传感器或测量元件,是一种将输出变量转变为另一种适当变量的装置,这里所说的适当变量如位移、压力或电压,可以用来将输出量与参考输入信号进行比较。这种元件位于闭环系统的反馈通达上。控制器的设定值必须转变为参考输入量,并且应具有与来自传感器或测量元件的反馈信号相同的单位

1.4现代控制理论简介

工程系统正朝着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复杂的任务和高精度的要求所引起的。复杂系统可能具有多输入量和多输出量,并且可能是时变的。由于需要满足控制系统性能提出的日益严格的要求,系统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并且要求能够方便地用大型计算机对系统进行处理。一种对复杂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的新方法,即现代控制理论,大约从1960年开始发展起来。这种新方法是建立在状态概念之上的。状态本身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已经存在于古典动力学和其他一些领域中。

现代控制理论是建立在状态空间法基础上的一种控制理论,是自动控制理论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控制理论中,对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主要是通过对系统的状态变量的描述来进行的,基本的方法是时间域方法。现代控制理论比经典控制理论所能处理的控制问题要广泛得多,包括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单变量系统和多变量系统。它所采用的方法和算法也更适合于在数字计算机上进行。现代控制理论还为设计和构造具有指定的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系统提供了可能性。现代控制理论的名称是在1960年以后开始出现的,用以区别当时已经相当成熟并在后来被称为经典控制理论的那些方法。现代控制理论已在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通信系统、生产过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某些概念和方法,还被应用于人口控制、交通管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等的研究中[1]。

1.4.1 现代控制理论发展过程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这类控制问题十分复杂,采用经典控制理论难以解决。1958年,苏联科学家Л.С.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他们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空间技术中出现的复杂控制问题,并开拓了控制理论中最优控制理论这一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