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研究
萧红作品分析文档
论萧红作品的三个方面摘要:从三个方面论述萧红作品的内涵性,一、时空界限的打破。
二、幽默因子的运用。
三、哀而不伤的美学风格关键词:时空界限幽默因子哀而不伤萧红萧红的一生短暂而多难,像一颗划过夜空画出美丽轨道之后迅速逝去的流星,虽曾有耀眼的瞬间但更多是艰辛与沧桑。
她在女性感悟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给生命的内涵提供了更加深邃和厚重的解读方式。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解读萧红的作品。
时空界限的打破内容上,萧红的作品具有丰富性、多重性、深刻性等特点,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自在体”:形式上,语言的诗化、抒情化、散文化等审美的特性,是可以独立成章的美文。
这种独立性与时空界限的打破有着一定的联系,她的作品更注重空间性而非时间性。
打乱时空界限的充分自由、自然、开放的结构形式。
叙事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决定了萧红小说结构形式的舒展,随意。
一切都服从她的讲述,抒情,虚构的需要。
传统小说结构中时间至关重要的因素,而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的小说的创作则越来越重视空间因素在小说中的作用,有一种追求小说空间化效果的趋势,萧红有意识无意识的把空间因素放在了小说结构的首位,她的小说大部分都以空间作为结构的中心的。
小说标题通常也用空间概念而少用时间概念。
如《生死场》《牛车上》《桥》《北中国》《黄河》《莲花池》《山下》《旷野的呼喊》《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都是如此,从这里可以看出,这种时空观和她重视生存状态,人生困境是紧密相连的。
一般说来,人的存在是与一定的场景、环境、场面即空间密不可分的,小说家不太可能把空间因素排斥在小说之外,相反,如果想达到瞬间的轰动效应,那就必须与时效性结合起来。
但是否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将是一个存疑,这也是一种悖论。
往往越重视时间的具体性,具体化到一定程度,例如报告文学,通讯。
一般来说,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具体化的时间有准确性,真实性,严谨性的特点,但同时也有片面性,狭隘性,简单性的一面,要想表现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效果,往往更注重加强空间表现力度,淡化时间概念,把时间的表现的不够充分,模糊,不具体。
萧红迟子建乡土小说比较研究
汉语言文学2班孙浩08010142027萧红迟子建乡土小说比较研究萧红和迟子建两位乡土小说作家,她们相似的童年经历、对故土、亲友和北方自然景致的共同热爱,致使她们在其叙事视角与创作风格方面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或相通。
但她们的人生阅历、感悟的差异又历练出各自特有的情感基调。
一、萧红、迟子建乡土小说中的共性特征作为东北文坛世纪始末的两位优秀女作家,萧红和迟子建共同关注着黑土地。
相似的童年经历与对生命的感悟,女性独有的细腻与才情,使两位作家在叙述视角及美学风格上有相通相似的地方。
(一)儿童、女性叙述视角的运用叙述视角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涉及到叙事者与故事的关系问题。
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自觉还是不自觉,都不能回避叙事视角的选择问题,这是作家观照对象世界发展变化的轨迹,透视笔下人物行为、心理活动、情感脉络的视线出发点和方位坐标系。
叙事视角的选择决定了小说的时空能见度。
1. 儿童眼中的世界:纯美与质朴童年是一个人生命的初始阶段,童年经验可以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对于作家创作的影响更是巨大。
萧红和迟子建都有着独特、深刻的童年经验和浓厚的童年情结,这使她们在创作过程中自觉或者不自觉地采用了儿童视角。
“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创作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童年经验不仅在情感上缠绕着萧红和迟子建,而且成为她们创作的某种思维定势,成为她们创作中的灵感来源。
萧红和迟子建借助儿童视角,表达了自己对于朴素的日常生活的诗意发现。
儿童视角的选择及由此而带来的简洁、朴素、灵动、形象的语言风格往往给文本带来一种温情、纯净、朴素、明丽的气息。
2. 女性命运的言说:悲悯与凄婉在萧红和迟子建的作品中,都饱含着对东北那片神秘土地的深厚情感和热切依恋,而且都运用了女人的视角。
萧红对乡愁的独特体验以及寂寞之中对“民族的病态”和“病态的灵魂”的深刻思索,特别是对自己作为女性的人生经历以及家乡的女性命运的深刻感悟,让她能够写出具有独特的思想风格与艺术风格的作品,以散文化的形态切合其无所依傍的寂寞心态。
萧红小说叙事研究——以生死场为例
萧红小说叙事研究——以生死场为例2010届本科生学位论文学校代码:10269 華東師範大學萧红叙事结构研究——以《生死场》为例The study on Xiao Hong’s novel structure——"Life and Death" as an example院系: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专业:汉语言文学指导老师:班级:学号:姓名:2014年5月完成中文摘要萧红在小说结构上的创新之举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在《生死场》这部早期作品中。
在《生死场》中,萧红以对“意象”的重复轮回叙述展示其对于生命存在的深深质问,这种轮回叙述也形成了章节内部间的有效联系,并且延伸到了文本以及文本之外,和叙事节奏相互应和。
使得文本内容之间形成紧密关系的还有文本隐含的对于人和物、男性和女性、父母和孩子、地主和农民、中国和日本这五对关系的详尽叙述,这五对关系形成纵向和横向的交错关系的背后都是对权力的争夺作为支撑,以此关注弱者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生存境况。
本文将对以上两点进行深入探析,探索作者独具匠心的谋篇布局方式,成功地打破传统小说在结构上的束缚的重大意义。
以此再次提起萧红的意义。
关键词:萧红生死场叙事结构AbstractIt is very obvious that Xiao Hong is a pioneer in the innovation of novel structure, which is especially embodied in herearly work called Life and Death. In this book, she uses cycling narration to talk about its “images” which expresses her deep queries towards the existence of life, and this method guarantees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each chapter, besides, cycling narration also extends beyond the text and echoes with the rhythm of narration. Besides the narrative method, what strengthens the connection of the content is the specific narration about five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people and things, males and females, parents and children, landlords and peasants, China and Japan.The crisscross of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five relationships is based on the competition for power, which actually is to pay attention to living condition of the weak and the survival condition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se two points deeply to probe into Xiao Hong’s unique planning of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significance of breaking the limits of traditional novel structure.Key words: Xiao Hong Life and Death novel structure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 ........................... II 目录........................................................................................................................... ....................III 引言. (1)一、环境和人性的二重奏——对生命存在的叩问 (3)(一)闪光 (4)(二)太阳 (5)(三)荒山和乱坟岗子 (8)二、二元对立关系的同构——对物质和权力的争夺 (11)(一)人和物(价值) (11)(二)男性和女性 (13)(三)父母和孩子 (16)(四)地主和农民 (18)(五)中国和日本 (19)结语 (23)参考文献 (25)致谢 (26)引言1935年12月,中篇小说《生死场》的发表“给上海文坛一个不小的新奇和惊动”①,使得东北女作家萧红确立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牢固地位。
26萧红小说
5、萧红与张爱玲之比较——以女性主义视角,季红真, 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二)研究重点资料
书目:
1、皇甫晓涛《萧红现象——兼谈中国现代文化思 想的几个困惑点》,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李重华《只有香如故——萧红大特写》,哈尔 滨出版社1993年版
3、孙延林《萧红研究》第一、二、三辑,哈尔滨 出版社1993年9月版
4、骆宾基《萧红小传》,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年6 月版
5、[美]葛浩文《萧红评传》,北方文艺出版社 1985年8月版
论文:
1、萧红小说中的女儿性,徐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3年第4期
2、疲惫的终点《呼兰河传》叙述中的时间悲剧,施久铭,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2期
3、萧红2期
二十六、萧红小说研究
(一)研究重点
1、萧红小说艺术风格与文体研究(对人生存意义的思考、 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锁定下层劳动妇女的命运及叙事角 度等); 2、作品解读: 《生死场》(“生”与“死”相走相亲、相生相克的哲学 等) 《呼兰河传》(在单调又沉寂的乡村风俗画上鲜明又近于 粗犷的描绘中通过“笑里含着沉痛”的抒怀,深刻的表现 了走上觉醒与反抗之前,普通中国人,尤其是具有原始风 味的北方农民,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时代生活。 其中蕴含着作者对病态社会心理的鞭笞与对美好生活的苦 苦追求)
萧红作品创作心理研究
萧红作品创作心理研究摘要萧红由于自身成长的背景和氛围有着一种孤独寂寞的创作心理,再加上和萧军的精神隔阂,相恋未果,这种创作心理更有所加深;作为一名女性作家,萧红无疑是敏感的,自身的经历和情感的波折使得她的小说观照女性的命运和探索女性悲惨命运的形成,表现出一种对女性生存焦虑的创作心理;尽管萧红一再强调自己是无家的漂泊者,但是生活的无情和情感的不顺使得萧红一开始就有着感怀忆旧的创作心理。
关键字萧红,孤寂,焦虑,感怀忆旧,创作心理,绪论萧红是一个文学创造力突出的天才女作家,[1]只是她的一生充满的传奇和悲凉的色彩。
因为对家庭的反抗,她决然走上了一条漂泊的道路即使被寒冷饥饿逼到了无路可走的死角她也决不妥协。
只是这样的萧红注定是寂寞的,而她的文学作品正是被这寂寞浇灌出来的花朵。
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于去研究萧红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文化意蕴,却忽略了萧红自身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她的家庭成长背景,对女性生存存在的焦虑情绪和对故人家乡的怀念都对萧红的创作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在她的文字烙印下了深深的痕迹。
第一章寂寞孤独的创作心理一、童年生活的家庭氛围萧红曾经在一次闲聊时对友人说过,“我不愿意死,一想到一个人睡在坟墓里,没有朋友,没有亲人,多么寂寞。
”[2]可见萧红是多么害怕寂寞,但是她又一直被这种寂寞围绕,不管是在童年时期还是在成年之后。
萧红出生在一个叫呼兰的东北小城里,它位于黑龙江流域的南部,松花江的北岸,是一座开化很久的县城。
这座典型的东北小城,周围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原,一年四季就有一个季节是漫天雪花,白银素裹。
虽然呼兰县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但是这里遍地沃土,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只是一座山海关便将东北阻隔在了门外,各时期的政治思潮偶尔也在闭塞沉滞中掀起波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崩塌了。
在比较前沿新潮的地方,,旧的封建家长制已经开始解体了,但是在呼兰,还没有任何迹象。
而萧红正是出生于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萧红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研究
萧红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研究
萧红是在国内外动荡不安的局势下登上文坛的,她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作家,她关注五四以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艰难变革,以及在此环境下中国人的处境和命运。
所以,萧红的小说体现极强的生活性而非时代性特征。
对萧红而言,在东北沦陷区的贫穷经历曾在她生命中占有很大比重,因而她十分熟悉底层人民的生活方式,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
萧红是一个极重体验的作家,她关注日常生活,并希望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生命,思考人生。
本文即以日常生活切入萧红小说,在衣、食、住的变化中寻找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影子,在日常的亲情、爱情、邻里情的交流中再现在传统与现代双重夹击中人们的艰难生活,在人们的日常选择中透视或可爱、或可悲,或坚韧、或麻木,或善良、或愚昧的真实人性。
作为女性作家,萧红赤裸裸地描写性与生育,直白剖析了女性的身体,展现女性痛苦而又独特的生命体验。
与此同时,她又以女性的敏锐感知把握时代变迁给女性带来的巨大的精神灾难,女性在社会变革中面临的两难选择。
在女性自我和民族国家的激烈挣扎中,萧红力图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努力建构完整的自我。
战时对日常生活和对女性体验的书写,对社会变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的思考,以及持之以恒地进行国民性的改造,使萧红在当时的文坛独树一帜。
萧红对人性的准确把握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当我们回望萧红作品时,依然不得不感慨她超越时代的洞察力和魅力。
萧红的创作道路和作品创作研究
疾苦的时候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俯视袁 旁观者的怜
悯袁 而是真真切切地同情这些比自己还悲惨的人
们遥她将人们的悲苦真实地化作内心的痛袁这种痛
并不是无病呻吟袁这种痛是强烈的袁但是她表达的
过程中并没有歇斯底里袁 而是对情绪加以控制和
收敛袁以自然的方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袁这种情
绪更加的感性袁更加的理智遥
渊二冤散文化的创作手法
人文与艺术
辽辽
宁宁
萧红的创作道路和作品创作研究
经经 济济 职管
业理
技干
顾俊
术部 学学
院院
渊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旅游商贸分院袁江苏 无锡 214000冤
二
摘 要院萧红是中国著名的近现代女作家袁其小说采用散文化的结构尧诗化的语言袁表达了
那一代人的思想遥 萧红的作品多为自传袁写作方式也没有按常规的思维进行写作袁而是通过自
很少有像萧红这样的作家面对饥寒交迫还能充分
地表现出对生的渴望袁 这种表现形式更加振奋人
心遥 通过萧红的作品袁虽然有诸多的困苦和不幸袁
但是我们却能真切地看见生命的坚韧和一冤自然深沉的情感流露
萧红是一位来自底层社会的女作家袁 她幼年
时期孤独袁成年时期萧条袁经历十分坎坷袁她拥有
过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生活袁关于这个时期的作品袁
不仅写出了贫富悬殊与对立袁 还有不做亡国奴的
呼吁以及对下层百姓境遇的同情袁 有对青年的担
忧以及对道路的抉择遥萧红在写作的过程中袁将自
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袁却没有极力渲染袁表现得很自
然袁 即便没有声张袁 读者也能体会其所表达的意
思遥 在作品中袁萧红就像一个启蒙者袁她面对人们
一 九
然的语言对她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描写遥 萧红人如其文袁正是因为她直率的性格袁所创作的作品
萧红评价史研究
萧红评价史研究萧红,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家之一,她的作品深刻反映了上世纪的社会现实和人性,令人动容。
为了更好地了解萧红的文学成就,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进行萧红评价史的研究,旨在呈现出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品的艺术价值。
本文将探讨萧红作品的评价史,并提炼出以下九个提纲标题:一、前人评价自萧红创作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不少先驱文学家,如郭沫若、秦牧、沈从文等,对她的作品进行了高度赞扬。
二、后人评价今天,随着文学史的向前发展,许多后人文学家和评论家也开始对萧红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
他们的评价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三、作品特点通过深入研究萧红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文学特点:如批判现实、揭示人性、坚持真实等。
四、文学价值萧红的作品不仅仅是为了追求社会的回响而生,更被视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具有深远的文学价值。
五、思想价值萧红的作品不仅仅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对当代的读者带来了思考,反映出对当今社会的现实和问题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六、革命性质萧红作品中的革命性质,是许多研究者所关注的点。
她的红色意识和意识形态是否是其文学成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七、创作思想萧红的作品,对于她的创作思想也有很大的影响。
这也是我们深入了解她作品的必需环节。
八、影响力萧红的影响类似一种涟漪,不仅在当代文学,而且在文学史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九、展望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中,寻找新的萧红研究领域,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而这又将对我们今后研究萧红和她的作品有着很大的帮助。
1.前人评价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郭沫若、秦牧、沈从文等文学家对萧红的作品表示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这些评价很大程度上帮助了萧红作品的传播和发展。
2.后人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后来的文学家和评论家对萧红的作品进行了评价和研究。
后人的评价可能会更加深入和复杂,对于萧红的文学成就也更有价值。
3.作品特点萧红的作品主题突出,内容批判现实,揭示人性的同时探讨人道主义等众多主题。
萧红小说的诗化倾向
浅论萧红小说的诗化倾向摘要:20世纪30年代东北女作家萧红,凭其独特的创作个性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模式,建立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她的小说以诗意的书写著称文坛,自觉的追求小说的诗化意识,形成了一种具有散文化、诗化特征的小说样式。
其小说多淡化故事情节,注重内在情感的抒发,她用“陌生的”、富有音乐美的语言编织着小说的诗化意境。
论文主要从萧红小说中呈现的超常规的结构、独具个性的诗化语言、诗化意境的营造等构成诗化倾向的几方面进行考察和探讨。
关键词:萧红小说;诗化倾向;结构;语言;意境;萧红是个有着自觉文体意识的作家,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追求,她在小说创作实践中打破了小说与散文、诗歌之间的界限,汲取了散文和诗的因素,在不同的文体之间寻求相互融通,使其小说呈现出了鲜明的散文化和诗化的倾向,形成一种特有的“萧红体”小说范式。
她曾说:“一个有出息的作家,在创作上应该走自己的路。
”“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要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
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①鉴于这样的写作立场,她努力的探索和实践,改变了固有的小说观念,为小说的写作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多元格局。
她的小说多淡化故事情节,注重内在情感的抒发,她用“陌生的”、富有音乐美的语言编织着小说的诗化意境。
1.超常规的文体结构在中国传统小说中,主要是依靠情节来再现生活的,然而萧红的创作往往是淡化故事情节,她小说创作中往往没有曲折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以跳跃性的生活片断和生活场景为主,并通过对这些片断和场面的细腻描写,侧面揭示蕴含的社会意义及人物的命运。
萧红惯于用自由的叙事笔法来展现生活的片断,在小说《生死场》中设置了十七个小标题,它们主要不是根据情节进展来设置的,而是根据一个个不同的场景来命名的:“麦场”、“菜圃”、“老马走进屠场”、“荒山”、“羊群”、“刑罚的日子”等。
作者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幅农村日常生活的图景,描述的是一个个平凡的故事,这些生活场景都没有具体的时间交代,没有明晰的线形情节发展关联,而是被分为一个个间断的画面、瞬间。
萧红《生死场》中的隐喻研究
萧红《生死场》中的隐喻研究萧红《生死场》中的隐喻研究一、萧红根据自身经历,将社会经济环境反映在作品中萧红自小生活在忧伤围绕的湘江两岸,她常常亲身感受到地方党政当局怀揣隐忍士气,一把手以一己之私拿捏着当地人民的公私生活。
于是,社会的贫富悬殊,萧红便化作很多化学前兆,用“隐喻”的技术将它融入到《生死场》中,以实际的图景述说抑郁的社会经济环境。
例如,水是萧红在小说中宏观信息中最复杂的一个存在,董叔从台湾把养蝴蝶打下来的一杯清水,平原水清则鱼活,台湾湖面的藻类的密度比湘江低,她又把此形容为“比哪里都要清”,与十几年之前湘江船夫改船公司把湘江搞得“比台湾湖还萧条”的境况形成鲜明的反差,暗示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权的垄断政策所带来的不平等社会经济环境。
二、将社会变迁反映在作品中萧红以典故、寓言等形式,融入着她那时代社会思潮以及生活细节,从而生动地再现了改革开放以前复杂而多变的小乡村生活。
比如“母猫重伤被吊椅拖去”,显露出在当时乡下区域,因落后经济发展,家庭只有外出务工之路可言;而剧中,母猫被吊椅拖去的场景,也预示着家庭的解体、无助和灰暗将伴随改革开放而来,外出务工的苦痛和艰辛。
此外,萧红用多元的技巧、隐喻,将社会现实的变迁成功的整合到了《生死场》中,通过“万物归真”的手法暗示全民健康的分崩离析,充分表现出当代农村人在改革开放中无方可去而又不能改变、抗争的失败而令人担忧以及遗憾。
三、再现农民与农村的生死状况生死场描绘了农民辛苦劳作、经受身心双重痛苦的普遍状况,如:叶紫的母亲孙桂英在中药师张泽宅上视灰劳累;董叔总是半夜突然醒来,看着自己被火苗灼了的身躯,又不由自主地想到他曾一言不合被打,直至完蛋;王玉平等与张泽家人吃饭时,母亲只好穿上过时的服装来陪街。
这些细节,使我们看清当时农村生活处境,让我们看到当勤劳付出饥饿,在这种情况下当大家不得不离开自己的依托时,他们的痛苦,看到当改革开放、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变得流行的一刹那,他们的无助与迷惘,溃散的小乡村,瞬时蒙上了尘封,被围攻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
萧红研究报告
萧红研究报告
【萧红研究报告】
一、简介
萧红(1911年-1942年),原名谢婉蓉,山东莱州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家。
她是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代表作有《生死场》、《凤霄》、《北妹》等。
萧红以其犀利的笔触和对妇女命运的关注而闻名,是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重要人物之一。
二、创作风格
1. 写实主义风格:萧红作品具有强烈的写实主义风格,她揭示了社会底层妇女生活的残酷和压迫,描述了苦难女性的命运。
2. 妇女关怀:萧红对妇女命运的关注是其作品的核心,她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以及女性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3. 集体主义情感:萧红作品中常有对集体主义情感的歌颂,她强调个人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作用。
4. 忧郁风格:萧红的作品常带有忧郁的情感色调,其中体现了她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命运的悲观态度。
三、代表作品
1. 《生死场》: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破旧农村上演的妇女痛苦命运。
2. 《凤霄》:描写了一个女人的命运沉沦,以死亡作为解脱的方式展现出女性的悲剧命运。
3. 《北妹》:通过对女性的复杂人物塑造,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性别歧视和女性的命运掌握在男性手中的现实。
四、影响与评价
萧红的作品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她的作品对于探讨女性命运、剖析社会现实、塑造人物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萧红的写作风格独特,批判现实的态度让她的作品具有永恒的价值。
她被誉为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的先驱之一,为后来的女性作家打开了道路。
限于篇幅,以上仅为萧红研究报告的简要内容,不足以详尽展示其丰富的文学成就和思想价值。
萧红《生死场》中的隐喻研究
萧红《生死场》中的隐喻研究萧红,中国现代文学家和诗人,在社会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他的名著《生死场》也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思想。
本文将以隐喻为切入点,从结构、文学手法等方面,深入探索萧红《生死场》中的隐喻思想。
《生死场》中,萧红采用了桥梁结构,构建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时代文化的横向对比,鲜明地体现出中国社会的变化。
从文章中可以发现,萧红用这种桥梁结构的描绘,形成了一种隐喻的思维方式。
他将传统文化作为“古生死场”,现代文化则作为“今生死场”,引出主题人物在两种文化之间的对比,展示出时代的变迁及其社会效果,从而形成了隐喻的思想。
在文学方面,萧红大量使用了修辞手法,将一系列文学艺术的符号和思想抽象化,从而形成一种更为深化的隐喻。
他利用比喻、对比、符号等手法,把原本简单的概念变得抽象化,使得文章中的各种思想更为细致入微,而且更渗透人心。
例如,他用“桥”一词来暗合双方的桥梁,象征着人们在历史上的追随;他将“湾”暗示为改变的路径,表现出主题人物改变自我的意志;最后,他用“洪流”暗示时代变迁的压力,形象地反映出主题人物必须承受历史变迁的负担。
这些隐喻思想使得《生死场》不仅只是一篇小说,更是一部历史纪念。
最后,萧红运用一系列精巧的隐喻,让文章弥漫着深邃的文学气息,使得读者在文章的深处找到自身的情感体验,让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味,感受现代文化的气息。
文章接近尾声,萧红对主题人物的思想渐渐清晰,他不再是两个不同文化之间的中间人,而是可以支持而不是阻碍双方文化的和谐,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文化发展的隐喻。
从萧红《生死场》中的隐喻思想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他希望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强调人们应该理解历史,支持中国特有的文化发展,而不是照搬外国文化。
因此,《生死场》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作品,萧红也被尊赞为一代文学家和思想家。
总之,萧红在《生死场》中大量运用了隐喻,使这部作品更加饱满,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和青睐。
生命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研究
生命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研究一、本文概述《生命意识与萧红小说创作研究》旨在深入探索萧红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意识及其表达。
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女作家,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感悟,赋予其作品深刻而丰富的内涵。
本文将从萧红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作品主题等方面入手,全面梳理和解析其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意识,以期对萧红作品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本文将回顾萧红的生平经历,特别是她的成长环境和人生遭遇,这些经历无疑对她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后,我们将分析萧红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学环境,探讨这些外部因素如何与她的生命意识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她独特的创作风格。
接着,本文将重点解读萧红小说中的生命意识。
我们将通过细读文本,分析她如何在作品中描绘生命的苦难与坚韧、挣扎与抗争,以及她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问。
我们还将关注萧红如何通过艺术手法和叙事策略,将生命意识融入作品的结构和语言中,从而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萧红小说创作中的生命意识进行总结和评价,指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探讨其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启示意义。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萧红作品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同时也为当代文学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萧红生命意识的形成萧红生命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她独特的生活经历与深刻的社会洞察。
她的生命意识,一方面源于她个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另一方面则深受她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萧红出生于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然而家庭的冷漠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她在成长过程中深感压抑。
这种家庭环境让她对个体的生命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也使她在后来的创作中,常常以女性视角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萧红在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多次生活的变故,如家庭的破产、亲人的离世等,这些经历使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脆弱。
她在这些经历中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这也为她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深刻的素材和灵感。
论萧红小说研究的六种范型
∗[收稿日期]2012-09-28∗∗[作者简介]肖国栋(1968—),男,黑龙江克东人,齐齐哈尔大学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和影视文学研究。
摘要:萧红研究历史几近80年了,小说研究一直为历来学者所重,成果甚多,值得也应该及时总结,梳理学术积淀,也有助于学术反思,另辟新途。
萧红小说研究的六种范型之归纳即为一种学术史梳理的尝试,由此一端可以略窥时代条件与理论思潮的递变规律及得失。
关键词:萧红;小说研究;六种范型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12)06-0087-03(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肖国栋论萧红小说研究的六种范型犹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也同样会有属于自己那个时代的文学研究。
若自《生死场》问世算起,萧红研究也有76年的历史了,我仅就她的小说研究略加梳理和归纳,认为其中的主要成果可以概括为六种研究范型,每种范型都联系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条件,表征着研究者所能达到的高度与特有的局限。
萧红的形象每每因为这些研究范型的转变而改变,有些改变甚至是彼此相斥的。
在我看来,这些不同研究范型的生成与演变说明萧红小说具有丰富的阐释可能,即使那些相互排斥的研究结论也是确证萧红小说价值不可或缺的,是其小说审美活力的证明。
一、社会批评型这类研究主要是在救亡压倒启蒙的文化大背景下,结合抗战现实和国内阶级革命需要,对萧红创作的题材、主题给予肯定或加以规范,一方面及时发现和肯定萧红小说创作的价值,将其整合进时代性叙事主题之中,另一方面也对其脱离主流叙事的倾向进行规范和批评。
这种研究范型曾在长时间内主宰国内萧红研究。
其优点在明时势,其弊也在过分受时势限制,被救亡的政治教条所禁锢。
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者是鲁迅、胡风、茅盾和石怀池等。
针对《生死场》,鲁迅、胡风和石怀池都结合东北沦陷、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生存感受与民族大义,加以肯定。
萧红文学创作中的困境研究
格式一律改为:第一章一、(一)1、比如你论文就是摘要绪论第一章社会环境对萧红的影响一、社会环境影响(一)1、2、(二)1、2、二、自然环境影响、(一)(二)第二章坎坷身世对萧红的影响一、二、修改意见:1、文中多处漏字,少字,从摘要到正文,格式都有很大问题,没有一个注释!!参考文献!!请全部补齐。
2、请先做一个目录给我。
3、建议你从环境影响、个人身世坎坷两章得出一个结论——这些因素使得萧红作品有什么独特之处???然后第三部分,萧红个人的古典素养为她的作品又添上了一层怎样的色彩,最终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萧红!这样归结以后,文章题目可以在萧红文学创作成因探析这个方向去琢磨!4、文中需要修改的地方非常多,请你将文字理顺以后再发过来!!!5、字数还差很多!!!6、请多参考几篇正规的硕士论文格式!萧红文学创作中的困境研究张昳雅摘要:萧红作为杰出的小说家,已经被人们赞誉几十年了。
然而,我认为“千人一面,万众一言”地赞誉萧红的小说创作如何出色,艺术如何精湛,而看不到萧红小说创作的背后,有着一个重感受、偏体验、身心矛盾的萧红,则是一大缺憾。
短短不足十年的创作生涯,萧红笔耕不辍,既有硕果,如《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和《马伯乐》等优秀小说作品,又有遗憾。
萧红小说创作中的成就与遗憾,实际上都是作家创作心理上的一种文化困境的表现。
本文以萧红小说创作的文化困境为研究对象,从社会文化因素、个性心理和生存际遇三个方面入手,探寻这三方面原因对萧红小说创作造成的影响,力图客观地认识萧红其人及其作品。
关键词:萧红;文学创作;困境1绪论萧红,作为一个女作家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肥沃的黑土地养育了她独特的性格与才华,也让《呼兰河》传等经典作品流传至今。
现阶段对于萧红的研究有很多,集中于萧红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研究,诸如齐彩虹《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意识》(2013)、郭姗姗《从萧红研究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走向》(2013),或者对于萧红的个人新型进行分析与研究,诸如耿颖《专辑文学中的萧红形象研究》,同时还有对萧红文学创作中的爱国意识、流浪意识的研究。
萧红研究综述
萧红研究综述【内容提要】本文从回顾萧红研究的历史入手,总结萧红研究多年来的成果,着重从萧红生平、身世和情感经历,萧红的作品(包括散文和诗歌),研究的视角,萧红创作的源流及其审美风格和艺术追求等方面对新时期以来萧红研究的得与失进行梳理,试图从中寻找萧红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新的突破口。
【关键词】萧红;萧红研究;新时期;综述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天才型女作家。
在短短9年的创作生涯(从1933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算起)中,共出版过11部集子:《跋涉》、《生死场》、《商市街》、《桥》、《牛车上》、《旷野的呼喊》、《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小城三月》、《呼兰河传》和《马伯乐》,创作总字数近百万,显示了不可多得的艺术才华和创作生命力。
从上个世纪30年代跻身文坛以来,萧红一直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目光。
然而萧红又是不幸的,她的作品跟她的人生一样,长久在风雨飘零中饱受寂寞之苦,因为她的作品长久以来并没有获得应有的理解。
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萧红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
第一是确立期(1935-1942),鲁迅和胡风对《生死场》的经典性评价,开创了萧红研究的先河。
二是回忆期(1942-文革结束前后),此时多为悼念性文章,表达了友人、朋友对萧红本人及其作品的感性印象,较有影响的是茅盾为《呼兰河传》作的序,骆宾基的《萧红小传》,许广平的《忆萧红》、《追忆萧红》,聂绀弩的《在西安》,丁玲的《风雨中忆萧红》。
茅盾对萧红后期创作滞后于大时代的评价代表了那个时期主流评论话语的声音。
三是发展期(新时期至今),新时期以来,萧红研究一度形成热潮并呈纵深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这样6个方面:1.对萧红生平、身世和情感经历的研究;2.对萧红作品研究,特别是萧红后期的一些作品在此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研究;3.对萧红其他小说、散文及诗歌的研究;4.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如从比较学的角度关照萧红,从女性主义视角研究萧红等;5.对萧红创作源流的研究;6.对萧红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追求的研究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萧红研究的向前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红小说研究
乡土文学是20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乡土文学的出现、发展、和流变,构成了一种十分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学现象。
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二集导言》中第一次正式把20年代台静农、许杰等人的创作称为“乡土文学”,并作了理论阐释,从此,“乡土文学”的理论观点被广泛接受,乡土文学作品被视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以自己常青的生命之树不断发展衍变,[1]并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家,萧红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员。
这位被鲁迅称为“最又前途的女作家”,以本人在个性上的质朴和真诚,以饱蘸感情的笔墨,用心灵的巧手绘织出一幅幅乡村场景的瑰丽图画,展示出东北乡村独有的地域风貌和农民的生存状态,反映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鲁迅《〈生死场〉序》),[2]以及更广阔的世事人心,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乡村风貌和乡村内在神韵与魂魄的重要载体。
萧红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河畔。
这块质朴淳厚又充满苦难的土地,给了她一双灵秀敏感的眼睛河一颗聪慧多情、热爱生命的心灵,也给了她文学创作无尽的源泉与灵感。
萧红虽然出生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封建地主家庭,可是优越的生活条件并没有给她提供一个响应的精神家园。
[3]生母的早逝,继母的难容,复杂的家庭关系,使萧红有效的心灵滋生了忧伤和多愁善感,冷酷的生存环境使萧红的内心点燃了反抗的火种,邻居们的悲惨命运和不幸遭遇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萧红文学作品的题材,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呼兰这个北国小城的生活,[4]充满了北方乡村所独有的乡风乡俗。
《呼兰河传》是萧红萧小说创作的颠峰,这部诗化小说充分体现出东北农村的自然风光、北国田园的村野风情,意境自然、疏淡,火烧云的描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文字,她对严寒的北国冬天的描写也又独特之处。
作品一开头就为我们展现出一派北国严冬大地强烈、粗犷的乡味儿,字里行间,饱含着萧红对东北大地的深切体验,带给曾经历过东北严寒的人一种真实感,带给外乡人一种难以想象的奇妙的北方世界的新鲜感。
[5]
萧红作品的地方色彩还突出的体现再对黑土地民风民俗的详实记述。
翻开萧红的作品,带着黑土气息和东北人生活习俗的画面迎面而来:日夜不息祈求治病除灾的大神鼓;每年阴历四月十八人山人海的姑娘庙会;热闹非常的野台子戏;走街串巷的货郎挑子、凉粉担子麻花箱子、豆腐盘子……萧红笔下对东北人民生活习俗的描摹是毫无雕饰原汁原味的,是黑土地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于再现。
[6]萧红的成名作《生死场》也用大部分的笔墨描写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乡村一群旷夫愚妇的近乎原始的生存状态,[7]以及这种生存状态下所具有的“文化性格”,表现了对人类生存意义层面上的文化关照,以及对生死等终极问题的探讨于思考。
[8]
萧红善于使用东北方言俗语,如“隔长不短”、“小灵花”、“胡家”、“出马”等,这使她的作品洋溢着醉人的乡土气息,除此之外,她还在《呼兰河传》中对北方老百姓的饮食文化作了渲染,如黄米年糕:“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
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
愿意加红塘的加红塘,愿意加白糖的加白糖。
加了糖不另要钱。
”
[9]
萧红对故乡的感情是很复杂的,有深情的怀恋,也有对贫苦农民的同情及落后生活的厌倦。
鲁迅说过:“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味别国过注意。
”这地方色彩就是地域文化底色,包括地理风貌、民俗民情、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饮食衣着、房屋建筑、语言符号、心理定势等。
现代不少作家成为地域文化的传播者,正如鲁迅之于浙东社会文化,矛盾之于沿海畸形都市文化,老舍之于北京市民文化,巴金之于四川封建家庭文化,沈从文之于湖南土著文化一样,萧红那充满乡土风情、蕴含着浓重文化意识的作品,填补了北大荒地
域文化的空白,[10]其作品也具有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性质。
[11]
参考文献:
1.孙丽玲. 萧红迟子建创作中的乡土意识比较.云南: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24(5)2.艺丹.浅析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3.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李君玲.论萧红乡土小说的深刻意蕴.郑州: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6)5.任金凤.萧红对北方乡村的客观再现与主观沉思.黑龙江: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0)6. 艺丹.浅析萧红作品中的乡土文化意识.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4(11)7.张玉秀.萧红的小说世界.齐鲁学刊.2004,(2)
8.闫秋红.野蛮之祸与野性之美——从东北地域文化角度重读《生死场》.学术论坛.2005,(4)
9.金鑫.批判与眷恋——萧红笔下的人与自然.辽宁鞍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10.郭玉斌.《呼兰河传》:纯美的大荒诗魂.学术交流.2005,(3)
11. 陈文育.我读《呼兰河传》.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