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现代西方哲学考试要点.优选
最新现代西方哲学考试要点.优选

P51尼采的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理论在尼采看来,要成为一个创造价值、判定善恶的人,首先要推翻以往价值,这也是对人的最高的自我肯定。
尼采对以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批判也就是对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他把苏格拉底当做这一传统的肇始者,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就是美德”的口号,把只是当做人生的最高目的和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而只是是依靠理性思维获得的,这样理性就被认为是万能的,成了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支配者。
人的直觉和本能却被忽略、甚至被完全否定了。
尼采认为这意味着苏格拉底侧地抛弃了他以前的希腊文化重视直觉和本能的传统而开辟了理性主义传统。
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独特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
在其影响下,人尽管被描绘为宇宙的建造者,周围世界的决定着,历史进步的核心;实际上,人缺必须服从普遍的、纯粹的理性及作为这种理性的体现的世界,遵循奴隶道德,陷入狭隘实际主义,不敢去创造新的东西,从而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前景和价值。
越是那些被认为经过理性的严格训练的饱学之士,就越是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越易成为因循守旧、感情贫乏、思想迟钝的人,从而就越是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变成一部机器。
这样他们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尼采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几乎所有概念都是虚构和谬误,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
因此,为了使人的能力不受约束,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必须摧毁为理性派思想家所制定和神圣化的旧观念,代之以突出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并把它们当做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概念。
你才要求建立一种能够发现和表达人的这种深层存在的哲学。
他从希腊神话任务、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中找到了这种哲学的镜子。
他把酒神同日神当做艺术的象征,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
他认为狄俄尼索斯精神比阿波罗精神更为重要。
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意味着人的一切最原始的冲动都获得解放,而不受任何理性观念或原则的约束。
西方现代哲学考试复习

一、选择或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唯意志主义认为人的最根本、最真实的本性是(生命冲动)。
2近代欧洲哲学的主题是(理性)。
3叔本华认为彻底地摆脱痛苦的方式是(否定生命,走禁欲之路)。
4唯意志主义认为世界的最高原则是(意志)。
5尼采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6叔本华认为生存意志的本质是(痛苦)。
7唯意志主义把(意志)作为决定人们行动的准则。
8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柯亨、卡西尔)。
9尼采认为做一个哲学家的首要条件是(真诚)。
10教过胡塞尔、弗洛伊德等大师的大师是(布伦塔诺)。
11实用主义的创始人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
12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是(桑代克、詹姆斯)。
13(弗雷格)堪称分析哲学的创始人。
14(《逻辑哲学论》)这部著作是分析哲学进入鼎盛时期的标志之一。
15西南学派的领袖是(文德尔班)。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叔本华):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说没有一个无法被解释的事物。
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不同表现形式分别是: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行为动机2超人”:超人是生命力(权力意志)得到充分发扬的人,是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是具有超群的智力、坚强的意志、绝对的自主性、高昂的激情的人,超人是自然和社会的立法者,是道德和真理的准绳,但本身不受法律、道德和真理的约束和制约。
总之,超人是人的生命力即权力意志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是与理性派哲学和基督教传统所确立的人的价值相反的新的价值观念的理想化和人格化,或者说是狄饿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和人格化。
3.奴隶道德(尼采):尼采比作畜群的普通人、“下等人”所遵奉的道德。
这些人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没有奋发有为的生活理想和自我创造的愿望,把功利当作生活和行为的准则,把怜悯、同情、仁慈、宽恕等品性赞为美德,把强者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个人当作恶人。
奴隶道德是基督教的道德,这种人丧失了本真的自我。
现代西方哲学考试科目

考试科目:现代西方哲学招生专业:外国哲学一、名词解释(任选4个,每个5分)1、实证主义2、唯意愿(意志)主义3、【詹姆士讲的】纯粹经验4、摹状词5、加谬的"荒谬"6、柏格森的两种时间二、问题论述(任选4题,每题20分)1、穆勒关于个人与权力机构的关系的观点。
2、尼采《悲剧的诞生》的基本思路与叔本华思想的关系。
3、试析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所包含的不同方法论倾向。
4、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与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的关系。
5、试析海德格尔的时间观;以及它与康德的时间观的关系。
6、简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的论题与自由的关系。
7、试析梅洛·庞蒂的知觉观。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招生专业:哲学(硕博连读)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亚里士多德的"实体"2、莱布尼茨的"单子"3、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4、胡塞尔的"终止判断(epoche,又译为"悬置")"5、柏拉图的"分有说"二、叙述下列哲学命题的基本内容(每题10分,共50分)1、萨特:存在先于本质2、斯宾诺莎:神是唯一的实体3、维特根斯坦:哲学是一场反对用语言来蛊惑我们理智的战斗4、黑格尔:哲学史上每一个体系,都是哲学本身的一个环节5、康德:要把人当作目的看待,决不要把人当作手段使用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为什么库萨的尼古拉说,"哲学是一种有学问的无知",而霍布斯却认为,哲学是推理的知识?你自己认为什么是哲学,你为什么要学习哲学?2、详述并评论海德格尔关于此在的哲学思想。
考试科目:综合考试招生专业:哲学(硕博连读)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60分)1、MAP∧MAS→( )2、SEP换位可推出();换质可推出();换质位可推出()3、"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是欧洲人"根据反对关系可推出();根据差等关系可推出();根据矛盾关系可推出()4、"设A真,由A推出B,已知B是荒谬的,由此可知A也是荒谬的"这是()方法5、林黛玉喜欢贾宝玉,所以,贾宝玉()林黛玉6、罗素于20世纪20年代曾来华讲学,其"五大演讲"分别是《》、《》、《》、《》、《》7、梁漱溟在其《》一书中提出了"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的思想8、在1923年的中国思想界曾爆发过一场关于科学与人生观的论战。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4*7=28)1、人生道路的三个阶段(克尔凯郭尔)(8):克尔凯郭尔认为,当一个人独自面对上帝时,他的存在将面临三个阶段的选择,即“审美阶段”、“伦理阶段”和“宗教阶段”。
审美阶段是感性的世俗阶段,其中充满着偶然性和享乐的欲望,生活被感觉所支配,道德准则与宗教信仰不起作用,容易变的空虚、痛苦。
在伦理阶段,人们的生活为道德准则所支配,追求普遍性和理性,生活以“善”为目标。
由于理性对感性的“节制”,道德义务与个体欲望之间的冲突导致了“罪感”的产生。
宗教阶段是生活辩证法的最高阶段,在此阶段,个人与有人格的上帝直接沟通。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一阶段是道德法则和个体欲望的综合,既是普遍的又是个体的。
2、绵延(伯格森)(11.5):无载体的生成状态,无有幸职务的运动被称作“生命之流”。
为了突出它的流动连续性,又称之为“绵延”。
绵延不识时务一个跟随着另一个的连贯或联串,而是状态的连续。
绵延是“真正的时间”,他不像科学的时间是抽象的、度量的、空间化的,而是具体的、不可分析的、生命自身之中实现的时间。
任何生命状态都是在时间中的脸面支流,称作精神。
绵延是内在的、质的(而非量的)、异质性的,绵延的瞬间不是一个点,而已经是一个流——绵延的形象:持续的乐音、水流、流星……它是运动的真正动力,是真正的实在。
3、此在(海德格尔)(22):“此在”是海德格尔的一个核心概念,他用“此在”这一名称指称人这样的存在者。
“此在”就是“存在于此”的意思,更明确地说,“此在”就是真正的存在者(如果我们把“者”理解为人称代词,专称的是人,而不是物)。
此在的三重优先性:a.存在者状态上的优先性:存在先于其它规定性、存在是一种可能性。
存在者要先存在才会有其它的样态。
b.存在论上的优先性:追问存在本身,而不是追问“存在者”。
c.此在对自身存在的“领悟”是通向所有存在者的“存在”的途径,只有理解自身存在,才能理解其他存在。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

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第一篇: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西方哲学史复习重点一、西方哲学史七个重要板块1、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2、柏拉图;3、亚里士多德;4、上帝存在的证明5、启蒙运动;6、康德的批判哲学;7、黑格尔(包括被黑格尔批判的哲学,费希特、谢林的绝对唯心论)二、复习重点1、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解释】“是”(Being)【解释】“是者”【解释】“存在”【解释】元哲学,智慧(Sophia),Philosophia(对Sophia的迷狂)【解释】逻各斯【解释】“努斯”【解释】真理“去蔽”(P43)【解释】“美德即知识”(P48)【】柏拉图的四个比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77、88)(三段话,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划分的思想和意义)【】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逻辑学【简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作出评论?(两方面:可不可信,可不可行)【解释】普纽码(P100)【】评价怀疑论(皮浪、休谟、康德的怀疑论)(人生的悬搁,不动心态度,人生的态度)【】上帝存在的证明(西方哲学史上的几个人、几种证明)(P126,140,158,216)【】上帝是什么?为什么要证明上帝的存在?为什么要对其怀疑?【】哲学与科学的关系?(P200)【解释】普遍怀疑【解释】普遍数学【简述】“我思故我在”?【简述】笛卡尔方法论的四条原则?【论述】为什么笛卡尔是近代哲学的奠基人【要点:是奠基人;奠了什么基;以后的哲学是否在其基础上】【】白板说【】洛克: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P248)【】休谟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如何理解?(P265)(感觉之外是否有世界存在、映像、印象)【】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三点)【】德国与法国、英国启蒙运动(哲学)的比较【】卢梭《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利于风俗的敦化》对我们的启示(P281)【】在工业化社会进程中人的地位?(结合三大启蒙运动)【解释】先天综合判断(使知识成为可能的东西)【】康德批判哲学的主要内容为什么称为“哥白尼革命”?“哥白尼革命”的含义?【】康德哲学为何是批判哲学?【】传统形而上学如何可能?【】自我意识第一原则(费希特)【】天启哲学(谢林)(哲学要不要统一宗教?)【】人如何实现自由?如何在历史中自由?(《精神现象学》)第一章(导言、前序)【】西方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线索【解释】逻各斯【解释】努斯【解释】“是”(Being)【】“S是”和“S是P”的区别:【解释】“存在”【解释】元哲学,智慧(Sophia),Philosophia(对Sophia的迷狂)【解释】逻各斯第二章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解释】本原第三章:希腊古典时期的哲学【解释】“美德即知识”(P48)【解释】相(Idea)【解释】柏拉图“四线段喻”【】两个世界的划分和柏拉图的辩证法【】柏拉图的四个比喻一、“太阳比喻”二、洞穴比喻(两个领域及哲学家的使命)三、“灵魂马车”比喻四、爱的迷狂比喻【】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和逻辑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P68、77、88)(三段话,亚里士多德关于学科划分的思想和意义)第四章:晚期希腊哲学【简述】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伦理学?作出评论?(两方面:可不可信,可不可行)【解释】普纽玛(pneuma)【】评价怀疑论1、皮浪(前365-270)的怀疑主义:2、休谟(1711-1776)的怀疑3、笛卡尔的普遍怀疑第五章:基督教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1、奥古斯丁: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2、安瑟尔谟: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补充)4、笛卡尔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5、莱布尼茨:上帝存在的两个证明。
现代西方哲学(完整版笔记+复习提纲)

绪论一、什么是哲学哲学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为“爱智慧”。
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与通常所说的知识是不同的:知识或者科学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们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追求和热爱智慧却没有别的目的而只是为了智慧本身,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虽然一切科学都比哲学更有用,但是唯有哲学是真正自由的学问。
一、什么是哲学?哲学应包括五个部分:形而上学、认识论、逻辑、伦理学、美学。
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第一性?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哲学种类:、经济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哲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生态哲学、科技哲学二、哲学有用吗?哲学对你有用还是无用,要看你是怎样的人。
三、哲学的不确定性罗素《西方哲学史》绪论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象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
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把能说清楚的说清楚,不能说清的就保持沉默。
哲学就是试图去说清楚什么,说清楚了的就是科学,不能说的东西,就必须以虔诚的沉默来对待。
”哲学问题几乎都是无法解决的难题:哲学问题是永恒无解的难题,可以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根据。
从理论上讲,哲学所探讨的对象不是经验的对象而是超验的对象,例如宇宙万物的本原、存在、实体或本体,包括人在内所有存在物的来源和归宿等等。
当然,哲学也有比较具体和现实的问题,例如认识论、伦理学、历史哲学、社会政治哲学的问题,不过由于这些问题都属于最基本的问题,因而同样没有确定的答案。
智慧的痛苦只要当无限、绝对、永恒、理想和彼岸从遥远的地平线上升起,人就注定了追求和热爱智慧的命运。
2022年度西方哲学史考研必背重点概念

西方哲学史考研必背重点概念8.理念:普通指思想。
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概括形象。
9.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实体”思想是唯物主义,她运用“实体”概念来概括一切特殊详细事物共同本质是客观独立存在,这表白她在谋求物质普通概念。
她在这种思想指引下,把“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区别开来,以为“种”“属”等东西是一种共相,是不能离开个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因而“第二实体”是后于“第一实体”。
在这里,她是从唯物主义观点来解决个别与普通关系。
普通东西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不能独立于个别事物而存在。
这在一定限度上是对柏拉图理念论唯物主义克服。
11.《抱负国》柏拉图对话录之一,其中阐述了其政治观点但愿以哲学家为统治者来统治从而实现一种乌托邦国家。
12.《物理学》亚里士多德著作其背面给牛顿等人很大启发。
13.《工具论》亚里士多德重要阐述了演绎法,该书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本,对这门科学发展有很大影响。
14.《形而上学》亚里士多德著作。
它是西方思想老式中最重要典型文本,或者说是奠定西方思想老式重要着作,它展示了人类理性对于事物最普遍面相和终极因素摸索。
本书最后考察了人类知识形成,进而提出关于普遍知识理论,从主线上奠定了西方哲学思想基本概念和问题。
15.悬搁判断:批驳可知论,倡导不可知论和怀疑论逻辑论据之一、古希腊梅特罗多洛、克吕西普、埃奈西德穆、阿格利巴、美诺多托斯等提出。
就结识对象作出直接或间接判断都是不也许.这些判断是建立在其她判断上,势必导致“无穷倒退”.对结识对象作出正反两个判断.都能同等地得到证明。
因而导致“二律背反”.即“既是又不是”.“既不是又不是不是”。
这样.既不能作出必定判断.又不能作出否定判断.只能“悬搁判断”。
存而无论、放弃一切结识活动。
她们宣称.怀疑论体系基本原则是。
每一种判断均有一种相反判断;相信这个原则成果、就要中断判断、对呈当前面前对象不能有所言说,由此达到“心灵安静无忧”目。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210105195242)

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西方哲学史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古希腊罗马哲学复习要点:通过本章了解西方哲学的起源,理解古希腊罗马时期重要哲学家的主要哲学著作和重要哲学思想。
1、了解古代希腊和罗马社会和哲学起源发展的关系。
2、掌握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基本内涵。
3、了解古代西方各主要哲学流派和主要哲学家的基本思想。
4、准确理解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复习内容:第一节早期希腊哲学一、伊奥尼亚学派二、南意大利学派第二节中期希腊哲学一、智者和原子论先驱二、原子论三、理念论的起源和发展四、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及对哲学历史的批判总结第三节晚期希腊哲学晚期苏格拉底学派二、晚期原子论和伊壁鸠鲁哲学第四节古代罗马哲学重点内容:1、基本概念1.1本原或“始基”1.2原子1.3理念1.4数与和谐1. 5 “四因”1. 6 “存在”与“非存在”1.7 “四根”1.8 “形而上学”2、基本命题或基本思想22. 1 “水是万物的始基”2. 2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2. 3 “美在和谐”2. 4 “飞矢不动”2. 5 “认识你自己”2. 6 “学习就是回忆”2.7 “实体是不表述主体并存在于主体之外的”2.9 “幸福是肉体的无痛苦和精神的无纷扰”3、综合理解3.1哲学本体论的起源,自然哲学的历史价值3.2原子论与理念论的对立及其实质3.3先验论哲学对教育学的影响3.4亚里士多德对哲学史的批判和总结3. 5 “原子论”的起源和发展3. 6 “伊壁鸠鲁主义”对伦理学的贡献及其历史局限性第二章基督教哲学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复习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基督教和基督教哲学的发生和发展的大致线索,理解经院哲学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实质, 理解文艺复兴运动人本主义的基本思想及其实质。
2. 8 “美德即是中道”31、理解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基本教义。
2、初步理解哲学和宗教的联系和区别。
3、明确唯名论和唯实论争论的实质,理解人本主义的思想实质。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1.doc

西方哲学史考试题一、名词解释8、理念1、理念是事物的共相。
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2、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3、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
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其为事物的;4、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
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8、“理念”的含义:它源于“心灵的眼睛看到的东西”的含义,引申为理智的对象(英文Idea) o它在柏拉图的使用中具有两种意思:1、它是人的理智所认识的、外在的理智之中的存在。
2、它向人的理智所显示的普遍真相。
12、四因说(1)质料因:(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
(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
(4)目的因:运动目标的理由。
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
认为形式因高于质料因。
认为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料,现实就是形式。
13、“经院哲学”含义原义:指在公教会(或天主教会)学校里传授的、以神学为背景的哲学。
它的基本特征是: 以“经院”(即教会或修道院办的学校)为生存坏境,以“辩证法”(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论辩推理)为操作原则。
延伸含义:指那种脱离实际、排斥经验,犒形式主义和繁琐论证的哲学。
二、问答题1、本体论涉及的基本问题有哪些?答:①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有生灭变化的,那么它们赖以生存的本质基础或逻辑根据是什么?宇宙屮有没有永恒不变的真实的存在?②如果宇宙万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它的统一的根据、基础或本质是什么?③如果宇'山'万物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因而是合理的,那么它的规律或秩序是什么?④如果宇宙万物有统一的根据、基础或本质,它一定是普遍的和超验的,那么我们有没有能力认识它?我们的语言能否表述他?⑤如果宇宙万物有统一的根据、基础或本质,那么这个普遍的根据、基础或本质与由之而得到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并収得其存在的依据的具体的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⑥如果人与万物同样都以统一的存在、实体或本体作为其存在的根据或本质,那么人类理性与Z 具有怎样的关系?如何确定人在宇宙屮的地位?2、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的意义:(1)他用“是者(存在)”这个从具体感性事物中经人们头脑反映出来的事物的共性,作为世界的本质或本原,这是人类认识的一种进步,表现了从个别向一般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复习资料表象意向摹状词存在论区分生死观(死亡是一种确知而不确定的可能性)在——世界——之中——存在先验自我和经验自我可能性和可能世界的区分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区别海德格尔如何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一、实证主义(一)孔德1、生平活动: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实证主义在法国的最大代表;他早期较为推崇科学,对宗教持批判态度;晚期则企图建立作为实证宗教的人道教。
但他的基本观点未变。
2、实证哲学的基本理论:孔德实证主义认为,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根据,以可以观察和实验的事实及知识为内容,摒弃神学和思辨形而上学的绝对的、终极的,然而却无法证明的抽象本质。
一句话,就是以实证的知识来代替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思辨概念。
所谓实证指的是具有“实在”、“有用”、“确定”、“精确”、“肯定”、“相对”等意义的东西。
“真正的实证精神用对现象的不变的规律的研究来代替所谓原因(不管是近因还是第一因);一句话,用研究怎样来代替为何”。
3、思想发展三阶段论:孔德用思想发展三阶段论来论证其实证哲学的基本思想。
他认为,人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神学阶段,又名虚构阶段。
神学阶段寻找现象的根源,追究最后原因,不得不求助于超自然的力量――神来作解释,与神学阶段相适应的是神权政治和军事统治的社会秩序。
②形而上学阶段,又名抽象阶段。
第二阶段以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超自然的神力来解释一切,要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并独断地把这些抽象概念当作绝对知识,与形而上学阶段相适应的是抽象的民主和平等原则支配的政治制度③科学阶段,又名实证阶段。
实证阶段只借助于推理和观察,以发现现象之间的不变的先后关系和相似关系。
与实证阶段相适应的是工业社会,其中经济生活成了人们注意的中心,科学家成了社会的支配者。
4、科学分类和科学方法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把科学依次分为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社会学(社会物理学)六类。
他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有其特殊的研究程序和方法,但各门科学在方法论上又是统一的。
现代西方哲学开卷考试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绪论一、现代西方哲学概念二、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三、现代西方哲学的特点一、“现代西方哲学”的概念1)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开始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之后,即从19世纪后期一直到现在的西方哲学。
2)文化和思想史的分期思想和文化史的分期包含了传统与创新。
哲学基本问题:关于宇宙最根本性质和最基本法则的形而上学问题;关于神的世界原理和一切有限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宗教问题;关于存在着作为行为主体的人应遵的绝对有效的规范的伦理学问题;关于人类认识所能达到的范围、可靠程度、和方式的逻辑问题和认识论问题。
——[德]施太格缪勒近代哲学:从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
技术理性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权威。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产生“几乎二十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攻击那位思想庞杂而声名赫赫的十九世纪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这实际上就是对他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
我心里指的是黑格尔。
”“不谈他的哲学,我们就无从讨论二十世纪的哲学。
他不仅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与工具主义(当今世界最盛行的三大哲学)的创始人,而且在这一时期或另一时期还支配了那些更加具有技术哲学运动的逻辑实证主义、实在主义与分析哲学的奠基人。
”——【美】怀特《分析的时代》休谟和康德对整个传统西方哲学的理论支柱的责难:1)传统西方哲学的理论支柱用理性去追求万物本原“对理性的信仰在广泛意义上说是希腊时代以来,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决定了西方哲学的主要传统。
”——【美】布兰夏德2)休谟、康德对传统西方哲学理论支柱的责难休谟:首先,以不可知的形式,否定了万物本原的存在;其次,以非理性主义的解释否定了传统的归纳法的理性主义。
康德:“先天综合判断”。
康德问题:科学的形而上学如何可能?就是本原与理性不能统一的问题。
这个问题实质就是:要理性还是要万物的本原、或要科学还是要形而上学?3)黑格尔对康德问题的回答黑格尔的辨证逻辑4)现代西方哲学的兴起康德问题就是本原与理性不能统一的问题。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考试试题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一篇:《现代西方哲学》期末考试试题《现代西方哲学》期末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现代西方哲学2.超人3.生命冲动4.工具主义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本题10分)2.简述萨特人道主义的自由观(本题10分)3.简述杜威多元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本题10分)4.简述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本题10分)二、论述题(本题20分)试述柏格森的“封闭社会”与“开放社会”。
(本题20分)三、分析题(本题20分)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叔本华悲观主义伦理学的理解。
(本题20分)第二篇:现代西方哲学期末考试试题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现代西方哲学》课程代码:22301116适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10级命题教师:王业建任课教师:王业建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名):教学主任(签名):一、以“弗洛姆的性格结构理论”为题写一篇论文。
二、要求:1、不低于3000字。
2、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字迹清楚。
3、按照《安康学院学报》的标准格式来写,特别是参考文献要符合标准格式。
4、不要英文翻译的摘要和关键词。
三、参考书目:1、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衣俊卿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3、陈学明、王凤才著《西方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二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4、弗洛姆著《追寻自我》,延边大学出版社5、弗洛姆《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6、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三篇:《现代西方哲学》教案曲靖师范学院政教系教学纲要《现代西方哲学》刘天才二○ ○ 三年三月前言一、课程和教材概述思想是没有国界的。
当我们面对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挑战,把思索的目光投向世界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生活在地球西半部哪些发达国家的人们信奉什么哲学?他们信奉的哲学提出了哪些对人类智慧发展有价值的思想,又有哪些反面的启示和教训?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抱什么态度?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开拓视野;批判吸收世界各国思想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现代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

现代西方哲学史复习资料*罗素(5个)1、什么是分析哲学?它诞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时代背景:黑格尔主义的衰落经验主义的复兴数理逻辑的发展语言学的转向(lingustic turn)分析哲学:二十世纪初叶由弗雷格、罗素、维特根斯坦等发起并推动的一场哲学运动,它以现代数理逻辑为手段,试图通过语言分析方法揭示世界的逻辑本质从而构造新的世界图景,被称为二十世纪哲学领域内的一场革命。
2、什么是“罗素悖论”?它说明了什么?在数学集合论中一个命题蕴涵着自身的否定,即:由总体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构成的集合是否仍为自身元素?普通集合(ordinary set):其总体不是自身元素的集合。
奇异集合(funny set):其总体仍然是自身元素的集合。
由普通集合构成的的集合是奇异集合还是普通集合?如果普通集合构成的集合任然是普通集合的话,那么他的总体不是含自身的元素,然而,新集合又由是他自身的元素构成,则新集合不是普通集合。
如果普通集合构成的集合是奇异集合,那么他的总体仍是自身元素,然而新集合由普通集合构成,总体不是自身元素,所以新集合不是奇异集合,这直接说明了集合论中的自我指涉问题。
3、什么是摹状词?罗素如何用它消解“存在之谜”?摹状词:用于描摹单个事物的性质的词项,通常的形式是“一个如此这般的东西”即由冠词和普遍名词构成。
专名具体指某一个事物,如果你不知道这个事物,那么在听到专门时将不可能知道其所指称的对象,与专名不同,摹状词是复合的符号,被这些符号确定的意义赋予意义,因此哪怕摹状词所指称的对象从未被知道过,人们还是能力理解它所指称的对象。
摹状词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结为:虚拟事物的存在问题:存在之谜同一律失效的问题排中律失效的问题存在之谜:非存在存在Eg:金山罗素认为“金山”不是一个专名,而是一个摹状词,他可以转写为“一个具有金和山两种属性的x”将金山从主词变为一个描述语。
于是“金山是否存在”的问题就转化为:有(没有)一个X,此X是金的并且是山;并且对于所有的Y,如果Y是金的并且是山,则Y等于X。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现代西方哲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存在、自由和选择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必须通过自我选择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本质。
2. 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主要针对文本和符号系统进行分析,揭示其内部的矛盾和不稳定性,挑战传统的权威和固定的意义结构。
3. 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现代性进行批判和反思的思想潮流,强调多元性、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否认任何绝对真理和普遍价值的存在。
4. 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是一种强调实践、经验和效果的哲学思想,认为真理是通过实际应用和效果来检验的,而非依赖于理论或逻辑推理。
5. 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一种以系统和结构为导向的分析方法,强调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模式,试图揭示隐藏在表面现象下的深层结构和规律。
二、填空题:1. 法国哲学家______是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答案:让-弗朗索瓦·利奥塔2. _______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答案:《存在与时间》3. 美国实用主义者威廉·詹姆斯提出了一种关于知识的观点,即______。
答案:实用主义真理观4. _______是法国哲学家福柯的主要研究领域,他在此领域提出了权力知识关系的理论。
答案:知识考古学5. _______是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提出了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性的概念。
答案:《逻辑哲学论》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位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康德B. 黑格尔C. 海德格尔D. 笛卡尔答案:C. 海德格尔2. 下列哪种哲学思想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A. 唯心主义B. 形而上学C. 实用主义D. 理性主义答案:C. 实用主义3. 下列哪位哲学家是解构主义的创始人?A. 德里达B. 萨特C. 弗洛伊德D. 尼采答案:A. 德里达4. 下列哪部著作是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主要作品之一?A. 《资本论》B. 《存在与时间》C. 《千高原》D. 《社会契约论》答案:C. 《千高原》5. 下列哪种哲学思想主张否定任何绝对真理和普遍价值的存在?A. 后现代主义B. 唯物主义C. 客观唯心主义D. 主观唯心主义答案:A. 后现代主义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哲学家属于后现代主义思想流派?A. 德里达B. 福柯C. 利奥塔D. 卢梭答案:A. 德里达 B. 福柯 C. 利奥塔2. 下列哪些哲学家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A. 杜威B. 詹姆斯C. 皮尔斯D. 柏拉图答案:A. 杜威 B. 詹姆斯 C. 皮尔斯3. 下列哪些著作是结构主义的重要文献?A. 《资本论》B. 《词与物》C. 《普通语言学教程》D.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答案:B. 《词与物》4. 下列哪些哲学家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A. 海德格尔B. 萨特C. 康德D. 尼采答案:A. 海德格尔 B. 萨特 D. 尼采5. 下列哪些哲学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A. 存在主义B. 结构主义C. 后现代主义D. 实用主义答案:A. 存在主义五、判断题:1. 结构主义是一种关注事物整体和系统性的哲学思想。
现代西方哲学考试要点

P30叔本华生活意志论一、叔本华的生平活动及其哲学的基本倾向叔本华(Au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最早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理性派思辨形而上学进行全面批判,并明确提出要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学发展方向的德国哲学家。
他出生于一个银行家家庭,从小孤僻、傲慢,有精神病气质,终身未娶。
年轻时他曾按父愿去英法学习经商,后来弃商从学。
1809年赴哥廷根大学学医,次年改学哲学,是柏。
拉图的崇拜者。
1813年以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获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后来先后居魏玛、德累斯顿,研究印度哲学和佛学,1820年任柏林大学哲学讲师。
1831年因逃避瘟疫离开柏林去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等地,1833年起至死均孤栖于法兰克福的一个小旅店中。
他的主要著作有《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9)、《论自然意志》(1836)、《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等。
其中《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他的代表作。
该书出版后无人问津,1848年革命失败后,以批判理性、宣扬悲观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叔本华哲学受到极大欢迎,他本人因此声名大震。
不过,叔本华哲学对西方哲学发展的意义,主要还不在于它适应了1848年后德国的特殊的社会环境,而在于它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正好适应了即将到来的西方哲学近现代转型的潮流,成了这一潮流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对叔本华影响最大的是康德、柏拉图和佛教哲学,他的哲学在基本框架上仍然是一种体系哲学。
从形式上说,他的世界体系类似康德,即把世界二重化为现象(表象)和自在之物,不过,自在之物在他看来总能是一种非理性的、盲目的生存(生活)意志而已。
二、作为表象的世界叔本华认为,人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并非自在之物,而只是呈现于人的表象、即意识中的东西,都相对于作为主体的人而存在,“世界是我的表象”。
科学知识是表象之间联系的知识,表示一个已知对象的系统。
而支配关于现象世界的知识的基本原则是充足理由律。
它有四种表现形式:物理理由、逻辑理由、数学理由、伦理理由。
现代西方哲学试题(一)

现代西方哲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10分)1.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弗洛伊德开始从人的现实生活考察人的精神活动,提出了()。
A.人格结构理论B.精神结构理论C.自我意识结构理论D.生命结构理论2.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一员,哈贝马斯继承了社会批判理论,提出了关于()理论,成为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思想。
A.晚期资本主义B.早期资本主义C.中期资本主义D.中后期资本主义3.()可以说是杜威实用主义的方法论。
A.实践主义B.实验主义C.工具主义D.实证主义4.海德格尔认为,()才是通向真正存在的入口处。
A.烦恼B.畏惧C.死亡D.游戏5.唯意志主义认为人的最根本、最真实的本性是()。
A.理性B.自由C.物质性D.生命冲动6.近代欧洲哲学的主题是()。
A.人B.自由C.理性D.非理性7.尼采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人是“未定型”的动物B.生产劳动C.思维D.道德8.最早提出“存在”概念的哲学家是()。
A.尼采B.柏拉图C.海德格尔D.康德9.马克斯•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合著的()一书,开创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
A.《社会哲学研究》B.《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C.《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D.《启蒙辩证法》10.德里达等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传统哲学是)。
A逻各斯中心主义B唯心主义C唯物主义D人本主义二、不定项选择(10分)(每题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错选、漏选均不得分)1.法兰克福学派吸收了(的部分相关理论。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卢卡奇D.狄尔泰E.叔本华2.弗洛姆对非创造性性格的划分种类包括()。
A.接受型B.剥削型C.囤积型D.买卖型E.尸恋型3.叔本华认为真正摆脱痛苦的途径是A.从事哲学研究B.自杀C.从事艺术创造D.信仰宗教E.沉思4.尼采对现代文明的态度是()。
A.认为现代文明推进了人类进步B.现代文明使人找到了自我C.批判基督教伦理对生命本能的压制D.批判商业化社会导致自我的丧失E.现代文明是永恒的文明5.下列属于萨特的观点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51尼采的重新估价一切价值理论在尼采看来,要成为一个创造价值、判定善恶的人,首先要推翻以往价值,这也是对人的最高的自我肯定。
尼采对以往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的批判也就是对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
他把苏格拉底当做这一传统的肇始者,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就是美德”的口号,把只是当做人生的最高目的和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而只是是依靠理性思维获得的,这样理性就被认为是万能的,成了人的思想和行动的支配者。
人的直觉和本能却被忽略、甚至被完全否定了。
尼采认为这意味着苏格拉底侧地抛弃了他以前的希腊文化重视直觉和本能的传统而开辟了理性主义传统。
尼采认为,由理性主义支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主要错误就是限制和扼杀了个人独特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
在其影响下,人尽管被描绘为宇宙的建造者,周围世界的决定着,历史进步的核心;实际上,人缺必须服从普遍的、纯粹的理性及作为这种理性的体现的世界,遵循奴隶道德,陷入狭隘实际主义,不敢去创造新的东西,从而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前景和价值。
越是那些被认为经过理性的严格训练的饱学之士,就越是成为理性和知识的奴隶,越易成为因循守旧、感情贫乏、思想迟钝的人,从而就越是缺乏激情和创造性,变成一部机器。
这样他们就丧失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尼采看来,在理性主义支配下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几乎所有概念都是虚构和谬误,不能用来确定人的使命,估价人的事业。
因此,为了使人的能力不受约束,为了使人的生活和道德行为具有真正的价值,必须摧毁为理性派思想家所制定和神圣化的旧观念,代之以突出人的生命力和本能冲动,并把它们当做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出发点的新概念。
你才要求建立一种能够发现和表达人的这种深层存在的哲学。
他从希腊神话任务、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中找到了这种哲学的镜子。
他把酒神同日神当做艺术的象征,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
他认为狄俄尼索斯精神比阿波罗精神更为重要。
因为它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意味着人的一切最原始的冲动都获得解放,而不受任何理性观念或原则的约束。
狄俄尼索斯的世界是一个狂醉的世界,是人性的深处得到充分表达的世界。
尼采一再强调这正是哲学的真正世界,真正的哲学应该是狄俄尼索斯哲学。
P196詹姆士的意识流理论在詹姆士心理学中,意识流又叫思想流、主观生活之流。
因为他把思想当做了一个与整体意识相应的概念,而这就是主体的全部心理活动。
五个特征:1、思想总是个人的思想。
既不属于这人、又不属于那人的纯粹思想史无法证明的。
就各个个人来说,他们的思想总是连成一气;但就各人之间说,他们的意识是不相通的。
你的思想只属于你,我的思想只属于我。
詹姆士据此反对那种把思想、意识当做可以脱离具体的人而存在的观点,这无疑有合理性;但他忽视了各个个人的而意识都是物质的产物,都是对存在的反应,从而存在共同之处,是可以相通的。
2、思想永远是变化的人的思想、意识总是处于不断的流动变化之中,即使同一个人对于同一事物在不同时刻也会有不同的感觉。
“我们对于一件事实的每一思想都是独一无二的。
”“遇到同一事实再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按新样子想它。
”就詹姆士用这种观点反对把心理意识现象讲话、简单化的形而上学观点说,这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是他往往只看到了心理意识活动的变化,而抹煞了其相对稳定性,把心理意识活动看做是纯粹相对的、不可捉摸的、神秘的东西。
3、思想总是连续的。
每一个人只要活着,其意识、思想总是处于没有间断、没有裂痕、没有分离的状态,永远是连续的。
“意识并不是衔接的东西,它是流的,形容意识的最自然的比喻是‘河’或是‘流’。
”因此应当把意识、思想说成是意识流、思想流。
人们平常所设想的意识的间断状态无非是时间上的间断和性质及内容上的间断。
其实在这两种情况下意识仍是连续的。
“断缺后的意识,觉得与断缺前的意识是连成一气的,觉得是同一自我的另一部分。
”詹姆士把思想流分为实体部分和过渡部分,前者指思想流的静止之处,后者指其飞翔之处。
正是后者,使外表上间断的意识连成一片。
詹姆士强调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的连续性,这无疑是对的。
但他在强调意识的连续性时,却忽视了其间断性,这正是他强调意识的变动性而忽视了其稳定性一样。
4、思想必有不以思想为转移的对象。
詹姆士由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时候的思想具有同一对象而肯定思想之外有作为对象的实在存在,并以此批判某些公开的唯心主义。
但他是按实证主义思潮的经验主义眼光去看待对象和实在。
5、思想总是有选择性的,总是与人的利益和兴趣相关。
人所面对的世界本身是一个混沌的、没有区分的、绝对连续的世界。
至于作为人的意识对象的东西则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注意采取世界这一部分撇开其余部分而构成的。
由于人们所关心和感兴趣的方面不同,着眼点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就会有不同的经验,成为不同的经验对象。
詹姆士把人的意识的这种的确存在的选择作用绝对化,以致把全部认识和行动都归结为人本身P254弗雷格的语境原则语境原则他的三条基本原则的第二条被称为“语境原则”,即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而不是在孤立的语词中,才能找到语词的意义。
这条原则在分析哲学产生了重要作用,成了当代语言哲学的基本原则。
语境原则强调在逻辑推理中占据首要地位的是判断而不是概念,在确定意义的活动中占据核心地位的是句子而不是语词。
使用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表达思想或作出判断,而孤立的语词或词组无法完成这个任务。
判断或句子的意义决定了其中的概念或语词的意义,概念或语词没有独立的意义。
弗雷格的语境原则经过维特根斯坦的应有和发挥后成为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研究中的一条基本原则。
P262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摹状词理论罗素对后世哲学的影响主要在于他研究哲学的方法,即逻辑分析方法。
首先,他提供了符号逻辑这种从事分析的工具;其次,他自己为从事这种逻辑分析的实践提供了典范。
这里特别著名的是他的“摹状词理论”。
该理论缘起于罗素试图解决哲学史上的这样的一些困难。
首先是虚拟事物的存在问题,如著名的“金山难题”;其次是关于同一律是否普遍适用的问题;再次,罗素企图澄清哲学史上使用“存在”一词所陷入的混乱和长达数千年的思辨。
为了澄清问题,罗素研究了个体词的逻辑作用问题。
他将个体词分为专名和摹状词两类。
后者描述某一特定事物某方面的特征,并且该对象是独一无二的。
根据摹状词理论,逻辑命题的主项是专名的指称物,该指称物就是该专名的意义;摹状词不是专名,只是一个不完全的符号,不代表命题主项,它的逻辑作用与谓词相同,仅表示性质。
这就剔除了自然语言造成的困惑,重建了解密画的逻辑语言。
一旦专名作主词出现,其指称物的存在也就不言而喻地蕴涵于其中了。
因此,在严密的逻辑句法中,专名与“存在”不能联在一起,即“存在”不是谓词,根本不表示一种性质或动作。
传统所有关于“存在”所作的思辨统统是错误的,都是因把存在看做一种性质、视为谓词所产生的。
摹状词理论显示了逻辑分析在哲学中的作用,它强调了自然语言结构与逻辑命题结构的差异性,取消了肯定虚构事物的本体论,指出了专有名词是实体的灵魂,突出了罗素关于逻辑是哲学的本质的基本论点。
摹状词理论作为一种逻辑理论,已经被现代逻辑所采纳,它被分析哲学家们誉为“哲学分析的楷模”。
人的本质特征是“精神”。
它具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精神只存在于个人之中,每个人的精神是惟一的。
第二,精神是多元化的存在。
第三,精神是个人本质上不同的、活动的、具体的统一。
第四,精神是对一切事物的开放态度。
精神不是作为实在领域的事物,精神的意向性活动使个人能超越自在世界达到自为世界,超越自己的生命领域以及心理的存在达到个人的精神存在。
最后,精神在纯形式中是无力的,虽然精神有自身的特征和规则,但它没有自身的原始动能。
它仅仅是一种动态的倾向性。
P265维特根斯坦的图像论根据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任何事物都必须存在于原子事实的空间之中,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就是原子事实的存在。
与罗素不同,他所谓的原子事实不是指简单的对象本身,而只是对象的存在方式或者说逻辑结构。
他在逻辑中成为一种图像,后者描述着原子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
图像与它所描述的对象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这种逻辑形式不仅是原子事实的存在方式,而且构成了逻辑图像的本质。
图像本身是无意义的,但它们可以描述原子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也可以反映原子事实的真与假。
由于图像是在逻辑空间中描述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因而图像就是现实的模型,图像中的组成要素代表了现实中的对象,而图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必与现实中的对象或事实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图像就是一些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起来去描述现实事实的逻辑形式,所以,每一种图像都是逻辑图像,逻辑形式或是逻辑图像的本质特征。
维特根斯坦认为,这种逻辑形式表达了实施的逻辑结构,即简单对象在事实中的逻辑关系。
这种逻辑结构或逻辑关系就是“思想”,而在逻辑中表达的思想就是命题。
因此,命题是事实的逻辑图像,而思想则在命题中得到表达。
命题反映的是事实的逻辑结构,它以词的连接方式反映了事实中事物之间的连接方式。
命题作为一种逻辑图像与事实的关系是投影与被投影的关系,也就是说,词在命题中的连接方式对应着对象在事实中的连接方式。
正式由于具有相互对应的组成结构以及相似的组成部分,命题才能作为逻辑图像投影着事实。
维特根斯坦图像论的主旨,在于把命题看作是关于事实的逻辑图像,通过分析命题来最终揭示世界的逻辑结构。
因此,对命题作用和意义的阐述在《逻辑哲学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维特根斯坦图像论的主要部分。
图像论维特根斯坦前期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其关于命题与世界关系的“图像论”。
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必须存在于原子事实的空间之中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就是原子事实的存在。
与罗素不同,原子事实不是指简单的对象本身,而只是对象的存在方式或者说逻辑结构。
它在逻辑中成为一种图像,后者描述着原子事实的存在或不存在。
图像与它所描述的对象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这种逻辑形式不仅是原子事实的的存在方式,而且构成了逻辑图像的本质。
由于图像是在逻辑空间中描述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因而图像就是现实的模型,图像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必与现实中的对象或事实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结构。
图像就是一些按照一定的比例排列起来去描述现实事实的逻辑形式。
维特根斯坦认为,这种逻辑形式表达了事实的逻辑结构,即简单对象在事实中的逻辑关系。
这种逻辑结构或关系就是“思想”,而在逻辑中表达的思想就是命题。
因此,命题是事实的逻辑图像,而思想则在命题中得到表达。
命题反映的是事实的逻辑结构,它以词的连结方式反映了事实中事物之间的连结方式。
维特根斯坦图像论的主旨,在于把命题看做是关于事实所逻辑图像,通过分析命题来最终揭示世界的逻辑结构。
P315现象学的中止判断“中止判断”这个术语源出古希腊怀疑论哲学家,表示对一切给予的东西打上可疑的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