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中药硬膏热贴敷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硬膏热贴敷操作评分标准
10
患者
核对姓名、年龄、诊断、介绍并解释,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注意保暖,遮挡。
4
体位适宜,充分暴露贴药部位。
4




清洁 皮 肤
1、揭去原贴药,方法正确,不增加患者的痛苦。
(如有原膏等)
2、以酒精棉签擦去原药迹。
3、观察皮肤情况。
10
35
准备 药物
1、检查药膏完整
2、正确撕去贴纸
3、贴药部位准确,不污染他物。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中药硬膏热贴敷评分标准科室姓名项目要求应得分扣分得分说明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中药硬膏热贴敷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着装端庄。
2
物品
治疗盘,药物,弯盘,棉签,75%酒精。
15
贴药
温度掌握适当,松紧度适宜,位置正确。
10



整理
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
5
15
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健康教育。
3
评价
1、体位是否合理。2、贴药部位,方法准确度。3、患者的感受。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全名。
2
技能熟练
运用贴药法正确,动作轻巧。

中药热熨敷技术

中药热熨敷技术

2.湿热熨法。
•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将中草药置于布袋内,放入锅中加热 煮沸或蒸20余分钟。把两块小毛巾、纱布趁热浸在药液内,轮流 取出并拧半干,用自己的手腕掌侧测试其温度是否适当(必须不 烫时才能敷于患部),上面再盖以棉垫,以免热气散失,大约每 5分钟更换一次,总计20~30分钟。每日可敷3~4次。亦可将药 袋从锅中取出,滤水片刻,然后将药袋放在治疗的部位上。
(二)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病变引起肢体严重畸形,关节滑膜炎及浆膜、心肺、皮肤、眼、 血管等结缔组织广泛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是由 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 本病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 • • • • • • • 【治则治法】温经散寒,祛邪通络。 【熨敷验方】 1.历节痛风熨方 组成:炭灰2500g、蚯蚓粪500g,红花20g、醋适量。 用法:共入锅内炒烫,装入布袋,置于患处,上加热水袋保持温度。 2.熨烙当归散 组成:防风30g、当归30g、藁本30g、独活30g、荆芥30g、顽荆叶30g。 用法:研粗末,加上粗盐120g,慢火炒热,装入布袋,置于患处。
(三)胃痞及胃脘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ຫໍສະໝຸດ 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
西医学的急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下垂等病证属脾胃虚寒、肝气 犯胃、瘀血停胃、饮食伤胃证型。 【治则治法】温胃散寒、化瘀通络、行气止痛。 【熨敷验方】 香子散包 组成:白芥子、莱菔子、菟丝子、橘核、荔枝核、紫苏子、 山楂子、香附子、陈皮、佛手、肉豆蔻、吴茱萸、半夏、蒲黄、当归等。 用法:将上述药物混合后装入香子散布包中用微波炉加热1min 左右后局部热熨胃脘部,一次30min,冷即微波炉加热再用。

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1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目录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目录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2 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3 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4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5 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6 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7 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2 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9 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0 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1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2 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3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4 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5 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6 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7 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 18 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19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2 1 1 1 0 0 0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评估 7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是否妊娠否妊娠4 4 3 3 3 2 2 2 1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注射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患者合作程度及患者合作程度 3 3 2 2 2 1 1 1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 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取得患者配合 4 4 3 3 3 2 2 2 1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 9 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核对医嘱,配置药液核对医嘱,配置药液3 3 2 2 2 1 1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扣1分;配药不规范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 4 4 3 3 3 2 2 2 1 1 1 少备一项扣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 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 5 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操作部位,注意保暖注意保暖3 3 2 2 2 1 1 1 0 0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不充分扣1分;未保暖扣1分,最高扣3分操作操作过程过程49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确定穴位,询问患者感受确定穴位,询问患者感受 4 4 3 3 3 2 2 2 1 1动作不规范扣1分;穴位不准确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 消毒方法正确:以所取穴中心由内向外消毒,范围>外消毒,范围>5cm 5cm 4 4 2 2 2 0 0 0 0 0 0 消毒方法不正确扣消毒方法不正确扣2分;消毒范围不规范扣2分 再次核对医嘱,排气再次核对医嘱,排气4 4 3 3 3 2 2 2 1 1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未排气扣2分;排气不规范扣1分注射手法正确注射手法正确 8 8 6 6 6 4 4 4 2 2未绷紧皮肤扣2分;未对准穴位扣4分;注射方法不正确扣2分将针身推至一定深度,询问患者感受将针身推至一定深度,询问患者感受 6 6 4 4 4 2 2 2 0 0 0 手法不规范扣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 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确认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液 6 6 4 4 4 2 2 2 0 0 0 未抽回血扣未抽回血扣4分;注入药液速度不规范扣2分 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弯针、折针等异常情况折针等异常情况4 4 2 2 2 0 0 0 0 0 0 未观察扣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片刻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片刻 2 2 0 0 0 0 0 0 0 0 0 未按要求按压扣未按要求按压扣2分 观察注射部位皮肤,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不适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观察皮肤扣未观察皮肤扣1分;未询问患者扣1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24小时内避免着水小时内避免着水 2 2 0 0 0 0 0 0 0 0 0 未告知扣未告知扣2分 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单位3 3 2 2 2 1 1 1 0 0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操作后 处置处置 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2 1 1 1 0 0 0 0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洗手 2 2 0 0 0 0 0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 2 2 1 1 1 0 0 0 0 0 0 未记录扣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 6 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问患者感受6 6 4 4 4 2 2 2 0 0 0 一项不合格扣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 理论理论提问提问 10穴位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穴位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 5 5 3 3 3 0 0 0 0 0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5 5 3 3 3 0 0 0 0 0得 分 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考核日期:年 月 日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6临床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是否月经期月经期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 推拿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8 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受,取得患者配合4 3 2 1 一项未完成扣1分 推拿时及推拿后局部可能出现酸痛的感觉,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感觉,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护士2 1 0 0 一项未完成扣1分推拿前后局部注意保暖,可喝温开水推拿前后局部注意保暖,可喝温开水 2 1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4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必要时备屏风备齐并检查用物,必要时备屏风 2 1 0 0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2分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6 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2 1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 操作者:修剪指甲,避免损伤患者皮肤2 0 0 0 未剪指甲扣2分 患者: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按摩部位,注意保护隐私位,注意保护隐私 2 1 0 0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不充分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最高扣2分操作操作过程过程50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遵医嘱确定经络走向与腧穴部位遵医嘱确定经络走向与腧穴部位 10 8 6 4动作生硬扣4分;经络与穴位不准确扣2分/穴位,最高扣10分正确选择点、揉、按等手法正确选择点、揉、按等手法10 5 0 0 手法手法//每种不正确扣5分,最高扣10分 力量及摆动幅度均匀力量及摆动幅度均匀 10 5 0 0 力量不均匀扣5分;摆动幅度不均匀扣5分摆动频率均匀,时间符合要求摆动频率均匀,时间符合要求10 5 0 0 频率不符合要求扣5分;时间不符合要求扣5分 操作中询问患者对手法治疗的感受,及时调整手法及力度及时调整手法及力度 6 4 2 0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未根据患者反应调整手法及力度扣2分/穴位,最高扣6分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操作后处置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 2 0 0 0 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伤、询问患者感受6 4 2 0 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 理论理论提问提问 10经穴推拿的常用推拿手法经穴推拿的常用推拿手法 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经穴推拿的注意事项经穴推拿的注意事项5 3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 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1 0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 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1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5 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史、是否妊娠4 3 3 2 2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敷药部位皮肤情况敷药部位皮肤情况 1 0 0 0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敷贴时间,取得患者配合间,取得患者配合4 3 3 2 2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准备准备 6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 2 1 1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4 3 3 2 2 1 1 少备一项扣少备一项扣1分;分;未检查一项扣未检查一项扣1分,分,最高扣最高扣4分环境与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 10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 2 1 1 0 0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1 1 0 0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保护隐私 6 4 4 2 2 0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2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过程敷药41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1 0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清洁局部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清洁局部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情况 4 3 3 2 2 0 未清洁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未观察扣2分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或薄胶纸上,厚薄适中纸或薄胶纸上,厚薄适中12 12 8 8 8 4 4 0 棉质敷料大小不合适扣4分;摊药面积过大或过小或溢出棉质敷料外扣4分;药物过厚或过薄扣4分 将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避免药物溢出污染衣物溢出污染衣物 10 10 6 6 6 4 4 0 0 部位不准确扣部位不准确扣6分;药液外溢扣4分 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固定牢固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固定牢固 4 2 2 0 0 0未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扣2分;固定不牢固扣2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询问患者有无不适1 0 0 0 0 0 0 未询问扣未询问扣1分告知注意事项告知注意事项 2 1 1 0 0 0 0 未告知扣未告知扣2分;告知不全面扣1分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4 2 2 0 0 0 0 未安置体位扣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2 1 1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取药8 取下敷药,清洁皮肤取下敷药,清洁皮肤 2 1 1 0 0 0 0 未清洁扣未清洁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观察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观察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4 2 2 0 0 0 0 未观察皮肤扣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洗手,再次核对 2 1 1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操作后 处置处置 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2 1 1 0 0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洗手2 0 0 0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2分记录记录2 1 1 0 0 0 0 未记录扣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评价 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伤、询问患者感受6 4 4 2 2 0 0 一项不合格扣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 理论理论提问提问 10穴位敷贴的使用范围穴位敷贴的使用范围5 3 3 0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5 3 3 0 0 0得 分主考老师签名: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考核日期: 年 月 日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 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 B C D仪表仪表 2 仪表端庄、戴表仪表端庄、戴表 2 1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核对2 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评估评估 6 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过敏史、是否妊娠4 3 2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热熨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的耐受程度热熨部位皮肤情况、对热的耐受程度 2 1 0 0 0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 告知告知 4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热熨前排空二便,取得患者配合热熨前排空二便,取得患者配合 4 3 2 1 1 一项未完成扣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用物 准备准备6洗手,戴口罩洗手,戴口罩 2 1 0 0 0 未洗手扣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 备齐并检查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4 3 2 1 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患者 准备准备10病室整洁、光线明亮病室整洁、光线明亮2 1 0 0 0 未进行环境准备扣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 1 0 0 0 未进行体位摆放扣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 暴露热熨部位,暴露热熨部位,用垫巾保护衣物,用垫巾保护衣物,用垫巾保护衣物,注意保注意保暖,保护隐私暖,保护隐私6 4 2 0未保护患者衣物扣2分;未注意保暖扣2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操作 过程过程 48核对医嘱核对医嘱2 1 0 0 0 未核对扣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 将药物加热至6060~~7070℃备用℃备用℃备用 4 0 0 0 0 温度不符合要求扣温度不符合要求扣4分药熨部位涂少量凡士林药熨部位涂少量凡士林2 1 0 0 0 未涂抹扣未涂抹扣2分;涂抹不均匀扣1分 药熨温度应保持在50-6050-60℃,老人、婴幼℃,老人、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不宜超过5050℃℃2 0 0 0 0 温度不正确扣温度不正确扣2分推熨:力量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

中药湿热敷技术评分标准

中药湿热敷技术评分标准
2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5
敷布的湿度适当。
5
湿热敷部位频频淋湿。
5
宣教
湿热敷完毕,清洁皮肤,交待注意事项。
3

作后整理合理 Nhomakorabea排体位、整理床单位。
3
14
清理用物。
3
评价
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目标达到的程度。
3
洗手
记录
六步洗手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5
终末评价
湿热敷部位准确,操作熟练、轻柔,运
镊子2把、纱布,弯盘,必要时备中单、
屏风。
6
护士
洗手、戴口罩。
3




核对
体位
再次核对相关信息,明确湿热敷部位,
体位舒适合理。
5
48
定位
暴露湿热敷部位、保暖、遮挡。
5
湿敷
再次评估皮肤情况。
5
测试温度,将敷料浸于药液中。
5
拧干后敷于患处,敷料大小合适。
3
湿热敷时间、部位正确。
5
及时更换敷料或频频淋药液于敷料上,以保持湿度及温度。
中药湿热敷技术评分标准
科室: 姓名: 成绩: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5
服装、鞋帽整洁,符合要求。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核对医嘱、执行单。
6
25
评估
核对:床号、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
评估患者,取得理解与配合。
评估环境。

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

附18项中医护理技术评分标准目录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拔罐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刮痧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7)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1)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3)耳穴贴压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4)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隔物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6)麦粒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7)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8)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9)穴位注射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生姓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经穴推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离子导入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涂药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考生姓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蜡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悬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考生姓名: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中药硬膏热贴敷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硬膏热贴敷操作评分标准
5
15
整理床单位,交代注意事项,健康教育。
3
评价
1、体位是否合理。2、贴药部位,方法准确度。3、患者的感受。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全名。
2
技能熟练
运用贴药法正确,动作轻巧。
5
15
理论提问
理论回答正确全面。
10
合计
100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考核者签名:考核时间:年月
中药硬膏热贴敷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洁。
5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着装端庄。
2
物品治疗盘,药物,弯盘,棉签,7 Nhomakorabea%酒精。
10
患者
核对姓名、年龄、诊断、介绍并解释,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注意保暖,遮挡。
4
体位适宜,充分暴露贴药部位。
4




清洁皮肤
1、揭去原贴药,方法正确,不增加患者的痛苦。
(如有原膏等)
2、以酒精棉签擦去原药迹。
3、观察皮肤情况。
10
35
准备药物
1、检查药膏完整
2、正确撕去贴纸
3、贴药部位准确,不污染他物。
15
贴药
温度掌握适当,松紧度适宜,位置正确。
10



整理
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

药熨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药熨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4.病人:了解操作目的,取合理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局部皮肤,保暖。
5.环境:整洁,温度、光线适宜,必要时屏风遮挡。
2
3
3
2




60分
1.再次核对医嘱,备齐用物至床边,核对、解释。
2.取合适体位,暴露药熨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3.患处涂少量凡士林,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施力来回推熨。力量要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偏凉时,更换药袋。操作过程约15~30分钟,每日1~2次。
药熨法操作流程与考核评分标准
年月日考核组成员:
流程
考核评分标准
分值
评估
10分
1.核对医嘱。患者是否有感受寒凉史、外伤史、过敏史。.
2.女患者评估月经期、孕产史;外科腹痛者评估证候属性。
3.患者体质及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如皮肤有无炎症、破损及对知觉的敏感度。
4.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5.5.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及心理状况。
2
2
2
2
2
准备
10分
1.护士: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服装、鞋帽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盘,药物,白酒或食醋,炒具,布袋2个,凡士林,棉签,大毛巾、弯盘,必要时备屏风。
3.药物:将药物用少许白酒或食醋搅拌后置于锅中,用文火炒至60~70℃,装入布袋,用大毛巾保温。
4.药熨过程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防止烫伤。
5.药熨后擦净局部皮肤。。
6.整理床单位与用物,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7.洗手,记录。
8
8
12
8
6

中药热熨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熨敷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5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及病情变化,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10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5
评价
药熨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5
15
理论提问
回答全面、正确。
10
合计
100
科室姓名
主考签名:考核时间:年月日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环境
衣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保护患者隐私。
5





护士
遵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5
25
洗手、戴口罩。
2
物品
治疗盘、纱布或纸巾、烤箱或微波炉、弯盘、凡士林、棉签、屏风毛毯(必要时)、药包(根据疾病制定)、水温计、治疗巾或大毛巾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药熨的部位;保暖。
6




药熨
再次核对药熨的部位。
5
35
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
5
药包温度适宜加热至(60-70℃)。
5药包在相应穴位处用力来回推来自;药熨的力度适宜均匀。5
药熨温度适宜,一般50-60℃,不宜超过70℃,年老、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不宜超过50℃。药熨时间15-30分钟/次,每日1-2次;部位正确。

敷药法中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敷药法中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皮肤过敏者禁用。
1分
2.摊药要厚薄均匀、大小适度,以免药量不够或药物受热后溢出,污染衣被。
1分
3.敷药后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及时汇报医师,配合处理。
1分
4.对初起有头或成脓阶段的肿疡,敷药时应将药物围敷于四周,中间留出空隙,不应完全敷布,以免阻止脓毒外泄;特殊部位,如乳痈敷药时,应使乳头外露,以免影响乳汁排出而污染敷料。
3分
3.病人文化层次、心理状态,对本操作的认识、合作程度。
2分
4.病室的温度、光线是否合适,是否需要遮挡。
2分
准备
(5分)
1.护士:仪表大方,鞋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1分
2.病人:核对、确认,再次解释,关闭门窗,取合适体位,充分暴露服药部位,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
2分
3.用物: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油膏刀或压舌板、棉纸、纱布、胶布、绷带等,必要时备毛毯、屏风。
4.包扎:覆盖纱布或棉垫,以胶布或绷带固定。松紧适度,包扎稳妥、美观,并使肢体处于功能位。
10分
5.观察:患处局部情况及病情变化,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5分
6.安置病人:协助衣着,安置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
5分
7.终末处理:整理用物,器械清洁、消毒处理后备用,洗手。
5分
8.记录:按要求记录签名。
5分
注意事项(5分)
2分
流程
(60分)
1.清洁皮肤:取下原敷料,方法正确,用盐水棉球擦去原药迹,观察患处情况及敷药效果。
10分
2.摊药:摊药方法正确,不污染他物。根据患处的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用油膏刀或压舌板将药膏均匀的摊于棉纸上,厚薄适中,将棉纸四周反折。
10分

中药热熨敷技术

中药热熨敷技术

二、常见疾病的中药热熨敷治疗技术
• (一)骨折后关节活动不利 • (二)痹症(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三)胃痞及胃脘痛(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功能性
消化不良、胃下垂) • (四)颈肩腰腿痛等痹症
(一)骨折后关节活动不利
• 骨折是骨科常见病,由于骨折的固定,造成部分关节的活动受限。采用本法,可舒筋活络, 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中药热熨敷技术
定义
• 中药热熨敷技术是将中药加热后, 热熨患处, 借助药性及温度等物 理作用, 使气血流通, 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本法通过药性和 温度作用, 使腠理开阖、气血通调, 散热(或散寒)止痛, 祛风除 湿, 达到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各种软组织损伤、疼痛及各种关节 炎的治疗。
一、基本操作方法
将药酒用温奶器加热后倒到纱布上,再用TDP神灯照射患处。每 次约30min,一天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药酒
三、禁忌症
• 1.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有较严重的皮肤病者。 • 2.颜面五官部位慎用。 • 3.孕妇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可促进子宫收缩的穴位, 如合谷、三
阴交等, 应禁止中药熨敷, 有些药物如麝香等孕妇禁用, 以免引进 流产。 • 4.糖尿病、血液病、发热、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 5.艾滋病、结核病或其它传染病者慎用。 • 6.肢体感觉障碍(例如部分糖尿病人)者慎用。
四、注意事项
• 1.热敷的部位主要是项背、四肢和腰部。 • 2.毛巾必须折叠平整, 这样不易烫皮肤, 并可使热量均匀传递。 • 3.热敷时可隔着毛巾使用拍法, 但切勿在热敷时或刚热敷后使用其
他手法, 否则容易破皮。 • 4.热敷的温度应以病人能忍受为度, 要避免发生烫伤。对皮肤感觉
迟钝的病人尤需注意。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5
整理
整理床单位(1分)、整理用物(1分)。
2
盖污物桶(1分),洗手(1分)、摘口罩(1分)。
3
记录
填写中医技术操作单并签名(1分),记录治疗时间(1分)、部位(1分)温度(1分)及局部皮肤情况(1分)。
5
评价
药熨部位准确(1分)手法及时间合理(1分),皮肤情况(1分)患者感受(1分)操作准确(1分)目标达到的程度(1分)
7
评估
病室环境,温度适宜(1分)核对患者,解释(1分)介绍自己(1分)主要症状(1分),既往史(1分),过敏史(1分),是否妊娠(1分),对热及疼痛的耐受程度(1分),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1分)。
9
告知
中药热熨敷的作用(1分)及简单的操作方法(1分)出现红肿、丘疹、水泡等情况,及时告知护士(2分)热熨敷的时间(1分),取得患者配合(1分)嘱患者排空二便(1分)。
6
合计
100
注:1、理论回答正确、全面加5分。 2、烫伤皮肤扣10分
检查人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
7
患者准备:根据药熨部位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宜体位(1分),充分暴露药熨部位(1分),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1分)。
3
根据医嘱将药物加热至60~70℃,备用(2分)
2
先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2分),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处(2分)用力顺时针或来回推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分),每次15~30分钟,力量要均匀(2分)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更换药袋或加温(1分)操作中注意保暖。
9
观察询问: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及情况(2分),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受(2分),有无不适(2分)
6
告知:药熨结束后,要卧床休息(1分),避风保暖(1分),多饮温开水(1分),饮食宜清淡(1分)。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
1
未清洁皮肤扣1分;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
询问患者对操作的感受,告知注意事项
4
2
0
0
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未告知注意事项扣2分
洗手,再次核对
2
1
0
0
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
操作后
处置
6
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2
1
0
0
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
洗手
未涂抹扣2分;涂抹不均匀扣1分
药熨温度应保持在50-60℃,老人、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不宜超过50℃
2
0
0
0
温度不正确扣2分
推熨:力量均匀,开始时用力要轻,速度可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力量可增大,同时速度减慢。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更换药袋或加温。熨烫时间约15~30min。操作中询问患者的感受。
16
2
0
0
0
未洗手扣2分
记录
2
1
0
0
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
评价
6
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烫伤、询问患者感受
6
4
2
0
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
理论
提问
10
中药热熨敷的适应症
5
3
0
0
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
中药热熨敷的注意事项
5
3
0
0
得 分
主考老师签名:
考核日期: 年 月 日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项目
分值
技术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评分说明A源自BCD仪表

药熨法评分标准

药熨法评分标准

药熨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操作前准备20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3.评估:(1)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患者体质及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3)对疼痛及热的耐受程度(4)环境是否符合隐私保护和保暖要求(5)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告知相关事项,取得患者配合6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处扣1分;未解释扣2分4.洗手 2 未洗手扣2分5.用物准备:治疗单、治疗盘、湿药包(根据医嘱准备药物)、使用药盐熨烫时备电磁炉及炒锅,双层包布毛巾或治疗巾、微波炉、微波专用容器、一次性手套、凡士林、棉签、钟表、笔,必要时备屏风5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操作流程60分1.热药:将适量湿药置入布袋内,密封后放入微波炉锅内,用微波炉高火加热2~3分钟,至药物温度达60~70℃5方法不正确酌情扣2~5分;温度不达要求扣2分2.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必要时为患者遮挡5未核对扣3分;未遮挡扣2分3.向患者解释,取合适体位,酌情置中单,暴露药熨部位,用垫巾保护患者衣物,冬天注意保暖5体位不舒适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操作流程60分4.药熨:(1)再次核查患者、部位、药物(2)戴手套,药熨部位涂少量凡士林(3)用双层包布包裹药物,先在操作者手背上试温(4)将药袋置于患处或相应穴位处,询问患者温度是否适宜,用力均匀,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开始时用力轻,而速度稍快;随着药袋温度的降低,用力增强,同时速度减慢。

药袋温度降低时,及时更换加温(5)熨烫时间约15~3025未再次核查扣3分;核查不全扣1~3分;未试温、未及时加温者扣5分;烫伤患者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操作流程60分5.观察: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询问患者对温度的反应,及时调整速度、温度或停止操作,防止烫伤10未观察、未询问各扣5分;发现异常,未及时处理扣6分6.灸毕:(1)用布巾擦拭皮肤上的药渍,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患者衣着,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2)询问患者对操作的感受,告知注意事项。

中医操作中药湿敷操作评分标准

中医操作中药湿敷操作评分标准
5
记录
按要求记录及签名。
2
技能熟练
操作正确、熟练,轻巧。
5
15
理论提问Hale Waihona Puke 回答全面、正确。10
合计
100
科室姓名
检查时间:年月日
6
操作流程
湿敷
再次核对湿敷部位。
5
35
药液温度适宜。
5
敷料大小合适。
3
湿敷时间、部位正确。
5
未沾湿患者衣裤、床单。
2
观察
观察局部皮肤反应
5
敷布的湿度适当。
5
湿敷部位频频淋湿
5
操作后
整理
整理床单位,合理安排体位
3
15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洗手。
5
评价
湿敷部位准确、皮肤清洁情况、患者感受、目标达到的程度。
中药热湿敷法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要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态度和蔼
5
10
服装、鞋帽整齐
5
操作前准备
护士
遵照医嘱要求,对患者评估正确、全面
2
25
洗手,戴口罩
5
物品
治疗盘、药液及容器,敷布,镊子,弯盘,橡胶单,中单。
6
患者
核对姓名、诊断、介绍并解释,患者理解与配合
6
体位舒适合理,暴露湿敷部位;保暖。

中医医疗技术(敷熨熏浴类 中医微创类)考核标准(草案)

中医医疗技术(敷熨熏浴类 中医微创类)考核标准(草案)

中医医疗技术考核标准(敷熨熏浴类中医微创类)(草案)2021.07目录敷熨熏浴类技术 (1)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第二章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第三章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6)第四章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8)第五章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0)第六章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2)第七章中药淋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5)中医微创类技术 (17)第一章针刀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18)第二章带刃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1)第三章水针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4)第四章钩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6)第五章刃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9)第六章长圆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1)第七章拨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3)第八章铍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5)第九章银质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7)第十章内热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39)第十一章埋线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1)敷熨熏浴类技术1第一章穴位敷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5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敷药部位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作用、简单的操作方法、敷贴时间,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10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2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过程敷药41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清洁局部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情况未清洁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未观察扣2分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合适的棉纸或棉质敷料大小不合适扣4分;摊药面积过大2薄胶纸,将所需药物均匀地平摊于棉纸或薄胶纸上,厚薄适中或过小或溢出棉质敷料外扣4分;药物过厚或过薄扣4分将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避免药物溢出污染衣物部位不准确扣6分;药液外溢扣4分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固定牢固未使用敷料或棉垫覆盖扣2分;固定不牢固扣2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未询问扣1分告知注意事项未告知扣2分;告知不全面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取药8取下敷药,清洁皮肤未清洁扣2分;清洁不彻底扣1分观察局部皮肤,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询问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提问10穴位敷贴的使用范围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穴位敷贴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3第二章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局部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目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5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湿热敷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最高扣3分操作过热熨敷4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测试温度,将敷料浸于38~43°C药液中,拧干后敷于患处温度过高或过低扣4分;药液量过多或过少扣4分;位置不准确扣4分4程及时更换敷料或频淋药液于敷料上,保持热敷部位的湿度及温度,持续20~30min未及时更换扣3分;未保持温湿度扣3分询问患者感受,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未注意保暖扣2分;未保护患者隐私扣2分观察局部皮肤未观察皮肤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痒痛或破溃及时通知护士;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自行消退未告知扣2分/项,最高扣6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2分;未核对扣2分去除敷料12撤除敷料,观察、清洁皮肤未撤除敷料扣2分;未观察扣2分;未清洁皮肤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理5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1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理论提问10中药湿热敷的适应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5第三章中药冷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患者体质、冷敷部位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目的、操作方法、时间、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6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部位,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部位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操作过程冷敷4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测试药液温度8~15°C,用敷料浸取药液敷于患处,药量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扣4分;药液量过多或过少扣4分;位置不准确扣4分每5min重复操作1次,持续20~30min,保持患处低温未及时更换扣6分;未保持药液温度扣3分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注意保暖,保护患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未保暖扣26者隐私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红肿、过敏;贴敷是否妥帖未观察皮肤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局部皮肤出现不适或敷料脱落时及时通知护士;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自行消退未告知扣2分/项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2分;未核对扣2分去除敷料10将敷料取下未撤除敷料扣2分观察、清洁皮肤未观察皮肤扣2分;未清洁皮肤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理论提问10中药冷敷的适应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冷敷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7第四章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患者对热的耐受程度、局部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目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5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湿热敷部位,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最高扣3分操作过程湿热敷4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测试温度,将敷料浸于38~43°C药液中,拧干后敷于患处温度过高或过低扣4分;药液量过多或过少扣4分;位置不准确扣4分及时更换敷料或频淋药液于敷料上,保持热敷部位的湿度及温度,持续20~30min未及时更换扣3分;未保持温湿度扣3分询问患者感受,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未注意保暖扣2分;8未保护患者隐私扣2分观察局部皮肤未观察皮肤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局部皮肤出现水泡、痒痛或破溃及时通知护士;中药可致皮肤着色,数日后自行消退未告知扣2分/项,最高扣6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2分;未核对扣2分去除敷料12撤除敷料,观察、清洁皮肤未撤除敷料扣2分;未观察扣2分;未清洁皮肤扣2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床单位扣2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理5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1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理论提问10中药湿热敷的适应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湿热敷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9第五章中药熏蒸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体质及局部皮肤情况、进餐时间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作用、操作方法、熏蒸时间、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6病室整洁、温度适宜一项未完成扣1分熏蒸前饮淡盐水或温开水200ml未饮水扣1分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暴露熏蒸部位未摆放体位扣2分;体位不合理或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熏蒸部位扣1分操作过程5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药液温度:43~46℃,倒入容器内,对准熏蒸部位药液温度过高或过低扣4分;药液漏出容器扣4分;未对准熏蒸部位扣2分熏蒸时间:20~30min,观察并询问患者感受熏蒸时间不正确扣2分;未观察病情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4分10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变化,调整药液温度未观察皮肤变化扣4分;未及时调节药温扣4分治疗结束,清洁患者皮肤,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烫伤、过敏未清洁皮肤扣4分;未观察皮肤扣4分操作过程保持衣服、床单位清洁药液污染衣服扣3分;药液污染被服扣3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未告知扣2分/项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衣着、床单位未安置体位扣2分;未整理衣着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理论提问10中药熏蒸的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项;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熏蒸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11第六章中药泡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临床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及月经期一项未完成扣1分,最高扣4分泡洗部位皮肤情况、对温度的耐受程度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作用、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检查用物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7病室整洁、调节室内温度,关闭门窗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暴露泡洗部位皮肤,保暖,注意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2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12操作过程泡洗2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测量药液温度,在40℃左右未测药液温度扣6分;药液温度不准确扣3分根据泡洗部位选择合适药液量:全身泡洗水位在膈肌以下、局部泡洗浸过患部动作生硬扣2分;选择药液量不正确扣4分;泡洗部位不准确扣4分遵医嘱确定泡洗时间,根据病情选择泡洗时间不准确扣4分观察22定时测量药液温度、询问患者感受未测量药温扣2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室温适宜未观察室温是否适宜扣4分观察患者全身情况:面色、呼吸、汗出及局部皮肤情况未观察扣2分/项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体位舒适度未询问扣2分/项;体位不舒适扣2分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未告知扣2分;内容不全扣1分操作后处置13清洁并擦干皮肤未清洁皮肤扣1分;未擦干扣1分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患者着衣扣1分;未安置体位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流程合理、技术熟练、局部皮肤无损伤、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出现烫伤扣6分13理论提问10中药泡洗的作用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中药泡洗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14第七章中药淋洗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1516中医微创类技术17第一章针刀技术操作考核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指甲干净整洁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临床症状、既往史、药物及敷料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穿刺部位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3解释作用、操作方法、治疗时间一项未完成扣1分术前准备10七步洗手法、戴一次性口罩、戴帽子、无菌手套、铺无菌单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未戴帽子扣1分;未戴无菌手套扣1分;未铺无菌单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查看有效期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9病室整洁、光线明亮、良好的机械或自然通风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18操作过程消毒41核对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感受未核对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消毒方法正确:以所治疗区域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共2次,范围>5cm消毒方法不正确扣5分;消毒范围不规范扣2分再次核对治疗部位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等异常情况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针刀四步规程,刀口线应和大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动作不规范扣5分;部位不准确扣1分;逐层点刺、切割、剥离,询问患者感受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1-2分钟未按要求按压扣3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着水未按要求告知患者扣3分5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10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19提问针刀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20第二章带刃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1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过程消毒41核对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感受未核对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消毒方法正确:以所治疗区域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共2次,范围>15cm消毒方法不正确扣5分;消毒范围不规范扣2分再次核对治疗部位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确认无回血后,逐层局部麻醉注射方法不正确扣3分;未抽回血扣3分;注入药液速度不规范扣2分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等异常情况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自皮肤逐层刺入,直达病灶靶点动作不规范扣5分;部位不准确扣1分;切割、剥离、翘拨、松解、转位、矫形等不同手法,询问患者感受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1-2分钟未按要求按压扣3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着水未按要求告知患者扣3分5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22评价6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提问10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针刀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23第三章水针刀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4消毒由内向外消毒,共2次,范围>15cm再次核对治疗部位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确认无回血后,逐层局部麻醉注射方法不正确扣3分;未抽回血扣3分;注入药液速度不规范扣2分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等异常情况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五种水针操作方法少回答一项扣1分;扇形、弹割、一点三针、双手针、经筋飞挑,询问患者感受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1-2分钟未按要求按压扣3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着水未按要求告知患者扣3分5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提问10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针刀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25第四章钩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26充分暴露治疗部位,保暖,保护隐私未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2分操作过程消毒41核对穿刺部位,询问患者感受未核对扣3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1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消毒方法正确:以所治疗区域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共2次,范围>15cm消毒方法不正确扣5分;消毒范围不规范扣2分再次核对治疗部位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确认无回血后,逐层局部麻醉注射方法不正确扣3分;未抽回血扣3分;注入药液速度不规范扣2分注射过程应观察是否有晕针等异常情况未观察扣4分;观察不全面扣2分;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操作方法,定位准确少回答一项扣1分;做钩提动作,边钩提边深入,进入筋膜层,询问患者感受手法不规范扣4分;未询问患者感受扣2分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针孔1-2分钟未按要求按压扣3分告知患者注射部位48小时内避免着水未按要求告知患者扣3分5协助患者着衣、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未协助着衣扣1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整理床单位扣1分洗手,再次核对未洗手扣1分;未核对扣1分操作后处置6用物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处理处置方法不正确扣1分/项,最高扣2分洗手未洗手扣2分27记录未记录扣2分;记录不完全扣1分评价6无菌观念、流程合理、技术熟练、询问患者感受一项不合格扣2分,最高扣6分理论提问10针刀的适应症、禁忌症回答不全面扣2分/题;未答出扣5分/题针刀的注意事项得分主考官签字28第五章刃针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项目分值技术操作要求评分评分说明扣分说明仪表2仪表端庄、戴表一项未完成扣1分核对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评估6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是否妊娠一项未完成扣1分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局部皮肤情况一项未完成扣1分告知4解释目的、操作方法、局部感受,取得患者配合一项未完成扣1分用物准备6洗手、戴口罩未洗手扣1分;未戴口罩扣1分备齐并检查用物是否齐备少备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项扣1分,最高扣4分环境与患者准备5病室整洁、光线明亮,温度适宜未进行环境准备扣2分;环境准备不全扣1分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刃针操作部位(范围为操作范围的15cm),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未进行体位摆放扣2分;体位不舒适扣1分;未充分暴露部位扣2分;未保暖扣1分;未保护隐私扣1分,最高扣3分操作过程刃针42核对医嘱未核对扣2分;内容不全面扣1分定位、消毒、麻醉定位不准确扣3分;消毒不规范扣3分;麻醉不规范扣3分选择合适型号刃针、选择合适操作方法未选择合适型号长圆针扣3分;未选择合适操作方式扣3分;操作不规范扣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物品准备
开污物桶,(1分)洗手(1分)戴口罩(1分)。
3
治疗盘(1分)药物及器具(1分)凡士林(1分)棉签(1分),纱布袋2个(1分),大毛巾(1分),纱布或纸巾(1分),必要时备屏风(1分),毛毯(1分),温度计(1分),手消毒液(1分)。
11






推腕带、床号、姓名、住院号)(1分)部位(1分)、药名(1分)、浓度(1分)时间(1分)、用法(1分)。
9
观察询问:观察局部皮肤的颜色及情况(2分),询问患者对温度的感受(2分),有无不适(2分)
6
告知:药熨结束后,要卧床休息(1分),避风保暖(1分),多饮温开水(1分),饮食宜清淡(1分)。
4
药熨完毕:擦净局部皮肤(1分),协助患者衣着(1分),安排舒适体位(1分),注意保暖(1分)
4
查对医嘱:患者身份(床号、姓名、住院号)(1分)部位(1分)、用法(1分)、药名(1分)、时间(1分)。
7
患者准备:根据药熨部位取适宜体位(1分),充分暴露药熨部位(1分),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1分)。
3
根据医嘱将药物加热至60~70℃,备用(2分)
2
先用棉签在药熨部位涂一层凡士林(2分),将药袋放到患处或相应穴位处(2分)用力顺时针或来回推熨,以患者能耐受为宜(2分),每次15~30分钟,力量要均匀(2分)药袋温度过低时,及时更换药袋或加温(1分)操作中注意保暖。
5
整理
整理床单位(1分)、整理用物(1分)。
2
盖污物桶(1分),洗手(1分)、摘口罩(1分)。
3
记录
填写中医技术操作单并签名(1分),记录治疗时间(1分)、部位(1分)温度(1分)及局部皮肤情况(1分)。
5
评价
药熨部位准确(1分)手法及时间合理(1分),皮肤情况(1分)患者感受(1分)操作准确(1分)目标达到的程度(1分)
7
评估
病室环境,温度适宜(1分)核对患者,解释(1分)介绍自己(1分)主要症状(1分),既往史(1分),过敏史(1分),是否妊娠(1分),对热及疼痛的耐受程度(1分),热熨部位的皮肤情况(1分)。
9
告知
中药热熨敷的作用(1分)及简单的操作方法(1分)出现红肿、丘疹、水泡等情况,及时告知护士(2分)热熨敷的时间(1分),取得患者配合(1分)嘱患者排空二便(1分)。
6
合计
100
注:1、理论回答正确、全面加5分。 2、烫伤皮肤扣10分
检查人签名:检查时间: 年月日
中药热熨敷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医院名称科室姓名
项 目
要 求
应得分
扣分
得分
说明
素质要求
仪表大方(1分)举止端庄(1分)态度和蔼(1分)
3
服装、鞋、帽整洁。缺一项扣1分.修剪指甲(1分)。
4





核对医嘱
患者基本信息(1分)、诊断(1分)、临床症状(1分)既往史(1分)药熨部位(1分),时间(1分),用法(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