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论》练习题教师版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十课《过秦论》练习题(老师)
10《过秦论》巩固练习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yáo)蒙恬(tián)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答案:C(A项中的“崤”应读xiáo”。
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ái”,此处应念“d í”。
D项中的“赢”应为yínɡ。
)2.下列句子中书写全对的一句是()A.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候。
B.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D.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答案:B(默写中常因同音而写别字,A项中的“候”应为“侯”,C项中“抱”应为“报”,是“报复”之意。
D项中的“崛”应为“倔”,是通假字。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B.委命下吏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倡。
答案:B(“命”意为“生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秦的下级官吏,而不是命令。
)4.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答案: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项中的“有”通“又”。
)5.对下列各句划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答案:D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代议论性散文第10课过秦论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10课过秦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是唯一一个没有古文明中断的文明古国。
目前,我国已拥有52项世界遗产。
其中,自然遗产12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均居世界第一,总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 )。
我国自1985年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积极履行公约,遗产保护事业________。
经过30多年________的努力,我国建立了中央、地方和遗产地三级管理机构和队伍,形成了________的规划、建设、管护、监测、执法等综合管理体系。
既维护了生物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就业增收,还为全球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将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归口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管理,赋予了林业和草原部门新的重大使命,以进一步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推动我国自然文化遗产事业科学发展。
下一步,要全面加强遗产资源保护,维护遗产地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积极引导公众参与保护,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________地履行遗产公约,为全球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中国方案。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唯一一个古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
B.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是唯一一个古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
C.我国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灿烂的五千年文化,是唯一一个古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
D.我国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唯一一个古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
解析:画线句有三处语病:“没有古文明中断”不合逻辑,应改为“古文明没有中断”;“五千年”与“光辉灿烂的”,时间词应当放在前面,故排除B、C两项;“古文明”与“文明古国”语意上有重复,故排除A项。
答案为D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A.使一大批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B.一大批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被有效保护C.有效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D.有效保护了珍贵独特的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中的一大批解析:若用“使”字句或“被”字句,与上下文不连贯,排除A、B两项。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第10课过秦论练习2一、双基夯实1.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 藩篱(fān) 蒙恬(tiǎn)B.逡巡(qūn) 锋镝(dí) 墨翟(zhái)C.谪戍(zhé) 鞭笞(chī) 黔首(qián)D.户牖(yǒu) 棘矜(jí) 赢粮(yín)【答案】 C(A.恬:tián;B.翟:dí;D.赢:yín)2.下列各句中对“金”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铜)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金)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比喻坚固)【答案】 B(这里指金属)3.下列哪一项中的“以为”与其它三项不相同( )A.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B.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D.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答案】D(D当“认为”讲,是一个词,其它的都是“以(之)为”,是两个词)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外连衡而斗诸侯③却匈奴七百余里④履至尊而制六合⑤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囊括四海⑧陈涉瓮牖绳枢之子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答案】 D(名状/使动/名动/形动)5.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 )例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A.铸以为金人十二 B.委命下吏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D.不拘于时,学于余【答案】 D(都是被动句)6.选出对“瓮牖绳枢”的翻译和理解正确的一项( )A.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形容家里穷。
B.窗户像破瓮,户枢像草绳。
形容房屋破旧。
C.以破瓮做窗户,以草绳系户枢。
比喻门窗的样子。
D.破瓮像窗户,草绳像户枢。
过秦论练习(教师版)
过秦论(一)语基检测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yáo)蒙恬.(tián)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答案:C(A项中的“崤”应读“xiáo”。
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ái”,此处应念“dí”。
D项中的“赢”应为yín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 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百有余年解析:A(B项中的“景”通“影”,C项中的“从”通“纵”,D 项中的“有”通“又”。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 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因.利乘便(因为)奋六世之余烈..(余威)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D.将.数百之众(率领)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的城池)【解析】选D。
A项,“因”意为“乘着”;B项“烈”意为“功业”;C项“揭”意为“举起”。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B.亡.矢遗镞(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C.瓮牖.绳枢(窗户)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解析A(“因”因该解释为沿袭。
)5.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以为..之郡 D.以...桂林、象郡 B.才能不及中人.. C.北收要害致.天下之士【解析】选C。
A项,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B项,古义,平常的人;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 (学生版+教师版3)
1、《过秦论》中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
2、《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所使用的武器与秦国相比的句子是:,。
3、《过秦论》中,秦孝公时期,对外采取的政治策略是:。
4、《过秦论》中,作者用“,,
,”寥寥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5、《过秦论》中,点出战国四公子的句子是“,,,”。
6、《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作战之术远不及九国之士的句子是“,,
”。
7、《过秦论》中,总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秦国强大盛况的句子是:,。
1、《过秦论》中结尾一段在列举了陈涉的诸多弱点后,总结出了陈涉与当年诸侯联盟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结论: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2、《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所使用的武器与秦国相比的句子是:锄懮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3、《过秦论》中,秦孝公时期,对外采取的政治策略是:外连衡而斗诸侯。
4、《过秦论》中,作者用“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寥寥四句总结了秦占地由小到大,势力由弱到强,最终统治诸侯,长及百年的历史。
5、《过秦论》中,点出战国四公子的句子是“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6、《过秦论》中,描写陈涉起义时作战之术远不及九国之士的句子是“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7、《过秦论》中,总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秦国强大盛况的句子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的练习题
过秦论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过秦论》一文中,作者主要论述了哪个朝代的兴衰?A. 汉朝B. 秦朝C. 唐朝D. 宋朝2. 《过秦论》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相如D. 司马青衫3. 在《过秦论》中,作者提到秦朝的灭亡是因为什么?A. 自然灾害B. 外患入侵C. 内部腐败D. 民不聊生4. 作者在《过秦论》中提到,秦朝的哪些政策导致了其灭亡?A. 重农抑商B. 焚书坑儒C. 严刑峻法D. 所有选项5. 《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朝的统治有哪些特点?A. 以德治国B. 以法治国C. 以武力治国D. 以文化治国二、填空题6. 《过秦论》中提到秦朝的统治者采取了“________”的政策,导致民不聊生。
7. 作者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它“________”,而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8. 根据《过秦论》,秦朝的统治者在统一六国后,采取了“________”的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
9. 在《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朝的统治者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而是“________”,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三、简答题10. 请简述《过秦论》中作者对秦朝统治者的评价。
11. 根据《过秦论》,秦朝的哪些做法导致了其迅速的灭亡?12. 《过秦论》中,作者提出了哪些治国理念?四、论述题13. 论述《过秦论》中作者对秦朝灭亡原因的分析,并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评价。
14. 根据《过秦论》,分析秦朝的统治特点,并讨论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翻译题15. 将《过秦论》中的以下句子翻译成英文:“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非有异术也,盖得其时也。
”六、分析题16. 分析《过秦论》中提到的秦朝统治者的治国策略,并讨论其成败得失。
17. 根据《过秦论》,秦朝的统治者在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七、综合题18. 结合《过秦论》的内容,谈谈你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理解。
19. 请结合《过秦论》中的观点,分析秦朝的统治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教师版1)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教师版)1、《过秦论》中,秦朝建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它的政权,文化上“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2、《过秦论》中,描写六国盟约失败,争着贿赂秦国的句子是: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3、《过秦论》中,描写诸侯国联合起来,互相配合,成为一体的句子是: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4、《过秦论》中,“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把九国军队陷入困境之中。
5、《过秦论》中,贾谊指出秦的过失即灭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过秦论》中,孝文王、庄襄王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在他们的统治之下,秦国继续发展壮大的句子是: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7、《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导致秦国灭亡,被天下人耻笑的句子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1。
《过秦论》练习教师版
《过秦论》练习1.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逡巡 q ūn锋镝 d í孝公既没 mò...B.鞭挞 chī藩篱 f ān蹑足行伍 xíng ...C.召滑 shào锄耰 yōu度长絜大 dú...D.劲弩 jìng非銛 ti ān万乘之势 shèng ...A( B.蹑足行伍h áng; C.度长絜大duó;D.非銛 xiān)瓮牖绳枢 yǒu.比权量力 liàng.一夫作难.n àn俯首系颈 xì.2.以下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外连衡而斗诸候B.赢粮而景从C.执敲扑而鞭挞天下D.倔起于阡陌之中C( A、“衡”通“横” ,B、“景”通“影” , D、“倔”通“崛” )3.以下句中加点词解说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秦王亡矢遗镞之费亡:丢掉,失掉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北:北边的军队..竿为旗揭:举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摆列序次C.斩木为兵,揭..B(北:失利,溃败的军队。
)4.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B.才能不及中人....C.自认为关中之固D.致使天下之士....C( A.山东:古义,崤山之东;今义山东省。
B.中人:古义,平时的人;今义:订契约时的证明人。
D.致使:古义,用来招纳;今义:而致使)5.以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天下云集响应②内立法度,务耕织...③处连衡而斗诸候④会盟而谋弱秦..⑤履至尊而制六合⑥序八州而朝同列..⑦却匈奴七百余里⑧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A.①②⑤ /③④ /⑥⑧/ ⑦B.①②⑧ / ③⑦ /④/ ⑤⑥C.①③⑥ /②⑦ /④⑤⑧D.①⑧ / ②③ /④⑥ /⑤⑦B(①②⑧名词作状语,③⑦动词使动用法,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⑤⑥名词用作动词)6.以下句子的句式特色与例句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例:非抗于九国之师也A.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移之徒也B.身故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C.非銛于钩戟长铩也D.铸认为金人十二C(例句和 C 项都是状语后置, A 判断句, B 被动句, D 定语后置。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过秦论”是西汉时期文学家贾谊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内容是批评______的过失。
2. 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的灭亡是因为统治者______,失去了民心。
3. 贾谊认为,秦朝的统治者没有认识到______的重要性,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4. 在“过秦论”中,贾谊提到了“______”,用以说明秦朝统治者的短视和无知。
5. 贾谊在“过秦论”中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二、选择题1. 贾谊在“过秦论”中批评的是哪个朝代的统治者?A. 汉朝B. 秦朝C. 周朝D. 商朝2. 贾谊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自然灾害B. 外敌入侵C. 统治者的暴政D. 经济崩溃3. “过秦论”中提到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指的是什么?A. 秦朝统治者的仁慈B. 秦朝统治者的暴政C. 秦朝的军事力量D. 秦朝的经济实力4. 贾谊在“过秦论”中提到的“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是指:A. 秦朝的建立B. 秦朝的灭亡C. 秦朝的繁荣D. 秦朝的改革5. “过秦论”中提到的“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的“仁义”是指:A. 战争策略B. 政治手段C. 道德规范D. 经济政策三、简答题1. 简述“过秦论”中贾谊对秦朝统治者的批评。
2. 根据“过秦论”,分析秦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3. “过秦论”中提到的“攻守之势异也”是什么意思?请结合文本内容解释。
四、论述题1. 论述“过秦论”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根据“过秦论”,分析贾谊的政治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一、填空题1. 秦朝2. 施行暴政3. 民心4.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 仁政二、选择题1. B2. C3. B4. B5. C三、简答题1. 贾谊在“过秦论”中批评秦朝统治者施行暴政,不施仁义,导致民心涣散,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
2. 秦朝灭亡的内在原因包括统治者的暴政,失去了民心,以及忽视了仁政的重要性。
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过秦论》同步练习及答案
【练】人教必修3《过秦论》教学资料根底稳固〔A层同学完成〕一、以下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甿隶〔méng〕万乘〔shèng〕锄耰棘矜〔yōu qín〕B.鞭笞〔chī〕从散约败〔zòng〕瓮牖绳枢〔yǒu〕C.隳名城〔huī〕蹑足行伍〔háng〕度长絜大〔dùjié〕D.以窥周室〔kuī〕亡矢遗镞〔shǐ iú〕逡巡〔qùn〕二、以下词语中加横线字的音、义都正确的一组是〔〕A.蒙故业〔méng承接〕膏腴之地〔gāo yú肥沃〕B.履至尊〔lǚ实行〕振长策〔cè马鞭子〕C.瓮牖绳枢〔yǒu窗户〕鞭笞天下〔chí打〕D.制其弊〔bì疲乏〕逡巡〔jùn xún徘徊〕三、以下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蒙故业,因遗策〔前代的策略〕因利乘便〔因为〕B.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奋六世之余烈〔余威〕C.追亡逐北〔溃败的军队〕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开〕D.将数百之众〔率领〕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巩固的城〕四、以下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A.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内立流度,务耕织。
D.秦人开关延敌。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
E.收天下之兵。
斩木为兵。
F.振长策而御宇内。
因遗策。
G.赵奢之伦制其兵。
履至尊而制六合。
H.序八州而朝同列。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五、以下各项中加横线的词词义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因遗策〔由于〕膏腴之地〔肥沃〕B.亡矢遗镞〔损失〕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乏〕C.瓮牖绳枢〔窗户〕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D.履至尊〔登上〕以致天下之士〔招纳〕六、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两项是〔〕〔〕A.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课后练习题
过秦论课后练习题一、选择题1. 《过秦论》的作者是谁?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司马相如D. 司马昭2. 《过秦论》主要论述了哪个朝代的兴衰?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3. 《过秦论》中提到的“过”字,其含义是什么?A. 过去B. 错误C. 过度D. 过失4. 根据《过秦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自然灾害B. 外患入侵C. 内部腐败D. 民不聊生5. 《过秦论》中提到的“六国”,指的是哪些国家?A. 齐、楚、燕、韩、赵、魏B. 秦、齐、楚、燕、韩、赵C. 秦、楚、燕、韩、赵、魏D. 齐、楚、燕、韩、赵、宋二、填空题6. 《过秦论》中,作者认为秦朝的统一是_________的结果。
7. 秦朝的暴政导致了_________,最终引发了农民起义。
8. 秦朝灭亡后,_________成为了新的王朝。
9. 《过秦论》中提到的“一统天下”指的是秦朝实现了_________。
10. 作者通过《过秦论》告诫后人,要_________,避免重蹈秦朝的覆辙。
三、简答题11. 简述《过秦论》中提到的秦朝统一六国的过程。
12. 描述《过秦论》中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13. 阐述《过秦论》中作者对秦朝统治者的评价。
四、论述题14. 根据《过秦论》,分析秦朝的兴衰对后世的启示。
15. 论述《过秦论》中所体现的历史观和作者的治国理念。
五、材料分析题16. 阅读以下《过秦论》选段,分析作者对秦朝统治者的评价,并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六、综合应用题17. 如果你是历史老师,设计一堂关于《过秦论》的课程,你会如何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18. 假设你是一名历史学者,需要为《过秦论》写一篇评论文章,请列出你的文章提纲。
七、开放性问题19. 你认为《过秦论》对现代国家治理有哪些借鉴意义?20. 根据《过秦论》,讨论秦朝的法治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的影响。
《过秦论》复习学案教师版(难)
《过秦论》复习学案一、挖空翻译。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赵、宋、卫、中山之众。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以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统治)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学生版+教师版)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1、《过秦论》中总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秦国强大盛况的句子是:,。
2、《过秦论》中“,”两句写六国盟约失败,争着贿赂秦国。
3、《过秦论》中写陈胜起义战术不及九国之士的句子是:,,。
4、《过秦论》中战国四公子的特点是:,,。
5、《过秦论》中秦国利用诸侯国的弱点,乘胜追击,把诸侯打得“,。
6、《过秦论》中“,”两句写九国之师拥兵百万,可是面对强秦的迎敌之势却犹豫不决的样子。
7、《过秦论》中写秦国趁着有利的形势控制天下的句子是:,,。
8、《过秦论》中“,,”等句子表明诸侯国曾经想凭借他们雄厚的实力攻打函谷关从而灭掉秦国。
9、《过秦论》中写陈胜起义影响的句子:,。
10、《过秦论》中“,”两句形象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把九国军队陷于困境之中。
《过秦论》默写答案1《过秦论》中总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时秦国强大盛况的句子是: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过秦论》中“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两句写六国盟约失败,争着贿赂秦国。
3、《过秦论》中写陈胜起义战术不及九国之士的句子是: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4、《过秦论》中战国四公子的特点是: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5、《过秦论》中秦国利用诸侯国的弱点,乘胜追击,把诸侯打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6、《过秦论》中“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两句写九国之师拥兵百万,可是面对强秦的迎敌之势却犹豫不决的样子。
7、《过秦论》中写秦国趁着有利的形势控制天下的句子是: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8、《过秦论》中“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等句子表明诸侯国曾经想凭借他们雄厚的实力攻打函谷关从而灭掉秦国。
9、《过秦论》中写陈胜起义影响的句子: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0、《过秦论》中“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两句形象地描述了秦国没有任何消耗就把九国军队陷于困境之中。
过秦论练习题(附答案)
《过秦论》练习题【字音字形】逡巡约从离衡既没箭镞漂橹鞭笞蒙恬甿隶黔首猗顿谪戍墨翟翟景锋镝万乘之势七庙隳殽山蹑足行伍瓮牖绳枢锄耰棘矜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BA.殽函(yáo) 囊括(kuò) 拱手(ɡǒnɡ) 要害(yào)B.合从(zònɡ) 逡巡(qūn) 遗镞(zú) 鞭笞(chī)C.藩篱(pān) 锋镝(zhé) 劲弩(nǔ) 瓮牖(yǒu)D.墨翟(dí) 行伍(hánɡ) 万乘(chénɡ) 作难(n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A.约从离衡追亡逐北因利乘便B.轻而易举斩木为兵揭杆而起C.翁牖绳枢比权量力度长絜大D.亡矢遗族深谋远虑云集响映【重点字词】席卷天下务耕织以致天下之士蒙故业,因遗策天下诸侯已困振长策委命下吏秦有余力而制其弊收天下之兵因河为池才能不及中人非铦于执敲扑九国之师焚百家之言区区之地【课文概况】1史论文是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你读过本文后,能大致说说本文作为一篇史论文,其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话来回答),作者是如何来进行论证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为了论证这一中心论点,文章的前半部分极力渲染秦国六代国君的开拓功业,铺写秦始皇统一天下的赫赫之威。
从双方攻守之势的对照中,突出秦国所向披靡的力量,也隐含其不施仁义的败因。
文章的后半部分通过多组对比,揭示了秦从极盛而一统天下到迅速土崩误解的历史事实,突出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中心,说明民心的向背决定了历史前进的方向。
2对比是议论文中最常见的一种论证方法,请简述对比手法在本文中所起的作用。
为了使文章主旨鲜明显豁,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作者无论在叙述还是在议论时,都采用了带有夸张意味的对比手法,使矛盾更为突出,观点更见鲜明。
总起来说,文中有三个方面的对比:一是秦国与山东九国对比,二是秦国与统一天下的秦朝对比,三是陈涉与九国的对比。
过秦论 教师说填空训练
过秦论教师说填空训练过秦论教师说填空训练一、选择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 __中央集权__ 的政治制度。
2. 《过秦论》的作者是 __商鞅__ 。
3. 现行使用的汉字大部分起源于 __秦朝__ 。
4. 秦朝的都城是 __咸阳__ 。
5. 《过秦论》是中国古代以__议论文__ 形式写成的一篇文章。
6.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 __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__ 。
7. 商鞅变法主要的目标是 __加强国家的统一和集权__ 。
8. 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而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做了 __政治准备__ 。
9. 商鞅变法对农民的影响是 __加重了农民的负担__ 。
10. 《过秦论》提出了君主必须能够 __以国家利益为重__ 的论点。
二、简答题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对于统一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简答: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使得统一中国的进程更加高效和有序。
通过统一的法律和行政体制,秦始皇能够更好地控制整个国家,实现一统天下的目标。
2. 商鞅变法主要有哪些内容和目标?- 简答:商鞅变法主要包括实行郡县制、设立官吏考试制度、推行法治等措施。
其目标是加强国家的统一和集权,提高国家的治理效率,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做政治准备。
3. 商鞅变法对农民有何影响?- 简答:商鞅变法对农民的影响是加重了他们的负担。
取消了封建贵族对土地的控制,使得土地私有化、集中化,农民的土地被大量没收,导致农民的生计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三、论述题《过秦论》是商鞅变法的产物,请论述《过秦论》与商鞅变法的关系,并分析商鞅变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商鞅变法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重要政治措施,而《过秦论》则是商鞅变法的产物,作为对这一政治变革的解释和辩证。
《过秦论》通过议论文的方式,对商鞅变法进行了理论性的阐释与批判。
商鞅变法的优点之一是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集权,使得秦始皇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国家大权,实现了统一中国的伟大历史目标。
过秦论练习题(教师版)
《过秦论》练习题【文学常识】(1)战国四公子:齐国 (姓名 )、赵国 (姓名 )、楚国 (姓名 )、魏国 (姓名 )。
(2)先秦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关东”指以东,“山东”指以东,“河南”指_ 。
(3)“黔首”是朝对百姓的称呼,“氓”“隶”分别指 _、,泛指下层人民。
“七庙”是的宗庙。
(4)《过秦论》作者是(朝代)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
曾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
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
贾谊散文的主要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代表作有《过秦论》、等。
散文共58篇,收录于《》.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最为著名。
(5)“论”是一种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
“过秦论”意为“”。
《过秦论》共有篇。
其中写得最好、影响最大的是第篇。
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B )A.殽函(yáo) 囊括(kuò) 拱手(ɡǒnɡ) 要害(yào)B.合从(zònɡ) 逡巡(qūn) 遗镞 (zú) 鞭笞 (chī)C.藩篱(pān) 锋镝(zhé) 劲弩(nǔ) 瓮牖(yǒu)D.墨翟(dí) 行伍(hánɡ) 万乘(chénɡ) 作难(n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A.约从离衡追亡逐北因利乘便B.轻而易举斩木为兵揭杆而起C.翁牖绳枢比权量力度长絜大D.亡矢遗族深谋远虑云集响映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D )A.合从缔交,相与为一B.赢粮而景从C.倔起阡陌之中D.追亡逐北4下列句子中,对加横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B.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爱护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可靠的D.序八州而朝同列序:排列座次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实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B )A.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②宽厚而爱人B.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②履至尊而制六合C.①会盟而谋弱秦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D.①以致天下之士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B )①内立法度,务耕织②序八州而朝同列③追亡逐北,伏尸百万④流血漂橹⑤乃也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⑥却匈奴七百余里⑦以愚黔首⑧非能水也,而绝江河A.①⑤/②③④⑦/⑥/⑧B.①⑤/②④⑥⑦/③/⑧C.①③/②④⑤⑦/⑥⑧D.①⑤/②③⑥⑦/④⑧7选出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于古今异义的一项 ( B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B.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C.然秦以区区之地D.逡巡而不敢进8从文言句式角度,选出下列各组句子特点不相同的一组( B )A.①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②申之以孝悌之义B.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⑥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D.⑦自以为关中之固⑧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9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D )A.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C.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10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不同的是( B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B.齐明,周最……乐毅之徒通其意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1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秦论》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因遗策(由于) 膏腴之地(肥沃)
B.亡矢遗镞(损失)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困乏,疲惫)
C.瓮牖绳枢(窗户) 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D.履至尊(登上) 以致天下之士(招纳)
2.加横线的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火尚足以明也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仓皇东出
B.逸豫可以亡身李牧连却之会盟而谋弱秦
C.函梁君臣之首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满招损、谦受益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下列句式不属被动句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
4.与例句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A.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B.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C.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D.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5.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下之欲疾其君者
C.不若与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D.可得闻与闻寡人之耳者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就.砺则利就:接近、靠近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哪里、怎么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不知东方之既.白既:已经
C.追亡.逐北亡:逃跑的士兵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揭:举起
D.前太守巨逵察.臣孝廉察:观察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阻塞
7.选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
①项庄素善.留侯张良。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⑤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⑥范曾数目.项王。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⑧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⑨项伯杀人,臣活.之
A.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 B.①/②④⑥/③⑤/⑦⑧/⑨
C.①/②③/④⑤/⑦⑨/⑥⑧ D.①⑧/②③④/⑤⑥⑦/⑨
8.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
A.膏腴.(yú)藩.篱(fān)崤.山(yáo)蒙恬.(tián)
B.逡.巡(qūn)锋镝.(dí)蹑.足(niè)墨翟.(zhái)
C.谪.戍(zhé)鞭笞.(chī)黔.首(qián)囊.括(nánɡ)
D.隳.名城(huī)户牖.(yǒu)棘.矜(jí)赢.粮(yín)
9.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
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
10.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却匈奴七百余里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C.以弱天下之民
D.南取百越之地
二、主观题
11.《过秦论》是西汉文学家____________写的一篇史论文,所谓“过秦”,即____________。
作者以秦王朝不义而亡的史实,借古讽今,以讽汉文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始皇因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
12..
(1)战国四公子:
齐国__________(姓__________名__________)、赵国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楚国__________ (姓__________名__________)、魏国_______(姓__________名__________)。
(2)先秦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关东”指__________ 以东,“山东”指_________以东,“河南”指__________以南。
“百越”指古代__________族居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统称百越,也叫__________。
(3)“黔首”是__________朝对百姓的称呼,“氓”“隶”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泛指下层人民。
“七庙”是__________的宗庙。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15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3.“行伍”所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陈涉的三个不利的方面依次是: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一个有利的方面是:_________ (都用自己的话概括)
15.这段话中共有五个“而”,请分别指出其意义和用法。
(10分)
(1)而.迁徙之徒也:(2)而.倔起阡陌之中:
(3)转而.攻秦:(4)赢粮而.景从:
(5)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6.《过秦论》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针对这一主旨,请为下面的上联对出下联。
(1)上联:焚书坑儒思万世而家天下嬴政何其愚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攻守已变不思变,江山焉能自保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A项因:沿袭。
2.D 分析:“逼”没有活用。
3.B 分析:A、C、D三项均为被动句,被动词为“于”“为”“见……于”。
被动句的被动词除此以外,还有“为……所”“见”,还有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
B项句式为宾语前置句。
宾语前置的类型有三种: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借助提宾标志词“是”“之将”宾语提前。
B项即属于第三种情况。
文言特殊句式有多种,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倒装句又分为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
考生须结合课内学过的句子理解,归纳总结。
4C目的/A用B把D凭借
5.D A极:名词,相当于“极点,这里指坏的极点”/程度副度,相当于“尽情享受”。
B疾:病痛/厌恶。
C与:介词,相当于“跟”/动词,可译为“结交”。
D闻:使……听到。
6.D 察:经考察后予以举荐、选拔。
7.B ①中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②中的“水”、④中的“东”和⑥中的“目”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③中的“日”和⑤中的“上”都是名词作状语;⑦中的“耻”和⑧中的
“鉴”都是意动用法;⑨中的“活”是使动用法。
8.C A项中的“崤”应读“xiáo”。
B项中的“翟”作姓多数念“zhái”,此处应念“dí”。
D项中的“赢”应为yínɡ。
9.A B 景——影,C 从——纵,D有——又。
10.D 名作状/ 使动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贾谊言秦之过(或指出秦的过失)
12.答案:(1)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春申君黄歇信陵君魏无忌
(2)函谷关崤山黄河越桂浙闽粤百粤
(3)秦民奴隶天子
13.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
这里用“行伍”是用来指代军队。
答案:借代
14.不利的方面依次是:①战斗力低下;②人员少;③武器差。
有利的一个方面是深得民心。
15.(1)连词,表递进,而且;(2)连词,表转折,却;(3)连词,表承接,就;(4)连词,表修饰,可不译;(5)连词,表因果,因而。
16.(1)斩木为兵将百人以亡秦族陈涉不亦雄哉
(2)仁义该施未曾施,王朝果真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