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数学课中线段图的作用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法》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来更清晰、更直观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图示方法来解决问题。

但是,他们在画线段图法方面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也是影响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

2.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画线段图法,能够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灵活运用线段图法,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线段图法的应用。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线段图法的应用。

4.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线段图的示例和练习题。

2.练习纸:供学生练习画线段图。

3.教学素材:实际问题情境的图片或故事。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30个桃子,小明摘了15个,小华摘了多少个?让学生尝试用画图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线段图的示例,讲解线段图的画法。

同时,让学生观察线段图,理解线段图的含义。

画线段图巧解数学问题

画线段图巧解数学问题

学解决数学问题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 也是教学中的难点,有不少的数学问题, 文字叙述比较抽象, 数量关系比较复杂, 而小学生的思维又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 因此,他们对于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如果教师一味的从字面去分析题意, 用语言来表述数量关系, 即便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也难以理解掌握。

即便是学生理解了, 也只是局限于会做某个题了。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中抽象的数量关系,提高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言而喻,大家都会想到借助线段图,以线段图作为学生理解抽象数量关系的一个拐杖,而往往由于咱们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的问题,他们通常不善于借助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主要是由于他们对这种表示方法的“陌生感”所造成的。

为了让线段图成为学生学习应用题的一种工具,我们有必要考虑线段图的提前渗透问题。

关于线段图没有定义, 词典中也没有解释。

在新教材里,线段定义为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叫做线段,特点是有两个端点、有限长。

但关于线段图却没有定义,词典中也没有解释。

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线段图是有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解答问题的一种平面图形,它的特点就是从抽象的文字到直观的图形的再创造、再演示过程。

明了线段图的特点之后,我们就要思考它在具体教学中有何价值。

一、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新课程以来,线段图虽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逐渐减弱,但是在以解决问题为载体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有的数学问题综合性强,要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涉及多个数学概念的应用。

由于某些概念比较抽象,加上自身遗忘等原因,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变得比较模糊,不能准确地理解题目中的重要概念,弄清已知条件的意思,进而阻碍了问题的解答,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如在“和倍问题”中有这样一题:“一套衣服共456 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2倍多6 元。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教学策略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教学策略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中的教学策略作者:陈芳来源:《山西教育·教学》 2018年第12期线段图是由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用来表示数量关系,帮助人们分析题意、解答问题的一种平面图形。

线段图在整个“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从抽象到直观的再创造、再演示的过程。

线段图,以其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笔者从线段图的演绎、表征、结构,梳理出线段图在“问题解决”领域中的演变过程,探寻线段图在“问题解决”中的教学策略。

一、探线段图演绎之源,寻抽象延时化之策线段图的演绎过程碎片化,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会出现以题讲题,例题呈现是什么表征,教学中就使用这个表征。

这样,问题解决的思维缺少“演绎”过程,侧重“记住”结果,使学生对运用线段图助学策略少感悟、不善用。

1. 从无到有,分段感悟。

通过梳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经历一个线段图从无到有、逐步抽象、螺旋上升的过程,架起学生思维从直观到抽象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学生细细感悟线段图的演变和优势,消除厌倦情绪,培养画图意识。

它在教材中第一次完整呈现是在三年级上册,但在实际教学中,在一二年级已经开始渗透。

先后经历了“有物无线→有物含线→隐物替线→无物似线→无物有线”五个阶段,悄无声息地进行着实物图向线段图的自然过渡和衔接。

线段图的五个阶段不一定在教材规定的某一时期出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提前或推迟要求学生掌握。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一段时期内让不同图示共存,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特别关注新增“直条覆盖的实物图”和“色条图”的作用。

这是学生从具体形象的实物图、一个个的点子图过渡到抽象的线段图之间的“拐杖”。

特别是“色条图”,它既具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为学生发展抽象思维助力。

2. 适时回旋,延时抽象。

抽象出线段图以后,教材并没有大量使用,而是交替使用,给学生一个抽象延时化的过程。

巧用线段图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巧用线段图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巧用线段图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发布时间:2022-09-14T06:13:09.67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56卷第9期作者:黄雪梅[导读]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都喜欢利用线段图化解题目中复杂难懂的数量关系,学生有了线段图更直观地理解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在这里我充分把线段图运用到我的数学课堂中,使学生养成运用线段图把数学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习惯。

黄雪梅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城第三小学 516800[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都喜欢利用线段图化解题目中复杂难懂的数量关系,学生有了线段图更直观地理解题目中的条件与问题,在这里我充分把线段图运用到我的数学课堂中,使学生养成运用线段图把数学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解题习惯。

[关键词] 运用线段图解题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知识面欠宽,生活经验尚浅,在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时,方向模糊,解决的策略生涩。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要善于用线段图帮助建构解题模型,直观地、形象地让学生在视觉上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找到问题的根源,掌握解题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并将此知识扎根脑里,终生享用。

线段图是小学数学课堂不可缺少的解题方式,它能清晰地反映题目的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帮助学生理清题目的数量关系,引领他们找准解题方向,建构解题的模型,巧妙地利用数与形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助学生在解决数学生活问题时起飞远航。

下面我谈谈在课堂中如何巧用线段图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一、初学倍数应用题,线段图能很好地建立一倍数与几倍数的概念。

运用段图解决问题初建雏形。

倍数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学生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倍数以及求几倍数是多少?”容易混淆,特别是求一倍数与求几倍数的问题,对于一般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更是难于掌握。

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倍数应用题,对于低年级学生,要他们掌握倍数关系,并从中抽象出解题模型,最直接有效的做法是画图,最起初的方法先让学生摆,然后把摆的过程画到纸上,最后我把小棒图,圆片图都统一变成线段图,逐一把解题过程简易化,这样从低年级开始运用线段图解决数学问题,为中高年级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丨苏教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5章第1节。

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线段图来直观地表示数量关系,并利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学会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并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画出线段图,并利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对线段图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开始,我拿出一个苹果和一个橙子,问学生:“如果我把这个苹果和橙子分给小明和小红,怎么分才能使两人得到的数量一样多?”让学生思考片刻,然后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接着,我出示例题:“小明有12个糖果,小华有18个糖果,小明想和小华一样多,他需要再拿几个糖果?”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并解释自己的画法。

3. 随堂练习:(1)练习题1:“小丽有5个铅笔,小云有7个铅笔,小丽想和小云一样多,她需要再拿几个铅笔?”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并写出答案。

(2)练习题2:“小明有8个苹果,小华有6个苹果,小明想和小华一样多,他需要再拿几个苹果?”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并写出答案。

4. 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并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题目:小明有12个糖果,小华有18个糖果,小明想和小华一样多,他需要再拿几个糖果?板书线段图:小明: |||小华:|||||七、作业设计(1)小明有10个篮球,小刚有15个篮球,小明想和小刚一样多,他需要再拿几个篮球?答案:小明需要再拿5个篮球。

线段图教学的策略分析

线段图教学的策略分析

线段图教学的策略分析线段图教学的策略分析 ⼀、研究背景与意义 ⼈教版实验教材在编排上不在把应⽤题教学独⽴成章⽽是把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分散渗透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等领域之中,并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呈现,旨在让学⽣综合运⽤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的应⽤能⼒。

作为⼀线教师的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确实存在许多优点:从选材上更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可探索性,改掉⽼教材中的陈旧、没有现实意义、脱离实际的弊病,赋予了应⽤题的新⽣命。

题材的呈现突破了⽼教材单⼀的⽂字叙述,采⽤表格、图形、对话等多样的形式,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法指导和解题归类,使学⽣往往在解题时没有清晰的思路,常常觉得束⼿⽆策,不知道从哪⾥思考,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解决问题能⼒不强,有的学⽣读题能⼒差,往往不能准确的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研究的预期⽬标 1、让学⽣体会到画线段图的价值,只有学⽣认识到画线段图的价值,画线段图才能真正成为学⽣在解决问题中的⼀种⼯具,⼀个好的策略。

2、整体把握画线段图策略,根据学⽣的实际需要、知识经验、思维发展⽔平,逐步培养学⽣运⽤画线段图策略来解决问题的能⼒。

3、通过研究,使教师真正读懂学⽣,站在学⽣的⾓度,从学⽣的⾓度看问题,真正去研究学⽣。

4、画线段图的⽬的是为了帮助学⽣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学⽣个体是鲜活的,学习经验和⽣活经验各不相同,借助⾃⼰的经验解释和解决⾃⼰⾯对的问题,画线段图能帮助学⽣分析和理解数量关系,这个选择权应该交给学⽣,使教师明确不能把⾃⼰的想法强加给学⽣。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直观性原则 中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就斯在《⼤教学论》中明确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前,让学⽣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并由此率先提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原则。

线段图教学就是基于这⼀理念进⾏设计、实践的,它能够有效地帮助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隐为显。

线段图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线段图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线段图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实践分析摘要:近年来,我国小学教学阶段的数学问题在描述已知条件与要求的问题方面的关系都比较抽象,且随着年级越高,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也就会越来越复杂,导致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有新的问题涌现;而画线段图草图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把文字中抽象出的思维逐步还原成之前的形象思维的方式,可以帮助学习者分析已知问题与未知条件的关联并进而建立数理信息框架,提升小学数理问题分析的效率。

鉴于此,我们将从我国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课程中的线段图上加以分析,在提高小学生思考逻辑能力的同时,也为我国初小数学课程增质增效夯实了基础。

关键词:线段图;小学数学;四年级;解决问题在小学阶段中,数学课程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基础;从目前的教学形势分析,数学中的"解决问题"在小学中比例相当高,且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角度分析,由于儿童正处在思维发展和逻辑思维过程中的关键阶段,所以暂时的逻辑思维能力系统还没有健全,是造成他们无法迅速掌握数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

所以新课标改革时就强调了老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点,而且还要给他们传授解题方式,线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最主要的解题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很复杂化简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用线段图画草图主要是将解决问题中的几个已知条件几条线段进行有效地组合,并与数学问题之间的未知的信息的数量关系相结合,从而指导学生对题目的意义进行正确地分析,进而完成从抽象的文字到直观的图像的再创造与图来进行演示。

一、线段图的主要内涵以及特点线段图是由几条线段所构成的,通过线段的构造可以清晰了解解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题意,并解决问题。

与此同时,线段图也是数形结合的重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实际作用,对增强学生对数量关系的判断能力具有积极影响[1]。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有效应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有效应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的有效应用优秀获奖科研论文在小学数学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是教学的难点,现在学生遇到的数学问题,看上去文字比较多,读起来比较长,其中的数量关系也相对比较复杂,而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能力不强,对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这时我们就可以运用线段图的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通过线段图可以直观反映各个数量间的关系,合理有效的判断,其他能力的拓展。

同时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这种解题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十分多样,而小学生的解题大都依赖具体形象思维,而抽象的逻辑思维比较薄弱,对一些抽象问题理解起来困难较大。

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单纯地讲解,那么可能最后的教学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无法理解全面。

因此,以图解题是数学中常用的方法,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其中,线段图在小学阶段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中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学生借助线段图可以比较轻松、快速地理清题中复杂的数量关系,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学会如何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总之,学会画线段图是教学中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有效应用(一)借助线段图可以直观反映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师要对数学教学加以重视,以数学教材为基础,围绕数学概念、讲解例题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通过练习和总结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帮助学生理解,展开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理解,从而更好地展开小学数学教学,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小学数学含有一些内容复杂,难度较大知识点,而且大多是以数学几何图形和代数进行展开,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数学空间,但是在目前阶段,学生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不能将数学概念将图形很好地融合,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所以教师数形结合加以重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数学学习兴趣,不断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进一步推动学生发展。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丨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丨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一节苏教版教材中的课程。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如何使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我会引导学生回顾线段的概念,让他们明白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直线段。

然后,我们会探讨如何用线段图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例如距离、长度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线段的概念,学会用线段图来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够通过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线段的概念和画线段图的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线段图的概念,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线段模型,以及一些用于画线段图的尺子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画出一个简单的线段图,用来表示课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和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是800米,小红家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是600米,小明和小红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之差是多少?答案:小明和小红家到学校之间的距离之差是2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线段图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教学中,我还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们尝试用线段图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就是我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分享。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线段的概念和画线段图的方法线段的概念和画线段图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们需要理解线段是有两个端点的直线段,并且学会如何用尺子和铅笔来画出线段图。

这个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因为只有掌握了线段的概念和画线段图的方法,学生们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前言数学是一门能力型课程,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则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基本的一环。

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解决问题需要依靠一些简单的策略。

本文将讲述3.2课时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以及如何使用这种策略。

什么是画线段图画线段图是指在解题过程中,对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图示,用线段或直线表示物品的数量大小和关系。

例如数轴、图表、框图等。

如何使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以下面这道题目为例:爸爸去年31岁,今年的年龄是32岁。

问,妈妈今年多大?1.读懂题目:这是一道关于年龄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年龄的关系来计算妈妈的年龄。

2.确定物品:通过阅读题目可以确定物品是爸爸、妈妈及时间,将这些物品用画线段图表示出来。

3.标示数量:在物品之间用线段或箭头表示数量大小和关系,标出爸爸去年31岁,今年32岁的年龄关系。

4.解决问题:当我们将父亲的年龄关系用画线段图表示出来之后,就可以通过计算和推断知道妈妈的年龄。

另一个例子是:小明有20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3个苹果,问小红有几个苹果?1.读懂题目:这是一个比较关系,需要通过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多了几个来计算。

2.确定物品:通过阅读题目可以确定物品是小明、小红及苹果,将这些物品用画线段图表示出来。

3.标示数量:在物品之间用线段或箭头表示数量大小和关系,并标出小红比小明多了3个苹果的关系。

4.解决问题:当我们将苹果、小明和小红的关系用画线段图表示出来之后,就可以通过计算和推断知道小红拥有几个苹果。

总结来说,画线段图的解决问题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确定问题物品,将它们用画线段图表示出来。

2.在物品之间用线段或箭头表示数量大小和关系。

3.根据画线段图寻找问题所需的信息。

总结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找到题目中的物品并将它们用画线段图表示出来,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运用研究摘要:线段图教学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可以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主动思考、认真解题,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线段图应用的重要性,进而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如何有效应用线段图。

关键词:线段图;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解决问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实施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应变能力、学科素养等,促进学生综合性发展,同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需要选用适合、可行的教学方式,增强自身数学学科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解题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线段图运用的重要性小学数学学科中线段图主要是有几条线段组合在一起,具体表示应用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应用线段图解决数学问题是非常适合的,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解题思路,快速且准确地解决问题,增强学生数学学科学习自信心。

(一)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详细了解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实际情况,发现诸多小学生不能理解题意形成解题思路,无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自信心,使之对数学学科产生抵触情绪,消极对待。

究其原因,主要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及学习能力与数学问题不匹配。

将线段图应用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线段图来表示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如此可让学生了解题意,明确考察的重点,运用相应的知识来解答应用题,得出准确的答案。

从这一方面来讲,线段图的应用能够简化应用题,让题意更加清晰明了地呈现出来,以便学生了解数量关系,快速解题。

(二)简化数学习题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很多学生虽然能够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但却不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答应用题。

在解答应用题时常常无从下手,导致他们无法正确解答,影响成绩,也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10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画线段图的含义和作用;2.通过画线段图,能够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画线段图的含义和作用;2.能够通过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分为三个步骤展开。

第一步:引入问题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认识到画线段图的作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以“某班的体测成绩”为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统计班级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数据,总结归纳出大多数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而将这些数据画在坐标系的两条坐标轴上,得到线段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线段图,发现其中存在哪些规律与特点。

第二步:理解画线段图的含义和作用在通过引入问题让学生对画线段图有初步的认识后,接下来的教学将重点放在让学生深入理解画线段图的含义和作用上。

首先,让学生了解线段图的定义和构成。

然后,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线段图的作用,通过先前的练习,让学生归纳出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好处、适用情况等内容。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要让学生明确区分坐标系和线段图的概念,避免理解上的混淆。

第三步: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在让学生对画线段图的含义和作用有了基本认识之后,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通过画线段图解决具体的问题。

本节课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可归纳为:1.画出线段图,找到问题的规律;2.根据规律,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程度的引导,让学生不断思考和总结,最终达成解决问题的目标。

四、教学效果评价1.学生掌握了画线段图的含义和作用;2.学生能够通过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3.学生培养了观察问题、归纳总结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学生的学习重心从知识的传授转向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进行观察和总结。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以“画线段图”为例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以“画线段图”为例

教学·现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实践———以“画线段图”为例文|叶菲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画线段图”是一种常见的问题解决策略,强调用动手实践的方式将抽象问题具象化,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豁然开朗”之感,久而久之提升数学综合素养,为未来学习与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线段长度的比较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章节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

现在我手中有两条丝带,一条长度是6厘米,另一条长度是9厘米,谁能告诉我这两条丝带哪个更长?学生1:我知道!9厘米的那条更长!教师:答得很好,那么你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吗?学生1:因为9比6大!教师:说得非常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线段长度的比较。

教师: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时,我们首先要确保两条线段的长度单位相同,如刚才老师所提问题中,两个比较对象的长度单位都是“厘米”,所以可以直接通过数字大小来判断长短。

教师:(展示不一样长度单位的两组数据:8毫米和1厘米)对于不同长度单位的比较,我们又该用怎样的对比方法呢?学生2:我觉得可以换算单位,如将1厘米换算为10毫米,再进行比较。

学生3:我觉得可以直接画出线段图,就能直接比较长短。

教师: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试着画出线段图吧。

(学生拿出工具开始画线段图。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践情况,并予以针对性指导。

教师:看了大家画的线段图,我觉得大家做得非常好!其实比较线段长度并不难,只要了解单位换算的规律并能动手操作,就可以用最直观的方式完成比较。

二、线段长度的加减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混合运算”章节的课堂教学实录如下。

教师:丁丁家中一共有30盒酸奶,由于周日要去春游,丁丁拿走了12盒,周一早晨爸爸、妈妈、丁丁又各自喝了1盒,同学们,你们知道丁丁家里还有多少盒酸奶吗?学生1:我觉得可以列出一个计算式,用总数按顺序减去被带走和喝掉的酸奶数量,最后结果肯定正确。

线段图助力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线段图助力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线段图助力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线段图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时经常接触的一种图表形式,通过线段图可以清晰地展现数据的变化和趋势,帮助学生理清数据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围绕线段图如何助力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展开讨论。

一、线段图是什么线段图是一种用线段来表示各种物理量的大小或者表征各种现象变化情况的图形。

线段图一般是由数据集组成的,通过线段的长度、位置、颜色等来表示不同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线段图被广泛运用于展现数据的变化情况,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数据。

二、线段图的优势1. 直观清晰:线段图能够直观地展现数据的变化,通过线段的长度、位置等来直观地比较数据的大小差异,让学生一目了然。

2. 数据关系明显:线段图能够清晰地表示数据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线段图来理清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和趋势。

3. 数据比较便捷:线段图能够将多组数据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据之间的差异和相似点,从而做出相应的分析和判断。

4. 启发思维:通过观察线段图,学生能够被启发出更多的思考和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线段图助力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1. 提高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观察线段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关系,从而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思考如何从数据中找到规律和结论。

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线段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线段图来推理和解决问题。

3. 增强问题解决能力:线段图能够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问题,激发他们对问题解决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4. 开拓思维视野:通过观察线段图,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并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开拓他们的思维视野,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线段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课堂演示: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演示来介绍线段图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让学生对线段图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数学教学中线段图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线段图的作用

数学教学中线段图的作用数学教学中线段图的作用甘肃省兰州市万里小学吕红梅画线段图是问题解决中常用的一种思考策略,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利用线段图将题中蕴涵的抽象的数量关系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能有效促进问题的解决,启迪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通过画线段图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恰当地运用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这已成为数学老师的普遍共识。

一、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并逐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

在一、二年级,由于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使应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

如:鱼缸里有10条红金鱼,8条黑金鱼,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提问:这道题中的两种鱼哪种多,哪种少?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示(作图),黑金鱼少,线段要怎样画?作图如下:问题是什么?看图:谁能指出图上哪部分表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多了几条怎样计算呢?(用10条减去与黑金鱼同样多的8 条)通过作图,原题中文字叙述的数量形象化了,也十分直观,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一看就明白,从而也就能进行正确地解题。

在这一学段教师应当是线段图构造的先行者、主导者,利用线段图的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应成为学生线段图构造的示范者、指导者,帮助学生获得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学会用线段图表示一些基本数量关系。

在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主导期,这时期的一些应用题,关系比较复杂,内容比较抽象。

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明显,利于学生理解。

在这一学段,线段图构造应由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要引导并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构造线段图,增强学生运用线段图的自觉性。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理解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2. 画线段图的方法3. 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画线段图的方法,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画线段图,并讲解画线段图的方法。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线段图,体会画线段图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线段图的应用。

2. 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线段图解决,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2. 画线段图的方法3. 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特别是线段图的定义、特点以及画线段图的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画图的策略,能画线段图表示实际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学会利用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体会画图的作用,培养利用几何直观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提高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主动探索问题解决,获得成功的感受;进一步感受一些数学实际问题的特点,体会数学方法的作用,产生对数学方法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等策略,知道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同时,对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也有过一些经验积累。

基于此,本节课着眼于“看”“画”“用”三个字,进行“画线段图”这一策略的教学。

教学重点:掌握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教学过程:一、借助直观,初悟画图策略1.回顾引新,激活经验。

谈话:小刚、小红、小宁和小春都是集邮爱好者,今天的数学学习就从他们的邮票问题开始。

(出示)我们先来看看小刚和小红的邮票情况(小刚有16枚邮票,小红有10枚邮票)思考:你有办法让两人的邮票数量同样多吗?学生中可能出现三种方法:(1)可以把小刚的6枚邮票去掉;(2)再给小红6枚邮票;(3)把小刚的3枚邮票给小红。

小结:要使两人的邮票同样多,我们要抓住两人邮票相差6枚来思考,既可以是小刚的邮票减少6枚,也可以是小红的邮票增加6枚,还可以是小刚拿出相差6枚的一半给小红。

引入:小刚和小红的邮票问题解决了,那小宁和小春又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呢,我们一起来帮他们解决。

2、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理解题意。

出示例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读题: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问题分别是什么?提问:要想清楚地知道条件和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根据已有经验,有什么好办法?启发学生想到用画线段图表示题意。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图,学会如何画线段图,并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以及如何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线段图的作用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学会如何画线段图。

2.让学生掌握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线段图,以及如何利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重点:让学生掌握线段图的概念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线段图的特点和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准备线段图的模板,以便学生绘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实际问题,引入线段图的概念。

例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30个桃子,小明摘了18个,小华摘了多少个?”让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来解决。

引导学生发现线段图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出题,用线段图来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并用线段图来解决。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线段图只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吗?能否解决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明确线段图的概念和作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用线段图来解决。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当中,线段图属于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线段图是儿童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进行过渡的良好媒介。

而且,在“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指导儿童通过线段图对数学信息和信息间的具体联系加以分析,借助线段图建立数学信息和问题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实现有效教学,帮助儿童对问题进行顺利解决。

本文旨在探究小学数学学科“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当中线段图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线段图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2-207-01前言:线段图是由一些线段组合起来的,表示“解决问题”当中的数量关系,用线段图可对题意加以分析,进而对问题加以解决。

在“解决问题”这个领域当中,线段图占据重要位置,并且发挥出重要作用,不管学生具备再高的问题解决能力,其在解决问题,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之时都会遇到一定困难,此时线段图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

所以,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线段图加以重视,积极引导儿童在解决问题时对线段图加以运用,进而提升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利用线段图对数学信息进行解读对数学信息进行正确解读,这是对数量关系的模型加以构建的重要前提。

小学时期的数学教材通过图文并茂这种形式对“解决问题”当中的问题情境进行了呈现。

儿童在对问题加以解决时通常由于无法对信息含义加以了解而对信息和信息间的关系进行错误分析,进而导致解题错误。

此时需要数学教师引导儿童对信息实施全面观察、对比、分析、判断、筛选并自己重组[1]。

所以,进行“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引导儿童对信息进行解读之时,应当对线段图加以运用,帮助儿童对信息含义进行直观解读。

课堂之上,教师首先需引导儿童把文字语言以及图形学语言转化成线段图,之后借助线段图具有的直观来让儿童对图中各段表示的数量关系加以分析,进而对信息数量大小进行直观表示,找出信息和信息间的具体联系,建立相应的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数学课中线段图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这已成为数学老师的普遍共识。

线段图能使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更形象、更直观
在一、二年级,由于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初始阶段,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学习应用题有一定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直观,更形象,使应用题化难为易,简单易学。

如:鱼缸里有10条红金鱼,8条黑金鱼,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提问:这道题中的两种鱼哪种多,哪种少红金鱼多我们可用长线段表示(作图),黑金鱼少,线段要怎样画作图如下:
问题是什么看图:谁能指出图上哪部分表示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几条多了几条怎样计算呢(用10条减去与黑金鱼同样多的8 条)通过作图,原题中文字叙述的数量形象化了,也十分直观,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一看就明白,从而也就能进行正确地解题。

在这一学段教师应当是线段图构造的先行者、主导者,利用线段图的形象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应成为学生线段图构造的示范者、指导者,帮助学生获得画线段图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学会用线段图表示一些基本数量关系。

在四、五、六年级,学生的思维基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主导期,这时期的一些应用题,关系比较复杂,内容比较抽象。

用线段图表示题中数量,能使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更明显,利于学生理解。

在这一学段,线段图构造应由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要引导并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构造线段图,增强学生运用线
段图的自觉性。

线段图能开阔学生思维,帮助学生一题多解
线段图能开拓学生思维,巧妙地进行一题多解。

学生画线段图的过程是以问题的文字表述为蓝本,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构图活动。

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由构造,这样就产生多样化的线段图。

不同的线段图可能源于学生对同一概念的不同的理解。

例如:一辆汽车103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线段图(1):
线段图

学生对分数10
3小时的理解,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心理表征:线段图(1)相对应的是“把1小时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3份,即1小时的10
3”。

而线段图(2)相对应的是“3小时的10
1”。

由此又能启发不同的解题思路。

①18÷10
3=18÷3×10=60(千米) 18÷3先求10
1小时行多少千米,再乘10就是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了。

②18÷10
3=18×10÷3=60(千米) 18×10先求3小时行的千米数,再除以3就是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了。

由以上变式得出:18÷103=18×3
10=60(千米) 由此看出,即使是同样的线段图,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也可能产生多种思路。

事实上,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化设计才能彰现,多样化思维才能共享。


线段图可以提高学生判断的准确性
“比一个数多几”、“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教学是个难点,难在学生一看“比一个数多几”不加分析就判断用加法计算,反之则用减法计算。

而线段的正确使用能避免学生出现这种错误判断。

例:黄花有9朵,比红花少5朵,红花有几朵引导学生作图分析:先画出黄花的朵数,再由“比红花少”可知哪种花多怎样画红花的朵数学生能正确作图如下:
当然也就能避免出现一看见“比一个数少几”就用减法计算
的错误了。

总之线段图是一种重要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它具有半抽象半具体的特点,它既能舍弃应用题的具体情节,又能形象地揭示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把数转化为形,明确显示出已知与未知的内在联系,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

线段图的运用、数与形的结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再造性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且实现了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互补。

要让学生会画线段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问题,利用几节课或者专门训练学生画线段图是不可取的,而且也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多的“渗透”画线段图,一有机会就画,一碰到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中高年级中的一些行程问题、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就画,让学生有“不会做就画线段图”的习惯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逐步掌握。

还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先会画线段图。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是不会画而且不喜欢画线段图的,因为他们还没有体会到线段图的好处。

所以我们也不必强迫他们去画,应该让少数学生先会画线段图,让他们在画的过程找到解题的捷径,找到解题的乐趣,从而去影响周围的学生,这样将更有利于“画线段图“的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