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480f0965b84ae45c3b358c26.png)
“ 自愿加班书” 依靠长期 大量 的强制性加 班才获得 能 , 维持生活 的收入 。在资方 的眼中 , 工人们仅 仅是有 生 命的劳动工具 , 司对员工 作为“ 的社会诉 求无 比 公 人”
漠视。在 2 3 . 平房公 里的厂区 内,圈养 ” 4 万 富士 “ 着 5
盾的集中爆发 , 明我 国靠 压低农 民工 工资维持粗 放 说 型经济发展方式走到尽头 , 妥善解决劳资矛盾 , 提升农
域初步具备 了支 撑经 济社会 发展 、 与 国际竞争 的较 参
强实力 。但是 , 由于 自主创新 能力不足 , 缺乏具 有 自主 知识产权的核心 技术 , 当多 的企业 和产业 正 面临知 相 识产权问题 。比如 , 国关键技 术 的 自给 率较低 , 我 特别 是航空设备 、 精密仪 器 、 医疗 设备 、 程机 械等 具有 战 工 略意义的高技术含 量产 品,O 以上 尚依赖进 口; 大 8 重 装备制造业 中 ,O 的数控机床 、6 的石油化工装备 、 7 7
[ 者 简 介 ] 鲜 静林 ( 96 )甘 肃 通 渭 人 , 作 1 6一 , 中共 甘 肃 省 委 党 校工 商管 理 教 研 部 主 任 、 授 。 教
一
⑧
经过多年 的改革 和发展 , 国已经在科 学技 术领 我
过程 , 自主创新 的本质 特点 在于科 技成果 的转化 及产
业化 过程 。
列 , 中 10多类 产品 的产量跃 居世界 第一 。但总 的 其 8 来看 , 面对 日新月异 的科学技术变革 , 面对 日益强化 的 资源环境约束 , 对 以创新 和技术升 级为主要 特征 的 面
国力和竞争力的战略部署。
一
激烈 国际竞争 , 国 自主创新 能力 薄弱的问题 已经 日 我
自主创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主创新——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3b73dc06ba1aa8114431d9b4.png)
G n u e egSj i
( col f ht e c it E g er g hnc t nvr t o i c Sho o P o -l tc y ni e n ,C agh U i s f e e o e r i n i m ei S n y c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 化和 国际竞争的加剧 , 科技 已经成为 经济社 会发展 的一个 重要 基础性 资源和 引领 未来发展 的主导力量 , 自主创新能 力正在成为 国家竞 争力的核心 。但 是 , 而 目前我 国的关键 技 术 自给 率过低 、 自主 创新能力始终不强 , 些将会严重制约经济持 续发展 。因此, 这 当前在 我 国加 强 自主创新 势在 必行 , 具有 重
这里 讨论 的 “ 自主创 新 ” 是从 国家 层 面来 加 以 审视 的 , 它指 以 获取 自主 知 识 产权 、 握 核 心技 术 掌
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 自主创新 ; 中国经济 ; 发展 中图分类号 :14 F2 文献标识码 : A
I de e d n nn v to m e O n y W a fS sa n b e De eo m e t n p n e tI o a i n Th l y o u t i a l v l p n
id p n e t n o a o a a it ss l n t t n n u h.An l o ee p o lms w l sro s e t c c n m c s san b e d v lp n e d n n v t n c p bl y i tl o r g e o g e i i i i s o d al f s r be i iu l rsr t o o u tia l e e - t h le y i e i o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30fa3ca32d7375a417801e.png)
利授 权数量 和三大科技 系统 ( C 、 T 、 I检索 的论 文数作 为 8 II P E ) S 评价我 国 自主创新能力 的指标 。欧洲专利公 约中第 5 2条 规定 “ 欧洲专利授予任 何新 的 , 创造性 的, 有 并能在工业上应用 的发 明” 而 三大检 索 (C 、 T 、 I具 体是 分别 《 , S II P E ) S 科学 引文索 引 》 、 《 学技术会议 录索 引》 《 科 、工程索引》 ,它们是 国际上最权威 的 科技论文 检索 机构 。因此 , 本文选取这 两者作为评价指标是符 合自 主创新 的创造性原则 和国际惯例 的。 1 表 中列出了本 文分 析 中涉及到 的相关数据 。
l9 95
l9 9 6
54 8l 87
6 8 46 7 8
36l 5
3
40 4 56
47 0 38
23 5 69
25 9 76
应该主要依靠 自主科技创新 。 本文 的 目的即是通 过实证分析 的方法 , 探讨 和评估我 国 自 主创新能 力对我 国经济增长 和发 展的作用 , 并提 出相应 的政策
表 1 我国 GDP和 自主创新能 力状况 ( 9 7 2 0 1 8 — 0 4)
年份 0 P( D 亿、
l8 97 l镐 9
l8 9 9 l9 90 l 91 9 l9 9 2 l9 9 3 l9 9 4
资源越来 越重要 的时代 , 界各 国特别是 科技 大国 , 世 对本 国技 术 的输 出持越来越 保守 的态度 , 仅靠引 进 , 仅 获得 的知识 只能 够是相对于别 国的落后知识 。第 三 , 完全依 靠技术引进 和外国 直接投资 的方式 发展形成产业 , 国的经济在 国际产业 价值链 本 的分工 中将始终处 于低端 , 只能 以资 源大量消耗 和大 量投入劳 动力 的方式生产来 发展经济 , 显然这种方式 是难 以实 现经济的 可持续增长 的。因此 , 科技 落后的 国家单纯 依靠引进是不 可能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https://img.taocdn.com/s3/m/8491411d55270722192ef79a.png)
系 列 新 产 业 的 兴 起 ,并 使 欧 美 等 一 批 国 家 步 人 发
达 国家 行 列 。微 电子 技 术 的发 展 不 仅 深 刻 改 变 了经 济 发 展 的 模 式 ,也 深 刻 改 变 了 世 界 经 济 的 格 局 ,美
创 新 对 资 本 、劳 动 力 、 物 质 资 源 等 有 形 的 要 素 进 行
一
界 第 三 ,但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仍 属 主 要 依 靠 资 本 和 物 质 资 源 投 入 带 动 的 粗 放 式 、外 延 发 展 方 式 , 总 体 上 并 没 有 摆 脱 “ 投 人 、高 消 耗 、高 污 染 、低 效 益 ” 的 高
轨 迹 ,没 有 摆 脱 “ 际 打 工 仔 ” 的 境 地 ,在 国 际 分 国
加 快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转 变是 我 国经 济 领 域 的一 场
深 刻 变 革 ,关 系 到 改 革 开 放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全 局 。 自主 创 新 是 加 快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的 根 本 出 路 。 只
有 大 力 提 高 自主 创 新 能 力 ,才 能 推 动 经 济 发 展 由 资 源 依 赖 向 创 新 驱 动 、粗 放 发 展 向 集 约 发 展 、 中 国 制 造 向 中 国创 造 转 变 ,实 现 经 济 的 全 面 可 持 续 发 展 。
的核 心 。 由此 决定 了必 须加 强 自主 创 新 能 力 建设 ,充 分发 挥政 府 的导 向 作 用和 企 业 的 主体 作 用 ,
使 自主创 新能 力建设 理念贯 穿于现代 化 建设全 过程 。 关 键词 : 自主创 新 ;经济发展 方式 ;转 变 ;核 心
中图分 类号 :F 2 . 103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0 0 8—8 3 ( 0 0 0 4 1 2 1 )4—0 1 一0 0 2 l
独立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独立自主创新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1c82647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d.png)
独立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其中,独立自主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独立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将从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意义、独立自主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和独立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正如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所言:“创新是人类生产力的真正基础。
”创新的常态化和系统性对于经济发展是极其关键的。
随着全球经济瞬息万变,市场的变化更加迅速,企业必须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在中国,近年来在技术和科学领域不断取得进步,不仅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例如,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已经在5G等先进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许多企业也在探索更多创新领域,这不仅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更为中国自主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二、独立自主创新对国家发展的意义独立自主创新是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关键。
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门槛已经不再是单独作战的条件,各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已经发展到了相互协作、相互竞争的层面。
因此,拥有强大的独立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独立自主创新对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国家安全的保障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新冠疫情爆发时,中国国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自主创新的技术手段对于病毒进行快速检测,抗击疫情的速度远超其他国家,保障了国家民众的健康安全。
此外,独立自主创新也能够缩短与其他国家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差距,提高对国家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独立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意义独立自主创新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就必须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而独立自主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中国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
![中国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ef738f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9.png)
中国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自主创新一直是其发展的核心。
随着国家发展的不断加快,中国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变化,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政府应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自主创新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转向核心技术研发当前,中国不仅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且还逐步向核心技术攻关转移。
中国科学技术正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加快自主创新的进程,提高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竞争力。
2. 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企业,在国家支持下,已经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
各大企业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强化研发能力,为产品提供不断变化的技术支持。
3. 创新合作将成为趋势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趋势。
密切多样的合作关系将会产生创新的成功和创新的效果,这将推动中国在科技和技术领域的进步。
二、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1. 建立利于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创新,培养和吸收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才。
中小学的教育课程应重视科技和技术,注重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鼓励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完善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前提,政府应加强对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减少知识产权泄漏和侵权行为的发生。
政府还应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和知识产权保护机构,提供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鼓励创新并保护创新成果。
3. 提高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政府应加强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完善相关的政策和项目,实现政府、企业、高校等有机结合,提高自主创新的总体水平。
在人才引进、研发资金投入和技术转移等方面,优先支持具有独特创新能力的企业和团队。
4. 推进国际合作随着全球的一体化,跨国科技合作正在加速推进。
政府应致力于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并在自主创新中积极推进国际合作。
政府可以减少一些贸易限制,鼓励更多的学术交流,扩大合作范围和深度,为校企合作、人才引进和技术转移提供更多的机会。
以自主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以自主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c298e15fc4ffe473368ab49.png)
业作 为 自主创新 的主体作用 , 最终实现我 国经 济发 展模 式 由要素驱 动型 向创新驱动 型的嬗 变。 [ 关键 词]自主创 新; 又好又 快发 展 ; 济发展模 式 ; 变 经 嬗 [ 中图分类号 ] I0 3 F 2 .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64—09 (0 8 0 0 9 0 17 5 9 20 )5— 0 5— 6
一
、
新 型 国家 的 实践 昭 示 : 新 依 创
[ 收稿 日期 ]0 8— 8—1 20 0 2
【 作者简介 ] 胡长生( 94一) 男 , 16 , 江西南 昌人 , 中共江 西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 研部副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 事科 技政策与技术
创新理论研究。
[ 金 项 目 】 文 系 全 国 党校 系 统 重 点课 题 的 阶段 性 成 果 之 一 ( 题 编 号 : 基 本 课 中校 厅 字 [0 8 3 20 ]4号 ) 。
[ 摘
要 ] 新型国家的实践 昭示, 创 创新对于经 济增 长的贡献率 与 日俱增 , 以创新依 靠型取代资源依赖 型增
长模 式业 已成为发展路径 的必然选 择。资源性约束 与增长模 式惯性成为 中国国 民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 的 巨大 障 碍: 人均资源短缺 , 资源消耗量 大, 出效 率比较低 。从广 义 的创新 主体视 域观之 , 产 首先应树 立全社会 致力于 自
维普资讯
第 1卷 第 5期
2008年 9 月
中 舞 山青 隐学报 围 尚 子譬
V1. O.5 L O _ N
Se 2 2 0 p. 5. 0 8
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备考热点:自主创新之命题分析
![公务员考试申论C类备考热点:自主创新之命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47f516f12d2af90242e6d7.png)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成为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革进步的强大引领,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要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有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
要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真正落到产业发展上。
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创新条件建设,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命题分析1: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
自主创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
我国当前的发展一直处于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夹缝当中。
假如经济发展速度上不去,极有可能会影响百姓收入,尤其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但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仍然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依靠资源的大量消耗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这种状况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就业、收入的增加与资源、环境的保护之间的尖锐矛盾。
如何化解矛盾,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走产业创新之路,发展具有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产业,增强自主创新力度,突破技术瓶颈,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命题分析2: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创新型国家是以创新投入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贡献率高和创新产出高为基本特征,是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对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看法
![对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64ba2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f7.png)
对我国走自主创新道路的看法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自主创新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指标。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走自主创新道路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从多年前华为公司开始推崇自主创新,到现在火箭、高铁等领域的实现全球领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主创新对于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自主创新对于国家的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就可以在全球的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发言权并占领制高点。
例如,随着华为的不断壮大,它已经成为了全球通信领域不容忽视的企业。
一方面,它带领中国在通信领域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占有了更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它也在全球范围内与国际品牌进行了巨大的竞争。
其次,自主创新对于国家的政治、军事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旦一个国家对别人的技术、知识产权依赖过深,会将国家的政治、军事安全置于风险当中。
一个强大的自主创新体系可以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例如,中国航天科技的飞速发展,不仅让我们拥有了自主发射卫星的能力,同时也让我们与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局面。
第三,自主创新对于带动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科技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驱动因素,创新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
研究表明,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可以为国家带来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
自主创新可以为新兴产业带来技术优势,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
举个例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厂商通过自主创新研发了大量的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等新型车型,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
最后,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自主创新更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追求。
自主创新代表一个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权,也代表了这个国家在探索未来科技方向的能力和意愿。
随着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将更好地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升级、智慧城市的建设以及更多的产业变革。
这也表明了中国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在探索真正价值的生命道路。
自主创新的好处
![自主创新的好处](https://img.taocdn.com/s3/m/496390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a.png)
自主创新的好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许多国家和企业追求的目标。
那么,自主创新究竟有哪些好处呢?本文将从经济、科技、竞争力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来探讨自主创新的好处。
自主创新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创新已经成为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自主创新,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同时,自主创新也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例如,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在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了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国家之一。
自主创新有助于科技的进步。
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而自主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
通过自主创新,企业能够研发出更加先进的技术和产品,推动科技的进步。
同时,自主创新也有助于培养和吸引科研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例如,美国的硅谷地区就是自主创新的典型代表,吸引了全球顶尖的科技人才,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第三,自主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
通过自主创新,企业能够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技术,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
同时,自主创新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市场地位。
例如,苹果公司凭借自主创新推出的iPhone等产品,成功地抢占了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自主创新对社会发展也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自主创新,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例如,在医疗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可以研发出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物,提高医疗水平,救治更多的病患。
在教育领域,自主创新可以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
同时,自主创新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改善社会福利。
例如,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就是自主创新带动的新兴产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自主创新具有多方面的好处。
自主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自主创新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7fb9533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5.png)
自主创新对中国开展的重要意义一、以有形产品换无形产品的贸易不可长期持续 ,中国产品不能长期处于低利润的一端中国为什么要强调自主创新?主要由这样两个严峻的事实决定着的:即中国难以持续地和长久地以有形的实物资源交换兴旺国家无形的知识和技术资源.第二,在有形与无形产品的交换过程中,无形产品的利润率大大高于有形产品.中国如果长期处在有形产品的生产阶段,便在国际分工中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国民财富便很难有实质性地增加.大家知道,中国目前已经被国际分工分配到一个初级工业品创造加工的生产地位,这种国家主要是给国际市场提供资源类和简单的机械加工类产品.在与外国的贸易交往中,这种国家往往需要付出大量有形的实物资源来换取兴旺国家的知识和技术产品.而物质产品往往需要消耗本国实实在在的物质资源以及生态环境. 如果中国长期陷入这样一种国际分工角色,那末本国的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很快便会消耗殆尽.最终世界将浮现这样一种局面:以知识换实物的兴旺国家将生活在清山绿水的环境中,而以实物换知识的国家最终将浮现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开展难以持续.因此,中国不能盲目地夸大国际分工的好处,任何一种制度和原理都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国际分工也是如此,既有优点,也有弊端.一旦某些落后的开展中国家被国际分工定格到一个工业创造加工的位置,那末这个国家将长久地从事简单的生产创造工作,既不能从国家贸易交换中获得高利润,也会因资源透支而导致不可持续开展.当前的国际分工对中国已经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举一个数字便可以看出,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目前都已到达万亿美元以上的程度,但是,美国的年钢铁生产量从来没有超过亿吨.而我们国家, 目前的以美元计算仅仅惟独万亿美元,而每年消耗的钢铁量已经超过了亿吨,至于煤炭、水泥、木材、铜、铝等有色金属的消耗量都已到达占世界总消耗量的程度.所以,中国今天的经济模型是一个大量消耗根抵能源、实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模型.这种开展模式看来在短期内开展速度很快,但从长远看,不仅难以为继,并且隐藏着较大的危机.二、中国是人口大国,应尽量以本国的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换取外国的自然资源中国走上了这么一条道路 ,反思起来主要是与追求快速增长的开展思路有关 . 为了快速致富,为了追求以为标志的政绩,不少地方政府都采取了竭泽而渔式的开展方法.但是,中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可以交换的东西惟独便宜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于是,快速开展便成为了快速的掠夺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并且,我们国家的资源和环境是有限的.今天消耗得越多,明天便会越快地浮现资源枯竭和能源危机.特殊是,一种国际分工一旦形成,便可能使社会生活和劳动分工浮现一定的固化现象,中国人便会习惯地长久地从事简单的加工创造生产,知识生产便会成为兴旺国家的专利.这对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培养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中国成为了物质产品的主要生产国,而不是人力资源的生产国.目前,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前世界主要的财富资源 .发达国家的财富量主要以人力资源为标志 .开展中国家由于缺乏人力资源不得不靠出口实物资源来交换知识产品 .如果开展中国家长期被固化在物质生产的分工领域 ,那末, 这个国家的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将长期呈现薄弱现象 .因此,改变被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理论定格的命运已经实实在在地摆在中国人面前 .中国应尽量快速转换目前的这种开展模式和贸易模式 ,尽快地从以便宜劳动力贸易为主转换成一定程度的用知识和技术换取外部的实物资源.三、中国走自主创新开展道路需要哪些方面来配合?我国政府提出自主创新这一开展口号具有深远和重要的意义,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概括起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量和理解.1, 自主创新的人文内涵.要走自主创新的开展道路,首先需要有一套自主的人文体系来加以保证.如果一个国家在思想和精神上偏离了自主的意识,那将会出现盲目崇拜和空虚迷茫的社会现象.中国社会由于前些年极左思潮的耽误,确实与世界先进拉开了很大距离.在贫困落后的局面之中,整个社会一度失去了自尊和自主,这一阶段中国的表现就是拿来主义.当一个国家开展到一定程度,仅靠拿来主义是不够的.在今后这一历史阶段,中国要纠正早期一些盲目和迷信,端正心态和熟悉.例如,有人认为中国当前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开展全靠对外开放,全靠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这是中国付出了多大的物质代价才换来的!国外的技术、知识和资本到中国来决不是无偿做奉献的,是中国靠出口了排山倒海般的实物资源才换回来的.在这多年里,中国的实物资源遭到了巨大的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了巨大的破坏,整个经济成就是建立在巨大的资源和环境本钱之上的. 如果仅看到了西方技术和资本的作用,忘记了本国资源的消耗,那就把功劳记错地方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要鉴别西方哪些是好的东西,哪些是有付作用的,不能全盘照搬,从精神面貌上要有一种民族精神,不伏输的精神.即使是落后,也不能丢掉人格尊严,也不能忘记表现自己的特色.说到底, 自主精神表现的是人民的一种精神面貌,是在兴旺国家面前做技术和知识的亡国奴?还是发奋图强,搞出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产品,最终追上世界先进?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有个性的民族.这个个性就尊严.如果今天在强调自主创新的时候,不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去思量问题,便使自主创新缺少了一种精神的因素.自主创新的实质是靠自己的力量来开展 ,因此,中国要制定个自主开展的战略方针.在开展过程中,当自己的力量不够时,可以尽量借助外部的力量.但这种借助是有限度的,不能走到彻底依赖全部力量的地步.不能走极端,不能从当年彻底的独立自主闭关锁国,一下子走到彻底依赖的程度.今天的中国,政府和企业都要有一个清醒的熟悉,如何借助外力?招商引资要到达什么程度?出卖产权要出卖到什么程度?外资参预要参预到什么程度?说到底,全球化要化到什么程度?这些问题都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新问题,我们要有远见,不要等到发现问题了再去纠正.确实,从开展程度上看,中国今天与兴旺国家还拉着较大的差距.在知识、技术、资金和经验方面,仍然处在一个饥渴的状态,中国仍然需要加速与外部实现融合.但在这一场融合过程中,要预防失掉了自我,最后受控和受制于人. 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其实质是一场兴旺国家的财富兼并收购过程,中国今天要搞明白:要以一种什么状态生活和生存?是在外人主宰下生活,还是独立自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 自主创新的实质是将开展落在什么谁的力量根抵之上,是放在跨国公司的力量根抵之上,还是本民族企业的力量根抵之上?要分清内外力量的作用,要把握好自己的身份地位,把握好自主于开放的关系,从而制定出一个立足于自我的自主开展方针.自主创新的思想制度保证----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企业联合合作、公有制和私有制,目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可以上天 ,但飞机却上不天,汽车牌.这种现象不能不反映出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开展道路浮现的问题 .要想自主创新,首先要有制度和思想方面的保证 ,还要有组织的保证.那末, 自主创新的制度保证是什么?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主义?是公有制还是私有制?这个国家的经济业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先来谈组织保证.要搞自主创新,必须创造条件,象神舟太空飞船这样的大工程,必须要靠大的组织单位来进行.象汽车和芯片一类产品也需要一定的组织规模 . 因此,中国的今后还要发挥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作用.中国这样的开展中国家必须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和思想,必须要有团结协作和合作的思想.固然,在发挥组织的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和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小型企业和个人的作用.小的产品和个人可以力所能及的产品,可以放手发扬个人的研发精神,通过大批个体私营企业去创新开展.但对待那些大的科技攻关,要依靠大企业和国家的力量来集体攻关.总之,中国要按自己的国情办事,要适当地发扬集体主义的精神,不能从当年的极左时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一下子走向极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没有合作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中国企业的追赶便缺乏组织保证和思想保证.中国的企业要集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于一身,既能让每一个员工自由的创新,又能发挥出团结合作的团队力量.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要学会联合与合作.自主创新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关系至上的目标自主创新的开展战略还需要整个国家的宏观层面和宏观政策来相配合.譬如,这个国家的消费模式,是一味进口,消费外国产品,还是尽量消费本国产品?国家在对外政策上采取哪些保护性的举措?如果不适当地保护本国市场,便不利于本国自主产品的开展和成长.在这方面,如果彻底敞开大门,毫无节制地引进和进口外部产品,便会将本国的研发创新和产品窒息在襁褓里 .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国家已经有不少这样惨重的经验教训了.飞机创造业就是一个例子.固然,除了在进出口方面要适当的保护本国幼稚产业政策,还要耐得住性子,限制住开展和经济增长的步伐.但凡自主创新开展的国家,其增长速度在一定阶段都可能没有那末快,都可能不能满足某些长官的主观意志.在这个时候, 如果政府一味追求速度,便可能浮现过分依赖外力,对本国经济拔苗助长的现象.总起来看, 自主创新这一新的开展观与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全体中国人民要耐得住性子,把握好自我,凝神静气,聚精会神地实现好这一重大的历史转变.。
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8737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c.png)
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自主创新是指产业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在技术、知识、经验等方面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
自主创新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动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智能科技逐渐走向成熟的今天,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自主创新实现了经济机制的转型升级和科学技术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自主创新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高了产品质量、标准与创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尤其是在技术密集型产业,自主创新吸引了更多的资金、人才、技术,不断提高了产品技术含量、质量和寿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推动了产业升级。
自主创新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将传统行业推向了智能化、网络化方向。
汽车、机械、电子、新能源等产业都得到了重大推进和变革。
自主创新也促进了产业链的升级和扩展,带动了新兴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形成了新的产业生态。
三、创造了新的市场。
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了市场需求,创造了新的市场。
比如,无人驾驶技术的出现为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推进电池产业的发展。
自主创新还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优质的消费体验。
四、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需要在国际市场中扩张业务,并与竞争对手竞争。
自主创新能帮助企业发掘竞争优势,推动企业打破技术壁垒和进入全球市场。
同时,自主创新还能提高中国企业的话语权与地位,加快中国创造的建设。
五、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自主创新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建立了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社会的创新联合体,形成了技术成果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推进了经济与科技的有机结合,创新成果得到了更多实际应用与实现商业价值的机会。
总而言之,自主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动能的提升。
论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论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17e72ed9b89680203d825f4.png)
种从 来没 有过 的关于生 产要素 和生产 条件 的 “ 新组 合” 引人生 产体系 。 而我 国在市场经 济建设 的过程 中,
通过对过去二 十多年改革开放历程 的总结 , 在借 鉴其
他后进 国家赶超发 达国家 的经验 的基础上 , 出了经 提
达 国家集 中发展 资本 、 技术 和知识 密集型 产业 , 内部
之间形成水平分 工 ; 另一方面则把 劳动密集型 和资源 密集型产业转 移到发 展 中国家 , 发达 国家和发展 中国 家之 间形成垂 直分工。在这样 的框 架 内, 发达 国家 由 于掌握 生 产的核 心技术 , 拥有 高附加 值 的产 品 , 质 实
取垄 断利润 和控 制世界经 济布 局的 核心技 术转让 给
作者 简介 : 崔秀红(9 6 , , 1 7 一)女 黑龙江海伦人 , 中国人 民大学博 士研 究生 , 讲师 , 从事社会主 义经济理论研 究; 李婷(9 4 , 17 一) 女, 西安人 , 博士研究生 , 从事政治经济学研 究。
关键词 : 自主创新 ; 国家竞争力 ; 产业结构 中图 分 类 号 :1/ 7 3 文 献 标识 码 : F 3 1. 4 A
文 章 编 号 :0 5 9 3 20 )2 0 2 - 2 10 — 1X(0 80 — 0 7 0
( ) 一 自主创 新 是提 高我 国核 心竞 争 力 , 获得 国 际竞争优 势的主要 途 径
经济增长的方式开然会由于短期内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而获得超额始由要素投入以推动力的外延式增长开始逐步向以利润而且由于专利和技术保护制度的存在决定了这技术和人力资本为动力的内涵式的增长方式过渡韩种利润不仅仅在本企业的生产中可以获得而且其他延春1999根据新增长理论由于先进技术的使用应用此专利和技术的企业也要交纳租金从而增加可以减缓有形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下降的趋势这样才技术为企业所带来的收益
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的思考
![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e6b0653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1.png)
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的思考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成为了国民和政府的共同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一、加强自主创新要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国的技术创新领域仍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因此加强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当前中国实现经济强国梦的关键环节之一。
我们需要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推动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和可持续性,培育和壮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二、优化经济结构要实现经济强国梦,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高质量的发展。
具体而言,可以从发展高端制造业、促进数字经济、推动服务业、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入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完善财税体制,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并建立健全全球产业链条。
三、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要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需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我们需要打破行业垄断,推动企业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协作和合作,优化产业布局。
此外,还需要关注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等领域的问题。
四、深化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是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的重要举措。
我们需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推动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体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加强对外开放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强对外开放是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的必要条件。
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中外企业交流和合作,优化利用外资的结构和方式,扩大贸易和投资合作等。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积极推动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六、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在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加强资本市场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市场配套制度。
此外,还需要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支持企业融资和成长。
总的来说,实现中国经济强国梦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世界工厂、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世界工厂、自主创新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6a95a125b4daa58da0114ac4.png)
中国在 制造 业方 面 的优势 目前 主要集 中在某 些制 造业 产 品特别 是非 科技 创 新类 产 品上 。例如 , 、 钢
彩电、 洗衣机 、 冰箱 、 空调 、 微波炉、 摩托车、 水泥等产 品的“ 中国制造 ” 在世界市场 的 占有额 中均 已成为 第一 。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类产业 的情况 , 就可以看到 , 即使是这些 占世界市场第一的产品 , 中国厂 商也更多地处 于组装和制造环节 , 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 , 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 口。例如 , 中国的格兰仕 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商 , 但关键零部件磁控管仍然依赖进 口, 而汽车 、 轮船 、 飞机 及大型机械制造等装备行业及信息产业 , 对国外的依赖度就 更高了。但 由此也可以说明 , 在经济全球化 的影响下 , 既然我们利用 自己掌握的次要技术和可以生产的零配件, 通过 国际合作 , 就可 以对这些高技 术产品进行组装和配置 , 表明中国已经有一定 的制造业基础 , 在新一轮高技术制造业转移过程 中我们有 能力 接过 这 些产 业 。 当 然 , 们 也 只 有 在积 极 参 与 国 际 产 业 转 移 的行 动 中才 能 做 强 我 们 的 制 造 业 。 我 “ 目前 , 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 有较大差距 , 我 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 多 不相适应的地方 , 主要是 : 关键技术 自给率低 , 主创新能力不强, 自 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 业和 农 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 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 占的比例还不高 , 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
自主创新是中国发展必由之路
![自主创新是中国发展必由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9213d925b4daa58da0114a3f.png)
创新与生产力增长相伴而来 , 且互为因果 。 明新技术并不完全等 同于 创新 。只有当我们利
中 国的 经济增 长 已经进入 必须 向创新 型
用这些技术创新 ,让市场采纳 ,并 参与竞争 ,
经济转型的阶段 。中国曾向西 方关闭大门数十 年 ,这拉大 了中国与西方 的距离 ,现在中国迎 来 了赶超西方的机会 ,但这需要 中国不断地做
己的 问题?就近几年我 个人的观察 ,国企学 习
能力进步很快 ,远远超过 民企。很多 国企领导 出 自行政指派 ,对商业 并不精通 ,这一劣势反
年真正的变革 不是 商业模式变革 ,而是商业社
会变革 。商人在商业社 会是 解决社会问题 ,而 不是寻找 问题 。我 们假 如还 停留在以前找个机
而使他们虚心地不断学 习,视野、政 治水平以 及全局把握能力随之极大提 高。而我 们不少民 营企业则沾沾 自喜 ,输在学 习能力的退步上 。 不论 国企 民企 ,都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
支柱 ,只有国企 、民企两条腿走路 ,中国的经 济才能健康 向前 。
会发 大 财的 商业 思 维 ,必 将 被新 商业 社会 淘 汰 。今天我们商人也 必须像 政治家、艺术家、 建筑 师一样解决社会 的问题 ,并 且把 这个问题 专注 、持续地做好 ,这才是真正 进入到新 的商
比我们更具 眼界 ,更具世界观 ,我们永远说下
不利于 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有 句俗 语 叫三 十年 河 东 ,三十 年河 西 。我们 的民营企 业是 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 自
一代 不行 ,但 永远 都是下一代超越我们 ,民企 的未来一定是美好的 。 今天我们正进入一个新商业时代 ,新三十
美 国哥伦 比亚大学教授 、 2 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06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577202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d.png)
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自主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当今全球化世界经济中,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主创新来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和增长空间。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把自主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自主创新能够加速技术进步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通过自主创新,企业可以改变过去依赖低成本、效率等优势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提升技术能力来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在同等资源条件下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另外,通过自主创新,可以更好地应对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调整,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次,自主创新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经济下,国际市场竞争是格外激烈的,而自主创新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打破国际垄断,获得更多国际市场份额,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声誉。
同时,通过自主创新,还能够防范技术泄露,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提高国际地位和话语权。
最后,自主创新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
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千篇一律”的现象,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产业发展缓慢。
通过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能够突破中低端产业的惯性,加速企业从生产要素驱动型升级到技术创新驱动型,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加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我们要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和科研投入,以挖掘创新潜力和提升创新能力,为经济转型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同时也要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自主创新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对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认识
![对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c3cdbc0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59.png)
对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探索着一条以自主创新和科技引领的现代化新道路。
首先,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核心是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政府在推进自主创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包括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人才培养等。
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已经在很多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科技大国。
其次,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特点是科技引领。
在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进程中,科技引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技引领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中国政府在实现科技引领方面,积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培养人才等,从而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最后,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目标是实现全面发展。
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面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
中国政府通过推动改革开放、打破行政壁垒、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各领域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认识是,以自主创新和科技引领为核心,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 1 -。
国家自主创新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4cec0ca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3.png)
国家自主创新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自主创新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
但是,什么是国家自主创新?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本文将一一解答。
一、什么是国家自主创新?国家自主创新是指在国家利益和国民福祉主导下,通过研究开发和创新,获得科技领域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过程。
通俗来说,就是在不依赖外来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自主研发新技术、开展新产业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进行国家自主创新?1. 依赖进口的风险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都是依赖进口技术来实现的。
如果技术被其他国家抢先占领了,中国就可能会陷入技术依赖的困境而难以实现经济发展。
2. 保持竞争优势进行国家自主创新可以大大提高本国企业、产业、市场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推动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 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国家自主创新可以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领导权,进一步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自主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产业转型升级国家自主创新可以促进旧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新兴产业的竞争力。
举例来说,随着智能互联网和5G技术的普及,传统产业将出现新的增长点,由此带动经济的发展。
2. 促进科技创新国家自主创新可以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施和推广,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
举例来说,新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5G,不仅可以拓展个人的娱乐方式,同时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大量的机遇,从而提升了社会生产效率。
3. 提升企业竞争力国家自主创新可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企业在技术和产业上的转型升级。
这些技术包括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4. 带动就业国家自主创新可以带动就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更多劳动者实现就业。
五、结语国家自主创新不仅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促进国家自主创新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国家经济实力和影响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日期:2008-01-06 作者:张晖明来源:文汇报我们通过引进学习,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学习效应之高、学习效应之好。
但是从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来看,一定是研发效应、研发收益高于学习效应、学习收益,否则就没有人愿意做研发。
之所以人家愿意做研发,是因为在它的财务结构里,用于研发的开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投资,并且是有高回报的投资。
但在我们自己的财务结构里,本来利润空间就很小,还要再增加研发费用,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现在财务结构很难跨过这个转变的周期阶段;一旦跨过这个时间段,我们的企业发展肯定会不一样。
大家知道,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以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将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
这个命题不论对国家的生存发展而言,还是在全球化格局下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一、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1、改革开放成就与发展模式反思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包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力增长、企业竞争力提高、中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回到“以人为本”方面而言,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我更多想讲的是问题。
现在我具体讲几个与技术创新等有关的问题。
一是D V D付费。
在2001年《中美知识产权双边协议》签定后,第二天,在荷兰鹿特丹港,就有深圳先科公司生产的D V D 被查扣。
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或者跟美国有直接双边协议之前,人家可能也没有直接约束我们的办法,但是既然签约了,采用了他们的核心产品,就必须技术付费。
因此,谈判的结果是给3C联盟付费,每台D V D9美元,给6C联盟每台D V D付6美元。
最近美国贸易委员会还在就D V D问题进行讨论,谈判中讨论是否多追加每台3美元。
到现在为止,D V D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了。
这是非常典型的事件,可以看出自主知识产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或者对产业生存竞争能力的影响。
二是G S M手机标准。
G S M标准是欧洲人出的标准。
我们采用G S M标准就救活了诺基亚。
本来诺基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不强的,企业已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中国市场一开放,表现为采用标准的开放,马上就救活了诺基亚。
中国人现在下决心上自己的数字电视,这是对W TO规则深层思考的结果。
W TO规则反对一切形式的垄断,包括关税、配额和许可证等等,但是W TO偏偏保护以知识产权形式存在的技术垄断。
因此,掌握标准的人,就掌握了话语权,实际上也就掌握了市场。
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要出台自己的数字电视标准,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
再来看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成本。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具有了很强竞争力。
但是在我们的产业技术发展背后,我们也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我们可以以彩电为例。
当年,我们在全国布下120多条生产线的时候,突然发现,彩电的关键零部件是彩管,因此再引进彩管生产线;当我们把彩管生产线布得差不多了,突然发现电子枪技术是关键;当我们把电子枪技术也引进之后,电视机已经背投化了;当我们再引进背投技术时,电视机已经平板化,即液晶化、等离子化了……这个产业取得长足发展背后的成本非常高。
现在中国电视机发展很快,全球范围内,30%的电视机是中国人生产的,但是在产业进步背后,所花费的成本之高也是惊人的。
2、大国经济要求自主创新中国是一个发展、转轨、开放经济中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大国。
前年媒体曾经有过一场争论,讨论“四亿条裤子换一架空客飞机是否值得?”从经济学观点看,或者从整个国家的进步、发展意义上讲,毫无疑问,“四亿条裤子换一架空客飞机”还是要换。
因为我们首先要参与分工,找到在分工关系中自己的位置,在“看懂”、“学会”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消化吸收创新。
在加入世界市场分工体系的时候,只能从产业链的末端切入,然后朝产业链高端爬升。
也就是在学习型创新的基础上,再走向自主创新。
从企业行为上讲,首先是跟着巨人走,然后是与巨人并肩走,再到踩着巨人肩膀走的过程。
我们不能好高骛远。
实际上,做四亿条裤子,只是简单地拿点加工费,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又没有品牌。
我们只能在“看懂”和“学会”的基础上进一步消化吸收创新。
对我们国家而言,研发投入还严重不足。
2006年,中国全社会研发投入为2367亿元,占G D P的1.5%,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5%。
经过30年的引进后还是一味引进,如此的发展方式值得深思。
在科研开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上,外国大公司的比例可能是5%乃至8%。
当然中国也有好的企业,比如华为,其规定企业的科研开发费用不得低于当年销售收入的8%,而实际上还要远高于这个数字。
3、跳出专利陷阱,摆脱技术依赖在中国开放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技术输出,实际上有明显的战略。
如最近的“娃哈哈”和“达能”之争,可以说是我们的无知或者说无奈。
有学者甚至认为,我们现在已经陷入开放的陷阱,因为我们今天在全世界贸易领域受起诉“知识产权侵权”和“反倾销”的案例很多。
怎样看待跨国公司的行为?我们曾经提过“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资金”、“以市场换管理”等,最后换来的是一味的引进、购买,还是换来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的确,我们通过引进学习,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学习效应之高、学习效应之好。
但是从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来看,一定是研发效应、研发收益高于学习效应、学习收益,否则就没有人愿意做研发。
之所以人家愿意做研发,是因为在它的财务结构里,用于研发的开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投资,并且是有高回报的投资。
但在我们自己的财务结构里,本来利润空间就很小,还要再增加研发费用,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
现在财务结构很难跨过这个转变的周期阶段;一旦跨过这个时间段,我们的企业发展肯定会不一样。
4、站在实践前沿,把握关键要素从长远利益看,国家经济安全和产业发展规律,都迫切要求我们努力创建自主创新型国家。
国家竞争能力取决于城市竞争能力、企业竞争能力、技术与人才竞争能力,对于这些决定竞争能力的不同层次和内容,需要我们去发现关键要素,开发要素报酬的潜在价值。
我们希望实现产学研结合,可是今天做企业的人论文写不好,学校里的人成天在图书馆里找课题,不熟悉实践前沿的困惑是什么。
有报道说,中国的学者参与国际会议,有著名的“3S之说”:见了面“s h a k e h a n d s”(握手)和“h a v e a s m i l e”(微笑),然后坐下来就是“s i l e n c e”(沉默),不说话了。
我们的科研课题来自哪里?一定要来自实践,而不只是头脑里。
不能够只是跟在别人后面,被掌握前沿技术的人牵着鼻子走。
我们的科研力量还要有分工。
对于实践应用课题以及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国的学者负有使命。
二、创新方式与创新路径1、创新方式的类型现在有种约定俗成的概括:第一,模仿性创新。
实际上是学习效应问题。
浙江有很多企业做得很好,首先是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比如说浙江有19个产品是全球产量第一,小到喝饮料的吸管,据说每根吸管的利润是0.00001元。
第二,集成性创新。
在模仿性创新的基础上,就开始集成性创新。
当今社会,我们最需要的是集成性创新,而集成创新的关键是管理。
通常研究经济现象,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有一个经济现象没有研究透,就是协同经济,这是管理学科研究的问题。
人们常说,水桶注水能力取决于最短木板的长度。
展开而言,不仅是长度问题,还有材质问题、箍桶的技术问题,我觉得这就是集成创新需要思考的问题。
而且,企业家集成创新的舞台可能更大。
第三,原创性创新。
即发现与发明效应。
这里不做更多解释。
2、创新的路径现在的创新有两类:一类是常规发展路径,另一类叫跨越式发展路径。
我们喜欢跨越式发展,现在的企业管理就非常推崇“颠覆型创新”。
其实这里面有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所谓常规发展,就是自我积累式成长。
而跨越式发展则是超常规、跳跃式成长。
王选的激光汉字照排系统,现在全球中文报纸的激光照排系统中90%采用了北大方正技术。
这种跨越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必然有一个累积过程。
我们不应该过分推崇跨越式,或者过分推崇完全否定原来形式的颠覆型创新。
三、创新主体的社会分工1、企业是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这个问题似乎无须更多讨论,似乎已成共识。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真正解决。
为什么企业是实现自主创新的主体?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认识。
市场发现需求信息,需求激发创造。
市场是企业竞争博弈的场所,问题在于企业自身是否重视市场。
市场发现了需求信息,需求激发了创造。
创新是要有市场的,没有市场的创新只是用来评奖的。
市场容纳竞争博弈,竞争激发创新。
因为受到对手和同行的刺激,所以竞争激发创新。
比如可乐,麦当劳肯定和可口可乐合作,肯德基一定是和百事可乐合作,这叫结伴竞争。
这种竞争关系改变了全社会的商业生态。
本来说同行是冤家,把对手打死,现在是对手好我更好。
这就需要我们思考:怎样在市场中培养竞争合作关系,实现创新?今天我们的产业集中度还不够,企业还很小,每个企业所提取的科研经费很少,所以我们提倡技术战略联盟,把每个企业的钱联合在一起,那可能就是很多的钱,同时也减少了重复投资。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前面讲的D V D解码技术就是通过联合开发成功的。
在高新技术领域,开发风险太大了,通过联盟方式可以分散风险。
我们的企业要看到这一点,不要只想着把对手打倒;什么时候考虑考虑和对手也联合起来。
2、政府应有所作为首先,从W TO规则的技术壁垒看。
我国政府已经明确要研发自己的数字电视标准,并且原则性地颁布了一个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框架。
我们也下决心要搞一个手机3G标准,大家都在争所谓的T D-S C D M A技术,这实际上是保护了中国市场。
所以我们要研究今天的市场,在这些领域里,要勇敢地喊出“我们要搞自己的标准了”。
这是对技术标准的掌握。
其次,政府行为如何与企业行为相匹配?在科研投入规模、科研立项方式、科研成果评价激励、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科研市场秩序维护、科研专利制度创新、社会创新文化培育等方面,我们整个社会的科研体制很多地方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比如科研资金的投放,在面向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比例结构、科研项目立题、项目管理等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创新。
再次,政府在区域协调方面大有可为。
比如产业结构之间的雷同现象,所谓“同而不和”,造成全社会资源重复配置,需要我们走整合和产业分工的道路,在这些方面政府责任重大。
从政府的采购行为看,我们的很多采购行为其实是不合理的。
当年韩国政府规定政府采购一定要采购国产货,韩国政府官员坐的车都是“现代”。
我们今天似乎成了万国博览会的汽车加工厂,这是值得检讨的问题。
3、积极培育社会中介组织我们现在社会上的中介组织严重不足,而且很多中介组织缺乏自律。
我们几乎所有的协会组织都是政府职能的延伸,都是政府官员退居二线后的庇护所。
就此而言,我很佩服温州商会,温州商会是真正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行业自律组织。