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歌曲教学《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一、教学年级:七年级
二、教学课时:第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唱会”并且能够初步“唱好”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体验歌曲的音色美与声部的和谐美,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2、在歌唱训练中体会歌曲的意境,了解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利用声音来塑造美,表现爱。
3、掌握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的演唱方法,了解以三度配置为主的同节奏二声部合唱歌曲的一般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用听觉调整自己的声音,保持声部的音准和音色统一,重点是b乐段合唱声部的和谐性。
2、前半拍休息节奏,切分节奏,后附点节奏,变化音,长音时值的保持。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钢琴,课件,歌谱。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约占本课时的12%)
1、播放包含童声合唱《让世界充满爱》节目的慈善文艺演出视频资料。
2、提问:如果你在慈善晚会中听到这首歌曲,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歌曲采用了什么样的演唱形式?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设计意图:用视频资料作为情境导入的教学手段,开门见山地导入到教学主题中,让学生初听音乐,通过听觉和视觉刺激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运用提问形式,可以让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进入音乐情境,关注音乐的表现形式。
(二)新歌教学(约占本课时的70% )
1、教师范唱歌曲第一乐段,提示学生对照歌谱找出四个乐句之间的关系。
2、学生观察歌谱后得出结论:第一、三乐句完全重复,二、四乐句变化重复,结音不同。
3、跟琴视唱旋律,控制气息,用假声位置发“nu”(努)母音轻声歌唱,提示学生注意用耳朵倾听和调整自己的声音,必须与身旁同学的声音相似,相互模仿,全班的声音要求高度统一。
4、重点练习前半拍休止节奏()、切分节奏()和后附点节奏()个别检查掌握情况。要求每个乐句全音符要有气息支持,唱足四拍的时值,长音后统一气口。
5、用唱名视唱整个乐段,要求用手划拍,轻声高位置哼唱2-3遍。唱熟旋律后加入歌词,唱会第一乐段。
6、在课前就把班级人数一分为二,注意把音准感觉好的学生平均搭配,让他们分别站在老师的左边是高声部,右边为低声部。低声部先跟琴视唱b乐段的第一句旋律,唱熟后加入高声部。
教师提示:注意第二乐句()的音准,可以用(2—1)大二度的感觉套唱1—的音程关系。然后在高声部3音的保持中,低声部由1进行到,反复磨练后再进行后面的练习。
7、重点练习再现部第四乐句和结束句的合唱声部旋律。
8、表情处理:
(1)提问:你认为怎么处理才更能打动人?
(2)提示:气息下沉,提起眉毛,打开口腔,控制音量。
(3)提示:在休止符处连吸带唱,把逻辑重音确立在每个乐句中的后附点节奏上。
(4)练习时,先要求一个声部稍强,另一个声部稍弱,最后均衡两者音量,让学生体验不同力度的演唱效果。
(5)结束句要求唱得渐慢和渐弱,让人感觉回味无穷。
9、跟随课件音响完整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音乐是听觉艺术,一定要养成学生倾听的习惯,学会用耳朵来调整自己的声音,同时要善于观察和分析歌谱,找出乐句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利于音乐记忆。a乐段的歌唱重点是音色统一,注意气息控制,音量不能过大。b 乐段的歌唱重点是两个声部间的和谐,保持音准感觉和音量的均衡。整个歌曲教学采取“分块包割”和“各个击破”的方式,有利于随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重点是解决本首歌曲的歌唱基本技巧,让学生学会歌唱。
(三)音乐视野拓展教学(约占本课时的15%)
1、师:“《让世界充满爱》是音乐对真情的呼唤。象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如《爱的奉献》(播放主题片段)
2、师:其实,早在几百年前,乐圣贝多芬就在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把这种情感升华到了《欢乐颂》的主题----坚信人类必将获得“团结友爱”的永恒欢乐。
3、播放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合唱音频。
设计意图:虽然是唱歌教学,但决不能整节课都唱个不休,那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声带疲劳和学习厌烦心理。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的声带得到短暂的休息,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因为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歌词非常的通俗易懂,用不着花费过多精力去深究,所以,采用另外两个音乐主题来解释和升华课题。考虑时间关系,这两个主题只能做一个欣赏浏览。因为音乐艺术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清楚的,所以也用不着进行其他无谓的说教。
(四)教学小结(约占本课时的3%)
师:这节课,我们唱了,也听了关于爱的歌曲,因为音乐本身就是情感的艺术,相对其他艺术形式而言,更具有情感上的表现力和感召力。
我们国家有一句话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如《爱的奉献》歌曲中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贴着心,用最动情和最美妙的歌声再唱《让世界充满爱》!(学生边歌唱边依次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这是一次片区学校联合教研的公开课教案。我选择的童声合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是初中音乐教材七年级上册第课的歌唱教学内容,此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作曲者郭峰为国际和平年专门创作的组曲之一。歌曲
采用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结构,a段为齐唱形式,b段和变化再现的第三部分均为二声部合唱形式。合唱采用的是最常规的三度同节奏主调音乐写作织体,节奏规整,旋律以平稳进行为主,琅琅上口而又富有个性,适合班级教唱。
设计之初,我也曾参考过网络上一些同行教师的教案。发现大多数教师都是紧紧扣住歌曲中“爱”的德育因素,大谈“爱”的教育,几乎占据了课时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颇有说教之嫌,总给人感觉是借助音乐形式的思想品德课。
本人认为,尽管音乐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但却是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实现德育功能,其本质还是以审美为核心的美育课程。音乐课就应该凸显“音乐”的特性,自始至终都应该围绕“音乐”实施教学。况且,目前初中年级一个班级每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更应该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上。用音乐的基本技能来帮助学生正真地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如果自己的每一堂音乐课,能够教会学生用歌声来塑造美和表现爱,同样可以实现育人的价值。
因此,本人在音乐课歌唱教学中一贯注重学生声音品质的训练。包括启发学生寻找良好的发声状态,掌握正确的声音概念。班级歌唱教学,就象训练学校合唱队那样,采用适合少年儿童生理特点的假声位置和柔美音色,用轻声统一,并学会习惯用耳朵听辨自己的声音是否和大家一致,不断调整发声状态,依靠相互模仿,逐渐达到班级音色的人我合一。而情感表现则主要启发学生依靠控制气息来把握音准和表现不同的情感特征。《让世界充满爱》歌曲虽然有三个部分,但经过提示学生分析比较歌谱后发现,其实整个歌曲只有5个乐句是不同的(a段是2个2小节的乐句;b段也是2个2小节的乐句,结束句是一个3小节的乐句)其他都是这个5个句子的翻版(即变化重复的方法),而且变化的只是一二个音而已。这样学生就能很快记住整个歌曲旋律,并且感觉音乐创作也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事情。对于几个节奏难点,比如前半拍休止节奏、切分音节奏和后附点节奏,只要在教唱过程中,单独找出来重点练习,学生凭借模仿的感觉很快就能掌握好。
真正的教学难点是二个声部的合作,因为平时音乐课二声部训练的机会不是很多,学生不太习惯听到不同声部,加上歌曲旋律本身也不是很熟悉,很多学生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特别是低声部的学生,总是不由自主地跟着高声部“跑”,甚至连音都唱不准。有时连主旋律声部也不是很稳,加上有的学生不愿意自己的声音被淹没,特意加强音量,结果导致音准偏高,整个旋律很容易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