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布的计量分析与思考讲解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

究 论文 年度 分布 图表 , 图 1 见 。
图 1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保 障 研 究 论 文 年 度分 布
图 1显 示 高等 教 育 质量 保 障研 究 论 文 从 1 9 96 年 就开始 出现 ,9 6年至 2 0 19 0 0年 期 间 , 研 究领 域 该 发展 缓 慢 , 2 0 从 0 1年开 始 该领 域 得 到较 快发 展 , 论 文数 量增 长到 1 5篇 , 逐年增 加 , 2 0 并 到 0 3年达 到第
第 3期
21 Vo . O 1 1 No 3 .
Se 2 2 p. 01
E au t n & M a a e n v lai o n g me t
独 国 高等 教 胄 质 量 保 瞠 研 夯 论 文 硇 文 献 计 量 分 析
吕 红
( 汉 大学 中国科 学评价研 究 中心 , 北 武 汉 武 湖
峰值 8 1篇 , 但从 2 0 0 9年开 始 , 等教育 质量保 障研 高
究论 文开 始小 幅度 回落 ( 因为检 索 时 间为 2 1 0 2年 8
月 , 21 故 0 2年 数据不全 ) 。可见 , 高等教 育质量 保 障 研究 可 以分 为 三 个 阶 段 :9 6年 ~ 2 0 19 0 0年 的萌 芽 期 、0 1  ̄2 0 20 年 0 8年 的发 展期 、 0 9年 之后 的摸 索 20 期 。笔者 估计 ,0 2年高 等教 育质 量 保 障研 究 文献 21
9 l O 1 1 1 2
1 3 1 4 1 5
国家 教 育 行 政 学 院学 报 高 教 探 索 中 国高 教 研 究 江 苏 高 教
比较 教 育 研 究 大学( 术版) 学 教 育 与 职 业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与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管理,保障并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促进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学科是大学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基本单位。
学科建设水平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学科特色也是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
学位授权点是学科的基本元素和载体,学位授权点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建设,对学校实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二条我校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瞄准学科发展国际前沿和国家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完成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整体布局,基本形成与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相匹配、竞争优势明显、重点突出兼顾全面的学位授权体系。
第二章指导思想第三条学位授权点建设必须紧密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有利于学校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坚持与研究基地建设、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工作相结合,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特色优势鲜明的学位授权点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优化布局与调整结构第四条学位授权点布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特色优势的基本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扶优扶新、宁缺毋滥、稳步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优先发展高新技术和新兴学科,大力发展应用性学科,形成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相统一、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相结合、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相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
第五条我校学位授权点布局的总体思路:(一)增强和拓展教育学科、资源环境学科的传统优势,为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夯实基础;(二)发挥文史哲等人文基础学科以及数理化生等理科基础学科等传统优势,努力提高这些学科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知名度;(三)紧密对接国家,尤其是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大力发展相关应用学科;(四)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科技创新战略,服务于国家信息产业技术发展的战略需求,努力开拓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科学学科方向。
我国护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护理教育・我国护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张娜,卢娜,李瑛(中日友好医院保健二部,北京,100029)[摘要]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方法,了解我国护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现状及其热点,为护理研究及护理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获取护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使用Excel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所属机构、被引频次等特征进行频数统计,并使用SPSS22.0对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检索得到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国内护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173篇,近4年内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上,发文机构共计24家高等院校;第二军医大学以累计47篇博士学位论文居发文量首位,姜安丽教授指导博士学位论文最多,为15篇;博士学位论文的引文量最多为676篇,单篇被引频次最高为85次。
共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较为分散,但已形成了5个主要的研究集合。
结论我国护理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发文总量不多,发展时间较短,发文机构较局限,已形成多个研究热点,并产生一定学术影响力。
今后可借鉴和参考现有研究热点,深入和拓展相关研究。
[关键词]护理学;博士;学位论文;护理教育;文献计量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283(2020)11-0047-07[DOI]10.3969/j.issn.1671-8283.2020.11.009Bibliometric analy或s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nursing in ChinaZhang Na,Lu Na,Li YingZ/Modem Clinical Nursing,-2020,19(11):47.(Department U of health care,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Chaoyang District,Beijing,100029)[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focuses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nursing in China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nursing research and education.Methods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nursing in China from2007and2018 were retrieved through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and Wanfang database.The literature publication time, affiliated institutes and citation frequency were calculated by using Excel,and the high frequency keywords were clustered by using SPSS22.0.Results173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nursing in China were obtained.More than10papers were published annually during the recent 4 years.The authors of the dissertations were with24universities,among which the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took the lead for a total number of47.Professor Jiang Anli ranked at the top for her instructions of15dissertations.The total citation quantity was676,and the highest citation number for a single dissertation was85.By co-word cluster analysis,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 were divergent in terms of research content,but roughly tended to focus on five major topics.Conclusions In spite of the smaller number of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n nursing in China,the short period of development and fewer institutes involving in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s,they have paved the way for multiple research focuses and meanwhile achieved a certain academic influence.In the future, we can deepen and explore more relevant research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ocuses.[Key words]nursing;doctor's degree;dissertation;nursing education;bibUometric analysis护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处于护理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不但标志着护理专业发展水平,[收稿日期]2019-10-20[作者简介]张娜(1985-),女,北京人,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老年护理、临床护理工作。
我国博士生教育研究现状与进展——基于CNKI1130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我国博士生教育研究现状与进展———基于CNKI1130篇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马 天,孙丽坤,王寿鹏(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摘 要:作为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关乎国家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对CNKI数据库“博士生教育”主题下的1130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后发现:我国博士生教育研究经历了起步、成长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研究焦点从最初的对博士生教育问题的思考向博士生培养模式、培养质量、创新能力及美英等国家的博士生教育等内容拓展;研究类型从对策性研究发展为对策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存;高产作者有沈文钦、罗英姿、赵世奎等,三位同时是3个核心团队的主要作者;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江浙沪地区和湖北武汉。
未来我国博士生教育研究可进一步结合院校、学科特点和发展情况,针对性地探讨博士生教育改革问题,借助科学研究方法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为丰富博士生教育理论和指导实践贡献更大力量。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文献回顾;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800(2021)02-047-11博士生教育是学历教育的最高层次,高质量的博士生教育对提升我国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自1978年改革开放我国恢复研究生教育至今,博士生教育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程。
40年来,我国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加,博士生教育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关注。
在这40年里,我国博士生教育主要关注哪些主题和热点?有哪些研究发现?研究的贡献者和发文机构的贡献度及合作度如何?高被引文献有哪些?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和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博士生教育主题的相关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力争全面呈现40年来我国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一)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
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

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人才、推动科学研究和促进社会进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学位授权点的增列和调整。
针对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重要话题。
一、背景介绍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是教育部门针对高等教育和学位授权点的调整和增设所做出的重要决策。
这一决策旨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和深化,进而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二、对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的全面评估1. 规模和范围的扩大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不仅仅是对学位授权点数字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对授权点的范围和规模的扩大。
这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调整和升级,它意味着高等教育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要,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需求。
2. 学科结构和布局的优化通过对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的分析,不难发现,此次调整主要体现在学科结构的优化和布局上。
政府部门在认真研究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设了一些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学位授权点,以适应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需求。
3. 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性对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做全面评估时,我们还应该重视评估和预测的重要性。
如何更好地评估社会和经济的需求,如何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制定清单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只有把握了这些因素,我们才能更加科学地进行学位授权点的增列和调整,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2023年对应调整增列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清单,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举措。
“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百优论文计量分析

“211工程”建设高校全国百优论文计量分析作者:王军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年第2期王军(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9)摘要:全国百优论文的评选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精神,促进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本文通过对211高校11年来获百优论文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体现——百优论文这个侧面,反映出“211工程”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同时,通过计量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和思考。
关键词:211工程;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重点学科中图分类号:G643.8文献标识码:A从1999年开始到2009年的11年间,我国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百优论文)1082篇。
截止到目前,国家批准立项建设的“211工程”高校(以下简称“211高校”)有112所,经过11年的评选,211高校共获得百优论文817篇,涉及89所学校。
历年百优论文评选结果如表1所示。
本文研究211高校百优论文的分布特征,并给出一些具体的分析结论。
一、211高校百优论文按门类、学科和性质类别的分布我们将百优论文按学科门类大致分为两大类,即文科和理科。
文科包含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7个学科门类,理科包含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4个学科门类;按照这个分类方法,211高校获得的817篇百优论文从所属学科门类分布来看,理科包含的4个学科门类,60个一级学科,共获得百优论文655篇,占全部百优论文的80. 2%,文科包含的7个学科门类,21个一级学科,共获得百优论文162篇,占全部百优论文的19. 8%。
如表2所示,工学、理学门类获百优论文最多,分别为332篇、192篇,管理学、哲学门类获百优论文最少,分别为18篇、15篇。
从211高校百优论文的一级学科分布来看,平均每年涉及到89个一级学科中的74.3个,平均每年约有1 5个一级学科没有百优论文人选,约占全部一级学科的17%,马克思主义理论(2003年新增的一级学科),系统科学、科学技术史、水产这4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科)11年来还没有出现百优论文,这主要是因为每年毕业的博士生人数偏少,没有出现高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也体现出百优论文评选的宁缺勿滥。
[实用参考]博士点硕士点授予资格指标体系解读.doc
![[实用参考]博士点硕士点授予资格指标体系解读.doc](https://img.taocdn.com/s3/m/abec05af5ef7ba0d4a733bc5.png)
注:1、项目指标BP1、BP2、BP3、BP4、BP5均按百分制,满分100分。
可参考“大于等于0小于60”为较差、“大于等于60小于75”为一般、“大于等于75小于90”为良好、“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为优秀进行评分。
2、总分BP的计算公式:BP=0.20×BP1+0.20×BP2+0.25×BP3+0.25×BP4+0.10×BP5
于60”为较差、“大于等于60小于75”为一般、“大于等于75小于90”为良好、“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为优秀进行评分。
2、总分B的计算公式:B=0.30×B1+0.25×B2+0.20×B3+0.15×B4+0.10×B5
0小于60”为较差、“大于等于60小于75”为一般、“大于等于75小于90”为良好、“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为优秀进行评分。
2、总分SP的计算公式SP=0.20×SP1+0.20×SP2+0.25×SP3+0.25×SP4+0.10×SP5
注:1、项目指标S1、S2、S3、S4均按百分制,满分100分。
可参考“大于等于0小于60”为较差、“大于等于60小于75”为一般、“大于等于75小于90”为良好、“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为优秀进行评分。
2、总分S的计算公式:S=0.30×S1+0.25×S2+0.25×S3+0.20×S4。
湘潭大学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湘潭大学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概况统计学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一方面,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或信息,数据分析便成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政府和企业制定政策的依据;另一方面,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对统计人才分析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统计学科首先在本科专业设立了一级学科,进入本世纪后,又在研究生培养阶段设立一级学科,并可授予理学学位或经济学学位,使我国统计学的发展逐渐迈入新的科学发展轨道。
湘潭大学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由商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共建(2011年获批),2012年获批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成为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本学位点拥有良好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软硬件条件,并经过长期建设,已经形成了经济安全与经济统计、生物与环境数据统计、房地产与金融统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本学位点的直博生培养目标是为学术研究、政府管理和企业决策培养研究、教学和实务操作的高层次统计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身心健康;(2)系统掌握学科核心课程,具有坚实宽广、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3)熟悉并掌握所研究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具有独立的科研能力,能在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和统计应用方面开展原创性研究工作;(4)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能熟练地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5)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努力进取,毕业后能为统计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三、培养方向1.经济安全与经济统计(授予学位:经济学)本研究方向主要以国家经济系统运行所产生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分析国家经济安全系统,探求其数据统计规律,以掌握经济系统运行的本质和规律。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对外开放的发展,一国经济运行系统中具有脆弱性的经济部门呈现出一定的经济安全隐患,如粮食安全、产业安全、金融安全等,本方向通过研究和建立经济安全的测度指标及其评价体系,并综合国民经济核算、统计调查、经济计量、统计建模和分析、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数据研究,探讨有关经济安全和经济统计的获取、分析、处理相关系统数据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家经济安全和经济统计的理论研究,以及政府、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博士点

概况
概况
2018年,从全国各省博士授权点数量统计来看,一级学科博士点占有绝大多数,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学位 博士点占比较小。其中北京博士点数量最多,共有56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专业学位 博士点。江苏共有30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上海共有239个一级学科 博士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13个专业学位博士点。四川高校博士授权点分布在四川大学、西南交通 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12所大学内,共计13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7个专业学位博 士点。其他学位点数量较多的省份还包括湖北、广东、陕西、山东、辽宁等。
与学位授予单位区别
与学位授予单位区别
学位授予单位是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依据法定职权批准可授予学位的高校和科学研究机构(包含中央党校)。 军队系统各级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的审定办法,由总政治部参照本办法,另行制定。
依据学位条例,内地任何单位要在某一学科专业授予学位必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并取得授权。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1981年2月颁布的《关于审定学位授予单位的原则和办法》是审定各级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 是否具备授予单位条件的重要依据。
教育部官指出:“从1995年开始,逐步实行新的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博士点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审核和批准。”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指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的可以授予博士学位 的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包括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博士点。根据《关于进行第十次博士、 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14号):“申请博士点的学科代码及名称,按照《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 全称填报”申请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的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7年6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称《学科目录》)的一级学科 填报。博士点前若不加“一级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点。2005年,全国共1900多个博士点。
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布局问题的研究【1 】

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布局问题的研究【1】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政府学位委员会陈传德(课题研究组组长)主要执笔人:何新文、问青松、冷余生、张民宪、张顺柱、周洪宇一、关于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布局的研究(一)博士教育规模与博士单位布局的现状分析1.基本状况。
20年来,我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教育规模、博士培养模式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布局体系。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根据“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公正合理”的原则,先后进行了8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学科、专业的审核工作。
目前,全国共有55个研究生院,312个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其中高等学校245所),1 54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其中高等学校1 397个),68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其中高等学校628个)。
到2000年底,我国共培养了6万名博士,其中1998-1999学年度共授予博士学位10 160人。
在学博士生规模:1998年为4.5万人,1999年5.4万人,2000年6.7万人。
一批批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成为科技、经济、教育、文化各条战线的骨干,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其主要表现是:(1)博士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及质量远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需求;(2)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布局存在着单位发展的不协调和区域布局的不平衡;【1】谢桂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44-56,2006.6。
本课题分为5个子课题,子课题负责人:①国内博士单位布局研究:何新文、冷余生(湖北大学),孟立军(中南民族大学);②国外博士单位布局研究:余津宜、张顺柱、罗云(华中科技大学);③国内硕士单位布局研究:张民宪、李业兴(武汉大学),田随明(武汉工业学院);④国外硕士单位布局研究:李向农、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⑤布局信息系统研究:张均、李门楼(中国地质大学);⑥研究报告合成统稿:何新文,问青松(省学位办)。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学位[2003]57号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学位[2003]57号](https://img.taocdn.com/s3/m/d1b3af7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5.png)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学位[2003]5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厅,有关部门(单位),中国科学院教育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育部各直属高等学校: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已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
现将批准的你部门所属单位的授权学科、专业名单发给你们,请下达到有关学位授予单位。
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取得了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及授予博士学位的资格。
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的一级学科点,可以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招收培养研究生及授予博士、硕士学位,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和硕士,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请各主管部门从人力、经费、基建、设备等各方面对所属学位授予单位予以支持,不断改善培养条件,有计划地对其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和学位授予质量进行检查评估。
各学位授予单位应加强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认真地履行职责,确保所授学位的质量。
附件: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二ΟΟ三年九月八日附件:第九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szssdmszssmcxwsydwmcxwsydwdmejxkdmejxkmc11北京市北京大学10001030105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11北京市北京大学10001030106诉讼法学11北京市北京大学10001040101教育学原理11北京市北京大学10001050401艺术学11北京市北京大学10001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11北京市北京大学10001120201会计学11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10002030109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11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10002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1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10002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1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10002120404社会保障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10105伦理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20101政治经济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30207国际关系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30301社会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40106高等教育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50201英语语言文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50302传播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50403美术学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070401天体物理11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3120401行政管理11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10004070105运筹学与控制论11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10004070207光学11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10004071102系统分析与集成11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10004080104工程力学11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10004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11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10004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11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10004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1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10005070205凝聚态物理11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10005080104工程力学11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10005080202机械电子工程11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10005080902电路与系统11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10005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1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10005081403市政工程11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6070101基础数学11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6080705制冷及低温工程11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6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11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10007070205凝聚态物理11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10007080101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11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10007080503材料加工工程11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10007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1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10007081702化学工艺11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10007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1北京市北京科技大学10008081401岩土工程11北京市北京科技大学10008070205凝聚态物理11北京市北京科技大学10008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11北京市北京化工大学10010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11北京市北京化工大学10010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11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10013080202机械电子工程11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10013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1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10019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11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10019083002环境工程11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10019120405土地资源管理11北京市北京林业大学10022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1北京市北京林业大学10022090503草业科学11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10025071009细胞生物学11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10025100103病原生物学11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27010103外国哲学11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27010105伦理学11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27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11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27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11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27082703核技术及应用11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27120401行政管理11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10028010101哲学11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10028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1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10028050402音乐学11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10028060107中国近现代史11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10028070104应用数学11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10028070501自然地理学11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10028071007遗传学11北京市北京语言大学10032050105中国古代文学11北京市北京广播学院10033050405戏剧戏曲学11北京市北京广播学院10033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1北京市中央财经大学10034020101政治经济学11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36020105世界经济11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36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11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36020205产业经济学11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36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1北京市外交学院10040030208外交学11北京市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0041030106诉讼法学11北京市北京电影学院10050050406电影学11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10052030304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11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10052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1北京市中国政法大学10053030101法学理论11北京市中国政法大学10053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11北京市中国政法大学10053030201政治学理论11北京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11912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010103外国哲学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010106美学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030302人口学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080901物理电子学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120201会计学12天津市南开大学10055120501图书馆学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70303有机化学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71011生物物理学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80902电路与系统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81103系统工程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8150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12天津市天津大学10056083001环境科学12天津市天津科技大学10057083201食品科学12天津市天津工业大学10058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12天津市天津工业大学10058080502材料学12天津市天津中医学院10063100505中医诊断学12天津市天津中医学院10063100510中医儿科学12天津市天津师范大学10065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2天津市天津师范大学10065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2天津市天津财经学院10070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12天津市天津财经学院10070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11904100102免疫学13河北省河北大学10075020105世界经济13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10080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13河北省河北工业大学10080081702化学工艺13河北省河北师范大学10094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3河北省河北师范大学10094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3河北省河北师范大学10094060107中国近现代史13河北省河北师范大学10094070205凝聚态物理13河北省燕山大学10216080104工程力学13河北省燕山大学10216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3河北省燕山大学10216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13河北省燕山大学10216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13河北省燕山大学10216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13河北省河北医科大学11919100505中医诊断学13河北省河北农业大学11920071001植物学13河北省河北农业大学11920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13河北省河北农业大学11920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3河北省河北农业大学11920090301土壤学13河北省河北农业大学11920090702森林培育14山西省山西大学10108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14山西省山西大学10108020103经济史14山西省山西大学10108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14山西省山西大学10108070302分析化学14山西省山西大学10108081704应用化学14山西省山西大学10108071002动物学14山西省山西大学10108071001植物学14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10112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14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10112083002环境工程14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10112080502材料学14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10112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4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10113082801农业机械化工程14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10113090102作物遗传育种14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10113090202蔬菜学14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10113090301土壤学14山西省山西农业大学10113090702森林培育14山西省山西医科大学10114100105法医学14山西省山西医科大学10114100201内科学14山西省山西医科大学10114100213耳鼻咽喉科学14山西省山西医科大学10114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10126030404中国少数民族史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10126071001植物学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工业大学10128081702化学工艺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工业大学10128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工业大学10128080102固体力学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工业大学10128080503材料加工工程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10129071001植物学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10129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10129090602预防兽医学15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农业大学10129090702森林培育21辽宁省辽宁大学10140020205产业经济学21辽宁省辽宁大学10140050101文艺学21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10141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21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10141080401精密仪器及机械21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10141080701工程热物理21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10141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1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10141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1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10141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21辽宁省沈阳工业大学10142080805电工理论与新技术21辽宁省东北大学10145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21辽宁省东北大学10145120401行政管理21辽宁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0147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21辽宁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0147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21辽宁省辽宁中医学院10162100504方剂学21辽宁省辽宁中医学院10162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21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10165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1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10165040101教育学原理21辽宁省辽宁师范大学10165070502人文地理学21辽宁省东北财经大学10173020105世界经济21辽宁省东北财经大学10173020106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83002环境工程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120401行政管理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81704应用化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20202区域经济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30301社会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50103汉语言文字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50108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80902电路与系统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100405卫生毒理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100706药理学22吉林省吉林大学10183030105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22吉林省延边大学10184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22吉林省长春理工大学10186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22吉林省吉林农业大学10193090401植物病理学22吉林省吉林农业大学10193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22吉林省长春中医学院10199100506中医内科学22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10200040102课程与教学论22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10200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2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10200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22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102000701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10200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22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10200070501自然地理学23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10212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23黑龙江省黑龙江大学10212070301无机化学23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10213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23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10213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23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10213081702化学工艺23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10213082504人机与环境工程23黑龙江省哈尔滨工程大学10217080202机械电子工程23黑龙江省大庆石油学院10220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23黑龙江省大庆石油学院10220080706化工过程机械23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10224071001植物学23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10225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23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10226100211妇产科学23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10226100212眼科学23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10226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23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10226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23黑龙江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0228100502中医临床基础23黑龙江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0228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23黑龙江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0228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2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10231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10231050101文艺学23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10231071007遗传学23黑龙江省哈尔滨理工大学11914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3黑龙江省哈尔滨理工大学11914080502材料学23黑龙江省哈尔滨理工大学11914080801电机与电器31上海市复旦大学10246030109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31上海市复旦大学10246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1上海市复旦大学10246100216运动医学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100210外科学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070104应用数学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070201理论物理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081803地质工程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31上海市同济大学10247070301无机化学3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10248120301农业经济管理3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10248081402结构工程3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10248081704应用化学3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10248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10248070101基础数学31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10248100212眼科学31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10251082203发酵工程31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10251080503材料加工工程31上海市华东理工大学10251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31上海市上海海运学院10254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31上海市东华大学10255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1上海市上海水产大学1026408320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31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10269030201政治学理论31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10269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31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10269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31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10269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1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10270010102中国哲学31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10270040102课程与教学论31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10270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1上海市上海师范大学10270060108世界史31上海市上海外国语大学10271030207国际关系31上海市上海财经大学10272010101哲学31上海市华东政法学院10276030104刑法学31上海市华东政法学院10276030107经济法学31上海市上海大学11903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31上海市上海大学11903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1上海市上海大学11903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10107宗教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20104西方经济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20204金融学(含∶保险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80901物理电子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100201内科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100210外科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120201会计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120501图书馆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80502材料学32江苏省南京大学10284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82103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100706药理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70101基础数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90504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50201英语语言文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81704应用化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70301无机化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10102中国哲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40106高等教育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050103汉语言文字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100201内科学32江苏省苏州大学10285100405卫生毒理学32江苏省东南大学10286080104工程力学32江苏省东南大学10286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2江苏省东南大学10286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32江苏省东南大学10286100402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2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87080503材料加工工程32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87080701工程热物理32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87080801电机与电器32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87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32江苏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87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32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10288080701工程热物理32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10288080901物理电子学32江苏省南京理工大学10288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32江苏省中国矿业大学10290070902地球化学32江苏省中国矿业大学10290080103流体力学32江苏省中国矿业大学10290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32江苏省中国矿业大学10290081402结构工程32江苏省中国矿业大学10290081702化学工艺32江苏省中国矿业大学10290083001环境科学32江苏省南京工业大学10291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32江苏省河海大学10294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32江苏省河海大学10294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32江苏省河海大学10294081803地质工程32江苏省河海大学10294082802农业水土工程32江苏省江南大学10295082101纺织工程32江苏省江南大学10295083002环境工程32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10298082201制浆造纸工程32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10298120302林业经济管理32江苏省江苏大学10299080102固体力学32江苏省江苏大学10299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2江苏省江苏大学10299081103系统工程32江苏省江苏大学10299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32江苏省江苏大学10299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32江苏省江苏大学10299083002环境工程32江苏省江苏大学10299083201食品科学32江苏省南京农业大学10307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100101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100102免疫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100203老年医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100204神经病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100210外科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100216运动医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32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10312100405卫生毒理学32江苏省中国药科大学10316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70905第四纪地质学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70201理论物理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30106诉讼法学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40202发展与教育心理学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30203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50201英语语言文学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71005微生物学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20101政治经济学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60105专门史3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10319080901物理电子学32江苏省南京艺术学院10331050402音乐学32江苏省扬州大学11117050101文艺学32江苏省扬州大学11117070101基础数学32江苏省扬州大学11117070304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32江苏省扬州大学11117071001植物学32江苏省扬州大学11117082802农业水土工程32江苏省扬州大学1111709040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32江苏省扬州大学11117090603临床兽医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10108科学技术哲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20104西方经济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20105世界经济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20207劳动经济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30201政治学理论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30302人口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81503水工结构工程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81802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82703核技术及应用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090602预防兽医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100101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100102免疫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100218急诊医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100701药物化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100702药剂学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120403教育经济与管理33浙江省浙江大学10335120405土地资源管理33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10337080202机械电子工程33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10337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3浙江省浙江工业大学10337081703生物化工33浙江省浙江中医学院10344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33浙江省杭州商学院10353020208统计学33浙江省杭州商学院10353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33浙江省杭州商学院10353083201食品科学33浙江省中国美术学院10355050404设计艺术学34安徽省安徽大学10357060104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34安徽省安徽大学10357070301无机化学34安徽省安徽大学10357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34安徽省安徽大学10357080902电路与系统34安徽省安徽大学10357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34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358010108科学技术哲学34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358080502材料学34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358080702热能工程34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358083001环境科学34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10359080503材料加工工程34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10359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34安徽省合肥工业大学10359081402结构工程34安徽省安徽理工大学10361081903安全技术及工程34安徽省安徽理工大学10361083002环境工程34安徽省安徽农业大学10364071005微生物学34安徽省安徽农业大学10364090703森林保护学34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10366100401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34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10370050105中国古代文学34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10370060106中国古代史34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10370071012生态学34安徽省安徽师范大学10370070303有机化学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30303人类学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10102中国哲学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10103外国哲学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30105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30201政治学理论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120401行政管理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70104应用数学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70102计算数学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50101文艺学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81705工业催化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35福建省厦门大学10384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35福建省华侨大学10385080502材料学35福建省华侨大学10385081402结构工程35福建省华侨大学10385081703生物化工35福建省华侨大学10385120202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35福建省福州大学10386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35福建省福州大学10386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35福建省福州大学1038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35福建省福州大学10386081705工业催化35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10389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35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10389071012生态学35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10389083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35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10389090203茶学35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10389090704森林经理学35福建省福建农林大学10389120301农业经济管理35福建省福建医科大学10392100103病原生物学35福建省福建医科大学10392100201内科学35福建省福建医科大学10392100204神经病学35福建省福建医科大学10392100706药理学35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10394020102经济思想史35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10394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35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10394040103教育史35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10394060107中国近现代史35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10394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36江西省江西农业大学10410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36江西省江西农业大学10410090501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36江西省江西农业大学10410090702森林培育36江西省江西师范大学10414040201基础心理学36江西省江西财经大学10421020101政治经济学36江西省江西财经大学10421020203财政学(含∶税收学)36江西省南昌大学11902080202机械电子工程36江西省南昌大学11902083002环境工程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10103外国哲学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20101政治经济学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20201国民经济学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20203财政学(含∶税收学)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30205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30206国际政治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60105专门史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80104工程力学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80702热能工程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80804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82203发酵工程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083002环境工程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100302口腔临床医学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100706药理学37山东省山东大学10422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37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10423071002动物学37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10423071007遗传学37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10423071009细胞生物学37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10423083201食品科学37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10423100701药物化学37山东省山东科技大学10424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37山东省山东科技大学10424080202机械电子工程37山东省山东科技大学10424081401岩土工程37山东省山东科技大学10424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37山东省山东科技大学10424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37山东省山东科技大学10424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37山东省石油大学10425070902地球化学37山东省石油大学10425080706化工过程机械37山东省青岛科技大学10426080502材料学37山东省青岛科技大学10426081704应用化学37山东省青岛科技大学10426081701化学工程37山东省山东农业大学10434071008发育生物学37山东省山东农业大学。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布的计量分析与思考讲解

[5]茶世俊,郭建如. “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9:39-41.
[6]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6.
[7]吴元欣,桂昭明.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展模式研究[EB/OL]./content.php?id=727. 2008-10-17.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
授权点分布的计量分析与思考
王军王伟军
摘要: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历经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数据,从学科门类分布、省区分布、单位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解读我国普通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发展现状,并对学位授权点建设进行思考、提出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分析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历经10次学位授权点审核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有关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试图从一个侧面描述出我国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发展现状,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坚持重点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对学位授权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建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重点是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下简称:一级学科博士点进行计量研究。
[11]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114-117.
[12]许为民,等.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布局——
—美、英、日、中四国现状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5(01:20-24.
[13]钟彦姝.地方研究生教育结构和谐的探讨[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34.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

《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一、《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审核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范围划分的依据。
同时,学位授予单位按本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所归属的学科门类,授予相应的学位。
培养研究生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以及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本目录制订培养研究生的规划,进行招生和培养工作。
二、本目录是在199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原目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修订的。
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
本目录与原目录相比,有如下变化∶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学科门类增加到12个;一级学科由原来的72个增加到88个,二级学科(学科、专业)由原来的654种调整为382种。
各学科门类的学科、专业设置情况是∶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经济学,2个一级学科,16种学科、专业;法学,4个一级学科,27种学科、专业;教育学,3个一级学科,17种学科、专业;文学,4个一级学科,29种学科、专业;历史学,1个一级学科,8种学科、专业;理学,12个一级学科,50种学科、专业;工学,32个一级学科,113种学科、专业;农学,8个一级学科,27种学科、专业;医学,8个一级学科,54种学科、专业;军事学,8个一级学科,19种学科、专业;管理学,5个一级学科,14种学科、专业。
三、本目录中有16个二级学科带"(含∶)",括号中的内容是对二级学科所包含内容的强调或补充,其学位授权和研究生培养除医学门类中有关学科按括号中的内容进行外,其它学科均按二级学科进行。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其学位授权点的审核、授权和研究生培养按括号中限定的学科范围进行。
我国高校外语类博士学位授权点探析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年通过 自主审核 ( 9 8 5高校 )或教育 部审核又增 列了 2 9所高校 的 “ 外 国语言 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至此使其总数达到 3 5所之多。 在这 2 9所增列高校中 ,其 中大 多数之前都具 有 “ 外 国语言 文学 ”下 属 二级学科 的博士学位授予权 。在具有 “ 外 国语言文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 位授 予权 的 3 5所高校中 ,各个学 校已根据 自己的师资情 况就相关二 级 学科进行博士招生 。进 行英语 语言 文学专业 博 士招生 与培养 的高校 最 多。但个 别学校例外 ,如延边大学只招收亚非语 言文学专业的博士。 就学校性质来看 ,在拥有外语类博士学 位授权点 的高 校中 ,综合类 院校的数量最 多,占 4 0 % ,其次是师范类 院校 ,占2 0 % ,理工类院校 , 1 5 % ,外 语 类 院校 1 0 % ,最 后是 军 事 类 和 财 经 类 院 校 。 此 外 ,还 有 中 国 社会科 学院研究 生院 ,因其性质 为科研 院所 ,我们将 其归 为文科类 院 校。在综合类 、师范类 和外语类院校 中,外语专业 的设置 具有较 长的历 史 ,科 研实力积 淀深厚 。近年来 ,有相当一部分 理工类 院校也逐渐开始 注重外语学科 的建设 ,取得 了明显 的成效 。 就学校所在省市而言 ,在拥有外语类博士学位授权 点的高校 中,北 京市的高校数量最 多 ,为 1 1所 , 占总数 的 2 7 .5 % ,其 次是 上海 、江 苏 、湖北三个省 市。在全 国范围 内,只有 l 5 个 省市具有 外语类 博士学 位授权点的高校 ,多数位 于北上广及东部沿海地区 ,这 也体现了外语教 育发展的地区差异性 和分布不 均衡性 。如下 图所示 ,
博士点硕士点授予资格指标体系解读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中心[2005]46号增列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通讯评议指标体系指标项目(代号,加权系数)基本条件一级学科简况表(表一)相对应栏目及页码学科覆盖面(BY1 )在一级学科范围内,已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覆盖的学科面较宽。
学科覆盖面能满足按宽口径培养研究生的需要(不分设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其研究方向应涉及本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Ⅰ基本情况P2~…Ⅱ学术队伍P3~…学术队伍(BY2 )学术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均较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员,各层次人员配备齐全,且团结合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
有本单位一定数量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分别为该一级学科内各学科专业主要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能持续不断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Ⅱ学术队伍P3~…科学研究(BY3 )整体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在国内同一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在一些研究方向上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近5年来科研成绩显著,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目前承担有较多国家、省部的重要项目或其它有重要价值、学术水平高的项目,科研经费充足。
Ⅱ学术队伍P3~…Ⅲ科学研究P13~…教学与人才培养(BY4 )能够开出高水平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所需要的系列课程及专题讲座。
有丰富的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成功经验。
在该一级学科内已授予数量较多且质量较高的博士、硕士Ⅳ教学与人才培养P26~…学位,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在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有一定的规模(不分设二级学科的一级学科,可参照博士学位授权点通讯评议指标体系)。
工作条件(BY5 )有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较充足的国内国外图书资料,能满足规模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需要。
Ⅴ工作条件P29~…注:1、项目指标BY1、BY2、BY3、BY4、BY5均按百分制,满分100分。
可参考“大于等于0小于60”为较差、“大于等于60小于75”为一般、“大于等于75小于90”为良好、“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00”为优秀进行评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博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数量经济学专业经济计量分析方法与应用方向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博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数量经济学专业经济计量分析方法与应用方向真题导师分数线内部资料一、专业的设置、招生人数及考试科目院系(招生人数)专业(招生人数)研究方向导师考试科目405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11)020209数量经济学(6)08经济计量分析方法与应用李金华①1001英语②2001经济学原理③3043数量经济学二、导师介绍李金华系博士生导师,1962年11月生于湖北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科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编辑部主任。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数量经济、统计学。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副主编、编辑部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大课题、国家统计局等部委课题8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国家电力公司、原国家经贸委、甘肃省人民政府、成都市人民政府等委托课题30余项;出版专著4部,参编著作、主编教材1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and Applied Statistics、《经济研究》、《统计研究》、《经济学动态》、《财贸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独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近20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10余项科研成果曾获国家统计科技进步奖、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对策研究成果特等奖等。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考博如果能够提前联系导师的话,不论是在备考信息的获取,还是在复试的过程中,都会有极大的帮助,甚至是决定性的帮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经过这些年的积淀可以协助学员考生联系以上导师。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授权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授权学科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加,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成为经济发展所需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是指特定学科的学术研究工作,它可以使研究人员和学者从本科以上教育中获得博士学位。
根据国家规定,只有那些获得专门授权的学科点和授权学科才能开设博士学位的教育。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是指整个学科体系的核心,它是授予博士学位的关键,对博士学位的授权也负有重要的责任。
在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点中,学术领域的学科将首先获得授权,学术领域的学科经过传统的实践教育和研究发展,达到了高标准的水平,并可以衍生出更为深入和广泛的专业。
其他学科和类型的学科也可以获得授权,但可能需要更高的基础知识和经验,以及更多的实践研究。
在某个学科点获得授权后,还需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求,分别授权不同的学科,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这些授权学科应涵盖整个学科体系,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教育、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等传统学科,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新媒体、数学和物理学等科学类学科。
在授权学科的选择中,要考虑该学科的实践研究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安排等,并将其与博士学位的要求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的作用,国家高等教育总体规划要求授权的学科点和授权学科应具备一定的特色,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各授权学科点应重点发展特定学科,如学科结构分析和应用数学、环境学、医学、计算机科学等,以满足当前专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选择授权学科时,要尽量考虑其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以及能够有效提升学科和专业水平的优势,以及培养全球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机会。
此外,还要重视授权的学科的质量和教学方法的完善,将教学与学科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博士学位教育的作用,推动学科发展,培养国家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综上所述,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授权学科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授权学科的选择和质量都是影响博士学位教育的重要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特征与归因——基于GIS的方法

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特征与归因———基于GIS的方法肖亚娟(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92)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布局持续动态调整。
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设立时间、院校类型、区域、层次、省域及密度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区域间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分布不均衡;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的分布相对集中;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培养单位类型呈现多样性和高层次性。
据此提出:政府应加强高等教育学专业布局上的宏观调控;高等教育学学位点应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高校应明确自身定位,加强交流合作,以优势带动弱势实现“能量外溢”。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学位点;空间分布;GIS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800(2020)05-047-09学位授权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层次和相应的布局结构影响深远。
[1]学位点的增列和撤销,可以助推学科布局优化,是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要着政策措施。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1981年启动了全国第一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到2018年已进行十二次。
第十次、第十一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都突出了“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优化教育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学位授权工作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工程,要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和区域结构。
在当今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下,高等学校的层次结构与科类结构越来越复杂,高等教育学学科布局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越来越具有战略意义。
自1984年和1986年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相继在厦门大学高教所设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已初具规模。
我国学术学位授权点资源配置:空间分布、形成机理及优化机制

我国学术学位授权点资源配置:空间分布、形成机理及优化机
制
于妍;李明磊
【期刊名称】《研究生教育研究》
【年(卷),期】2024()1
【摘要】利用极化指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全国学术学位授权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表明:学术学位授权点空间布局总体呈现“自东向西阶梯状递减”“金字
塔式”的分布特征;区域分布极化现象严重;区域内部分布呈现“一核多点”等特点。
使用循环累积因果理论,从国家逻辑、市场逻辑、高校逻辑三个维度分析学术学位
授权点资源空间分布的形成机理。
为优化学位授权资源布局和高等教育生态,应关
注“学术资质+区域需求”,构建两轮驱动审核机制;重视“主体协同+资源整合”,
构建多元协同联动机制;综合“发展潜力+建设成效”,构建“能上能下”的动态调
整机制。
【总页数】8页(P32-38)
【作者】于妍;李明磊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3
【相关文献】
1.建立学位授权点退出机制优化大学学科布局——上海交通大学撤销学位点的探索与思考
2.地方高校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浅析——基于某地方高校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实践
3.基于标杆管理理论的地方院校学位授权点建设的思考——以河南农业大学生物学学位授权点为例
4.我校召开美术学学位授权点自我评估、艺术硕士(美术)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自我评估专家评审会
5.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专业学位授权点区域分布与差异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母体地方高校实力影响实证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母体地方高校实力影响实证研究作者:武止戈杜潘婷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3年第22期摘要:“双一流”背景下,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为地方高校提升教学科研实力的重要途径。
运用多元加权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综合排名反映的母体地方高校实力的影响。
研究表明,合作办学机构所在地域、办学层次、合作高校水平及合作办学项目数对母体地方高校实力均构成显著影响。
因此,建议选择与高水平海外院校合作办学,努力提升机构办学层次,拓宽合作办学渠道。
同时,中西部地区应加大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支持力度,促进本地高校发展。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地方高校;多元加权回归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3.22.0160引言加快推進“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又一重大人才强国战略。
“双一流”建设的开放竞争与动态调整对占普通高校总数95%以上的地方高校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为抢抓机遇,地方高校与海外联合设立中外办学机构深化教学与科研合作,提升办学竞争实力与影响力。
自2017年“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地方高校共新建本科及以上层次合作办学机构83所。
截至2023年1月,地方高校合作办学机构已达到109所。
在“双一流”建设和教育全球化双重背景下,合作办学机构数量正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现有规模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对母体地方高校的综合实力构成怎样的影响?张禧和邓良基(2013)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教学体制、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培养模式变革。
郭强、张舒和钟咏(2021)研究表明,中外合作办学对高校学科布局、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外协同创新,以及内部治理与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均构成积极影响。
但是,以上相关文献就研究对象而言,缺乏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作用影响进行侧重分析;从研究方法而言,缺乏实证量化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四川5622云南9
9辽宁5523内蒙古8
10天津4924江西4
11黑龙江4625海南1
12山东4526贵州1
13吉林4327新疆1
14浙江43
级学科博士点数量少于10个的占了1/3,广西、青海、宁夏、西藏四省(区依然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资格。
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现象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京沪地区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较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较少。主要体现在:①东部地区、京沪地区高校数量较多,学科综合实力较强,在历次学位授权点审核中,优势明显。②东部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相对完善,能较好地实现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西部地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相对较弱,学科实力还有待加强,还需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积极争取处于学科前沿的科研项目,创造良好的科研工作条件。
[8]王璞.国外学位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启示[J ].煤炭高等教育,2002(03:25-27.
[9]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分析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信息分析报告[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51.
[10]问青松.省级地方学位委员会功能作用研究[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11]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1:114-117.
[12]许为民,等.区域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布局——
—美、英、日、中四国现状比较[J ].比较教育研究,2005(01:20-24.
[13]钟彦姝.地方研究生教育结构和谐的探讨[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34.
200812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2期
[5]茶世俊,郭建如. “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9:39-41.
[6]谢桂华.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16.
[7]吴元欣,桂昭明.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扩展模式研究[EB/OL]./content.php?id=727. 2008-10-17.
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历经10次学位授权点审核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有关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试图从一个侧面描述出我国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发展现状,阐述我国高等教育坚持重点建设、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并对学位授权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建议。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重点是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下简称:一级学科博士点进行计量研究。
2.省区分布。全国普通高校12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分布在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区、市平均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39.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数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区如表2所示。北京、江苏、上海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一级学科博士点数超过平均数,他们集中了全国一级学科博士点的86.6%。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一
学位授权审核,是对申请招收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授予其学位的教育机构及其学科专业进行审核并给予授权,是我国学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1]。学位授权审核制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改革和发展顺应了不同时期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我国自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先后组织开展了10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经过近30年的建设和努力,我国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布局已基本完成。
二、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区域分布
1.地区分布。全国普通高校12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分布不均衡,东部753个,中部287个,西部195个。15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分布与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分布类似,东部793个,中部436个,西部284个。
全国普通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一些,在12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分布中,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华北地区的集中优势比较明显, 15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在华东、华北地区的分布也相对集中,如表1所示。
5华南地区70105
6西南地区9499
7西北地区93148
合计12351513
表2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省区分布序号省市名称一级科博士点数序号
省市
名称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
1北京20915福建29
2江苏12416重庆28
3上海10917安徽26
4湖北8818河北20
5陕西7719甘肃15
6广东6920山西13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拥有12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15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23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有1022个分布在“ 211工程”建设高校, 685个分布在“ 985工程”建设高校,这充分说明了“ 211工程”和“ 985工程”建设高校具有强大的学科实力。15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中(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的部分分布在“ 211工程”建设高校的有924个,分布在“ 985工程”建设高校的略少,有417个。这些分布表明,国家对高等教育实行重点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 211工程”和“ 985工程”建设高校的学科优势十分明显。
;;;;;;;;;;;;;;;;;;;;;;;;;;;;;;;;;;;;;;;;;;;;;; 47
200812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2期
表1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地区分布
序号地区名称一级学科博士点数二级学科博士点数
1华北地区299288
2东北地区144175
3华东地区380488
4华中地区155210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
授权点分布的计量分析与思考
王军王伟军
摘要:运用科学计量学的方法,对历经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后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的数据,从学科门类分布、省区分布、单位分布等方面进行了计量分析,解读我国普通高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的发展现状,并对学位授权点建设进行思考、提出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等院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分析
一、十次学位授权审核的基本概况
历经10次学位授权审核,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博士学位授予单位346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8所,军事院校34所[2];设立一级学科博士点137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36个[3](不含一级学科博士点覆盖的部分,总体来看,我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博士学位授权点已经达到一定规模, 12个学科门类大体齐全,博士学位点布局和分布基本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