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灵-苏州大学医学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院(系、所):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姓名:张慧灵性别:女出生年月:1965年10月导师类别:硕导技术职称:教授

所在学科专业名称药理学

主要研究方向1. 药物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信号转导机制

2. 镇痛药的镇痛作用、作用部位及中枢机制

个人简

历2002-2005年在苏州大学攻读药理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国际著名脑中风实验室做博士后。现为药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衰老与神经疾病重点实验室脑中风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从事神经药理近20年,主持或承担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获省级青年科技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三等奖各1项。近5年发表SCI论文10余篇。2002年获苏州大学授课比赛一等奖。2002年被评为苏州市新世纪高级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及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2006年被确定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学术成

1)发现核因子-KB (NF-KB)和PPARγ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中风神经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前列腺素A1、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及银杏内酯等药物抗缺血性脑中风作用与NF-KB 和 PPARγ信号通路的关系。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收录杂志Journal of Neuroscience Research及Brain Research。论文已多次被他人引用,并有国内、外学者来信索要论文全文。研究成果获2007年度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发现自噬/溶酶体途径在缺血性脑中风星形胶质细胞中激活并参与细胞死亡及自噬抑制剂的保护作用。通讯作者论文即将发表在国外SCI收录杂志Autophagy。

3)发现蛇毒神经毒素Crotoxin,Cobrotoxin及Cobratoxin的中枢镇痛作用部位-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其镇痛作用与中枢胆碱能神经系统有关;发现新蛇毒神经毒素Receptin的中枢镇痛作用。第一作者研究论文发表在国外SCI收录杂志Toxicon,论文已多次被他人引用。

获奖情

况近10年主要获奖情况:

2007年获苏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获“全国青年药理学工作者英文学术报告会口头报告比赛一等奖”2004年获苏州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4年获苏州大学陈金荣生命科学英才奖教学奖二等奖

2004年获苏州大学周氏医学教育科研奖

2002年苏州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

在研项

目1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3510)

2 参与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930035)

2009 年11 月15 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